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 道教真正的食养之法
道教的营养观是一种,重外养,更重“内养”:“养德”、“养气”、“养精”和“养神”的整体营养观。《长生诠经》:“去暴怒以养性,少思虑以养神,省言语以养气,絶嗜欲以养精。”去除狂暴愤怒可以修养心性,不过妄的思虑可以修养心神,简练语言可以修养心气,杜绝过度的嗜好和欲望可以修养精神。只有内外养结合,我们才能身心通泰,祛病延年。

饮食的利弊
俗语:“药补不如食补。”饮食营养是身健体康的根本,所以我们道教在养生方面认为人的机体需要得到补益、精气需要获得充实。
蒲虔贯《保生要录》说:“饮食者,所以资养人之血气。血则荣华形体,气则卫护四肢。精华者,为髓、为精;其次者,为肌、为肉。”饮食是人们生活中的营养的来源,可以滋养我们的血气,血可以滋养我们的形体,气可以护卫我们的四肢;髓和精是人体中的精华,其次是人体中的肌肉。孙思邈在《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七十九《食治》篇记载:“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饮食是安顿身体的根本,不知道如何适宜地饮食的人,是不足以合理的养生的。此外,孙思邈还认为食物带来的营养能够排邪、安腑脏、悦性爽志、调理气血,具有不可替代的治病功能。
另一方面,道教对不合理的饮食所带来的损害,也具有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痛陈:“百病横夭,多由饮食。饮食之患,过于声色。声色可绝之踰年,饮食不可废之一日,为益亦多,为患亦切。”人们得得各种疾病,大多是由饮食不合理引起的,不合理的饮食所带来的危害,远远超过了纵情声色所带来的危害;人们到了一定的年纪,对声色的欲望会降低,但饮食确实每天都需要的;饮食合理的话,久而久之,会带来很大的好处,不合理的话,日积月累就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具体而言,饮食损害功能的产生有以下几个原因:
1.饮食导致丹田元气的散失。《云笈七签》:“始生之后则饮食。饮食之后即腑脏实。腑脏实即诸脏相隔。诸脏相隔即丹田气亡其本也。”人出生之后需要开始饮食,但饮食也会致使腑脏充塞,丹田之气仅在脏腑和心胸之间短短几寸的狭窄空间往来运行,这样一来,人不可避免地因元气的不足而加速衰老。
2.饮食滋养人的同时也在滋养体内的“三尸九虫”。“三尸九虫”有人认为是指体内的各种寄生虫,也有人认为是指人体内的各种,导致人走向毁灭的负面因素,包括贪欲、邪淫、不良的情绪等等。《云笈七签》称:“贪于饮食,尸(指三尸)乃千变万化,随欲而归,令人世患日深,多愚早亡。”对饮食有过多贪欲的人,身体内的三尸会跟随人们的各种欲望而千变万化,危害人们的健康,让人们的各种祸患日益加深,让人愚钝,甚至过早的死亡。

内养的重要性
龚廷贤在《寿世保元·饮食》里说:“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内者以恬脏腑,调顺血脉,使一身之流行冲和,百病不作。养外者恣口腹之欲,极滋味之美,穷饮食之乐,虽肌体充腴,容色悦泽,而酷烈之气,内蚀脏腑,精神虚矣。安能保全太和,以臻遐龄。”擅长养生的人以“养内”为主,不擅长养生的人则以滋养形体为主;“养内”的人擅长使各脏腑大道和谐,使血脉顺畅,让一身的卫气营血的流行自然和谐,依此能百病不生。只知道“养外”的人,其实难免只是纵口腹之欲,贪恋各种滋味,追求饮食带来的身体愉悦;这样虽然能使得肌肤、形体丰腴,脸色光润、悦泽,其实在身体里面,酷烈之气灼伤、侵蚀着人的脏腑,使其精神虚弱。这样的情况是不能保全人们本来的和谐状态的,又何谈祛病延年呢。
“外养”和“内养”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外养”主要滋养肌和肉,不合理地偏重外形的滋养;“内养”则主要是填精补髓,使五脏盈溢,髓实血满,万神具足。

