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护法神为什么不让她进大雄宝殿?

问:我认为佛教四众弟子,无论出家在家者,都不应做吉凶占卜、预测等事,尤其是把时间和事相说得很具体,这样是否符合佛教的规则?

大安法师答:对,你的这种提问、这种意识是很不错的。作为四众弟子,我们学佛是干什么的,学佛是要了解这个世间苦空无常无我的,是要了解三界六道轮回的可怕的,我们学佛是要了生脱死的,学佛是要圆成我们本具的佛性的,你先要把这个目标树立起来。那么树立起来以后,这个世间一切都是梦幻泡影,它的吉凶祸福都是在做梦,你好一点也是梦,你坏一点也是梦,这些都可以一概放下的,去搞什么预测干嘛啊。

人是有命运的,有好有坏,包括自然灾害也可能哪个时候出现等等这些,这些东西都不是我们凡夫所关心的范围。它自然有因果的法则去做,这个流程也不是我们所能了解的。那么圣人会了解,他也不会轻易去说的。佛教里面的比丘,你做那个占卜、看星相、算卦这些都是属于邪命,邪的东西,是不许可去做的。你就是讲真实的都不可以,更何况讲虚妄的东西。

那么这就好像我们看一个剧本,我们看剧本,看第一幕的时候,你就慢慢看嘛,你不需要去知道第三幕的情节嘛!当你看第一幕,我还知道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你这个过程就看得没有意思了,不需要去提前知道。总的来看,我们有一个总的预测,总的预测是什么呢?就是佛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减劫的时代,末法的时代,是一代不如一代,一日不如一日。

众生的这种谄伪机心是越来越重,五恶五痛五烧是愈演愈烈,以后会演变到刀兵劫。所以这整个是一个大苦海,是一个火宅,是一个茅坑,这个地方是不容一刻的停留,我们赶紧要求出离,到极乐世界去,阿弥陀佛已经给我们建立一个无有众苦,但受极乐的故乡,我们去,这已经佛已经给了我们总的预测了,你就不要再搞什么预测了。所以这一辈子能活多少寿命,能不能赚什么钱,能不能抱一个胖孙子什么的,你都可以放下。

北方一带,第一天我看到的一个说护法能不能进道场,事后才听说这个护法是指他附体的,我还没有搞清楚。你这个附体现象很不好,现在海内外都有这些情况。你不要以为是护法,你搞错了,你有什么法可护啊?这些附体的东西,会让我们搞得非常的痛苦,但为什么会附到你身上,肯定你是有所求的,是你自己招来的。所以你不要以为他是护法,你一定要把他请走。

怎么请走呢?你就念阿弥陀佛,因为这些附体的都是鬼神道的比较多,或者年久成魅的一些魑魅魍魉(chī mèi wǎng liǎng),这些都属于阴暗的东西,阴暗的东西是怕光明的,你只要念阿弥陀佛名号,你念得非常恳切,你的身心都在放光,他就在你的身体呆不住了,呆不住他自然就走了。如果他有善根,他也融汇在光明里面,这个弥陀名号光明也度脱了他了。

你不能说阴暗的东西一来,你心理也阴暗,你的贪求、你的贪嗔痴慢也是阴暗的,你阴暗、他阴暗,都和平共处了,最后他这种外来的客人,还在你这里当家做主了。当家做主很可怜,这次我在新加坡碰到一个附体的,他碰到什么事他就闭上眼睛,我知道他一闭上眼睛,就是跟他附体的来请教问题:这个是不是可以做啊……我说你不要闭眼睛了,我说你是主人翁啊,你不要反客为主,你不要做奴才啊,还有什么事要请示这个附体的,你不是搞颠倒了嘛。

好,所以这些大家千万要注意,你这个附体的还真的进不了道场。就是前年在东林寺就有一个附体的,他是一个婴儿附体,她是想把那个请走,到东林寺做普佛。就是早上我们做早课,本来她也应该进去,结果我也觉得很奇怪,她就跪在那个大雄宝殿门前,没有进去,她很虔诚,是一个广东那边的,她中午到我这来,是我那个侍者问,“怎么你在这跪?”她说我进不去,进不去大殿。为什么进不去?说护法神不让我进去,东林寺的那个护法神不让他进大殿,她就在外面真的是跪了很长时间。

