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河北的大名县籍籍无名,为什么历史上的大名府却很厉害?

大名府这个名字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它曾是北宋的陪都。俗话说:“一部水浒传天下,世人皆知大名府。”在《水浒传》中,“千员猛将统层城,百万黎民居上国”描绘的就是大名府。鼎鼎有名的大名府为何沦为大名县了呢?

一、从河朔四镇治所升为北宋陪都并非偶然
大名府故城现在邯郸市大名县大街乡,城处黄河北岸,地理位置优越。城市西南部土壤肥沃,东北部地势险要,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大名府自春秋时期便已经存在,是卫国的属城。那时的大名府还不叫大名府,而是叫“五鹿城”。这个名称在历史上还是挺有名的,《左传》中记载的晋文公落难乞食野人的故事,就发生在五鹿这个地方,此后晋文公将五鹿城纳入了晋国的版图。进入战国时代,韩赵魏三家分晋,大名府很快就变成了魏国属城,还有传言说此地就是孙膑射杀庞涓之地。可能是因为曾经属于魏国,大名府在后面几个朝代的名字多带有一个魏字。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在大名府(当时叫贵乡县)设置了一个魏州,当地的县治与州治便集于贵乡县一处。虽然隋初把魏州改为了武阳郡,但唐初又把它改了回来。

唐代前中期,魏州属于河北道,是河北道的治所所在地。当时的河北道,人口数量全国第一,辖区面积全国第七,各色米粮生产总额全国第二,是全国的经济重心,因此这一时期的魏州经济特别发达。唐广德元年(763年),魏博镇升为节度使,魏州就是魏博镇的治所。由于魏博镇发展迅速,成功跻身“河朔四镇”(其他三镇为成德、卢龙和淄青),魏博节度使也得到了唐代宗的宠爱,魏州成为了当时魏博的大都督府。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魏博节度使田悦改魏州为大名府,大名府地名即来源于此。

唐末五代时期,魏博牙兵作为魏博节度使的亲兵卫队,是当时的重要军事力量。后梁太祖朱温之所以能够称帝,与魏博节度使得帮扶密切相关。在朱温削弱了魏博镇实力后,后梁的实力也跟着被削弱,给了后唐兴起的机会。此后的后晋、后周开国皇帝在登基之前,都以天雄军节度使(唐天佑元年,魏博节度使被赐号为天雄军节度使)的身份在大名府留守过。这段任职经历让他们认识到了大名府与其所在的魏博镇的重要性,登基后都对此地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由于后晋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辽国,中原的门户洞开,游牧民族很容易就能侵扰中国北方地区。北宋初年,契丹人更是在边境集结了重兵,声言要伺机南侵,这严重威胁到了北宋的统治。宋仁宗为了构筑北方防线,采取了名相吕夷简的建议,将大名府升格为陪都,对大名府耗巨资进行改造。在吕夷简的亲自主持下,大名府被改造成了一座具有重大政治和军事意义的城市。

二、作为陪都,政绩很重要
作为一个陪都,大名府知府的政绩考察自然是不可避免的。首先来看看黄河治理方面。北宋时期黄河决堤非常频繁,仁宗庆历年间,黄河更是改道北流,纵贯大名府境内。因此大名府知府要做的主要就是治理黄河、开仓赈灾、安抚百姓等等,其中以北宋名相陈恕之子陈执中带领百姓固堤防洪和韩琦赈灾救民最为经典。陈执中任大名府知府时,深知河患对百姓生活的危害,为了不兴师动众,陈执中特意选在百姓丰年后方便之时增筑河堤二十里,减轻了河患对百姓的危害。而在神宗即位后不久,河北就发生了地震,黄河沿岸随之决堤,百姓流离失所。为此,神宗委令韩琦为河北安抚使,上任大名府。韩琦上任后,积极赈灾,使得百姓有所安生。

