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科”是咋回事?#微博公开课#

​​人间百态,千奇百怪,什么样的人都有,区别只是你遇到或没遇到。

有一种人我二十多年前就遇到了,他们的怪异行为突破了我的想象。随着我对这种人了解的深入,我的态度也在变化,由嘲讽变为同情,再由同情变为淡然,这种人就是“民科”。

“民科”是民间科学家的简称,他们爱好研究科学问题,其观点惊世骇俗,但主流社会并不关注他们,如果突然冒出就会令不知内情的公众感到震惊,例如近日上了热搜的燕山大学李子丰。

搞科学研究都会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民科不发学术文章,但他们发帖子,而且是非常长的帖子。

搞科学研究都遵循科学研究的规范,提出观点、同行评议、回应质疑,而民科没有规范,其主要交流方式是向真正的科学家叫板。

当年,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引发了民间研究科学的热潮,直接后果就是中科院数学所每年都会接到很多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信件,信件多到了用麻袋装,这个数学问题实在太热了,以致于有了一个专属名词“哥猜”。

起初研究员们很认真地翻看信件,发现大多数证明者根本就不知道哥德巴赫猜想说的是什么,使用的证明方法也非常幼稚,明显只有初中数学水平,证明过程逻辑混乱,最常见的错误就是循环论证。

研究员写了回信,指出极明显的错误,收到信后人家居然到北京来对质了,研究员当面给他指出循环论证的错误,民科激愤地反驳,因为他真心理解不了为什么不能循环论证[哈哈]

您可以脑补下这个场景,把自己换位成那个研究员,就会体会到那个研究员的内心是崩溃的[允悲]

最后研究员认输,称自己水平低下理解不了民科的高深证明,因为不认栽就脱不了身。

有的民科找了不止一个研究员,无一例处都是研究员们败下阵来,曾有民科在论坛上称自己横趟中科院数学所,网友称他吹牛,我说他没吹牛,是真的横趟了。

研究员们逐渐就不理会民科来信了,但人家会找上门来,骂你官办机构打压民间科学,这怎么办呢?中科院数学所想了一个招,只要来信中的“歌猜”证明有两名数学教授签字认可,他们就会审阅,没有就不看。

这就把包袱成功地甩给了全国的数学教授,我有个数学教授朋友就诉过苦,说接待民科荒废一下午,还必须克制情绪注意语气,不能贬低刺激对方,最后搞得自己脑仁疼。

再有民科来访,教授就推脱不便,让自己的博士生接待,博士生也很鸡贼,约在11点半,想以午饭为由半小时内就打发了。民科好不容易逮到个人,哪会轻易放手,到饭点也赖着不走,最后博士生只好请他一起吃午饭。

一来两去把教授搞烦了,传达室来电称有访客,听到是来找过的民科就避而不见。不见有不见的对策,民科就在学校大门外盘腿一坐,支起事先准备好的横幅,什么重大科学发现被埋没云云。

学校管理人员对此有点无奈,可以不理会但不能完全不关注,万一出事了学校也会有干系,到饭点了会派保安悄悄给他送盒饭。

参加学术年是要被邀请的,不是谁想来就能来,民科听到消息后楞要参加甚至要发言,这就给组织者出了难题,如果生硬拒绝就会落人口实,有时不得不安排民科也做个交流。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民科的特征很明显,三两句后学者们就心知肚明了,于是进入了看手机休息时间,他讲完后大家会礼貌鼓掌,但没有一个人发问交流,然后尽快进入下一项,这是我的亲身经历。

您一定会问,难道就没有教授当面训斥民科一窍不通吗?据我所知还真没有,不是因为教授脾气好修养高,其实教授对话时也常常会夹枪带棒含沙射影,但这通常发生在势均力敌的学术对手之间,因为胜败关系着自己的学术地位,嘴头子可不能疲软。

在低年级的学生面前,教授基本都是慈眉善目的,因为学生完全没有威胁啊。常见低年级学生感慨,说教授善良宽容而助教面目可憎,我内心说“那是因为你的翅膀还软啊,但你做了副教授再看教授,教授的面目就绝然不一样了。”