所以我们有时候也觉得很惭愧,东林寺有很多护持三宝、护持寺院的护法神,我们也看不到,不让她进去的时候,她真的就能感觉到护法神不让她进去。所以你身上有很多附体的现象,你就进不了真正的道场,为了你进道场,你赶紧先把你的附体的东西请出去,这是你一个佛弟子应该做的。老是听附体的东西,你皈依三宝都有问题了。你一定要想到你是三宝弟子,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除了三宝之外,你什么东西都不要去听。你皈依三宝才能够从无明黑暗走向光明智慧,从六道轮回走上究竟解脱涅槃。大家一定要建立这样的知见。

——大安法师《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第5讲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真正的善,在于日常生活的点滴#炼心篇#

重阳祖师立教之时,强调门人都要阅读三部经典,分别是道家的《道德经》、儒家的《孝经》和释家的《心经》。

后人多以此为推论,认定全真教倡导三教圆融,是博采众家之长的一个教派。然而,“三教圆融”只不过是表面上的一种推论。

回看道教的历史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各个时期均有不同道派出现,它们彼此之间的修道理论也有相冲突之处。道教的后学者却同时尊奉不同道派的祖师,于是便出现了多种修道理论并存、多位神仙高真共奉的信仰现实。

道教所具有的包容性,其实是超越教派本身的,凡是可以利济于群生的修行方式都可以被道教吸收。在道的高度上看,世上本没有门派的分别,一切有心都只不过是人们自己产生的是非。

所谓道之教化,在人间则莫过于一个“善”字。此“善”,即是使人们可以过上更好生活的善,又是提升每一个个体道德文明水准的善,更是激发人们不断精进的自我善性。

自古以来道教都在倡导劝善,目的便是使人们可以通过点滴的善心和善行改进生存状态。所以重阳祖师倡导门人读三家经典时,看重的也必定是三部经典在劝诫人心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所谓“圆融”,融的是每一份利济群生的方式、方法,合的是每一个人所具有的爱与关怀。

只有先做到了我为人人,才能实现爱的共享,由此才可以体会到“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的妙处。

在劝善与行善的过程中,无需计较儒释道哪一家观点更具有劝导的价值,凡是对我们的生活有益的思想,都是值得被吸收、被接纳、被传播的。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去挑剔,而是去继承并发扬。

当全社会都能够把祖师经典中记载的种种善行当做日常生活准则时,劝善书中提到的善才会真正地被人们认可。但,善究竟是什么呢?或者问,什么样的行为才可以被定义为善呢?

《太上感应篇》中说:“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经中不但规定了“善”的数量,甚至连“善”的行为也已经标注出来。

读完整部《感应篇》,就会发现太上道祖告诫于我们的善行,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点滴。

真正的善,并非专指救苦扶伤、放生赦罪等功德,那些凡是可以让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心念和行为,其实都是善。

我们能够在最普通的生活中做好最普通的事情,不因为一己私欲而伤害他人、他物,也不会放纵自己心魔而受到身心意三障的困扰,做好自己的修行而不累及于万物,这便是“善”的根本。

发善心,不存在心念的大小;做善行,不存在功行的多寡。翻开不同的劝善经典往往会发现,祖师们着重强调的是一点善心。若心念起于善,再微小的行为也已经被赋予了更崇高的意义。若能够时时以“善”的概念来要求自己的日常,如此生活即为修行。

道教修行,追求的不是世间荣华富贵的成功,也不是求得来生果报和善因缘,而是希望人们能够清静身心,以一颗明白心来过好现世的生活。道祖言,修行要“明白四达”。

道教虽然强调度人,却也秉持着“宁劝十人还俗,不度一人出家”的理念。

因为世间的真善美,是存在于我们最普通平常生活中的,并非是对红尘的远离。能够从尘中悟出非尘,才是修行的大境界。

道生万物,万物从诞生的那一刻便被赋予了不同的秉性,修行的目的是去发现并认知到自我本然。在面对世间纷纭的时候,只有能够保持着一心一念的人,才最趋近于大道本真。

善,一方面强调对他人的主动施予,另一方面则更加强调对自己心性的修缮。修行是善,是安分守己,是不做出僭越之事,更不放纵感官上的欲求。《感应篇》中提到的种种善行,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也是种种戒持。只有戒除掉种种不善之事,回到混元天性,这便可得大善。

正如天道之无亲,却又不乏“常与善人”之有意。道教以道为教,即要告诉人们从最普通的生活去完成一生为人的使命,又要叮嘱每一个修行客且莫贪恋红尘光影。

一切本虚无,从有中求有、无中求无都是执念一场。虽然“人生百岁如在梦中游”,但作为一个梦中人,好好地去经营这一场人生过往,便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修行。当落脚点再次回归于“善”,便会发现原来生活本身就是善,我们举手之劳的行动就有可能改变他人一生的轨迹。

