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部分,这三部分圆满发达的状态,我们先哲名之为“三达德”——知、仁、勇。为什么叫做“达德”呢?因为这三件事是人类普通道德的标准,总要三件具备才能成一个人。三件的完成状态怎么样呢?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所以教育应分为知育、情育、意育三方面——现在讲的知育、德育、体育不对,德育范围太笼统,体育范围太狭隘——知育要教导人不惑,情育要教导人不忧,意育要教导人不惧。教育家教学生,应该以这三件为究竟﹔我们自动的自己教育自己,也应该以这三件为究竟。

怎样才能不惑呢?最要紧的是养成我们的判断力。

想要养成判断力︰

第一步,最少须有相当的常识;

进一步,对于自己要做的事须有专门知识;

再进一步,还须有遇事能判断的智慧。

假如一个人连常识都没有了,听见打雷,说是雷公发威﹔看见月蚀,说是虾蟆贪嘴。那么,一定闹到什么事都没有主意,碰着一点疑难问题,就靠求神、问卜、看相、算命去解决。真所谓“大惑不解”,成了最可怜的人了。

学校里小学、中学所教,就是要人有了许多基本的常识,免得凡事都暗中摸索。但仅仅有这点常识还不够。我们做人,总要各有一件专门职业。

这职业也并不是我一人破天荒去做,从前已经许多人做过。他们积了无数经验,发现出好些原理、原则,这就是专门学识。我打算做这项职业,就应该有这项专门学识。例如我想做农吗?怎样的改良土壤,怎样的改良种子,怎样的防御水旱、病虫……等等,都是前人经验有得成为学识的。

我们有了这种学识,应用他来处置这些事,自然会不惑。做工、做商……等等,都各各有他的专门学识,也是如此。

我们在高等以上学校所求得的知识,就是这一类。但专靠这种常识和学识就够吗?还不能。宇宙和人生是活的,不是呆的﹔我们每日所碰见的事理,是复杂、变化的,不是单纯的、印板的。倘若我们只是学过这一件才懂这一件,那么,碰着一件没有学过的事来到跟前,便手忙脚乱了。所以还要养成总体的智慧,才能得有根本的判断力。

这种总体的智慧如何才能养成呢?第一件,要把我们向来粗浮的脑筋,着实磨练他,叫他变成细密而且踏实﹔那么,无论遇着如何繁难的事,一定可以彻头彻尾想清楚他的条理,自然不至于惑了。第二件,要把我们向来昏浊的脑筋,着实将养他,叫他变成清明﹔那么,一件事理到跟前,我才能很从容、很莹澈的去判断他,自然不至于惑了。以上所说常识、学识和总体智慧,都是知育的要件﹔目的是教人做到“知者不惑”。

怎么样才能不忧呢?
为什么仁者便会不忧呢?想明白这个道理,先要知道中国先哲的人生观是怎么样。“仁”之一字,儒家人生观的全体大用都包在里头。“仁”到底是什么,很难用言语来说明。勉强下个解释,可以说是︰“普遍人格之实现。”孔子说︰“仁者,人也。”意思说是人格完成就叫做“仁”。

但我们要知道︰人格不是单独一个人可以表见的,要从人和人的关系上看出来。所以“仁”字从二人,郑康成解他做“相人偶”。总而言之,要彼我交感互发,成为一体,然后我的人格才能实现。所以我们若不讲人格主义,那便无话可说﹔讲到这个主义,当然归宿到普遍人格。换句话说,宇宙即是人生,人生即是宇宙,我的人格和宇宙无二无别。

体验得这个道理,就叫做“仁者”。然则这种“仁者”为什么会不忧呢?大凡忧之所从来,不外两端︰一曰忧成败,一曰忧得失。

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就不会忧成败。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宇宙和人生是永远不会圆满的,所以易经六十四卦,始“干”而终“未济”﹔正为在这永远不圆满的宇宙中,才永远容得我们创造进化。我们所做的事,不过在宇宙进化几万里的长途中,往前挪一寸两寸,那里配说成功呢?然则不做怎么样?不做便连一寸两寸都不往前挪,那可真失败了。“仁者”看透这种道理,信得过只有不做事才算失败,凡做事便不会失败﹔所以易经说︰“君子以自强不息。”换一方面来看,他们又信得过凡事不会成功的﹔几万里路挪了一两寸,算成功吗?所以论语说︰“知其不可而为之。”你想︰有这种人生观的人,还有什么成败可说呢?

