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遗失的“北京人”头骨

在北京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镇西侧约1公里处有一座属太行山边缘的小山,旧时因当地百姓一直在山上采集中药龙骨,所以又称龙骨山。这座原本无名的小山在本世纪初却震惊了世界。而这个故事还得从一名叫安特生的瑞典人讲起。

安特生是一名地质学家,1914年受邀请来中国任北洋政府矿政顾问,协助中国开采煤矿并进行矿产调查。安特生有个特别的个人爱好,喜爱采集古动物化石和考古。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同周口店结下不解之缘。1918年一位朋友给了他一包动物化石,告诉是周口店鸡骨山上采集的,那里还有许多石灰岩洞中有化石。安特生一听说北京境内竟然有动物化石,立刻动身奔向周口店。但可惜的是,他只发现了一些小动物的化石。
1921年,不甘心的他又一次和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来到周口店进行发掘。这年8月,幸运的大门向他们打开了。当地一位好心的老乡告诉他们,离鸡骨山不远的北面的龙骨山上有更大的龙骨,他们应该去那里。安特生二人听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又爬上龙骨山,他们刚一到就发现一条由碎石、砂土、大动物碎骨组成的大裂隙,不一会儿就发现了猪的下颌骨,后来又发现了犀牛、熊等动物遗骨以及白色的脉石英石碎片。可最重要的,是他们发现两颗古人类的牙齿,他们意识到重大的发现在向他们招手。可惜的是1924年师丹斯基有要事处理回国了,他们无法进行深入的发掘。但这两颗牙齿引起了另一位在中国从事考古研究的加拿大人步达生的注视。

步达生是一名十分卓越的考古学者、医学家。步达生原本出身于贵族世家,可他从小就自觉地磨炼自己的意志和性格。上中学时就找到一份驾独木舟给偏远地区送补给品的艰险工作。有一次遇上森林大火,他机警地跳入一个小湖中,在水中站了一天两夜才躲过大火。1906年他从多伦多大学毕业,1919年来到中国,1921年任美国开办的北京协和医院解剖科主任。他来北京后不久,就与安特生结成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伙伴。他在工作中平易近人,“跟他的中国同事交往的时候,他完全忘记了他的国籍或种族,因为他相信科学超越了这些人为的事情。”步达生根据安特生的发掘和科研成果,在1926年摘写出了《亚洲的第三纪人类――周口店的发现》一文,认为周口店可能是人类祖先活动生活的地方。他的文章既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震动,也引来了众多学者的怀疑、非议。为了把周口店的发掘工作开展下去,步达生1926年与当时负责此方面事务的中国地质调查所所长、我国地质学奠基人翁文灏商议,由协和医院与地质调查所合作发掘周口店遗址。同时,他又向美国洛克菲勒基金申请赞助,1927年步达生的愿望全部实现,中方只是提出“一切采集到的标本归中国地质所所有,但人类学材料在不运出中国的前提下,由北京协和医院保管以供研究之用。”“在考察过程中意外发现的历史时期的不管任何文物,将交给适当的中国博物馆。”
1927年春周口店发掘工作开始,第一年发掘了500箱化石和一颗完好的人牙化石。1928年,德国留学归国的杨仲健教授和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的裴文中来到周口店,接替、协助原来的四位中外专家进行发掘。1929年,经过步达生的努力,在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下,中国第一个从事新生代地质、石生物学特别是古人类学研究的专门机构――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诞生。这年冬天,周口店的考古者们,也终于收到了老祖宗给他们的第一份奖品。这年12月2日,裴文中带领工人在一个垂直的、井状的非常窄的山洞中进行发掘,他一手拿蜡烛,一手拿镐发掘。洞内静的吓人,锤镐的回声久久不散。忽然,斐文中叫起来:“这是什么?是人头!!”几年的修行终成正果,山中沉睡了50万至70万年的北京猿人头骨终于被轻轻地发掘出来。
头骨的发现似惊雷震惊了世界,更令人兴奋地是没过多久,古人类制造的石器、骨器、用火和控制火的证据相继发现,尤其是用火的遗址的发现,这在世界上是首次,这一发现把人类用火的历史一下提前了100万年。
1931年,后来成为我国考古专家的贾兰坡先生作为技工也来到周口店。1933年11月9日,他们又发现了一具最完整的头骨。那时,从龙骨山山顶洞发现的人类化石,可认出属于七八个不同的男女老少,考古家们还发现了穿孔的兽牙、小石珠、鱼骨,这些都是原始人的装饰品,这也证明北京人非常爱美。另外,他们也发现了硕猕猴、披毛犀、剑齿虎、马熊等37种动物的化石。不久更使全世界震惊的发现诞生了,1936年11月,贾兰坡又在周口店一个新的发掘点发现了3具完整原始人头骨。欧美国家的报道当时就达2000余篇,“中国猿人北京种”即“北京人”已闻名世界。当时这些头骨都送到北京协和医院,由后来成为我国当代著名画家的陈志农等中外技术人员修复、制作模型。

