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雨风说史[超话]##晴雨风说史#
乾隆45年,有人举报云贵总督李侍尧贪污受贿,案子报到了乾隆御前,70岁的老皇帝陷入两难境地。

一是因为乾隆登基以来,一直对贪污腐败零容忍,见一个杀一个,甚至有点儿明太祖朱元璋那个意思。

比如乾隆6年的时候,九门提督鄂善受贿1000两,乾隆大怒赐其自尽。乾隆22年,云贵总督恒文为了给皇帝进贡一盏金炉而对下属索贿千余两,乾隆震怒,也下令恒文自裁。还有乾隆34年,贵州巡抚良卿收了下属的一些朝珠、玉如意、马匹,乾隆听后直接下谕,令不必将良卿押解京城,直接在贵州省城就地正法。

所以乾隆在执政的中前期,给天下臣民树立的严惩贪官的形象过于伟岸,一有发现,绝不姑息,从严从重,不讲情面,那简直就是明太祖再现啊,试问哪个官员还敢以身试法!

但另一方面呢,这个李侍尧又深得乾隆宠信。乾隆判断官员优劣的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这名官员的办事能力,他就喜欢那种办事能力强,又能很快明白自己心思的官员。这个李侍尧以及后来的和珅等人,均是如此。

《清史稿》中就记载李侍尧,“短小静敏,过目成诵。见属僚,数语即辨其才否,拥几高坐,语所言肥瘠利害,无不中的”,由此“见知高宗”。就是说这个人很聪明,几句话就能看出哪个下属能力强不强,处理事情很快就能搞清楚核心问题所在。

而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个人还很会巴结乾隆,说白了就是成天给乾隆送贡品,比如从乾隆17年李侍尧任热河副都统起,至乾隆45年,这家伙的进攻次数有档案可查的就有120多次,有时候一年就进贡九次十次的。所以乾隆特别信任李侍尧,君臣关系极为“紧密”,乾隆甚至把他与大学士阿桂并称为当朝“最能办事之人”。

所以现在乾隆很惆怅,一方面是自己严惩贪官的伟岸形象,一方面是自己信任的宠臣,他不想处死李侍尧,还想留着他办事呢!

不过,案子还是要查啊,乾隆找了一个他新进提拔起来的官员作钦差大臣,远赴昆明查办。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和珅!

和珅此时刚被乾隆注意到没多久,还没到那种凡事都委以重任的地步,说白了就是乾隆跟和珅的关系此时还不是那么亲,和珅对乾隆的心思也还摸不透。

所以,为了在朝廷中立住脚跟,“刚正不阿”的青年官员和珅,准备借此机会“秉公执法”,漂漂亮亮地把李侍尧给办了,让同僚们看看,他和珅也算是一号人物。

到了昆明,案子没几天就查清了,因为案情实在过于简单。李侍尧正是借着给皇帝“办贡”的名义向下属大肆索贿,索贿数额多少呢?三万一千两!

和珅没多久就把情况据实回奏给了乾隆。乾隆这会儿应该挺“讨厌”和珅吧,怎么这么不懂事!

按照乾隆朝的先例,这回李侍尧恐怕是“死定了”,纵使乾隆想保住他,奈何这话皇帝说不出口啊。思来想去,乾隆想出了一个主意,把案子发给六部九卿,让他们去议一议,没准儿哪个大臣看出了朕的心思,替李侍尧求个情,朕正好可以借坡下驴!

没想到六部九卿完全不明白他的心思,联合会审之后,官员们拟出了处理意见:李侍尧身为总督,历任封疆,数十年来沐恩最重,不思洁己奉公,辜负圣恩一至于此,自应速正典章,以彰国宪。请旨,拟将李侍尧即行正法,以为大臣负恩贪婪者戒!

翻译过来就一句话,就地正法!

乾隆懵了,这些大臣,真就没一个能看出朕的心思?不过乾隆还是不死心,以他这种乾纲独断的性格,他想办成的事那肯定是要办成的,并且还一定要占理。于是放了个大招:让各省督抚都参与到案件讨论中来!

