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离开北京前的几年,我一直在做PPT。很多都做得莫名其妙。花几个小时乃至几天做一个,力求花里胡哨。字体要大,因为老板们是用手机看的。
一份做完,改十几二十几遍,发给老板们,老板们用十几秒或几秒钟匆匆扫一遍,交给助理或隔壁部门,或收进文件夹,再不现世。
最终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人细看过。
一想到这点,就觉得自己的过去毫无价值。

【成都公布最新“蓝天”成绩单,收获280个优良天】
今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公布了今年成都最新的“蓝天”成绩单,据统计,今年1月1日至12月2日:成都市优良天280天,是2020年全年总和同比增加16天,优良率83.3%,同比上升5.0个百分点,在成都遥望雪山达68次,比2019年全年次数还多。

举目抬眼是蓝天雪山,雪山之下是烟火人间。“蓝天雪山”的成绩背后,离不开环境治理系列举措,成都正力求让“窗含西岭千秋雪”成为常态。

生态的方圆,从建章立法开始
厚积四年,破土勃发的《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让成都市地方生态环境法治体系得到完善;全国首创的《臭氧重污染 天气应急预案》结合成都自身特点,科学的、创新的实施分区分级管控,在启动臭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期间,全市NOx、VOCs的日减排比例达到8%和21%,对削减臭氧峰值浓度、防止出现重污染天气有重要作用;《成都市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出台,建立“禁止餐饮选址清单”制度,细化明确餐饮油烟污染防治责任,积极开展成都市餐饮油烟排放标准研究,成都人吃着火锅望着雪山,好不惬意;常态化实施的《成都市2021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方案》以“6大行动”“50条措施”绘好全年“路线图”,明确治污“任务书”。

蓝天的常态,从精准靶心发轫
以PM2.5和臭氧协同减排为主线,精准工业源、移动源、城市面源污染防控和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的“靶心”,成都市深入开展二季度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夏季臭氧污染防控行动和2021-2022年蓝天保卫战冬季战役,着力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瞄准移动源,在机动车存量巨大的情况下,推广新能源汽车7.4万辆,淘汰国Ⅲ及以下标准柴油货车1.7万余辆,减少NOx排放。同时做好监督管理,路检柴油车、抓拍黑烟车、抽检工程机械、处罚尾气超标车辆及违规使用高污染排放机械等是环保卫士每天的“必做动作”。

着眼工业源,关停或淘汰34户企业的落后生产线(设备),动态处置“散乱污”工业企业700余户,实现全市剩余大蒸吨燃煤锅炉“清零”,完成70台工业炉窑淘汰和清洁能源替代,对5个重点园区和100余家重点企业VOCs原辅材料替代开展现场诊断,组织专家对8个重点园区、200余家重点企业VOCs减排工作开展精准帮扶,推动全市3家水泥熟料、2家平板玻璃行业企业实施深度治理,组织31个重点行业涉气企业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修订,避免“一刀切”。成都,在平衡中协调经济与环境并进,在博弈中谋求发展和生态双赢。

攻坚城市面源,评定611个绿色标杆工地、对1700余个违规工地进行查处、实施信用扣分制度,查处餐饮油烟及露天烧烤问题680余件,推进800余家汽修企业使用低挥发性水性漆,完成500余家绿色钣喷汽修企业建设,强化大小春期间秸秆禁烧监管且未出现因秸秆焚烧导致的空气污染问题。

强化督查调度,组建市级联合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督查暗访,共检查1400余个点位,定期通报发现问题,并要求立查立改。市级调度指挥中心实行24小时调度值守制度,将通报问题纳入台账管理,动态销账。以“日拱一卒、月进一步”的不懈坚持和“志不求易、事不畏难”的脚踏实地,力求步步见成效,事事见真章。
雪山的常现,从科技运用突破防污治污,科技手段的运用无疑是“如虎添翼”。

成都依托大气复合污染防控院士(专家)工作站,在西南地区率先启动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防控“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工作;依托VOCs走航监测车、激光雷达、电力监测系统、“数智环境”、“智慧工地”等科技和信息化手段,并配合现场检查,聚焦重点污染区域、重点企业、重点工艺开展定点分析,精准锁定污染数值较高区域。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有效防范重污染天,针对今年以来的14次颗粒物污染过程和10次臭氧污染过程,通过短信提醒及微信通知等方式提前发布重点时段污染管控通知,引导企业、工地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切实保障民生需求。做好联防联控,织密周边各市大气环境污染联动治理“大网”,牵头推动成都平原八市大气污染防治城市轮值主席制度,多次召开联合会商会议,实现空气质量精准预报和协同共治,编制成德眉资大气科技攻关方案,共同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大气科研攻关等行动,助力打造高品质宜居都市圈,下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先手棋”。

