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直录】

【47.1】黄以方问:“先生‘格致’之说,随时格物以致其知,则知是一节之知,非全体之知也。何以到得‘溥博如天,渊泉如渊’地位?”
先生曰:“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
乃指天以示之曰:“比如面前见天,是昭昭之天;四外见天,也只是昭昭之天。只为许多房子墙壁遮蔽,便不见天之全体。若撤去房子墙壁,总是一个天矣。不可道眼前天是昭昭之天,外面又不是昭昭之天也。于此便见一节之知,即全体之知;全体之知,即一节之知。总是一个本体。”
【47.2】先生曰:“圣贤非无功业、气节,但其循着这天理,则便是道。不可以事功、气节名矣。”
【47.3】“‘发愤忘食’,是圣人之志如此,真无有已时;‘乐以忘忧’,是圣人之道如此,真无有戚时。恐不必云‘得不得’也。”
【47.4】先生曰:“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坏他了。”
【47.5】问“知行合一”。
先生曰:“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47.6】“圣人无所不知,只是知个天理;无所不能,只是能个天理。圣人本体明白,故事事知个天理所在,便去尽个天理。不是本体明后,却于天下事物都便知得,便做得来也。天下事物,如名物度数、草木鸟兽之类,不胜其烦,圣人虽是本体明了,亦何缘能尽知得?但不必知的,圣人自不消求知;其所当知的,圣人自能问人。如‘子入太庙,每事问’之类,先儒谓‘虽知亦问,敬谨之至’。此说不可通。圣人于礼乐名物,不必尽知。然他知得一个天理,便自有许多节文度数出来。不知能问,亦即是天理节文在。”
【47.7】问:“先生尝谓‘善恶只是一物’。善恶两端,如冰炭相反,如何谓只一物?”
先生曰:“至善者,心之本体。本体上才过当些子,便是恶了。不是有一个善,却又有一个恶来相对也。故善恶只是一物。”
直因闻先生之说,则知程子所谓“善固性也,恶亦不可不谓之性”。又曰:“善恶皆天理。谓之恶者本非恶,但于本性上过与不及之间耳。” 其说皆无可疑。
【47.8】先生尝谓:“人但得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便是圣人。”直初时闻之觉甚易,后体验得来,此个功夫着实是难。如一念虽知好善恶恶,然不知不觉,又夹杂去了。才有夹杂,便不是“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的心。善能实实的好,是无念不善矣;恶能实实的恶,是无念及恶矣,如何不是圣人?故圣人之学,只是一诚而已。
【47.9】问:“《修道说》言‘率性之谓道’,属圣人分上事;‘修道之谓教’,属贤人分上事。”
先生曰:“众人亦‘率性’也。但率性在圣人分上较多,故‘率性之谓道’属圣人事;圣人亦‘修道’也,但修道在贤人分上多,故‘修道之谓教’属贤人事。”
又曰:“《中庸》一书,大抵皆是说‘修道’的事。故后面凡说君子,说颜渊,说子路,皆是能修道的;说小人,说贤、知、愚、不肖,说庶民,皆是不能修道的;其他言舜、文、周公、仲尼至诚至圣之类,则又圣人之自能修道者也。”
【47.10】问:“儒者到三更时分,扫荡胸中思虑,空空静静,与释氏之静只一般,两下皆不用,此时何所分别?”
先生曰:“动、静只是一个。那三更时分空空静静的,只是存天理,即是如今应事接物的心;如今应事接物的心,亦是循此天理,便是那三更时分空空静静的心。故动、静只是一个,分别不得。知得动、静合一,释氏毫厘差处亦自莫掩矣。”
【47.11】门人在座,有动止甚矜持者。
先生曰:“人若矜持太过,终是有弊。”
曰:“矜持太过,如何有弊?”
曰:“人只有许多精神,若专在容貌上用功,则于中心照管不及者多矣。”
有太直率者。
先生曰:“如今讲此学,却外面全不检束,又分心与事为二矣。”
【47.12】门人作文送友行。问先生曰:“作文字不免费思,作了后又一二日,常记在怀。”
曰:“文字思索亦无害。但作了常记在怀,则为文所累,心中有一物矣,此则未可也。”
又作诗送人,先生看诗毕,谓曰:“凡作文字要随我分限所及。若说得太过了,亦非‘修辞立诚’矣。”
【47.13】“文公格物之说,只是少头脑,如所谓‘察之于念虑之微’,此一句不该与‘求之文字之中’,‘验之于事为之著’,‘索之讲论之际’混作一例看,是无轻重也。”
【47.14】问“有所忿懥”一条。
先生曰:“忿懥几件,人心怎能无得?只是不可有耳!凡人忿懥着了一分意思,便怒得过当,非廓然大公之体了。故有所忿懥,便不得其正也。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意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且如出外见人相斗,其不是的,我心亦怒;然虽怒,却此心廓然,不曾动些子气。如今怒人,亦得如此,方才是正。”

