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你真的读懂了《西游记》吗?
刘一明《西游原旨歌》节选
二十年前读西游,翻来覆去无根由。
自从恩师传口诀,才知其中有丹头。
古今多少学仙客,谁把妙义细追求。
愿结知音登天汉,泄露天机再阐幽。

1、《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一般认为是吴承恩所作,然而道门中却有不同看法,在浩瀚的《西游记》注疏中,清代著名道士悟元子刘一明所作的《西游原旨》则是必须加以重视的以丹法阐述《西游记》的经典之作。
他认为《西游记》,说尽了世法道法、天时人事、学道修行,乃是古今丹经中第一部奇书。而《读法》一文则是悟元子对《西游原旨》纲领性的论述,是其书的观点综合和思想提炼,笔者在此将该文梳理,以飨各位爱道人士。
《西游》一书,乃是丘处机祖师将历圣口口相传、心心相印之大道公布于众之书。其言古人所不敢言者,道古人所不敢道者。

历来道门中最要紧的便是对于天机的泄露,所以此书在处,有天神护守。因此要读这部书必须净手焚香,保持敬诚之心,千万不能亵渎怠慢。

读者要明白《西游记》的言说方式与禅机颇有相同之处。即都要求人们去追寻言外之意。作者真正的用意或藏于俗语常言中,或托于山川人物中,或在一笑一戏里分邪正,或在一言一字上辨真假,可以说是千变万化,神出鬼没,非常难以揣测。

那么作为神仙之书,自然不同于世间的才子之书,才子之书讲的是俗世日常的道理,似真实假;而神仙之书所谈的是恢恢天道,似假实真。才子之书注重文辞华丽而义理浅薄;神仙之书却追求深意显得文辞平淡。
整部《西游记》,一案有一案之意,一回有一回之意,乃至一字一句都言不空发、字不虚下,读者须要行行着意,句句留心,一字不可轻放过去。

《西游记》表面是借助佛教题材叙事,实际是丹家贯通三教一家之理的体现,在佛教则以西天取经而证于《金刚经》《法华经》,在儒教则以唐僧师徒推演《河图》《洛书》《周易》之义,在道教则以九九归真发轫于《参同契》《悟真篇》。

因此,《西游》取真经,即是取《西游》这一真经,非在《西游》之外,另有一个真经可取。只不过是借如来传经的故事,传授《西游记》罢了。所以能明晓《西游》的真义,则自然领会了如来三藏真经。

然而《西游记》根本是一部丹书,此中所传的是转生杀、窃造化,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的机密,既不是在肉体上下功夫的养生方术、也非是讲顽空寂灭的参禅念佛。
学者须要不着心猿意马、幻身肉囊,要先将那些御女闺丹、炉火烧炼等一切后天色相邪术统统扫除,当从无形无象处辨别出先天虚无之学的真实妙理来,才能功不唐捐。
唐僧与悟空的经历看似不同,实则相通,此书本为唐僧西天取经而名之,何以将悟空故事著之于前?殊不知悟空生身于东胜神洲,如唐僧生身于东土大唐;悟空学道于西牛贺洲,如唐僧取经于西天雷音;

悟空明大道而回花果山,如唐僧得真经而回大唐国;悟空出炉后而入于佛掌,如唐僧传经后而归于西天。事虽不同而道理相同,悟空与唐僧都有自己的西游。

2、《西游》由众多公案故事组成,每宗或一二回,或三四回,或五六回不等。但其主旨都在公案冠首明题说明,因此每回妙义,全在作为提纲的二句中。提纲最要紧的字眼,也就一两个字。

如首回提纲“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灵根”是上句字眼,“心性”是下句字眼。可见灵根、心性是两物,应用心性去修灵根,而不能理解为修心性即是修灵根!

