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天台宗第十八代祖师临海市东掖山白莲讲寺神照本如大师略传

神照本如大师(981或982年~1050或1051年),族姓林氏,乃四明句章(今宁波慈溪)人。
初受业剃度于本郡国宁寺(今宁波鄞州区国宁寺),后依止天台宗十七祖四明知礼法智大师座下,为知礼大师座下三位最出色弟子之一,修为高深,敏慧博知,不仅广受世人称颂,也普受同门的尊重。《佛祖统纪·本如传》赞其“初依法智,于千众中,有少俊声,史典词翰有法则,为世所爱。”
据《释门正统》所载,本如大师初依止知礼大师时,曾向知礼大师“请益经王义”,知礼大师回答说:“为我作三年监院,却向汝道。”本如大师即谨遵知礼大师旨意,勤勤恳恳履行职责,一心一意服务常住。
待三年期满,又向其师请益,其时知礼大师厉声一喝,复呼云:本如。师豁然有悟,即说颂曰:“处处逢归路,头头复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知礼大师直下印可说:“向来若为汝说,岂有今日?”
本如大师虽是天台宗僧人,属于教下,然考本如大师悟道的经历,则其悟处实与禅宗门下,别无二致,这完全可以从他的这首悟道偈中看得出来。

北宋宋真宗祥符四年(1011 年),遵式大师应杭州刺史薛颜之命,入主灵山精庐(古天竺寺)。不久灵山忏讲不绝,法务繁忙,四远来归的繁荣境况,使他再无暇旁顾东掖山弘法事务,故遵式大师专程赴知礼大师会下,求其举荐才俊,继席东掖。
关于此一求荐情节,《佛祖统纪》记载云:“祥符四年(1011 年),慈云(遵式大师)迁灵山,亲往法智(知礼大师)会下,求可为继。法智(知礼大师)曰:当于众中自择之。慈云(遵式大师)阅视至师(本如大师),即云:斯人可也。”
本如大师旋即被遵式大师“授以东山学者”。自始本如大师即在东掖山能仁寺大开法筵,历三十年,众常五六百。在此期间,先后宣说《妙法莲华经》、《涅槃经》、《金光明经》、《观无量寿经》、《请观音经》、《摩诃止观》、《观心论》、《金刚錍》、《观音别行玄记》等经论,皆讲解了六、七遍。
本如大师勤于讲说的同时,还非常注重修忏,尝集百僧修法华忏,长达一年,瑞验屡见,北宋庆历二年(1042)七月,驸马李遵勗(xù)奏请朝廷,宋仁宗感念其德,赐“神照法师”之号及紫衣袈裟,并智者之教文四千五百卷,以资讲说。
本如大师除讲忏之外,其晚年则专行净土,慕庐山之风,与丞相章郇公及诸贤于能仁寺西南隅,结白莲社,一心念佛,宋仁宗钦其道,遂赐“白莲庵院”匾额。
白莲庵院始由本如大师结屋为庵,仅六七年遂成巨剎。后乃以能仁(寺)山林三分其一,指岭为界,以供白莲庵院樵薪。据《佛祖统纪》云:“(本如大师)尝于寺西南隅,见一虎睡,以杖击之曰:此非汝睡处。虎俛(fǔ俯)首而去,后于虎卧处结屋为菴,归闲其中。”
关于白莲庵院,除为虎卧奇特之地外,另尚别有神奇故事。据《佛祖统纪》云:“先是有五通神居于此,师每禅坐,必连床升行空中,师未尝问。一日,五神请曰:师既踞吾居,乞于此向山冈,建祠塑像,已备泥在山矣。师往视冈上,有新泥一垛,以之塑像无所余。”

