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庸人败于惰,能人败于傲

世上两种人必定惨败,一种是懒惰之人,另一种是骄傲之人。前者什么事都想在“明日”再做,结果总是一事无成;后者瞧不起天下所有人,自认为自己最聪明,常常招来他人的不满和怨恨,于是往往受人诋毁、咒骂,最后被恶意的诽谤所吞没。

2、不必一味讨好别人

讨好每一个人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讨好每一个人,等于得罪每一个人。刻意去讨好别人,只会使别人产生厌恶。亲近别人要自然,“投机”心态要改变。有时间讨好,不如踏踏实实做事,讨好别人总是靠不住,自己努力才实实在在。

3、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

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坏的生活不在于别人的罪恶,而在于我们的心情变得恶劣。让生活变好的金钥匙不在别人手里,放弃我们的怨恨和叹息,美好生活就垂手可得。我们主观上本想好好生活,可是客观上却没有好的生活,其原因是总想等待别人来改善生活。不要指望改变别人,自己做生活的主人。

4、用心做自己该做的事

人生是如此的短暂,哪有心思去浪费呢?有智慧的哲人曾经说过:“大街上有人骂我,我是连头也不回的,根本不想知道这个无聊之人!”我们既不要去伤害人家,也不要被别人的批评左右,还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先踏踏实实学好本领再说。特别在少年时要全力以赴学本领,不要分心。

5、别总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学会自己欣赏自己,等于拥有了获取快乐的金钥匙。欣赏自己不是孤芳自赏,欣赏自己不是唯我独尊,欣赏自己不是自我陶醉,欣赏自己更不是固步自封------ 自己给自己一些自信,自己给自己一点愉快,自己给自己一脸微笑,何愁没有人生的快乐呢?经常要自己给自己过节,学会寻找愉悦的心情。

6、不要追逐世俗的荣誉

终生寻找所谓别人认可的东西,会永远痛失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庸俗的评论会湮灭自己的个性,世俗的指点会让自己不知所措。为钱而钱会使自己六亲不认,为权而权会使自己胆大妄为,为名而名会使自己巧取强夺。真实的我在刻意的追逐之中,会变成一张张碎片随风飘扬,世俗的我已变得面目可憎。

7、极端不可取

有些人常常因为忧虑过度,而导致自己精神失常;有些人却因为麻木不仁,造成自己对任何事情都无动于衷。前者常为寻找理性而痛苦,因聪明过头而衰亡,愚蠢的根源在于什么都懊悔。后者不知悔恨为何物,整天稀里糊涂地生活,活着与死去没有什么区别。

8、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自己的伤痛自己清楚, 自己的哀怨自己明白, 自己的快乐自己感受。也许自己眼中的地狱,却是别人眼中的天堂;也许自己眼中的天堂,却是别人眼中的地狱。生活就是这般的滑稽。不要总疑春色在人家,关键在于自己心态的调整。

9、喜欢自己才会拥抱生活

盲目自大自尊,是骄傲无知的人生,一味自暴自弃,是消极悲观的人生。了解自己比了解别人更困难,喜欢自己比喜欢别人更不容易。拥有健康的恰当的自尊心理,面对挫折会表现得格外坚强。不为外界的诱惑而丢失自我,不为一时的挫折否定自己。时时客观冷静地评价自己,每每乐观中肯地赞赏自己。若连自己都不爱,还能爱别人吗?喜欢自己吧!