如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悟彻”是上句字眼,“断魔”是下句字眼。表明修炼次序应当先悟后行,悟以通行,行以验悟,然后知行合一,最后归本合元神。

故而篇中虽有千言万语,总不外是围绕此提纲进行表达。同时也应当注意每宗公案,收束处皆有两句总结,同样是整个故事的中心,不能轻易放过。

《西游》所阐发的是三五合一、贞下起元的道理。唐三藏喻太极之体,三徒喻五行之气。三藏收三徒,即是太极而统五行;三徒归三藏,即是五行而成太极。

并且唐僧在贞观十三年登上取经路程,路上收服三个徒弟,十四年回到东土,此处是最要着眼的地方而书中的通关牒文,唐僧师徒,每过一国,必要先验过牒文,用过宝印,才肯放行。

这是取经第一件要紧大事,更是行道之人修炼之大关目,须要将这个实义追究出来。其实就是告诉修道者,在行之前往往要知,秉持知先行后的步骤,不可忙学瞎练。所以有各国宝印,上西而领,回东而交,始终郑重,须臾不离,大要慎思明辨,方能得真。

如果有心之人看《西游记》往往会发现许多情节有貌似错漏的地方,其实该书大有破绽处,正是大有修道的口诀处。惟有破绽,才能起后人怀疑的心理,所谓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不悟。所有疑问之处,正是体现真人意深的地方。

例如孙悟空曾经八卦炉煅炼,已成金刚不坏之躯,何以又被五行山压住?玄奘生于贞观十三年,经十八年报仇,已是贞观三十一年,何以取经时又是贞观十三年?在莲花洞时,悟空已将巴山虎、倚海龙打死,老妖已经识破,何以在盗葫芦时,又变倚海龙?

师徒四人每过一难,则必先编年记月,而后叙事,其所隐含的即是攒年至月、攒月至日、攒日至时的意思。这与取经回到东土,交还贞观十三年牒文,同一机关。
即是丹法火候中所谓“贞下起元”“一时辰内管丹成”。而在具体故事中,芭蕉洞,言火候次序;通天河,辨药物斤两;朱紫国,写招摄作用。

整部书讲丹法有合说,有分说。前七回就是合说,路数是自有为而入无为,由修命而至修性,丹法次序,火候工程,无不俱备。

而其后九十三回,由性以及命,自无为而归有为,或言正,如诸国土君王,是写正道,而女人国配夫妻,天竺国招驸马,即是证正中劈邪;或言邪,如诸山洞妖精,是傍门,而狮驼国降三妖,小西天收黄眉,隐雾山除豹子,即是劈邪归正;

或言性,或言命,或言性而兼命,或言命而兼性,或言火候之真,或拨火候之差,只是对不过某一方面进行着重分析,不出前七回总纲。

3、此书亦是讲“穷理尽性至命”之学。猴王西牛贺洲学道,是穷理;悟彻菩提妙理,是穷理;断魔归本,是尽性;取金箍棒,全身披挂,销生死簿,作齐天大圣,入八卦炉煅炼,是至命。

观音度三徒,访取经人,是穷理;唐僧过双叉岭,至两界山,是尽性;收三徒,过流沙河,是至命。以至群历异邦,千山万水,至凌云渡、无底船,无非都是穷理尽性至命之学。

所以才有某些情节看似最难解实则极易解,如三徒已到长生不老之地,何以悟空又被五行山压住,悟能又有错投胎,悟净又贬流沙河,必须皈依佛教,才能得正果?

盖三徒皈依佛教,是就三徒了命不了性者言;五行山、云栈洞、流沙河,是就唐僧了性未了命者言。一笔双写,示“修性者不可不修命,修命者不可不修性”之义。

该书尤其教人识得何为真何为假,故在展示真时,会先将假象破除。如欲写两界山悟空之真虎,而先以双叉岭之凡虎引之;欲写东海龙王之真龙,而先以双叉岭蛇虫引之;

欲写悟空、八戒之真阴真阳,而先以观音院之假阴假阳引之;欲写蛇盘山之龙马,而先以唐王之凡马引之;欲写沙僧之真土,而先以黄风妖之假土引之。提醒人们在修丹时往往执著与错误的概念而不自知。