就在周口店发掘工作捷报频传、硕果累累之时,厄运却突然降临在这件伟大的事业的头上。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攻入华北,周口店地区也成为战场,发掘工作被迫停止。就在大家想方设法躲避这场灾难的时候,1938年留守在发掘工地的三名爱国的中国技术人员被日军逮捕,日军指挥三人为“抗日便衣队”,对他们实施酷刑后用刺刀挑腹杀害。周口店古人类遗址落入日军的魔爪。北京城内中方的所有重要机构已搬到大后方,所有研究机构原址都被日伪占领。北京协和医院由于是美国人开办的,美国当时未参战,暂时还未被占领。可贾兰坡等中国人已被监视。1941年日美关系开始紧张,人们开始担心保存在那里的“北京人”头骨和其他化石。经过长达几个月的反复商议,中国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与北京协和医学院行政委员会负责人胡恒德决定,将“北京人”化石运到美国本土保存。1941年11月中旬,贾兰坡和另一位技术员将周口店最珍贵的人骨化石用细棉纸、棉花、砂布、小纸盒包好装入两只木箱内,交给了协和医学院总务长博文,11月底这两只价值连城的木箱运到美国大使馆,准备由美国海军陆战队携带到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保存。12月5日,载有“北京人”化石的专列开往秦皇岛,计划在那里转送到美国航轮――哈里逊总统号上。可劫难就在这时发生了,专列未到秦皇岛就被日军截获。美军成为战俘。从此,两只装有头骨的箱子下落不明。
后来有人说日军截获了箱,在用船运往日本时船翻了;又有人说截火车的日本人不懂得化石的价值,连箱子一块扔了;也有人说美军的被俘军医在战俘营中丢失了……。此后不久,协和医学院也被占领,医院内的办公楼被改作了北京日本宪兵队司令部,保存在楼内的周口店发掘的文物、有关资料或是被掠走、或是被焚毁。日本的侵华战争,使周口店十几年发掘出的最珍贵的“北京人”化石全部遗失,资料大部分被毁,造成世界人类学、考古学有史以来最大的浩劫。
此后几十年来,中外学者都曾费尽心机寻找“北京人”头骨踪迹,可总是像没有结尾的侦探故事一样令人绝望。1946年日本战败后,我国学者李济又代表政府到日本帝国大学找了五次都没找到,只找到日本抢来的周口店出土的一些石器、骨器。“北京人”头骨成为等待人们去破译的千古谜团。

附记:
上面史实的主要内容是1998年笔者在贾兰坡老先生家中,听老人亲口讲述的。当时的一些情境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
那时他家更像一个书库。原本面积就不大的两个房间,几乎被那些用角铁焊成的简易书架占满,书架上、书桌上、折叠椅上、铺在房间狭小空地的报纸上,也全都是书。贾先生待人、聊天都像一孩子一样充满了童心。记得我刚一进屋看了他书桌上有一只直立在支架上的圆型金属盘,盘沿上刻写着英文、盘中心有一个徽章。他既骄傲又满不在乎地口吻笑着说,那是美国的世界探险家协会发给他的,他现在被迫被封为探险家了。当问起当年他发现“北京人”头骨的具体情节时,老人得意而又顽皮地讲到:“谁也不会想到当年的情景。那时干活的民工把泥挖出的小石片儿叫作‘韭菜’,那一天我与他们一同在洞底下小心地挖掘。听到一个民工喊了一声‘韭菜’,就将挖到的一块‘小石儿’扔到地上。我发现那‘石儿’好像不是很沉,就走过去捡了起来。仔细看了一下对他说,这哪儿是韭菜,这不是骨头吗。我就让他让开位置我亲自去挖。没想到,竟然挖出了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 ”
伴随着口忆,老人的笑容慢慢消失了,语气也逐渐沉重起来“如果不是日本鬼子入侵,当时还能继续开展挖掘。日本人侵占那里后,挖掘工作停了,人员撤了,遗址也没人保护了……”

【2018年度十大“科学”流言,你相信了几条?】转发扩散,勿信谣言!