乾隆寻思着,这些个封疆大吏与李侍尧地位背景相同,应该不忍看到他被处死!

于是发布上谕,命各省督抚发表对李侍尧一案的看法。上谕一开头,就给这件事定了一个基调:李侍尧历任封疆,在总督中最为出色,是以简用为大学士,数十年来受朕倚任恩深。

先把李侍尧一顿猛夸,然后再絮絮叨叨、避重就轻地说了案件过程,最后让各省督抚“各抒己见,定拟具题,以采众人之所议!”

等这道上谕发下来,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哦,原来皇上是这么个意思啊,嗨,大家伙儿都会错意了。于是一个个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意见”!

安徽巡抚闵鹗元一马当先,首先上奏道:李侍尧历任封疆,勤干有位,久为中外推服。可否援引“八议”条内“议勤”“议能”之例,稍宽一线,不予立决,出自圣恩!

看了闵鹗元的折子,乾隆会心一笑,还是有懂事儿的人呐!

他以这道奏折为理由,下发上谕:诸臣中既有请从宽者,则罪疑惟轻,朕亦不得不体谅大臣,以示天恩。着照所请!钦此!

既然是大臣们请求朕宽免李侍尧,那朕就勉为其难,饶他一命吧!

瞧瞧这帝王之术用的,既办了想办的事,又还占着理,还示大臣们以宽仁之心,让普天之下都体沐乾隆的恩泽,真是办了一件“完美”的事情啊。

两年后的乾隆47年,在家赋闲的李侍尧又被乾隆启用,命其领陕甘总督事,赏一品顶戴,并赏戴花翎,没多久又加其太子太保衔。可谓隆宠至极!

李侍尧是保下来了,可是乾隆朝的贪污腐败风气却越来越猛了,也正是从乾隆45年开始,整个大清朝从盛世落下,上下猖獗贪腐几近掏空大清之基,逐步走上衰败深渊。

#历史那些事[超话]#从前,有个人赶集路上遇到下大雨,就在山脚下一个庙里躲雨,晚上歇在财神赵公明的神像底下。他看着财神无意间说:“财神老爷,啥时候给俺俩钱花花?”这时,财神突然开口了。

这人名叫张厚诚,家住巨山村,娶个东庄的媳妇,日子虽穷两口子却和和顺顺,相敬相爱。这一天,张厚诚去赶集,半路上下了大雨,就在千头山脚下的财神庙里躲雨,晚上睡在财神的神案底下。

财神每天都要处理财钱收付的公事。张厚诚迷迷糊糊之间,就听见有人说:“财神驾到!”他往外一看,一位神仙骑着虎走了进来,手抱钢鞭威风凛凛,身后有黑脸金刚随行,好不吓人。

这时,有一个金刚高声念道:“山东某州某县某人支银多少两;山西某府某县某人支银多少两;河南某巡按因贪赃枉法存银一万两;苏州某人名下三千两,峄县某人名下两千两...”

张厚诚听到这里,也不知哪来的邪劲,就说道:“财神老爷,人家都给银子,为啥不给俺两个花花?”财神喝问:“什么人?”张厚诚说:“小人是滕县临城巨山村张厚诚。”

财神问:“司账仙,查张厚诚可有厚?”“禀星主,此人无。”“再查看一下,暂借给他二十两。”“是,禀星主,借给他芦挡风的银子二十两。”“好,回府。”众神答应一声,全走了。

这时,已是半夜子时,张厚诚醒来揉揉眼睛:“原来是梦!”伸手向怀中一摸,突觉硬硬的,一看果真有两块银子。他高兴极了,心想:借给我芦挡风的银子,我也不管谁的,以后挣了钱再还就行了。

他跑回家,把媳妇叫起来说:“人走时运马走膘,我张厚诚也要发发棵。”媳妇说:“你也撒泡尿照照,您家老林上有那棵蒿子了吗?”“听我说完,你再抬杠。”

张厚诚就把经过一说,又拿出银子,媳妇这才相信。张厚诚又说:“你说咱做嘛呢?财神说我没,只好凭力吃饭,我看咱两口子做豆腐卖吧。”

于是,张厚诚拿二十两银子作本,买了豆子和一头小毛驴,就开始做起了豆腐生意。媳妇早起晚睡,厚诚为人忠厚,生意越做越好,没几年就发家了。

这天,两口子吃完饭,张厚诚说:“咱现在也有吃有穿了,还有该人的账没还呢。”媳妇笑着说:“你啊,真是捣石锤。这芦挡风也不知是哪省哪县的人,上哪找去?”