10、福中有祸,祸中有福

莫被一时之得失冲昏头脑,一味陶醉于暂时的胜利。自己一定要居安思危,切莫居功自傲,洋洋得意。陶醉胜利,意味着驻足停顿,陶醉胜利,意味着失去警惕。人生路上要永不松懈,胜利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路标。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只要努力,努力,再努力。莫为一时之得所迷惑,谁笑得最晚,谁笑得最开心。

11、重要的是活得充实

把每一天过好是最大的幸福,快乐源于每天的感觉良好。总忧虑明天的风险,总抹不去昨天的阴影,今天的生活怎能如意?总攀比那些不可攀比的,总幻想那些不能实现的,今天的心灵怎能安静?任何不切实际的东西,都是痛苦之源,生命的最大杀手是忧愁和焦虑。痛苦源于不充实,生活充实就不会胡思乱想。

12、愉悦的根基在自己身上

一般人总是将人生的愉悦,寄托在外界的事务上,依附于世俗的认同上。百般看重地位、财产,以及待遇、名誉等东西,自己一旦失去这些,便是沉重的打击,常会痛不欲生,其幸福和快乐的根基也随之毁灭。假如自己真是这样过生活,那么快乐离我们是相当遥远的。为什么要让别人来评价自己的快乐程度,把握好自己。

13、感觉幸福就是幸福

许多人都在刻意追求所谓的幸福;有的虽然得到了,其代价却巨大无比。许多哲人都说,幸福是种感觉,就如同“佛”就在你我心中。幸福的感觉随满足程度而递减,与人的心境、心态密切相关。先哲们说:得之愈艰、爱之愈深,拥有幸福,常思艰难。一个人总是感觉不到幸福,是自己的最大悲哀。幸福是种感觉,不知足,永不会幸福,知足者常乐!

14、别人的恩泽要牢记

目光短浅的人总是“忘恩负义”,危机时到处求助,事成之后再不露面。求人时信誓旦旦,得逞后胡作非为。这种人最被人鄙视。“忘恩负义”让朋友伤心,“忘恩负义”是急功近利的表现。“忘恩负义”只得益于一时,却会永远失信于人。切忌过河拆桥,过河拆桥会断了自己的后路。

15、凡事要留有余地

每一个人都会在自己的生命旅程中,遭遇到完全不同的“三种人”。第一种是能够理解、欣赏和器重自己的人;第二种是曲解、中伤甚至排斥自己的人;第三种人是与自己毫无关系、无关痛痒的人。第一种人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应当尊为师友,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第二种人对自己造成深深的伤害,需要智慧地远离,而不是烦恼和计较。对于第三种人要以礼相待、和平共处。了解不同的人,区别对待,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人,于己于人均是件痛苦的事情。以自己的威严强加自己的意志,别人只是口服而心不服,而且日久必生反抗之心。以自己的固执强加自己的意志,别人仅是默忍或是隐怒,但是日久也可能反目成仇。检讨自己的言行是否与社会和谐,才能真正得到别人的认同。人与人是不可能一致的,不要以我为中心。

17、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态

身处顺境必须格外谨慎,否则容易乐极生悲。人生得意的时候容易忘形,一忘形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于是恶念和恶行就会趁隙而入。身处逆境必须格外忍耐,否则容易早早夭折。人生失意的时候容易失态,一失态就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于是消极和绝望就会趁隙而入。笑看人生潮起潮落,守住自己的心。

18、人生应当欢乐有度

适当的娱乐活动能调节情绪,无休无止的欢乐却易转益为害。物极则反,数穷则变。“大凡快意处,即是多病处。”“棋可遣闲,易动心火”一味狂欢尽兴是肤浅的人生,换来的往往是痛苦的悔恨。尽兴有度是达观的人生。乐极生悲不局限于娱乐方面,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欢乐与悲哀是伴生的,欢乐有度会使欢乐常伴。

19、多理性行事少意气用事

做事不能只凭自己的感情,做事更不能只凭自己的感觉,意气用事必有麻烦。有时自己的知觉是错的,事情并不是想象的这般简单,表象总是容易迷惑人心。理性做事不至于反复折腾,理性做事不会出现大的差错,理性做事才不会使自己后悔莫及。切记:凡事都不能太冲动!不能只跟着感觉走,多思考才能不后悔。

20、多理性行事少意气用事

做事不能只凭自己的感情,做事更不能只凭自己的感觉,意气用事必有麻烦。有时自己的知觉是错的,事情并不是想象的这般简单,表象总是容易迷惑人心。理性做事不至于反复折腾,理性做事不会出现大的差错,理性做事才不会使自己后悔莫及。切记:凡事都不能太冲动!不能只跟着感觉走,多思考才能不后悔。

