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是注定的,运是可以改变的,多行善,多积阴德。有缘人看见希望改变命运这里开始一、立命之学
第一篇立命之学主要讲述作者自己的故事。袁了凡自幼丧父,母亲命他学医。后来,他在慈云寺遇到一老者,自称孔先生(根据云南县志,此人是著名易学家杨向春,化名孔先生,曾著《皇极经世心易发微》一书),精通皇极数预测未来,说他有当官的命,孔先生告诉袁了凡他某年应当考第几名,某年当廪生,某年当贡生,贡后某年当选为县长,在任三年半就应该告退回乡,在五十三岁八月十四巳丑时,寿终在家里。把他什么时候考取功名,能考第几名,什么时候当官,什么时候寿尽,有没有孩子等都作了预测。一开始袁了凡不太相信,巧合的是,此后的二十年,袁了凡的人生真的按照这位老者所算定的模式进行着,连考第几名等每一次都十分精确地应验了,这让他笃信了宿命论,认为“荣辱生死,皆有定数”,从此没有了上进之心。直到他遇到云谷禅师,二人“对坐一室”,彻夜而谈,终使了凡醒悟,懂得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道理,知道了如何可以改变命运,他说:“吾于是而知,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也就是说,道德仁义自己可以力求,功名富贵也可以自己求得,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信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听命于天,听命于他人。从此,袁了凡的人生信念发生了根本改变,从笃信宿命论转到信仰命由我造、福善祸淫的人生观。他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诫我们,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其关键在于多做善事积累福报,在于自身的修为,要多做善事,消除恶念。这就是《立命篇》的主要内容。于是袁了凡开始积极改过向善,积累善业,许愿做三千件善事改命,次年礼部考科举,孔先生预算的应该得第三,忽然考中第一,预测开始不应验。但袁了凡仍觉自己有很多做得不足的地方,经过十余年,这三千善行才算完成。袁了凡一直没有子女,就继续发起求子的愿,也许愿行三千善事,辛巳年就生下了儿子天启。再发求中进士的愿,许行善事一万条。于丙戌年再次遂愿,中了进士,授宝砥县长。原本孔先生所算定的一生,在努力行善改命后,完全改变了,连寿命也延长至七十四岁而终。
许下做一万件善事的时候,袁了凡的妻子见到袁了凡所做的善事不多,就皱着眉头说:“以前我在家里帮助做善事,所以三千之数得以完成。现在许下了一万善,可是衙门里无事可做,到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呢?”夜间就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神人。袁了凡告诉他善事难以完成的缘故。神人说:“只减粮一节,一万善事都已经圆满了。”事情是这样的:原来宝砥的田,每亩应纳粮二分三厘七毫,袁了凡把它减至一分四厘七毫,使上万的人民减轻了负担。虽然神人这样告诉我,但我自己的心里还有此疑惑。恰遇幻余弹师从五台山来,我便把这梦告诉他,并问这个梦可以相信吗? 禅师说:“只要发心真切,那么,一件事就可以抵得上一万件的善事,何况全县减粮,万民受惠呢?”二、改过之法
第二篇讲改过自己的办法,袁了凡认为改过自己要发三心:即惭愧心、畏惧心、勇猛心。惭愧心、畏惧心可以使自己认识到错误,有充足的动力进行改正。勇猛心是指虽然很多人知道道理,但是得过且过,或严重拖延,没有真正实行,而勇猛心正是改过、改命的关键,只有知道道理后勇猛实干才能真正获得益处。并且讲了改过的道理,有从事上改的,有从理上改的,更有从起心动念处除净的。如果没有从理、从心,只是从事的表面强戒不好的事情,但病根还在,东灭西生。故袁了凡认为改过更应该从理、从心。从事改过只是治标不治本,但是急需治标的时候仍可使用。