道教饮食“内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养德
首先,道教的饮食不能伤害其他生命,强调“养德”。所以道教的饮食也是遵循着慈心于物、积善立功的教导的。《太极真人说二十四门戒经》说:“第一诫者,不得杀生,割断他命,煎煮美味,以饶一身。”第一条诫命是,不得故意追求美味去杀生,去割断其它动物的生命,用各种方式来烹煮成美味,来满足自己对味道的贪求。《抱朴子·内篇》说:“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追求长生久视的人,必须要有志于积善立功,要能慈心爱物,宽以待人,保护生态和谐。
其次,道教还主张少食为佳,强调“养气”、“养精”和“养神”。司马承祯在《坐忘论》里也说:“蔬食弊衣,足养性命,岂待酒肉罗绮,然后生全哉!是故于生无所要用者,并须去之;于生虽用有余者,亦须舍之。”

《云笈七签》中说:“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矣”,意思是说,人的情性形命出自元气,元气是人生命的源泉和根本。所以,修炼培养元气,就是道教养生的基本理念和实践方法。
道教所说的“气”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它的理论直接源自于博大精深的“精气”学说:首先是指呼吸自然界的空气,这称为“清气”;其次是指先天父母雄精时的元气,这称为“先天之精气”;其三是指通过饮食物质所产生的能够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后天之精气”。在道教看来,人的活力源泉在于体内之气,因此,通过保持和充实体内元气的“养气之道”,就能达到祛病延年、长生久视的目的。

养精
《随机应化录》记载:“养精者,少淫寡听”,保养精气,需要减少不合适的欲望,降低不合适的声音的影响。
《云笈七签》记载:“含气养精,血脉丰盈,骨濡筋强,润滋皮肤”,涵养精气,可以使得血脉丰盈,胫骨强劲,皮肤细腻滋润。

养神
《淮南子》:“心者,神之主也,而神者心之宝也! 形劳而不休则蹶,精用而不已则竭。是故圣人贵而尊之,不敢越也!”心是精神的主宰,精神是心的,形体长时间的劳作而不休息,则会枯竭,精神长久的消耗而不停止则会竭尽,对作为生命之根的精神,不要让其过度劳碌,不过度劳碌的最好方法就是节制嗜欲,清静无过分的作为,克制欲念,只有这种以中致外的内修的养生方法才能真正达到养生的目的。

道教饮食思想的基本理论
饮食自然
道教思想家并不是局限于人类自身的生存活动境域中来谈“饮食”,而是把它归置在一个整体的自然、社会生态系统中来加以审视和认识。

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少胜于多:这是道教对饮食的量的基本规定。所谓“少胜于多”,并非是禁欲式的节制饮食,而是“节量饮食”,要求人们根据自身生命活动的能量需求状况,按一定的量和程序来合理地摄取饮食。
2.熟胜于生: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指出:“凡食皆熟,胜于生”,这里的“熟”,可能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食物本身要烹制成熟;二是指作为食物的动植物资源,应是已经“成熟”的个体。
3、素胜于荤:总体来说,道教提倡以素食为主,慎用荤腥食物。道教对于饮食结构选择的倾向性:一是尽量降低自身的能量需求,从而减低饮食用量;二是在饮食过程中,尽量不伤及其他生命。
根据自然饮食的观念,道教饮食还提倡“三因制宜”,即因事因地因人制宜。

阴阳五行思想
阴阳五行的观念也是我们道教饮食理论的渊源之一。
《保生要录》论述五行、五味、五脏六腑调和论:“天有五行,人有五藏,食有五味。故肝法木,心法火,脾法土,肺法金,肾法水,酸纳肝,苦纳心,甘纳脾,辛纳肺,咸纳肾。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制土,土制水,水制火,火制金,金制木。故四时无多食所王并所制之味,皆能伤所王之藏也。宜食相生之味,助王气也。”在挑选食物的时候应该多挑选与当时的季节的“五行”相生的属性的的食物,这样可以达到按时节养生的效果。为使阴阳平衡,则饮食上就需要“凡所好之物不可偏耽,偏耽则伤而生疾;所恶之味不可全弃,全弃则藏气不均。”自己喜欢的食物不能吃太多,不能太过偏食,否则会产生疾病;所讨厌的食物也不能全然的不吃,否则身体所藏的五行之气会配属不均匀。因此,在挑选食物的时候,除了要按照时节挑选之外,还需要注意营养的均衡搭配。