其次便是巩固边防。太平兴国三年至五年(978-980年),陈恕担任大名府知府。期间,陈恕受命增浚城墙与护城河,却被大名府内的富人阻拦,导致需要的工具迟迟募集不了。而陈恕不畏权贵、果敢有谋,下令捉拿阻拦者,终于在工期内完成了大名府的防御工事,使得大名府能够拒侵扰之敌于黄河以北,为大名府百姓营造了一个安全的环境。

最后是民生民计。大名府知府在任期间,还要体察民情,保证民安其乐。天禧元年至二年(1017-1018年),李士衡在权知天雄军时,有人因为偷瓜被抓获,按照当时的法律,此人当被处以死刑。这看起来是极为不合理的,因此李士衡上奏皇帝请求变通法律,给偷瓜者一个机会改过自新。皇帝接受了李士衡的建议,赦免了这个偷瓜者。这不仅仅是避免了一场因偷瓜而丧命的悲剧,也反映了大名府知府的爱民之心。

三、由盛转衰,大名府是如何变成大名县的?
大名府历史悠久,曾七次作为陪都,十分繁华。可昔日赫赫有名的大名府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落变成如今的大名县的?

政治上,大名府作为三省交界,四方辐射之地,发展自然是离不开中央的扶持和政策的侧重。然而在元朝建立后,首都远移大都,大名府受首都政治中心的辐射大大减弱,拱卫京师的功能丧失,之前的政策待遇自然被剥夺。到了明朝,大名府的城市等级也跟着下降,不再具有多重的城市职能。

#风起洛阳大反派有可能是奉御郎吗##二手车##铲屎官的自我修养#

而在经济发展上,大名府是凭借大运河的永济渠为依托,发挥江淮与京都之间转运站作用,经济发展迅速,商业十分繁华。但在元朝建立后,为了缩短南北距离和减少粮食损耗,修筑了从北京、通县至山东临清、济宁的大运河。这使得永济渠地位下降,大名府的经济也随之下降,济宁等具有竞争力的城市逐渐取代了大名府的地位。

至于军事方面,大名府因为是河北地区抵御外族的军事屏障而被统治者看重,在此地驻扎重兵,但到了明朝,由于边防线路北移,大名府失去了“北方锁钥”的功能,军事地位下降,府内仅剩下不足万人驻守,守备空虚,皇帝也不再派驻军事机构。

最后就是河患,由于黄河、漳河等河流季节性泛滥,洪灾频发,大名府只能多次迁城,造成当地社会动荡。再加上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水文条件逐渐恶劣,农业发展也受到了影响。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当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且长久没有得到改善后,大名府的衰败就在所难免。

【【千问千寻大运河】古宅、胡同、美食、文化……时空宝藏杨柳青!】https://t.cn/A6xeNOX2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的老镇区。

  古老的街巷,看起来有些破败的老宅,却是冯立最喜欢驻足的地方,站在老街中,岁月似乎静止,老宅的每一片砖瓦都在安静地诉说着百年经历的风雨飘摇。

冯立

  “70后”冯立是地道的杨柳青人,从幼时起,他就住在古老的窄巷中,看着杨柳青的杨柳依依、灰墙古道一天天长大。成年后,冯立沉浸在对杨柳青历史的研究中,成为一名地方史专家。

  因运河而兴的杨柳青就像一个时空宝藏,沉淀和记录着几百年的历史变迁,传承和保护着中华的文化瑰宝。

  被岁月洗礼的古宅遗迹中“藏”着杨柳青的过往,历史被一点点揭开,百年前的杨柳青穿越时空,在史料记载和遗迹发掘中揭开面纱……

  90多座清末民初老宅

  戏楼、牌坊、仿清建筑群……如今的杨柳青古镇将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又充满着浓郁的现代气息。

  运河一侧,一片粉刷一新的白色围墙内却是另一番景象——清末民初时代的一座座宅院和民房保持着旧时的模样,绿色围挡将他们保护起来。老房子上精美的雕刻记录着岁月的痕迹,历经了百年风雨。

