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些原因在今日头条上关注了这位作者“海哥量地球”,作者自己就是海哥,号称是“中国蹭饭旅行第一人”,就是开着车去各地的村庄“蹭饭旅游”。如果仅是这种穷游倒也无可厚非,但海哥偏要为自己加上“正能量”,“体悟人间冷暖”,“传递爱心”的道德标签,来吸引流量,赚取粉丝,这期视频就是再一次建立和强化自己的“正能量化身”的标签。
海哥的道德逻辑很简单,让他蹭到饭的就是好人,便对其大肆赞美,吃完了便给人家钱和礼物,称“不让好人吃亏”是他们的理念。若是不让他蹭饭,便配上一些引导性的字幕,带动网友一起调侃。殊不知自己一个五大三粗看起来就不像吃不起饭的人,还带着摄像和一群人来上门要求蹭饭,不让他蹭饭也是人之常情。海哥反倒是指责起对方来,且感叹“没有信任”,不懂得“互帮互助”,是人间冷暖。
网友反倒是很买账,海哥到处游荡蹭饭,每到一处若是顺利的蹭上饭了,网友就会一起夸这的人淳朴好客,若是蹭不到,那这些网友便要一块来说此地人小气、不好客。网友要是“不幸”与“蹭不到饭”同一个地方,便要感叹“真是给我们xx人丢脸”。
吊诡的是,这些观众的群体规模很大,粘性也很强,很多都是老粉,被海哥称为“海带丝的家人”,还建了一个所谓“地球村”,粉丝把昵称前面加上地球村,就是海哥的老粉、真粉。这些人几乎每一期视频都看,每次都跟着一起强化上述的简单的道德逻辑,对各个地方的人做出两分的评价。从受众的结构来看,这些人大多是中年往后的人了,这种简单的道德逻辑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
但这并非算是海哥的最高明之处,海哥高明在于用“正能量”包装自己,海哥的视频是“正能量视频”,海哥做的事是“传递正能量”,还给自己写了口号,叫“蹭饭不是目的,传递才是意义”。但实际上,最终目的效果是有意或者无意识地的将自己打造成“正能量的化身”。将自己放到了一个道德的高点上。
海哥的正能量道德逻辑也很简单,便是专挑穷苦人家蹭饭,残疾人、孤寡老人也都是蹭饭的对象。蹭不到便调侃几句走人,蹭到了则给人家远超饭钱的一些礼物或者几百块钱,以此向观众表示自己不是白吃,不是纯粹的吃饭,而是帮助别人,“正能量”。对方收到远比饭钱多的礼物,自然是十分感激,对穷苦的人来说更是这样,便对海哥不挺的感激,一些老人甚至下跪来感谢。海哥边着重拍摄和突出这样的画面,表现自己的善良。这不由得另我怀疑这样的简单逻辑在道德上能否是讲得通的。但是,同样的,海哥的粉丝对此却十分买账,他们甚至有的“感动的落泪”,大部分人会在评论里大肆的赞美。如果是蹭到了极穷苦人家的饭,则效果更佳。观众们就去给视频打赏,向海哥捐款捐物,让其转交。海哥便再拍一条转交钱款的视频,又向大家表现了自己的“善良”和“正能量”。大家便又更加感动,觉得海哥真正帮助了这些穷苦的人。海哥就是正能量的化身。中老年的观众往往对此很买账,因为这与“好人有好报”的传统理念恰好迎合。
不能不说海哥自己也在通过一些手段,引导观众把自己当做救世主,例如在视频拍摄中,经常用仰角拍摄自己,用俯角拍摄穷苦对象,来打造自己的救世主的形象。
不仅吸引了一大批观众,而且还吸引了一群人拜其为师,自称是“海派”,一块拍摄同题材的视频。这些徒弟跟在所谓“师傅”后面拍摄自己的视频,蹭师傅的流量,自然的要服从代价,给海哥打杂,且任劳任怨。不知道他们真心想一块“正能量”,还是想赚钱,想必是后者,不过是伪善。
尽管赞美的声音很大,但也有批评,但这些批评不过是简单的利益对比,证明海哥赚钱了,或是从视频里找出一些明显的伪善或丑态。但实际上都没有认识到在道德底层逻辑上的错误。海哥引导观众批评这些批评的逻辑,就是海哥的行为的的确确让穷人生活变得更好了,但那些黑粉什么也没做,只懂得骂人,看不到他们的行善。这样的逻辑,也是粉丝们所坚信的。因此他们无比的支持和拥护海哥。
但实际上,海哥的“善举”实在不能令我感动。海哥的行为不过是消费穷人。海哥行善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剥削穷人的过程,是把“爱心”和“正能量”商品化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粉丝和观众花钱买海哥那里买“爱心”,然后海哥再把这些“爱心”传递给弱势者,在这个过程中,海哥获得的钱(包括视频的收益和打赏)自然是多于他实在交给弱势者的,多了多少我们且不必分析。但这种行为就意味着,海哥利用了弱势者,让他们卖惨而自己收益,这在道德上显然是可耻的。
如果我们说海哥将这部分视频的收益实在的全部转交给了弱势者,但是他也因此收获了粉丝和影响力,尽管这并非是实在的钱,但是具有很大变现的潜质,我们从海哥接的直播带货就能看出来。他通过消费弱势群体建立起来的高粘度的粉丝群体,成为了很好的变现来源,很多粉丝愿意为此买账,因为“海哥是好人,我们要支持他,他赚点钱也是无可厚非的”。海哥在视频里经常向粉丝明示的一句话是“我们的理念是不让好人吃亏”。粉丝接受了这个理念,相应的,因为海哥是好人,那么我们就不能让他吃亏,让海哥自己赚钱也是应该的。尽管海哥可能是在无意识中达成了这样效果,但不得不说这是个极高明的运营手段,即通过暗示不断给粉丝强化简单的逻辑,以完成自己实现目的的合法化。
如果我说的再明白一点。海哥行为的实质与乞丐头目无异,乞头头目让一众乞丐去卖惨赚钱,获得的收益一部分给乞丐,一部分自己拿着,这其实就是在压榨乞丐的剩余价值。
海哥之流与乞丐头无异,不过是形式和手段都更加高明,掩盖自己消费弱势群体的剥夺本质。我们不去讨论在效率上这是否是帕累托改进,效率和道德是两个问题。在道德的层面上说,海哥这行为必然是不道德的,尽管海哥最擅长打着道德制高的旗号。
海哥之流能火,还是因为中老年人中穷苦的人或者经历过穷苦的人占多数,一些传统的简单的观念“好人有好报”依然具对中老年人有很大的吸引力。他们一看到穷苦的人得到了海哥的帮助,便不紧的感动,而不多加思考问题的实质。年轻人鲜少会去为海哥而感动的。但是,揭露海哥之流在道德上的困境是我们所必要反思的。 https://t.cn/RI7nYAL

