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而陶聊茶:二十.汤鲜叶美看绿茶 (春来洞庭话碧螺)
我绿茶三兄妹里的幺妹“小乔”-洞庭碧螺春一一出世,下面跟各位聊一聊洞庭碧螺春的今世前生吧。

一提洞庭碧螺春,大家可能都知道一个被茶界说烂了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从清朝王应奎的《柳南随笔》中来的。王应奎号柳南,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约卒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他在《柳南随笔》里记述了清圣祖康熙皇帝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春第三次南巡车驾幸太湖的事。巡抚宋荦从当地制茶高手朱正元处购得精制的“吓煞人香”茶进贡,帝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曰“碧螺春”。后人评曰此乃康熙帝取其色泽碧绿,卷曲似螺,春时采制,又得自洞庭碧螺峰等特点,钦赐其美名。从此碧螺春遂闻名于世,成为清宫的贡茶。 实际这个对碧螺春最早命名的记载是有问题的。

我找到的最早明确写出“碧螺春”三字的文献资料是在明末清初的文人吴伟业(1609年—1672年)写过的一首《如梦令》里:“镇日莺愁燕懒,遍地落红谁管。睡起爇沉香,小饮碧螺春盌。帘卷,帘卷,一任柳丝风软。”,这个早于《柳南随笔》中康熙的赐名。另外,约成书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的《续茶经》中,作者崇安知县陆廷灿引《随见录》(《随见录》,一说它是明朝人写的书,该书散失)中的记载,在《续茶经》中也叙述了关于碧螺春的情形:“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细,味甚甘香,俗呼为下杀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在雍正年,陆廷灿记录的碧螺春的特点还是扁形的片茶而非《柳南随笔》里康熙皇帝所取“卷曲似螺”之态。

《续茶经》前后历时十七年方成书。陆廷灿能写出《续茶经》,除了其对品茗有一定造诣外,跟他任崇安县令也有很大关系,崇安县就是现在的武夷山市。陆廷灿说:“余性嗜茶,承令崇安,适系武夷产茶之地。值制府满公,郑重进献,究悉源流,每以茶事下询。查阅诸书,于夷之外,每多见闻,因思采集为《续茶经》之举。”。另外陆廷灿对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说的“建茶皆乔木,吴、蜀唯丛茭而已”有质疑,他引《随见录》云:“按沈存中(沈括字存中)《笔谈》云,建茶皆乔木,吴、蜀唯丛茭而已,以余所见,武夷茶树俱系丛茇,初无乔木。此存中未至建安欤?抑当时北苑与此日武夷有不同欤?”。这就可以看出陆廷灿是位极具独立思考能力、不唯书之人。个人觉的陆廷灿于碧螺春之言是可信的。

综上,我们可以推断出,扁形片状碧螺春至少是出现在雍正之后,且在康熙前就已经有了“碧螺春”的称谓了。康熙赐名一说,就是个故事而已。所以有时候真的是不能只唯书的。

唐代杨晔撰《膳夫经手录》里记载:“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若粥,至开元、天宝之间,稍有茶,至德、大历遂多,建中以后盛矣。”。这说明了苏州洞庭山一带在唐以前已经有茶,开始时是采叶煮为茗粥,至唐后才做成饼茶。 北宋年间,书学理论家朱长文(1039年—1098年)在它的《吴郡图经续记》里说:“洞庭山出美茶,旧为入贡。《茶经》云,长洲县生洞庭山者,与金州、蕲州、梁州味同。近年山僧尤善制茗,谓之水月茶,以院为名也,颇为吴人所贵。”

号无碍居士的李弥大(1080年—1140年)在《无碍泉诗并序》也有“鸥研水月先舂焙,鼎煮云林无碍泉,将谓苏州能太守,老僧还解觅诗篇。”。从上面文字可以看出,碧螺春的前身叫“水月茶”,其时还是蒸青团茶。 明正德年,洞庭东山人王鏊所著《姑苏志》有云:“茶出吴县西山,谷雨前采焙极细者贩于市,争先腾价,以雨前为贵也。”。水月茶已有炒青茶出现,且“极细”。 清朝雍正年,陆廷灿《续茶经》提到碧螺春是扁形的片茶。民国年间,章乃炜编纂的反映清代帝后起居、典章制度、清宫机构的书《清宫述闻》里出现了这样的字眼:“乾隆时,各省例进方物。茶叶一类,两江总督进碧螺春茶一百瓶,银针茶、梅片茶各十瓶...。”。可见乾隆时期碧螺春已经成了清廷贡茶。到此,碧螺春的身世清楚了,可以断定,外形螺曲的碧螺春肯定是乾隆之后出现的。