2019年1月10日,2018年度十大“科学”流言求真榜在北京科学中心揭晓。在十大“科学”流言中,有8条流言与健康息息相关。

让我们一一揭穿这些流言!!

1 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

谣言:人的体质有酸碱之分,偏酸性的体质会导致包括癌症在内的各种疾病。想要不生病,必须保证身体的碱性环境。通过食用碱性食物、使用碱性疗法,可以改变身体的酸碱性。

真相: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食品营养与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酸碱体质”本身是一个伪理论。自从十几年前这个“理论”诞生以来,国内外众多科学家、医生和科普工作者,就一直强调它是一场骗局。事实上,人食用任何食物都不会改变人体的pH值,

2018年11月2日,美国“酸碱体质理论”创始人罗伯特·欧·杨在美国圣地亚哥法庭被判处赔偿一名癌症患者1.05亿美元,他当庭承认“酸碱体质”是场骗局。

2 咖啡含致癌物饮用会致癌

谣言:咖啡中含有致癌化学物质丙烯酰胺,饮用会致癌。

真相: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食品营养与安全系教授陈芳:在对食物进行油炸、烘焙和烤制等高温加工时,当焙烤、油炸等加热过程超过120℃,食品中就会产生丙烯酰胺,且温度越高、加热时间越长,产生的量越大。

据《食品与化学品毒物学》期刊2010年刊载的《人类对丙烯酰胺安全膳食摄取量的预估》一文指出,当人体每日每千克体重摄入2.6微克至16微克丙烯酰胺时,就会有罹患癌症的风险。

按此计算,一位体重55公斤的咖啡爱好者,每日丙烯酰胺耐受量为143微克。一杯160毫升黑咖啡,平均的丙烯酰胺含量为0.45微克,他每天至少要喝318杯黑咖啡才可能产生致癌的风险。所以,普通人每天喝几杯咖啡,远不足以达到致癌剂量。

3 疫苗可以不用接种

谣言:疫苗总“出事”,所有疫苗都不值得信任。而且疫苗其实没有效果,不接种也没关系。

真相: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医师余文周:从个体来看,接种疫苗有可能接种无效或者产生副作用,但并不能以此推断出“打疫苗没用”。

通过疫苗接种,人类已经消灭了天花,脊髓灰质炎病例减少了99%,白喉等传染病发病罕见,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等疾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目前我国之所以能将白喉、百日咳和新生儿破伤风控制在较低水平,靠的就是极高的接种率。

不接种疫苗的后果很严重。例如未接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而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约90%以上将发展成慢性乙肝。如患乙肝后不进行抗病毒治疗,其中1/4最终将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

4 洗牙对牙齿有害

谣言:洗牙之后牙龈萎缩得更快,牙齿变小变松,牙缝也会变大,所以不要随意洗牙,会把牙齿洗坏。

真相:北京协和医院无痛牙科治疗中心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景泉:首先要纠正一个误区,洗牙不是为了美白牙齿,而是去掉牙面的细菌、牙结石、色素等。

当我们通过洗牙清除掉这些牙结石后,牙根重新暴露了出来,牙齿也就更敏感了,所以喝冷热水会觉得酸。至于牙缝变大、牙齿松动,那说明牙齿本来就有问题,很可能牙龈已经开始萎缩,并不是洗牙导致的,而是牙周病本身所致。如不及时清除牙结石,情况只会越来越糟。尽管洗牙过程往往令人不适,但洗牙“利”的一面是让牙齿更健康。

5 科学家发现人体最大新器官

谣言: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遍布人体的新器官——间质。它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真相: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叶盛:2018年3月27日,美国的一个科研团队在《科学报告》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人体组织中一种新的间质组织结构及其分布》的论文。

间质(间隙组织)其实是若干结缔组织、胶原蛋白和内衬细胞组成的网状微型液体腔。把这样一个非典型的简单构造称作器官,实在牵强。与其说“发现了间质”,不如说“看清了间质”更恰当。

6 北极32℃高温将导致北极熊灭绝

谣言:北极32℃的高温导致冰川迅速融化,北极熊不得不跋涉更远距离寻找食物,它们最终结局是溺死在海中,或饿死在无冰环境里。

真相:国家动物博物馆高级工程师张劲硕:其实,“北极”范围很大,不是我们平素所想象的都是冰天雪地。从北极圈到北极点,南北跨越20多个纬度,北极圈里也有茂密的森林和开满鲜花的苔原。很多人一说北极就认为是北冰洋的浮冰区,那里如果达到32℃,当然是很可怕的。