朴素,是一个人的繁华(原创)

作者:佚名
庄子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朴素,是极致的美。
譬如一枝白莲,清清净净立于水中,不染一丝纤尘,素雅而高贵,胜过万千姹紫嫣红。
所以古人说:“淡极始知花更艳,花到无艳始称绝。”
大道至简,三千繁华,终归朴素。
历尽世间喧闹浮华,才明白细水长流的平凡生活的可贵;
尝遍天下美食,才知晓人间最有味的,是清淡的欢愉。

01

朴素,最高级的审美。

朴,是未加工的木头;素,是没染色的白绢。
朴,是寂的开始,素,是在减法中不断体悟明亮与欢喜。
所谓朴素,就是一种朴拙、自然、原始、澄清的美。
布衣、陋舍是朴;粗茶、淡饭亦是朴;
山静,心空,是素;夜深,心安,亦是素。
一轮秋月,一袭素衣,志在守朴,养素全真。
历来传统的文人,都在有意无意间,追求着“朴素”的审美。
白居易的庐山草堂,“木斫而已,不加丹;墙圬而已,不加白。砌阶用石,幂窗用纸,竹帘纻帏,率称是焉”,极尽简朴。
身处其中,更容易投入到深层的精神世界,而不被物质层面的世界所干扰。
曾遇茶室,以雪月之色涂抹墙壁,以岸阴山之弱光笼罩窗户。
在此处喝茶聊天,不知不觉,时间过了大半。
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出看繁花,这或许就是审美的最高境界。
一切日常烦乱,就留在朴素中一一洗涤淡去。