民科没有一点学术地位,比毫无学术威胁力的学生还不如,更关键的是他们不像学生那样能意识到并承认自己的错误,教授学者们当然没必要跟他们撕破脸。

好比是拳手遇到同量级挑战者会很重视,但遇到小孩子挑战,拳手乐于表演倒地失败,观众当然不会因此而怀疑拳手的实力,而是会喜欢他的情商。

教授对民科也是如此,劈头盖脸地臭骂对方智商低下脑子进水,虽然很多人内心认同,但一定会批判这种羞辱人的做法。

前面说过民科要在学术会议上发言,但高档次会议的组织者会尽力避免,多年前我院刘尚合院士举办全国静电学术年会,有个民科不邀而至并要求做会议发言。

上过中学物理课的都知道,丝绸与玻璃棒摩擦产生正电荷,毛皮与橡胶棒摩擦产生负电荷,这个民科搞了个交叉实验,丝绸与橡胶棒摩擦,毛皮与玻璃棒摩擦,在家里用几十块钱的电流表测试,发现两者都产生了负电荷,然后再一顿推演,结论是他推翻了静电理论。

他执意要大会发言,刘院士很无奈,亲自请他在实验室里做实验,这位民科拿着两套棒子开始擦,擦得满头大汗也没出现他想要的结果。

院士给他解释,这是个电磁屏蔽实验室,而你家不具备电磁屏蔽能力,你用电流表观察到的结果是外面静电场感应所致,而这间屏蔽室里没有感应,所以你想要的结果出不来。

院士亲自带他做实验并讲解其错误所在,如果您认为民科会承认自己错了,那说明您根本就不懂民科。

民科是永不认错的,那位静电民科当时懵了,没能在大会上发言,但回家后就故态重萌。

民科的研究领域集中在数学物理,从不涉足工科领域,毕竟工科是要以实践来验证的,但根据你自称的电路理论连个手电筒都做不出来,自然就没有说服力。而数学物理不同,可以扯上一大堆似是而非的公式,内行人不屑看外行人会发蒙。

相对论与“歌猜”一样,是民科很热衷研究的科学问题,甚至有一个反相协会,聚集了大量反相对论的人,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共同面对同一个敌人--爱因斯坦。多年前我了解过这个团体,甚至研究过他们的帖子,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虽然他们都反相对论,但反法各有不同,他们之间的观点是不兼容的。

我给这个团体出了个主意,说我有直通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渠道,可以把反相的文章呈给物理专业院士看,但是反相文章太多了,而真理只有一个,你们应该搞一个内部PK,把错误反相文章PK掉,选出一个大家公认正确的反相文章来。

这个把各种毒虫放一个罐子里自相残杀的毒计被他们一眼识破了,他们虽然偏执但并不真傻,内心也知道自己是咋会事,他们享受的就是这种玩法,而我这个主意会破坏这种玩法,这是他们绝对不能接受的馊主意。

我父80岁了,在家里闲的无聊,前两年最大的乐趣就是早上在豆腐脑摊跟一帮老头会合,边吃早点边点评世界大事,掺杂着很多想象、杜撰和信口开河,有必要厉声喝止他们吗?当然不必,老头们相互抬轿子一起获得心灵慰籍,这是件挺好的事啊,说的对错有何关系?

但是,如果你认为这帮整天说大话说狠话的老头是被埋没的治国天才,那就是你没有见识了,就跟认为民科是被埋没的天才一样没见识。

科学的大门是敞开的,任何人都可以在遵循科学研究规范的前提下研究科学,通过发表论文的方式得到认可,而民科们有意不走这条路,人家享受的就是发帖子搞辩论并以受害者形象示众的玩法。