五脏学说
精气学说、四气五味学说、辨证论治、五脏六腑补养论,皆可从阴阳五行学说追溯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奠定的五脏六腑食疗理论主要包括:饮食偏倚害五脏与五脏所欲五味理论;五味各归所喜理论;生、克、制、化关系与对应的补、泄、散、收、软、缓等食疗法;五脏应四时、五方、五色、五谷、五畜、五果、五菜理论。我们在选择食物的配属的时候可以多参照这样的配属体系。
此外,孙思邀还系统地归纳了“五味动病法”、“五味所配法”等有关饮食法则。各位在日常的食材挑选的过程中,也可以多加参照。
四气、五味与季节摄养论
四气(或四性)是指食物或药物的寒、热、温、凉,五味则是指辛、甘、酸、咸、苦。四气、五味搭配不同的季节,可以形成一个复杂的饮食养生系统,这样的摄养系统可以非常精致地知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食材的挑选,具体烹饪方法的择取,等等。
https://t.cn/A6ITlkiv
https://t.cn/A6ITlkHH
https://t.cn/A6ITlkR8
https://t.cn/A6ITlkOK
#崂山太清宫# #道教知识[超话]# #道教[超话]# #道教# #修行[超话]# #道家养生# #闻道行道# #道家# #崂山#

天地有大美。从古至今,人们不断追寻美的真谛、美的生活。在传统文化中滋养生长的中国美学,早已融入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从古今生活的细微之处,品味中国之美的传承与丰富。

走向文明中国的“生活美学”,亟须返本而开新,就要复兴生活美学的“中国文明”!

“美的生活”是有“品质”的生活

进入21世纪的今天,美学与文明生活之间的关联始终不变,仍在于美学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高级尺度与标杆,审美也是衡量我们日常生活质量的中心标志。“让世界更美好”,成为当代美学家内在的吁求。然而,当美学家们都承认美学拥有改变世界的能量的时候,他们的潜台词几乎皆在说:并不是所有的生活都可以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审美化的生活”才能成为改变世界的高级标尺。

生活美学就是一种关乎“审美生活”的存在之学,也是追问“美好生活”的幸福之学。几乎每个人都在追寻美好的生活。

“美好”的生活起码应包括两个维度,一个就是“好的生活”,另一个则是“美的生活”。好的生活是美的生活的基础,美的生活则是好的生活的升华。好的生活无疑就是有“质量”的生活,所谓衣食住行用的各个方面都需要达到一定水平,才能满足民众的物化需求;而美的生活则有更高的标准,因为它是有“品质”的生活,民众在这种生活方式当中要获得更多的身心愉悦。无论是有质量的还是有品质的生活,终将指向“幸福”的生活。

众所周知,每个人都要“生”、皆在“活”,但只有生得“美”、活得“乐”,才会进入生活美学之境。在汉语当中,生与活原本是分开的:“生”原初指出生、生命以及生生不息,终极则指生命力,但根基仍是“生存”;“活”则指生命的状态,原意为活泼泼地,最终指向了有趣味、有境界的“存在”。白天劳作、夜晚睡眠、呼吸空气、沐浴阳光、承受雨露、享有食物和分享环境,这些都是人们要过的日子。然而,人们不仅要活着,而且要追求“存在感”。如何审美的存在就成为了我们生活的理想。

中国人对生活之美的追寻

由古至今,中国人皆善于从生活的各个层面去发现“生活之美”,享受“生活之乐”。

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智慧,就在于将过日子过成“审美生活”。这个传统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延续至今。此种原生态的生活美学传统,形成了中国人独有的一种“忧乐圆融”的生活艺术:从诗情画意到文人之美,从笔砚纸墨到文房之美,从琴棋书石到赏玩之美,从诗词歌赋到文学之美,从茶艺花道到居家之美,从人物品藻到鉴人之美,从雅集之乐到交游之美,从造景天然到园圃之美,从归隐山林到闲游之美,从民俗节庆到民间艺术之美,都属于中国传统生活美学的拓展疆域。

中国人对生活之美的追寻为世界其他民族所难以企及,以至于蔡元培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著名论断。世界上只有蔡元培在中国将美育提升到如此“文明高度”的地位:美育是自由的、进步的与普及的,由此决定了美育可以积极地推动社会文明进程。在蔡元培看来,宗教以其“强制的”“保守的”与“有界的”特质,难以实现社会启蒙的功能。实际上,由于儒家文明的基本结构的影响,使得“人文化成”的审美教育占据了中国社会的文明发展主导。