三、积善之方
第三篇讲积善的办法,讲述了十余个因为积善而获得好报的故事,有讲述其实善恶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善事要分为“端曲、阴阳、是非、偏正、半满、大小、难易”这七个方面,里面有引用几个经典故事。如引用了孔子的故事,子路救人拿了赏赐,孔子说子路做得对;而子贡赎人,没有要赏赐,孔子说做得不对,因为现行虽善,而其流风足以害入,那是似善而实非善。现在所做的虽似不善,而其流风足以济人,则其实却是善的。里面亦列举了十条可以行善的门类并作了相应解释: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佛法。第九、敬重师长。第十、爱惜物命。
四、谦德之效
第四篇谦德之效主要讲谦虚这项美德的效用,正所谓“满招损,谦受益”,讲述了“天道亏盈而益谦”的道理。并解释道如果一个人有福气,将要成功,就会自然而然有一股谦和吉祥之气外露,里面讲述了数个故事来证明。最后总结了整本书的内容,说明了改命要立志而行,命自我立,有了志向而努力,自然可以改变命运。书中名句:“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命是注定的,运是可以改变的,多行善,多积阴德。有缘人看见希望改变命运这里开始一、立命之学
第一篇立命之学主要讲述作者自己的故事。袁了凡自幼丧父,母亲命他学医。后来,他在慈云寺遇到一老者,自称孔先生(根据云南县志,此人是著名易学家杨向春,化名孔先生,曾著《皇极经世心易发微》一书),精通皇极数预测未来,说他有当官的命,孔先生告诉袁了凡他某年应当考第几名,某年当廪生,某年当贡生,贡后某年当选为县长,在任三年半就应该告退回乡,在五十三岁八月十四巳丑时,寿终在家里。把他什么时候考取功名,能考第几名,什么时候当官,什么时候寿尽,有没有孩子等都作了预测。一开始袁了凡不太相信,巧合的是,此后的二十年,袁了凡的人生真的按照这位老者所算定的模式进行着,连考第几名等每一次都十分精确地应验了,这让他笃信了宿命论,认为“荣辱生死,皆有定数”,从此没有了上进之心。直到他遇到云谷禅师,二人“对坐一室”,彻夜而谈,终使了凡醒悟,懂得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道理,知道了如何可以改变命运,他说:“吾于是而知,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也就是说,道德仁义自己可以力求,功名富贵也可以自己求得,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信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听命于天,听命于他人。从此,袁了凡的人生信念发生了根本改变,从笃信宿命论转到信仰命由我造、福善祸淫的人生观。他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诫我们,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其关键在于多做善事积累福报,在于自身的修为,要多做善事,消除恶念。这就是《立命篇》的主要内容。于是袁了凡开始积极改过向善,积累善业,许愿做三千件善事改命,次年礼部考科举,孔先生预算的应该得第三,忽然考中第一,预测开始不应验。但袁了凡仍觉自己有很多做得不足的地方,经过十余年,这三千善行才算完成。袁了凡一直没有子女,就继续发起求子的愿,也许愿行三千善事,辛巳年就生下了儿子天启。再发求中进士的愿,许行善事一万条。于丙戌年再次遂愿,中了进士,授宝砥县长。原本孔先生所算定的一生,在努力行善改命后,完全改变了,连寿命也延长至七十四岁而终。