中国有2000万精神病,每当您无法理解一些人的行为时,想想2000万,就释然了。

生这一场病,实属一场意外。然而借着这场意外,休息了差不多一个星期,也是一个难得的小长假。只是希望,下次的长假不是以健康为代价。
病着的这段时间,想了很多,也矫情了不少,但也看淡了一些。这世界,有人爱你,有人不爱你,也有人曾经爱你,有人偷偷爱你,也有人明目张胆爱你。
被爱其实是幸福的,我是真切地感受到。
第一天,是朋友送我到的医院,她问了很多次要不要陪我。我拒绝了,但她说了她在附近,有事叫她就行。我很暖心。怎么说,我是个外冷内热的人,也有点刺猬心理,我希望我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我要一个人独立面对和承担,并不想轻易去打扰任何人的生活。
那天晚上六点到的医院,挂了号,医生不在,等了好一会。等来了医生,让做了四项检查。验血的时候,一直很怕疼,护士很温柔地提醒了几次要放松。
做完检查大概九点多,烧得有点晕,身体有点虚脱,找到医生。她说了检查出来的问题,其实我也猜到是什么病,只是没想到这次那么严重。也许是看到我整个人恹恹的,安慰了我说没啥大问题,接下来好好吃药就行,连续五天过来医院做治疗就好。我轻声应了。真的太累了。输完液,凌晨十二点多。肚子从中午就没进过食,但好在胃口不好,也不饿。回家洗完澡,煮了面条吃了几口,然后吃药就睡了。
第二天起来,烧退了,并发症好像也好了不少,然后很开心地搞卫生,养了花,做了一顿清淡开胃的饭菜,告诉自己,要好好生活呀。
然而,是我高兴得太早啦!或者是好不容易生一场病,它并不想那么快放开我的手。下午高烧复发,并发症也显得有些加重,回去医院做治疗的时候,再一次挂了号。医生看了我的状态,把要吃的药全部改为输液,连续让过来输五天。烧一直不退,全身难受,想让她开退烧药,但医生坚持不到三十八度五不给我退烧。好吧,其实我想说,我半夜会烧到三十九度,整个人烧醒。
第二天的点滴输了四瓶,500、250、100、100。一直到凌晨一点半。幸好的是,这输液期间,好些朋友怕我无聊,一直陪着我聊天。
请假的时候,领导也很贴心地说接下来几天都给我挪出来了,如果需要请假,提前一天说就可以,也很知心地提醒我,可以去买些酒精,擦身体,擦手心,脚心。
第三天,去医院输完液回来,高烧依旧有些反复,自己在外面医院买了布洛芬和退烧贴。睡前,要吃退烧药,贴退烧贴,擦脚心手心。因为怕半夜醒来,自己又是一个“熟虾”,难受得想哭。
第四天,烧退了,并发症也好了些,有了点胃口。但整个人还是提不起精神。接下来的几天,亦或者是到目前为止,一直是这个状态。哈哈哈~有朋友说我5月8号发的朋友圈矫情。好吧,那个凌晨两点多的我是真的很矫情,但发的时候也没多想,想着那么晚了,你们都睡了吧,然后第二天醒来,应该会被刷下去。
不过意外的是,第二天我早早爬起来上班,忙到十一点多打开微信的时候,你们都给我发了信息。不过我还是很懂事地安慰你们,没啥大事啦。就发烧,等会下班再去做检查就好了。
在这一群评论中,大尾给我点了赞。他是唯一一个点赞的,其他人是评论问候。呵~还是很倔强的人啊!年轻的时候,我们不懂得怎么去爱,后来懂得了,彼此都不敢轻易打扰了。嗯,或者是知道就算打扰了也真的只是打扰而已。其实我一直想再见他一面,但是见了要说些什么,我也是不知道。反正我的电话,他可能也是很早就删除了。所以呢,这条微博,应该也是看不到的。
转回那个说我矫情的朋友吧,一个公务人员,整天闲的时候就给我叨叨。在我爸妈还没催婚的时候就操心我的婚姻大事,想着让我脱单,给我介绍男朋友。哈哈哈,有时候想想挺好笑也挺温暖的。其实吧,我知道他只是想让我找个伴,找个可以照顾我陪伴我的人。我懂得,但是感情这东西,不动还好,一动就得伤心伤身体,我是真的怕了。而且,喜欢,与我而言,真的不是那么简单就能遇到的。这几年,不是没人示好,但我挺手欠的,一句话就能把人堵死。偶尔遇上个能坚持一会的,也能一直晾着他,最后就晾黄了。PS:这男性朋友已经结婚了的,是个老乡,嘴巴特毒,不过是个有趣的灵魂。很庆幸能遇到。
好吧,今天就唠叨到这里吧。病还没算好,但我想搬砖了,明天也确实要搬砖了。加油呀![太开心][太开心][太开心]
ps:不要追求没结果的事和人。看淡,看淡,看淡。

