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学国学#【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唐代〕】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译文: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奔流。
  吴国宫殿的鲜花芳草遮没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
  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
  那些悠悠浮云总是遮蔽太阳的光辉,登高不见长安城,怎么不让人内心沉痛忧郁。
  赏析:《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的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嫌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优美。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市凤凰山。相传,南朝刘宋元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凤凰是一种祥瑞。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如今凤去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由眼前之景进一步生发,联想到六朝的繁华。三国时期的吴以及后来的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先后在金陵定都,故金陵有“六朝古都”之称。六朝时期,金陵达到空前的繁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绵长的秦淮河横贯城内,两岸汇聚六朝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以及市民的居住中心,其繁华可见一斑。可是,六朝虽繁荣却也短命,每个王朝的寿命平均大约55年,轮转之速,令人恍惚。如今看来,吴国曾经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时代的风流人物也早已作古,六朝的繁华也如凤凰台一样消失在历史的淘浪中。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两句由抒情转为写景。诗人并没有一直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而抽出思绪将目光投向了眼前的河山。“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三峰并列,矗立在缥缈的云雾之中,若隐若现,好似落在了青天之外;秦淮河西入长江,被白鹭洲横截,江水一分为二,形成两条河流。此二句气象壮丽,境界阔大,为末联“不见长安”作铺垫。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李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触境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相传李白很欣赏崔颢《黄鹤楼》诗,欲拟之较胜负,乃作《登金陵凤凰台》诗。《苕溪渔隐丛话》、《唐诗纪事》都有类似的记载,或许可信。该诗与崔诗工力悉敌,正如方回《瀛奎律髓》所说:“格律气势,未易甲乙。”在用韵上,二诗都是意到其间,天然成韵。语言也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作为登临吊古之作,李诗更有自己的特点,它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李白是天才诗人,并且是属于那种充满创造天才的大诗人。然而,惟独李白临黄鹤楼时,没能尽情尽意,“驰志”千里。原因也很简单,所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因而,“谪仙诗人”难受、不甘心,要与崔颢一比高低;于是他“至金陵,乃作凤凰台诗以拟之”,直到写出可与崔颢的《黄鹤楼》等量齐观的《登金陵凤凰台》时,才肯罢休。
  这虽然是传言,但也挺恰切李白性格。《登金陵凤凰台》博得了“与崔颢黄鹤楼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的赞扬。其实,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崔颢的《黄鹤楼》,它们同为登临怀古的双璧。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艺术特点,首先在于其中所回荡着的那种充沛、浑厚之气。气原本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从先秦时代起就被广泛运用。随着魏晋时期的曹丕以气论文,气也就被当做一个重要的内容而在许多的艺术门类里加以运用。虽然,论者对气的理解、认识不完全相同,但对所含蕴的思想性情、人格精神与艺术情调,又都一致认同。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明显地充溢着一股浑厚博大之气,它使李白观古阅今,统揽四海于一瞬之间,且超然物外,挥洒自如。浑厚博大之气使李白渊深的思想,高妙的见解,阔大的心胸,成为编织巨大艺术境界的核心与精神内含。就像透过“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巨大立体时空,可以感受到历史的脉搏跳动与诗人的呼吸一样,通过李白的举重若轻,从容自在,以浩然雄大之气充塞整个诗歌境界的努力,也能更进一步感受到他整个诗歌以气夺人的艺术特点。
  李白此诗的艺术特点,又在于对时空观念的完美表达。这既体现在对历史与自然的认识上,也体现在他构造时空艺术境界的表达方法上。李白强调的自然永恒不朽,一方面是宣传他的以自然为中心的“物我为一”的世界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揭露历史上的统治神话。因为从古而来,几乎所有的统治者他们都宣扬自己的世代永存与精神不灭,并且还把这样一种模式灌输到人们的意识形态当中,使人深信不疑。但是,李白则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即或是极为强有力的统治者,就像秦始皇,他可以“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然而他终归也要“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古风·秦王扫六合》),烟消云散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李白看来,宇宙万物之中,能够获得永恒存在的只有自然。一切的繁华与骄奢淫逸都会烟消云散;如果说它们还存在,似乎也只是作为自然的反衬而存在的。另外,李白在表现自然力量的雄大与变化的时空观时,则选取了最为典型的事物,即“三山半落”之混茫与“二水中分”之辽阔,从而构造出阔大的境界,并且把历史的变迁,即时间的改变与地点的依旧,即空间的不改整体地表现出来,启发人们作更深的思考。
  《登金陵凤凰台》与《黄鹤楼》在格律气势上不分上下。在用韵上,二诗都是意到其间,天然成韵。语言也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作为登临吊古之作,李诗更有自己的特点,它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来源:古诗文网  