许下做一万件善事的时候,袁了凡的妻子见到袁了凡所做的善事不多,就皱着眉头说:“以前我在家里帮助做善事,所以三千之数得以完成。现在许下了一万善,可是衙门里无事可做,到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呢?”夜间就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神人。袁了凡告诉他善事难以完成的缘故。神人说:“只减粮一节,一万善事都已经圆满了。”事情是这样的:原来宝砥的田,每亩应纳粮二分三厘七毫,袁了凡把它减至一分四厘七毫,使上万的人民减轻了负担。虽然神人这样告诉我,但我自己的心里还有此疑惑。恰遇幻余弹师从五台山来,我便把这梦告诉他,并问这个梦可以相信吗? 禅师说:“只要发心真切,那么,一件事就可以抵得上一万件的善事,何况全县减粮,万民受惠呢?”二、改过之法
第二篇讲改过自己的办法,袁了凡认为改过自己要发三心:即惭愧心、畏惧心、勇猛心。惭愧心、畏惧心可以使自己认识到错误,有充足的动力进行改正。勇猛心是指虽然很多人知道道理,但是得过且过,或严重拖延,没有真正实行,而勇猛心正是改过、改命的关键,只有知道道理后勇猛实干才能真正获得益处。并且讲了改过的道理,有从事上改的,有从理上改的,更有从起心动念处除净的。如果没有从理、从心,只是从事的表面强戒不好的事情,但病根还在,东灭西生。故袁了凡认为改过更应该从理、从心。从事改过只是治标不治本,但是急需治标的时候仍可使用。
三、积善之方
第三篇讲积善的办法,讲述了十余个因为积善而获得好报的故事,有讲述其实善恶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善事要分为“端曲、阴阳、是非、偏正、半满、大小、难易”这七个方面,里面有引用几个经典故事。如引用了孔子的故事,子路救人拿了赏赐,孔子说子路做得对;而子贡赎人,没有要赏赐,孔子说做得不对,因为现行虽善,而其流风足以害入,那是似善而实非善。现在所做的虽似不善,而其流风足以济人,则其实却是善的。里面亦列举了十条可以行善的门类并作了相应解释: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佛法。第九、敬重师长。第十、爱惜物命。
四、谦德之效
第四篇谦德之效主要讲谦虚这项美德的效用,正所谓“满招损,谦受益”,讲述了“天道亏盈而益谦”的道理。并解释道如果一个人有福气,将要成功,就会自然而然有一股谦和吉祥之气外露,里面讲述了数个故事来证明。最后总结了整本书的内容,说明了改命要立志而行,命自我立,有了志向而努力,自然可以改变命运。书中名句:“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2022年的跨年文案[心]

1、所爱如山海,烟火伴长明。
2、既要今朝醉,也要万年长。
3、新年新气象,世界无冠状。
4、岁岁常欢愉,年年常胜意。
5、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没关系,都要翻篇了。

6、2022除了暴富,也可以抱我。
7、一元复始,旭日始旦。
8、辛丑年,愿温语安寄,太平如一。
9、多少岁不重要,岁岁平安才重要。
10、朝朝暮暮,沉淀过往,迎来新光。

11、人间事常新,愿岁友长今。
12、岁末已至,平安喜乐。
13、今年会遇见心软的财神爷吗!
14、人家都是跨年,我腿短,只能用翻的,翻年快乐!
15、跨年那天一定要和男朋友去喝一顿酒,寓意我们“尝尝酒酒”。

16、我与旧事归于尽,来年依旧林花开。
17、凡是过往皆是序章,所有将来皆为可盼。
18、在等雪花,圣诞树,新年烟火,和更好的我们。
19、2022有趣有盼,不负心中热爱。
20、耳边的碎碎念念也是今后的岁岁年年。

21、平平无奇的干饭人,开始干2022的饭!
