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卖掉北京500万的房产,在老家生活的这两年……”

前两天在一篇文章里看到这样一个故事:说是2005年,一个在北京的一家国企工作多年的大学毕业生,看到周围的人都在买房,于是也在北京西南三环买了条商品房。

当时房价是4000多一平米,他买了一套116平米的3居,房价高达40多万,这在当时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于是,这个小伙子拿着家里的资助和自己多年攒下的几万块钱,首付了15万,贷款25万,10年期,就这样稀里糊涂的买下来了。

5年后,他还清了房贷。

10年后的2016年初,他以495万的价格把房子卖了。

至于卖房的原因,一是当时工作上的不如意;二是家里年迈的老人身体不好,需要照顾;三是老家亲戚朋友的各种劝说;而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判断,北京房价已到顶,随时可能崩盘。

于是,他卖了房,也辞去了北京的工作,手握500万巨款,像打完胜仗的将军一样凯旋,回到老家——一个十八线农村。

于是,小伙子花了30多万,迅速把自家的破房推倒,重盖了一个三层小洋楼,给父母住。

自己又花了40多万,在市中心里买了一套120平米的大三居。

加上装修、买车,以及“借”给亲戚朋友、父母兄弟姐妹的赞助费,手里还剩个300来万,分别存了定期、余额宝,还买了理财和保险,坐收利息。

就这样,梦想中的赛神仙的日子终于到来了。

时间一晃,一年过去了。

2016年底的时候,他卖出的房子已经涨到了870万,涨了近400万。

这开始让他有了些许的不爽。

伴随着心态的改变,他也开始对自己的生活多了几分厌倦。

北京的朋友圈逐渐消失了,身边的朋友虽然多了,但总感觉缺少了点什么。

他越来越融入不了天天打麻将、说话跟吵架一样、一下雨就满脚泥泞、一进村充满各种肥料气息的生活。

他醒悟:这根本不是自己想象中的神仙生活。

于是,他决定找份工作。

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一份跟互联网沾边的工作,进了公司做了几天才知道,竟然是去做网管。

他发现,自己越来越看不到未来,他的未来也许就是这样——拿着钱,等死。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杀回北京。

到了北京后,他七拼八凑了350万,付了首付,买了一套近600万的二手小两居,70多平米。

3个月后,他搬进了新家,虽然比之前小了些,但觉得很踏实,也很满足。

很幸运,两年前离开的那家公司,经同事推荐,又一次收留了他。

他的工作回来了,朋友圈回来了,生活也回来了,终于又恢复了两年前的生活。

至此,他也悟出了一个道理:对于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来说,最重要的,是眼界。

如果有机会的话,千万不要贪恋安逸和温暖,而是要在年轻的时候,待在一个大城市。

体验多样化的价值观,明白人生不是只有一种活法。

他说:“在这个充满偏见、不理解,甚至一见不同便恶言相向的时代,能够接受别人有不同的三观,不同的活法,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它直接决定了你的气度,你的待人接物,你的胸怀抱负。

只有见过一切,你才有资格选择。

如果你二十多岁的时候,去过最美的地方,看过最美的风景,看到过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壮丽而辽阔,看到过这个世界上的人是如此不同。

那么你会安然接受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和苦难。

因为如果欢乐必不可少,那么我们也应该能够坦然接受暂时的挫折和困难。

你心里会明白,你见过这个世界上的好,你见过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你知道你值得一切更好的东西,所以你会更加笃定,更加心无旁骛地努力。

或许人生只有两条路:要么你拼命的去创造价值,要么你安静地等待老去。

但是,只有努力过的人,才有资格享有内心深处的波澜不惊。”

【无田忧田。无宅忧宅。眷属财物。有无同忧。有一少一。思欲齐等。适小具有。又忧非常。水火盗贼。怨家债主。焚漂劫夺。消散磨灭。】

  这一段经文,告诉我们什么呢?
  就是说一切众生,对于田宅、眷属、财物,没有的时候想争取,拥有之后又怕失去;有了这样又觉得少了那样,没有知足的时候。总想跟别人比,要和别人比相等(就是齐等)。刚刚拥有了,又担忧怕发生意外把拥有的东西再失去。比如说,水灾、火灾、盗贼的劫夺、怨家的消散、债主的磨灭等等等等。就是没有想有,有了怕失去,忧心忡忡。

