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老法师;往生西方世界有两个方式!

(1)一个是自己修行,积功累德往生的,三辈九品。

(2)另外一种是造作五逆十恶罪业在临终前彻底忏悔,他也能往生,是忏悔的力量去往生的。

造作五逆十恶罪业也能往生,这是净土法门的超异殊胜之处!所以,我们决定不要轻视造作罪业的人。临终一念真诚忏悔,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什么品位?是不是下品下生?不一定。忏罪往生的人,就看忏悔的力量来决定品位,所以,忏悔的力量非常大!

我们平常泛泛地这样修行,往往抵不过他真实忏悔的力量,还不如他们,可能这些人将来的品位还在我们上面,很难讲的。真正忏悔不容易,非常难,这一回头真的不得了,一回头确实是菩萨行。

古时候在印度,天亲菩萨早年学小乘,毁谤大乘。以后接受他哥哥的教诲,觉悟了,向佛忏悔,拿着刀准备割舌头。他哥哥止住他:“你割舌头干什么?”“我错了,说了好多坏话毁谤大乘。”他哥哥说:“你过去用舌头毁谤大乘,你今天何不用舌头去赞叹大乘?”他一下就明白了,所以造五百部论赞叹大乘,这叫真忏悔,行动表现。

我们看近代的蕅益大师、印光大师,年轻的时候读儒书,谤佛法。到以后明白了,觉悟了,忏悔回过头来,不但不谤佛法,还剃头出家,弘扬佛法,这才叫做真正忏悔。

我们做错了事情,过去陷害别人,现在真正明白了,回过头来了,我要如何来补偿受我害的人?我要怎样去帮助他?这才叫真忏悔。没有行动,都是属于假的。没有行动表现,换句话说,还没有觉悟,还没有回头,说得再好听也没用处。

诸位要晓得,五逆十恶往生也绝不是侥幸的,这一点要特别注意!而是这个人在过去生中,他的前世修行净土,他有相当的功夫。

那为什么不能往生?大概心里对这世间还有牵挂,没能放下就去不了。这一生得到人身,遇到的缘不好,遇到的恶缘,交了坏朋友,所以一生造了很重的罪业。遇缘不好!幸好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善知识劝他,他豁然觉悟,是这么一个道理。

他过去世要没有很深厚的善根福德,善知识怎么劝他,他也不会回头。这是善友一提醒,在这一刹那当中把他唤醒了,所以这一类是属于忏悔往生。

所以,我们决定不能够存侥幸的心。不要看到经上还有这一条,“五逆十恶临终十念都可以往生”,就错误地以为现在多做一点坏事没有关系,临终忏悔还来得及。恶心不可有,你要是存侥幸的心,那就是恶心,那个心太恶太恶了!

你要晓得临终往生,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你临终有没有把握?

第一个条件:头脑清楚,这是最难的。

我们看到许多病重的人,已经迷惑颠倒了,已经不省人事了。到不省人事的时候,善知识劝他没用处了。临终时一定要头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一点很难很难!你看几个人在临终的时候有这样好的瑞相。凡是临终头脑很清楚的人,纵然不学佛,他也不会堕恶道,他来生一定还是人天去享福。

会堕恶道的都是迷惑颠倒,糊里糊涂才入恶道。哪有一个聪明人,头脑清醒的人会去作畜生,作饿鬼?不可能的!堕三恶道都是糊里糊涂去的,迷惑颠倒!堕落到那里面去的,这就是我们常讲的神智不清。在临终的时候头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很难很难的事情,我们想想,临终可能吗?

第二个条件:遇善知识。

第三个条件:这个善知识要一定劝你念佛求生净土,要劝你念其他法门就不行了。劝你念地藏菩萨,劝你念药师如来,那就不行了,那就没用处了。善知识一定是劝你念佛求生净土,你一听就觉悟,立刻就接受,就肯悔改,这样才行。

这三桩事情,在临终那一刹那之间统统具足,很不容易,所以我们决定不能存侥幸之心。我们学佛,佛陀的教诲决定要放在心上。经上字字句句的教诲,决定要落实在生活上,要把它做到,这叫做真忏悔。

天天念佛,你就念上一万遍,心里头对一切人还有恨的意思,对一切事还有不如意的念头,你没有回头,你没有忏悔,你该怎么堕落,还是怎么堕落!