了解如来藏,为你的修行插上翅膀
  如来藏是梵文Tathāgatagarbha的汉译,意谓一切众生本来具足自性清净之如来法身,众生身中原本就具足如来那样的智慧德相。换言之,如来藏是佛所具有的清净实性或众生身心中所潜藏的佛性。如来藏是众生本来就具有的常住不变之佛性,因被无明、妄想、烦恼所掩盖而未显现,所以叫“藏”,藏是潜藏,未显现之意。故如来藏实际上是佛性的异称。 从如来藏的体性而言,如来藏与法性、佛性、清净法界、佛的法身、真如、实相都是同义词,这些术语是同一个意思,只是用法有不同侧重面而已。

  如来藏不是有为缘起法,而是无为法。如来藏自性为空,寂然清净,不生不灭,恒常不变,周遍法界。众生与诸佛本具的如来藏具有相同的体性,平等无别。差别仅在于,佛位的如来藏已经出缠,其体性、相状皆清净无染。而凡夫位的如来藏被无明烦恼所缠缚,在相上有染污,还没有出缠。

  如来藏是众生身心中本具的,不是修行得来的,不管众生修不修行,如来藏从无始以来一直都在众生身中,不增不减,你修行,它不会多一分,你不修行,它也不会少一分。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所谓的成佛就是“无所得”。众生身中原本就有如来藏,众生原本就具足如来的智慧德相,只因为其如来藏被无明烦恼覆盖才成为凡夫,若将无明烦恼统统除去,让如来藏脱离种种尘垢缠缚,回归其寂然清净的本来面貌,那么众生就成佛了。尽管如来藏是众生本具的,不是修行所得,但若不修行,如来藏就不可能自动出缠,所以要让如来藏出缠非修行不可。修行的过程即是如来藏脱缠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得到什么了?真的什么都没有得到。因为如来藏一直就在你身中,从未失去过。既然不曾失去过,就无所谓得到。成佛是“无所得”境界,好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修行时拼命向外求,以为有什么可得,以为成佛就是成神成仙,好像有多么稀奇神秘似的。其实,佛(法身佛)即是寂然清净的如来藏心,而不是别的什么。所以,求佛道是向自己的心中求,而不是向外求。禅宗的明心见性、即心即佛、顿悟成佛就是根据如来藏思想提出来的,将如来藏思想发挥到了极致。

  众所周知,大乘佛教的修行以成佛为最终目标。如来藏即是成佛之因,是成佛的根据。如来藏思想也称为佛性说,它是整个大乘佛教的出发点,也是其最终归宿。大乘佛教的修行人,不管修的是哪个法门,都应该了解一下如来藏思想,虽然这是佛教知识,但了解一下对修行会有帮助。譬如,净土宗修念佛法门,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修行目标。一般净土宗信众都知道念佛修行是为了求生西方净土,至于去西方净土干什么,并非人人都明白。去西方净土不是为了享乐,不是为了永生,而是因为西方净土有良好的修学环境和条件,在那里可以亲耳聆听阿弥陀佛和善知识的教诲,可以继续修学深造,直至最终成佛。成佛后慈航倒驾,再来裟婆世界度众生,就像观世音菩萨那样。所以,往生西方净土不是念佛修行的最终目标,成佛度众生才是修净土宗的终极目标。西方净土只是漫漫修行征程中的中转站,而不是终点。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知道念佛不是光动动嘴皮子就行,还要发菩提心和慈悲心,要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宏愿。要明白去西方净土是去求佛道的,不是为了去享乐的。若怀着去西方净土享乐的念头念佛,那念佛喊破喉咙都无用,因为以自私自利的心态念佛与佛菩萨慈悲度众生的愿心不相应。只有当你的愿心与佛菩萨的愿心相应时,念佛才会有力量,才能有成就。净土宗的念佛法门是非常殊胜的法门,简单易行,容易成就。如果念佛修行人能多少了解一下大乘佛教的如来藏思想,搞清楚念佛求生西方净土的真正目的是什么,那么,念佛的效果会更好,会更容易成就。