  我们看下面几个词语:
  〔又忧非常〕这个是指意外发生的事情。
  〔磨灭〕这个“磨”是折磨身心,这个“灭”是消灭。指财物尽失,荡然无余。得到了,又失去了。
  〖无田忧田。无宅忧宅。〗
  这是今天我们所讲的不动产,这个不动产就包括田地和房屋。我们现在的人的欲望是越来越高、越来越强,就是田地和房屋这些不动产是越多越好,真是有点贪得无厌!
  〖眷属财物〗
  这个〔眷属〕是指父母、妻子、儿女。这里的〔财物〕是指除土地、房屋之外的一切财产都包括在这个财物之中。
  〖有无同忧〗
  这个好理解,就是没有得到的想得到,想尽方法去争取,得到之后,又怕失掉。比如说,现在很多人有这样的心理状态吧,钱多了,怕贬值。
  人们操心的事情永无止境,没完没了。患得患失的妄念无法安静下来。为什么人们的心不安?就是你这些妄念搅和得你永远心不得安宁。你牵挂忧虑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比如我们听到的网络诈骗,真是防不胜防!你那个存折、你那个卡,本来就在你的兜里揣着,没有任何人接触到,哎,但里面的钱不翼而飞了。这是在电视里我看到的,这叫网络诈骗,而且都是团伙的,甚至国内外结合的。所以有钱的人,你说他忧虑不忧虑?因为他不知不觉地钱就没了,而且很难再要得回来。
  如果以前说没有钱的、穷困的,每天忧虑,那你看看现在,有钱的比穷人忧虑还多。他忧虑什么呢?忧虑怕他的财产失掉,怕他的钱财被人家诈骗去。所以这个“有无同忧”啊,就我们今天,可以说是感受得最深刻。

  〖有一少一〗
  有了这一样,还少那一样,整天和别人比这、比那,越比心里就越不平衡。别人有的我没有,心里不平衡;别人有的我也有,但是别人的比我的好,我心里还是不平衡。
  比如,看到别人的房子比自己家的房子大,心里不舒服;看到别人开名牌车,我的车不是名牌,心里难过;看到别人的孩子上了名牌学校,自己的孩子上了普通学校,自己心里难过。天天这样比,天天心里难过,你说这样的日子该有多苦!

  我们每个人对对号,看看自己是不是这样?如果你这么天天和人家比,你天天心里难过,你这一生的日子永远是苦的。你为什么不从这苦里跳出来呢?
  什么是真正的幸福?老法师给我们的回答是:心安理得,一天到晚不操心,没有忧虑、没有牵挂,这个人是最幸福的人。你听了以后,服不服气?

  我再说一遍:
  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心安理得,一天到晚不操心,没有忧虑、没有牵挂,这个人是最幸福的人。他的福报最大。绝对不是有财富的人有福报,不是有势力的人有福报。如果是富而苦,不如贫而乐。心里没有事情才好。真正的幸福是心里没有事情。
  老实念佛,这是真正要紧的事情,是真正的幸福!其他的都不要紧。老实读经、念佛,这是有觉悟的人唯一的一件大事!
  “有一少一”是世间愚迷人的通病。听明白没有,什么样是有一少一?是世间愚迷人的通病?如果你愚迷,你就犯这个病,“有一少一”,有了这个,觉得那个我还没有呢,那你就生活在痛苦之中嘛。
  〖思欲齐等〗
  这一句接一句,都是事实的真相,都是我们生活的现实。
  〔思欲齐等〕就是凡事都想跟人家一样。可不可能?不可能。为什么不可能呢?因为做不到。什么原因做不到呢?因为世间人种的因不同,所以他得的果报自然不同。
  你和别人比,别人种的是别人的因,你种的是你的因。因不同,你要求果一样,那现实吗?所以,这是不是纯粹的妄念?