忏悔,要在真诚,真正忏悔,说老实话,忏悔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我们一般人这个忏悔心的确发不出来,心里想忏悔,实际上过几分钟就忘掉,错事情还照干,这个不叫忏悔。

真正的忏悔,就是孔老夫子讲的“不贰过”。我知道我这个事情做错了,我以后决定没有第二次同样的过失,犯别的过失可能有,犯这个过失决定没有了,这叫真正忏悔!

我们在《观经》里面,看到阿闍世王造五逆十恶之罪,他在临终的时候真忏悔,真正改过,他念佛往生上品中生,我们读到这个经文都非常惊讶!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讲的“浪子回头金不换”,他是个坏孩子,但是他真的知道改过,真的回头了,那是个真好人!阿闍世王是真心忏悔,所以他的品位一下就拉高。我们不要轻视造作罪业之人,说不定他在临终一后悔忏悔,品位比你高,这是事实。忏悔的力量不可思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用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来处事待人接物,绝对不能轻视别人。要知道,世出世间许许多多事不可思议,不是我们平常人能够见得到的,不是常识能够判断的。造作罪业的人最后忏悔,他要是诚心诚意彻底忏悔,他的品位一下就高了,往往比我们一生修行的人还要超越。所以,忏悔的力量非常大。我们修善往生是三辈九品,造作罪业临终忏悔的力量也成就三辈九品,所以念佛法门无比的殊胜,真正不可思议!

2 真正忏悔是什么?
在世间的时候造作一些罪业,这些罪业会障碍他往生,那怎么办?在临命终之前,决定加强佛号,把以前造的那些丢在一边,不理它,不要去想它;一想,障碍现前,就去不了,不能想!一切法从心想生。最重要的是现前一念,过去已经过去了,《金刚经》说的,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就是当下这一念,这一念重要,不要让这一念的不善把过去所有不善全勾出来,这个亏就吃大了。

真正忏悔是什么?老实念佛就是真正忏悔。声声都是阿弥陀佛没有恶业,真忏悔,一定要懂得。不要去拜这个忏、拜那个忏,没用,忏不掉,为什么?你念头上没除掉,就是你没忏掉。念头上纯一阿弥陀佛,除一句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什么都忏掉了。理跟事都要搞清楚,都要搞明白。就是不想未来、不想过去,只想现在,现在想什么?想极乐世界,想阿弥陀佛,想著我真相信、我真发愿、我真求往生,这是应该想的,其他的不应该。有,很好,没有也很好;有,不放在心上,没有也不放在心上。外国同修找我,我旅行只带一个行李箱,里头装几件衣服,换洗衣服,其他的都不要了,都不想了,这才自在。释迦佛当年在世,旅行三衣一钵,我们现在比他还多一点,还有个小行李箱。愈简单愈好,简到不能再简的时候,恭喜你,你成功了,要懂。

3 念忏悔文都痛哭不已是好是坏?

问:居士领众共修三时系念,每次念到忏悔文都痛哭不已。长此以往,请问是利是弊?

答:这里头没有利。念到忏悔文会能够感受到痛苦,这也是长期的,多数都是过去生中曾经修学过这个法门,而那个时候没有修成功,这个时候遇到,他自然就有这些感应。这些感应一般来讲是好的,但是如果长此以往的话,也会变成魔障。

世尊在《楞严经》里面有教训,初次接触,偶然的感动是正常的,这是好事;不能够常常每次都是痛哭流涕,这个现象就不好。所以任何修学的方法,契入境界一定是法喜充满,不会是这种现象出来,会生欢喜心,烦恼轻,智慧长,这是功夫得力。

4

最彻底的忏悔方法
忏悔重要,用什么忏悔法?现在有人提倡用占察法来忏除业障,好不好?好。你问老法师学不学?这个东西老法师过去学过,时间不长,没超过半年老法师就不学了。

为什么?这句佛号比那个强多了,那个忏悔是零零碎碎的,念佛忏悔是彻底忏悔,把罪根都拔掉了,这个要知道。这一句阿弥陀佛名号,万德洪名,你念它,它哪里有罪业?它没有罪业,天天念它,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所有罪业都灭干净了。