再者,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便不会忧得失。

为什么呢?因为认定这件东西是我的,才有得失之可言。连人格都不是单独存在,不能明确的画出这一部分是我的,那一部分是人家的,然则那里有东西可以为我所得?既已没有东西为我所得,当然亦没有东西为我所失。我只是为学问而学问,为劳动而劳动,并不是拿学问劳动等等做手段来达某种目的——可以为我们“所得”的。

所以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持。”“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你想︰有这种人生观的人,还有什么得失可忧呢?总而言之,有了这种人生观,自然会觉得“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自然会“无入而不自得。”他的生活,纯然是趣味化、艺术化。这是最高的情感教育,目的是教人做到“仁者不忧”。

怎么样才能不惧呢?
有了不惑、不忧功夫,惧当然会减少许多了。但这是属于意志方面的事。一个人若是意志力薄弱,便有很丰富的知识,临时也会用不着﹔便有很优美的情操,临时也会变了卦。

然则意志怎样才会坚强呢?头一件须要心地光明。孟子曰︰“浩然之气,至大至刚。”“行有不慊之心,则馁矣。”又说︰“自反而不缩,虽褐寛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俗词说得好︰“生平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也不惊。”一个人要保持勇气,须要从一切行为可以公开做起,这是第一招。第二件要不为劣等欲望所牵制。论语说︰“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被物质上无聊的嗜欲东拉西扯,那么,百链钢也会变为绕指柔了。

总之,一个人的意志,由刚强变为薄弱极易,由薄弱返到刚强极难。一个人有了意志薄弱的毛病,这个人可就完了。自己作不起自己的主,还有什么事可做!受别人压制,做别人奴隶,自己只要肯奋斗,终能恢复自由。自己的意志做了自己嗜欲的奴隶,那么,真是万劫沉沦,永无恢复的余地,终身畏首畏尾,成了个可怜人了。

孔子说︰“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我老实告诉诸君吧,做人不做到如此,决不会成一个人。但是做到如此真是不容易,非时时刻刻做磨练意志的工夫不可。意志磨练得到家,自然是看着自己应做的事,一点不迟疑,扛起来便做,“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样才算顶天立地做一世人,绝不会有藏头露尾、左支右绌的丑态。这便是意育的目的,要人做到“勇者不惧”。

我们拿这三件事作做人的标准,请诸君想想,我自己现在做到哪一件?哪一件稍微有一点把握?倘若连一件都不能做到,连一点把握也没有,嗳哟!那可真危险了,你将来做人恐怕就做不成!

讲到学校里的教育嘛:第二层的情育,第三层的意育,可以说完全没有,剩下的只有第一层的知育。就算知育罢,又只有所谓常识和学识,至于我 https://t.cn/R2WxTyu