  《了凡四训》上讲,“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谁是例子?中国的孔夫子就是例子。夫子的一生,以清净心教化众生。他终身从事的是教育事业——教学工作,教人明了人伦大道,做一个安分守己的人。人人安分守己,则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他一生所做的就是这件事情。
  传到了今天,孔夫子的第七十六代孙,孔德成先生。大家想一想,这是不是就刚才我说的那一句:“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这真的是一个实际的例子。现在孔德成先生到国外,人家一听说他是孔老夫子的后代,受到特别的礼遇。这是什么?这是祖宗积德之光,这是德之光。还有一句,“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孙保之”。

  在中国,历代的帝王建立政权,有的能享用几百年,有的享用几十年,这是祖先积德积得厚。不积德的是什么样呢?纵然是打得了天下,没过几年就完了。
  我们看看历史,每个朝代的变更,群雄割据,到最后成功的都是祖宗积德,自己有德行,才能成大功、立大业。可见能够夺取名位的、夺取政权的不是武力,是福德。这是我们的先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经验。
  大至一个国家,小至一个家庭,都要修善积德。祖宗有德,子孙受益;祖宗无德,殃及子孙。
  不要跟人家比名闻利养,要比就比德行和福报。佛教我们要知足常乐,于人无争、于世无求。什么是第一富?佛陀告诉我们,老法师也这样告诉我们,知足是第一富。
  人人不都想富有吗?那什么是第一富有呢?知足。不知足的人贪求无厌,永远不满足,苦不堪言,甚是可怜。

  〖适小具有。又忧非常。水火盗贼。怨家债主。〗
  这个〔适小具有〕是指经过辛苦的经营,求到了一些,生活已经过得去了。
  但是〔又忧非常〕,这就是得到了又怕失去,求到了怕失去,这是一种沉重的心理负担。哪些是非常呢?不是“又忧非常”嘛。
  前面我们说了,“水火盗贼。怨家债主。”。
  凡夫之人得失心非常重,他会惴惴不安,这是实际情况。我们在生活当中常常见到,常常听到,遇到这些情况,比如说,水火无情就是这样。
  有的人积了一辈子的家业,一把火烧得精光,这就是“非常”。

  〖焚漂劫夺。消散磨灭。〗
  这是指非常的灾难。今天所说的意外灾害,很难避免。佛教我们怎么办?舍财修福。
  记住:佛教我们舍财修福。唯有真正修福的人,无论他遇到什么样大的灾难,他都能过得去,能平安度过,因为他有福报。

  有什么方法能把这个福保住呢?老法师教给我们一个绝招,我给它起个名叫绝招。
  老法师教我们做三件事情,把这个福保住。
  第一件事情,布施佛法,流通法宝。
  非常简洁,特别好记:布施佛法,流通法宝。
  第二件事情,放生。
  怎么放?随缘做,不是刻意去做。如果是为了放生而放生,那就错了。这是第二件事情:放生。
  第三件事情,救济病苦。
  帮助那些有病苦,需要我们帮助的人。
  这就是老法师告诉我们保福的三个绝招。如果你从这几个方面去积德,修积功德,你这个功德里一定有福德,你不管遇到什么样大的劫难,你都不会遭到苦难。老法师教我们的这三招非常简单,就看我们信不信、做不做。如果我们真信了,我们真按照这三条去做了,你的福报永远不会失去。

刘素云老师《无量寿经》

为什么越来越多优秀的人、甚至是顶尖的科学家在走近并认同佛法?
作者:宗翎法师
佛教是我接触过的宗教中最复杂的。经论浩如烟海不说,而且理论高深莫测。我们先来看看,佛教的核心理论到底说了些什么?是否有事实和逻辑上的硬伤。

众生处境

业力因果+六道轮回

什么是推动世界运行的根本力量?

佛教认为是一个叫“业力”(Karma)的东西。而业力在运行的时候遵从因果的法则。简单地说,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业力是佛教徒解释世界万物的万能理论。佛教的观点则更类似“力学原理”:

佛力虽大,但众生业力亦大,众生的命运最终是各种力量综合博弈的结果。

“业力说”并没有清楚地解释“世界最初是怎么来的”,这是当年外道提出的十四个终极问题之一,佛陀没有直接回答。

但这一点上,其他宗教学说包括无神论也并未胜出。

我研究了很久,发现这种“业力”的说法从逻辑角度很难抓住破绽。关键点是两个:

业力是一种自然规律,不受人的意志而改变。

佛不是造物主,也不认为自己是“万能”的,所以世间苦难赖不到佛的头上。

逻辑上找不到问题,我只好换个打法——用事实验证。

佛教的世界观异常广大,同时也比较复杂。

基本的说法是:

宇宙中虽有无数个世界,但凡夫的世界大体可以划分为六大类——即人类、天堂、修罗、动物、鬼、地狱这“六道”。

一般众生即使死了,也会根据业力投生到其中的某一道,只要还没修行到一定程度的解脱,都在“六道”之中来回转悠,即所谓“轮回”。

佛教说的轮回到底是否存在事实证据呢?如果有,为什么我记不起前世呢?