目前北极熊的数量约有26000只,分成19个种群。北极熊数量根据北极熊研究和保护领域最权威的加拿大气候变迁和环境保护机构发表的2018年北极熊数量和趋势预测地图,截至2018年7月,北极熊数量在2018年“稳定到上涨”。所以说北极熊“正在灭绝”并不准确。

7 家用节能灯致癌有剧毒

谣言:节能灯是诱发多种癌症的超级癌源,其释放的紫外线会导致皮肤癌,并含有剧毒物质汞元素。

真相: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吴令安:此流言所谓依据是,美国Live Science曾撰文称,“节能灯释放出来的紫外线辐射可能损害人体皮肤细胞,让人过早衰老,甚至可能导致致命的皮肤癌。”而国内外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显示,节能灯紫外线辐射总能量只占节能灯释放总能量的6‰,也就是说15瓦节能灯的紫外线功率仅为0.09瓦,而且,节能灯里的长波紫外线不会穿透人体的真皮层。

至于节能灯中含有汞元素,真相是,一只节能灯只有几毫克汞,而且被封在灯里,即使灯碎也要几百只灯同时碎掉,并且在很小密闭环境下,全被一个人吸入才有可能造成危害。现实发生的概率很小。

8 室外能见度低 都是重污染惹的祸

谣言:2018年7月底8月初,北京城大气能见度很低,肯定又遇到重污染了。

真相: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桂海林:能见度高低主要受四个方面因素影响:颗粒物浓度、化学成分、相对湿度、太阳辐射。我们常说的“空气质量”只代表颗粒物浓度。夏季“桑拿天”湿度较大,就像洗完澡后的卫生间充满水汽,对阳光散射作用明显增强,导致光线投入到人眼中的量减少,所以能见度降低,从视觉上,这和颗粒物浓度高导致的污染天气很像,所以容易被误认为“空气质量重污染”。

此外,北京空气重污染预警并没有把能见度作为制定标准的指标,其参考的是空气质量指数,包含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臭氧等成分的浓度。

【2018年度十大“科学”流言,你相信了几条?】转发扩散,勿信谣言!

2019年1月10日,2018年度十大“科学”流言求真榜在北京科学中心揭晓。在十大“科学”流言中,有8条流言与健康息息相关。

让我们一一揭穿这些流言!!

1 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

谣言:人的体质有酸碱之分,偏酸性的体质会导致包括癌症在内的各种疾病。想要不生病,必须保证身体的碱性环境。通过食用碱性食物、使用碱性疗法,可以改变身体的酸碱性。

真相: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食品营养与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酸碱体质”本身是一个伪理论。自从十几年前这个“理论”诞生以来,国内外众多科学家、医生和科普工作者,就一直强调它是一场骗局。事实上,人食用任何食物都不会改变人体的pH值,

2018年11月2日,美国“酸碱体质理论”创始人罗伯特·欧·杨在美国圣地亚哥法庭被判处赔偿一名癌症患者1.05亿美元,他当庭承认“酸碱体质”是场骗局。

2 咖啡含致癌物饮用会致癌

谣言:咖啡中含有致癌化学物质丙烯酰胺,饮用会致癌。

真相: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食品营养与安全系教授陈芳:在对食物进行油炸、烘焙和烤制等高温加工时,当焙烤、油炸等加热过程超过120℃,食品中就会产生丙烯酰胺,且温度越高、加热时间越长,产生的量越大。

据《食品与化学品毒物学》期刊2010年刊载的《人类对丙烯酰胺安全膳食摄取量的预估》一文指出,当人体每日每千克体重摄入2.6微克至16微克丙烯酰胺时,就会有罹患癌症的风险。

按此计算,一位体重55公斤的咖啡爱好者,每日丙烯酰胺耐受量为143微克。一杯160毫升黑咖啡,平均的丙烯酰胺含量为0.45微克,他每天至少要喝318杯黑咖啡才可能产生致癌的风险。所以,普通人每天喝几杯咖啡,远不足以达到致癌剂量。

3 疫苗可以不用接种

谣言:疫苗总“出事”,所有疫苗都不值得信任。而且疫苗其实没有效果,不接种也没关系。

真相: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医师余文周:从个体来看,接种疫苗有可能接种无效或者产生副作用,但并不能以此推断出“打疫苗没用”。

