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
禅师开示小案:

1.听天由命。

听听听。堂前父母须当敬。兄弟同胞要一心。枕边谗言休要听。

天天天。天意与人无两般。为人莫作亏心事。举头三尺有青天。

由由由。也有欢喜也有愁。世间苦乐不均事。万物从天不自由。

命命命。五行八字皆前定。切莫算计他人有。富贵贫穷都是命。

2.安分守己。

安安安。夜间一宿日三餐。非干己事休招惹。身得安时梦也安。

分分分。今生衣禄前生定。休将巧计害他人。儿孙自有儿孙福。

守守守。命理有时终须有。莫恨贫苦怨爹娘。儿孙兄弟常相守。

己己己。别人闲事不要理。休言长短去笑人。何不将心谅自己。

忍耐歌

笑呵呵。我劝世人要像我。

忍一句。祸根从此无生处。

饶一着。切莫与人争强弱。

耐一时。火坑变作白莲池。

退一步。便是人间修行路。

任他嗔。任他怒。只管宽心大着肚。

终日被人欺。神明天地知。

若还存心忍。步步得便宜。

安分守己

安安安。夜间一宿日三餐。非干己事休招惹。身得安时梦也安。

分分分。今生衣禄前生定。休将巧计害他人。儿孙自有儿孙福。

守守守。命理有时终须有。莫恨贫苦怨爹娘。儿孙兄弟常相守。

己己己。别人闲事不要理。休言长短与笑人。何不将心谅自己。

 
弥勒古佛劝孝偈

堂上有佛二尊,懊悔世人不识,不是金彩装成,亦非梅坛雕刻,即令现在父母,就是释迦弥陀。

若能诚敬事他,何须别求功德,不因父母所生,且导你身何得。

何必灵山烧甚香,只须堂敬爹娘;晨昏菽水随时奉,足保儿孙世代芳。

【义以为质,《论语》中的名利观】《论语》在重道、崇德、尚仁的主旨中,鲜明阐述了君子的名利观。作为一种主张积极入世的理论,儒家通常并不回避常人对名利富贵的追求,但强调这种追求应该遵从仁义道德。并且,儒家认为,名利富贵虽好,但世上还有比名利更有价值的东西,那就是仁义。不回避名利,但将仁义置于名利之上,构成了君子的名利观。#每天读国学#

《论语》倡导安贫乐道、取之有道、富而好礼且具有高度内在同一性的利益观,强调用行舍藏、重在内求的名位观。两者互为交融、映射形成,反映出君子追求仁义、反求诸己、淡泊名利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构成君子人格的基本属性。

君子之于“利”:义以为质

关于儒家的财富观,一言以蔽之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认为,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对于义利的态度,可以将君子和小人区分开来。小人追求个人利益,也只追求个人利益,因此将利置于义之上;君子亦会追求个人利益,但会先考虑所得是否合于义,“义以为质”,以义为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细读《论语》各章文本,按照从贫到富不同程度,似可将君子之于“利”分为三重维度,即安贫乐道、取之有道、富而好礼。三者虽贫富程度不同,在名利观上却具有内在的同一性。以三者分析不同人的不同境遇与作为,没有特别的高下之分。

“安贫乐道”是最早由先秦儒家倡导的一种处世态度和人生境界,核心是超越物质的欲望,在理想的追求中达到精神上的满足。安贫乐道的理念在《论语》各章节随处可见,如开篇《学而》中孔子倡导“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在《述而》中又进一步表明心志,“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看来,作为一个君子,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食不必追求饱足,住不必追求安逸。君子应当把注意力放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上面,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即使贫苦也是乐在其中的。

在孔门诸弟子中,最能安贫乐道者非颜回莫属。《雍也》篇中专门记有孔子对颜回由衷的赞誉,“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于是,箪食瓢饮成为后世君子安贫乐道的象征。颜回何以能做到“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呢?知徒莫如师,孔子一语中的:“其心三月不违仁。”颜回能够长时间不违背仁德的原则。所谓安贫乐道,即胸怀仁德之正道,如此心中便会不断地有充实之感,就不会因身外之物的多寡而烦扰。

“在陈绝粮”一节更具师徒论道的典型性。孔门师徒一行在陈国断绝了粮食,跟随的人都饿得爬不起来,于是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师父说:“君子也有穷得毫无办法的时候吗?”面对子路的抱怨与困惑,孔子点明了困顿之际君子与小人的分野,“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在困窘时还能固守正道,小人一困窘就会胡作非为。顺境往往不易检验人的心性,置身困境,就能分辨出人能否有所坚守。在困顿时、不得志时还能贫贱不移、不失节操者,才是合格的真君子。钱穆先生说“仁者之心得自天赋,处常境而疏忽,遭变故而摇移。人之不仁非由于难得之,乃由于轻去之。惟君子能安处一切境遇而不去仁,是故谓之君子”,就是这个道理。