张厚诚说:“没关系,现在过年三天松,又不推豆腐,我背点煎饼卷,出门就问谁叫芦挡风,问着就给他。”“好吧,你个犟筋头,我不跟你抬杠了。”

第二天,张厚诚带着银粮就出门了,这可真是大海捞针。他一路走一路问,问了几千人,都说没有这个人。这一天,他走到了河南归德府,住进了一家小客栈里。

开店的是个五十多岁的王老头,为人也很忠厚。他有个八十多岁的老娘,正巧这天他媳妇又生了一个小男孩。张厚诚一进店,王大娘就倒了一壶红糖茶,拿了两个红鸡蛋。

还对他说:“客官,你来得真巧,今天俺家大喜,老婆子我八十四岁得个头生孙子。俺儿都五十八了,媳妇也五十岁,你说喜不喜?”张厚诚说:“恭喜恭喜,不知公子叫什么名字?”

王大娘说:“穷人家的孩子,也不过起个猫啊狗的,可不能起得太响亮,人家笑话。今早生孙子的时候,风大了点,我就找了一领芦席挡在门口,我就给起名叫‘芦挡风’吧。”
张厚诚一听,腾一下子跳了起来,说:“大娘,我可找到你了。”“客官,你一惊一乍的,找到什么了?”“大娘,我可找到恁孙子了——芦挡风。”“客官,你把我说糊涂了。”

“大娘,你听我说。”他就从头到尾说了一遍。王大娘一听笑了:“我说这位兄弟,俺孙子才生下来不到一天,他哪有钱借给你?俺万万不能要!”

张厚诚把二十两银子往桌上一放,说:“大娘,你也别推辞了,反正我找到了。你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王大娘哭笑不得,只好把银子收下了。

王大娘到后院跟儿子,儿媳妇一说,三人都乐了。天底下还有这种事!老王头说:“娘,咱不收他不愿意,咱收了于理不合。咱干脆来个两全齐美吧。”如此这般一说,他娘也同意了。

老王头把银子换成一两一个的小银锞子,又打了二十个小烧饼。第二天,张厚诚要走,王大娘来送行,拿了这二十个小烧饼送给他。张厚诚推辞不过,就收下了。

他这一路别提多高兴了,边走边唱。正走着,抬头一看,前面一条河挡路。这时,过来两个讨饭的,一个脱鞋背着另一个过河。张厚诚见了说:“两位兄弟,行行好,把我也驮过去吧。”

要饭的说:“行啊。”张厚诚掏出二十个小烧饼送给他俩,俩要饭的也没客气,就收了起来,把他背过了河。张厚诚回家去了。

再说这两个要饭的,等张厚诚走后,一个说:“哥,刚才我听人说,王大娘得了个孙子,咱整天在他家吃喝,今天这二十个小烧饼,咱一块送给王大娘多好。”

“中,中,中!”两个人来到老王头的店里,放下烧饼,说道:“这算俺给大娘送的贺礼。”说完两人撒腿就跑了。王大娘一看烧饼,大吃一惊,说:“真是天意,芦挡风的银子又回来了。”

#创作力计划#

益西彭措堪布:
由梦可以了解
三大真理

1 、由梦了解万法唯心

汉地净土宗的祖师彻悟大师这样说:
“ 诸喻之中,
梦喻最切。

如梦中所见山川人物、
万别千差,

皆不离我能梦之心,
离梦心外,
别无一法可得。

即此可以比喻,
而知现前一切万法,
但唯心现也。”