再聊聊碧螺春茶“铜丝条,浑身毛,蜜蜂腿儿,花果味儿”的特点都是什么意?“铜丝条”是说高温杀青致使茶叶一部分发黄,又因春茶内含物质多、密度大、入水即沉,故云。“浑身毛”特指碧螺春特殊的搓团提毫工艺。“蜜蜂腿儿”是说茶的外形卷曲。还有人说它似佛陀头发之螺形,或为寺内僧人所创,曾是一款礼佛之茶。“花果味儿”说的是碧螺春这个小青茶品种经炒制后所产生的馥郁的花果香气,周瘦鹃曾有诗曰:“都道狮峰无此味,舌端似放妙莲花。”

碧螺春是纯手工茶,气候所限,每年只能做十来天。有机会大家真的要去品品它,没别的,得尝尝春天的味道呀! 今天,清明前的洞庭西山,阳光明媚。我,躺椅,线装书,一杯洞庭碧螺春。当真是“镇日莺愁燕懒,遍地落红谁管。睡起爇沉香,小饮碧螺春盌。帘卷,帘卷,一任柳丝风软”。

版权声明:本文为新浪微博认证美食博主"耕而陶一茶"原创撰写,欢迎博友在微博上转发,交流茶知识。但,任何单位、媒体、个人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违者必究。

春来洞庭话碧螺

我的绿茶三兄妹里的幺妹-洞庭碧螺春,炒毕,放石灰仓收水了。累,但欣喜。这会儿有点儿闲时间,闲着也是闲着,跟各位聊一聊洞庭碧螺春的今世前生吧。

一说洞庭碧螺春啊,大家可能都知道一个被茶界说烂了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从清朝王应奎的《柳南随笔》中来的。王应奎号柳南,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约卒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他在《柳南随笔》里记道,清圣祖康熙皇帝,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春,第三次南巡车驾幸太湖。巡抚宋荦从当地制茶高手朱正元处购得精制的“吓煞人香”进贡,帝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日“碧螺春”。后人评曰,此乃康熙帝取其色泽碧绿,卷曲似螺,春时采制,又得自洞庭碧螺峰等特点,钦赐其美名。从此碧螺春遂闻名于世,成为清宫的贡茶。 实际这个对碧螺春命名的记载是有问题的。

我找到的最早明确写出“碧螺春”三字的文献资料是明末清初的文人吴伟业(1609—1672)写过的一首《如梦令》:镇日莺愁燕懒,遍地落红谁管。睡起爇沉香,小饮碧螺春盌。帘卷,帘卷,一任柳丝风软。这个早于《柳南随笔》中康熙的赐名。

另外,成书于雍正十二年(1734)的《续茶经》中,作者崇安知县陆廷灿引《随见录》(《随见录》,一说它是明朝人写的书,该书散失)中的记载,在《续茶经》中也叙述了关于碧螺春的情形“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细,味甚甘香,俗呼为‘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在雍正年,陆廷灿记录的碧螺春的特点还是扁形的片茶而非《柳南随笔》里康熙皇帝所取“卷曲似螺”之态。个人觉的陆廷灿之言还是蛮可信的。

《续茶经》前后历时十七年方成书。陆廷灿能写出《续茶经》,除了其对品茗有一定造诣外,跟他任崇安县令也有很大关系,崇安县就是现在的武夷山市。陆廷灿说:“余性嗜茶,承乏崇安,适系武夷产茶之地。值制府满公,郑重进献,究悉源流,每以茶事下询,查阅诸书,于武夷之外,每多见闻,因思采集为《续茶经》之举。”另外陆廷灿对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说的“建茶皆乔木,吴蜀、淮南唯丛茭而已”提出了质疑。他说:“余所见武夷茶树,俱系丛茇,初无乔木。此存中(沈括字存中)未至建安欤?抑当时北苑与此日武夷有不同欤?””这就可以看出陆廷灿是位极具独立思考能力,不唯书之人。所以个人认为陆之言可信。