本如大师也圆寂辞世于白莲庵院,但关于其辞世具体年份,宋代天台宗学者所作史籍记载却存有异说。其中,南宋宗鉴法师编撰的《释门正统》卷六,认为本如大师圆寂于皇祐二年(1050年);成书稍晚,由南宋志磬法师编撰的《佛祖统纪》卷十二,则认为是皇祐三年(1051年),两者相较仅差一年。虽成书较早的《释门正统》所载似更为可靠,但也不足以证明《佛祖统纪》的记载有误,所以本如大师圆寂于公元1050年或公元1051年似皆有可能。
若按《佛祖统纪》记载,本如大师逝于北宋皇祐三年(1051年),及世寿70岁来推算,其应出生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而若按《释门正统》所载,其寂于皇祐二年来推算,则其当生于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至于二书皆谓大师“腊五十三”,到底是僧腊,还是戒腊,则难以判定。
本如大师圆寂前后,曾出现诸多祥瑞异象,据《佛祖统纪》云:“皇祐三年(1051年),五月十八日微疾,即升座说法,与众诀别。其夕,法堂藏阁、方丈栋梁皆折,锺鼓击之无声。江上渔人见云端有僧,西向而去。诘旦,右脇安庠而逝,时天气盛热,异香非常。明年(1052年)三月,塔全身于寺北,门人启钥,视尊容如生,爪发俱长,有大莲华,产于塔前。”故后天台宗诗僧梵才大师祭文有“圆寂经岁,肉体如生”语。
《释门正统》云:“师轻乐财施,弘教为己任,敝衾坏衲,裕然以老。”仅此一言,可说是对本如大师一生最为客观的评价了。

本如大师著有《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义疏》二卷及《仁王忏仪》,后者今已不存。《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义疏》则注释至十种境界时停笔,后由其高弟处咸大师续而全之,镂版施印达万卷,此书现存于《卍续藏》第35卷之中。
本如大师一生嗣法弟子甚多,著名者如法真处咸、神悟处谦、楂庵有严、天台元璪、承天择仁、永嘉元掺、天台宝织、杭州义全、台州怀雅、承天法宝等诸师。
本如大师一生另尚显有诸多神异境界,如据《佛祖统纪》所载:“师尝于天台邑中,为众施戒,方秉羯磨,忽有光明,自智者塔、国清寺、赤城山,交射于法座之上。”“又因供千佛、饭一千贫人,置华于席下,佛座华应不萎而反萎,贫人座华应萎而反不萎,举众为之叹异。”
  
附 记:
问宣子记曰:(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春,住山鉴堂谓:师塔当方丈后,狃(niǔ)于风水非宜之说,将迁之。破土数寸,香气袭人,棺上产莲华一茎,光明奕奕。暨发函,慈颜俨然,须发长垂,衣被不坏,舍利满龛,一众惊叹,于是亟掩藏之。
镜菴论之曰:法师血肉之身,衣被之饰,在土二百年而不坏,非夫戒定慧三昧之力所持,畴能若是。人或以轻发祖塔,咎鉴堂者,非夫假此日之启视之,曷足以知法师正报亲依、坚固不坏之瑞?为此举者,其祖冥使之乎(《观经疏》以华座观为亲依,今以衣被例之)。

[鲜花]天台宗第十八代祖师临海市东掖山白莲讲寺神照本如大师略传

神照本如大师(981或982年~1050或1051年),族姓林氏,乃四明句章(今宁波慈溪)人。
初受业剃度于本郡国宁寺(今宁波鄞州区国宁寺),后依止天台宗十七祖四明知礼法智大师座下,为知礼大师座下三位最出色弟子之一,修为高深,敏慧博知,不仅广受世人称颂,也普受同门的尊重。《佛祖统纪·本如传》赞其“初依法智,于千众中,有少俊声,史典词翰有法则,为世所爱。”
据《释门正统》所载,本如大师初依止知礼大师时,曾向知礼大师“请益经王义”,知礼大师回答说:“为我作三年监院,却向汝道。”本如大师即谨遵知礼大师旨意,勤勤恳恳履行职责,一心一意服务常住。
待三年期满,又向其师请益,其时知礼大师厉声一喝,复呼云:本如。师豁然有悟,即说颂曰:“处处逢归路,头头复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知礼大师直下印可说:“向来若为汝说,岂有今日?”
本如大师虽是天台宗僧人,属于教下,然考本如大师悟道的经历,则其悟处实与禅宗门下,别无二致,这完全可以从他的这首悟道偈中看得出来。

