品老子之道,献初修者,愿初修之人能得明悟!
1
熟读万遍道德经,其中意味自可得。吾观初修者不楷道之本义,吾才疏学浅,愿借老子之道给汝等指出一条路,愿初修之人能得明悟。
老子强调“道”不可言,“天下一切生命都有自己的源头,这个源头就是一切生命的根基。一旦掌握了万物的根基--母,就能认识世间的万事万物--子。即使已经认识了万事万物,已经把握了一切生命,还必须坚守生命的根基--道。”老子虽然把道描绘得恍兮惚兮,但它并不是不可捉摸。道既然创造了万事万物,万事万物就会呈现出道的本性,那何为道之本性呢?“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纯任自然。”
所以自然就是道的根本特性,那什么是自然呢?其实自然本很易理解但经许多所谓的哲学家多次解释后到现在越来越难懂了。其实自然就是自然而然,它是一种没有人为的天然状态。
落实到人自己身上,自然就是指人的天然本性,也即人的真性情真思想,在老子那真与自然是同一个意思--真的也就是自然,自然的也就是真。老子开的药方是:要自然就必须无为,不以主观的欲望来破坏天然,不用矫揉造作代替自己的天性,只有无为才有自然,同时无为的本身也是自然,因而人们把它们合称自然无为。
说自己不知道道的是深邃之士,称自己知道道的是浮浅之徒,前者属于内行,后者则冒充内行,唉,其实说到底不知便是知,知反而为不知,不知道就是知。吾观世人把道说得如何如何!其实道不可以听,听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以见,见得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以言说,能用语言说出来的就不是道。
一有人问道便出口回答的人就是不知道道,问道的人也是不能听见道,道不可问,也不可回答。本来不可问的却要强去问,这是空洞无聊的问,本来不可回答的却强来回答,这种答也必定空洞无聊。以空洞的答去回应空洞的问,对外便不能观察宇宙,对内便不能知道和体验自身的本源。

2
但并不是让汝等不去追问和言说,只是要把握它就得体悟下老子的话了:“有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听不见它的声音,看不见它的形状,它独立生长而永不衰竭,循环运行而生生不息,可以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把它称为道,再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大。它广大无边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辽远,伸展辽远而返回本源。道是那样的空旷开阔啊,像深山的幽谷;是那样浑朴纯厚啊,像混沌的水一样;是那样沉静恬淡啊,像深邃的大海;是那样飘然无踪啊,好像没有止境。
老子虽说道不能用言说谈论,但他却说起道来:“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名,路不是那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去认识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端倪。无和有同一来源而名称各异,它们都可说是很幽深,幽深而又幽深,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这段话使我们体悟老子之道但却又使我们产生偏见之举,更何况把道弄得玄之又玄,望世人能明之。但相对的他却为我们指出他所体悟之道,所以其价值还是值得的。老子所说之道不仅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存在,而且还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为一是道所生的,所以我们又把道称为太一。一是宇宙没有分裂时的混沌统一体,由这个统一体分裂为两个对立面,再由两个对立面产生出一个新的第三者,然后又产生出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既然老子都说了天地万事万物来于道,那么道就是天地的开端,是万物的根源。老子有时把道说成无,同时又把道称为有,说无是天地之始,有为万物之母,那么道究竟是无还是有呢?其实有和无都是一个东西,老子自己也说了这二者名称虽有异但来源相同。有是一个最慨括的名词,世界上各种不同的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即:有,也就是存在。但是,世界上没有一样事物只有空洞洞的有,而不具备其它性质,如果只是孤零零空洞洞的有而没有其它性质那就是无可见,极其空洞抽象的有就成了无了。