#人生感悟##心情日记# https://t.cn/R2WxuoH

《中医学是可证伪的科学理论》

根据波普尔证伪学说的理论:

【科学就是人们通过对周围世界的不断观察总结就来的大自然规律,然后对这种规律不断地加以验证完善,这也注定了科学是永远没有尽头的,科学具有“可证伪性”!】

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如今我们知道的所有科学理论都随时等着“被证伪”,甚至可以说都是“伪”的。因为科学本来就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动力就是对科学不断证伪的过程! 所以严格来说,如今的所有物理定律都最终会被“证伪”,“被证伪”并不是说就是错误的,只是适用范围不一样,或者人类认知的局限性所造成的! 证伪一个科学理论,不是为了否定他,而是找到他能成立的边界。

综上所述,可以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波普尔可证伪学说的初衷不是区分一个理论科学和非科学的标志!而是完善一个科学理论的助推器。 因为任何科学理论都不是完美的,所以科学理论都具有可证伪性!这一点已经成为科学界的共识。

从中医理论的特征来看,中医理论是科学理论。所以中医理论和其它科学理论同样具有可证伪性! 以往的中医理论和其它科学一样,都有谬误成份包含在里面,如:祝由术。  

祝由之术存在已久,几可远溯上古。

如《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所载:“黄帝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说明祝由是上古时期的一种治病方法,它治病的形式是向神灵祝说患病的原因并祈祷神灵加持的巫术,所以和正统的中医理论有着明显的区别。

中医药在有了人类之后就产生了,而巫的产生却远远落后于中医医药,是在原始社会末期产生的。 原始社会的人们由于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一些植物和动物,由此认识到了哪种植物和动物具有治病的作用,原始的中医药就因此产生。

有人之所以认为“医源于巫”,其实是本末倒置!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巫为了获取公信力,往往会借鉴中药的效力给人消除病灾,因此真相是,巫给医药披上了迷信的外衣。

从殷墟甲骨文所见,殷周时期的巫医治病,在形式上看是用巫术,造成一种巫术气氛,对患者有安慰、精神支持的心理作用,但真正治疗身体上的病,还是借用中药药物,或采取技术性治疗。 因此并不是医源于巫,而是巫利用了医。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一"历代圣贤名医姓氏"五帝"苗父》:“上古神医,以菅为席,以刍为狗。人有疾求医,但北面而咒,十言即愈。古祝由科,此其由也。”



《圣济总录"卷第四"治法"祝由》:“周官疡医,掌众疡祝药劀杀之齐,必先之以祝,盖医之用祝尚矣。”

唐"王焘《外台秘要》收载“祝由科”,说明最迟在唐代,祝由已成为中医体系独立一科,例如明代太医院设医术十三科:“曰大方脉,曰妇人,曰伤寒,曰疮疡,曰针灸,曰眼,曰口齿,曰咽喉,曰接骨,曰金镞,曰按摩,曰祝由”。 但据张介宾所说,“今按摩、祝由二科失其传,惟民间尚有之”;

而上溯直至《黄帝内经》,通篇不言鬼神邪祟,认为“因知百病之胜,先知百病之所从”是祝由取效的原因。唐代的王冰的注文也仅“祝说病由,不劳针石而已”几个字,说明祝由一直处于中医体系的边缘。

唐代的王冰编注《黄帝内经》时,有意把不属于原《黄帝内经》里面的内容放了进去,特别是运气七篇,至今流毒无穷。也正是这时候开始,中医又有了一些玄而又玄的东西,这些东西的发展,直接导致祝由术之类的死灰复燃,改变面貌混进来。