22、万物更新,旧疾当愈,长安常安。
23、以诚挚之心,领岁月教诲,敬年少热诚,愿将来胜过往,永远热泪盈眶。
24、这一年,失去、获得、释怀、成长、完结。下一年,新生、期待、希望、向前、遇见。
25、岁末将至,敬颂冬绥,2022,万事胜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说到现在当红的明星很多网友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朱一龙,小编也是非常喜欢他当初他主演的《镇魂》收获了很多镇魂女孩,在这之后更是在事业上有了很多大的提升。靳东在娱乐圈
  • 只有初心不改的人,才会抛开虚无的假象,去追求人生的真谛,在风雨中穿梭前行,在诱惑前保持本真,即便拥有所有名利,也能返璞归真,这才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如果你真心
  • 【请带下列内容滴滴审核人】 ️年龄 ️每天在线时长(很重要,需保证经常在线) ️相关过往经验(非常重要,文案组/美工组审核请带2-3篇完整文案作品/美工作品)
  • 汉姜古城国家AAAA级景区:带上TA一起去旅游吧 蜀汉古城、根艺之都。锦绣田园:带上TA一起去旅游吧 坐落在川西生态原乡、漏斗溶洞奇观的芦山县龙门古镇景区内
  • P7的思路也是石破天惊的:【图9】思路一: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凡是纠结得难受的产品特征,干脆全抛弃以换取另一个产品特征 —— 既然后排空间很难大,那就干脆设计成小
  • 这个鱼水之欢的鱼替还是挺有意思的。比如说最常见的,出事的时候下大雨,一切回归于平静,阳光普照。
  • 原注:是夜近凌晨尚未入梦,忽闻雷雨大作,草写小诗以记。 原注:是夜近凌晨尚未入梦,忽闻雷雨大作,草写小诗以记。
  • 果斷選擇,讓我們抓住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讓我們在人生的每一個十字路口都能走好屬於自己的那條路;而勇敢放棄,則讓我們甩掉那些困擾生活的包袱和誘惑,讓我們輕裝上陣,
  • 毛孔王炸卡3999元:到这了,前面抢到1111门票卡的,自动升级到5000档,白拿一个5D/5G抗衰。成分和一点原理看P5999一支功效水光,再送一支基础水光,
  • 0点开抢【19.9】超亚.哆啦A梦口罩100只适合所有地区戴的了,带颜色的会贵一些,很可爱ta家有械字号备案,编号豫械注准20202140192,环氧乙烷灭菌+
  • 读完感觉像看了一场文艺片,船上画室,天台电影,水族馆晚餐,很多情节的描写都很有电影感,会让人捂着胸口感叹怎么会有这么浪漫的构想!实体书封面完美还原了这段,作者的
  • 祝英台近(和辛稼轩“宝钗分”韵) 吴潜〔宋代〕 雾霏霏,云漠漠,新绿涨幽浦。梦里家山,春透一犁雨。伤心塞雁回来,问人归未,怎知道、蜗名留住。 镜中觑。近年短发
  • 作为一名#潭州教育# ​​​180-400元/千字〡《十月少年文学》杂志征稿启事一、征稿栏目【浓墨重彩】优秀的中篇作品,题材不限,单篇15000~30000字。
  • #此刻立春#【2月3日22时59分“立春”:万物苏萌山水醒 大地阳和暖气生】很多人都知道今天是“立春”有人家中吃春盘、吃春饼、吃春卷或吃萝卜“咬春”喜迎春天的气
  • 是否报案:是(2017年02月27日,于清水河县刑警大队)是否采集DNA:是(2017年02月27日,父母亲于清水河县刑警大队采集)图片其他资料1、失踪经过:2
  • 「钢护筒」「钢护筒」「钢护筒」「钢护筒」「钢护筒」「钢护筒」「螺旋钢管」「螺旋钢管」做一个能力满满的正能量人,你的世界会更美好,加油陌生人。「保温钢管厂家」「螺
  • 在《怎么办脱口秀专场》里,杨笠,王建国和庞博三人,聊到“干成一件事”这个话题,王建国表示干成了就要瓜分李诞30%的财产,庞博说只要25%,杨笠说给李诞留5%
  • 快来看:#30天推番挑战# DAY 27流泪最多的……海马,KAIBA.一个只要记忆还在就是永生的世界观,失去了记忆的男主为了寻找自己带着的照片上的女主踏入了这
  • [爱你]早上带着肩负这照顾两个小娃娃的重任,老母亲在剪发,咳咳,这个小姨带着俩娃溜达买吃的去了...其实,是我想吃哈哈哈[拜拜]真的想打yll了,尼玛陪你逛了那
  • #焦点坊谈[超话]# 杉浦康平,吕敬人,吴勇和毒教材,日本人背后做了什么1942年10月30日的上海申报上明确的记载了,吕敬人的父亲吕叔陶,在日伪政权统治下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