3
我们再回到道。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称道才好呢?说道是无吧,万物又由它生长出来;说道是有吧,它又没有任何性质和特点,叫人看不见和摸不着。因而按老子说它是无,这就是道没有特点、性质和形状而言;有时说它是有,这就是道产生万物而言的。说道是无,行;说道是有,也行。
所以老子的道虚无缥缈,不可捉摸,九重天也不能形容它的高,九层地下也不能喻及它的深,它比天地还要久远,比宇宙还要辽阔,它创造了万事万物,而万物万事又无不显现道的特性,如一切事物总是向相反方向转化,生死相依,福祸相因,高下相形,动静相对……
老子说:“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我们再来探究下这个问题。既然自然是老子所谓道的基本特性,因为他说道是纯任自然的,道以自然为法则,那么自然指的是什么东西呢?什么样的状态才能称为自然呢?
自然应该就是一个人性情真诚的极至。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返朴归真?找回久已失去的自然天性?遵循自然之道的人不以生为喜,也不以死为恶,出生时不知道欢天喜地,要死时也不知道恐惧痛苦,无拘无束地来,潇洒从容地离去,把人生最重大的生和死也看成自然的事情,他完全忘记自己的来源,也不去追求自己的归宿。任何事情来了就欣然接受,把死亡也看成不过是重新回到自然中去,不用心智去损害自然之道,不用人为努力去改变天然,这才是真正的修练之人,即是真人。
真人的内心无忧无虑,他的样子安祥平静,额头宽大恢宏。严厉起来就像秋天一样肃杀,温和起来又像春天的来临,喜和怒就像春夏秋冬运转一样自然,顺应万物变化随遇而安,没有人知道他的胸襟有多么宽广。真人的内心充实而又面色可亲,为人宽厚而使人乐于归附,精神像宇宙一样高远,潇洒脱俗不拘礼俗,沉默不语时好像失去知觉,说话时又毫不用心机。
自然境界是老子所推崇的最高境界,而要达到自然之境就必须无为,无为既反对违反自然规律的妄为。无为和有为的分界线是看是否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遵循、顺应自然规律的是无为,把个人主观意志加于自然的就是有为。
要想自然必须要学会入静,俗话说心平似镜,人的心镜如果平静了,也能鉴照天地的精微,甚至可以明察万物的奥妙。老子认为虚静是万物的本性,因而恬静的生活是符合本性的也是自然的,而自然就是最高的境界。自然的规律的运行无休无息,万事万物因此而生成;成圣成仙的即已明白上下古今四方变化,而遵循各自的天性,那样的人心境和行为也早已归于平静。平静也是天地的水平仪,心神宁静便是空明,空明便能充实,充实便是完备。心神空明既象征宁静,由宁静后再行动就无往而不得,无往而不宜。

4
“静是动的主宰,重是轻的根基。精神与身体合一,能不相离失吗?专精守气,致力柔和,能无欲到像婴儿吗?清除杂念,深入静观,能没有污暇吗?”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污乎?专气致柔也是道家静功的内丹修练法,将个人精气集在腹中,然后循环升降,使身体变得像婴儿那样柔软,心灵集中在精神的某一点,心灵安静内守而抗拒外面物质的刺激,达到成仙目的。(修练只是指出点滴重点罢了,不是详细之言)涤除玄鉴,既是指用精神洁剂来洗其心,使心灵深处明净如镜,不沾染世俗的一丝污垢。
老子说:“灾祸里边未必不藏着幸福,幸福里边未必不潜伏着祸根,这种祸福得失循环变化并没有一个定准,谁能知道它的究竟呢?”吾认为既然是规律循环变化那么福与祸是相对的吧。天地有大美却不言说,四周有明显规律却不讨论,万物有生长的道理却不表白,有德行的人推原天地的大美而懂得了万物的道理,因而纯任自然而不人为造作,这就是为什么法取天地的缘故。天地为什么是美之极致呢,究其底是因为它是纯任自然,一派天然而无丝毫人工的痕迹,天地本就是规律调合之物,吾认为修真者莫去追求,要保持自己的本然形态。美的不仅是外表的样子,更重要的还有内心修持的顺应自然的涵养。
最后我只想借用老子之语告诉初修者一句,道者自然,化育万物是永不留痕迹,日迁月移死生交替,生有所始,死有所归,修道并不是一定在这一世能有成就,但循环往复,终有成就时!
吾不忍初修者苦苦徘徊或因听别人妄言而走入误区,所以吾不才借用老子之道来表述一番,希望初修者能体悟点滴东西,常说道无法用言语表达,但吾还用如此之多。因时间匆忙有所疏漏在所难免,所以希望各位修道之人多加完善修改。此篇虽无功法之说但对于初修者还是有点滴引导作用,待有多些时间吾再来废话吧!
#崂山太清宫# #道教知识[超话]# #道教[超话]# #道教# #修行[超话]# #道家养生# #闻道行道# #道家# #崂山#

学佛是否一定要有缘份?

问:学佛是不是一定要有缘分才行?一个不懂佛学、从未有过佛教信仰的人,应该怎样才能得到这个缘分,然后开始学佛呢?