悟空每到极难处,即求救于观音菩萨。其深意是性命之学,全在神明觉察之功。

而讲到唐僧师徒的地方,则每人都用两个名字,其实玄奘、悟空、悟能、悟净,是说道之体;三藏、行者、八戒、和尚,是说道之用。这样就体不离用,用不离体。

名字之外又有别号,如唐僧、行者、呆子、和尚,属于借用的方法,用来比喻世间的学道之人。

而三位徒弟各自都具有丑陋的相貌。丑相者,异相也。异相者,妙相也,也正是丹法中所将“说着丑,行着妙”,让修道之人了悟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深意。

又从变化上说,沙僧不变,八戒三十六变,行者七十二变。以丹法来说,行者为水中金,是他家之真阳,属命,主刚主动,为生物之祖气,统七十二候之要津,无物不包,无物不成,全体大用,一以贯之,所以变化万有,神妙不测。

八戒为火中木,是我家之真阴,属性,主柔主静,为幻身之把柄,只能变化后天气质,不能变化先天真宝,变化不全,所以七十二变之中,仅得三十六变也。至于沙僧,则为真土,镇位中宫,调和阴阳,所以不变。

4、三位徒弟的兵器也大有讲究。
八戒、沙僧都是随身携带。只有行者金箍棒,变成绣花针藏在耳内,用时才取出来。此何以故?作者之深意为钉钯、宝杖代表以道全形之事,一经师指点,就能自己成就。
而金箍棒,乃是历圣口口相传、附耳低言的秘旨,是以术延命之法,在虚无中成就,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所以藏在耳内。

悟空到处自称是人家的孙外公,四处提及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事迹。其实若从解字角度看,外公,即是内无也;五百年前,即是先天也。

可知先天之气自虚无中来,是他家不死之方,不是自身中的事物。

《西游》孙悟空成道以后,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大闹天宫,诸天神将,皆不能胜。何以保唐僧西天取经,每为妖精所困?读者须将此等处先辨分明,方能寻得出实义,若糊涂看去,终无会心处。

最后,悟元子刘一明评判历家注解,其数固然不可胜计,但其中佳解,百中无一。虽然推崇悟一子的《西游真诠》为此中最优,但未免也有所论不及的地方。

因此读者不可专看注解而略正文,更要在正文上看注解,应当先在正文上用功夫,翻来覆去,极力参悟,不到尝出滋味、实有会心的境地,觉不肯休歇。等到有所体会之时,再看他人的注解,扩充自己的识见,那么就能知道他人的注解之好坏与否,自己的心得是否正确。

如此坚持用功,日久必然深入其中。但是之后也不可自以为是,更当求师印证,才能有真知灼见。

以上是悟元子刘一明总结读《西游记》的关键方法,并将上述内容录于卷首,赠与有缘之人,愿读者留心。

妄想和真如

未开悟的人,举心、动念就是妄想;开悟以后,举心、动念皆是真如。一个妄想,一个真如,究竟是同是别?要问你们一下子:妄想是甚么?真如是甚么?同,在甚么地方?别,又在甚么地方?

破了本参的人当然是清楚的;要替你们工夫未到的人,详细分别一下子,不然,恐怕你们都是儱侗的:

我们未悟以前,妄想一动,就是一个相;打南京的妄想,南京的相就现出来了;再打上海的妄想,南京的相早已灭了;上海的相就跟到生出来了。以此类推,此相生,彼相灭;此相灭,彼相生;彼灭,此生,无暂刻停留,这是一个妄想。你们在妄想不停留的中间提起一个“念佛是谁”,一提,疑情现前;疑情是甚么形相?你们讨论一下子有甚么相?你们七打了八个下来,虽然没有开悟,疑情上有相没有相?大概都知道一定没有相。这一个“念佛是谁”提起来只有疑情,疑情是无相;妄想不停就是形相不停,于这个中间安一个无相的疑情;人的心行上只存一个,那里有两个的呢?所以有了无相的疑情,有相的妄想就没有了。渐渐用,渐渐用,自然会到纯一无相;自有这个纯一的工夫破本参。