  如来藏思想很复杂,三言二语说不清楚,但它的要义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能成佛。中国佛教的核心教义是如来藏思想,可以说如来藏思想是中国佛教的根本特质。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中,其中有六个宗派是以如来藏思想为理论依据而立宗的,它们分别是: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这些宗派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占据着主流地位。若抽去如来藏思想,中国佛教就无法成立。可见,如来藏是中国佛教的理论支柱,也是中国佛教赖以生存的命根子。这么重要的如来藏思想,你能不了解吗?

  佛学界一般用“一心三藏”来解说如来藏思想的要旨。一心指无分别、无生灭、恒常如一的心体,即自性清净心。《楞伽经》卷一曰:“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为如来藏。”故一心即是如来藏心,是诸佛和众生本具的自性清净心,也叫真心。

  一心三藏中的“三藏”的意思不是指有三个如来藏,而是指如来藏有三个含义: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

  空如来藏的意思是如来藏自性寂然清净,无染无垢,离一切尘垢烦恼而显现空性,即如来藏自性是无相,是空性,这跟诸法实相是空相、是空性的道理是一致的。显现空性的如来藏体性周遍法界,实际上即是一切法之“真如”(真如即是诸法实相,即是空性)。

  不空如来藏的意思是,如来藏具足如来的无量智慧德相,具有不可思议的解脱功德,即如来藏的空性含摄种种“妙有”。换言之,如来藏为一切诸法之根本,具一切法,摄一切法,不离一切法。如来藏能派生世间和出世间一切善法,称之为不空如来藏。

  空不空如来藏讲的是不执空有两边的中道观,意思是如来藏既是“非一切法”之空,又是“即一切法”之不空,空与不空不可分离,既空又不空,非空非不空,离即离非,是即非即,空有不二,圆融无碍,性相无碍。

  依天台宗智者大师之见,如来藏的三义与天台学的“三谛”相契合。“三谛”是天台宗的基本教义,意谓在一心中观缘起法,即空、即假、即中。事物皆由因缘和合所生,故为假有;因缘所生的事物没有独立实体,虚假不实,故名为空;空、假不可分离,非空非假,即为中道。空、假、中的三种道理真实不虚,是佛教真理,故名“三谛”。于一心中同时观悟“三谛”,称为“一心三观”,此乃天台宗的著名教义。按照天台宗的“三谛”来解释,如来藏就是即空、即假、即中的实相。空如来藏即是真谛(即空),不空如来藏即是俗谛(即假),空不空如来藏即是中谛(即中)。

  说如来藏的佛经很多,若都写出来要列一长串,在此不一一开列。只给大家提一下《圆觉经》和《楞严经》,这是专门讲述如来藏“性空妙有”思想的两部佛经,是如来藏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佛教产生了深远巨大的影响。建议文化程度较高的佛友可以读一下,无论对增加佛学知识还是修行实践都大有裨益。《楞严经》卷四涉及“一心三藏”思想,尽管没有明确提出“一心三藏”这个术语,但佛陀对“一心三藏”的义理有详细阐述。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楞严经》卷四中,开首就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中说法第一的富楼那尊者提出的两个问题:一是,若世间一切法都是如来藏,是本来清净的无为法,为何忽然生出山河大地等一切有为相,而且次第迁流,终而复始?二是,地、水、火、风、空“五大”皆周遍法界,然“五大”之性互相陵灭,如水火不相容,为何两者都可以周遍?在回答富楼那的第二个问题时,佛陀开示了如来藏三义,即佛学界所说的“一心三藏”中“三藏”(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的含义。佛陀用“虚空”作譬喻来解释如来藏三义。虚空代表如来藏。虚空之体无相,非是万物诸相。无相的虚空即是空如来藏。虚空虽空,但却不排斥万物诸相在其中发挥作用。虚空有日照就显现光明相,乌云聚积就显示黑暗相,风吹时就有动相,雨后天晴就有清朗之相,地气凝聚就现出浊重之相,尘土飞扬就现出阴霾之相,水澄清就会映现诸相。虚空中显现这七种不同的有为相,即是不空如来藏。这七种有为相是从日、乌云、风等七缘所生呢?还是虚空自有呢?如果是从日、乌云、风等七缘所生,那么就以日照为例,既然显现的是日的光明相,则十方世界应当同是日的光明色,为何在虚空中又可以见到一个圆日呢?如果是虚空自有光明,虚空应恒常自照,为何半夜和云雾迷漫之时,不生出光明呢?由此应知,此光明相不是定属于日,也不是定属于虚空,但却不离日、虚空而有。这即是空不空如来藏。接着,佛陀说明了真妙觉明之如来藏心与诸有为相的关系。佛陀说:你若循感空之业而去觉明,则有空相显现;若循地、水、火、风各不同的业而去显发觉明,则有各不相同的四大相显现;若诸业一起发明,则诸相一齐显现。怎样一齐显现呢?佛陀用一个绝妙的比喻来说明:如在一处水中映现出日影,两人同时观察水中日影,然后各自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行走,则各有一个日影随着两人而去,一随东行,一随西行,事先并没有确定的所行之处。你不应当诘难说:此日影只是一个,为何各有一日影随两人同行?各自随行的日影是两个,为何水中只显现一个呢?这样婉转说一说二,其实都是虚妄计执,并没有真实的凭据。