北宋宋真宗祥符四年(1011 年),遵式大师应杭州刺史薛颜之命,入主灵山精庐(古天竺寺)。不久灵山忏讲不绝,法务繁忙,四远来归的繁荣境况,使他再无暇旁顾东掖山弘法事务,故遵式大师专程赴知礼大师会下,求其举荐才俊,继席东掖。
关于此一求荐情节,《佛祖统纪》记载云:“祥符四年(1011 年),慈云(遵式大师)迁灵山,亲往法智(知礼大师)会下,求可为继。法智(知礼大师)曰:当于众中自择之。慈云(遵式大师)阅视至师(本如大师),即云:斯人可也。”
本如大师旋即被遵式大师“授以东山学者”。自始本如大师即在东掖山能仁寺大开法筵,历三十年,众常五六百。在此期间,先后宣说《妙法莲华经》、《涅槃经》、《金光明经》、《观无量寿经》、《请观音经》、《摩诃止观》、《观心论》、《金刚錍》、《观音别行玄记》等经论,皆讲解了六、七遍。
本如大师勤于讲说的同时,还非常注重修忏,尝集百僧修法华忏,长达一年,瑞验屡见,北宋庆历二年(1042)七月,驸马李遵勗(xù)奏请朝廷,宋仁宗感念其德,赐“神照法师”之号及紫衣袈裟,并智者之教文四千五百卷,以资讲说。
本如大师除讲忏之外,其晚年则专行净土,慕庐山之风,与丞相章郇公及诸贤于能仁寺西南隅,结白莲社,一心念佛,宋仁宗钦其道,遂赐“白莲庵院”匾额。
白莲庵院始由本如大师结屋为庵,仅六七年遂成巨剎。后乃以能仁(寺)山林三分其一,指岭为界,以供白莲庵院樵薪。据《佛祖统纪》云:“(本如大师)尝于寺西南隅,见一虎睡,以杖击之曰:此非汝睡处。虎俛(fǔ俯)首而去,后于虎卧处结屋为菴,归闲其中。”
关于白莲庵院,除为虎卧奇特之地外,另尚别有神奇故事。据《佛祖统纪》云:“先是有五通神居于此,师每禅坐,必连床升行空中,师未尝问。一日,五神请曰:师既踞吾居,乞于此向山冈,建祠塑像,已备泥在山矣。师往视冈上,有新泥一垛,以之塑像无所余。”

本如大师也圆寂辞世于白莲庵院,但关于其辞世具体年份,宋代天台宗学者所作史籍记载却存有异说。其中,南宋宗鉴法师编撰的《释门正统》卷六,认为本如大师圆寂于皇祐二年(1050年);成书稍晚,由南宋志磬法师编撰的《佛祖统纪》卷十二,则认为是皇祐三年(1051年),两者相较仅差一年。虽成书较早的《释门正统》所载似更为可靠,但也不足以证明《佛祖统纪》的记载有误,所以本如大师圆寂于公元1050年或公元1051年似皆有可能。
若按《佛祖统纪》记载,本如大师逝于北宋皇祐三年(1051年),及世寿70岁来推算,其应出生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而若按《释门正统》所载,其寂于皇祐二年来推算,则其当生于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至于二书皆谓大师“腊五十三”,到底是僧腊,还是戒腊,则难以判定。
本如大师圆寂前后,曾出现诸多祥瑞异象,据《佛祖统纪》云:“皇祐三年(1051年),五月十八日微疾,即升座说法,与众诀别。其夕,法堂藏阁、方丈栋梁皆折,锺鼓击之无声。江上渔人见云端有僧,西向而去。诘旦,右脇安庠而逝,时天气盛热,异香非常。明年(1052年)三月,塔全身于寺北,门人启钥,视尊容如生,爪发俱长,有大莲华,产于塔前。”故后天台宗诗僧梵才大师祭文有“圆寂经岁,肉体如生”语。
《释门正统》云:“师轻乐财施,弘教为己任,敝衾坏衲,裕然以老。”仅此一言,可说是对本如大师一生最为客观的评价了。