( 他说,
在一切比喻当中,
梦喻最亲切。

比如,
梦中见到的山川人物、
万别千差的景象,

都不离开能梦的心,
离梦心之外,
得不到一尘许的法。

由这个梦喻就知道现前一切万法,
都只是自己的心显现的。)

这是由梦而了解到第一大真理 ——
万法唯心自现。

智慧高的人由这个启示,

就恍然明白山河大地、
情与无情、
色声香味、
亲怨恩仇、
升沉苦乐,

无一不是自心的显现,
离开自己的心没有丝毫许的法。

这样贯穿到三界六道,
可以见到无一不是虚妄分别心的现象,
探究它的根源就是分别心,

所以说
“ 三界无别法,
唯是一心作 ”。

往上看,
声闻、
缘觉、
菩萨、
佛,

也无一不是心显现的。

2 、由梦了解万法皆空

阿底峡尊者说:
“ 梦的比喻很殊胜,

通过白天对梦境中
色、声、香、味、触、法的观察,

得出其为虚假的结论,
由此进一步观察,

发现白天的
色、声、香、味、触、法的
显现也同样虚假不实。”

这是由梦可以了解到第二大真理 ——
万法空相。

所以这第二个妙处,
就是从梦入手,
展开来遍观一切有为法,
可以见到万法皆空。

我们想想,
梦中的色声香味触法是不是
“ 似有实无 ”,

似乎是明明在显现,

森罗万象、
纵横变现,

真正往里面观察,
其实全然无有。

所以这个梦是那么明显的说了

“ 现即是空 ”、
“ 缘起性空 ”的妙法,

但是世上知音难遇,

有耳如聋、
有眼如盲,

都听不懂、
看不到。

其实这又是一大暴露,
具慧的人抓到这个线索,
一探就探到了万法一味的大空性。

再往当前一看,
遍天遍地都在演说
“ 诸法如梦如幻 ”,

正当显现的时候,
就是
“ 有即非有 ”,
和梦没有任何差别。

这个地方的重点是
“ 正现的时候实际是不存在的 ”。

随便观察梦里的一个法,
比如梦里出现一座山,

缘聚则有、
缘散则无,

因缘聚合的当下现了,
缘一散就了无踪影,
聪明人马上就知道这是假的,
没有一点实义可把捉。

梦里样样是这样,

醒时的显现哪样不是如此呢?

醒时,
我们眼睛正见色法时,
一刹那就没有了,

这和梦有什么差别?

与此相同,

耳听声音、
舌尝味道、
鼻辨气味、
身作运动、
意作思维,

都是因缘聚会时的幻像,
刹那就没有了,

这不是如梦吗?

请问,
这里面有什么实义呢?

能捉住一点东西吗?

这样也是由梦这一法推开来就见诸法空相。

所以,
梦的比喻是何等重要,
它是一把钥匙,
借它就可以打开真理的大门,

懂得梦就懂得佛法、
懂得人生、
懂得轮回、
懂得世俗和胜义、
有法和法性。

刚才第一层讲了,
要了解万法唯心,
梦是最切要的比喻,

因为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梦里都有对应,
而且梦很明显的告诉我们,

这所有的一切确实是从心自现,
而不是在心外的显现。

有了它,
再看三界六道的大梦,

只是境界更宽广、
更持久、
更复杂、
心识更明利,

但万法唯心的妙谛确实是一以贯之的。

现在这里,
要体会缘起性空,
这也是借助梦喻来通达。

在诸佛菩萨的经论中,

虽然讲到
幻化九喻、
幻化八喻、
幻化六喻等等,

但首要的比喻就是梦喻。

比如鸠摩罗什大师译的
《 金刚经 》中
最后一偈有六个比喻,
梦喻是第一。

宁玛派全知无垢光尊者的
《 大圆满虚幻休息 》,
主题就是讲幻化八喻的修法,
其中梦喻是第一个。

佛经讲了很多有为法的比喻,
除了梦喻,

还有
乾达婆城、
水月、
影像、
空花、
绳蛇、
兔角、
龟毛、
石女儿、
二月、
阳焰等等,

讲这些比喻的用意何在呢?

