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45年,有人举报云贵总督李侍尧贪污受贿,案子报到了乾隆御前,70岁的老皇帝陷入两难境地。

一是因为乾隆登基以来,一直对贪污腐败零容忍,见一个杀一个,甚至有点儿明太祖朱元璋那个意思。

比如乾隆6年的时候,九门提督鄂善受贿1000两,乾隆大怒赐其自尽。乾隆22年,云贵总督恒文为了给皇帝进贡一盏金炉而对下属索贿千余两,乾隆震怒,也下令恒文自裁。还有乾隆34年,贵州巡抚良卿收了下属的一些朝珠、玉如意、马匹,乾隆听后直接下谕,令不必将良卿押解京城,直接在贵州省城就地正法。

所以乾隆在执政的中前期,给天下臣民树立的严惩贪官的形象过于伟岸,一有发现,绝不姑息,从严从重,不讲情面,那简直就是明太祖再现啊,试问哪个官员还敢以身试法!

但另一方面呢,这个李侍尧又深得乾隆宠信。乾隆判断官员优劣的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这名官员的办事能力,他就喜欢那种办事能力强,又能很快明白自己心思的官员。这个李侍尧以及后来的和珅等人,均是如此。

《清史稿》中就记载李侍尧,“短小静敏,过目成诵。见属僚,数语即辨其才否,拥几高坐,语所言肥瘠利害,无不中的”,由此“见知高宗”。就是说这个人很聪明,几句话就能看出哪个下属能力强不强,处理事情很快就能搞清楚核心问题所在。

而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个人还很会巴结乾隆,说白了就是成天给乾隆送贡品,比如从乾隆17年李侍尧任热河副都统起,至乾隆45年,这家伙的进攻次数有档案可查的就有120多次,有时候一年就进贡九次十次的。所以乾隆特别信任李侍尧,君臣关系极为“紧密”,乾隆甚至把他与大学士阿桂并称为当朝“最能办事之人”。

所以现在乾隆很惆怅,一方面是自己严惩贪官的伟岸形象,一方面是自己信任的宠臣,他不想处死李侍尧,还想留着他办事呢!

不过,案子还是要查啊,乾隆找了一个他新进提拔起来的官员作钦差大臣,远赴昆明查办。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和珅!

和珅此时刚被乾隆注意到没多久,还没到那种凡事都委以重任的地步,说白了就是乾隆跟和珅的关系此时还不是那么亲,和珅对乾隆的心思也还摸不透。

所以,为了在朝廷中立住脚跟,“刚正不阿”的青年官员和珅,准备借此机会“秉公执法”,漂漂亮亮地把李侍尧给办了,让同僚们看看,他和珅也算是一号人物。

到了昆明,案子没几天就查清了,因为案情实在过于简单。李侍尧正是借着给皇帝“办贡”的名义向下属大肆索贿,索贿数额多少呢?三万一千两!

和珅没多久就把情况据实回奏给了乾隆。乾隆这会儿应该挺“讨厌”和珅吧,怎么这么不懂事!

按照乾隆朝的先例,这回李侍尧恐怕是“死定了”,纵使乾隆想保住他,奈何这话皇帝说不出口啊。思来想去,乾隆想出了一个主意,把案子发给六部九卿,让他们去议一议,没准儿哪个大臣看出了朕的心思,替李侍尧求个情,朕正好可以借坡下驴!

没想到六部九卿完全不明白他的心思,联合会审之后,官员们拟出了处理意见:李侍尧身为总督,历任封疆,数十年来沐恩最重,不思洁己奉公,辜负圣恩一至于此,自应速正典章,以彰国宪。请旨,拟将李侍尧即行正法,以为大臣负恩贪婪者戒!

翻译过来就一句话,就地正法!

乾隆懵了,这些大臣,真就没一个能看出朕的心思?不过乾隆还是不死心,以他这种乾纲独断的性格,他想办成的事那肯定是要办成的,并且还一定要占理。于是放了个大招:让各省督抚都参与到案件讨论中来!

乾隆寻思着,这些个封疆大吏与李侍尧地位背景相同,应该不忍看到他被处死!

于是发布上谕,命各省督抚发表对李侍尧一案的看法。上谕一开头,就给这件事定了一个基调:李侍尧历任封疆,在总督中最为出色,是以简用为大学士,数十年来受朕倚任恩深。

先把李侍尧一顿猛夸,然后再絮絮叨叨、避重就轻地说了案件过程,最后让各省督抚“各抒己见,定拟具题,以采众人之所议!”