劝善,重要的是从自身做起,不论何时都要保持对生命美好的珍爱。行善,不是为了求得诸神护佑,而是为了能够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获得心安。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真正的善,在于日常生活的点滴

重阳祖师立教之时,强调门人都要阅读三部经典,分别是道家的《道德经》、儒家的《孝经》和释家的《心经》。

后人多以此为推论,认定全真教倡导三教圆融,是博采众家之长的一个教派。然而,“三教圆融”只不过是表面上的一种推论。

回看道教的历史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各个时期均有不同道派出现,它们彼此之间的修道理论也有相冲突之处。道教的后学者却同时尊奉不同道派的祖师,于是便出现了多种修道理论并存、多位神仙高真共奉的信仰现实。

道教所具有的包容性,其实是超越教派本身的,凡是可以利济于群生的修行方式都可以被道教吸收。在道的高度上看,世上本没有门派的分别,一切有心都只不过是人们自己产生的是非。

所谓道之教化,在人间则莫过于一个“善”字。此“善”,即是使人们可以过上更好生活的善,又是提升每一个个体道德文明水准的善,更是激发人们不断精进的自我善性。

自古以来道教都在倡导劝善,目的便是使人们可以通过点滴的善心和善行改进生存状态。所以重阳祖师倡导门人读三家经典时,看重的也必定是三部经典在劝诫人心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所谓“圆融”,融的是每一份利济群生的方式、方法,合的是每一个人所具有的爱与关怀。

只有先做到了我为人人,才能实现爱的共享,由此才可以体会到“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的妙处。

在劝善与行善的过程中,无需计较儒释道哪一家观点更具有劝导的价值,凡是对我们的生活有益的思想,都是值得被吸收、被接纳、被传播的。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去挑剔,而是去继承并发扬。

当全社会都能够把祖师经典中记载的种种善行当做日常生活准则时,劝善书中提到的善才会真正地被人们认可。但,善究竟是什么呢?或者问,什么样的行为才可以被定义为善呢?

《太上感应篇》中说:“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经中不但规定了“善”的数量,甚至连“善”的行为也已经标注出来。

读完整部《感应篇》,就会发现太上道祖告诫于我们的善行,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点滴。

真正的善,并非专指救苦扶伤、放生赦罪等功德,那些凡是可以让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心念和行为,其实都是善。

我们能够在最普通的生活中做好最普通的事情,不因为一己私欲而伤害他人、他物,也不会放纵自己心魔而受到身心意三障的困扰,做好自己的修行而不累及于万物,这便是“善”的根本。

发善心,不存在心念的大小;做善行,不存在功行的多寡。翻开不同的劝善经典往往会发现,祖师们着重强调的是一点善心。若心念起于善,再微小的行为也已经被赋予了更崇高的意义。若能够时时以“善”的概念来要求自己的日常,如此生活即为修行。

道教修行,追求的不是世间荣华富贵的成功,也不是求得来生果报和善因缘,而是希望人们能够清静身心,以一颗明白心来过好现世的生活。道祖言,修行要“明白四达”。

道教虽然强调度人,却也秉持着“宁劝十人还俗,不度一人出家”的理念。

因为世间的真善美,是存在于我们最普通平常生活中的,并非是对红尘的远离。能够从尘中悟出非尘,才是修行的大境界。

道生万物,万物从诞生的那一刻便被赋予了不同的秉性,修行的目的是去发现并认知到自我本然。在面对世间纷纭的时候,只有能够保持着一心一念的人,才最趋近于大道本真。

善,一方面强调对他人的主动施予,另一方面则更加强调对自己心性的修缮。修行是善,是安分守己,是不做出僭越之事,更不放纵感官上的欲求。《感应篇》中提到的种种善行,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也是种种戒持。只有戒除掉种种不善之事,回到混元天性,这便可得大善。

正如天道之无亲,却又不乏“常与善人”之有意。道教以道为教,即要告诉人们从最普通的生活去完成一生为人的使命,又要叮嘱每一个修行客且莫贪恋红尘光影。

一切本虚无,从有中求有、无中求无都是执念一场。虽然“人生百岁如在梦中游”,但作为一个梦中人,好好地去经营这一场人生过往,便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修行。当落脚点再次回归于“善”,便会发现原来生活本身就是善,我们举手之劳的行动就有可能改变他人一生的轨迹。