特别是到明朝,官方设置的医科就有祝由科,更是大涨祝由的势头,这是中医和祝由之间的关联。 历代医家或有信者,或有疑者,或有两存者,以之为临床权变之术。 即便著有四卷《祝由录验》的赵学敏,对待祝由的态度也是“禁法之大莫如水法,次则祝由,兹录其小者,绝扰屏嚣,均无妨于大雅。其有近于巫、觋所为者,概在所摈。”(见《串雅内外编"串雅内编"凡例》)

《幼科折衷"记录十四科》认为祝由就是道教中存有的“符祝禳祷”,而从“上古神医,以菅为席,以刍为狗。人有疾求医,但北面而咒,十言即愈。古祝由科,此其由也”可知,在祝由的时候,并不是对病人解释病情,而是对冥冥之中的第三者说话作法。这种理解更接近于祝由之真面目。

其实,做为真正有作为的中医家不会相信旁门左道,都对祝由术采取了排斥的态度。 名医扁鹊提出过六不治,其中有【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

早在黄帝时代,中医家对祝由术就有着清醒的认识: 《灵枢·贼风鬼神》篇里讲到过,黄帝问有些人什么都没有接触,既没有饮食上的不对,也没有外感邪气,突然就得病了,难道是因为鬼神的缘故吗,岐伯回答说,是因为之前得病的时候,病气没有全部的祛除干净,所以天气和情感的一些变化就会导致发病,看起来貌似跟鬼神一样。

张介宾对歧伯所言的解释是“【凡百病五行之道,必有所以胜之者;然必先知其病所从生之由,而后以胜法胜之,则可移精变气,祛其邪矣。病有药石所不及,非此不可者,惟先巫知之,故可祝而已也。然则先巫用祝之妙,正不在祝,其机在胜之而已。”】(见《类经"卷十五"疾病类"三十三、贼风鬼神》) 可见这位中医家的看法是:【医者伪托祝由之名,实为他效。】 《古今医案按"卷三"疟》“禁是外为镇厌,其法甚多,效者亦多,即祝由之一类;然轻者效,重者不效,三疟全不效;比之打仗,掠其残兵耳。设用药中綮,何藉此乎。”《张氏医通"卷三"寒热门"疟》:“历观用劫剂及祝由之法者,十无一验。” 由此可见,中医理论中的祝由术很早就已经被中医家自己所否定而证伪!

然而根据古人的说法【祝由之一类;然轻者效。】是怎么回事呢? 正统的中医家的观点是:【医者伪托祝由之名,实为他效。】其实祝由术的唯一功能是:【解惑安神,近于心理作用。】而不是鬼神在起作用。

《对山医话"卷三》对此进行揭示: “走方祝由之类,虽多以小术惑人,讹取财物,而于方药所不能疗之痼疾,往往以符咒草药取效,即此可见其非全妄也。”

祝由术小有疗效的原因和患者的心理疾病有关,祝由术将其委之于鬼神,其实是有意故弄玄虚,诱导心理的意图。

所谓鬼神致病,其实是一种心理因素所致的疾病,鬼神是不存在的。古人云:“吾心无鬼,鬼何以侵之,吾心无邪,邪何以扰之,吾心无魔,魔何以袭之。”故鬼神致病皆由心生。祝由治疗疾病的病因大多是心理不健全,故七情、六淫相乘而袭之。有很多种病,是间接由心理因素所致,所以其源在于心。 就是说,祝由术的作用如现代的心理暗示,对患者的作用仅限心理安抚作用,而不是真有什么神通。

所以《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四十九》揭示:【治邪祟病,虽禁咒以释其疑,服药必详虚实痰火轻重,调治则内外合一,其病速愈。若只务巫而不用药,其病不能去,必无可愈之理。若只服药而不用巫以释其疑,虽愈效迟。是故内外兼治,斯速效矣,此祝由之所由设也。】 就是说,祝由术的主要治疗手段仍是用药,辅之以心理安抚。如果不用药,病断不会好。

而心理安抚的主要手段则是诓以鬼神治病,使患者对痊愈抱有很大的希望,所以祝由术能够医治的病症大多数全是心理状态造成的病症。 敏感的人言行举止一旦出错,其生理必然发生异常,即心理障碍必然导致生理和情感障碍,即民间称为癔病的神经官能症。