原文音频:https://t.cn/Ai0DUNJ7

——选自《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明】王阳明(著) 北京知行合一阳明教育研究院(编注)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阳明心学# #黄直录#

大家每天都在做功德,但是真正功德的含义,很多人不一定知道。实际上,功德就是你做事情一定要行菩提道,就是做菩萨的事,而且你做的每一件事必须成就声闻、缘觉、菩萨道和佛道。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间做的善事,善有善报,报掉了,就没有了。很多人说,我做点善事,但是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善事根本没有办法抵消掉你的灾难,因为你所做的善事已经被你报掉了。比方说,你拼命做好事、帮助别人,求菩萨有个孩子,最后求到了,那么你做的这么多善事的业就没了,等到你有灾、有劫来的时候,你只能受因果报应。
那么什么叫成就呢?我今天所做的所有事情,都必须是用声闻、缘觉、菩萨道和佛道这四圣道的心来做的,这样才叫功德。比方说,你今天用菩萨心来帮助别人,你就有功德了。我今天帮助一个老妈妈过马路,我想的是这个老妈妈以后是菩萨,我今天做的事情是菩萨做的事情,我今天搀扶的这个老妈妈是未来的一个菩萨,我是一个菩萨,所以我必须做这些事情,那么你慢慢地就成就了,这就叫功德。所以,世界上你们所做的一些事情,帮助人家去做善事,帮助人家去造福,那不是功德,而是福德,是你有福德,就是你有这些福分。很多人有名有钱,但是他出事了,他倒霉了,因为他没有功德,他的福报用尽了,最后他就倒霉了。
要懂得,人间功德要转为出世功德。人间功德,比如我今天用菩萨的心来帮助你,好像很好,但是要成为出世功德,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今天在人间所做的功德,也就是在人间的功德,以后要转为出世。举个简单例子,你今天帮了别人,救了别人一条命,从人间来讲,你是个好孩子,你是个英雄,你救了人家。但是,出世功德就不一样了,你是菩萨在救人,所以,你们同样去度人的时候,有一些人总在想,我在救你,我把你说通了,我让你想开了,那是入世功德。如果你今天觉得自己是观世音菩萨,是个大菩萨,你在救人,这个时候,你所做的一切就叫出世功德,那才是真正的功德。
一个人的发心是最重要的,如果一个人没有好的发心,他做不了功德。举个简单例子,人间有很多人动不动就喜欢给别人传递负能量,告诉别人自己心中有很多的恨和不满,这种人就是有“我”。很多人为什么会出事的?就是先把自己的怨气不断地告诉别人,告诉人家很多,希望得到人家的同情,然后想得到人家的帮助,这个就是因为“我”字在作怪,最后他就成为一个有“我”的人。
“无我”就是修出六道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我不满的东西,没有我恨的东西,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只是过路客。一切有为法即是无为,所以,无我就是在法身当中的功德,就是你已经懂得佛法之后做的这些事情,都是属于功德。你知道自己是菩萨,所以你才会做这些,这和简单的修福修寿是两个概念。很多人跪在菩萨面前,跪着是菩萨跪菩萨,而有些人跪着是人跪菩萨,还有些人是脑子里还在想着过去所做的那些畜生的事情,菩萨看到你就是一个畜生的样子,因为你嘴巴里讲的求的事情,还是那些很多的人间畜生事情,你不值钱,你们要懂得这些道理。学佛当中不单是要修福,要真正地做功德,完全要把所做的善事提升到菩萨的高度来做,那么你做出来的事情就是功德。