破过本参,就是一个纯一无相,不会再有一点妄想影子在。你若要承认破了本参,我问你:“还有妄想没有?”你若讲:“有,不多,一时、半刻还有一点。”我就要吐你的口水!这还算破本参?你哄那个?破了本参,要想找个妄想是没有的。到了这步工夫,举心、动念都在这个无相工夫上;吃饭也没有离,穿衣也不少一点,任是再有事,这一种工夫是不会缺少;在这个地方立一个名字叫做“真如”。

真如两个字是对妄想说的,因为离了妄想,才说一个真如;不安这个名字,怎么说呢?虽然勉强叫它一个真如,真如的本来面目,还是这个样子吗?还不是的?究竟是个甚么样?就要你们自己工夫用到了这个地方自会知道;光是听我讲是没有用,不但没有用,即使我说出来,你们还要不相信。何以呢?

从前有位学者要我把真如讲到他听,我说:“讲到你听,你还相信吗?”他说:“我相信。”“你既相信,我说到你听:‘真如头上四个角,前门两个,后面两个;有两条尾巴,一条在屁股上,一条在肚子上。’你信吗?”他说:“不对!那有这个道理?真如那里有角、有尾巴?即使有角,那里会有四个,前面有,后面还有?屁股有尾巴,肚子那里会有尾巴?岂有此理?我不相信!”我说:“我早已说你不相信。”我说:“这,还是真的真如;这个真如,你不相信,我说个假的你听听:‘真如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在诸佛不增,在众生不减,无净,无染。’”他听了说:“这个大概差不多,教我相信还可!”你们想想:我说真的,他不相信;我说假的,他到相信。

今天,我讲到你们听,你们有人相信吗?你是不会相信的!终归破了本参是无妄想;无妄想,即是无一切生、灭念头;念头有生、有灭,就有相,有相,阎王老子一把抓得到,抓到去变牛、变马,就要听他指挥。我们没有妄想就没有相,阎王老子抓甚么?所以破本参的人,生、死一定会了。

破重关的人,一定没有梦想;睡觉还是睡觉,梦是不许有。每每有人说:“宗门下的事实一点找不到,说起来,宗门开悟的人,还有昏沉,岂有此理?”其实他不知道宗门下的事,要达到那一步才没有昏沉。那么,要知破重关的人没有梦想,还有甚么呢?要知道梦想是从那里有?任你甚么梦,不出世间事相。破重关的人,理、事俱了,心、境双融,那里还有世间事在?所以决定破重关的人没有梦想,有真如在。

那么,有妄想,就有相;有相,阎王老子看得到,就是有生、死在。有真如在,阎王老子虽然看不到,释迦老子还看得到;释迦老子看得到,就有涅槃在;了生、死,还要了涅槃。破末后牢关的人,他是昏、妄俱除,梦想全灭;到了这个地方,他没得昏沉,他到了这里,生、死不住,涅槃也不住;说一真法界,他连一真法界都要超过。

再则,破本参是见法身,破重关是证法身,怎么说见?怎么说证呢?

譬如禅堂:见法身的人,如站到禅堂门口,堂里的事看见得清清楚楚的,但没有进来。证法身,就是进禅堂来,一直就到维摩龛里坐下来。怎么坐来维摩龛?还有点关系,就是这么个道理。所以说,破本参,见法身;破重关,证法身;破牢关,透法身。一切法门,证法身就是到了极顶的工夫;唯有宗门下要透过法身,才是宗门下的事。

我所讲的这许多话,与你们本来没甚么讲头;不过,我这么讲一下子,你们用耳朵听一下子,可以说“一入耳根,永为道种”。有此种,将来一定会发芽,发芽便会结果。佛说:“如是因,如是果。”

参!