02

朴素,是一个人的繁华。

《庄子·天道》中说:“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实际上,也无需争美。
人世间的美,多半来自于一颗简单、朴素的心。
在这颗心里,蕴藏着海阔天空、高山巍峨,也包含着繁花似锦,与世无争。
庄子讲,“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是养神之道,也是天地之道。
朴素之淡,非寡淡,而是澹然、自然。
追求最本真的自己,追求自己最心底的感受,看似风轻云淡,实则包含万千。
不浮躁、不纠结,在看似朴素中,寻得内心最真实的繁华,淡然、宁静、安定。
宛如清潭,澄清而舒缓,无需多言,只要停下心中的风,就够平静了。
杨绛生前最怕名利相扰,北京三里河的家,依旧保持着三十年前的样子,素粉墙、水泥地、老家具,过着极为朴素的生活。
叶嘉莹把自己全部财产,捐给了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继续支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而她自己,持着一颗对中国古典文化朴素真挚的心,痴心坚守。
朴素,是一个人的繁华。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心净质无华,如幽兰一般清香淡远,乃真君子风度。
贫而无谄,富而不骄,清澈而透明,可亲又可近,而且可敬。

03

做人,留一颗朴素之心。

南怀瑾说:“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所谓朴素之心,一如初心。
是当人生走过起起伏伏,回过头去欣赏一段素帛、一方好木的心境,是有意识地去追求无意识的起点的过程,是回归寻找本真的路。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辞离官场,归隐田园,“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
远离尘世的樊笼,淡泊名利,淡看荣辱,笑对人生。
他悟得了人生一份真,淡然处世,淡然为人,以朴素的心应对世界纷繁。
繁华之中,朴素之心尤为可贵。
因为它是自然的,不加修饰的,本质的。
“素履之往,独行愿也”,是即便独行,也要坚守本真的心啊。
不论外在的物质世界如何变化,不论贫穷或者富有,都能因为心中笃定的坚守,为自己烹一杯茶、读一本书,听一阵风过,看一场雪落。
哪怕染尽人间烟火,也不为俗尘所扰,哪怕看清世界的真相,也依然热爱生活。
这是历经沧桑后,内心仍然热忱和笃定。
这的拼尽全力后,内心依然平静与淡然。

04

心怀朴素,自有芬芳。

作者林清玄很喜欢买花,有一次,他听卖花人说起,自然界中白色的花几乎都很香,但颜色艳丽的花往往不怎么香。
因此卖花人说:“人也是一样的,越朴素单纯的人,越有内在的芳香。”
年少时,我们可能都迷恋酷炫艳丽的一切,但经事识人后,才会发现有时候,朴素才是生活最好的样子。
朴素,当是一个人的灵魂底色。
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一个人不管做事还是做人,最高境界无非像大自然一样朴素——自然而然。
质朴无华、淡雅大方,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如山间野菊,淡雅素洁,如清澈山泉,潺潺流淌。
这种朴素,有来自自然之物所赋予的温润,因为它并未突兀出生命的进程范畴,背后仍是踏踏实实天然的生长、成熟、枯萎与轮回。
不张扬,不高调,只是静静地呈现事物最简单的美好。
有些好风景,不言不语,却能慢慢滋润心田。
心怀朴素,自有芳香。

纽约

或许我们应该是中国第一代从小受欧美文化熏陶的一代了。从90年代开始,各种大片里的高楼林立,摩登现代,纸醉金迷的场景把一个让人感觉富可敌国几乎没有一个词可以准确形容它的好的小岛展现在了我的面前。

那时候中国还很穷,不说我生活小城市,哪怕当时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种现在看起来和发达国家无二样甚至更漂亮的的顶级大城市里超过20层的高楼都是让人仰望称奇的东东,因此在我小小的心灵里曼哈顿岛上那一望无际的摩天大楼群带给人的震撼,让人很自然的联想到人类科技,工业文明的伟大。因此,从小我就有了一个莫名的小心愿,长大了要去看看纽约,要去看看曼哈顿,要去看看那些老一辈人挂在嘴边的资本主义的腐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在随后的成长岁月里,曼哈顿一直在各种电影和新闻里保持着在我眼前出现的频次和热度,911时,还不由得感伤了一下,很遗憾的想…….就算以后去也看不到著名的双塔了。

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2012年,经过了12个小时的飞行,我终于踏足了这个从小心驰神往的地方:纽约。在随后的日子里,我前前后后去了4次纽约,甚至还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把曼哈顿岛从上到下用脚量了一遍,屏幕里的纽约,记忆里的纽约和现实中的纽约终于融合在了一起……关于纽约,我终于有了一个直观全面的认知。

纽约是座“老城”