《素问·汤液醪醴论》云:“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黄帝内经》强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是说人们要心态平和,才能健康无病。心态不平和,必然会出现心理障碍,导致心理疾病,行为出现异常。

因为癔病受一些暗示性影响很大,所以祝由术应运而生,它是借符咒禁禳来调整患者心态和同时运用中草药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祝由”的概念很广,包括禁法、咒法、祝法、符法,以及暗示疗法、心理疗法、催眠疗法、音乐疗法等,并非仅仅祝其病由而愈其病。有些病原因已明,可是祝之不愈,这说明祝法不起作用。

现代的“暗示疗法”就是通过积极、主动的暗示,利用心理作用的影响,治疗心理因素引起的心因性疾病。它属于心理疗法的范畴。 暗示疗法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情志暗示、环境暗示、声音暗示、器具和药物暗示、治疗经验暗示、气功暗示、语言暗示等。对于各种心因性病证,巧妙地运用暗示疗法,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刘翔平认为:“暗示这个力量到底有多大,目前还没有具体的科学数据,不能断论心理暗示能够战胜身体疾病,身体疾病还是要从生理角度靠吃药打针治疗。而且,暗示既然是潜意识的,就不易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所以夸大的说法就很易流行。”

因为祝由术是中医里面的旁门左道,与中医正统的理论格格不入,所以后世医书对祝由术进行了证伪和摈弃:

据《医学正传"卷之一"医学或问》所载:“或问:古老医家有禁咒一科,今何不用?曰:禁咒科者,即《素问》祝由科也,立教于龙树居士,为移精变气之术耳。可治小病,或男女入神庙惊惑成病,或山林溪谷冲斥恶气,其证如醉如痴,如为邪鬼所附,一切心神惶惑之证,可以借咒语以解惑安神而已。古有龙树咒法之书行于世,今流而为师巫,为降童,为师婆,而为扇惑人民、哄吓取财之术。噫!邪术惟邪人用之,知理者勿用也。”

所以正统的中医家勇于证伪他人强加进中医理论中不合理的内容,可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可见证伪做为一种促进科学理论完善和发展的工具还是有其一定存在价值的。

由此,“祝由术”,早在清代就已经被中国传统医学和医家们所摒弃,变成了纯粹的不入流“法术”!而其单纯的心理治疗的作用被现代的神经内科或精神科和心理诊疗所取代。

中医正统理论以辨证唯物主义的对立统一法则为指引,而祝由术的理论是以唯心主义神学理论为指引,两个理论的观点截然不同南辕北辙,其结果必然是分道扬镳。 因为辨证唯物主义是不信鬼神的!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就是说,意识只能依附于活体,所以鬼神不存在。 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所以鬼神是唯心主义的产物。

因此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两个敌对的基本派别之一,是两个相对立的思想体系!所以现代中医正统理论是不会容忍祝由术存在的。

目前,现代中医正统理论对不符合普素辨证唯物主义的糟粕进行了扬弃, 祝由术从此彻底被现代中医逐出中医理论的范筹。由于民间仍然有很大的人群笃信迷信,所以祝由术只能在地下流行,因属旁门左道,所以正规中医对此都是嗤之以鼻的。


1、庸人败于惰,能人败于傲

世上两种人必定惨败,一种是懒惰之人,另一种是骄傲之人。前者什么事都想在“明日”再做,结果总是一事无成;后者瞧不起天下所有人,自认为自己最聪明,常常招来他人的不满和怨恨,于是往往受人诋毁、咒骂,最后被恶意的诽谤所吞没。

2、不必一味讨好别人

讨好每一个人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讨好每一个人,等于得罪每一个人。刻意去讨好别人,只会使别人产生厌恶。亲近别人要自然,“投机”心态要改变。有时间讨好,不如踏踏实实做事,讨好别人总是靠不住,自己努力才实实在在。