就是显示万法皆空。

以一个比喻就可以表示一切缘起生的法,
当体就是空的,
连一微尘的实质也没有。

这是告诉我们,
一切有为法都不可当真,
从这里观照就可以放下分别执著。

在这一切比喻当中,
梦喻是总的比喻。

前面说过,
利根者由一个梦喻就可以透入一切佛法,

但是根性不利的人还不能悟入,
那就再举其它种种比喻,
进行多方面观察,

或者某个比喻能和他相应,
或者几个比喻合起来能把他点醒,

但不管怎么说,
这些无一不是在讲述梦的涵义。

3 、由梦了解不生不灭的法性

请大家观察,
梦里境界起起灭灭、
人来人往、
忽东忽西、
时苦时乐,

有生灭、
有增减、
有染净、
有时空、
有自他、
有色声香味触法。

现在问 :
这些是真的吗?

其实这一切都不是真的,
在梦心的角度看是有,
但在真实中,
确实是一点也没有。

其实,
真实当中,
从来没有动摇过,
没有生灭过。

尽管在梦里千变万化,
可是那个真人
( 比喻法性 )
是没有生灭的。

另一方面,
这些假相在醒来时一无所有,
在这时不生不灭的面目就显出来了。

这里有两点 :
一 、梦里的有为法,
醒来就消失,

从这一点就了知它是本来没有的,
本有的法是不可能消失的;

二 、醒来见不生不灭,
既然它露出来了,
这个就是本有的无为法,

而且即使在做梦时,
也一样是不生不灭的,
只不过当时没有觉悟到。

这就是由梦喻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第三大真理 ——

诸法的法性本是不生不灭的无为法。

我们以这样的眼光来看醒梦辩论歌,
就能从一个极微尘里剖出三千大千世界的经卷。

这才知道在这篇道歌中演唱了无量无边的佛法。

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观察体会,
就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都在道歌里揭示无余。

关键是要有
“ 举一反十 ”的
智慧力,
那就能一通百通,
万法汇归于一梦。

我们回顾醒梦十番辩论,
确实处处体现了这一点。

比如,
“ 现前显现 ”和
“ 现量亲见 ”,

是讲一切醒梦显现,
正显现时,
一个心识上就有现前的相分和了别的见分。

又如,
“ 自心迷现 ”
是讲一切有为法都是从内的心识显现的。

“ 待缘方生 ”
是讲醒梦都是缘起生的法,
由现象都是偶然性,

就知道这决定不是无因生,
因为如果是无因生,
就可以恒时有。

我们观察到显现平等是缘起生,
从这里去看,
醒梦的显现都是缘聚则有,
缘散即无。

在这上面一观察,
就见到平等都是似有实无
( 好像是有,
实际没有 )。

由此就知道任何有为法一定都是空相。

再下来,
一切显现都是梦,

梦里的
山川、
人物,

梦里的六道,
这些是假相,

所以当它一消失,
就显露出原本不生不灭的法性,
这就是无为法。

以这个原因,
道歌说
“ 此后二者融为一,
一亦融入虚空里 ”。

大家想想,
梦一醒来,
假相完全消失了,
只留下一个觉悟。

这是比喻现前了不生不灭的无为法。
幻是可以离的,

非幻怎么离呢?

幻是心造作的,

那个不生不灭的怎么是造作的呢?

这就是所谓的胜义。

再看,
梦里的境界正在纷纭幻变时,

一观察就知道实际是无有的,
所以叫做
“ 无而现 ”。

另一方面,
那个不生不灭的法性,
一直就在那里,

哪怕梦里再现多少生灭、
有多少显现,

它是始终没有生灭的。

等到梦的迷乱一消除,
本有就显现。

这样去体会
《 辨法法性论 》的
有法和法性,
从一个梦喻就可以深入进去,

所谓的
迷乱、
无迷乱、
轮回、
涅槃、
杂染、
清净、
转依,

由此都可以得到了解。

4 、一切皆由心造

第一要知道,
除了心之外,
不可能还有其他作者。

蒙昧的人啊,
这么明白的事你还不知道,
天天都只是自己的心在动,
除了这颗心之外,

还有什么作者呢?

