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論·發菩提心

中國因陀羅網那蘭陀佛法大學
 
在《大乘無量壽經》
菩提是覺,
是無上的覺。

從發心做佛到支持你發心的能,

或者說為推動力本來就是佛力,

不僅僅如此,
能支持你的行動、思想、造業的推動力,

都是佛力的加持,
沒有這個能的推動,

個體、以及個體所依之背境都是無法存在的。

再比如我們在看經、聽講,

這個做佛的心本來就是佛的心,

尤其是在寫筆記的過程,

促使你寫的是心意意識的層層轉化。

這個心最為廣大,
豎窮三際,
橫遍十方,
通三際無有盡頭,

沒有開始無有結束,
超時間超空間又遍在一切時空,
菩提心究竟徹底,等若虛空,

究竟的究字,
究極真寂,
窮盡法源,

《大智度論》卷七二 
菩提心等若虛空,
又包含一切的顯現,

是明極真藏、
永離生滅,

如同阿彌陀佛的
無量壽、
無量光,

極明極真極圓,
具足一切功德,

遍在一切情計,
不受一切情計,

離開二乘的所知障,
二乘的所知障是什麼?

於諸法實相懵無所知,
不曉一切法界之實相,
障礙一切種智之成就,

令人不得成佛,
故名為障。

此謂菩薩於法界實相一切種智所知不具足,

是故成障,
不能成佛。

解深密經卷二 】

這是不共二乘聲聞種性、
阿羅漢所要斷的所知障,

“ 若蒙諸佛等覺悟時 ”

也可以視為聲聞乘發起成佛之心,

乘佛威力的加持,
開啟佛智,

到成佛時方能斷盡,
那所知障的內涵又是是什麼呢
 
在解深密經卷四 
觀世自在 

…… 於如來地中,有二愚癡,

一者於一切所知境界極微細著愚癡。

二者極微細礙愚癡。】

由能永害如是障故。

究竟證得無著無礙一切智見。

依於所作成滿所緣建立最極清淨法身。

所知障的核心,
是執我為所依,
依我為第一因,

甚至到如來地還有極微細最極微細煩惱障及所知障。

直至到我執盡,
翻轉到一心方為究竟轉依。

比如世間的我,
到境界的大我,

大梵天王對於大我可能更執。

之前說到阿羅漢出定有三種,

看到世間和他同時生起,

以為世間為他所造。

《轉識論》
裡面明確是為:

識變眾生與法,
個體與境界皆是一心的背境所變現,

其中無有少分是六識所作,

二重變現的本質即指向能相為所相的所依,

法能相的背境是法相能相,

法相能相是依一心為終極,

是故一切的顯現都是一心的顯現,

在此顯現的法相無有一法一毫是所相所作。

《心經》講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眼界、
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同樣說明顯現無關個體的根識,

在菩薩唯識來說,
顯現當下即是幻化,
無有少分的真實可得。

個體的感知只是落在顛倒境中的覺,

執根識的覺為自我感覺,

唯識今學在現象界的緣起說為唯識無境,

唯識無境即說明心是顯現法相的根源;

細察自我的感覺是藉整體背境的緣起,

古學所說的識變眾生與法,
施設緣起阿賴耶識為果識,

是依淨識阿摩羅識即顯現的背境而說。

當然從一心看都是識變的體驗,
說為趣。

故說有你不成,
沒你也不成。

有你只能落在所相,
沒你是指放下個體的見依背境而覺,

因為背境的你與境中的你是一體的,

推動五蘊的所行是背境的你,

你是依背境的推動轉化而顯現。

如《薄伽梵歌》中封面插畫,

支持木偶的動是在牽著木偶線的表演的手上,

即能相的導引。

在解深密經中,
有提到初地以上的菩薩,

所要對治的所知障,
也就是無始無明,

所知障是指局限在自我的認知裡,

破所知障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引入佛智,

以佛眼觀世間,
即不落法相的執著。

為什麼佛在
《楞嚴經》
五十陰魔中還罵阿羅漢是魔?

