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阿尔卑斯山保护“神鸟”】

因日本自古以来的山岳崇拜,栖息在高山上的岩雷鸟曾被尊为神的使者。现在由于全球变暖造成的环境变化等各种因素,它们的栖息地受到了威胁。环境省、研究人员和动物园联手进行了保护和繁殖岩雷鸟的项目,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果。

——江户幕府时期的养殖尝试——

日本岩雷鸟(英文:Japanese Rock Ptarmigan)分布在本州中部的北阿尔卑斯山(飞驒山脉)和南阿尔卑斯山(赤石山脉)以及周围的山岳地区。在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寒冷地区的岩雷鸟物种中,它们孤立地分布于最南端的高山上。冬天,因为它们浑身被纯白色羽毛覆盖,所以在雪地里也很难被发现。它们一般不害怕人,与其他野生鸟类不同,即使靠近它们时也不会跑开。

日本自古就有山岳信仰,认为深山里住着神灵,而日本岩雷鸟一直被视为山神的化身,受到人们的保护。有些人认为,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历史背景,所以岩雷鸟才会不惧怕人类。

在江户时代,岩雷鸟作为避雷的象征,还被制成了绘马。当时的加贺藩(现在的富山县和石川县)调查了生活在白山的岩雷鸟,并颁发对其保护的法令。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听说飞騨国(现在岐阜县北部)的乘鞍岳上有很多岩雷鸟,便试图捕捉和饲养它们。根据历史记录,还曾有过几次繁殖岩雷鸟的尝试,但均以失败告终。

——环境变化是数量骤降的原因——

明治维新后,修验道(日本的山中禁欲主义)被废除,对山的恐惧也随之淡薄,人们一度为了食用等目的而捕捉岩雷鸟。1910年岩雷鸟被指定为“狩猎禁止鸟兽”,1955年又被指定为“特别天然纪念物”。近年来,通常生活在低山的动物侵入岩雷鸟栖息的高地,形成新的威胁。鹿和野猪正在吞噬岩雷鸟赖以生存的高山植物,狐狸、貂、乌鸦和红隼等,新的捕食者也正在增加。

在1980年代的调查中,该种群的数量估算约为3000只,但在2000年代调查时发现已减少到不足2000只。自2012年环境省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将其列为的“濒危IB类”以来,已经制定并实施了一项保护和繁殖的计划。

在野外调查和保护活动中起核心作用的是信州大学的中村浩志教授(现为名誉教授),他持续20多年一直在研究岩雷鸟。在过去的10年里,信州大学研究生院研究员小林笃也一直参与支持了该项研究,自2020年4月起又作为环境省的栖息地保护合作专家延续着该项工作。

他说:“我与中村教授一起在超过3000米的高山上,调查了岩雷鸟从蛋到成鸟的各个阶段的存活率,研究了哪些阶段加以保护就能增加岩雷鸟数量。我们还对世界上最南端的岩雷鸟——日本岩雷鸟如何适应环境和进化,并能在日本的高寒环境中生息繁衍备感兴趣。自2015年以来,根据我们的研究,我们一直在实施中村教授设计的‘笼子保护’方法,以保护雏鸟免受恶劣天气和捕食者的伤害。”

——在中央阿尔卑斯山兴起的“复兴行动”——

岩雷鸟每次产6到7个蛋,但大致只有一个能成为成鸟。因其在梅雨季节末期孵化,如果天气恶劣,亲鸟将无法保护雏鸟免受寒冷和天敌的伤害。因此在孵化后的第一个月死亡率特别高,所以繁殖的关键是在这个时期保护雏鸟。

“正因为岩雷鸟不怕人,所以我们才能引导它们进入笼子。有时候需要花上两三天的时间,把它们从原来的鸟巢慢慢引到笼子里。并且每天在笼子里为它们准备饵食。我们住在当地的小屋里,晚上把它们引入到笼子里,到早上再把它们放出来自由觅食。这项工作从6月底雏鸟出生时就开始,一直要持续到8月初。”