道理是太真太平常了,
自己心心念念在动,
还说作者在心外。

第二要知道,
既然一切唯心造,

心造出来的现象会在心外吗?

这也是很明白的,

心怎么能造出心外的东西呢?

所以都是由心自己造、
自己现的。

第三要知道,
这心正现的时候,
它不是石头,
它是明知的。

这个心识既然是一种明知的体性,
我们就知道它一出来就是既有相状又有了别的。

没有相状,
能说了别吗?

想想看,
没有五颜六色能说有眼识的了别吗?

所以了别就是对相状了别,
不是像石头那样什么不知道。

再看,
离开了别,

能说心前有相状吗?

没有了别,
就是什么也不知不见,

怎么会有相状呢?

所以相状就是了别的相状。

所以,
心一起来必然是有相、
有了别的。

从这点去看醒梦,
都只是一个分别识,

既有心识的现相、
又有心识的了别,

完全是平等无差别的。

第四要知道,
“ 一切唯心造 ”

就是说心上的缘起,
在这个心里不论现什么,
不论色受想行识,
色声香味触法,
眼耳鼻舌身意,

从“ 它是缘起 ”
这一点作为方便,
下手去观察,
就知道这些都是本来没有的空相。

这也是完全平等的。

凡是由心造作的有为法,

在实相中如石女儿、
如空中的毛发一样,

完全是不存在的。

梦里是这样,
醒时也是这样。

第五要知道,
既然这一切内外显现都是本来没有,

这些所谓的
生灭、
来去、
一多、
人法、
六根、
六尘,
此种彼种,

实际中是没有的。

由此就了解到这个心的实相,

远离生灭、
来去、
一多、
人法、
根尘等等,

它就是离戏的大空性。

这也是醒梦平等的。

我们很多人就是满世界跑,
住了这座寺庙又到那座寺庙,
住了这座山又住那座山,

外表上又是念、
又是说、
又是修这个修那个,

又是做这种行为那种功夫,

剃了头、
穿了僧衣,

又是敲打唱念,
又是这里辨一通那里说一顿,
都是要学佛修行。

但是普遍的状况是,
很多人都在外面找佛法,
心里始终没个着落。

这样流浪奔走,
何时是归家的时候!

5 、佛法在吾心

其实,
佛法是原原本本现成的,
佛法就在你的心里。

如果有智慧的话,
天天都是在佛法里,
佛法就在你的心里。

佛法千言万语、
说东道西,

其实都在你心里。

如果你能把这首道歌弄通弄透,
那就能以一字法门把握关要,

这个叫
“ 一字大法门 ”,
这一字就是
“ 梦 ”。

以上七穿八露地让你明白,
这首道歌是这样不可思议,
但归起来只有一字,
舒展开,

时时处处、
开眼闭眼都是讲这一字法门。

你这就体会到全知麦彭仁波切的大智慧、
大慈悲,

给了你一个精要的法,
把一切一切的佛法都融合在这首道歌中,
为你作了极具窍诀性的开示。

这是不是总一切法、
持一切义的微妙章句呢?

是不是每天都应该去体会、
须臾不能离的法呢?