3、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

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坏的生活不在于别人的罪恶,而在于我们的心情变得恶劣。让生活变好的金钥匙不在别人手里,放弃我们的怨恨和叹息,美好生活就垂手可得。我们主观上本想好好生活,可是客观上却没有好的生活,其原因是总想等待别人来改善生活。不要指望改变别人,自己做生活的主人。

4、用心做自己该做的事

人生是如此的短暂,哪有心思去浪费呢?有智慧的哲人曾经说过:“大街上有人骂我,我是连头也不回的,根本不想知道这个无聊之人!”我们既不要去伤害人家,也不要被别人的批评左右,还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先踏踏实实学好本领再说。特别在少年时要全力以赴学本领,不要分心。

5、别总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学会自己欣赏自己,等于拥有了获取快乐的金钥匙。欣赏自己不是孤芳自赏,欣赏自己不是唯我独尊,欣赏自己不是自我陶醉,欣赏自己更不是固步自封------ 自己给自己一些自信,自己给自己一点愉快,自己给自己一脸微笑,何愁没有人生的快乐呢?经常要自己给自己过节,学会寻找愉悦的心情。

6、不要追逐世俗的荣誉

终生寻找所谓别人认可的东西,会永远痛失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庸俗的评论会湮灭自己的个性,世俗的指点会让自己不知所措。为钱而钱会使自己六亲不认,为权而权会使自己胆大妄为,为名而名会使自己巧取强夺。真实的我在刻意的追逐之中,会变成一张张碎片随风飘扬,世俗的我已变得面目可憎。

7、极端不可取

有些人常常因为忧虑过度,而导致自己精神失常;有些人却因为麻木不仁,造成自己对任何事情都无动于衷。前者常为寻找理性而痛苦,因聪明过头而衰亡,愚蠢的根源在于什么都懊悔。后者不知悔恨为何物,整天稀里糊涂地生活,活着与死去没有什么区别。

8、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自己的伤痛自己清楚, 自己的哀怨自己明白, 自己的快乐自己感受。也许自己眼中的地狱,却是别人眼中的天堂;也许自己眼中的天堂,却是别人眼中的地狱。生活就是这般的滑稽。不要总疑春色在人家,关键在于自己心态的调整。

9、喜欢自己才会拥抱生活

盲目自大自尊,是骄傲无知的人生,一味自暴自弃,是消极悲观的人生。了解自己比了解别人更困难,喜欢自己比喜欢别人更不容易。拥有健康的恰当的自尊心理,面对挫折会表现得格外坚强。不为外界的诱惑而丢失自我,不为一时的挫折否定自己。时时客观冷静地评价自己,每每乐观中肯地赞赏自己。若连自己都不爱,还能爱别人吗?喜欢自己吧!

10、福中有祸,祸中有福

莫被一时之得失冲昏头脑,一味陶醉于暂时的胜利。自己一定要居安思危,切莫居功自傲,洋洋得意。陶醉胜利,意味着驻足停顿,陶醉胜利,意味着失去警惕。人生路上要永不松懈,胜利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路标。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只要努力,努力,再努力。莫为一时之得所迷惑,谁笑得最晚,谁笑得最开心。

11、重要的是活得充实

把每一天过好是最大的幸福,快乐源于每天的感觉良好。总忧虑明天的风险,总抹不去昨天的阴影,今天的生活怎能如意?总攀比那些不可攀比的,总幻想那些不能实现的,今天的心灵怎能安静?任何不切实际的东西,都是痛苦之源,生命的最大杀手是忧愁和焦虑。痛苦源于不充实,生活充实就不会胡思乱想。

12、愉悦的根基在自己身上

一般人总是将人生的愉悦,寄托在外界的事务上,依附于世俗的认同上。百般看重地位、财产,以及待遇、名誉等东西,自己一旦失去这些,便是沉重的打击,常会痛不欲生,其幸福和快乐的根基也随之毁灭。假如自己真是这样过生活,那么快乐离我们是相当遥远的。为什么要让别人来评价自己的快乐程度,把握好自己。

13、感觉幸福就是幸福

许多人都在刻意追求所谓的幸福;有的虽然得到了,其代价却巨大无比。许多哲人都说,幸福是种感觉,就如同“佛”就在你我心中。幸福的感觉随满足程度而递减,与人的心境、心态密切相关。先哲们说:得之愈艰、爱之愈深,拥有幸福,常思艰难。一个人总是感觉不到幸福,是自己的最大悲哀。幸福是种感觉,不知足,永不会幸福,知足者常乐!