90%职场人的微信,已经被工作绑架

微信日活跃用户接近11亿。随之而来的,却是越来越严格的“社交礼仪”,公司一套,生活中一套。一个公司发了新规定:对员工微信头像名字、朋友圈内容进行约束。

这个公司涉及的改头像、姓名,转发公司广告,大家几乎都遇到过,只不过没这么极端。原本属于自己私人的微信,如今被工作绑架了。

好友全都是工作关系的领导、同事和客户,随时随地被安排任务、检查工作,伴随着无数工作群的滴滴响。工作与生活,无法分开。

01好好上个班,24小时都要在线

以前用邮件、QQ工作时,只有白天上班时在线。有了手机微信后,每个人都24小时在线。于是,微信变成了工作联络工具。因为,我无法确认你其他软件的使用频率,但几乎每个人都会高频使用微信。

因为微信找你随时都可以找到,于是领导可以利用微信随时找你谈工作,你有苦也说不出。员工从每天8小时上班制,变成了7*24小时待命。

周日晚上10点,我的高中同学程序员收到领导的微信:“这个代码要修改,明天早上要”。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和mmp:“好的老板”。

浙江某幼儿园工作的小郭虽然放寒假了,但工作微信群一直在发信息,一条就是一个任务,做展板、搞设计,并且需要把手绘图片发给领导。放假比加班还累。

春节期间,我一个广告公司负责营销策划的朋友,原本定了澳洲行,不断接到领导发来的临时任务,于是她的假期大部分时间在酒店里抱着电脑干活。

我常常在周末睡个懒觉被微信吵醒,看个电影2小时都经常掏出手机看微信,还都是几条60秒的长语音(20秒就能表达清楚),更有甚者一个微信电话打来,简直恐惧。

员工的时薪,实际上极低。以前领导布置一个事情,需要在白天上班期间,或慎重地在邮件里布置,这叫仪式感。仪式感的好处是:领导在做这件事之前,会深思熟虑很久,所以都是有着前后脉络的,你在完成工作时会很清晰。

现在领导随便冒出什么想法,或只是看到一个朋友圈,转发到微信群里,员工就要火速进入备战状态。但这种情况下,领导也不过是随便冒出个想法,并不一定想清楚,对员工来说。第一增加了工作时间,第二这个想法并不成熟,很可能根本不能执行下去,白忙活一场。

当然,秒回还是必须的,否则五分钟就要被艾特,超过十分钟就要被点名批评。休息时间,我最怕打开的就是微信,看到微信通知有新消息,都头皮发麻。上一秒还在舒舒服服看剧,下一秒被领导点名,状态迅速切换,感觉自己快精神分裂了。

除了利用微信占用时间,公司还强行占有你的社交圈。某公司有了个Logo,于是强行要求全部员工头像换成该Logo,大领导挨个检查,不换就是没有集体精神,于是一夜之间该公司的朋友圈像个传销组织。

还是这家公司,出了新产品,要求所有员工a-z发该产品广告——记得时不时发微信看你有没有删除他的人吗?这个是升级版,强行将公司广告push给你。但他也很无奈,因为领导要看截图。

公司公众号发了个文章,全员进行转发,还有转发自家公司的公关稿,是朋友圈日常一景。这是我的私人微信,爱叫什么名字,爱用什么头像,爱发什么朋友圈,关你什么事。没有任何人有权利,去限制他人的私人生活。