等这道上谕发下来,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哦,原来皇上是这么个意思啊,嗨,大家伙儿都会错意了。于是一个个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意见”!

安徽巡抚闵鹗元一马当先,首先上奏道:李侍尧历任封疆,勤干有位,久为中外推服。可否援引“八议”条内“议勤”“议能”之例,稍宽一线,不予立决,出自圣恩!

看了闵鹗元的折子,乾隆会心一笑,还是有懂事儿的人呐!

他以这道奏折为理由,下发上谕:诸臣中既有请从宽者,则罪疑惟轻,朕亦不得不体谅大臣,以示天恩。着照所请!钦此!

既然是大臣们请求朕宽免李侍尧,那朕就勉为其难,饶他一命吧!

瞧瞧这帝王之术用的,既办了想办的事,又还占着理,还示大臣们以宽仁之心,让普天之下都体沐乾隆的恩泽,真是办了一件“完美”的事情啊。

两年后的乾隆47年,在家赋闲的李侍尧又被乾隆启用,命其领陕甘总督事,赏一品顶戴,并赏戴花翎,没多久又加其太子太保衔。可谓隆宠至极!

李侍尧是保下来了,可是乾隆朝的贪污腐败风气却越来越猛了,也正是从乾隆四十五年开始,整个大清朝从盛世落下,逐步走上了衰败的深渊。

清乾隆四十五年,有人举报云贵总督李侍尧贪污受贿,案子报到了乾隆御前,70岁的老皇帝陷入两难境地。

一是因为乾隆登基以来,一直对贪污腐败零容忍,见一个杀一个,甚至有点儿明太祖朱元璋那个意思。

比如乾隆6年的时候,九门提督鄂善受贿1000两,乾隆大怒赐其自尽。乾隆22年,云贵总督恒文为了给皇帝进贡一盏金炉而对下属索贿千余两,乾隆震怒,也下令恒文自裁。还有乾隆34年,贵州巡抚良卿收了下属的一些朝珠、玉如意、马匹,乾隆听后直接下谕,令不必将良卿押解京城,直接在贵州省城就地正法。

所以乾隆在执政的中前期,给天下臣民树立的严惩贪官的形象过于伟岸,一有发现,绝不姑息,从严从重,不讲情面,那简直就是明太祖再现啊,试问哪个官员还敢以身试法!

但另一方面呢,这个李侍尧又深得乾隆宠信。乾隆判断官员优劣的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这名官员的办事能力,他就喜欢那种办事能力强,又能很快明白自己心思的官员。这个李侍尧以及后来的和珅等人,均是如此。

《清史稿》中就记载李侍尧,“短小静敏,过目成诵。见属僚,数语即辨其才否,拥几高坐,语所言肥瘠利害,无不中的”,由此“见知高宗”。就是说这个人很聪明,几句话就能看出哪个下属能力强不强,处理事情很快就能搞清楚核心问题所在。

而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个人还很会巴结乾隆,说白了就是成天给乾隆送贡品,比如从乾隆17年李侍尧任热河副都统起,至乾隆45年,这家伙的进攻次数有档案可查的就有120多次,有时候一年就进贡九次十次的。所以乾隆特别信任李侍尧,君臣关系极为“紧密”,乾隆甚至把他与大学士阿桂并称为当朝“最能办事之人”。

所以现在乾隆很惆怅,一方面是自己严惩贪官的伟岸形象,一方面是自己信任的宠臣,他不想处死李侍尧,还想留着他办事呢!

不过,案子还是要查啊,乾隆找了一个他新进提拔起来的官员作钦差大臣,远赴昆明查办。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和珅!

和珅此时刚被乾隆注意到没多久,还没到那种凡事都委以重任的地步,说白了就是乾隆跟和珅的关系此时还不是那么亲,和珅对乾隆的心思也还摸不透。

所以,为了在朝廷中立住脚跟,“刚正不阿”的青年官员和珅,准备借此机会“秉公执法”,漂漂亮亮地把李侍尧给办了,让同僚们看看,他和珅也算是一号人物。

到了昆明,案子没几天就查清了,因为案情实在过于简单。李侍尧正是借着给皇帝“办贡”的名义向下属大肆索贿,索贿数额多少呢?三万一千两!