又到寒冬,受成都平原经济区不利地理气候条件限制,区域大气污染排放强度高,成都及周边7市再一次迎来了严峻挑战。根据省、市气象部门与生态环境部门最新联合会商显示,受区域不利气象条件影响,预计12月2-4日污染物总体呈累积上升趋势,其中4日有小时中度污染风险;6日污染物再次累积上升,存在污染短时加重风险;7-8日受冷空气影响,空气质量逐步好转。为进一步降低颗粒物污染累积速率,成都市按照省上统一安排部署,已提前于12月1日下发强化重点时段颗粒物污染管控的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做好各类涉气污染源强化管控工作。

外因不利,当更加勤勉笃行,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使出自身力量。各排污单位要拧紧源头污染排放的“开关”,守住大气污染相关法律法规的“底线”,看齐各自行业内绿色发展的“标杆”,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以各类典型曝光案例为“反面教材”做好自我警醒。全社会和衷共济,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魄力突破大气污染物的一道道“封锁线”,攻占蓝天保卫战里的一个个“娄山关”。

大气污染治理,是一个“跬步千里”的过程,是一段“逆水行舟”的路途,是一场“道阻且艰”的长征。成都保持“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持续开展各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动环境空气质量不断改善。三千年前杜甫大笔着墨的雪山盛景今日有幸重现,要常见落霞与白云齐飞,雪山共蓝天相映的绝美画卷,还需你我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记者任秋虹 供图成都市生态环境局)

【成都公布最新“蓝天”成绩单,收获280个优良天】
今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公布了今年成都最新的“蓝天”成绩单,据统计,今年1月1日至12月2日:成都市优良天280天,是2020年全年总和同比增加16天,优良率83.3%,同比上升5.0个百分点,在成都遥望雪山达68次,比2019年全年次数还多。

举目抬眼是蓝天雪山,雪山之下是烟火人间。“蓝天雪山”的成绩背后,离不开环境治理系列举措,成都正力求让“窗含西岭千秋雪”成为常态。

生态的方圆,从建章立法开始
厚积四年,破土勃发的《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让成都市地方生态环境法治体系得到完善;全国首创的《臭氧重污染 天气应急预案》结合成都自身特点,科学的、创新的实施分区分级管控,在启动臭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期间,全市NOx、VOCs的日减排比例达到8%和21%,对削减臭氧峰值浓度、防止出现重污染天气有重要作用;《成都市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出台,建立“禁止餐饮选址清单”制度,细化明确餐饮油烟污染防治责任,积极开展成都市餐饮油烟排放标准研究,成都人吃着火锅望着雪山,好不惬意;常态化实施的《成都市2021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方案》以“6大行动”“50条措施”绘好全年“路线图”,明确治污“任务书”。

蓝天的常态,从精准靶心发轫
以PM2.5和臭氧协同减排为主线,精准工业源、移动源、城市面源污染防控和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的“靶心”,成都市深入开展二季度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夏季臭氧污染防控行动和2021-2022年蓝天保卫战冬季战役,着力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瞄准移动源,在机动车存量巨大的情况下,推广新能源汽车7.4万辆,淘汰国Ⅲ及以下标准柴油货车1.7万余辆,减少NOx排放。同时做好监督管理,路检柴油车、抓拍黑烟车、抽检工程机械、处罚尾气超标车辆及违规使用高污染排放机械等是环保卫士每天的“必做动作”。

着眼工业源,关停或淘汰34户企业的落后生产线(设备),动态处置“散乱污”工业企业700余户,实现全市剩余大蒸吨燃煤锅炉“清零”,完成70台工业炉窑淘汰和清洁能源替代,对5个重点园区和100余家重点企业VOCs原辅材料替代开展现场诊断,组织专家对8个重点园区、200余家重点企业VOCs减排工作开展精准帮扶,推动全市3家水泥熟料、2家平板玻璃行业企业实施深度治理,组织31个重点行业涉气企业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修订,避免“一刀切”。成都,在平衡中协调经济与环境并进,在博弈中谋求发展和生态双赢。