是不是一生修行中最重要的一个法呢?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原公浦回忆,这个药叫做“醋酸阿比特龙片”进入临床试验的患者需要承担药物带来的各种不可预测的风险,但可以免费尝试未上市的新药,他至今非常感谢帮助他的医生们。”原
  • 我承认我所有的社交都是有目的的,为了加快认识的进程,减少因为不熟悉而带来的问题麻烦,所以我往往热情。这个过程中感觉合适的,就很自然的成为朋友,不合适的交往结束后
  • 其实心态好了真没什么事,当然了,该计较的还就得计较[微笑]#给胃不好的人三个建议#养胃妙招一:多喝粥,体虚偏热的人,可以加一些蒲公英或者夏枯草来煲粥喝。不要因为
  • 我和她是在百度的特拉法尔加罗贴吧相识的,因为一起喜欢他,所以就互相加了vx,一起发他的美图。[馋嘴][飛機]收到了宝贝小爱在迪斯尼给我寄回的礼物 和小爱相识的缘
  • 突然很想你 想象中的你是个高高瘦瘦的很爱笑很阳光觉得自己很帅的大男孩阴阳两隔的感觉真的太…奇怪了本来看着很积极很乐观去对抗癌症的你 觉得一切都会明朗的 一定可以
  • #韩剧耀眼[超话]#两天刷完《耀眼》这部韩剧 本来以为只是消磨时间的泡沫剧 意外的是出奇的好看加感人是一部让我从第一集哭到最后一集 一共十六集 一集一个小时的好
  • 我还是很喜欢你 像时间在发丛留雪 悄无声息. 我还是很喜欢你 像幽径折向了老林 无人问津. 我还是很喜欢你 像爱写了第一笔的撇 收笔成了你. 我还是很喜欢你
  • 她向记者介绍说,她的作品包括礼服制作和布料绘画,创作灵感均来自于潜水,海底的珊瑚、鱼群都在她的作品中得到体现,而每一件作品需要几天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她向
  • 今年的雨季就来普塔卑山,观赏那壮阔云海和碧绿的高丽菜田,感受凉爽的气候吧[来]#泰国旅行#地址:Moo Ban Tabberk,Wang Ban,Lom Kao
  • 《霞光》——曲锦楠 每当有人谈起国产动画的遗憾精灵世纪必然会被提起尽管对动画本身没有过多的情感却一直喜欢这首主题曲向往着云海之上的城市流连太阳的每一缕光芒当年的
  • 电动车自燃原因大起底:根源在电池,皆因这5点没做好除了以上两点外,用户在使用新能源汽车过程中的不当行为,也容易造成新能源汽车发生自燃。电动车自燃原因大起底:根源
  • 铁马冰河旧梦返故乡,还他光芒万丈,这说的是宽景。云海天涯也不诉离殇,终将听见回响,这说的是辛简。
  • 让你,不是怕你,是做人的厚道;宽容,不是懦弱,是处事的原则!当你“情绪”要失控的时候,“请止语、深呼吸”在你和“情绪”之间留出几分钟,这就是你“降伏情绪的契机”
  • 脱除贼难(此段说菩萨施众生无畏贼难)灭音圆闻者,即菩萨反闻入流时,灭音而解脱声尘的结缚,反闻而圆证根性,外没有敌对,皆融于一心,故能遍生慈力,菩萨以此修行力,大
  • 她的茶馆店从父母那辈开始,已经有八九十年历史了。在这里,喝茶并不是全部,这间40来平方米的老茶馆,浓缩老人们几十年的故事。
  • 我媳妇问我,在我们感情遇到问题,吵架后,你想过离婚吗? 我说,想过。 我媳妇问,几次? 我说,每一次。 我媳妇问,为什么不直接去民政局离了? 我说,民政局附近没
  • “不愧是人族最强的人,你这一招不错,可是还是不行,你还是带领你的人族放弃抵抗吧”黑龙现在唯一的信念就死杀死尚云申,因为尚云申可以说是仙界的一面旗帜,如果这面旗帜
  • 这位富豪曾与美国总统川普、前总统克林顿等多位名人交好,而他的多名好友也曾被曝卷入到他的未成年“性产业”当中。而现在,“他可能要在监狱中度过余生,”今日俄罗斯7日
  • 上高中的时候,我摸着虎子的头,“我以后可能回来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你好好的看家。我不会训狗,我只知道抱着它,我遇到开心的事就对着它的耳朵说好多好多话,它就站在那里
  • 有些以深层清洁、深层去油为卖点的洁肤产品添加了大量皂基,一洗就会带走皮肤表面所有油脂,去油力更强的还会带走部分毛囊中的油脂,洗完确实能让你觉得十分干爽,但实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