禅指的就是直指人心的修为。心中开悟之后再去做事情,你做的事情,你是从心中直接出来的,这就叫禅;直指心中的内心,就叫禅。所以,直指人心的修为,你才能见性成佛,因为你看到了将来这个世界,你见到本性了,你马上就成佛了,因为你所做的任何功德,都是由你的心出来的,所以,你的心出来的所有的功德,实际上就是你成就佛性的基础,所以叫见性成佛。佛法界有一句话叫“见性成佛”,就是说你今天见到本性了,你就已经是菩萨了,因为在九识田中就是佛性。很多人根本看不到自己的九识,现在很多人连自己的第六意识都失去了,你连自己的第六灵感都没有了,你怎么可能修出自己的佛性呢?所以,人开悟不是说出来的,而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是什么意思呢?很简单,因为你明白了,你会见到本性,就是心领神会了。
很多人修心,不懂得什么叫做功德,他们只知道,做功德可以消除自己的灾劫。很多人开车出车祸了,没有死掉,就是因为有功德。如果你做了很多好事情,你照样出车祸,照样死掉,是因为你的福已经被你消掉了。在人间做的功德实际上叫入世功德,在世间的善事是没有价值的,一定要加上明心见性。也就是说,你在人间修功德的话,你必须拥有阿罗汉、菩萨道、佛道所做的一切,才能真正地成为功德。当一个人能够法身成佛,法身就是佛性,修出自己的佛性,那才是真功德。你们今天哪怕烧饭做菜,你也要想到:我今天是菩萨,家里的几个人都是学佛人,我要好好地照顾他们,我做的饭,也是功德。如果你今天只是普通的我帮你忙,做点饭菜,那你就是一个善报,因为你没有用佛心去做事情,人家最多跟你说:“改天我也来烧顿饭给你吃吃吧。”
很多人的功德变换成人天福报了。举个简单例子,你们天天都在把功德转为福报,知道为什么吗?很简单,很多人在东方台做了很多功德,但是他一求,是不是求的人天福报啊?功德刚刚做好了,这些都是能够挡灾的,要留住的,可是你在菩萨那里求:“菩萨啊,让我媳妇能够生个孩子。”好了,接下来媳妇怀孕了,你的功德就没有了。现在很多人参加法会后,说把自己的功德全部给家里谁,让他身体好,那你们这功德还有吗?用掉了,现在明白了吧?你把这么好的功德变成了人天福报,就是因为你不懂,人间功德是留不住的,福分这个人间所求用完了,就过了,但是,如果你用菩萨精神上的慈悲来做功德,那是以后可以带到天上去的。
很多有名的人,他在人间做了那么多的大事情,随着几个朝代的变迁,可能也就没有了。梁武帝在人间造了那么多的庙,当时他的功德很大,现在他的庙在哪里啊?很多庙都已经破损了,没有了,还有一些是后来的朝代重新造的,随着时间的过去,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只要你有求,你过去的功德是留不住的。汉武帝当年收复边疆,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到哪里去了?
所以,一切人间的功德留不长,你们要修出法身的正身。就是说,我们今天这个身体已经不是为我今天了,而是为自己的未来在造福。很多人培养孩子是不是为了未来?那么现在很多国家都在植树造林,是不是为我们的后代在造福啊?再想远一点,如果我在人间多撒一点慈悲的种子,多让别人念经,你是不是造福千秋万代啊?两千五百年过去了,佛陀的佛法到今天还庇荫着全世界这么多的有缘众生,现在你们知道了,人间的福很快就会用完,只有在你的心灵当中扎上真正的佛缘,扎上我们真正的正身,就是我们现在的这个身体,在法身中,你才能找到永久的功德。