回归儒家传统,儒家的“六艺之教”就是源于“生活”而带有“美质”的全面教育。蔡元培曾极有洞见地认为,“吾国古代教育,用礼、乐、射、御、书、数之六艺。乐为纯粹美育;书以记实,亦尚美观,射御在技术之熟练,而亦态度之娴雅;礼之本义在守规则,而其作用又在远鄙俗;盖自数之外,无不含有美育成分者”。这意味着,以儒家为主导的“六艺之教”里面,的确皆包涵美育成分,哪怕是其中“数”,其实也与审美间接相关。在“六艺”的完整谱系里面,大概只有“乐教”大致相当于西方的艺术教育,而其余各项教育其实都是关乎生活经验本身,都是从生活出发并包孕美化的“人文化成”。

中国人生活价值的三个维度

实际上,我们生活的价值可以分为三类。所谓“食色性也”,古人早已指明了人类的本化之性。当然,生理终要为情感所升华,否则人与动物无异,从生理到情感是从“性”到“情”的转化。按照梁漱溟的观点,生活就是相续,佛教唯识宗就把“有情”叫做相续。我们的生活首先就具有“生理的价值”,这就形成了生理型的生活美学传统。这是关乎广义之“性”的,如饮食美学、饮茶美学等。饮茶在东方传统中不折不扣成为生活的艺术,所以才有从中国茶艺到东瀛日本的茶道。

在生理根基之上,生活还具有“情感的价值”,由此形成了情感之生活美学传统。所谓“礼做于情”或者“礼生于情”,中国原始儒家便已指明了“情的礼化”,这一方面是“化”情为礼,另一方面是礼的情“化”。从情感到文化,从儒家的视角看就是从情到礼的融化。这是广义之情,交往之审美乐趣就属此类,此外还有闲居美学、交游美学、雅集美学、人物品藻美学,等等,这些在中国古典文化当中都被赋予了审美化特质。

在情感基础之上,生活更具有“文化的价值”。所谓“人文化成”即是此义。文化作为一种生活,乃是群体性的生活方式。所以,中国文化型的生活美学,就是关乎广义之“文”的美学。

在文化当中,艺术就成为其中精髓,中国传统的诗的美学、书的美学、画的美学、印的美学、琴的美学和曲的美学皆如此。但在古典中国,同样重要的还有园林苗圃美学、博弈等游艺美学、游山玩水美学和民俗节庆美学等,诸如此类皆属其列。

简言之,从性、情到文,构成了我们中国人生活价值的三个基本维度,中国人的生活美学也涵盖了从“自然化”“情感化”再到“文化化”的全整过程。中国化的生活美学,恰恰回答了这样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美地活”?我们如何能“美地生”?于是乎,我们从古至今就形成了自身的审美形而上学之独特传统,中国人就生活在现实化的“一个世界”当中,悠游地感受到生活之美,并身心参与生活之中。

重建文明中国的感性内核

岂止中国人,人类可以说是“审美的族类”,是“艺术的种族”,这使人与动物根本拉开了距离,能够审美地“活”与审美地“生”。

人类学早已认定,“人之所以不是非人,那是由于他们已经创造出了艺术想象力,这种艺术想象力与语言和其他模式化形式的使用是紧密相关的而且是随意表现出来,例如音乐与舞蹈”。这意味着,“艺术化的生活”也是人类区分于动物的重要差异。动物不能创造艺术,也不能生成文化,马戏团的大象可以“绘画”,那是训练师进行生理训练的结果。至于动物能否审美,动物学家曾观测到大猩猩凝视日落的场景,当然这是目前还没有得到科学上的扎实证明。

如今,既然审美已经成为衡量我们日常质量的生活标志,那么,在此意义上审美也就可以成为一种“社会福利”,将日常生活为民众所共享的文化艺术当做一种社会福利,这无疑是正确的选择。

实际上,“审美福利”就是由特定时期的社会成员所拥有的全部审美经验水平来构成的,社会上所提供的审美产品理应成为普遍福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面,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公众的生活品质的提升抑或降低。从这个新的角度来看,那些日常生活当中的审美产品能否作为一种“审美福利”,就要一方面取决于公众的“审美体验”的水平,另一方面取决于公共艺术品本身的“审美价值”。通过审美产品与公众之间的良性循环,由此才能逐渐累积成为当代社会的“审美财富”,从而能为广大的公众所共享与分享。这就是我们在今天建构“生活美学”所要达到的现实目标。

我们要找回“中国人”的生活美学,就是为中国生活立“美之心”,从而重建文明中国与中国文明的感性内核。

[心][心][心][心][心]