  《楞严经》卷四后面部分,佛陀对如来藏和如来藏三义做了进一步解释。在此不再详述,有兴趣的佛友可以自己读一下经文。若能静下心来仔细研读《楞严经》,必定受益匪浅。都说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读过《法华经》和《楞严经》后方知此话不假。
转自学佛网

 

消灾免难: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学佛为成佛,一向专称“南无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乘佛大愿业力决定往生

略论 禅宗的由来以及禅宗的见性成佛

禅宗是佛陀于灵山会上拈花,迦叶尊者微笑,以心印心的方式传给迦叶尊者的,因此迦叶尊者被尊奉禅宗初祖,这就是禅宗的最初的由来。后来又代代相传,直至传至中国佛教最有名的六祖慧能禅师,禅宗在中国才更加兴盛。

灵山拈花笑 心心相印传 证教海精髓 第一义悉檀 惟论见佛性 绝次第言谈 摄上根上智 喻如天龙雨

上面这几句话是说禅宗的,意思是佛陀在灵山会上拈花,迦叶尊者微笑,佛陀和迦叶尊者心心相印,佛陀以心传心,佛陀的教导分为修证和教理(教理是指帮助树立正知正见的道理,也可称为佛知佛见)两部分,佛陀传给迦叶尊者的是见性成佛的法门,这种法门是佛陀所讲修证和用来树立正知正见的教理两部分的精髓,即使有无量的修证法门与教理,这种见性成佛的法门也是所有修证法门和所有教理的精髓。这种见性成佛的法门是第一义谛,是佛教的胜义谛。此法门只是开示见性成佛的法门,是圆满顿悟的法门,因此杜绝了对一切次第法门的言谈,此法门只适合上根上智之人,此法门圆摄一切法门,是一切修证法门和教理的最高境界,喻如天龙雨,此见性成佛法门如同大海,而诸多修证法门和诸多教理就如同天龙下的雨一样,最终都会流归于大海之中,最终都会回归于此法门之中。

也就是说,真正的禅宗是不谈次第的,是杜绝了一切次第的法门的言谈,轻装上阵,单刀直入,顿悟见性。

当然遇到根性低的人,也是可以传授次第法门的。因为真正的禅宗见性成佛的法门毕竟只适合上根上智之人。

真正的禅宗见性成佛的法门是不谈四禅八定的,也不会用到四禅八定,而是顿超直入,直接了悟佛性证悟佛性。

但是如果根性小,没有办法直接见性成佛,那么修炼四禅八定作为次第增进的方法,也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佛陀拈花,迦叶微笑,这是佛陀在用心向弟子们传授自己的佛性境界,而迦叶尊者以自己的心印入了佛陀的佛性境界,所以迦叶面现笑容。迦叶尊者不但证入了佛陀的佛性境界,而且也证悟了佛性(如来藏真如自性)的教理,因此单刀直入,顿悟成佛,而被尊奉为禅宗初祖。