老镇区的民宅被保护起来

  冯立喜欢穿梭在这些旧时的古老街巷中,他一座座数过,目前,杨柳青西部老镇区保留清末民初的建筑仍有90多座,这些老宅中“藏”着杨柳青的历史。

老宅上精美的雕刻

  1992年,杨柳青蓆市大街遗址被发现,面积约1000平方米。据《西青区志》等资料记载,考古发现了包括金、元、明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的陶器、瓷器残片和墓砖、度量衡用具。

  蓆市大街遗址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史料记载,证明了杨柳青自金代就是大运河上的重要节点。

  杨柳青镇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金贞祐二年,当城、沙窝、小南河寨等遗址的发掘证实杨柳青在宋代驻扎军寨,此后形成人口聚集的部落。

杨柳青运河老照片

  明清时,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南北贯通,杨柳青成为连接南北的重要漕运码头,杨柳青进入繁盛阶段,彼时的杨柳青十里长堤,杨柳依依,商贾如云,景色秀美,一派江南水乡的景象。

  “杨柳青因运河繁荣,建筑也顺河而建,杨柳青几乎没有正南正北的房屋,所有的房屋都垂直于运河。”冯立说,运河南边多为农田,北边是商业和民宅,房屋沿着运河蜿蜒曲折,临河的一面是门,方便接收船只运来的货物,船户、农民、商人和杨柳青年画经营者是当时杨柳青的主要人群分类。

清末民初的老宅

  杨柳青街道突出的特点是以功能分区,靠近运河的是河沿大街,再之后有估衣街、猪市大街、蓆市大街、菜市大街等,民居分布聚集在各条胡同中。

  街道的名字直接透露出每条街道的功能——估衣街卖衣服、菜市大街卖菜、猪市大街卖肉、蓆市大街卖苇席和筐篮等。每到春节,蓆市大街成为年画市场……

猪市大街

如今的蓆市大街

菜市大街

  冯立的记忆中还有杨柳青昔日的景象,小时候的他住在老宅中,走出院门,穿梭在胡同间,运河边的杨柳依依,街巷中的大槐树,古建筑泛旧的灰墙……

  对比清道光年间的《津门保甲图》,杨柳青的格局从清朝至20世纪90年代基本未曾改变。

20世纪90年代末前的杨柳青

  随着城镇发展,杨柳青古镇进行改造,但部分老宅被保护下来,老宅的古老和现代化的建筑融合成多元化的杨柳青。

  “仿版”南方建筑

  漕运带来了杨柳青经济的繁盛,也使杨柳青成为南北物资、文化的交汇地,很多南方独有的建筑艺术被复制到杨柳青。

  如今被保护下来的老宅中,依然能看到独特的建筑风格,八字门、拐弯抹角、特殊的瓦檐结构、精美的砖雕,斑驳的百年石板路……

  杨柳青有一些建筑风格,北方非常少见,而南方却非常多。在几年前的“寻根大运河”活动中,冯立和一行学者对运河进行了系统调研,在南方城市找到了这些建筑的根源。

  门边的砖墙呈八字状临街,既满足了自家院门有台阶的需要,又不会影响行人从自家门前通过,“这种院门的样式在天津其他地方都没有,在常州、上海等地可以见到。”追根溯源中,冯立在南方找到了八字门。

杨柳青的八字门

  石库门是南方特有的建筑形式,它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江浙一带的富绅为安全起见,修建住宅时把门户改小,以求门户严谨,杨柳青的民宅中也发现了“仿石库门”的形式。

  院墙临街的拐角处出现一处抹角,为了便于行人、车辆同行方便,这是房屋主人公德意识的体现,也是一种建筑与道德相结合的智慧。这种名为“拐弯抹角”的建筑风格在北京比较常见,被视为皇城文化的体现。北京胡同的“拐弯抹角”如今已经基本消失,但在杨柳青被保存至今……