如何判断丹道修炼者的层次?神通!

为什么现在的仙学大师都讳言神通?这不禁让我联想起那些没有真功夫的武术家,他们大都讳言技击,说那只是打手的本事。素不知实战乃武学之灵魂,不能实战的武术只能是名不副实的花拳绣腿。同样,神通也是仙学的灵魂,不能让人具备神通的仙学也只不过是徒有虚名。
用不用神通,是态度问题;而有没有神通,可就是能力问题了!
丹道入手,便当绝利一源。以安静虚无为旨,行三光陆沉之功,耳目口皆收摄于虚无玄关一窍之中。虽是起手功夫,但练之得法,便已能使我心通灵而产生诸如预测、心灵感应等特异功能。若没产生以上功能,要么不得真诀;要么得诀而悟性太差,不能悟透一源之旨;要么就只能是自己的天资太差。

但是,所谓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别人几十天能练就的功夫,自己再笨,几十年的修练,还无丝毫的证验,可能吗?这种人,要么口诀不对,要么理解错误,否则,就是他没好好练,在那蒙事。丹经有云:“不象灵台留一物,立即便做仙和佛。”自己没有证验,又要以此仙学求名利之实,怕别人看出自己的水平,那就只好讳言神通了。至于慧而不用的道理,那是另一回事,我们暂可不论。

筑基功成、炼己功深,大定之中,先天一气自虚无中而来。此阳乃先天之至阳,谓之一阳生,谓之真铅初显,谓之真阳火,谓之铅遇癸生……但此至阳之气,切不可轻易混过。此乃道气,而非我身中之真气。我之真气乃子气,先天一气为母气。先天初露,则神光发显,自然会有意念开锁、意念致动、意气断物、突破空间障碍等证验。丹经曰:“神光发显,自然能隔墙见物,预知前世。”这就是先天一气的证验,得此一气,必有此验。

但是,“时之子妙在心传”,这岂是常人可以窥测的?若无以上所说证验,便是还未证得先天一气。先天一气,谓之真种子,谓之真药物,谓之真铅,至此,才是正式步入仙学之门。所以说,先天后天,是仙学的关键。“仙学家”们看到这里,难道不会汗颜?他们当然不会,他们还要以仙学来求名利之实呢。这也是他们讳言神通的原因。当然,还有水准更低的“大家”,他们是根本就不知道神通是先天一气(道气)最直接的彰显。


大定之中,先天一气自虚无玄关一窍而来。此先天一气即药物。不知药物(先天一气),岂识虚无玄关?又哪能谈到前三三、后三三,二候得药、四候别有妙用之真火候?
薛道光曰:“丹法七十二品,欲学天仙,唯金丹至道而已。此盖无中生有,天地未判之前,炼混元真一之气,非后天地生五金八石、朱砂、水银、黑铅、白锡、黄丹、雄黄、雌黄、硫黄、砒粉、秋石、草木、灰霜、雪冰滓质煮伏之类,及自身津精气血液,有中生有等物也。唯真一之气,圣人以法追摄,于一个时辰内,结成一粒如黍米,号曰金丹,又曰真铅,又曰阳丹,又曰真一之精,又曰真一之水,又曰水虎,又曰太乙含真气。人得饵之,立跻圣位。此乃无上九极上品天仙之妙道,世人罕得而遇也。”然而,得此金丹大药,必然天光发现而具神通,人得饵之,立跻圣位,岂虚言哉!正所谓:“神光发显,自然能隔墙见物,预知前世矣。”

“先天一气从虚无中来”,真乃千古名言。表面上,此话人人会说,怕就怕究到实际,各人心中所指之“一气”,则不一定相同,恐与仙家具体所指之“一”大有分别。
“时之子妙在心传,月之圆存乎口诀。”古仙所言,岂虚言哉!要知上山路,须寻下山人;若问丹道玄微处,须共神仙仔细论。