综上,我们可以推断出,扁形片状碧螺春至少是出现在雍正之后,且在康熙前就已经有了“碧螺春”的称谓了。康熙赐名一说,就是个故事而已。你看,有时候真的是不能只唯书的。

早期的碧螺春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唐懿宗大中十年也就是公元 856 年,杨华撰《膳夫经手录》里记载:“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若粥,至开元、天宝之间,稍稍有茶,至德、大历遂多,建中以后盛矣。”这说明了苏州洞庭山在唐以前已经有茶,开始时是采叶,煮为茗粥,至唐后才做成饼茶。

北宋年间,书学理论家朱长文(1039—1098)在它的《吴郡图经续记》里说:“洞庭山出美茶,旧为入贡。茶经云,长洲县牛洞庭山者,与金州、蕲州、梁州味同。近年山僧尤善制茗,谓之水月茶,以院为名也,颇为吴人所贵。”号无碍居士的李弥大(1080—1140)的《无碍泉诗并序》也有‘鸥研水月先舂焙,鼎煮云林无碍泉,将谓苏州能太守,老僧还解觅诗篇’的文字。从上面文字可以看出碧螺春的前身叫“水月茶”,它还是蒸青饼茶。

明正德年,吴县人王鏊所著《姑苏志》在十产条目中有云:“茶出吴县西山,谷雨前采焙极细者贩于市,争先腾价,以雨前为贵也。”水月茶已有炒青茶出现,且“极细”。

清朝雍正年,陆廷灿《续茶经》提到碧螺春是扁形的片茶。

民国年间,章乃炜编纂的反映清代帝后起居、典章制度、清宫机构的书《清宫述闻》里,出现了这样的字眼“乾隆时,各省例进方物。茶叶一类,两江总督进碧螺春茶一百瓶,银针茶、梅片茶各十瓶...”从这儿就看出来了,乾隆时期,碧螺春成了清廷贡茶了。到了这儿,碧螺春的身世清楚了,可以断定,外形螺曲的碧螺春肯定是乾隆之后出现的了。

再聊聊碧螺春的特点,什么是“铜丝条,浑身毛,蜜蜂腿儿,花果味儿”。“铜丝条”吧,是说高温杀青致使茶叶一部分发黄,又因春茶内含物质多,密度大,入水即沉,故云。“浑身毛”说明了它特殊的搓团提毫工艺;“蜜蜂腿儿”是说它外形卷曲,还有人说它似佛陀头发之螺形,或为寺内僧人所创,曾是一款礼佛之茶;“花果味儿”是说它这个小青茶品种经炒制后所产生的馥郁的花果香气。周瘦鹃曾有诗曰:“都道狮峰无此味,舌端似放妙莲花。”

有机会大家真的要去品品明前洞庭碧螺春,这个茶是纯手工茶,气候所限,只能做十来天茶。没别的,人生苦短,总得尝尝春天的味道呀!

今天,清明前的洞庭西山,阳光明媚。躺椅,线装书,一杯洞庭碧螺春。真是:镇日莺愁燕懒,遍地落红谁管。睡起爇沉香,小饮碧螺春盌。帘卷,帘卷,一任柳丝风软。
(部分照片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为新浪微博认证美食博主“耕而陶-茶”原创撰写,欢迎博友在微博上转发,交流茶知识。
但,任何单位、媒体、个人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违者必究。