研究的结果是,我认为轮回存在的几率远大于不存在。

也就是说,佛教“轮回说”中的一部分内容有较大的几率可以被证真,而另外的部分并不能被证伪。

世界本质

缘起性空+三界唯心

佛教最核心的理论之一就是“缘起性空”,也是佛教与其他宗教学说最根本的区别。

“缘起性空”简单说就是:

世间上没有独立存在的东西,也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

因此,一切事物的本性是空的。

从物质到精神,从空间到时间,都是如此。

但我研究多年的结论是:

缘起性空的理论从逻辑角度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漏洞,而从事实角度则比较符合现代物理学的研究成果,特别是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弦论。

凡夫有两大流行观点:

1、 物质真实存在,时空都是实有的。

2、物质独立存在,与人的认知无关。

而佛教与这两大世俗观点的立场完全不同。

那么,佛教和世俗的观念究竟哪一个更经得起事实和逻辑的检验呢?

先来看第一个分歧点:物质和时空的本质是否是“空”。

什么?一辆汽车明明停在那里,佛竟然说那是“空”的?

然而继续分析下去,发现汽车是由发动机、控制系统、轮子、座位、金属壳子等等部件通过设计师设计之后,再有工人加工而构成的。

只有当这些“因缘”全部聚合在一起时,组装完成的瞬间后,出现了一个名为“汽车”的东西,所以说是“缘起”所成。

如果继续拆分,到基本粒子层面,你会发现车早就不见了,只剩下一个个生灭无常的粒子(小乘佛教称为“极微”),从虚空中刹那出生,又刹那陨灭。

这些粒子不是很多人所理解的“固有的小颗粒”,而是变动无实的“场”,如爱因斯坦所说:

“物质是由极其密集的场所构成的。”

当代物理学最前沿的弦论认为:

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就像跳动的琴弦,而万物只不过是琴弦弹奏出的音乐。

弦论认为空间和物质是“虚幻不实”的。时间也是,宇宙中并不存在所谓的“客观时间”,时间只是一种错觉。

用佛教的话说,时间是妄想所成,本无自性。

关于时间的相对性,其实也有很多事实可以佐证。

再比如,我在海外留学时的一个同学,他未出国时(那时还未认识我)就已梦到过我在留学期间发生的事情,而后来我成为他的同学,这件事情果然也发生了。

这些事情可以从各种“神叨叨”的角度加以解释,但对我来说,最大的启示是:

时间的本质并非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是线性和实有的,否则一个人根本不可能精确预见未来的事情。

从另一个角度说,时间和空间的虚妄本质为宗教中的“神通”等异常现象提供了可能。

弦论虽然还正在发展,尚需进一步证实。但目前的观点已经与佛教宇宙观渐渐殊途同归。

再来看第二个分歧点:

关于心和物的关系,很多人有个普遍的观点:

无论我们是否观察、谁去观察,外部都真实存在着独立的“客观世界”,不以任何人的意志而转变。

这也是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之一,不管你看不看那杯水,那杯水都以确定的形态客观存在。

但是佛教认为:

诸法因缘生,观察者的业力也是其中一个条件(缘起),因此产生了“三界唯心”的现象,即每个众生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并不存在所谓的“客观世界”。

比如:色盲看到的红绿灯可能是“灰灰灯”,所以被吊销驾照;我们“看”到的,只是集成了外界场波动、眼睛、神经、业力、妄念等诸种“缘起”,最终在心中形成的一个影像而已。

佛经中说,我们一般人类认为是“水”的东西,可能在鬼的眼中是脓血,而在天人的眼中是琉璃。这与现代量子力学的理论是基本吻合的。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除非进行观测,否则一切都不是确定的。

也就是说,在一个众生观察之前,根本不存在确定的“水”这种东西,只有当这个观察者及观察方式确定之后,他眼中的景象才会确定,也许是水、也许是血、也许是别的什么。

简单总结:佛教的核心理论“缘起性空”和“三界唯心”,看似玄乎,但其实从事实层面看,部分可以被现代科学所验证,而从逻辑层面也并无明显破绽,很难证伪。

如何解脱

三种层次的成就

那么佛教又是怎样通过修行获得离苦得乐的呢?