问的人,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他认为一定要有缘分才行,然后说“那我要怎样才能得到这个缘分呢?"

其实关于这方面,多少都有误解。
学佛的缘分,人人都有,任何时候都有。这话怎么说呢?和佛的缘分,有深有浅,有远有近。从根本来讲,我们每个众生都有佛性,这就是跟佛最好的缘分。有佛性才可以学佛,没有佛性没法学佛。因为有佛性,佛一定要慈悲救度我们,谁没有佛性呢?佛性就是觉性,这就是缘。

第二,每个人都愿意离苦。在生活当中有很多的烦恼、苦恼,没有人不愿意离苦得乐。这种愿离苦得乐,也是从佛性当中所涌动出的力量,只不过我们对苦乐的认识以及离苦得乐的方法迷惑颠倒了,所以才在这里轮回。有佛性,愿意离苦,这从本质上,从我们自身来讲,就具足了学佛的原动力。

那么接下来呢?接下来外面要有条件:你听到佛法了。

如果没有听到佛法,从来没有一个人给你讲佛法,周边没有一个人学佛,你即使再有佛性,你也盖住了;你再想离苦,也找不到方法。像这位提问的居士,你听到佛了,不就是遇到佛法了吗?缘分就到了。然后,你还想学佛,这得多大的缘分啊!这缘分就已经具足了。所以,从本质来看,从深层次来说,有佛性、愿离苦,这是根本的。成熟到一个表面上、看得到的,从现象上看,你闻到了佛,你想学佛,这就是缘分现前,已经到了。

那么从佛的立场来看呢?
佛度众生,有人说:“佛慈广大,不度无缘之人;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木。”这是一种说法。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佛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佛度众生,并不是看你有缘没有缘;佛是不讲究缘分的,为什么?你有佛性。像火烧木,它有什么缘不缘?木头里边本来就有火性,它们两个是同性质的;如果你烧土就烧不了。

所以,以佛的智慧之火,来点燃我们众生的佛性之木,那不是天然的吗?另外,佛为什么叫“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在佛性的立场上,不分众生和佛的差别,他们是一样的,阿狗、阿猫、蚂蚁跟佛都一样。他们是一个体,法身是一体的,并没有两个。

你说你自己度自己,你还讲条件?你饿了,你自己给自己吃饭,你讲什么条件呢?“同体大悲”就是“无缘大慈”,佛救度众生,就如同自己救度自己、自己利益自己一样。在佛性的层面上,没有自他的区别,这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那么站在众生立场上,需要有一个契入点。

就好像浪子回家,你从小流浪在外,父母心心念念都在盼望你回家,哪有说孩子回家还讲条件的?没有条件。但是你迷茫了,你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那就要有人告诉你,你爸爸妈妈是谁,在什么地方等着你,你这才有回家的可能性。所以,缘不缘是从众生这边来说的。那你现在遇到了佛法,你想学佛了,这是浪子想回家了,这就是缘分到了。

所以,如果是你个人提这个问题,那么很恭喜,你的缘分已经具足。如果你是代人家问的,那么这个人的缘分也到了,不然他问不着这个问题。恭喜,南无阿弥陀佛。总结一句话,一切问这个问题的人,都可以回答他:“你缘分已经具足。已经成熟,现在可以念佛,不用再等待,恭喜。”

十念往生是别时意吗?
南无阿弥陀佛。法师,请问如何会通《佛说无量寿经》所谓的“十念往生”和唯识所说的“别时意趣”?
这是一个纯粹教理的问题。不过应该不是《佛说无量寿经》。《佛说无量寿经》讲的“十念往生”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本愿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倒没有任何“别时意趣”的问题。一般所讲的“别时意趣”是指《观经》下品下生。

《观经》下品下生也说了十念,“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在道绰大师的时代,就有修学《摄论》的人,依据《摄大乘论》里所举的别时意,说《观经》这里的往生叫作“别时意”。别时意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十念往生”其实今生是不能往生的,要到下生下生以后一一别时,才能往生。这种观点一说出来,就损害了很多人的信心,大家就不念佛了。念佛有什么用呢?今生又不能往生。所以道绰大师就来纠正,善导大师也加以会通和破斥。

具体的文句出在善导大师《观经疏·玄义分》的和会门,可以看《净土宗圣教集》,从480页开始详细讲解等我们上课的时候再说,这里不能详细解释。
我大致说明一下。别时意有两种:一种叫成佛别时意,一种叫往生别时意。《摄论》当中说的也是这两种,但是理解的人搞错了。