要明白这个道理,要不然《无量寿经》就白学了,那就太可惜了。所以一定要相信。你看看海贤老和尚给我们现身说法,他有没有持戒?有。怎么持法?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就是圆满的戒律、圆满的三昧、圆满的般若,你还念什么?念这尊佛、那尊佛,念这个菩萨、那个菩萨,诸佛菩萨的名号都在一句阿弥陀佛名号之中,一个也没漏,念阿弥陀佛全都念到了。所以,念佛功德不可思议,你得要相信。

5

逆缘干扰、疾病苦痛等宿业如何忏悔?
问:「修学过程中出现障碍,如环境的逆缘干扰、身心的疾病苦痛等,而影响修学。请问此等宿业如何忏悔?」

答:你问得很好。确实根本解决消除障碍的办法是忏除业障,普贤菩萨教给我们,十大愿王第四愿就是「忏除业障」。怎么忏除法?十大愿王其他九条都是忏除的方法。十愿也是非常微妙,每一愿里面都含摄其他九愿,这是《华严经》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们特别重视忏除自己的业障,从哪里做起?从礼敬、赞叹、供养做起。

自己的业障到底是什么?你总得要晓得。如果自己不知道什么是业障,你的忏悔不能得力,你总得要晓得业障是什么。业障的根本就是我执、我见,唯识经论里面讲的末那识,四大烦恼常相随,这是业障的根本;末那识是执著,意识是分别,阿赖耶识是含藏仓库,所以第七识这个意识叫染污意,它是业障的根源。《金刚经》教菩萨一定要破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是破业障。意识起了作用,贡高我慢、我见、我爱、我慢都跟著来的;换句话说,你就懂得贪、瞋、痴、慢、疑、恶见这六个根本烦恼,这是我们的业障。

「礼敬诸佛」就是对一切众生修礼敬,破除我们的傲慢,这六个根本烦恼是对治慢的。「赞叹」是对治我们的嫉妒心,嫉妒、毁谤,我们造了这个业障。「广修供养」,这是对治我们的贪欲。所以四摄、六度、十大愿王,就是消除业障的方法。忏悔业障具体的修学条目,我们要不认真去修学,你的业障怎么能忏除得干净?所以要晓得,佛教给我们哪一个方法对治我们哪一种业障,这才是根本。有根本当然也有枝末,能够本末兼治,往往收的效果就更殊胜。

譬如环境里的逆缘、恶人干扰,我们一时没有智慧德能,不能感化他,怎么办?离远一点。这是从枝末去做,我另外去找一个修学环境,我离开这个环境;我没有能力感化他,我就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这是从枝末上说的。选择另外一个环境,还是要在根本上修,不能事事都逃避,这对於自己修行不会有进步;只是减少一些干扰,自己好用功,这才是真正修行。如果一味的逃避,自己不能真修,你的业障消不掉,这一生能躲过,来生躲不过,还是会遇到。所以一定要修养自己的德行,成就自己的真实智慧,才能解决问题。因为业障它生生世世跟著你,这个很麻烦,能躲过一时,不能躲过长远,所以要真用功夫。

#与ta有关的一切[超话]#

她说我总是表现的谁都不需要一样,什么事儿都能自己解决的样子,一副有你不多没你不少的傲慢……其实那哪里有傲慢,不过是觉得自己没资格罢了,自己在别人心里占什么位置呢?你需要别人的时候别人就一定会帮助你吗?那不是傲慢那只是没有安全感啊,因为确定不了别人能不能来让自己需要!