這是指阿羅漢還沒有發起大乘的菩提心。

所以學佛得有大丈夫的志氣,

不但到天界是墮落,
連同聲聞、緣覺都是墮落。

古德云若人發此菩提心即窮盡無始生滅有輪,為什麼?

至此是為出離一切生死海,
為究竟安心處。

且道:
一句疑情鎖話頭,
直破三界緣起天;

達摩祖師說為
“ 心如牆壁,
可以入道 ”;

感而遂通,
寂靜照鑑。

密宗的菩提心論,
說明密法的根源即是菩提心,
提醒行人必須要發菩提心,

常人也經常這麼說。

通常菩提心有
世俗菩提心、
勝義菩提心,

所謂的六般若密,
也有世俗與勝義之別,

僅僅依現象界的慈悲心所行之六般若密,
是世俗般若密;

而至少在菩薩層面的發心是為勝義菩提心,

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故,

包括一切菩薩的功德,

包括一切三界的顯現,

如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心,
顯現為千手千眼救渡一切有緣眾生。

勝義菩提心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無緣大慈說為法界體性智,
大悲是在菩提心中的同體,

不是依個體的境界而說同體,

整體不異個體,
個體不異整體。

《華嚴經》說初發心即成正覺,

即指發此勝義菩提心,
發菩提心即是歸本,

歸本即歸於一心,
歸於密嚴國土,

始本不離是因為始本本來都來自一,

落在變現的末梢是為離心背道。

法身菩提的性德為真如、實相、

第一諦空,
自性清淨,
本體無染,
六祖說為:
何其自性,
本自清靜;
何其自性,
本不生滅;
何其自性,
本自具足;
何其自性,
本無動搖;
何其自性,
能生萬法。

法身本有的性德,
說人人都有性德,
為什麼沒有顯現呢?

必須是修德有功,
性德方顯,
所以要修六度萬行。

怎麼的修德是為有功?

在《仁王般若經》中,
菩薩要修
“ 百法明門 ”
“ 千法明門 ”

甚至於修
“ 百萬億法明門 ”,

是為什麼呢?

真實都是為了明了一切的顯現都是一心的功德,

佛、菩薩、凡夫都只是一心的通道,

一心藉你的功德而顯現,
顯現的同時也是一心,

比如做夢者與夢中的你是無法分開的,

是一個整體。

功德莊嚴,
得報身菩提,

報身即圓明具德,
通達無礙。

因你的悲心無盡,
從報身隨機化現,

隨對方的機緣而化現種種相,

觀音菩薩的三十二相即是隨機化現,

使得救渡的對象得到利益,
圓通自在,
得真實之力,
這是化身菩提。

無明本寂,
十二緣起亦無所得,
為什麼?

二重覺照,
顯現是為幻化,

是為不壞世間而說空。

依此功德常安住寂滅光,
得大涅槃。

再說無明也是一心的投影,

落在投影中那有什麼是投影能做主的?