缘起性空是在讲解缘起缘灭的规律,所以缘起性空是在科学性的讲解世俗谛缘起缘灭的现象,缘起了就会产生各种现象,缘灭了现象也就灭了,也就由存在变为了不存在。

在佛性(如来藏真如自性)之内是不存在缘起之说的,因为胜义谛本身就是无生无灭,无缘起的,因为真如自性是非自然性的,也是非因缘性的。

只有谈到世俗谛的时候,佛陀才会谈到缘起,谈到因果,谈到各种现象到了最终都会消失,回归空无。

在没有缘起的介入,而能一直存在的才是真如自性(佛性),不生不灭,圆满周遍,无缘大慈(指不需要缘起而一直存在的道德性质),清净无染,这才是佛性的品质和属性。

所以见性成佛是证悟佛性的品质和属性,修行者不能把见性成佛仅作为证悟道理的法门,更要证悟佛性的品质和属性。证悟道理可以明理,可以树立和佛陀一样的正知正见,证悟佛性的品质和属性可以成就佛性的境界。因此了悟教理与修证品质属性都不可偏废,都是证道悟道必不可少的要素。

有人说佛性是缘起性空,其实这是不懂佛法的说法,缘起性空虽然也可以说是佛性,但是缘起性空是世俗谛,只是佛性的皮毛,并不是佛性的胜义谛,佛性的胜义谛品质属性是无缘起的,是不生不灭的,是不变不易的,清净无染的。

佛在楞严经上说:地、水、火、风、无非真如自性。这就是说世俗谛的各种现象也是由真如自性产生的,现象是需要依赖缘起而存在的,而真如自性则不需要依赖缘起而存在。世俗谛的各种现象都是生灭无常的,不断在变易之中,而胜义谛的真如自性却是无生无灭,不变不易的,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变化的永远只是现象,而本质自性(真如自性)不生不灭,不变不易。譬如水的本质不生不灭,不变不易,但是水的现象却是生灭无常千变万化的,譬如水遇到高温的缘起,就会变成水蒸气水分子,遇到低温的缘起就会变成雪或冰,也就是说水的形态(现象)可以千变万化,变成各种东西(现象),但是水的本质自性却没有发生任何内在的改变,水的本质自性也没有生也没有灭,也没有发生任何变易。

所以佛陀讲佛法,讲到了现象和本质两个层面。佛陀对现象和本质进行了科学的阐释,佛陀对现象进行科学的剖析和解释,解释缘起性空,解释因果,这都属于世俗谛,这都是讲解由后天事物现象所形成的自然科学规律,应该怎样遵守这些后天形成的自然法则规律,所以这一部分理论都可以归结为后天之道,就是后天现象所形成的自然法则规律。

而佛陀所开示的真如自性则是胜义谛,是脱离了缘起而讲的法,是在讲解在宇宙之初,没有任何缘起之前,宇宙本身就存在的品质和属性(法性)。这是宇宙先天就存在的(品质和属性)法性!

先天的真如自性如水的本质自性,任何时候处于不生不灭不变不易的状态,但是在后天的演变变化之中,真如自性遇到缘起而形成的形态(现象)却是生灭无常,变化变易的。

所以见性成佛,是只观先天法性,以先天法性为身,即会证悟胜义法身。后天之道则是用来引导行为符合自然法则规律的,符合因果的。

所以先天之道(先天法性)是让心找到最终的依靠,找到最终的归宿,获得最终的解脱。而后天之道(由事物现象所形成的法则规律)不是用作最终的信仰的,而是用来指导行为的。

在唯识宗里边谈到了非空非有以及非一非多。这并不是让大家认为佛法是不可言说的,或是故意让大家把佛法神秘化。其实这是变换了四个角度来看待事物,“非空”是引导大家不要走入空性的极端,因为如来藏真如自性有不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是非空的。“非有”是引导大家不要走入“有”的极端,因为如来藏真如自性也有空如来藏,而空如来藏又是非有的。“非一”是引导大家不要走入“一”的认知极端,因为如来藏真如自性有三种法性。“非多”是引导大家不要走入对“多”的认知极端,因为三种法性是一体的。就如同宇宙有虚空这种真如自性的存在,也有形成物质现象的不空的真如自性。但是它们又同时存在于宇宙这个整体之中,从宇宙的角度来说,它们又是一体的。所以这也是引导大家从整体来看待事物的存在。