哒哒℃

傲慢让别人无法来爱我,偏见让我无法爱别人。

创作也是一样,和朋友在高铁上聊天,把所有大热的美少女手游数落了个遍,但是你不得不佩服——卖人设打擦边球的千千万,真正成事的就那么几个,这其必有它的过人之处。

作为创作者必须明白,我不喜欢的不代表别人不喜欢,我喜欢的不代表人家也吃的下去,放下傲慢与偏见才是真理。

吐槽归吐槽,没有反思就是牢骚。
所以是时候开冲了[doge]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没想到上个星期六拍的正片星期一就修完了#阳光信用[超话]##每日一善##阳光信用#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就是对人的感悟和研究的结晶,必有其可取之处。我失魂落魄
  • 作为一个✨精致女孩‍♀️,每天出门前都会在镜子前纠结很久,除了选穿搭,完美的造型当然少不了#配饰#! 周生生就算穿搭很朴素,只要可以配上美丽的首饰,马上可以让你
  • 今天跟y.js 吃了辣白菜汤 一般yummy 好诡异,她每次给我安利特别好吃的东西就会翻车[苦涩]买的郁金香到了,希望不要让我失望,你们要好好长大啊好像有了考试
  • 属鸡人生于八月,白露之时:虽祖荫淡薄,而聪明睿智,有移山之志。属鸡人生于十月,立冬之时:才能势力普通,不能自强,财库不丰。
  • 闻法开智慧的人,就在起心动念处修改,念念保持心地清净,所作一切皆是顺性而行,故称觉行,净行,妙行,智慧行。所以,最重要的风水要从自己改变,自己改变了,心改变了,
  • 在Si刑犯的身体里,除了霍恩教授,还有另一个声音的存在,善良大义的教授体内,居然涌现着对暴力和血腥的渴望…!但此刻的琼斯博士在意的是他的科研成果,全然不顾受试者
  • 在殿字楼阁下面,仅以几十根长柱依托半空之岩石支撑,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恰如凌空危挂,貌极惊险,似危实坚。庙宇之飞梁横插岩石暗托,楼阁高低交错,在断崖处以飞虹栈道
  • 心宝节后就医流水账结束[航天员][航天员]最近雷言雷语很多,爸爸妈妈陪伴的多了以后又恢复了温和的脾气,很可爱[心][心]Dobby日记:进货啦妈妈说要给我换粮,
  •  酉鸡当令生肖,今天属鸡的人在事业上有着很好的工作状态,自己的事业会得到贵人的扶持,大小问题都能顺利解决,偏财运佳,是比较开心的一天;感情上要适当随缘,不可强求
  • 天缘会给你一场美好的遇见,恰如那山间一抹新绿,明亮了你的双眼,敞开了你的心间,盎然了人生的节季,沉醉了你的流年,愿你一生有爱一生被爱。如果有一丝时光可以追随,我
  • !!
  • 《怦然心动》15、亲爱的,你要知道,纵然你会从我的记忆里消失,可在我心里,你永远无法被任何东西驱逐。 《One Day》9、虽然兜兜转转走了很多冤枉路,我终于来
  • 让很多瓜友不理解的是,好好的大长腿展现在观众面前不好吗?三木:台本根本没动静啊喂铃村:我就没在看台本hhh年轻的时候,铃村经常和三木桑一起喝酒,讨论演技三木
  • #长沙租房[超话]#开福区网船班小区,地铁口整租两室一厅1700,包网络,个人转租无中介费1、近地铁口,开福区政府站,步行十分钟左右。联系方式:电话187116
  • ”我私心觉得这个片段可以算是后期他们相遇的一个小高潮了,无论是上下文的衔接还是相遇的巧妙时机,没有比这个时候再次相遇更合适了,“红尘故人旧相识,重逢却不知”因为
  • 寅时出生的女孩主要的命运线是:六亲相克,多劳,受苦,难守祖业,流浪异乡,十八财害,四十发福,晚景逢贵。  寅时出生的人命运好吗  六亲相克,多劳,受苦,难守祖业
  • 最好看最好听最好开的SUV星迈罗Seeker传承雪佛兰传奇性能跑车“大黄蜂”Camaro科迈罗的赛道基因,身披通用汽车专为主流消费群体定制的“蜂芒金”战衣,一跃
  • ——《菜根谭》2.山河平静辽阔,无一点贪嗔痴爱,而我们匆匆忙忙,都还在路上。——《菜根谭》2.山河平静辽阔,无一点贪嗔痴爱,而我们匆匆忙忙,都还在路上。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变成了这样,发给你的话你从来不看,大部分时间也不会回答,你只会在你想和我分享某件事的时候和我说话,我好像一直在自言自语…我总想着,你在忙正
  • 忙得不甘愿的人,必然是他没有从忙中得到快乐,没有体会到身心寄托的地方就是忙——不忙做什么呢?一个人拥有再多,如果内心不知满足,那种精神上的贫穷更加可怜!所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