通过疫苗接种,人类已经消灭了天花,脊髓灰质炎病例减少了99%,白喉等传染病发病罕见,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等疾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目前我国之所以能将白喉、百日咳和新生儿破伤风控制在较低水平,靠的就是极高的接种率。

不接种疫苗的后果很严重。例如未接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而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约90%以上将发展成慢性乙肝。如患乙肝后不进行抗病毒治疗,其中1/4最终将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

4 洗牙对牙齿有害

谣言:洗牙之后牙龈萎缩得更快,牙齿变小变松,牙缝也会变大,所以不要随意洗牙,会把牙齿洗坏。

真相:北京协和医院无痛牙科治疗中心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景泉:首先要纠正一个误区,洗牙不是为了美白牙齿,而是去掉牙面的细菌、牙结石、色素等。

当我们通过洗牙清除掉这些牙结石后,牙根重新暴露了出来,牙齿也就更敏感了,所以喝冷热水会觉得酸。至于牙缝变大、牙齿松动,那说明牙齿本来就有问题,很可能牙龈已经开始萎缩,并不是洗牙导致的,而是牙周病本身所致。如不及时清除牙结石,情况只会越来越糟。尽管洗牙过程往往令人不适,但洗牙“利”的一面是让牙齿更健康。

5 科学家发现人体最大新器官

谣言: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遍布人体的新器官——间质。它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真相: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叶盛:2018年3月27日,美国的一个科研团队在《科学报告》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人体组织中一种新的间质组织结构及其分布》的论文。

间质(间隙组织)其实是若干结缔组织、胶原蛋白和内衬细胞组成的网状微型液体腔。把这样一个非典型的简单构造称作器官,实在牵强。与其说“发现了间质”,不如说“看清了间质”更恰当。

6 北极32℃高温将导致北极熊灭绝

谣言:北极32℃的高温导致冰川迅速融化,北极熊不得不跋涉更远距离寻找食物,它们最终结局是溺死在海中,或饿死在无冰环境里。

真相:国家动物博物馆高级工程师张劲硕:其实,“北极”范围很大,不是我们平素所想象的都是冰天雪地。从北极圈到北极点,南北跨越20多个纬度,北极圈里也有茂密的森林和开满鲜花的苔原。很多人一说北极就认为是北冰洋的浮冰区,那里如果达到32℃,当然是很可怕的。

目前北极熊的数量约有26000只,分成19个种群。北极熊数量根据北极熊研究和保护领域最权威的加拿大气候变迁和环境保护机构发表的2018年北极熊数量和趋势预测地图,截至2018年7月,北极熊数量在2018年“稳定到上涨”。所以说北极熊“正在灭绝”并不准确。

7 家用节能灯致癌有剧毒

谣言:节能灯是诱发多种癌症的超级癌源,其释放的紫外线会导致皮肤癌,并含有剧毒物质汞元素。

真相: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吴令安:此流言所谓依据是,美国Live Science曾撰文称,“节能灯释放出来的紫外线辐射可能损害人体皮肤细胞,让人过早衰老,甚至可能导致致命的皮肤癌。”而国内外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显示,节能灯紫外线辐射总能量只占节能灯释放总能量的6‰,也就是说15瓦节能灯的紫外线功率仅为0.09瓦,而且,节能灯里的长波紫外线不会穿透人体的真皮层。

至于节能灯中含有汞元素,真相是,一只节能灯只有几毫克汞,而且被封在灯里,即使灯碎也要几百只灯同时碎掉,并且在很小密闭环境下,全被一个人吸入才有可能造成危害。现实发生的概率很小。

8 室外能见度低 都是重污染惹的祸

谣言:2018年7月底8月初,北京城大气能见度很低,肯定又遇到重污染了。

真相: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桂海林:能见度高低主要受四个方面因素影响:颗粒物浓度、化学成分、相对湿度、太阳辐射。我们常说的“空气质量”只代表颗粒物浓度。夏季“桑拿天”湿度较大,就像洗完澡后的卫生间充满水汽,对阳光散射作用明显增强,导致光线投入到人眼中的量减少,所以能见度降低,从视觉上,这和颗粒物浓度高导致的污染天气很像,所以容易被误认为“空气质量重污染”。