逆向是成功的要素

1、只有少数人能投机成功,关键在与众不同,并相信自己:“我知道,其他人都是傻瓜”。

2、在行情下跌的过度恐慌阶段,你应该买进,即使价格继续下跌也不必害怕。相反,在行情上涨亢奋时,要退出市场。老投机家在布达佩斯粮食交易所说:“小麦跌时,没有买小麦的人;小麦涨时,没有小麦”。

3、全部的技巧,就在于判断市场处于哪个阶段。经验丰富的投机者凭着敏锐的观察力,可以感觉到市场处在哪个阶段,虽然他并不能每次都用语言表达出来。但正如没有完美无缺的投机一样,并没有这方面的教科书,也不存在大家可以盲目利用的方法。只有靠长期积累的经验,才能让人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即使再狡猾的投机人也会出错,有时为了积累辨别超买、超卖的征兆和信号所需的经验,他甚至必须出错。

4、在出现不利消息时,市场并没有下跌,就是市场出现超卖,行情已接近最低点的征兆。相反,市场对利好消息不再有反应,就是行情暂时处在最高点的征兆。

5、成交量提供了另外一个讯息。行情连续下跌后,出现放量下跌时,接近底部。行情暴涨后出现放量时,接近顶部。

6、媒体的观点非常乐观或悲观时,就是行情接近顶部或底部的征兆。

7、勇于与众不同,做到这点非常困难。

从预言家到显示屏的讯息丛林

1、我座右铭是:凡是证券交易所里人尽皆知的事,不会令我激动。

2、有些人说得理智,做得愚蠢;有些人说得愚蠢,做得理智。

3、大众所期待的事件,包括战争,以发生的那一刻,就已经成为过去式了,对股市没有任何意义。

4、真正的证券交易知识,是那些当大家忘记所有细节后留下来的东西,大家不需要无所不知,而是要理解一切,在关键时刻指出正确的内在联系,并采取相应动作。

5、有目的的传播谣言,是操纵股价的一种途径。

6、知情意味着毁灭。

经典操盘格言

1.趋势是最好的朋友,不要和趋势做对。

2.赚自己能看到的钱,看不懂就出来,股市不会关门。

3.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机械化操作,做一个熟练工。

4.大盘指引方向,趋势抉择命运,位置决定 买卖。

5.打猎之前先把自己藏好。找好入场点,要不很被动,搞不好成了别人的猎物。

6.依据大盘做个股,绝大多数股票要看大盘脸色的。

7.学会空仓,不要每天在做。不要每只都想搞,要不然会精尽人亡。

8.一招鲜,吃遍天。做精一种手法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安稳。

9.建立自己的盈利模型。

10.抄底不急,逃顶要快。

11.建立交易档案,在交易中进步。

12.做热点板块,抓龙头个股,是快速盈利的捷径。

13.大道至简,想法要简单,操作要简单。

14.历史永远是对的,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15.铁一般的纪律,犯纪要流血的。

16.没有完美的理论和方法,股市还是个赌场,胜率大时下大注,胜率小时下小注,没有把握不下注。

17.量价分析是技术分析的根本,不要南辕北辙。

18.炒股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性的弱点:贪婪和恐惧。

十律、十戒

十律:

1、谋定而后动;

2、要有足够的资金,以免遭受压力;

3、要在耐心。因为任何事情都不可预期,发展方向都和大家想像的不同;

4、如果相信自己的判断,便必须坚定不移;

5、要灵活,时刻考虑想法中可能有错误;

6、如果出现新的局面,需要卖出;

7、不时查看购买的股票清单,检查现在还可买进哪些股票;

8、只有看到远大的发展前景时,才可买进;

9、考虑所有风险,甚至是最不可能现出的风险,要时刻想到有意想不到的因素;

10、即使自己是对的,也要保持谦逊。

十戒:

1、不要跟着建议跑,不要想着能得到内幕消息;

2、不要相信卖主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卖,或买主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买,也就是说,不要相信他们比自己知道的多;

3、不要想把自己在一只股票上赔掉的再在同一只股票上赚回来;

4、不要考虑过去的指数;

5、不要拿着股票睡大觉,不要因期望达到更高的价格而忘掉卖出,也就是说,不要不作决定;

6、不要不断观察变化细微的指数,不要对任何风吹草动都作出反应;

7、不要在刚刚赔钱或赚钱时做最后结论;