春来洞庭话碧螺

我的绿茶三兄妹里的幺妹“小乔”-洞庭碧螺春,炒毕,放石灰仓收水了。累,但欣喜。这会儿有点儿闲时间,闲着也是闲着,跟各位聊一聊洞庭碧螺春的今世前生吧。
一说洞庭碧螺春啊,大家可能都知道一个被茶界说烂了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从清朝王应奎的《柳南随笔》中来的。王应奎号柳南,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约卒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他在《柳南随笔》里记道,清圣祖康熙皇帝,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春,第三次南巡车驾幸太湖。巡抚宋荦从当地制茶高手朱正元处购得精制的“吓煞人香”进贡,帝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日“碧螺春”。后人评曰,此乃康熙帝取其色泽碧绿,卷曲似螺,春时采制,又得自洞庭碧螺峰等特点,钦赐其美名。从此碧螺春遂闻名于世,成为清宫的贡茶。
实际这个对碧螺春命名的记载是有问题的。
我找到的最早明确写出“碧螺春”三字的文献资料是明末清初的文人吴伟业(1609—1672)写过的一首《如梦令》:镇日莺愁燕懒,遍地落红谁管。睡起爇沉香,小饮碧螺春盌。帘卷,帘卷,一任柳丝风软。这个早于《柳南随笔》中康熙的赐名。
另外,成书于雍正十二年(1734)的《续茶经》中,作者崇安知县陆廷灿引《随见录》(《随见录》,一说它是明朝人写的书,该书散失)中的记载,在《续茶经》中也叙述了关于碧螺春的情形“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细,味甚甘香,俗呼为‘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在雍正年,陆廷灿记录的碧螺春的特点还是扁形的片茶而非《柳南随笔》里康熙皇帝所取“卷曲似螺”之态。个人觉的陆廷灿之言还是蛮可信的。
《续茶经》前后历时十七年方成书。陆廷灿能写出《续茶经》,除了其对品茗有一定造诣外,跟他任崇安县令也有很大关系,崇安县就是现在的武夷山市。陆廷灿说:“余性嗜茶,承乏崇安,适系武夷产茶之地。值制府满公,郑重进献,究悉源流,每以茶事下询,查阅诸书,于武夷之外,每多见闻,因思采集为《续茶经》之举。”另外陆廷灿对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说的“建茶皆乔木,吴蜀、淮南唯丛茭而已”提出了质疑。他说:“余所见武夷茶树,俱系丛茇,初无乔木。此存中(沈括字存中)未至建安欤?抑当时北苑与此日武夷有不同欤?””这就可以看出陆廷灿是位极具独立思考能力,不唯书之人。所以个人认为陆之言可信。
综上,我们可以推断出,扁形片状碧螺春至少是出现在雍正之后,且在康熙前就已经有了“碧螺春”的称谓了。康熙赐名一说,就是个故事而已。你看,有时候真的是不能只唯书的。

早期的碧螺春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唐懿宗大中十年也就是公元 856 年,杨华撰《膳夫经手录》里记载:“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若粥,至开元、天宝之间,稍稍有茶,至德、大历遂多,建中以后盛矣。”这说明了苏州洞庭山在唐以前已经有茶,开始时是采叶,煮为茗粥,至唐后才做成饼茶。

北宋年间,书学理论家朱长文(1039—1098)在它的《吴郡图经续记》里说:“洞庭山出美茶,旧为入贡。茶经云,长洲县牛洞庭山者,与金州、蕲州、梁州味同。近年山僧尤善制茗,谓之水月茶,以院为名也,颇为吴人所贵。”号无碍居士的李弥大(1080—1140)的《无碍泉诗并序》也有‘鸥研水月先舂焙,鼎煮云林无碍泉,将谓苏州能太守,老僧还解觅诗篇’的文字。从上面文字可以看出碧螺春的前身叫“水月茶”,它还是蒸青饼茶。

明正德年,吴县人王鏊所著《姑苏志》在十产条目中有云:“茶出吴县西山,谷雨前采焙极细者贩于市,争先腾价,以雨前为贵也。”水月茶已有炒青茶出现,且“极细”。

清朝雍正年,陆廷灿《续茶经》提到碧螺春是扁形的片茶。

民国年间,章乃炜编纂的反映清代帝后起居、典章制度、清宫机构的书《清宫述闻》里,出现了这样的字眼“乾隆时,各省例进方物。茶叶一类,两江总督进碧螺春茶一百瓶,银针茶、梅片茶各十瓶...”从这儿就看出来了,乾隆时期,碧螺春成了清廷贡茶了。到了这儿,碧螺春的身世清楚了,可以断定,外形螺曲的碧螺春肯定是乾隆之后出现的了。

再聊聊碧螺春的特点,什么是“铜丝条,浑身毛,蜜蜂腿儿,花果味儿”。“铜丝条”吧,是说高温杀青致使茶叶一部分发黄,又因春茶内含物质多,密度大,入水即沉,故云。“浑身毛”说明了它特殊的搓团提毫工艺;“蜜蜂腿儿”是说它外形卷曲,还有人说它似佛陀头发之螺形,或为寺内僧人所创,曾是一款礼佛之茶;“花果味儿”是说它这个小青茶品种经炒制后所产生的馥郁的花果香气。周瘦鹃曾有诗曰:“都道狮峰无此味,舌端似放妙莲花。”