《纯印》—“纯印”的真实义

“纯印”的真实义

一百多年前,自带法名的“纯印”来到世间,广度有缘众生,其名号涵有深义。纯即心、即空、即一、即体、即理、即真、即净;印即法、即道。“纯印”之名,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法。依纯印示现所修,即可返本还原,当生成就。
纯乃真,印乃法,真法也。纯乃心,印乃法,心法也。实为心心相印,以心传心,大乘佛法也。此法离言语(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离文字,无字经是真经,佛菩萨为度化众生,使令早日破迷开悟,明心见性,不得已而用有相的文字、言语来引导启迪迷蒙者,由信而解,渐渐依法修持,逐步上达新阶。引迷入悟,须经五戒十善,四圣谛(苦集灭道),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六度万行,直趋觉境。
其实,妙法本来自心固有,无须外求。真佛在自心,心外本无佛。心外亦无法,心外亦无道。心生万法,天地归心。空却本来我,实理自心得,真理自心修。法本无得法。无得即是空。未悟此理时,须凭言说、文字之助缘,依指为引鉴,依经典为度筏。待彻悟时,弃指而奔月,抛筏,轻装直趋一真。此时,若仍依言说文字皆成累赘。可谓超生了死是了一,然一亦应了,才是真的解脱。讲说了言语、有相的白纸黑字不是一,乃存一。一既存,非纯净,与心性不相应。若明理,或触类旁通。世人的博学、聪明、智慧、才能是识,是有漏之智。无知是根本智,有知是后得智。当你空却凡心为佛心时(还本来我),无智无得时,皆大无不包,细无不入,包罗千经万论。空无之真,依外法决不可得。唯有修者、悟者自得。“真空即妙有,妙有即真空。”“道法本无言,非言亦不显。”“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讲经说法,乃是修行的助道之缘,如过江必用舟载。但真正讲经说法,不离自心,非述非法,应向本性下功夫,才能建立万法,法由自心生,法由自心灭,心具万法,万法尽通。一法不立,一法不染,心体本净无住法相故。佛说种种法,皆是助道之缘。因病投方,因人施教,渡人迷津。对下智劣根者,先以小乘形相喻之,导迷入悟,否则难以入教。对于中等根性者,则见机而行,深者见深,浅者见浅。对较上智者,则阐扬性理、妙理。佛传法是传心,传其固有之心,诱发自己的良知良能。此良知良能,则是我未生以前带来的,良知无所不知,良能无所不能。所以道由心得,不由法得。若依法得,人云亦云,分别教相,心徒增知见,成障智慧的所知障。与道、与心无益。“不取虚空,不依佛地,不住智慧,是般若波罗蜜妙理。是自性妙慧,不是世慧,是神慧。不在言语。”
说一丈不如行一尺。天天诵经而不行善,心仍搞贪嗔痴,等于有病不服药天天念药方,但病愈,药与方即须舍掉。犹如过江后,到彼岸就弃舟登岸,再顾恋载渡之舟,即是负担。不能恢复我固有的至清至净的本来面目。纯印老人讲:“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心是自心,佛是自心佛,非心外所求之佛。悟道之人,自悟本性,了愿了冤,一了百了,自度自得。并非依靠佛菩萨为我了。佛不能度我,全赖依教奉行,依法修行,自己度自己。只要悟得“无心”(破我相我执)、“无法”(破法执、断无明),真空即是自己佛性,何用他求。
纯乃空。空无所不包、无所不示、无所不闻。大道无言,理本真空,性本无为。大道无形而蕴育天地,大道无情而运行日月,大道无名而长养万物……大道默运——昼夜运转而无声。所以谓大道无言,真佛无口,无示无听亦真示真听。
说他大,真是大,宇宙万物心中纳。说他小,真是小,隐于微尘无处找。
法是不学而生,道是不求而得。佛是自家本有,空却见闻觉知,真空之妙心无穷无尽。
“纯印”乃“无心之心法”。学佛人应多行无为的功德,广为国家、社会、民族谋利益,以净化心灵。依慈悲博爱为准则,以己之力造福于人,不建个人功德碑,却广行功德,不得真功则难以立德。多行功德才能了愿,不为修行而行善事,不为成佛而办佛事,不为我而利他,常行常新,死守“无功无德”之心,方能了前生之罪孽。此即佛之心地。“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其学佛应效法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此即无我,无我则空。只有在生活中“小善广为,小恶不为。”空却我,还真我,此“我”本不贪不染、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无善无恶,此即不二之法也。如心中想成佛,必有魔来对待。因佛与魔如影随形,永远是分不开的。妄想成佛反作魔。但求无心,修不走心之法,方为真修,此乃成佛之道,纯印之法也!