既是先天,则与道有关。太上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即道也。道者何?是一非二。太上曰:“子知其一万事毕”。

时间有前后古今,而一气无古无今,老子谓之“常”;空间有上下表里、内外精粗、美善贵贱......而一气则不落阴阳,乃阴阳之根、造化之源。得一者,当无时间、空间之限制,故能知前后,能突破时空之限制。此及古仙所说的隔墙视物、预知前世,贯金透石,能隐能显,无所不能,变化莫测。

物质是物、暗物质也是物,皆难逃阴阳之拘。即便是我所认识的某某科学家所说的真空零点理论,也还只不过是指物理学概念上的真空,既然是物理学上的真空,便与精神无关,也还落在阴阳之内......


先天一气实乃阴阳之根、造化之源。若不是精神和物质的根源,岂配得上古仙所说的“一”字?既是“一”,便不能落于精神或物质之一偏。可以说,先天一气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但它既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质。先天一气,实乃精神、物质之根源。既是精神、物质之根源,便与人的身心脱不得干系。

哈哈,话又绕回来了,先天一气乃人性命之根源,又岂能离于人而求之?此先天一气,实乃阴阳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

既是阴阳之根,得之,便可无时间、空间之限制;既是造化之源,得之,便可有无不立,可隐可显;既是生死之本,得之,便超越生死。

超越生死?你会说不可能。其实,让油炸过的花生米发芽,让果子在半小时内变青变红,这些实验已经能说明问题了;致于无时间、空间之限制,虽令人惊异,但预测、残留信息的辨认、搬运功能、突破空间障碍等实验就已经能说明问题了;致于有无不立,虽惊世骇俗,但意念起火、意念在硬币上钻孔等实验,就已经能说明问题了。以上所说的这些特异功能,都是先天一气的直接彰显。

因为先天一气是一非二,是道的直接彰显,故有以上诸多神奇。
若某某仙家大师,一生都没有特异功能或不信有特异功能,说明他还未得先天一气之证验,可断定他并未得药。在仙学金丹大道,得药方为入门。既未知药得药,那他就连仙学之门也未进入。

古仙云:“先天一气从虚无玄关一窍而来。”不知真药,何能知得玄关?药物、玄关皆非,那火候不论也罢。这样的学者,还配称仙学大师吗?


若未现神通,说明未得真药;若未得真药,必不明至道。古仙有云:“虽愚夫愚妇,得之亦立跻圣地。”若得金丹大道之真药物,必跻圣位证而彰现神通。否则,若还未能知药、得药,便是丹道门外汉。——这就是为什么我说神通是仙学铁指标的真正原因。

那些不得丹道真缔的所谓学者,打着仙学的旗帜以求名求利之实,我再不说两句实话,恐仙学真面目被其玷污矣!

夫道者,不生不灭,无朽无坏,乃阴阳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因其先于天地万物而生,故谓之先天。而天下万物则不然,有生就有灭,有生必有死,被阴阳所拘,造化所束。

老子有叹于此,谓:“我之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我有何患?”人与道合,便能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与道合真之后,道即我,我即道,吾复有何患?故仙家有炼形化气金液还丹之说。

老子曰:“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道者,道即我,我即道,生死不能拘,造化莫能束,跳出阴阳,得大自在,故能了脱生死。