【成佛别时意】
第一种,什么叫成佛别时意呢?成佛要万行圆满才能成佛,说“念佛一行能成佛”是别时意。这是正确的。成佛要万行圆满,净土宗是靠念佛这一行往生到极乐净土,到极乐净土之后万行圆满成佛,并不是单靠念佛一行就能成佛。所以,如果以成佛别时意来衡量的话,念一行是别时意,这没错。

【往生别时意】
第二种,往生别时意。往生别时意,从《摄大乘论》的观点来讲,唯愿无行是别时意。愿行具足就不是别时意,是现生得利益。什么叫唯愿无行呢?就是空发一个愿,“听人家说极乐世界很好,我也愿意去往生”,接下来没有下文了,这叫唯愿无行。善导大师说这种是别时意,没错;但是《观经》下品下生不是唯愿无行,是有愿有行。

【关于“十声念佛”】
关于“十声念佛”,可能有人会说,“十声念佛算什么行呢?不过嘴巴动几下,念了三声、五声、十声,谈不上什么修行”,一般摄论的人是这么理解的。但是善导大师说,六字名号里具足一切行。善导大师是从六字名号的法体来解释,不是从能修行的人的角度来解释的。能修行的人躺在那里快要死了,他造了五逆十恶的重罪,地狱的火都来现了,还能有什么修行?不过嘴巴念了念。

所以,善导大师解释“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说:“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南无”两个字当中就有愿,“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这句名号就是他的修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因为这样愿行具足的缘故,“必得往生”。不是别时意。这个“愿”,六字名号里的发愿回向,本源于阿弥陀佛发愿回向救度我们,然后我们发愿回向愿意往生。它的根本来源还是来自阿弥陀佛。这个“行”,是阿弥陀佛兆载永劫的修行,要救度我们,所以“'阿弥陀佛’即是其行”。如果就罪业凡夫来讲,没有什么修行,可是我归命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修行就是我的。

佛法的道理说得很明白。不要说归命,即便是随喜功德--人家做事你随喜,功德就是你的。何况归命呢?归命阿弥陀佛,发愿回向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从因到果一切行、一切功德都为归命的众生所有。这样的行,当然是大行,不是小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这位提问的莲友,你可以进一步去看书,如果看不懂的话,再来提问。 https://t.cn/R2WxQOQ

八字中的伏吟是什么意思?

伏吟就是出现的两个字相同,譬如年干是甲木,其他柱再出现甲木,这个就是伏吟。伏吟代表什么意思呢?伏吟,复吟,意有相同,不断重复某一意象,成双对影,无者来,有者去等含义,主要用于测病之象,有名的‘反吟伏吟泪淋林’,说的就是此象。伏吟主要是一种象的表达,而不含有吉凶之意。伏吟可取象为:担心忧虑,呻吟悲伤,痛心郁闷,纠缠拖拉,深处伏隐,原地徘徊,滞留停止,牵绊不动等。伏吟也为重现再现之意,另起炉灶之征。

年柱与月柱伏吟?

祖辈凋零,祖父母其中之一,在日主很小时就去世了.而且日主小时候容易有灾难.为什么呢?我们一般认为年柱是祖父母的位置,月柱是父母的位置,现在相同了,是一种什么样的象呢?你这样子想,年柱肯定就是父母小时候居住的地方,月柱是你父母长大成人后的地方,那就是父母搬离祖居的意思.或者是父母把祖居重新翻修之象,但朝向还是跟祖居的朝向一致.另外,虽然我们说,祖辈凋零,但他不可能祖父母都去世很早吧?祖父母全部去世很早的情况还是很少的,剩下的一个,本来在年柱居住,然后跑到月柱居住了,就是跟你们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的意思,那不管你叔伯有多少个,祖父母就觉得跟你家生活在一起才开心,愿意跟你们一家生活在一起.

月柱与日柱伏吟呢?

那就是说,你自己结婚后会搬离祖居.而且父母将来会搬来跟你们居住,这就是预测师积德的地方,因为现代的年轻人,许多在赡养老人方面不够,甚至不赡养老人,或者也有给老人生活费,但就是不愿照顾老人的意思.但要注意一点,如果月柱出现偏财,他与日柱是相冲的,那么将来父母还是不会跟你同住.譬如月是甲戌,日是庚戌,这种情况,甲与庚是反吟的状态,他还怎么跟你同住呢?