岩雷鸟被认为在1960年代末已在中央阿尔卑斯山(木曾山脉)灭绝,但在2018年7月,一名登山者在中央阿尔卑斯山的驹岳发现了一只雌鸟。遗传分析表明,它可能是从种群相对稳定的乘鞍岳(横跨长野县和岐阜县)飞来的。这一发现催生了在中央阿尔卑斯山一带的 “复兴行动”,计划到2025年将岩雷鸟的个体数量增加到100只左右。2019年,来自乘鞍岳的野生个体的受精卵,以及在2020年又用动物园饲养的个体的受精卵,取代了这只雌鸟所产的无精卵。虽然它们都成功孵化成雏鸟,却因为恶劣天气和捕食者等原因,雏鸟最终还是全军覆没。

同时,在2020年8月,来自三个家庭的共19只岩雷鸟从乘鞍岳被运到中央阿尔卑斯山放生。在2021年7月,发现有10只雌鸟带着雏鸟,其中就有那只在2018年被确认的雌鸟。研究人员对其中5个家庭实施了“笼子保护”,其中的2个家庭最终被转移到那须动物王国(枥木县)和茶臼山动物园(长野县),其余3个家庭继续放归自然。

小林先生说:“我们打算先在动物园里进行繁殖,如果它们能返回到山上,就让其尝试回归野外。”

日本对朱鹮和东方白鹳的保护措施在它们濒临灭绝的时候开始的。目前在日本人工饲养繁殖的朱鹮来自中国,东方白鹳则是俄罗斯赠送的。

“一旦灭绝后再采取行动就太晚了。环境省、研究人员和动物园这次共同协作,趁着野生岩雷鸟仍有栖息地的情况下便开始保护和繁殖它们。我们过去也开展过类似的合作,但就实际成果而言,这是一个罕见的成功案例。”

——动物园在“物种保护”中的作用——

虽然环境省担纲岩雷鸟的保护和繁殖事业,但从2015年开始的生息域外保护则由日本动物园水族馆协会及下属动物园负责实施。在动物园实施的域外保护旨在将保存物种作为一项“保险”政策,通过育种和饲养积累科学知识,2018年生效的《物种保存法》的修正案,阐明了动物园在促进濒危物种保护方面的作用。

岐阜大学的楠田哲士副教授在动物园的岩雷鸟繁殖生理学研究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他目前正在研究性激素、温度和照明条件之间的关系,以便饲养和繁殖。

“为了成功地进行域外保护,首先需要了解野生岩雷鸟的生态环境。通常情况下,性激素是从血液中分析出来的,但现在发现用粪便也是可行的,因此在中村教授和小林先生的协助下,从野外收集来粪便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另外,鸟类的繁殖受光照的影响,岩雷鸟在白昼变长时会进入繁殖期。日本岩雷鸟对光线特别敏感,所以需要建立尽可能接近野外的照明条件。温度控制也是一个挑战”。

楠田副教授的动物繁殖学实验室一直在参与动物园饲养稀有哺乳动物的域外繁殖项目,如“濒危IA类”物种之一的对马豹猫。2021年4月底,两只对马豹猫宝宝在开展共同研究的名古屋东山动物园出生。这是对马豹猫在该动物园里安全出生并成长的首次成功案例。

“我很高兴能成功地培育出了它们。对马豹猫的繁殖是相当困难的,因为每年往往只有1到2只出生。而岩雷鸟则每次产6到7个蛋,所以如果它们孵化顺利,笼子保护措施实施到位,就有可能有效地增加数量。”

——希望能在野外看到它们——

楠田副教授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和动物园度过的,他第一次在野外看到岩雷鸟是在2013年6月,当时他陪同中村教授前往乘鞍岳进行野外调查。

“我们恰好看到雌鸟在巢穴中孵化着蛋,而雄鸟在岩石上守护着它们。一般情况下很少有机会能看到孵化时的情景,但我们非常幸运,托中村教授的福,才能有此机遇。在壮丽的大自然中能观赏到野生动物的身影,真的让人非常激动啊。”

从那时起,他每年都会有1到2次带着学生们去乘鞍岳观察岩雷鸟。“当你在大自然中看到它们生息繁衍的样子,保护这些珍贵鸟类的决心就会更加强烈,在动物园的域外保护的方式也自然会有所改变。”