诵一段佛偈,愿你在这五浊世间,找到清凉净土!
大自在般若 今天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句简单的偈颂你一定不陌生,但它究竟有何神奇的魅力,让七佛都反复宣讲?

今天,一起走近“偈颂”,领略它背后的拳拳赤心与清凉净土。

偈,是一首记录佛法的诗

佛经中有三藏十二部,就是把佛陀所说的法,按“散文、诗歌、故事、论文”等十二个体裁分门别类。

而”偈颂“相当于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佛法,传唱四方。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增一阿含经》

这首耳熟能详的偈子,是阿难对迦叶尊者“何等偈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的回答;也是鸟巢禅师对白居易“如何是佛法大意”的回复。

其实早在阿难之前,便有七位佛都讲过这句偈子,意思是真正的佛法精神,是要修行人通过断恶修善,回归清净的自性。

佛教把清净的心比作“水”,行恶如撒盐入水,行善如撒糖入水,是苦涩的咸还是甘润的甜,恰如人饮水,唯有自知。

是不用向外玄求或证明的,关键还在于“自净其意”。

偈,是一曲礼佛的赞歌

在古印度,人们特别喜欢写那些能唱出来的文章,所以当时人们觐见国王,就有歌咏、赞叹的仪式。

而佛经中大量的偈颂歌赞,便效法这种形式,作为礼佛、颂佛的唱辞。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佛本行集经》卷四

这首偈子的作词、作曲者便是佛陀。

在久远劫前,一位童子在洞窟中遇到了举身放光的弗沙佛,他心生欢喜,合十礼佛七日夜,并用上面这首偈子赞叹弗沙佛。

因为赞佛的善缘,童子比起较早发愿的弥勒菩萨,提早了九劫的时间证悟成佛,佛号释迦牟尼。

偈,是一段对佛法的重温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

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

......

——《妙法莲华经》

这一段是无尽意菩萨把佛陀所说的观世音菩萨的功德用偈子的方式再讲一遍。

这是因为佛陀每次讲法时,总有人中途被精妙的佛法所吸引。

为了方便这些“插班生”也能听到前面错过的内容,同时也为了加深大家的记忆,佛菩萨便会作偈来复述,这是佛菩萨的慈悲与智慧。

偈,是佛菩萨度众的慈舟

自归于佛,当愿众生

绍隆佛种,发无上意

自归于法,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归于僧,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华严经》

这首偈子非常动人,因为它要求我们在发心皈依的时候,还要能做到“当愿众生”。

意思是我们不仅为了让自己从生死爱河中解脱而皈依,也要为解脱众生而努力。

曾经就有一位国王向僧人询问是否可以带业往生,僧人便向他开示:

如果把一块石头放在水面上,它会沉下去吗?

答案是肯定的,但如果我把它安置在船上,它非但不会沉,还能与其他石头一同被带至远方。

这里的船是指皈依,而一首首偈子同样也可作为渡人的慈舟。

偈,是禅师的会心一笑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凭么会,方得契如如

——洞山良价

这首偈子是曹洞宗祖师,洞山良价禅师所作的开悟偈。

那天,他涉水过河,看到河中自己的倒影随着流水明灭起伏,恍然大悟——原来从心外求法,只会越走越远。

开心法宝店
复古s925纯银楞严咒吊坠!辟邪降魔护身保平安!!!
小程序

如今我一人独行,影子处处与我相随,它是依附我而存在的,可以说影子是我的一个象征。

但影子终究是虚幻的,它会随光线的变化忽隐忽显、忽长忽短,所以我并不是它。

同理,佛教中所谓的“人人都有佛性”,那个佛性就是恒长不变的真我;

而那个由环境塑造的、平时自认为是“我”的东西,也不过就是一个虚幻的影子罢了。

[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
与佛菩萨感通

偈,是一段段诗行,也是一节节绳索,它把佛法的经义、佛菩萨的拳拳之心,大德们拈花一笑的灿然光辉都编织在一起,成为自度度他的慈舟,载着修行者们去往广阔天地。

由是,已故的著名作家林清玄先生在书中写到——

惟愿,有人读了这些偈

能与佛菩萨感通

找到自己的般若与菩提

惟愿,有人读了这些偈

能生起信愿,超越自我

开启真实的慈悲与智慧

惟愿,凡读了这些偈的人

都能成为赤心片片的人

在五浊世间找到清凉的净土

[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

我为汝略说……

《妙法莲华经》:

“佛子住此地,则是佛受用,常在于其中,经行及坐卧。”

“大慈悲为室,柔和忍辱衣,诸法空为座,处此为说法。”

“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
《大方广佛华严经》:

“所有与我同行者,于一切处同集会,身口意业皆同等,一切行愿同修学。

所有益我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常愿与我同集会,于我常生欢喜心。”

“愿身口意恒清净,诸行剎土亦复然,如是智慧号普贤,愿我与彼皆同等。”