杨柳青的“拐弯抹角”

  为什么杨柳青有那么多华北罕见的建筑形式?冯立认为,杨柳青是运河重要码头,而大运河连接着诸多江南城市,这些建筑形式从大运河上来到杨柳青,可以说,杨柳青借着运河汇集了南北建筑的精华。

  运河边的美食和文化

  黎记包子是杨柳青传统美食的代表,传说中的杨柳青黎记包子有多好吃?虽然黎记包子已经停业,冯立找到了掌故老人,知道了黎记包子的特殊配方。

  对杨柳青历史的研究中,美食是不可略过的部分。史料记载,杨柳青的饮食业起自元代,当时沿河两岸设有饭摊,零售糕饼包子等类食品,为过路行旅打尖食用。自明永乐年后,杨柳青的茶肆酒楼更是鳞次栉比。

  在冯立的记忆中,西渡口对面有一条因经营饮食业而得名“饭店”的一处街市,黎记包子最早就在西渡口胡同的西南角。当年的黎记包子门庭若市,很多市里人专程跑到杨柳青吃黎记包子。当年的孙记酥糖更富盛名,购买要排长队,同样是杨柳青美食的代表。

  如今,黎记包子已经停业,孙记酥糖被打工的王家人传承下来,杨柳青酥糖至今保留着传统工艺,是杨柳青的著名特产。

  美食代表着杨柳青繁盛时期的物质丰富,杨柳青的文化更是异彩纷呈,武术家、评书家、诗人……杨柳青名人辈出。

  “当年的杨柳青有很多书场,可见评书艺术之盛,书场的格局和现在的相声馆差不多,杨柳青诞生了很多评书大家。”一次和评书艺术家田连元的交流中,冯立听田连元讲起了在杨柳青的故事。

  1958年,田连元到杨柳青说书。此前,他的表演得不到观众认可,观众最多十五六位,最少的时候三四位。田连元曾几次试图转行,来到杨柳青说书后,每天能有四五十人听他说书,杨柳青人对评书的喜爱让田连元有了自信,从此,他在评书艺术道路上越走越远。

  杨柳青的美食、杨柳青的文化在冯立的研究中逐渐清晰,杨柳青的民俗更是冯立最深的记忆。

杨柳青花会

  杨柳青的花会是20世纪80年代春节的一大特色,每年春节,冯立最喜欢的活动就是赶庙会,开庙会期间,正是各种花会表演的最佳时机,“正月十四到十六,各道花会旌旗招展,龙灯、狮子、碌碡、高跷、法鼓,在杨柳青各条街道巡演,一阵锣鼓刚过去,一阵吹打又过来,简直闹翻了天。街道上、墙上、房上都站满了人。”

  而今,杨柳青花会仍然是元宵节的天津特色,全国到杨柳青观光过节的游客越来越多,杨柳青的花会也逐渐走向全国,为大家知晓。

  重温运河的历史,辉煌灿烂,在历史中回望杨柳青的过往,作为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文史组副组长,冯立对杨柳青的未来充满期待,“传承和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开发大运河文化旅游精品,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杨柳青的未来无限风光。”(津云新闻记者 劳韵霏)

#千问千寻大运河# 古宅、胡同、美食、文化……时空宝藏杨柳青!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的老镇区。

  古老的街巷,看起来有些破败的老宅,却是冯立最喜欢驻足的地方,站在老街中,岁月似乎静止,老宅的每一片砖瓦都在安静地诉说着百年经历的风雨飘摇。

  “70后”冯立是地道的杨柳青人,从幼时起,他就住在古老的窄巷中,看着杨柳青的杨柳依依、灰墙古道一天天长大。成年后,冯立沉浸在对杨柳青历史的研究中,成为一名地方史专家。