纽约给我的第一个颠覆性认知是这居然是一座“老”城,在小时候的认知里,美国是个没有历史的国家,纽约作为这个国家的象征,一切都是新的,想象中的纽约应该是摩天大楼扑面而来,地铁公交窗明几净,一切都应该是现代的,新潮的,甚至应该是超时代的。但当我真正踏足这里,走进纽约地铁Penn station的换乘站,走进中央火车站,走进纽约公共图书馆,我的认知就被颠覆了,这些地铁,建筑,装饰可以让人在1秒钟的时间里穿越到欧洲的那个鎏金时代。看看这些建筑的历史,不由得让人心生感叹,原来当我们还在半封建半殖民的时代里挣扎的时候,纽约就已经如此的美轮美奂了。特别是纽约公共图书馆,简直可以用人间值得来形容,1895年始建的它结合了古典和现代的美,结合了艺术感性和知识的理性,漫步其中会有一种不停在穿越的错觉,既像走在宫殿里,又像走在书店里,既像身处教堂的祈祷房,又像坐在大学的自修室…….以至于走出这里,我对纽约市民产生里一种莫名的羡慕嫉妒恨的情绪,真羡慕他们能在这里,借书,读书…….

纽约是座“文化之城”

小时候看过的各种电影中,仿佛都存在着一种鄙视链,美国人的形象就是粗鄙的,没文化的,与欧洲贵族的那种优雅,文艺形成一种鲜明的反差。因此纽约在我脑海中的人设应该是处处透着暴发户气息,全是LV,香奈儿那种奢侈品,与艺术,文化毫无瓜葛。但当我真正踏足这里,纽约又一次颠覆了我的认知。这里简直是一座博物馆之城,尤其是大都会博物馆和现代艺术博物馆比起卢浮宫和蓬皮杜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你还可以去林肯中心听一场纽约爱乐乐团的音乐会,去百老汇看一场现代艺术歌剧演出,总之,在几站地铁的范围里,纽约的文艺氛围就可以轻易平复任何一个文艺青年那颗躁动的心。

纽约是座“奇幻之城”

半跑题多话说了这么多,忽然想起了若干年前一个朋友问我的一个问题:“如果让你用一个词形容纽约最大的特点,你会说什么?” …….其实纽约给我的种种颠覆感,都不是它给我最深印象的东西,如果非要说纽约是个什么样的城市,我想我会用“奇幻之城”来形容它。
首先,就算在曼哈顿岛,你只需要坐地铁从50几街坐到120几街,你就可以轻易的完成从一个美国大都市到一个中东或非洲三线小城的穿越,我现在还清楚的记得,若干年前当我从125街地铁走出来,看到路边歪七扭八的躺着一堆吸嗨了的流浪汉的街景的奇幻感,让我瞬间想起了一部我看过的科幻小说《北京折叠》,这里跟5公里之外的上西区上东区完全就是两个世界,反差大到甚至会让人有种出戏的脱离感。
另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奇幻点则从纽约SOHO区的地名可以轻易理解,这里的地名大多都是在国名前面冠一个“小”字,比如“小意大利”“小韩国”“小俄罗斯”等等,在这里你只需要步行5分钟,穿过一个街区,你就能看到完全不同国家的风情。走在“Little Italy”,仿佛走在一个意大利的小街,你看到的到处都是意大利饭馆,意面,pizza等等甚至街边的招牌都是意大利文和英文并存的,而转过街角,走进“China town”,路边的招牌,商店又让你瞬间穿越回1980年的香港小巷,不只是中餐馆,甚至还有用敞口麻袋装着摆在街边卖花椒,辣椒面等各种调料等杂货铺……满耳朵听到的也是粤语,潮汕语的掺杂……这种奇怪的设定,会让人瞬间忘记自己身处的年代和地点,仿佛置身于一个4D的电影院一样,一国一时代的体悟着。嗯,也许是我文字功底太差了吧,实在不知道怎么描述这种体验,词语匮乏到只能想到“奇幻”这个词。