有机会大家真的要去品品明前碧螺春,这个茶是纯手工茶,气候所限,只能做十来天茶。没别的,人生苦短,总得尝尝春天的味道呀!
(部分照片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为新浪微博认证美食博主“耕而陶-茶”原创撰写,欢迎博友在微博上转发,交流茶知识。
但,任何单位、媒体、个人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违者必究。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因此,我们在考量赔偿金额上,对许敏等受损害方的合理诉求,依法给予了充分保护,以抚慰其受到的伤害,判决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共赔偿许敏、姚师兵、郭威各项损失共99836
  • 有人说人生没有完满,有人说命运太多刁难,有人说人心不总向善,有人说四季也有冷暖;走过人世纷繁,历尽风尘波澜,我们要与善变的一切保持距离,看不透的,就都交予时间。
  • 2020年尾,真的是一整年里最让人开心的时候了人逢喜事精神爽运气也会好。饺子or汤圆 一个都不放过 /冬至快乐/昨晚十点肚子突然饿了 就是特别想吃热乎乎的炸酱
  • 做了就做了,现在什么情绪都是一场空。当时的我就是这样决定的,带来的结果好也好,坏也罢。
  • ”智闲不得已,回寮翻遍所有经典,想从中找寻答案,但始终都不可得,故发誓说:“今生再也不研究佛学了,作个到处行脚的云游僧吧!我们相识于msn上的“女书”十几年过了
  • 2018年新红旗品牌战略发布以来,红旗创造了4年销量增长63倍的奇迹,在下行市场中画出了一条“强悍”的增长轨迹,展现出了中国汽车人充满韧性的一面。杨超越近年来的
  • 对于一些人来说 这世间的公道 正义 真相 往往比自己的性命 前途来得重要 或许他们行走在黑暗之中 不知前路为何 不知终点在哪 甚至不知中途会遇到怎样的磨难 但是
  • 小阿花故事的开头是这样,小花一直是个没心没肺逗比,无忧无虑快乐第一的二逼青年,小花从来都是网吧常客,泡网吧是他的日常,最高纪录3天3夜不眠不休,小花的世界里只有
  • 《Blueberry Eyes》MAX feat. Suga of BTS - 3分09秒的MV 小老哥和他妻子还背了闵玧其的韩文歌词对上了口型 呜呜 这也太感
  • 婚礼沙龙 | 杭州洲际酒店&WeddingMEE&小黄楼 这个初秋所有浪漫应该与你一起 “秋际”和你相约而至 秋与爱情,皆可期 感谢超棒的合作伙伴: 婚策
  • 辉腾锡勒草原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有学者认为华北克拉通已经减薄并遭到破坏,但是地下深部金刚石有可能在克拉通减薄之前就形成了,只要岩浆起源深或穿过富含金刚石层,就有
  • 人生、宇宙就是心性的影现,没有实在的东西,赶快看开、放下。 少帅又说:“我家夫人娴静温柔,她都不会的!
  • 24日下午,记者在事故核心区域看到,消防救援人员在处理一块相对较大的飞机残骸,看上去是机翼部分。朱涛回应说,23日发现的黑匣子最后由飞机工程师和译码工程师共
  • 课程几乎都是白菜价,有需要的朋友不要错过,具体介绍和报名方式在评论区!课程是在我们自己的平台上进行,目前已有学员2万人,请放心选择。
  • 但他这回总算学会一点“见事至明”了,在看清楚阿湘明知他会杀她还带他来救人、跟自己的生命比起来更重视曹蔚宁是否发现她的身份,他便能确定,即使这世界上只剩下两个阿湘
  • #幸福的奋斗者·拥抱江津他乡人#【曾勇:点燃企业发展的“加速器”】有一种人,总是喜欢瞄准目标,一丝不苟地做事;有一种人,凭借一股坚韧不拔的精神,终会走向成功。美
  • 字里行间充满对未出生孩子的期待!(还有一个月了)近日黄子佼也在社交平台上宣布为了大局考虑取消婚礼,并晒出和老婆的聊天记录,侧面秀了一把恩爱!前女友小S当妈比起来
  • 【商丘柘城:春光好 鸟翩跹】4月8日,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河南省柘城县容湖国家湿地公园内,一群由南方迁徙而来的候鸟在湖中嬉戏。新华网发(张子斌 摄)【商丘柘城:
  • )私心最喜欢蔷薇棕[抱一抱]国柜的 因为疫情 大概一周到十天左右到❤️#春日迟迟再出发# “那有让你心动的人吗”“就是你啊”喜欢每一个镜头,拍景像纪录片,拍人
  • 齐白石没有正式迎娶伍德萱,而是以护工的身份带在身边,但伍德萱经常管着齐白石,这让齐白石很生气。家人没办法,又找来一位22岁的姑娘,老人家很喜欢,但没等办喜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