纯乃空,但真空含妙有,真空无为而无不为,不是“顽空”。顽空是一潭死水,没有生机,它不能生妙有。真空是“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有而非有,非有而有。”虚空含山河大地、宇宙万物,所以不空。但宇宙万物确存在,是有。虽有乃是心生、缘生、幻生,本非实有,非有则空,此即真空生妙有。真空在天曰“理”,赋人曰“性”,蕴育天地,人生曰“道”。人若能空却五欲六尘,无知无见、无想无念即返本还原,便是佛。凡夫欲成佛成菩萨,必须要革心、洗心、转心、变心,与世人所求、所想、所行、所为相违悖,此即纯印老人一生的示现。“事事无心事事行,心不存事,看开放下。”心中除一声佛号外,别无一物,此即无为。道不求而得,学其不学,不学之学,为真正之学。此学真正之能,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此知是我身本有的良知,良知被后天尘劳所昧,必以佛号启之、洗涤,这就叫修道、悟道、行道、了道、证道。证道不离身心,身外无道,心外无法。各宗教无不是我体之分相也,信仰上,众生有分别、有选择,但佛性没有分别,此即“心佛众生一性也”。此性必以无为、无贪、无著、无得而证。欲达此性,最稳妥最方便莫过于念佛法门。此即纯印来娑婆度众生之愿也。
一百多年前(一八八七年),自带法号的释纯印来到人间,非一般因缘。旨传佛的心法。纯,是不生不灭、不坏不离的,非一非异的金刚心。学佛人若能洞彻此心性,便得道果。佛讲的金刚经,即是金刚心,此心人人本具,个个不无,一切善恶都出于这个心。自心修善,令身安乐;自心造恶,令身受苦。心是身的主(支配者),身是心的用(被支配者)。佛由心成,道由心学,德由心积,功由心修,福由心作,祸由心为。心能作天堂,心能造地狱。心能作佛,心能作众生。心正成佛,心邪成魔。一切惟心造,可见心是一切祸福的种子。
此心无定,非邪非正,亦非佛魔,因其善变故。纯印老人讲:“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何者是佛呢?见性是佛。性在何处?性本无时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始无终地在作用。性在作何作用?为什么人们看不见呢?性无体无相,犹如虚空无有内外,无有实体。非空非有,非有非空,大到虚空法界,小到微尘,性无不在作用。怎奈迷人不觉不识,难察觉性的体性。性是如何在作用呢?广说无尽,略说有以下诸方面:
性入胎而成身形,出胎出世而称人。称形体不同之名;性在眼曰见;性在耳曰闻;性在鼻曰辩气味;性在口曰谈论发声;性在手执捉运用;性在脚奔波交替相用。性若展开遍现时,涵十法界。性若收摄时,不出微尘。悟者知此即佛性,又称妙明真心(纯印)。迷者将此性称灵魂(非灵乃魂)。
世间有形有相的诸法,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可感觉到;所以人们容易接受了解。唯佛的心法(纯印),极难使人相信和了解,更少有人会运用。所以纯印老人住世一百多年,为表此心法,在生活中运用与修行。至往生前十天,方向其犟牛子告知她名字的来历。可见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
通过纯印老人体传口教,可结论为:迷时人逐法,悟时法逐人。解时舍识用根,迷时根识合用。世人若识此心,无一动念。无知无见,无想无念,是名正觉,即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修行人为什么得道悟道证道者甚少呢?因有知见故。此知见无不是由自己而发,即我相。如能做到纯印老人那样,逢苦不忧,遇乐不喜,逆境不馁,顺境不兴,辱而不恼,为无我相,不见己故。己若能亡,钱财、亲眷怎能看不开,放不下呢?此即纯印老人说的看不见的心。若能悟此心,把得住,看得定,能作心的主人,六根对六尘,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不被心所支使,身、口、意不造恶,常修善,就是佛的行持,佛的行愿。能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样修行,必定成佛。
可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无不是从自己的清净心中流出。
纯印之义,即佛的心法印,以心传心之意。悟此心即佛,迷此心即凡夫。佛心,众生心,无二亦无别,一念心生十法界。
从“纯印”二字可顿悟如来圆顿心法,在语默动静,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事上,能契理契机,法法自在,法法一如,直趋觉路。明了,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大道无言,全靠心悟。
修行人若不悟解心性之理,犹如镜中索物,水中捞影。宇宙万物,唯人有智灵,生于世间,有苦有乐,最易修证。智灵是心之性,亦万物之性,物性则空,何以故?无形无相,目视不见影,思之又非遥,无见而非无。世人若明此理,永断纤疑,圆成大信,即得纯印法。
境立映心有   心无境不生
若将心系境   心境各盲盲
心境各随住   两者即恒清
悟净心无起   迷心境自非
若迷心与境   心境两茫茫
悟境心始净   知心境亦清
净心无染境   了境心无形
心空实无境   眼障耳不闻
真性涵宇宙   意净天无云
自性如虚空   真妄在其中
彻悟本来我   一通一切通