14、别人的恩泽要牢记

目光短浅的人总是“忘恩负义”,危机时到处求助,事成之后再不露面。求人时信誓旦旦,得逞后胡作非为。这种人最被人鄙视。“忘恩负义”让朋友伤心,“忘恩负义”是急功近利的表现。“忘恩负义”只得益于一时,却会永远失信于人。切忌过河拆桥,过河拆桥会断了自己的后路。

15、凡事要留有余地

每一个人都会在自己的生命旅程中,遭遇到完全不同的“三种人”。第一种是能够理解、欣赏和器重自己的人;第二种是曲解、中伤甚至排斥自己的人;第三种人是与自己毫无关系、无关痛痒的人。第一种人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应当尊为师友,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第二种人对自己造成深深的伤害,需要智慧地远离,而不是烦恼和计较。对于第三种人要以礼相待、和平共处。了解不同的人,区别对待,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人,于己于人均是件痛苦的事情。以自己的威严强加自己的意志,别人只是口服而心不服,而且日久必生反抗之心。以自己的固执强加自己的意志,别人仅是默忍或是隐怒,但是日久也可能反目成仇。检讨自己的言行是否与社会和谐,才能真正得到别人的认同。人与人是不可能一致的,不要以我为中心。

17、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态

身处顺境必须格外谨慎,否则容易乐极生悲。人生得意的时候容易忘形,一忘形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于是恶念和恶行就会趁隙而入。身处逆境必须格外忍耐,否则容易早早夭折。人生失意的时候容易失态,一失态就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于是消极和绝望就会趁隙而入。笑看人生潮起潮落,守住自己的心。

18、人生应当欢乐有度

适当的娱乐活动能调节情绪,无休无止的欢乐却易转益为害。物极则反,数穷则变。“大凡快意处,即是多病处。”“棋可遣闲,易动心火”一味狂欢尽兴是肤浅的人生,换来的往往是痛苦的悔恨。尽兴有度是达观的人生。乐极生悲不局限于娱乐方面,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欢乐与悲哀是伴生的,欢乐有度会使欢乐常伴。

19、多理性行事少意气用事

做事不能只凭自己的感情,做事更不能只凭自己的感觉,意气用事必有麻烦。有时自己的知觉是错的,事情并不是想象的这般简单,表象总是容易迷惑人心。理性做事不至于反复折腾,理性做事不会出现大的差错,理性做事才不会使自己后悔莫及。切记:凡事都不能太冲动!不能只跟着感觉走,多思考才能不后悔。

20、多理性行事少意气用事

做事不能只凭自己的感情,做事更不能只凭自己的感觉,意气用事必有麻烦。有时自己的知觉是错的,事情并不是想象的这般简单,表象总是容易迷惑人心。理性做事不至于反复折腾,理性做事不会出现大的差错,理性做事才不会使自己后悔莫及。切记:凡事都不能太冲动!不能只跟着感觉走,多思考才能不后悔。