本如大师著有《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义疏》二卷及《仁王忏仪》,后者今已不存。《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义疏》则注释至十种境界时停笔,后由其高弟处咸大师续而全之,镂版施印达万卷,此书现存于《卍续藏》第35卷之中。
本如大师一生嗣法弟子甚多,著名者如法真处咸、神悟处谦、楂庵有严、天台元璪、承天择仁、永嘉元掺、天台宝织、杭州义全、台州怀雅、承天法宝等诸师。
本如大师一生另尚显有诸多神异境界,如据《佛祖统纪》所载:“师尝于天台邑中,为众施戒,方秉羯磨,忽有光明,自智者塔、国清寺、赤城山,交射于法座之上。”“又因供千佛、饭一千贫人,置华于席下,佛座华应不萎而反萎,贫人座华应萎而反不萎,举众为之叹异。”
  
附 记:
问宣子记曰:(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春,住山鉴堂谓:师塔当方丈后,狃(niǔ)于风水非宜之说,将迁之。破土数寸,香气袭人,棺上产莲华一茎,光明奕奕。暨发函,慈颜俨然,须发长垂,衣被不坏,舍利满龛,一众惊叹,于是亟掩藏之。
镜菴论之曰:法师血肉之身,衣被之饰,在土二百年而不坏,非夫戒定慧三昧之力所持,畴能若是。人或以轻发祖塔,咎鉴堂者,非夫假此日之启视之,曷足以知法师正报亲依、坚固不坏之瑞?为此举者,其祖冥使之乎(《观经疏》以华座观为亲依,今以衣被例之)。

由凡入圣的修行法门:始于《感应篇》, 中于《玉皇心印妙经》, 终于《清静经》
一个宗教不能没有修持法门, 但道教的修持法门过多, 且离散无序, 在今日好简恶繁的功利社会中, 须有人来简化其修持次第, 循序诱导。如无人来加以综汇整理, 初学者将难以入手, 也无法吸引信众 。今将之综汇整理, 其较适合于今日社会者, 似乎有下述经典及修持方式。

道教修持法门的第一层 :
——以《太上感应篇 》等劝善书来积功行善, 进而诚意正心
修持在次第上有先后之别, 在内容上有浅深之分, 在实践上有难易之别。有初门接机之法, 有较深的修真悟道之门。在接引信众上, 笔者以为应以 《太上感应篇》、《太微仙君功过格》、《文昌帝君阴骘文》、《关圣帝君觉世真经》等劝善书, 为接引初阶之门, 用来培养善心, 端正心念。上述的经典, 不仅是劝善书, 也是修行法门。而前二者《太上感应篇》及《太微仙君功过格》影响最为深远。

善与恶, 本来是相对, 且是抽象的概念, 难以去计数的 。而《太上感应篇》, 却努力把善恶事情具体化, 分别列述善 、恶事, 方便于区分, 也方便于遵循。《太微仙君功过格》则把善恶功过数量化, 按照事情的轻重, 予以不同的点数;每一件善事依其事情大小加以区分, 由半功、一功, 至百功 ;恶事亦依其大小, 由半过至百过;然后加以计数。积累年岁, 可以自行统计所行善恶点数, 并由此而知自己功过各多少, 甚便于民众奉行。
《太上感应篇》讲善恶感召与天神降赐祸福吉凶,《太微仙君功过格》在计数所行善恶功过之多寡 ;一属理论阐扬, 一则倡勉力行 。
由于《太上感应篇》、《太微仙君功过格》、《文昌帝君阴骘文》、《关圣帝君觉世真经》等劝善书能跨越道教的界限, 普被佛教及儒生所接受, 所以道教今后的修行法门, 应以这些书为基, 来培养信众的善心正念。