佛典故事:卢留城灭城因缘

过去,卢留城的优陀羡王欣慕出家而舍弃王位,立太子王军继承王位后,即出家修行,出家后精勤用功,不久即证阿罗汉果。
王军王统领国家之后,听信佞臣谗言,从不关心国家大事。优陀羡王怜愍其子及诸臣民,想回国教化君主,劝导儿子改过修善。
当王军王听说父王将回国的消息后,非常的高兴,打算命令所有臣民在各道路迎接。但是,那些佞臣害怕先王被谴走,便对王军王说:「大王!您现在虽已头戴天冠、登上王座,但是您父王回国后如果想复位,一定会杀了大王。如果大王想保住王位,唯有杀掉先王一途。」
王军王听了谗言后,内心既恐慌又害怕,对于是否迎接父王回国起了动摇。又经佞臣一再进言,便生起恶意,于是便找了一位旃陀罗(贱民)前去谋杀父王。
旃陀罗受王差遣来到先王的住所,向先王礼拜后,说:「我过去曾蒙受您的恩德,实在没有伤害您的心。但是,我今日奉命前来杀您,如果不杀害您,一定会被处死。」
优陀羡王回答:「我今天来到这里,是为了要教化我儿王军王,岂可害你无辜被杀。」于是将颈伸长十多丈,对旃陀罗说:「我的头随你砍吧!」
旃陀罗身不由己,只能使力砍下。然而,锋利无比的刀却怎么都无法伤害到优陀羡王。
优陀羡王怜悯旃陀罗,以神通力帮助旃陀罗,并告诉他:「请你为我转告王军王:『你今日派人来杀父亲,也杀害了罗汉圣者,犯了二重逆罪。当精勤忏悔,才能令罪转轻。』」
旃陀罗受优陀羡王托嘱后,举刀再砍,因优陀羡王的神通力加持,王的身首随即掉落,便带着王的首级回去交差。
王军王见父王首级颜色不变,才知父王已得道,绝不会贪求王位,心生悔恨,伤悲痛哭到胸闷气绝,许久才苏醒过来。
王问旃陀罗:「父王有何交代吗?」旃陀罗转告优陀羡王所交待的遗言:「大王今日杀父且害罗汉圣者,犯了二大重逆罪。当精勤忏悔,才能令罪转轻。」
王军王听后倍加难过:「父王已得罗汉圣道,不会贪求王位,而我怎会如此无知弑父?」
那些佞臣恐被责罚,便对王说: 「世界上哪有什么罗汉呢?大王何必相信子虚乌有之语?反让自己徒增苦恼。」
大王说:「父王已死去多日而面色不变。如果没有得道,怎可能会这样呢?而且父王在位时,大臣婆咥师、优波咥师都出家证得罗汉果,他们还现种种神变,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他们入涅槃后,我们还收了舍利造塔,怎么可以说没有证果这件事呢?」
佞臣回答:「世间幻术及诸药力都能现各种神变。二位大臣并不是罗汉,大王不信的话,我们过几天证明给您看。」
随后,这些佞臣便到舍利塔旁边打了 个洞,每个洞都各放一只猫,并于塔旁喂食训练,每次叫:「咥师出来」,猫就会到洞外吃东西,食毕再叫:「回去」,猫又回到洞内。如是历经几番训练,猫便被调伏了。
于是,佞臣便去邀请大王:「大王!想见人称证得阿罗汉果的咥师吗?我们可以一同前去。」王军王便坐车前往舍利塔。
那些佞臣就用之前手法,喊了一声:「咥师出来」,就见猫从洞,再喊:「回去」,又见猫入洞内。大王见到这个景象,邪迷之心转盛,更加恣意纵为,丝毫不信罪福因果。
一日,王军王带军队出去游玩归来,途中见到迦栴延尊者端坐入定。王心生恶念,抓起一把尘土把往尊者身上丢,又命左右臣子:「你们也都抓一把土丢到迦栴延身上。」当大家都把土往尊者身上撒时,尊者随即全身淹没在尘土。
有一位信奉三宝的大臣随后赶到,当他知道了这件事,非常的懊恼,立即为尊者除去尘土,并对大家说:「如果有支持我的人,请快帮忙把这些土挖出来。」那时见尊者正坐在琉璃宝洞中,仪容端严、神色安详,并没有被尘土污染的样子。
大臣见了心生欢喜,顶礼尊者后,向尊者说:「现在的国王暴虐无道,作了种种恶逆无道的事,将来必定会得到报应,怎么可能没有灾祸呢?」