交通上,乘巴士就能到达乘鞍岳山顶周围的岩雷鸟栖息地。“每年的5、6月是建巢安家的季节,能看到雄性的岩雷鸟。到了7月,当卵开始孵化后,就有可能看到亲鸟带着雏鸟一起外出的情景。真的希望更多的人能在野外看到它们。”

——保护岩雷鸟就是保护大自然——

楠田副教授也正在积极地致力于提高人们对珍稀野生动物的认识,但他对岐阜县缺乏保护岩雷鸟的意识也感到担忧,因为该县是乘鞍岳和御岳山等岩雷鸟主要栖息的所在地。截至到2021年,日本全国有七个地方以动物园为中心开展了饲养繁殖事业,其中包括富山县和长野县,但岐阜县没有动物园。与富山县和长野县相比,岐阜县对保护项目的认知度非常低,这与动物园的宣传和公众接触密切度大有关联。尽管与富山县和长野县一样,岐阜县也将岩雷鸟指定为“县级鸟类”,但保护意识低下却是事实。

楠田副教授呼吁说:“岩雷鸟能够栖息的日本飞騨地区的高山生态系统,为南部的美浓地区带来了丰富的水源,并孕育了诸如香鱼之类的淡水鱼。我希望人们能够认识到,保护岩雷鸟也是与传承美浓和纸、鸬鹚养殖等文化及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

出于这样的考虑,2020年岐阜大学申办了“第19届岩雷鸟大会”。这次会议的目的,是分享和讨论以中村教授为中心,由环境省、岩雷鸟生息地的地方政府、动物园、大学研究人员等开展的各项相关工作,并向公众广泛传播这些信息。

有关人士的热情,让昔日的“神鸟”岩雷鸟作为大自然富饶的象征而得到保护和重生——这一天或许会很快到来。

全文请看日本网:https://t.cn/A6x4jIh0

#日本[超话]# #岩雷鸟# #环境保护# #一起保护珍稀动物# #神鸟#

#丰南新闻# 【【人文纪实】捉蟹记】

那些年,每当春水融融,数不清的幼蟹就从渤海湾出发,越过滩涂,爬过沟坎,向草泊深处进军。很快,在蒿苇丛生的水塘里,在水草间,就东游西荡。沿河上溯的小蟹,则一直昂扬北上,一直游到很远的毛渠细流中。有一年,境内几十里长的陡河,竟一时成了它们的天下,打鱼的一网下去,捞上来的全是纽扣大小的“扣蟹”。这般小蟹,五分钱一斤也没人要,只得倒进河里,任其四处游荡,渐渐长大。

少时在小河玩水,脚底忽然踩住一个硬东西,抓得你的脚心发痒,那一定是一只螃蟹。但水深没腰,等你下手去捉,脚一挪动,那家伙就溜之乎也。

踩住的螃蟹跑了,益发勾起逮捉的欲望。是谁喊了一声“有螃蟹!”我们便互相招呼着,游到岸边,寻找螃蟹窝。在紧擦水皮的地方发现有斜伸下去的洞口,就试探着伸手进去,摸呀,摸呀,有时还真摸到螃蟹。捉得一两只,欢喜异常,没有地方放,就扣在岸上的鞋筒里,再压上一块土坷垃。螃蟹也不是好惹的,抓不对付就被它钳住手指,甚至钳出血来,有时蟹钳被拽断了,那断钳仍夹着手指不放。也捉到过刚脱壳的,螯爪软塌塌,毫无抵抗之力。那是河蟹最无抵抗力的时候,大鱼吃它,它的同类也毫不客气,因此脱壳时都尽量躲在窝里。我在螃蟹窝里还堵住过大鱼,抓出来,随手从岸边揪一节硬草穿起来,喜滋滋提回家去。