  因运河而兴的杨柳青就像一个时空宝藏,沉淀和记录着几百年的历史变迁,传承和保护着中华的文化瑰宝。

  被岁月洗礼的古宅遗迹中“藏”着杨柳青的过往,历史被一点点揭开,百年前的杨柳青穿越时空,在史料记载和遗迹发掘中揭开面纱……

  戏楼、牌坊、仿清建筑群……如今的杨柳青古镇将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又充满着浓郁的现代气息。

  运河一侧,一片粉刷一新的白色围墙内却是另一番景象——清末民初时代的一座座宅院和民房保持着旧时的模样,绿色围挡将他们保护起来。老房子上精美的雕刻记录着岁月的痕迹,历经了百年风雨。

  冯立喜欢穿梭在这些旧时的古老街巷中,他一座座数过,目前,杨柳青西部老镇区保留清末民初的建筑仍有90多座,这些老宅中“藏”着杨柳青的历史。

  1992年,杨柳青蓆市大街遗址被发现,面积约1000平方米。据《西青区志》等资料记载,考古发现了包括金、元、明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的陶器、瓷器残片和墓砖、度量衡用具。

  蓆市大街遗址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史料记载,证明了杨柳青自金代就是大运河上的重要节点。

  杨柳青镇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金贞祐二年,当城、沙窝、小南河寨等遗址的发掘证实杨柳青在宋代驻扎军寨,此后形成人口聚集的部落。

  明清时,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南北贯通,杨柳青成为连接南北的重要漕运码头,杨柳青进入繁盛阶段,彼时的杨柳青十里长堤,杨柳依依,商贾如云,景色秀美,一派江南水乡的景象。

  “杨柳青因运河繁荣,建筑也顺河而建,杨柳青几乎没有正南正北的房屋,所有的房屋都垂直于运河。”冯立说,运河南边多为农田,北边是商业和民宅,房屋沿着运河蜿蜒曲折,临河的一面是门,方便接收船只运来的货物,船户、农民、商人和杨柳青年画经营者是当时杨柳青的主要人群分类。

  杨柳青街道突出的特点是以功能分区,靠近运河的是河沿大街,再之后有估衣街、猪市大街、蓆市大街、菜市大街等,民居分布聚集在各条胡同中。

  街道的名字直接透露出每条街道的功能——估衣街卖衣服、菜市大街卖菜、猪市大街卖肉、蓆市大街卖苇席和筐篮等。每到春节,蓆市大街成为年画市场……

  冯立的记忆中还有杨柳青昔日的景象,小时候的他住在老宅中,走出院门,穿梭在胡同间,运河边的杨柳依依,街巷中的大槐树,古建筑泛旧的灰墙……

  对比清道光年间的《津门保甲图》,杨柳青的格局从清朝至20世纪90年代基本未曾改变。

  随着城镇发展,杨柳青古镇进行改造,但部分老宅被保护下来,老宅的古老和现代化的建筑融合成多元化的杨柳青。

  “仿版”南方建筑

  漕运带来了杨柳青经济的繁盛,也使杨柳青成为南北物资、文化的交汇地,很多南方独有的建筑艺术被复制到杨柳青。

  如今被保护下来的老宅中,依然能看到独特的建筑风格,八字门、拐弯抹角、特殊的瓦檐结构、精美的砖雕,斑驳的百年石板路……

  杨柳青有一些建筑风格,北方非常少见,而南方却非常多。在几年前的“寻根大运河”活动中,冯立和一行学者对运河进行了系统调研,在南方城市找到了这些建筑的根源。

  门边的砖墙呈八字状临街,既满足了自家院门有台阶的需要,又不会影响行人从自家门前通过,“这种院门的样式在天津其他地方都没有,在常州、上海等地可以见到。”追根溯源中,冯立在南方找到了八字门。

  石库门是南方特有的建筑形式,它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江浙一带的富绅为安全起见,修建住宅时把门户改小,以求门户严谨,杨柳青的民宅中也发现了“仿石库门”的形式。