尊者回答: 「再过七天,将会降下尘土,充满整个城内,堆积成土山,国王及臣民都会覆灭。」大臣听后,心怀忧惧,禀报大王将有此灾难,并且自己也设计打造通往城外的地道。
第七天时,空中降下了香花、珍宝,城内臣民都欢喜非常。
那些佞臣得意的向国王报告:「今天会有这种瑞相,都是因为大王德行感召。愚痴无智的人却反而造谣,说什么上天会降下尘土成山,现在看到的却是奇珍妙宝,那种诳惑他人的话,根本就是无中生有。」
国中臣民听到之前虽有造作了恶事,但却出现祥瑞之相,都聚集到城内。此时,城门由于神力的缘故,全部都关得牢牢的,找不到任何可逃跑或隐闭的地方。
突然,天上开始降下大量的尘土,整个城都的王臣百姓瞬间被淹没在堆积如山的尘土中,丧失性命,而那位敬信三宝的大臣及有心向善的人们则从地道跑了出去。
他们前往尊者的住所,请示尊者:「一日之中,卢留城全被尘土所淹没,尘土之多堆成大山,王臣百姓都丧失了性命,这究竟是因何业缘而感召来的呢? 」
尊者回答:「谛听!谛听!我为你们说明。过去若干劫前,这个国家有一位长者女,她住在楼上,每天清晨打扫、洒水时,会将粪便垃圾,往下丢到比丘的头上,却不知忏悔。
后来,她还嫁了一个好丈夫,有很多女人就问她:『你是作了什么事,可以得到这么好的夫婿呢?』
长者女回答:『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只是在打扫时,将粪便垃圾往下丢到比丘头上的缘故,才遇到了好夫婿。』那些女人听了以后,也有样学样地聚积粪土,弃于比丘身上。
城里被土淹埋的臣民,就是这些女人,他们因为污辱比丘的业缘,所以遭受这样的恶果。」
尊者说完,便和诸功德天人一齐移居到华氏城。
这就是卢留城和华氏城相迭盛衰,二城一兴一衰的原由。
——典故摘自:《杂宝藏经卷第十(一一六)》
省思:
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众生累劫沉沦于生死,皆因不明因缘果报之理,有了过失而未能即时回头,改过迁善。《沩山警策》云:「业果所牵诚难逃避,因果历然岂无忧惧?」此生修行的重要关键是确立佛法的正知正见、深信因果,故应当把握大善知识住世因缘,听闻正法,从信受奉行中净化三业,人生定能迈向光明的菩提大道。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韩雅琳#[雅琳][IG帖子][图片集][2020-08-15 10:59:44]사랑하는 우리 천사 미래의 재하에게-재하야, 우리 이쁘고 멋진 재하갑자
  • 《相信我》 ——梁彦彦把你大把的时间给我我陪你柴米油盐一日三餐把你昂贵的青春给我我为你买下一生的不能放下把你半生的委屈都说给我听我放空自己就是为了负担你的情绪
  • 并且,可以看到macd一直未跌破0轴多空线,换一个逻辑就是,这波短期上涨很强势,始终是多头排列。如果短线的,跌破止损可以先走,因为本身没利润可以抗跌,没必要趟这
  • 青年应敢于担当、志存高远,开拓进取、奋力前行,肩负起一代更比一代强的责任,锻造精彩人生,用奋斗点亮青春之光。生逢盛世,青年人以奋斗书写精彩人生,定能不负时代、不
  • 从恋爱到结婚,再到有个无与伦比可爱的小Baby,坐月子期间真的看谁都不顺眼…有过无数争吵,几乎得了忧郁症…我知道你一直都是让着我的,恐怕也就只有你能忍受我的这个
  • ”(忙着谈恋爱呗[亲亲])学姐们惊讶,还问他明天来不来喝酒,yuri又回绝了,真是的kyr你是不是恋爱脑啊!对啊,那种程度的话,就算没有私心也能开的~(李老师你