和珅没多久就把情况据实回奏给了乾隆。乾隆这会儿应该挺“讨厌”和珅吧,怎么这么不懂事!

按照乾隆朝的先例,这回李侍尧恐怕是“死定了”,纵使乾隆想保住他,奈何这话皇帝说不出口啊。思来想去,乾隆想出了一个主意,把案子发给六部九卿,让他们去议一议,没准儿哪个大臣看出了朕的心思,替李侍尧求个情,朕正好可以借坡下驴!

没想到六部九卿完全不明白他的心思,联合会审之后,官员们拟出了处理意见:李侍尧身为总督,历任封疆,数十年来沐恩最重,不思洁己奉公,辜负圣恩一至于此,自应速正典章,以彰国宪。请旨,拟将李侍尧即行正法,以为大臣负恩贪婪者戒!

翻译过来就一句话,就地正法!

乾隆懵了,这些大臣,真就没一个能看出朕的心思?不过乾隆还是不死心,以他这种乾纲独断的性格,他想办成的事那肯定是要办成的,并且还一定要占理。于是放了个大招:让各省督抚都参与到案件讨论中来!

乾隆寻思着,这些个封疆大吏与李侍尧地位背景相同,应该不忍看到他被处死!

于是发布上谕,命各省督抚发表对李侍尧一案的看法。上谕一开头,就给这件事定了一个基调:李侍尧历任封疆,在总督中最为出色,是以简用为大学士,数十年来受朕倚任恩深。

先把李侍尧一顿猛夸,然后再絮絮叨叨、避重就轻地说了案件过程,最后让各省督抚“各抒己见,定拟具题,以采众人之所议!”

等这道上谕发下来,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哦,原来皇上是这么个意思啊,嗨,大家伙儿都会错意了。于是一个个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意见”!

安徽巡抚闵鹗元一马当先,首先上奏道:李侍尧历任封疆,勤干有位,久为中外推服。可否援引“八议”条内“议勤”“议能”之例,稍宽一线,不予立决,出自圣恩!

看了闵鹗元的折子,乾隆会心一笑,还是有懂事儿的人呐!

他以这道奏折为理由,下发上谕:诸臣中既有请从宽者,则罪疑惟轻,朕亦不得不体谅大臣,以示天恩。着照所请!钦此!

既然是大臣们请求朕宽免李侍尧,那朕就勉为其难,饶他一命吧!

瞧瞧这帝王之术用的,既办了想办的事,又还占着理,还示大臣们以宽仁之心,让普天之下都体沐乾隆的恩泽,真是办了一件“完美”的事情啊。

两年后的乾隆47年,在家赋闲的李侍尧又被乾隆启用,命其领陕甘总督事,赏一品顶戴,并赏戴花翎,没多久又加其太子太保衔。可谓隆宠至极!

李侍尧是保下来了,可是乾隆朝的贪污腐败风气却越来越猛了,也正是从乾隆四十五年开始,整个大清朝从盛世落下,逐步走上了衰败的深渊。
#历史那些事##历史上的浪花#

#晴雨风说史[超话]##晴雨风说史#
乾隆45年,有人举报云贵总督李侍尧贪污受贿,案子报到了乾隆御前,70岁的老皇帝陷入两难境地。

一是因为乾隆登基以来,一直对贪污腐败零容忍,见一个杀一个,甚至有点儿明太祖朱元璋那个意思。

比如乾隆6年的时候,九门提督鄂善受贿1000两,乾隆大怒赐其自尽。乾隆22年,云贵总督恒文为了给皇帝进贡一盏金炉而对下属索贿千余两,乾隆震怒,也下令恒文自裁。还有乾隆34年,贵州巡抚良卿收了下属的一些朝珠、玉如意、马匹,乾隆听后直接下谕,令不必将良卿押解京城,直接在贵州省城就地正法。

所以乾隆在执政的中前期,给天下臣民树立的严惩贪官的形象过于伟岸,一有发现,绝不姑息,从严从重,不讲情面,那简直就是明太祖再现啊,试问哪个官员还敢以身试法!