正是恪守正道,君子才能够做到“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小人却“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君子哪怕一顿饭的时间也不会离开仁,即便是在最容易与仁背道而驰的两种情形——忙乱、颠沛流离中,也是这样。而小人既不能够长久地安于穷困,也不能够长久地处于安乐之中,因为没有仁德的人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都会更加堕落。

以上,正如《中庸》所言,“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守着正道,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遵循天命,去做应该做的事。处于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应该做的事;处于贫贱的状况,就安于贫苦;处于边远地区,就做在边远地区应该做的事;处于患难之中,就做在患难之中应该做的事。君子没有什么情况是不能安然自得的。而小人却铤而走险妄图获得非分的东西。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安贫乐道的境界之外,儒家并不否定人对名利富贵的追求,但强调这种追求应服从仁义道德。

在《里仁》篇中,孔子阐述了富贵当“取之有道”的鲜明态度。“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名利富贵,是人正常的欲求,但是以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它们,君子不享受。君子当持守“仁”,因追名逐利而背离“仁”的准则的,便不能称之为君子。

随后《述而》篇对“取之有道”有进一步的论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意思是说财富如果可以合理求得的话,即使是做手拿鞭子的差役,我也愿意。如果不能合理求得,我还是做自己所爱好的事。这里“从吾所好”,就是说要遵循本心,坚守正道,正与安贫乐道相通。

“富而好礼”出自《学而》篇,源于孔门弟子子贡的提问:“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贡擅长经商获利,并在孔氏四门中以“言语”著称。是时,子贡从自身为人治学经历出发,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做到虽贫穷而不巴结奉承别人,富有而不盛气凌人,已经很是难能可贵,可以称为“君子”了,于是就此向老师请教。孔子却认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固然难得,然而更高的境界当是“贫而乐,富而好礼”。子贡恍然大悟,回应说这就需要进一步修炼,像是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一遍遍不断打磨精进,先开料,再糙锉,然后磨光。

朱熹后来注释说,“常人溺于贫富之中,而不知所以自守”,表现为贫多求、故易谄,富有恃、故易骄。在此基础上,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乃皆知所自守也,然尚未超脱贫富的窒碍。最高的境界当是乐道则忘其贫,好礼则安于处善。因此,安贫乐道与富而好礼具有同一性,相辅相成。

后来,虽然孔子再次强调“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对于“富而好礼”在后文中却没有进一步的说明。然而在后世方志、碑铭中,常见士绅之家“富而好礼”之举:平素对亲邻多有帮助,周济米粮,恤养孤贫,甚至焚烧亲邻借债的契约,遇有灾荒时更是加意如此。在地方社会中,常常不吝银钱积极修桥补路、修缮城墙衙署、设立学校,如此种种不一而足。无论方志还是碑铭的撰写者多是饱受儒家伦理浸润的文人士绅,上述义举本质上体现了儒家“富而好礼”的基本价值导向。

君子之于“名”:求其在我

《学而》开篇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篇尾复行强调“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即别人不知晓、不了解我,大可不必愠恼、忧忿,君子所虑所急者当在于自己不了解别人。《里仁》篇全面阐述了对名誉地位的态度,“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里,“位”即职位,有官守者各立于其位。意思是说不发愁没有职位,而是发愁没有任职的本领;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去追求足以使别人知晓自己的本领好了。《宪问》等篇再次强调,“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对于名位,儒家强调不要去关注名位本身,而要关注自身是否有本领、德行能配得上这名位。即使别人对自己不了解,也不去计较埋怨,因为这种情绪是没必要的,重要的是修炼自身。君子求其在我,是为内求。

对于是否出仕为官,儒家秉持中和立场,既不避位,亦不汲汲以求,整体观点是用行舍藏,被任用就行其道,不被任用就退隐。《论语》中有不少这样的例证。蘧伯玉被孔子赞誉为真君子,“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这里的“怀”即收而藏之,并有秉守本心、固善其身之意。南宫适“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孔子以兄之子妻之”。因之进退有度,孔子以兄长之女相许。弟子原思(名宪)问耻,孔子答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这是《宪问》篇首章首句,“谷”者禄也,国家政治清明时可以做官领俸禄,政治黑暗时仍然这样做就是耻辱了。

又有弟子闵子骞拒绝出任费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闵子骞也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为人孝顺、性格正直。当权的鲁国贵族季氏听闻闵子骞的贤名,想请闵子骞出任费宰,以笼络人心。然而季氏平日所为为闵子骞所不齿,闵子骞便婉言拒绝,否则就要逃到齐国去。

蘧伯玉、南宫适、闵子骞的经历,含有鲜明的用行舍藏之意。正如孔子所言,“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有用我者则行此道于世,不能有用我者则藏此道在身。用舍在外,行藏在我。诚如前言,君子之道贵在内求。