道教修持法门的第二层:
——修性与修命的“养形 ”法门
在信众建立善心正念后, 接着进而以《玉皇心印妙经》、《太乙金华宗旨》 、《悟真篇》等, 由修炼精 、气 、神入手, 来 “养形 ”。并进而以《清静经》及 《老》、《庄》哲学等由清静无为, 无所得入手, 来 “养神 ”。养形可以以内丹为主, 以外丹之养生药物为辅来进行。内丹修炼之书甚多, 较合适于近代人好简要求的, 约有《玉皇心印妙经》、《太乙金华宗旨 》 、《悟真篇》等书 。《悟真篇》和《周易参同契》相同, 都是隐语太多, 较隐晦, 不适于初学。初学者, 可以由《玉皇心印妙经 》、《太乙金华宗旨》入手, 以此为基 。

道门修持的最高境界 :
——由 “有 ”返 “无”, 弃物入道的 “养神 ”工夫《玉皇心印妙经》、《太乙金华宗旨》、《悟真篇》、《周易参同契》等内丹修炼之说, 虽也分性功、命功, 但毕竟都属于“养形 ”之书, 以金丹为可成, 有果可得, 有道可证 。仍不免落于 “有 ”中, 不能合道家所特别强调的 “无 ”。“有 ”为养形, “无”则是养神。养神之书则有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老子》、《文子》、《列子》、《庄子》等书。
“清静”一词, 源自 《老子》。在修持上, “清 ”是不染杂, “静 ”是不起念。
《清静经》的修持法门, 是综汇周世老庄思想而来的。《清静经》的 “内观于心, 心无其心, 外观于形, 形无其形 。”是在论述 “我 ”之存在, 是由 “形 ”与 “神 (心 ) ”二者组合而成;但向内观照, 就会发现 “心”由思想所组成, 思想由 “意念 ”而来 。人之意念刹那生灭, 人之思想亦变化不居 ;所以是 “心无其心 ”。

万物由道生, 因聚散而有生灭, 身、心、物既皆非吾有, 便不可执着于以 “无”为 “有” 。《清静经》因此而 “观空以空, 空无所空;所空既无, 无无亦无;无无既无, 湛然常寂。”此句乃是在论述修道之方。修身行道, 在于灭损情欲以增道心, 损之又损, 以至于无为的道体。无为即是不着于心 、不着于物, 顺道体之自然;即是 “无无亦无 ”, 与道契合的境界。