但另一方面呢,这个李侍尧又深得乾隆宠信。乾隆判断官员优劣的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这名官员的办事能力,他就喜欢那种办事能力强,又能很快明白自己心思的官员。这个李侍尧以及后来的和珅等人,均是如此。

《清史稿》中就记载李侍尧,“短小静敏,过目成诵。见属僚,数语即辨其才否,拥几高坐,语所言肥瘠利害,无不中的”,由此“见知高宗”。就是说这个人很聪明,几句话就能看出哪个下属能力强不强,处理事情很快就能搞清楚核心问题所在。

而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个人还很会巴结乾隆,说白了就是成天给乾隆送贡品,比如从乾隆17年李侍尧任热河副都统起,至乾隆45年,这家伙的进攻次数有档案可查的就有120多次,有时候一年就进贡九次十次的。所以乾隆特别信任李侍尧,君臣关系极为“紧密”,乾隆甚至把他与大学士阿桂并称为当朝“最能办事之人”。

所以现在乾隆很惆怅,一方面是自己严惩贪官的伟岸形象,一方面是自己信任的宠臣,他不想处死李侍尧,还想留着他办事呢!

不过,案子还是要查啊,乾隆找了一个他新进提拔起来的官员作钦差大臣,远赴昆明查办。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和珅!

和珅此时刚被乾隆注意到没多久,还没到那种凡事都委以重任的地步,说白了就是乾隆跟和珅的关系此时还不是那么亲,和珅对乾隆的心思也还摸不透。

所以,为了在朝廷中立住脚跟,“刚正不阿”的青年官员和珅,准备借此机会“秉公执法”,漂漂亮亮地把李侍尧给办了,让同僚们看看,他和珅也算是一号人物。

到了昆明,案子没几天就查清了,因为案情实在过于简单。李侍尧正是借着给皇帝“办贡”的名义向下属大肆索贿,索贿数额多少呢?三万一千两!

和珅没多久就把情况据实回奏给了乾隆。乾隆这会儿应该挺“讨厌”和珅吧,怎么这么不懂事!

按照乾隆朝的先例,这回李侍尧恐怕是“死定了”,纵使乾隆想保住他,奈何这话皇帝说不出口啊。思来想去,乾隆想出了一个主意,把案子发给六部九卿,让他们去议一议,没准儿哪个大臣看出了朕的心思,替李侍尧求个情,朕正好可以借坡下驴!

没想到六部九卿完全不明白他的心思,联合会审之后,官员们拟出了处理意见:李侍尧身为总督,历任封疆,数十年来沐恩最重,不思洁己奉公,辜负圣恩一至于此,自应速正典章,以彰国宪。请旨,拟将李侍尧即行正法,以为大臣负恩贪婪者戒!

翻译过来就一句话,就地正法!

乾隆懵了,这些大臣,真就没一个能看出朕的心思?不过乾隆还是不死心,以他这种乾纲独断的性格,他想办成的事那肯定是要办成的,并且还一定要占理。于是放了个大招:让各省督抚都参与到案件讨论中来!

乾隆寻思着,这些个封疆大吏与李侍尧地位背景相同,应该不忍看到他被处死!

于是发布上谕,命各省督抚发表对李侍尧一案的看法。上谕一开头,就给这件事定了一个基调:李侍尧历任封疆,在总督中最为出色,是以简用为大学士,数十年来受朕倚任恩深。

先把李侍尧一顿猛夸,然后再絮絮叨叨、避重就轻地说了案件过程,最后让各省督抚“各抒己见,定拟具题,以采众人之所议!”

等这道上谕发下来,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哦,原来皇上是这么个意思啊,嗨,大家伙儿都会错意了。于是一个个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意见”!

安徽巡抚闵鹗元一马当先,首先上奏道:李侍尧历任封疆,勤干有位,久为中外推服。可否援引“八议”条内“议勤”“议能”之例,稍宽一线,不予立决,出自圣恩!

看了闵鹗元的折子,乾隆会心一笑,还是有懂事儿的人呐!

他以这道奏折为理由,下发上谕:诸臣中既有请从宽者,则罪疑惟轻,朕亦不得不体谅大臣,以示天恩。着照所请!钦此!

既然是大臣们请求朕宽免李侍尧,那朕就勉为其难,饶他一命吧!

瞧瞧这帝王之术用的,既办了想办的事,又还占着理,还示大臣们以宽仁之心,让普天之下都体沐乾隆的恩泽,真是办了一件“完美”的事情啊。

两年后的乾隆47年,在家赋闲的李侍尧又被乾隆启用,命其领陕甘总督事,赏一品顶戴,并赏戴花翎,没多久又加其太子太保衔。可谓隆宠至极!