以此所作都是一心,
無有絲毫是你的所作。

沒有二重的見地,
你一定是在六道輪轉,

這也就有了與你的世界觀相應的輪迴顯現。

這與你相對應的心識,

也是由一心八識的無作藉七識的審和六識的分別而顯現,

故而無論你的明或者無明,

實相的機理一直伴著你的心而顯現,

只是你依在不同層面的看有不同的視角而已。

所以說為密在汝邊。

頂禮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

頂禮歷代祖師及一切善知識

頂禮上師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看上了个手机壳壳,立马果断下单。 熊崽瞄一眼说:你可别买啦,明天就回老家了。么得人收货。 我,一脸理直气壮地说:我发我爹家呀。 …熊崽崽:噗…你可真是个小机灵鬼
  • 在Karan Adivi的帮助下,专业汽车设计师Advait Taware撰写了关于三菱Eclipse电动汽车设计研究。这部未来主义作品与最初的Eclipse几
  • #力丸Rikimaru[超话]##力丸全球顶级编舞大师# 抽奖帖又来啦,pjj们不用焦虑,我们家粉圈很健康,respect我家zdf和会会,我们是远方星球的引
  • 挽回是什么?跟他取得联系?举止暧昧,藕断丝连?再次恢复到男女关系?还是让他重新爱上你,亲密关系饱含激情?#情感问题解答# 很多人因挽回认知偏差,导致挽回行为
  • 【寒潮蓝色预警:未来48小时哈尔滨最低温降8℃以上】7日早晨的哈尔滨白雪皑皑,仿佛掉进了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黑龙江省气象台及哈尔滨市气象台先后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
  • #FEG[超话]# 对于那些怀疑或恐慌或只是对这个项目一无所知的人。选择功能和创新而不是炒作。总是。 2021 年 3 月 4 日。自 feg eth 推
  • #嘉兴身边事#【“产科特需门诊”全新启用】昨天(8月1日)上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新住院楼内,第一批享受“头等舱”产检服务的孕妈们正在产科特需门诊内进行“一站式
  • 顽固性皮肤问题,当选银选宁芙。真的不一般,又到一年春来到,春季皮肤干痒过敏问题来袭,抓挠的感觉今年可以停歇了,银选宁芙是顽固性皮癣的克星,银选宁芙给你问题肌肤好
  • #庄周乙未豪客[超话]#暖心:蒙城丁延山代表全家人向救火受伤的张峰赠送锦旗鲜花! 陆建军摄影报道:2022年1月4日上午十点钟,蒙城县漆园街道办事处碾盘村居民丁
  • 为什么,为什么都是穿越异世界[苦涩] 为什么为什么明明要做异世界漫却永远都是那个套路,套路一样却没有别人做的好真的很让人上火 为什么为什么我却还是一次次往里面跳
  • 肖战正能量艺人 肖战行胜于言 肖战人品好三观正 肖战好帅 王牌部队肖战 肖战顾一野 肖战玉骨遥 肖战时影 肖战余生请多指教 肖战顾魏 肖战斗
  • #新书推荐#《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手册》 内容简介:做好企业隐患排查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在企业生产中,大部分的事故都源于安全隐患没有及时发现,是因一时的疏
  • 如果你是因为性格不合、相处太累而分手,还想挽回却不知道该怎么做,一定要看完这篇文章,相信会对你有帮助。#情感问题解答# 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两个人天生适合,所谓
  • 德国百年巧克力品牌!JD自营一块¥23.2[吃瓜] 『拍五件¥59』【德国进口】RitterSport/瑞特斯波德 巧克力排块100g*5块,10种口味任意组合
  • 所以你什么时候才能长记性?什么时候才能意识到你的团队管理、你的事业版图、你的人际等等存在的问题?你想做自己没问题,但是出问题了好好“公关”,为粉丝多想想,专业一
  • #买奢侈品包包是理财吗# 当然是啊。 很多kol的观点都是在说奢侈品是商品,根本不具备理财属性。 那我想问那些商品房咧?那些炒到过天价的球鞋咧?哪个不是商品?
  • [cp]嗯,记录一下元旦期间和我徐大爷的爱恨情仇 2020.12.31 徐:张小欣你看(透过出租车窗指着江对岸的解放碑) 张:我看见了 徐:我们下去走走吧 张:
  • 大家好 , 今天来谈一谈期货徽商期货开户选择期货手续费低的公司问题哈。期货开户交易所手续费+1分,不限开户资金。 现徽商期货在期货手续费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 #心语人生[超话]# [给力]岁月,转眼就过去几十年,不由得让人感叹,多少深情厚意,沧海桑田,往往就在弹指的一挥间。每日与柴米油盐,打交道,尽享着人间食物的滋养
  • [心] 朋友圈搞怪文案|朋友圈可爱简单文案 好好生活 慢慢相遇 我的快乐被吃掉了 跟最可爱的人出门玩了 把普通的日子过的浪漫一些 别急 在变好 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