  院墙临街的拐角处出现一处抹角,为了便于行人、车辆同行方便,这是房屋主人公德意识的体现,也是一种建筑与道德相结合的智慧。这种名为“拐弯抹角”的建筑风格在北京比较常见,被视为皇城文化的体现。北京胡同的“拐弯抹角”如今已经基本消失,但在杨柳青被保存至今……

  为什么杨柳青有那么多华北罕见的建筑形式?冯立认为,杨柳青是运河重要码头,而大运河连接着诸多江南城市,这些建筑形式从大运河上来到杨柳青,可以说,杨柳青借着运河汇集了南北建筑的精华。

  运河边的美食和文化

  黎记包子是杨柳青传统美食的代表,传说中的杨柳青黎记包子有多好吃?虽然黎记包子已经停业,冯立找到了掌故老人,知道了黎记包子的特殊配方。

  对杨柳青历史的研究中,美食是不可略过的部分。史料记载,杨柳青的饮食业起自元代,当时沿河两岸设有饭摊,零售糕饼包子等类食品,为过路行旅打尖食用。自明永乐年后,杨柳青的茶肆酒楼更是鳞次栉比。

  在冯立的记忆中,西渡口对面有一条因经营饮食业而得名“饭店”的一处街市,黎记包子最早就在西渡口胡同的西南角。当年的黎记包子门庭若市,很多市里人专程跑到杨柳青吃黎记包子。当年的孙记酥糖更富盛名,购买要排长队,同样是杨柳青美食的代表。

  如今,黎记包子已经停业,孙记酥糖被打工的王家人传承下来,杨柳青酥糖至今保留着传统工艺,是杨柳青的著名特产。

  美食代表着杨柳青繁盛时期的物质丰富,杨柳青的文化更是异彩纷呈,武术家、评书家、诗人……杨柳青名人辈出。

  “当年的杨柳青有很多书场,可见评书艺术之盛,书场的格局和现在的相声馆差不多,杨柳青诞生了很多评书大家。”一次和评书艺术家田连元的交流中,冯立听田连元讲起了在杨柳青的故事。

  1958年,田连元到杨柳青说书。此前,他的表演得不到观众认可,观众最多十五六位,最少的时候三四位。田连元曾几次试图转行,来到杨柳青说书后,每天能有四五十人听他说书,杨柳青人对评书的喜爱让田连元有了自信,从此,他在评书艺术道路上越走越远。

  杨柳青的美食、杨柳青的文化在冯立的研究中逐渐清晰,杨柳青的民俗更是冯立最深的记忆。

  杨柳青的花会是20世纪80年代春节的一大特色,每年春节,冯立最喜欢的活动就是赶庙会,开庙会期间,正是各种花会表演的最佳时机,“正月十四到十六,各道花会旌旗招展,龙灯、狮子、碌碡、高跷、法鼓,在杨柳青各条街道巡演,一阵锣鼓刚过去,一阵吹打又过来,简直闹翻了天。街道上、墙上、房上都站满了人。”