李侍尧是保下来了,可是乾隆朝的贪污腐败风气却越来越猛了,也正是从乾隆45年开始,整个大清朝从盛世落下,上下猖獗贪腐几近掏空大清之基,逐步走上衰败深渊。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或许是中午是某人说他的号码想要41号(我的学号)似乎有浓烈的爱意包裹过来,又或许是语文课开了小差只是被语文老师点起来回答问题,感受到了宽容的感召,又也许是数学课
  • 以18K金为例,这类饰品比足金质地坚硬,不易变形,颜色也比足金更有深度和内涵,且颜色十分丰富,常见的有18K玫瑰金、18K白金(这个白金和铂金不一样哦)、18K
  • #DESIGN AESTHETICS#今日案例分享⚪设计师将他对天然材料和简洁风格的热情带到了旧金山标志性的俄罗斯山社区的舒适联排别墅中,用设计专注于创造一个轻
  • 零零碎碎的日常plog因为住院保胎超长时间 所以结识了几个好朋友然后每天都聊不完的天这种感觉其实很不错很巧的是我们都剖宫产除了带娃还要讨论恢复她们羡慕我的恢复速
  • 【转】生活 本就这样 难过亦难说 忙忙碌碌 风尘仆仆 细想 此一生 空手而来 如初而去 何必 深陷执念 何必 放任沉沦 努力过后 得失随缘 自在随心
  • 下午把上上周水果大礼包里附带的椰子开了,好好吃,椰肉被我挖得干干净净,因为椰子太好吃产生了去海南玩的想法。今天我给家人安排了自制的珍珠奶茶、自制的巧克力奶酥面包
  • #nflying[超话]# /#柳会胜[超话]# 「蓝莓乳鸽更新」22.04.01官方蓝莓乳鸽更新一则[은밀하게 위대하게:THE LAST]프로필 촬영 비하
  • #韩语[超话]# 【韩剧春夜】第九集-出大事了,我爱上你了갑자기 차 한잔하자고 해서 놀랐어突然说要喝茶,我吓了一跳진짜 무슨 바람이 분 거예요?你这是吹得
  • 抱最大希望,尽最大努力,做最坏打算,持最好心态,愿你成为自己的太阳,无需借谁的光等待也好,迷茫也好,都不要把自己留在原地生活需要一些仪式感,来唤醒灵魂,阳光正好
  • 我几秒钟乱涂的大致样子,不过梦里的比这个立体漂亮,而且是彩色的。(图源超话)梦到了好久不见的一个同学成了一个画家,而且还上了微博热搜,其中最著名的一幅画叫:“海
  • 这货之前曾号称要建立“印度教的印度”写信给总统科文德,说如果不同意他就一直绝食,当场进入“三摩地”(即解脱,中国人可以理解为s掉)……声明一出jc也来了记者也来
  •   无症状感染者 484: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现住双城区东方国际小区二期。  无症状感染者 486: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现住南岗区海城街 176 号。
  • 我的生活一片黑暗,太阳照不进来,只有月亮能温暖我。我的生活一片黑暗,太阳照不进来,只有月亮能温暖我。
  • 我买花养花其实特别爱先看名字,“无尽夏”这名字一下就吸引了我,虽然它很常见,但我依然喜欢得很,总让我想到荫荫夏木悠悠蝉鸣斑驳树影下喝茶看书看蚂蚁搬家的感觉。只有
  • 3.总而言之就是抢了你饭碗不高兴呗在教学内容挑不出毛病就开始各种主观评价、上价值,哎……我和他相处的时候何止是自然,可以用舒服来形容。我愿意录什么录什么;2.你
  • 五台山善住寺(龍王廟)文殊讲堂:一起学《坛经》:般若品(六)​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般若品·第二卷(第六段)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
  • 曾经,我们都以为,温暖人心,可以带来改变。现在,你的现实,是我最不想要成为的一部分。 善良,是一种力量。 自大,居然没有问题。 那除了我以外,谁还有资格,代
  • 生理状态、个人信念、焦虑水平都有可能带给你很糟的感受,但这一类的东西和实际结果无关,但凡触发就会无条件感觉难受。如果是:设法改善以上,或接纳自己就是会感觉很差,
  • 连续熬夜一周多看《甄嬛》终于看完了,心里这下没牵挂了,可以安心剪视频了…人和人确实不一样,有人喜欢躺平,有人实在躺不平,只好起来忙叨叨了,接受自己就好,哈哈哈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