  • 牙医小姐姐给我打了麻药后,感觉度过了几天以来最愉快的两个小时,牙不痛了,头也不痛了,还有两个温柔医生小姐姐和我说话,钻开了牙放出了脓血,感觉整个人都好了[aws
  • 14.秋日里的点滴温暖,都是我为你储存的浪漫。13.你想要的答案,都在细水流长的日子里。
  • 你会因为前任一个没有任何指向性的动态而彻夜难眠,同样会时常地幻想“如果没分手会是怎样”。如果她挺不住,放弃了,或者因此得了抑郁症什么的,那么她这辈子就注定不可能
  • 有遛弯儿的,有坐在石凳上聊天的,也有赏夜景,夜游的人们一个,两个独自漫步在城墙根下,湖城河水在灯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高大的城墙静静守护着一方城池,风有点凉,毕
  • 另外的▽呀,抱膀时胳膊上的线呀,好摸的头发啊就像是可乐鸡翅上的白芝麻,玉米蛋花羹里的枸杞,dddd[这一段是总结段,但是又没啥可写的]我说了今晚的课程会封神不夸
  • 认真一点,主要是也想给九洲记录一下几个还不错的朋友冲吧2469,你实现了你的唱跳梦想,小陀螺继续加油赚钱.你做到了plan A .你要永远硬气,路途遥远,未来
  • 我以为小丫头片子才有两幅面孔 你这个小鸭头片子原来也有 就以你这样这种条件 还看不上这个那个的 真的好好审视自己 掂量掂量自己 你配吗这些相亲对象也真是脑子不灵
  • 便宜大碗,而且他是直接咖啡液耶,只要倒进满冰杯里就可以,超方便!#bjd[超话]#再发一下虽然我很喜欢但是拍的很菜的儿子,名字叫素槐序,是家里新完妆的攻,目前还
  • #古人夏天用的冰块是哪来的##聚焦蚌埠# 【我市新增三家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近日,省人社厅下发通知,批准50个单位设立第十三批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我市三家单
  • 先是敕羌虏桥不得入仗,为有司所奏,免官,见原。丁奉,字承渊,生年不详,庐江安丰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权臣,史称“江表之虎臣”。
  •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他们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一直在跌倒又告诉自己要爬起来;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有人不满意;也许他们都羡慕照片里的你却不知道照片背后的你。2
  • 诚如经典上说:「錢为五家共有,除自己外,还有水火、官府、盗贼、不肖子孙」;「贪财是万恶之根」;「你所拥有的不必喜悦,今晚它们是你的,明天别人就会占有它们」;「人
  • #善纳低碳水# #低碳水饮食# #减肥期也能吃的美食#云南旅游攻略 | 六月的大理,暮色四溢,浓云欲坠,是一道远道而来的浪漫。来丽江,听温柔成风,日暮黄昏时,还
  • 跟老公连吃两天火锅了 我丢 我两公园散完步晚上十来点被他爸叫去 去舟山了 明天才能回来 我晚上要自己一个人在家 老公不放心 再给我语音 嘎嘎嘎还有两只小猫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