#人生感悟##心情日记# https://t.cn/R2WxuoH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今天经历了跟陈博轩一样的尴尬,凌晨五点睡,六点被阿姨喊醒,黑子高烧去医院,回家陪完黑子几个小时我就去睡觉了,起来后黑子要看奥特曼,我就用手机投了屏,然后我回到
  • 感情出于自愿,爱过就不后悔。#失恋分手复合男朋友#给人的印象是安静冷淡。
  • 这是指物极必反,但日干已很弱,又那么多官杀克我,光泄其病气不足以强身,还需要大补,不但水不沉金,木不缩水,火不焚土,而且可金水相涵,水木相生,木火通明。从运程上
  • #宇你甄心为宁而来# #刘宇宁纯甄品牌大使# #摩登兄弟[超话]#[心]摩登兄弟mdxd刘[心]宇宁lyn[心]棚主 老大[心]今天的老大 十分帅气满屏大
  • 酒店的房间也是颇为舒适,同样用了复古的装修,在红砖墙中却是现代化的设施。酒店的公共区域非常多,就在前台有一个个的类似窑洞的休息区,摆放了舒适的沙发原木茶几,而且
  • 另外我最最喜欢的就是温泉的漂浮下午茶了,精致的甜品搭配温泉和花瓣,是我们小仙女该享受的!餐饮房间包含餐食,早餐的阳春面绝对不要错过超级好吃,晚上的双人餐菜量也很
  • 卜师傅回复:你这一生将要走的大运为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明年年壬寅,地支逢三合,天干又有壬水印星,印为证书,这一年有着结婚领证的机会。
  • 至少多数缘本身是不会错过的,真正错过的是分。有一种目光,直到分手时,才知道是眷恋;有一种感觉,直到离别时,才明白是心痛;有一种心情,直到难眠时,才发现是相思;有
  • 在头部后侧有一个高高突起的地方,可按摩其上下左右各1横指的地方,以改善和促进血液循环,减轻颈部不适。目前公认有效的近视防控方法还是减少用眼,户外活动、低浓度阿托
  • 可以想象他是多么忙碌去处理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心疼中……)剑哥从不会和我抱怨,他风轻云淡和我说安全座椅的坐垫洗好晾在阳台了,明天应该会干了。#任嘉伦周生辰# ‖
  • 【Blings香水实验室香水】99/2瓶​15款香型 总有一‮是款‬你的‮命本‬香!99就‮买能‬到两瓶高‮沙级‬龙香!
  • #忘川风华录手游[超话]#又登了几次月,专门记录了一下阵容可以看出:天卡中木兰昭君武皇二凤出场率hin高,地卡甄姬太平yyds除了任务不会选择的卡:大小乔张良李
  • 参会的住鄂全国政协委员,也有曾经全程参与了东湖绿道的规划与建设的,对东湖绿道感触颇深。您对东湖绿道以后的建设和完善有什么建议?
  • 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优秀的人有很多很多,有趣的思想也是更多,任意一点去看都会比出不足,每个时间段经历都会有不同的问题,也会出现在眼前很多不同优秀有趣的人,保持就
  • 如果你是根折,尤其是牙根纵折,那就只有拔牙种植了。处处不喜欢依靠别人,但如果你是TA想要依靠的人,那请你不要让TA失望。
  • 生活中单身女人如果遇到不够主动的男人,首先想到的应该是,男人对你没兴趣,哪怕有些好感,也只想和你做朋友。面对这样的男人,女人如果真的爱他,可以主动一点,最起码让
  • 再对比下亮碟的价格,哦,真香~☁️#易烊千玺青年力量#☁️#易烊千玺elle金九封面# 星星应该哈哈大笑,反正宇宙是个偏僻的地方。@TFBOYS-易烊千玺 #M
  •     寅申相冲命不长,还兼带疾产中亡,可契大神来保右,免使父母哭断肠    卯酉相冲克自家,父母生来也有刑,若然三岁无刑克,七岁呜呼丧黄泉。    官旺财纯纵
  • 最近有点get到时代少年团了,昨晚星光大赏的《要你管》好上头,今天一整天脑子里都在循环[允悲][允悲]虽然目前只认识其中三个,贺峻霖是通过小时候和马天宇那个视频
  • 为确保您的出行便利,西安站提醒广大旅客,严禁携带可能危及自身和他人人身安全的物品。此外,以下物品也属违禁品请您注意⬇️⬇️⬇️1.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物品;2.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