一般认为,佛教的解脱有三个层次:

1、终极层次:空性成就

佛教的终极解脱方法论与“缘起性空”是息息相关的。

前面讲解缘起性空举了一个汽车的例子,事实上,不只外境如此,每个人非常执着的“我”也是自性本空。

人身上的细胞刹那都在改变,意识也刹那都在生灭,请问哪一个刹那是“真正的我”?

当这场电影的胶片一张张快速播放时,屏幕上就投影出一个“我”。

当胶片停止播放时,就发现那个一直鲜活存在的“我”突然消失了。

所有的痛苦和问题都来源于“我”,当“我”消失时,“苦”也就彻底消失了。

佛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为什么通过修行能够解脱呢?

简单地说,因为那些痛苦和问题并不是真的存在,而是在一些条件(缘起)满足下,才显现出来的一场梦,其本质是“性空”的,连所谓的“我”也并非实有。

也就是说,佛教的解脱并不是解决了任何问题,而是最终发现原来根本没有问题。

所谓“开悟”,如是而已。

与很多宗教必须等到死后才能“升天”验证不同,理论上佛教的最高境界现生就可以通过实践亲身证得。

2、中等层次:净土成就

所谓净土是指在六道轮回之外,有一些更高级的生命居住在更高级的世界。

通过各种修行,就可能在临终的时候去往净土,离开“轮回”,在净土继续修行,等修到一定程度,再轮回救人。

宇宙中有很多净土,但最为出名的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据说是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主持的“极乐国土”。

很多净土宗的修行者天天念的“阿弥陀佛”,主要就是为了自己肉身的这座房子消失之后,立即就能移民极乐世界。

3、低级层次:人天成就

这就是所谓的人天善果,其实谈不上是真正的成就。

梦还没有醒来之前(开悟),做个好梦总比噩梦强吧,在轮回里继续吃好喝好。

虽然低级了一点,但对于还没有发起出离心的众生来说,也就这个水平了。指望三岁小孩理解量子力学并立志成为爱因斯坦显然并不现实。

所以佛陀苦口婆心地讲业力因果、善恶报应,就是为了告诉大家:

敬畏因果,不要堕落到三恶道,在人道等三善道修行,未来再发起出离心,最终才有更大机会取得净土成就或者空性成就。

那么,这些修行上的成就能否验证呢?答案是:很难全面验证。

那怎么办呢?我发现,基本上只有修行的一些“副产品”可以直接验证,比如修行人显现的瑞相等等。

有的念佛人临终前几个月准确预言自己的“往生”时间,精准到哪一天的几点钟,并在那一刻,无疾而终,念佛安然而逝。

这在《净土圣贤录》里面有很多记载。

我很喜欢禅宗祖师的话:“担水砍柴皆是神通”。

见得多了,发现其中部分现象不但佛教有,其他宗教也有,都是深入修行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实验现象”,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但是对我来说,至少是从事实层面部分验证了佛教说的”修行成就“可能是存在的,在我的“事实样本”中增加了很重要的一些案例。