  而今,杨柳青花会仍然是元宵节的天津特色,全国到杨柳青观光过节的游客越来越多,杨柳青的花会也逐渐走向全国,为大家知晓。

  重温运河的历史,辉煌灿烂,在历史中回望杨柳青的过往,作为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文史组副组长,冯立对杨柳青的未来充满期待,“传承和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开发大运河文化旅游精品,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杨柳青的未来无限风光。”(津云新闻记者 劳韵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最大的雷点是手✓,so如果磕看纯大三角的或者喜欢手的实在没必要来我这里看我骂他。尹材赫还是尹材赫,他笑的很漂亮,蹲在滨田朝光旁边,点了支香烟缓缓地吐出一个很圆
  • 浪琴嘉岚系列男表首先为大家推荐的这款腕表来自于浪琴嘉岚系列的L4.308.0.97.6,加薇 p eym ey (无空格)嘉岚系列绝对是浪琴表优雅的最佳典范,无
  • 具体为什么,可以看这篇→隔夜水、隔夜茶不致癌,真正危险的是…… 不要带凉拌菜不要带凉拌菜、拌凉皮这类的食物,它们没有灭过菌,又要在饭盒里放很久,细菌增殖的风险很
  • 脾胃病从脾胃下手久不显效,这时就要考虑从胆论治了 雷老临床重视卫气、重视胆、重视脾胃、重视经络通畅,用这些理论解决了不少“怪病”、“疑难病”。 比如这例“梦
  • 无雷[互粉]不在黑眼圈都来[互粉]❹@yunnycake 划沪次十 不要次队友和地租队友❺ @-沙冰果粒橙- 昼2未5❌昼1档2❻@下一个选秀什么时候来
  • 娜扎在整个旅途中,啥都不懂,什么都要问别人,攻略也不看,连自己的零花钱都要给江疏影管。不敢想象,如果是娜扎一个人出行,她该怎么办?
  • 通过《Doctor Slump》麻醉科医生南荷娜一角时隔3年回归的朴信惠被问到感想时回答说:"不管是什么作品,开始的时候都会有紧张感,好像就是这种程
  • 就是你最恨的人,你跟他也是见一次,少一次,所以我们应该放下,原谅他,无所谓了,因为最终都是离别,哪怕是你最恨的人。离别是不舍而非停滞不前,是骄傲荣光不负昨日星辰
  • #SEVENTEEN[超话]#‖240515 pledis_17jp更新‖[SEVENTEEN JAPAN NEWS]/『SEVENTEEN TOUR 'FOL
  •   在2023年8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一了全国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下限,首套和二套房贷最低首付款比例分别为不低于20%和不
  • ”(86)白善就皱了皱眉,他们前不久才讨论过经商之事,他看了眼被噎住的周满,便放下手中的书,从石凳上起身走过来,“四哥,我认为这世上的人分为四种,一种是只看得到
  • 秀场见闻:今年的时装周展示了许多令人惊艳的设计,从华丽的晚礼服到时尚的日常穿着,每一件都让人眼前一亮。 喜欢的模特:有几位模特的表现特别出色,他们的台步和气质
  • #韩圈扩关[超话]##CARAT[超话]# 滴滴滴 这是一辆含属性很杂的kgc~ 都是善良的追星女宝 快来️️我们呀![怒][怒][怒]【10kg】凯锐思成猫全
  •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刘宇宁南珩离十六#|#摩登兄弟[超话]#4、我以为我看够了阳光 ,它泛滥得多廉价而寻常 ,直到与你人海相望 ,才知我从未曾真的见过阳光
  • 尺码:29-38无3537 Balenciaga3XL??Speed袜子靴、袜子鞋、运动鞋、弹力鞋、休闲鞋…… 全新推出系列款致敬于当年的辉煌,以标志性B
  • #艾芙花园[超话]# 【6月12发货 可直拍芙大盘】46张卡送20张左右卡加裸专 一共差不多快70张卡 六个成员都有,热卡和小热卡都有,不拆出不拆出只盘出!ta
  • #刘宇宁天行健# | #刘宇宁卓不凡# | #摩登兄弟[超话]#刘宇宁卓不凡|刘宇宁天行健从昨晚上开始,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适合今天的诗句分享好雨知时节,
  • 或许这就是偶像吧,之前不理解追星女孩,当我真正开始了解一个群体,并且加入她们以后,我才明白,“追星的真正意义,是榜样,是精神食粮,也是指引道路和抚慰心灵的人。佩
  • 个人隐私亲子DNA鉴定办理须知1、个人隐私亲子DNA鉴定为非司法亲子DNA鉴定,非司法亲子DNA鉴定就是自己对亲子关系有质疑的时候,想先私下里悄悄的进行鉴定,这
  • 装修记之四 本文全文虚构,如有雷同,纯属雷同 一 我的新房子还不能住,但是不影响我呼朋唤友。我先把厨房用具搬进去了。 我记得有一年,我没有钱缴房租,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