月柱与日柱伏吟的,同样是对婚姻不好;

如果结婚太早了,一般都有再婚之象,如果是月干与日干相同,则问题出在日主自己方面,如果是月支与日支相同,则问题出在配偶方面,你这样子想嘛,日柱是一个家,你还跑到月柱去再安一个家,那就有两个家之象了,自然就是婚姻上有问题了。

月支与日支伏吟;

注意母亲与配偶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为什么单指是母亲与配偶呢?因为从月柱来讲,月干是父亲的位置,月支是母亲的位置,至于日支嘛,自然是配偶的位置,所以月支与日支伏吟,注意母亲与配偶身体不太好。同样的道理,如果是月干与日干相同,那么就要注意父亲与自己了,如果生病,部位一般在胸腹之间。

日柱与时柱伏吟,对婚姻不利;

日与时伏吟,道理是一样的,夫妻感情淡漠,相互之间交流少,总是有隔阂存在,即使你结一百次婚都这样,而且最后甚至有分居之象。你看以前的老人,他虽然不离婚,顾及一个名誉问题,但许多夫妻三四十岁开始,就是分房睡了。

日时伏吟的,自己的寿命一般也不太高,通常在七十岁之前,就有死亡之象。如果日支与时支伏吟,注意配偶与小孩身体不太好,如果是日干与时干伏吟,注意自己与小孩身体不太好,而且小孩在结婚之后,会搬离本造的身边。

年柱与时柱伏吟;

道理跟年时伏吟相同,一是小时候对长辈不利,古文是对祖辈不利,遇上过很小的时候,就有父母辈去世的,所以改成刑克长辈。

年柱与日柱伏吟;

是小时候不好养,不宜祖父母带养。不会居住祖居,而祖居亦在本造婚后有搬迁变化。

月柱与时柱伏吟;

则不一样。他除了跟前面的月时反吟一样,自己的小孩不适宜托付给父母带养,疾病在胸或下身之外,他有一个不同的地方,因为我们说,月柱为最旺的,那你说,时柱又出现了,是不是就是有太旺的倾向了?那这个一般就是命局中最旺的五行,有时候吉凶就出现在这个地方.月时伏吟,气属偏枯,注意五行从强为祸,命造在婚后有了小孩,不宜托付给父母带,注意胸,下身之毛病。

论寿元的时候也是要看伏吟的;八字原局有伏吟,而大运又碰上伏吟,流年不一定要伏吟,看生死的原则,不止是伏吟这个原则,还有反吟,还有墓库(十二长生中的墓绝死)这些原则交错综合去论,我们既然知道那个大运有性命之忧,最好能够从这十年的大运中找出那一年,至少也能正确的找出两年,用这些原则配合,如大运已经伏吟了,不一定在伏吟的流年产生性命之忧,可能会在反吟的年,或者在十二长生的死墓绝之地,但不一定要看本身的死墓绝,其它命中的六神也是要注意,也许是其性命之忧发生在近亲的身上,等于是有近亲的丧服(若找不出亲人的对象时可以这样说)

用伏吟看生死,就以近亲来论;

如年月伏吟,可以说出生时见不到祖辈的机率很大,这是以宫位的论法,第二∶有可能是配偶出生时见不到祖辈(我们可以从这种论断中帮助未婚者找命中的配偶)。伏吟不但可论生死,因为伏吟是重复出现的意思,还可以兼论他的祖辈,可能有双数的现象,这样的谈法,比较笼统,然而只要牵涉到双数的,都可以把它列入在预测的范围,再配上丰富的经验,就懂得是那一种双数,如结过二次婚,双胞胎,双姓(入赘或出养给他人)等,也可论祖辈的兄弟姐妹。