佛教的理论和修行体系非常广大和复杂,而且不同教派之间观点也有一些差异,佛教内容当然远不止这些,以上只是简单地总结一些佛教独有,且比较核心的观点。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随着年龄增长,心态和做法也发生了变化,比如年轻的时候会义无反顾的爱一个人,现在就缩手缩脚,没有勇气,因为你根本无法掌控幸福,只能对生活顺从。其实不止是我,很多音
  • 用一支话筒,一根笔杆子,一双犀利的眼睛,一双踏踏实实的双脚书写着一篇篇的新闻真相,这背后是奔波与劳累,是新闻理想的奔赴,是社会责任与担当,今天第23个中国记者节
  • 2. 子痫:子痫前期基础上发生不能用其他原因 解释的强直性抽搐,可以发生在产前、产时或产 后,也可以发生在无临床子痫前期表现时。#微博健康公开课##子痫[超话
  • [挤眼][笑哈哈][炸鸡腿]现在的人都改投资消费为储蓄了,很多人说现在人变了,我不这么认为,变也只是暂时的,至少对绝大部分人来说是暂时的。现在的储蓄,大部分还是
  • 鼻息肉就像一个剥了皮的葡萄一样,半透明,水汪汪,生长在鼻腔内,有一些鼻息肉破溃以后,还会有水样的液体流出,鼻息肉会引起我们鼻塞、嗅觉减退和头疼,有了鼻息肉以后,
  • 时已夜深,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以偈白佛言:众天神与人,渴望得利益,思虑求幸福,请示最吉祥。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 #虽离山正[超话]##每日一善# #阳光信用# 为什么你要说我笨说我傻却从来不说你有多爱我,哪怕你是这样的冷落我冷淡我,任由我胡思乱想,撕心裂肺。昨天我特意买了
  • 我只后悔没有对你再好一点,没有陪你时间再长一点,没有多给你买好吃的,你才那么小,你才一岁吧,你就走,我还以为你能陪我们好多好多年呢。但是你不回来也没关系,我希望
  • 6.38平方公里的景区,可以说是世间少有的公园美景,这里有1500亩的水面和500亩的山林,景色美不胜收,背后有西山,加上独特的水文景色,让整个湿地景色千变花花
  • 你成了我心里的太阳,是我在逆境中的希望,让我学会了对生活坦然面对,时间会证明一切,解决烦恼。现在只能等着圣诞节戴着去迪啦~然后最近想做的事情好多好多,但是都没法
  •   5.定期体检  要想让自己生病了有药可医,一个比较有保障的做法是要做好定期体检,对于女性来说也是如此。  4.少吃避孕药  很多女性没还没有生育计划就可能会
  • #健康# nmn对前列腺的功效,nmn男性睾酮,解决问题 日本W+NMN黑金版聊聊nmn对前列腺的功效,nmn男性睾酮,解决难言之隐!nmn对前列腺的功效,nm
  • 就算退一万步说,要是妆造出来不是所有人都满意,那些不正经竞争的yxh跑的老快了,恒星比我们还着急,到时候大家再用心提点意见,为剧好,都可以好好沟通的。而且人家消
  • 值此危難之際,我服下了一顆第十六世大寶法王噶瑪巴的血寶丸,2個多小時後、燒退了,呼吸正常了、頭和胸部都不疼了,感覺全身非常輕鬆、一切症狀消失了,最重要的是心的感
  • 其中多年生稻23(PR23)于2018年通过品种审定,具有广适、高产稳产、多年生性强等特点,是基于种间杂交培育多年生粮食作物领域的里程碑事件。为了解决人口不断增
  • 儿子在认知季节,我说春天百花盛开,走到楼下看到小区一大片鲜艳的花,儿子说:妈妈现在是春天。#AN35的小天地[超话]##诗词##推文##诗词歌赋##文学###夏
  • 志愿者的艰难辛苦不止于夏日的炎热和步行的疲乏,更在于人心的难辨,他们挨家挨户的寻找爱心商家,向商家介绍活动内容,会遇到“年纪轻轻的就出来骗人啦”的质疑,也会遇到
  • 或许孤独是生命的常态,向上盛开才是活着该有的姿态#老学姐碎碎念[超话]##日常[超话]# 在西藏的时候,看到过一朵云☁️,孤零零地悬着,漏了似的下雨,好像周围一
  • 哥的爱,对别人,对他自己,都不是什么触手可得的东西,藏在他心里的最深处,需要真心的陪伴和探索以发觉,以至于在偶尔突然暴露出来的时候,那样慌乱、无法掩饰,小心翼翼
  • 我们每个成年人,都吃过上班的苦,受过工作的委屈,或许是为了多赚点钱,或许是要陪伴家人,因而选择了这种疲惫的方式,放眼望去,没有一份工作是不辛苦的。微微的调整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