攻坚城市面源,评定611个绿色标杆工地、对1700余个违规工地进行查处、实施信用扣分制度,查处餐饮油烟及露天烧烤问题680余件,推进800余家汽修企业使用低挥发性水性漆,完成500余家绿色钣喷汽修企业建设,强化大小春期间秸秆禁烧监管且未出现因秸秆焚烧导致的空气污染问题。

强化督查调度,组建市级联合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督查暗访,共检查1400余个点位,定期通报发现问题,并要求立查立改。市级调度指挥中心实行24小时调度值守制度,将通报问题纳入台账管理,动态销账。以“日拱一卒、月进一步”的不懈坚持和“志不求易、事不畏难”的脚踏实地,力求步步见成效,事事见真章。
雪山的常现,从科技运用突破防污治污,科技手段的运用无疑是“如虎添翼”。

成都依托大气复合污染防控院士(专家)工作站,在西南地区率先启动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防控“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工作;依托VOCs走航监测车、激光雷达、电力监测系统、“数智环境”、“智慧工地”等科技和信息化手段,并配合现场检查,聚焦重点污染区域、重点企业、重点工艺开展定点分析,精准锁定污染数值较高区域。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有效防范重污染天,针对今年以来的14次颗粒物污染过程和10次臭氧污染过程,通过短信提醒及微信通知等方式提前发布重点时段污染管控通知,引导企业、工地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切实保障民生需求。做好联防联控,织密周边各市大气环境污染联动治理“大网”,牵头推动成都平原八市大气污染防治城市轮值主席制度,多次召开联合会商会议,实现空气质量精准预报和协同共治,编制成德眉资大气科技攻关方案,共同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大气科研攻关等行动,助力打造高品质宜居都市圈,下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先手棋”。

又到寒冬,受成都平原经济区不利地理气候条件限制,区域大气污染排放强度高,成都及周边7市再一次迎来了严峻挑战。根据省、市气象部门与生态环境部门最新联合会商显示,受区域不利气象条件影响,预计12月2-4日污染物总体呈累积上升趋势,其中4日有小时中度污染风险;6日污染物再次累积上升,存在污染短时加重风险;7-8日受冷空气影响,空气质量逐步好转。为进一步降低颗粒物污染累积速率,成都市按照省上统一安排部署,已提前于12月1日下发强化重点时段颗粒物污染管控的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做好各类涉气污染源强化管控工作。

外因不利,当更加勤勉笃行,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使出自身力量。各排污单位要拧紧源头污染排放的“开关”,守住大气污染相关法律法规的“底线”,看齐各自行业内绿色发展的“标杆”,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以各类典型曝光案例为“反面教材”做好自我警醒。全社会和衷共济,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魄力突破大气污染物的一道道“封锁线”,攻占蓝天保卫战里的一个个“娄山关”。

大气污染治理,是一个“跬步千里”的过程,是一段“逆水行舟”的路途,是一场“道阻且艰”的长征。成都保持“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持续开展各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动环境空气质量不断改善。三千年前杜甫大笔着墨的雪山盛景今日有幸重现,要常见落霞与白云齐飞,雪山共蓝天相映的绝美画卷,还需你我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记者任秋虹 供图成都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018年度蓝天拼图来了,你那边蓝天多了吗?
  • 英女王丈夫被撞,啥是佩奇刷屏朋友圈
  • 山西最新老赖名单公布!有人竟赖了1.01亿!
  • 南宁轿车连撞多车致5伤肇事司机逃逸后被抓获
  • 泰国天价赢球奖只为击败中国?公布数额后国足乐了
  • 前两次罚67亿欧元 欧盟或即将第三次处罚谷歌垄断
  • 【转发收藏】2019国考面试名单下载网址
  • 贵阳一中学发红包,这是土豪学校吗
  • 优酷关前台播放量,女主播愤怒指责:这不是逼人下海吗
  • 春运期间将严管严查“两客一危”等重点车辆
  • 壮观!黄河壶口瀑布下游出现冰凌封堵景观
  • 市场监管总局: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Model S系列汽车。
  • 韩国游客长滩岛被刺身亡
  • 冻肉走私现新套路:从大规模偷运变“蚂蚁搬家”,通过网络以超低价销售
  • 张云雷自曝打工经历,当过球童,快餐店偷吃被开除
  • 香榭丽舍翠园店盛大开业!
  • 美团骑手就业报告:77%的骑手来自农村,广东骑手最多
  • 春运29.9亿人次旅客发送量 铁路、高速公路通行压力较大
  • 学生迟到被剃光头 涉事班主任被辞退违反教师职业道德
  • 悬崖秋千卖后悔药?如果有,“后悔药”也应该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