用神死绝之处或用神被合、被冲、消灭掉,均有性命之忧。伏吟是不可以看绝嗣(没有生男孩),但羊刃是忌神,伤害力很强,是有人早夭或绝嗣,绝嗣最明显的是年月两柱的天克地冲。#八字命理八字合婚星座命理##八字看桃花##算八字看婚姻感情#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想看个电影,结果每一个感兴趣的,又走回来,来超市,阿谈要吃酸辣白菜,走的累的瘫在按摩椅上,但是吧,后腰被咯的不行[二哈][二哈],戳死我了要。小饭桌补课的地方下
  • 自己无法战胜自己的惰性,自己无法很好的藏起自己的不乐意,那看起来像摆烂的态度,让我在别人眼里成了任性妄为不听好话的倔驴、幼稚鬼,仍然是充满孩子气的社会人。爱的狂
  • 浦乌路快速化改造规划中,未来高速串联“两城一中心”同步发展,互进互助;S3号线地铁,6站直达河西南,串联南京三大高精尖板块,引入众多高薪高知人才。根据协议,小米
  • 实名举报广东英德二中人渣校长刘立新,刘立新两面人,人脸兽心,我行我素,为所欲为,唯我独尊,拉帮结派,霸权,霸道,霸凌,英德教育系统的大毒瘤,恶霸,恶毒瘤,买官卖
  • 合欢,佐以郁金,百合,云苓,浮小麦……倏地想及一个意蕴雅致的词:药寮,熬煮汤药的小屋。萱草,又名忘忧草,“忧思不能自遣,故树此草玩味,以忘忧也。
  • 而在汉代,“4马1车”的出行规格是顶级贵族才能享受王侯仪仗,5车20马的陪葬规格,足以保证海昏侯刘贺在薨逝后,仍能享用与生前相同的出行规格。#华中科技大学[超话
  • 我为了不让更多的人误会,我在我朋友圈评论区表明了我和照片里的男生“是好朋友”的关系。在你男朋友的朋友第一次在我朋友圈底下评论让我不舒服的话时,我很清楚明白的解释
  • Lady Arpels Papillon Automate腕表灵动曼妙,花冠上翩翩的蝴蝶如舞如梦~更多超美分区及隐藏福利就不剧透啦,和另一半来相遇情人桥吧~#W
  • | 金致臻颜精华肌底液 ¥55 | 紫熨斗眼霜 加量30ml ¥87 | 3件92折专区定量分装,密集修护,玻尿酸含量是膨膨水的10倍,是玻尿酸精华的1.5倍
  • 送去检查的时候医生说小猫胃里只有细胞壁,植物才有的,估计饿了就吃草,听的我心都碎了,这几天绵阳下雨大降温,还好那天我路过听到了小猫叫,还好我捡回来了,从此以后你
  • 10月22日取消航班:HO1135 天津-长白山HO1136 长白山-天津HO1075 青岛-长白山HO1076 长白山-青岛-浦东吉祥航空建议旅客及时
  • ”明浩喊着,但看到林梦刚才的那一幕,“婷婷,不用这么狠把,我要是那个**,恐怕活不过今天了。”林梦娇嗔着说道,“终于要吃什么,我饿了。
  • 孩子你不到16周你虽然不理解妈妈 现在的情况妈妈真的不舍得你 不放心你。你知道吗你刚刚出生妈妈喜欢的忍着疼痛要靠近你看你 以后的日子里你是我的动力 吃的用的都是
  • LVR全场正价单品无门槛6折,别忘了输入Code【WE40】:⚠️ 我发的页面里的都参与⚠️ || 男 || 女 || 男孩 || 女孩 || 家居 || Ba
  • 我们来看看根据中国法律,合同的解除是如何规定的吧。我们来看看根据中国法律,合同的解除是如何规定的吧。
  • 慈夫手中线,爱妻身上衣,武林中人,就是要挥得了剑,也拿得起针”。慈夫手中线,爱妻身上衣,武林中人,就是要挥得了剑,也拿得起针”。
  • 而陈婷也确实做到了对那些个围在自己男人身边的花花草草,视而不见,这也让张艺谋安了心。王海珍凭借自己年轻的本事,哄的张艺谋很开心,两人工作之余经常约会,而王海珍的
  • 路就在自己的脚下,该如何去走,都取决于自己,你是你人生这场精彩绝伦电影的主人公,不是配角,不要让旁白影响了你的生活。 生活,是用来快乐的,而不是用来计较的;感情
  • 人不会愧疚的 遇见足够好的 谁都不会想起你.我的友善都是装的 骨子里冷漠无趣 自私自卑 扭曲分裂 邪恶阴暗 厌世嫉俗 我远比你想象的还要糟糕想你的时候 变成一颗
  • 养蜂的人告诉我,蜜蜂有时也有侵略性的,当所有的花蜜都采光的时候,急需蜂蜜来哺育的蜜蜂就会倾巢而出,到别的蜂巢去抢蜜,这时就会发生一场激烈的战斗,直到尸横遍野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