对于名位,儒家最为推崇赞誉的境界是辞让天下,为而不有、为而不恃。泰伯三以天下让,孔子赞誉不已:“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孔子最为推崇尧、舜、禹三代圣贤对天下为而不有、为而不恃的境界,“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这里的“不与”,何晏批注是“不求”的意思。舜和禹得到天下,不是自己求的。那他们何以有天下?正是因为他们的道德崇高,才华能力很强,是德行感召的,所以孔子极其赞叹。不仅如此,他们更以天下之罪为己罪,舜以命禹“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无独有偶,武王克商后大封于庙,亦言称“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表明不仅不以天下私有,更以百姓之罪为己罪,境界非常高远。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愿和你们分享现在内心这份敞开和清明。
  • Fine Arts College 纯艺术学院学生们举办的艺术展! #Fine Arts College#, 伦敦FAC艺术学院, 是一所拥有众多杰出明星校友的
  • 类似风波已不止一次发生,在很多人看来,作为防疫规则制定者,约翰逊及其身边人实在太过“双标”这也是为什么英国民众那么愤怒。”对于约翰逊12日的“答辩”工党党魁斯塔
  • #德国工作#【会德语的专业人才在这些国家能赚得高薪】原文链接某招聘求职网站对全球大约900万份招聘广告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得出:会德语的专业人才钱途光明,比如
  • 而休闲装的露肤其实可以做细节化的处理,不需要深V或者是露腿这种非常性感的操作,哪怕是精致的小V领都可以解放造型的包裹感,看上去更显休闲舒适。弹性大的材质但也不是
  • 三个多月了 依然会惊恐到无法睡着 不停的被一些人和事惊醒也许感情对于有些人来说就是被拿来浪费的一场自我救赎 一场自我重建阿柳啊 你已经很棒了 不要再哭了 你要坚
  •    仅管如此,桃桃却很难接受这个弟弟,总是和他作对,总是为难他,桃桃在家里一贯娇纵,蛮横,无理,没有人敢和他作对,所以即使他剪坏他的新衣服,或者把蟑螂放在他的
  • #剑指诈骗# 【61名电诈嫌疑人从柬埔寨被押解回国】10月28日15时许,随着一架中国民航包机降落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61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被我公安机关从
  • #p图造谣赵露思网友成老赖#继续冲,怎么没了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你说对不起,下辈子早点遇见,我很想说下辈子不要遇见,我们不是早遇晚遇
  • #张云雷 曲艺传承#[开学季]#张云雷 千万份爱给你# ╭─── ♡⃛ Lᵒᵛᵉ [心]⁽˙⁸˙⁾♡ ───╮ ⦿ ᑋᵉᑊᑊᵒ ᵕ̈✨ ◡̈ 张云雷⦿
  • 此外,干咳时,吃点香蕉或菠萝,效果也不错。 ​ 点赞就是最好的支持[抓狂][抓狂][抓狂]​​​​【生活中的食物让你远离疾病痛苦】1、呕吐:吃蕃茄;2、龋齿:喝
  • #913号樱桃汉堡屋[超话]#[哇][哇]#崔然竣# 崔然竣 崔连准 档1 档一 档舞 cyj crj 【崔然竣五代男唯一top】 【崔然竣五代男第一ace】
  • 反诈知识:此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骗子在境外,雇佣他人在境内架设GOIP后,骗子在境外拨打诈骗电话或发送短信时,通过GOIP中转,骗子的号码就显示为境内号码,让
  • 很喜欢在家里可以和我的小伙伴们进行深入的交流 越长大感觉和朋友们相聚的时间就越少 今年是和淇淇子认识的第十三个年头啦 虽然一年只能见一两次面 可是每一次都觉得我
  • ”加上生日祝福里,迎着光发光的你无论晨昏,你都是最耀眼的存在我大哭怎么这么宏大浪漫哪怕只是巧合,或者无关爱情的定义,也已经是极致[泪]宇宙级的浪漫,算是被你玩明
  • 新团招男陪,哥们哥们看看我,免审限8.16日当天,看来,宝子们,进团,团长直接送给你,副团给你跳水蛇舞!(P2-P4)如果真的是我们误把这位陪陪认成伪男我们会对
  • 小猫有点懵:怎么自己正在晒太阳,就被一个男人抱回了家,回家前还去恐怖的地方洗了澡,强迫吃了药,脖子上还疼了一下。 现在,面前的小碗里放着一个小鱼干,男人笑眯眯的
  •   如果这个夫宫伏吟的字,是夫星,即使为忌,则说明是因为结婚之类的事情,不是愁嫁,而是嫁了以后,或者嫁娶的过程之中,多有是非、口角、压力;如果不是夫星,且为忌神
  • 和教练练了下,才发现他各种运动都很厉害,提到的潜水和跳伞很想去尝试,明白到很多想尝试的要趁年轻。忙着一到家和家人说多累多累,自己应该做办公室才对,爸爸一句“只有
  • 就像一场很美好的梦,发生了很多事情,看了很多景,见了很多人,但我醒了。”这句话从10岁记到了现在,终于能成为文案发出来了回来有一段时间了,醉氧那两天在模糊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