想着这纽约的日子,写了半天,结尾时又想起一个老友的趣事,实在忍不住要记录下来。记得那是我第一次去纽约,为了感受纽约的繁华,特意选择去了一次哈德逊河夜游。在一个全玻璃的游船上,听着驻唱歌手的钢琴,小提琴表演,喝着红酒吃着牛排,看着河两边灯火辉煌的摩天大楼,实在是一种特别的感受…… 哈哈哈哈,忍不住要笑出声,因为我想起了当时坐我对面的@ yt,他老人家从上船开始,倒头便睡,怎么都叫不醒,一直睡到下船我说:“yt,我们结束了,要回去了。” 把哈德逊河夜游活脱脱变成了一场哈德逊河梦游,哈哈,想来都觉得有趣的经历。
随笔就写到这吧,一句话,纽约真的是个很有趣的城市,值得去走走,去看看。“因为有句话说的好:纽约即使天堂又是地狱……能承受世人的爱与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被父母挎爆的复古旗袍|||前世回眸,今生结缘滚滚红尘,谁人可依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才子难依,泪流千行凭窗独倚,月洒憔颜,自顾盼,独悲伤!我们开玩笑说好,到了大学
  • 所以你现在不要因为他的冷漠绝情而自乱阵脚,你要解决导致你们分手的深层次原因,其次在挽回过程中你的表达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他也会心疼,只是因为分
  • ?第1位 SU-METAL(BABYMETAL)第2位 高木紗友希(Juice=Juice)第3位 小田さくら(モーニング娘。
  • 」#微博星专访#【【陳楨怡道歉】分手時發現又有新歡 周子揚:還是比較喜歡入行前的你】2020年港姐亞軍#陳楨怡#早前被爆一腳踏兩船,即使已有圈外男友Andy,仍
  • 冰雪路面真的需要车技[允悲]我觉得我不想学车一个就是晕车抗拒,再一个就是迷路天黑晕头转向,冬天的路面简直瑟瑟发抖一个在零下三十几度学科二但是却因为常年生活在南方
  • 晚上翻手机,捋了捋我俩的时间线,发现男人的行为按一般标准来说就是妥妥的渣男,而我作为占有欲极强的当事人,无论怎么想都很奇怪,我既不希望自己是前者,也不为自己是后
  • 确实,白白这里说得就是实话,她确实是已经死了,一半灵识献祭,重开又死一次,她说过她死了确实是死了。赵猪最近特别好,但我有时候偷懒不想记录,然后第二天就…忘记了,
  • 主办方说到:在一个时时不断创新和充满惊喜的城市,我们深知特拉维夫不断需要创造新的有趣内容,以及在支持和推广年轻艺术家的同时,保护城市环境和可持续性的重要性。特拉
  • 1.25 过得好慢啊,好想放假 食堂竟然没有饺子,娇娇报复社会吃两碗锅包肉,一碗橙子,一碗麻辣烫,我还让那个麻辣烫叔给我煮了点油麦菜,沙拉区的黄瓜被我包圆了,食
  • 嫌疑人何某初中文化,38岁,已是3个孩子的父亲,他虚构身份利用特定话术,在网上俘获了102名女子的芳心,骗取钱财54万余元。[微风][微风][微风]在这个离婚不
  • 海南省区块链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元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奥运会已经成为高科技乃至黑科技的应用推广平台,一方面奥运会或者围绕奥运会的周边机构投入大,可
  • 今天互动团建的主题是「土味情话大赛」评论区留下给@景甜 的土味情话(敲黑板)被土到就给ta点个赞[偷乐]将随机从评论区抓取7位甜筒送7.21(小小小彩头~但希望
  • 舍区占地面积三亩,建设面积八百多平方米,有8位专业人员各司其职、内辖:两处独立犬舍及私宠会所负责售前售后、拥有室内外犬舍,室外运动区、幼犬繁殖区、寄养区、洗澡美
  • 正是“世情薄,人情恶…… 人成各,今非昨”唐婉儿写下这首词的当年,终究郁郁而终了。 很有意境的小短句[心]1.平安喜乐,得偿所愿。
  • [心]】据@泉城资讯 发博称,在济南泺口服装城附近看到的公交乘坐指示牌,有没有太暖心[太开心]。[爱你]#济南身边事##济南[超话]#【福利来了,泉城公园水上世
  • #汉师新闻动态# 【关于开展校园景观文化“三征”的启事】为进一步挖掘校园文化景观的内涵,完善校园景观文化建设,构建文化育人的校园环境,现面就校园文化景观向校内及
  • 那怕是想让自己产生一丁点的改变,都需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去。这里面并不需要懂得怎样的高大上的道理,领悟什么了不起的真理,唯有行动才是最好的道理和最大的真理。
  • 他还记得,那个不可一世的老人,一句话便否决了他和他的母亲罗琼,即便他父亲石刚成就惊人,但面对老者字字入理的抨击,也是找不到应对的话语,最后只能带着他们母女俩愤然
  • 三浦有女单经历,单跳能力强,木原比前男伴基础力量可观,再辅以三浦不错的控制能力,各项节目元素都能充分完成,高难度抛3Lz和3Lo是他们节目最大的技术亮点。【励志
  • 通过成长、生活、工作等多个维度,作者展示了人们对风险的认知以及风险的客观指数。投资家的思维方式与心性修养与常人大有不同,如果你不能掌握同样的投资认知体系,那么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