易言之, 可以将道教的修炼法门, 归结为 “有 ” 与 “无 ”两种不同修炼方式, 或称之为 “有为 ”与 “无为 ”。而这些道教的修炼法门中, 笔者以为可以始于《太上感应篇》,中于《玉皇心印妙经》, 而终于《清静经》。《太上感应篇》以兴善, 《玉皇心印妙经》以养形, 而《清静经》以养神, 还归大道。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Us Weekly独家报道称#布兰妮[超话]# 去年年底时曾告知法院调查员她有意与男友Sam Asghari生个孩子,但一直遭到父亲反对,因为Jamie Spe
  • #时尚穿搭# [酷]门禁卡、名片...上班需要带在身上的卡片真的有够多,工作一忙起来在身上东找西找,却找不到它的时候更是手忙脚乱!一款精致的挂颈卡夹不仅能够井然
  • #IU湿发造型# IU是真的好看。哈哈我刚刚发现手机相册里一个男明星都没有,全部都是女生。下面是我相册里的所有美人儿: IU,孙艺珍,麦子,宋慧乔,倪妮,廖圆圆
  • 梁博文是一个很木讷的人 有些事情他不是不做是真的想不到 但是只要他能想到的事情他都会做的很好 很多小细节让我很感动 打电话不管干什么永远都是让我先挂 看到消息只
  • 据了解,滴滴外卖在国内的业务会逐渐弱化,海外业务则由国际化团队负责,主要从“第三世界国家切入”。“太突然了,同事们都很懵。
  • 【设计师】吴泽【小区名称】公园一号210㎡【施工单位】大同城市人家【设计风格】欧式风格【咨询热线】0352-7946519【服务宗旨】城市人家装饰公司为您前期参
  • #户外拓展训练##思埠集团# 一天十多个小时的高强度拓展留在心里永久的震撼[拳头]经历了酸甜苦辣,体会过痛苦的体力透支,也享受过通关后的喜悦……感受太多太多…
  • 有些事,总是因为还有退一步的可能性,所以自然而然的选择了不去更进一步的,有些人,总是觉得绑定的很紧,就不再去用心的维系,所以成年人的回忆都是遗憾 看《陈情令》第
  • 据说因有白色的乌鸦栖息于县城,人们觉得这是个好兆头,于是就把县名改为... #历院资讯# “献礼五四,青春如诗”活动迎来了颁奖时刻青年是1919年前的你们,青年
  • 2月1日晚无不适主诉,因觉得与黄某某有接触,主动到海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检查后转至海门市人民医院隔离治疗,2月2日南通初筛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2月3日确诊
  • #九日98号技师[超话]# 我又又又来招人了 我们是iosqq区的战队 战队名叫“九日哪里跑” 然后呢招人有几点小小的要求 1.有个小小的段位要求,希望你高于或
  • 我们倾尽所有只为给你一场关于线上的视觉盛宴很荣幸,有您跟我们一同见证~这样的精彩怎能错过!明明知道已经不在,可是,梦里还出现我身边,陪我一起赏花踏青,数尽散落星
  • #班兆博[超话]#班兆博也成了轩妈蛋黄酥的铁粉[鼓掌]直到第一次吃到轩妈蛋黄酥!妈妈吃了蛋黄酥,宠你宠的像小猪[猪头][猪头](哼哼~)#算命##补财库##占
  •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茶叶的数量并不多,可以通过把盒子放入到冰箱中进行保存,这样保存的茶叶可以起到干燥无异味的效果。茶叶的储存关健是防压、防潮、密封、避光、防异味。
  • 5.你是我领略万物后仅存的心,我超级喜欢你!多庆幸,你是我领略万物后 仅存的心动。
  • )微博我互fo都要取关我了[允悲][允悲]最近多了好多粉丝,我错了,我该开评论的[允悲][允悲]我的微博日常没啥有意思的东西,大部分是哈哈哈哈哈我估计这段时间都
  • 苏氏山水经过多番勘测,由于酒店位置处于丛林之中,外观缺乏可鉴赏性,为了打造出一个全新的五星级酒店,让整个景区再一次提升自身价值,苏氏山水展示出了自己最拿手的假山
  • #陈钰琪[超话]# [心]#陈钰琪月上重火# [心]#陈钰琪重雪芝# 流年低声轻轻说一段温柔的唇语光阴辗转梦里编织着动人的秘密梦中的涟漪穿梭在心里陪我颠沛流离风
  • ◎如果你瞄准月亮,即使迷失也是在星河之间◎当你穿越了暴风雨,你就不再是原来的那个人了◎世事千帆过  前方终会是温柔和月光◎追逐影子的人,自己就是影子◎可惜山鬼不
  • 所以不论是当你挽回爱情还是维持爱情时,都要保持自己处于增值状态不要做一个枯燥乏味的人,一成不变的生活不能带给你丰富的阅历和谈资,更不会增长你的见识和眼界。挽回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