先天至阳之一气,实为丹道入门与否之铁门坎;而神通与了脱生死,又堪称丹道之两项铁指标。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总博主[超话]# 越过寒冬拥抱你,竭尽全力爱彻底! 脉脉含情深情眸,互传心声秋波送! 喜欢识欣赏恋爱,内心柔适当关心! 了解性格适成全,懂用真心爱永恒! 你我
  • 他们要不然火了,要不然就成为了成绩很好的人】我真的很少跟别人讨论我喜欢哪个运动员,或者说我从来不说我关注谁,就感觉压力贼大。#鞠婧祎[超话]# 我姐在国际发展
  • 哎我真的……我宁愿你和茨一样能冷血一点坚持自己的原则,而不是被说了两句就开始心软开始怀疑自己有没有错有没有换位思考之类。你可是所在事务所的管理层啊,必须得考虑很
  • (前面有设定两人认识,但总感觉突兀,第一章就有肉...女主性格“冷漠”不喜和人打交道,所以感觉女主先开口提很奇怪)一个冲突点就是男主一朋友为抢他保送名额算计他,
  • 宋井桃园#宋井桃源##宋井桃源 我们一直在旅行,一直想去旅行,去很美很美的地方,但往往真正踏足想去的地方,便觉不过如此。旅行让自己更开心 让忙碌的自己放松放松
  • 我从来不追星,娱乐圈的事情,知之甚少,偶尔会了解到他们仨的一些事,那时候,就是浅浅的喜欢。 喜欢你的人很多,不缺我一个,但我爱的人很少,只有你一个!只为一人,
  • 这个世上,心胸宽阔的人才是有思想境界的人,是有格调的人,是善良之心,是有德之人,遇事能够宽豁大度,谦虚做人,与世无争,和谐相处,这就是做人的思想境界,也是人生的
  • 在挽回时,你可以不经意展示自己的价值,比如分开后,你重启了自己的事业,取得了一定进步,别羞涩,积极地在朋友圈展现出来,让他看到你的成长。而一个成熟的人格,是不需
  • 这个元宵节,被我们承包了元宵佳节一元复始,大地回春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众泰S全员相聚承包了整个元宵节满屏的新年心愿等着与你一起实现 愿想与你一起远离城市的喧嚣
  • #任性旅客飞机上玩手机# 【商品】【乐亿多】多用途食品保鲜盒一套3个装 【原价】12.80元!〗【商品】:【乐亿多】多用途食品保鲜盒一套3个装【价格】:原价【1
  • 【DAY36-37】好的明天要补考了,做了一天题,发现还可以然后这几天有点小忙下午跑了步,然后拍个照被咸鱼说有点苍白,叫我多吃一点今晚打完饭走到院门口,正好看见
  • [心]“four力”不是万金油,一般是在媒体融合和舆论相关的题目中应用,在本题的语境下,“four力”的应用反而有些跑题。[太阳]在本题中,首先要明确的是zw新
  • #每日一善[超话]#见善奉行,持之以恒,一颗慈悲心,永远不变。#黄仁俊[超话]##黄仁俊清纯钓系# #黄仁俊照亮世界# 不管环境多么纵容你,都要对自己有要求,保
  • 丹尼小王子 Danny的Emporio Armani,他的品味引领着80年代香港时尚潮流风向标[爱你][爱你]。它奢华、时尚且富有运动精神,这迎合了不同品味和
  • #健康冀报# 【2022年10月28日河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2022年10月28日0—24时,河北省无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
  • ”的时候我差点没笑倒在投屏台……(不过很惊讶的是还有全程全开麦歌唱舞台,虽然后面知道是没有钱录音频,一位姐彩排的时候就唱的很勉强,然后正式录制有观众的时候整个大
  • #蒋璐霞[超话]##蒋璐霞1225生日快乐# [许愿星]#向全世界安利蒋璐霞# @蒋璐霞JLX 风 是初初见你的心动徘徊花 是人间四月的芳菲盛开雪 是寒冬时节的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指不吞必hui,️️hui,pf了迟会儿hui[兔子]】❤️❤️❤️❤️世界很大,风景很美,机会很
  • 在忘记今生一切的记忆前,在脱胎换骨重新做另一个人之前,你可以在这里,最后望一眼你的爱恨情仇,你的魂牵梦绕,你今生的最爱的人,你来世还想等待的人。但是,千年里你在
  • 2017.4.17,赤脚连续不间断327天,打卡十公里第79波,睡个觉,起来室友来找我玩,我把东西收拾收拾,一起出去玩了一下午,然后吃点饭,分别一个人回寝室,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