此外,北京空气重污染预警并没有把能见度作为制定标准的指标,其参考的是空气质量指数,包含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臭氧等成分的浓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图一,连我都爱上这款文具盒了,除了质量一般,材质有点廉价,胜在图案是真的好看[笑cry](这个艾莎的颜值是原版)迪士尼授权出品49.9的定价也够良心,但是!会影
  • 【投资23亿!苍南县城新区东扩规划来了!】东扩区的初步规划。苍南大道是苍南的门户大道,也是苍南的城市形象窗口。对于东扩区的打造自然是重中之重。目前东扩区分为两段
  • #日本队员回欧洲的场面让武磊扎心了#@武磊7 赛后离开多哈,准备返回西班牙。在离开时,他看到几乎日本全队都要飞往欧洲返回俱乐部,而中国队需要回到欧洲的只有他一个
  • #北京租房信息[超话]#本人因工作调换,要转租一间厅隔,距离地铁天通苑站10分钟,1750元/月,整体可便宜500-1000元,每月有150元的杂费,包括网费,
  • 2021.8.29 2021.8.30 昨天看了ttxs,今天街舞火锅第二期 感受: 1.未婚小姑娘也会想:我以后要生个女儿。咱家小P孩想着得有个儿子不行啊?
  • 【甲子園】前橋育英が聖地で見せた伝統守備「うちの野球」光った2回の併殺 <キミしか勝たん> <全国高校野球選手権:京都国際1-0前橋育英>◇19日◇2回戦
  • 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欧丽娟在其《唐诗的乐园意识》一书里,把唐朝文人追寻理想的过程称为"寻道",并由此生发出另一个贯穿唐诗290多年的主题一一"寻道不遇"。隐士、道
  • #古文# [好喜欢]#正能量# 与高司谏书 朝代:宋朝 作者:欧阳修 修顿首再拜,白司谏足下:某年十七时,家随州,见天圣二年进士及第榜,始识足下姓名。是
  • 【合肥一地库变驾校练车场?取缔】近日,合肥市交通执法支队包河大队执法人员在滨湖新区南宁路附近开展巡查时,发现有多辆黄牌教练车进出滨湖宝文中心的停车场。 经了解,
  • 任何时候,当你不再成长,你就会停在原地,你身边一切的美好事物都会离你而去。想要抓住这些美好,就要不停的向前,让自己不断成长。当你变得更优秀,当你变得更美好,你就
  • 双减政策下第一节周中辅导课,直接把我和孩子逼哭了。下完课回家立马吃饭,然后马不停蹄赶去上课,下课到家已经是近10点,又接着赶学校作业,孩子在回来的路上一直哭,到
  • #一起家庭教育##双减政策# 【双减下,父母如何做…】 思想上,坚定相信学校,相信老师。 行动上,推进家校合作,积极配合。 每个家庭对于家庭教育模式的选择,是
  • 【市文旅局以广播优势开创大众旅游新局面】 为进一步宣传“醉美滁州、亭好滁州”城市品牌形象,助推滁州全域旅游发展,今年以来,市文旅局充分发挥广播覆盖面广、传播速度
  • #龚俊全球歌迷会[超话]# [菊花]你从我三百首诗篇中流出, 幻成了大漠的烟、江南的雨, 和一条遥远又咫尺的路。 [菊花]山河远阔,人间烟火 无一
  • 这一次黄景瑜和张哲瀚在《快乐大本营》的表现是圈粉的,是加分的,两个人如鱼得水,玩的不亦乐乎。何老师他们也给足了两兄弟排面,你好我好大家好,说明明星也要慎重选择上
  • 调色教程|滤镜分享|在日落大道里浪漫出逃|||大家好,我是卡斯, 一个爱摄影,爱旅行的在杭打工人。 因为一次热搜,有很多小伙伴 看到了这组北京大兴机场的日落图,
  • 【十二星座身上藏着哪种无趣的灵魂】 白羊座:死不认错犟嘴怪 金牛座:沉默寡言木头疙瘩 双子座:虚头巴脑大骗子 巨蟹座:自私到底吸血鬼 狮子座:听不得反对傲娇鬼
  • #朱一龙[超话]# !!!我梦到朱一龙了!第一次! 做完梦立马写了这个repo(别的包见真人我就梦里见吧) 场景是某一个晚会活动还是什么,崽崽有上台表演,表演的
  • 2037年转乙酉大运,天干乙木被地支酉金戳脚,为食神制杀的大运,则事业上有发展的机会,较为顺心,可以依靠过硬的技术闯出一片天,故而要在专业能力上下功夫。接下来的
  • #王一博出道七周年快乐#wyb#王一博平安喜乐# 我们小豹子七周年,愿王一博星途坦荡,顺顺利利,平安喜乐,摩托姐姐永远只爱你,独宠你一人 卷评论并at三位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