劝善,重要的是从自身做起,不论何时都要保持对生命美好的珍爱。行善,不是为了求得诸神护佑,而是为了能够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获得心安。 https://t.cn/Ryhpwdq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水瓶座♒——#水瓶座# 他们特立独行的个性,往往使得他们拥有与众不同的人生,他们奇特的思想敢于世俗做斗争,当别人都在追求物质,肆意攀比的时候,他们却在想如何在自
  • #黄景瑜王牌部队# 看个《王牌部队》对路转粉了一个是因为真的帅和军装太配了一个是因为粉丝真的够理智对xz真的是路转黑了ncf骂导演、骂编剧、骂对家弹幕内容直接影
  •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可以同时拥有三所以上世界排名前100的学校,唯有香港。今天是香港回归25周年,香港的教育也是世界之最,它是一座拥有世界顶尖名校最多的城市。
  • 很多朋友在不开心时,都会选择用吃这个方式来找寻快乐,化悲痛为食欲。很多朋友在不开心时,都会选择用吃这个方式来找寻快乐,化悲痛为食欲。
  • 投稿|真的无语了,之前都是看别人说监考老师讲话之类的,这一次轮到自己了。#期末考试不挂科##angelababy保佑我技能考试不挂科# 钢琴舞蹈考完了,一脸懵的
  • 一天,康熙在包子铺遇到17岁做秀才,21岁中举人的落魄书生罗世长。罗道:“没有500两,考官不让我进场!”康熙“腾”地站起来,惊讶道:“什么?!竟有比事!”
  • 他们中有的替父母跟我约咨询,觉得父母的婚姻质量很低,差到了应该离婚的地步。可是他们的父母首先很抵触婚姻咨询,就算是来咨询了,结果也依然会凑合将就过下去,哪怕是用
  • 在古人眼中春分的标志性物候有三:一候,/玄鸟至“玄鸟”即“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燕子它春分而来,秋分而去“燕来还识旧巢泥”二候,/雷乃发生,阴阳相薄为雷雷为振,为阳
  • )饿死,这算不算一种整个人被生活搓圆锤扁,日渐犬儒化以后的一种消费降级,虽然其中仇女的内核倒是一直没变#原神[超话]#今天早上开开心心的打开B站,不知怎地以前一
  • 居然假装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偷笑]宿舍已经熄灯了,我爬上床唤醒床头那盏电量仿佛有点儿不够的灯,微弱的灯光投射到墙壁上,照亮了我那一墙的照片,我时常会对着它们发呆
  • #朱一龙 我要我们在一起# [带着微博去旅行] #朱一龙未来可期# 只要我仍尚存一息,我就称呼你为我的世界。任何事情都出现在你身边,任何时刻都给你我的爱。
  • 每个周五都是我最舍不得睡觉的时候我可自由支配的周末时间来了公园里的老大爷组团做直播,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中也是我所羡慕的老年生活去放松自己,做期待的事情
  • 有你陪伴的路好像一点也不难走,你说“你家到了,你要开心啊”“好”“下次不要迷路了,迷路了也不要怕,你告诉我我会送你”"好“--祝我以后的梦境都不会迷路
  • #摄影[超话]#卢沟冬日/14卢沟桥的整体设计建筑水平,更是世界桥梁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这些建筑技巧,史上罕见,确保大桥800年屹立不倒。
  • 青绿山水于唐代成熟并达到鼎盛,后经过几代画家的发展,形成一种程式化的表现方法,以矿物颜料石青和石绿为主,表现色泽艳丽的丘壑林泉。青绿山水于唐代成熟并达到鼎盛,后
  • 这段话,我现在回想起来,不管怎么样,最正确的决定就是和我朋友一个大学。 在我心中,所有的粉丝都是一样重要,我平时说的一些人,都是说的那些不太理智的人,没有说大家
  • 期货大佬葛卫东变身A股牛散,一季报出现在盛新锂能、用友网络、兆易创新、科大讯飞、安恒信息,齐安信U、集友股份、航发控制等8只股票的十大流通股东中,该牛散持仓个股
  • [鲜花][鲜花][鲜花][嘻嘻][嘻嘻][嘻嘻]今天大家涨姿势了。 啥叫“一尘不染”?? 尘一共有多少种?? 我敢说,不看我这篇微博,没几个懂的。[允悲][允
  • “I’m Dawson,Rose Dawson”以你之姓,冠我之名,人性,可能是世界上最难以界定和衡量的东西了,在面对生死和人性的选择时,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尚
  • #陈柏霖说刘浪是李大仁的反义词# 追剧的时候我就想说,陈柏霖是怎么让我这个拥有十级李大仁滤镜的人破防的[笑cry]结果正主自己下场说刘浪是李大仁反义词了,笑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