(转载佛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劝别人的原则:凡事该不该做,先从最坏处着想,如果最坏的结果你乐于承受,又有什么事可以难倒你呢?有的人七老八十的,还偷学少年爱正忙,听说还有上电视的,真的是热之
  • 我在心里衷心赞叹观音心咒的不可思议功德,于是更大声念诵,“嗡嘛呢叭咪吽……”更奇怪的事来了,十多个鬼魂仍然在我前面来回飘荡,但当我念至“吽”字时,它们全部像触电
  • 1985年他获得中国十大笑星的称号,在全国的相声大奖中,名列前茅。南漳县博物馆是服务县域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的综合性博物馆。
  • #守护花蕾计划# 六月充满着小幸运[微风][微风],总有人心系着大山里的妹妹们,为关爱她们而发声[抱一抱][抱一抱]欢迎@秦奋Roi 加入“花蕾使者”公益行列,
  • [星星]再次行动:领取多重奖励1.除免费【行动】次数外,每天还能免费获得6次【再次行动】的次数。#恋与制作人[超话]# 如约而至:免费SR羁绊开放获取!
  • 心中有风景,眼前无是非,真正成熟的人,对于别人说错的话,做错的事,不会放在心上,更不会因别人的过失而染污自己的心灵。心中有风景,眼前无是非,真正成熟的人,对于别
  • 5、将饺子皮扯大或擀薄,用筷子夹炒好的糯米饭,如图7⃣️所示,虎口收紧,底部颠平即可放入蒸盘上。好吃哭‼️自己做的烧卖,邻居都来学食材准备如下⬇️糯米1斤左右,
  • 【海南:退税减税“春风化雨” 政策红利“润物有声”】海南今年4月开始实施的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是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重头戏”国家税务总局文昌市税务局主动出击
  • 云根白茶陕西运营中心负责人刘皇林表示,云根白茶是政和白茶的杰出代表,不但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带动两地的茶叶销售,为国家的精
  • 他说他是首汽的司机,接了这个单别人把手机给他后,就把订单取消了,他也完全不认识下单的人,只知道把手机给他的是个男的,外貌特征也没记清。具体是被谁拿的,不清楚,反
  • 真的好喜欢他,情人节会送女主巧克力,女主遇到危险还会去给男主通报,还一直对女主说“我一定会让你成为我的partner”)寿寿不愧是官配,估计整部游戏唯一有キスC
  • 但对于80和部分90后来说,买车开始考虑更多的是娃的需求,夫人的需求,要带着爸妈一起看娃的需求,简单来说家庭用户想要的就太多了,一辆车(车牌和车位的双重限制)要
  • 蒜蓉小龙虾 是我最喜欢的,里面必须多多的放蒜味道才浓郁,再来一份麻辣小龙虾,扒虾最少应该两份起步才过瘾哦,强迫症患者连虾头都要摆放整洁,扒好的虾串起来,再煮两
  • #运动就是坚持##遇见美好##爱上这座城##我的绿色生活##周末去哪儿##老师##老师[超话]# 尊敬的老师:您好! “你今天为了我们一个来回要开七八百公里的路
  • 图一,邻居家阳台种的蔬菜,箱子外面画的小花,太有爱了;图二,是今天的穿搭,有点显胖但是自我感觉依旧良好;图三,今天终于吃到传说中的lady M了,可以说是很难吃
  • 送给所有男人的忠告:对于一个被你彻底伤透了心,目前对你置之不理,连见面都不愿意的女人来说,穷追不舍真的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糕,也让女人越来越恨你。 实在猫咪的情感
  •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 | #刘宇宁说英雄谁是英雄# | #摩登兄弟[超话]# 如果有来世 白愁飞出生豪门世家 江湖却已不复存在 可否换他一世豁达开朗@摩登兄弟
  • [奥特曼]To-day:p1-p3 今天又去打卡了一家酿皮 味道一般 有很咸 p4 这个肉夹馍强推 太好吃了p5-p9 终于来打卡李菊英了p10-p15 本野生
  • 收货有问题麻烦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15天内非人为质量问题可以联系我们处理更换哦[爱你]祝购物愉快~KiraFairy 618 甜心彩蛋 ️️三副任选 168元一
  •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佛陀,就请问佛陀:“慈悲伟大的佛陀啊,您有什么办法能改变我的命运吗?刚好那一天,他的五个孩子也在下面听经,他们听到自己的父亲连对一根拐棍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