02设置三天可见,是最后的妥协

五六年前的微信,好友大多是朋友和家人,那时每次打开微信都很期待。现在的微信社交圈错综复杂,亲友、同事、工作认识的人、理发店的Tony老师可能都有你的微信。

加的人那么多,交心的没几个。微信从熟人社交,变成了陌生人社交。原本发给亲友看的东西,现在这么多人都能看见,心理负担太大了。分组功能并不实用,因为加了好友后,他是能看见所有曾经发的朋友圈的。

今天分组发了朋友圈抱怨工作,第二天有同事加微信,一不小心就被看见了。周末不想加班请了病假,发个美食图,还得小心翼翼检查有没有遗漏分组的。新加的陌生人翻到一年半前的朋友圈点赞,实在很吓人。不想被陌生人窥私,于是我们只好选择少发朋友圈,并且三天可见。

曾经的QQ因为加了太多人,让人觉得没有隐私,于是很多人转战看起来很封闭的微信。而如今,微信的安全感,已经快消失了。

03各种各样的微信礼仪,真的好严格

网上有着各式各样的微信礼仪,可以说非常严格了。不能在不回微信的情况下,去发朋友圈,否则超级不礼貌;不能不秒回;不能发转账记录、晒吃的、晒旅游健身自拍等等,否则都是在装;加班晒朋友圈要被diss;不能撤回,撤回需要解释。

微信礼仪真的太严格了,严格到我时时刻刻在为他人活着。加班不晒,相当于我白加了,不让领导看见的加班,意义何在。至于爱发什么,我付出了金钱/努力/时间,发个朋友圈,吃你家大米了吗?

《奇葩说》有一期,时刻保持联系是不是暴政。当然是暴政。微信的目的是保持联系,不是时刻保持联系。特别喜欢姜思达说的一段话:

我们有没有做一头安静的猪的权利,我们有这个权利吗?如果有这个权利,请你不要剥夺它,让我拥有这个权利。有时候我忙,我没法回你信息;我不忙,我更没法回你信息;我就想不忙,我就想闲。别问我回你信息多简单,能费多大的事?我就是不想费这一丁大点的事。

就是这一段的时间里,我不想被任何人打扰,我就是想和自己聊聊天。我们和别人时刻保持联系,最大的坏处就是没有办法和自己保持联系。所以,以后再有人问自己:在吗?你就回答他:不在!

在人人微信的年代,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几小时空暇,去当一只安静的猪,是最大的奢侈了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咪蒙微博永久关停,自媒体发展机遇与危机的博弈?
  • 号外!德前总理出任俄石油公司一把手,加拿大又挑衅中国,美古关系每况日下,三国围堵库尔德自治区!丨2017年10月2日(星期一)
  • 苹果降价约20天后 iPhone在中国销量猛增八成
  • 苹果为漏洞道歉 将在新版本的更新中完成修复
  • 出来混的,迟早要还!北爱尔兰就是英国殖民时代造成的恶果。
  • 张杰为双胞胎庆生 俩女儿背影出镜长的不像对方
  • 腊月二十八贴对联,迎大年
  • 美俄齐退《中导条约》欧洲恐变导弹竞赛“舞台”
  • 巴西矿坝决堤监控曝光 一整列火车被瞬间淹没
  • 广西象州发生命案致5死1伤,嫌疑人已被抓获,系由感情纠纷引起
  • 全明星替补名单公布 韦德入选!
  • 亚洲杯卡塔尔夺冠: 阿里让点仍创纪录拿金靴 卡塔尔胜日本首次夺冠
  • 陈坤调侃倪妮迟到
  • 生僻字回应抄袭:不做裁缝,绝不抄袭
  • 作曲家田歌去世,21岁时写出《草原之夜》
  • 刘德华补偿歌迷,歌迷直呼走心!
  • 张杰安慰路人小孩
  • 官方:武磊入选本轮西甲大名单,客战黄潜有望首秀登场!
  • 小学生寒假作业涉黄!疑似作业“被盗版”?
  • 为什么水果姐被奥兰多收了?还不是因为他的百变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