“孝事父母,当愿众生,善事于佛,护养一切。”
[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自性众生无边誓愿度,自性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諠,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有一个远房亲戚得了癌症,找到我后我一看是肺癌,因为他年龄也比较大了,我建议他先中药调整。其实,他是七十多岁的人了,你要做个检查,身体一点没问题才怪呢!
  • (同时也是用人单位常用的技俩,我们毕业大学生在就业的时侯,大多数都碰到过用人单位说回去等电话的时侯,那这时侯你就可以考虑换一家单位了)25.不要期望所有人都喜欢
  • 虽然个中细节吃瓜群众不了解,但可以肯定的是在2017年5月喜哥就删光了和秦奋的合照,算是实锤两个人的分手!而且这出大戏还有隐藏剧情,在2017年3月,在喜哥被曝
  • 一个人走在寒风中搓手哈气瑟瑟发抖时就只想被人放进他温暖的口袋,搂入怀中如果你暂时不来也没关系我还有热气腾腾的关东煮,滚烫的火锅甜甜糯糯的糖炒栗子,热乎乎的奶茶刚
  • 庄子提倡“天人合一”在《感受爱》中也说:“要想做一个聪明的人,要学会保持不确定性,生活出现了确定性便失去了意义”是吧,保持不确定性生活或许才有生机,现在经历的或
  • 命带天德贵人,为人仁慈、敏慧、慈善、温顺、修养高,一生有贵人相助,无险无虑,天德指的是生月三合之气,较为神佛帮助。综合说来,这类型的人非常善良,衣食住无缺,一生
  • 王府井集团目前的销售网络覆盖中国七大经济区域,在32个城市开设60余家大中型零售门店,除华东外的区域和主要城市均完成网络布局,涵盖了百货、购物中心、奥特莱斯、超
  • #闵玧其皎月柔风##闵玧其蜜桃甜心# 『闵玧其自拍』『闵玧其腿』『闵玧其机场』『闵玧其中国』『闵玧其直拍』『闵玧其私服』『闵玧其生日应援』『闵玧其生图』『闵玧其
  • A:招投标有一个过程,影响因素应该是(竞争)格局,同等情况下23价和13价比,13价会好很多,到区县,假如5-6个品种不会把所有品种都遴选一遍,13价目前就2家
  • #辽宁迎战暴风雪日记#11月8日下午14:30时,市除雪指挥部组织召开第二次除雪工作调度会,听取各地区、各相关单位除运雪工作进展及城市运行情况汇报,并对除特大暴
  • 【一洞一新种:救救喀斯特洞穴生物!】拥有典型喀斯特地貌的桂林,山水闻名于天下。当人们游览那些天然喀斯特洞穴时,可曾想到伸手不见五指的岩洞中,竟然也拥有着丰富、多
  • #段艺璇[超话]# #段艺璇超新星运动会# ✨ 20211107 资源汇总 ✨ 【应援会本周公告】 1. 金曲大航海计划起航 2. 超新星录制及接送机群
  • epik high 落花창 밖에 반짝이는 수천개의 투명 거미窗外那数千只一闪一闪的透明蜘蛛잠든 도시에 잿빛 거미줄을 치고在沉睡的都市中织起灰色的网,한숨
  • 下面再拿几个鸭绒对比左边是98鹅绒,右边是95鸭绒,体积一样的情况下,98鹅绒只要8克,而右边95鸭绒要整整20克高下立判,但是注意哦,95鸭绒被,已经是一床高
  • 【清辞】“清”是清楚、洁净,寓意孩子沉静高尚的品质,展现出一种清澈纯真的感觉,“辞”表示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形容男孩学识渊博,将文艺的书生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 后来李**真的成为我现在的男友,他在长相一般,收入和我差不多,不怎么会说话,但是对我还是不错的,还是梦中的对联说得对:“因果报应绝不糊涂,福报相当方为夫妇”你是
  • [心] #驴友[超话]##随笔##遇见美好#我记得跟褚鹏程没谈恋爱之前好友有780多个 谈恋爱以后删了大半个列表了得有 刚刚扒拉了扒拉又得罪了得有58个大兄弟
  • 屠格涅夫是19世纪俄国杰出作家,他一生四十余年的笔耕生涯中,创作了被誉为“艺术编年史”的六部长篇小说,以及大量的中短篇小说、戏剧、散文诗等各种各样体裁的作品,他
  • 然而在第一百零一下的敲擊石頭將分為兩半,而我知道並不是那一下的敲擊致使它如此 – 而是所有之前之敲擊。图CR:@墨姒妃当一切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
  • 社会只看你这个人当下能创造出的实际价值,其他的都是扯淡。当然,也有一个专科生,想让自己初始月薪达到1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