8、不要刚获利就卖掉股票;

9、不要在情绪上受政,治的影响;

10、获利时,不要过分自信。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苹果官方配件价格向来都是比较高的,很多想尝鲜的朋友在官方下单的时候又敲了敲脑袋[顶][顶],等等,趣评测一定会便宜的。“我想说的是:今日一去不复返,若不吃它、喝
  • #读书笔记# DAY 5 《无声告白》汉娜是把一切看的最通透的人,家里事物都逃不过她的眼睛,可是阿,她仍然不明白为什么姐姐会选择如果极端不可思议的方法结束后
  • 之所以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圣贤,就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私的一面,只要把自私的心再扩大一点,将心比心,用爱己之心去爱人,就是圣人了。孔夫子一生的品格可以总结为两个字:“
  • 用眼睛去看的,那是别人的故事,用心去感知的,那才是自己的人生。若,人生是一场美丽的梦,我喜欢一个人,带上一颗心、一部相机,拍自己想拍的风景,来一场称心如意的旅行
  • 关于「青岛」1.这里的路名很特别,是以全国各地的城市名命名的,走在路上看到感觉蛮有趣。9.这里的奥帆中心得去,帆船游艇出海真的酷。
  • 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灰心。#电视剧请君[超话]# 陆炎,你相信一见钟情吗我本来不相信就看了看你,我中意你想着你,昨晚睡得可安稳。
  • ” 傲然一笑,魔神炎血道:“屠龙斩第二式赤炼血焰,嘿嘿,还不错,有几分火候。 傲然一笑,魔神炎血道:“屠龙斩第二式赤炼血焰,嘿嘿,还不错,有几分火候。
  • 黛玉对宝玉必须有一个了解过程,因为宝玉身上也还有贵族子弟的纨绔性,见一个喜欢一个,有不尊重黛玉的表现,所以黛玉怀疑宝玉的感情是否专一,刚开始怀疑也是情理之中的。
  • 让本身天天高兴的要领:[心]1.存眷本身,别管他人,把注重力放到本身的事上,比方做顿美食、化个妆、看一本迥殊喜好的书,那些让你不痛快的人和事,齐备都不要去想。[
  • 其支持者还举例说,选择“与病毒共存”的国家已不在少数,包括之前坚持清零政策的越南和新西兰等国也都陆续放开了防控。无独有偶,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也在2月16日发
  • 好好去爱,去生活,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别辜负了美好时光。好好去爱,去生活,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别辜负了美好时光。
  • 我就不明白为什么每次都要现上吊现扎耳朵眼,啥事都不提前安排好,这大型的全国性会议每次都临时通知要开?这两天身边至少成了三对,而我在干什么,我在工作!
  • 捡了只被遗弃的病猫本来不该走那条路阴差阳错的走了然后和病猫撞个满怀最初以为是猫咖酒馆的 敲开猫咖的门老板说不是 怕有病传染一整个店的猫就没有收留表示理解 摸了摸
  • 世间一世的繁华总归是表象,人生总是于轮回之中度过的,红尘之人总是会有点私欲的,而命运又往往是那个掌舵之人,先让你品三分甜头,回头又赠你七分苦头;先助你登上山巅,
  • 梦中情起[哇]脸有点红,感觉好可爱哈哈很有那张坐在窗台银杏叶满天飞舞的feel,那张我太喜欢了想知道起子做了一个什么梦呀~不得不说他好会撩哦“这样就没有耍赖了,
  • 当然我也清楚,我做了那么多年咨询太明白了分手就是一次完整的被否定的过程,我们很难去控制自己不去死缠烂打。当然我也清楚,我做了那么多年咨询太明白了分手就是一次完整
  • 现在是25到34岁的乙巳大运中,婚宫巳火伏吟,代表是会有感情的信息,但是乙木食神透干,大运支巳火也与原局有刑,也预示感情上会遇到一些阻碍,或者恋爱过程中并不顺利
  • #NhânThủy. #11.09.2021##10:59pm# Hôm qua mình có việc nên nói em ngủ sớm cho kh
  • 项目方面,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方、中央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形成足够多的备选项目清单,由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通过金融工具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选择投资。问:政策性、开发
  • 把酒问青天,不知酿几年,生活的酒,不是随意而斟的,醉酒当歌,人生几何,人生的酒,不是随时可尝的。把酒问青天,不知酿几年,生活的酒,不是随意而斟的,醉酒当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