在沿海草泊一带,不用下水掏窝去逮,沿泥滩寻迹追去,唾手可得。那里苇塘的边缘,大都连着寸草不长的泥滩,光溜溜的一大片,那是连通沟沼与草泊的“蟹道”。早起细细看去,就会发现泥滩上,有缕缕行行的爪印,那是夜间螃蟹借着星光月光爬行的踪迹。顺着爪印往前追,追到长满苇草的地方,就到了蟹的领地。伏在草棵中的河蟹,听到响动,出出溜溜四下爬抓,有的爬到水草上头,一对毛茸茸的大螯,像两把张开的剪刀,旁若无人地挥舞着。有的斜立起来,虎视眈眈扬起两只大钳,咕嘟咕嘟吐起白沫,向入侵者示威。草泊里的孩子哪把这当回事,躲开它的钢钳,从后面用拇指食指一掐它的盖子,随手就丢进袋子里。越往苇塘深处去,蟹也越多。在那里,受到惊扰的河蟹,到处乱爬,弄得苇草沙沙作响,吐出的白沫,四下飘落,空气中都散发着腥气味。孩子们踩着泥水,在草丛中寻觅着,追赶着,发现硕大者,连喊带叫,围追堵截。有的手指被夹破流血,含进嘴里嘬几下,又加入战团。看看袋子快装满了,便带着满身满脸泥浆,发一声喊,尽兴而归。

阴历七月一过,大大小小的河蟹就借着星光月光,从苇塘池沼河渠里义无反顾地往上爬。有的顺着车道沟,爬进庄稼地,夹断稻秧,甚至攀到高粱穗上,吞食籽粒。那时节,往来草泊的夜行马车,只听一路“嚓嚓”作响,暗夜中不知有多少河蟹被碾于轮下。有的一直爬进村庄,甚至顺着寨子翻入院落。夜间若是听到柴垛上沙沙有声,多半是螃蟹在那里玩耍。更有胆大者“嚓嚓”挠门,甚至潜入房间,爬进炕下的鞋里,一伸脚吓人一跳。

这时是照螃蟹的好时机。事先选好一条小河或水沟,用泥搭一道挡水埝,截断水流,以抬高上方水位,并在水口处用木棍支起个三脚架。晚上带一盏手灯来,挂在架子上,点亮后,将土埝扒开个口子,让水流动起来,躲在一旁耐心等待即可。这时,四野静悄悄,各种各样的飞蛾蠓虫围着手灯飞舞,有风吹过,身边苇叶窸窣作响……等着等着,就有河蟹顺着水流奔着亮光游过来,一只,两只……用手一摁,便捉得一只。这就是“照螃蟹”。

若河渠较宽,不宜搭埝,就在河沟里闸下一道人字形苇箔,一头一直插到岸上,再在旁边铺一片苇箔。入夜,在铺地的苇箔上方点亮手灯,即可守株待兔。夜游的河蟹游到人字箔下,前路被挡,便沿苇箔向岸边横爬,爬到铺地的苇箔上,发出细碎的沙沙声。循声悄悄逮去,一晚上逮几十只不在话下。这种照螃蟹方法,当地人叫“听螃蟹”。南孙庄油葫芦泊周边的人,多用此法捉蟹。灯光月下,闻声而动,听而捉之,真是令人向往。

当然,照螃蟹最为壮观的地方,还是在草泊里。在那里的河边堤埝,凡是挨水的地方放一盏灯,或点一支火把,无风时哪怕燃一支蜡烛,河蟹就瞄着亮光,呆头呆脑地爬过来。我的邻居老刘,早年当过驻老铺公社的特派员。有一年,他和一个同事,在邻近草泊的西排干(一条排灌渠)道上,点盏手灯,一晚上曾捉得两半麻袋。小一点的随手甩掉了,装进麻袋里的每只都有二三两重。他说,老铺那地方,河蟹多的是,秋后在苇塘边挖个坑,坐进一只水桶,桶后点亮一盏灯,河蟹就奔着灯光爬过来,一只接一只掉进水桶里。不用人守候,到时去拎桶即可。

时值中秋,成蟹开始洄游。从大大小小的河渠里,从苇塘边“黄蓿草”棵里,顺陡河口向大海汇集。等到涨潮时分,面对一波一波涌来的潮水,张开脐盖,像簸簸箕一样一张一合,将体内蟹子涮出去。当地人说,八月十五一过,陡河入海口满是借潮甩子的大腹便便的河蟹。来年春天,在浅海孵化的亿万小蟹,又上溯河流,爬过浅滩,开始新一轮的生命旅程。

近年来,野生河蟹已经减少。但人工养殖河蟹却兴盛起来,当地人工繁殖的蟹苗,曾远销江南大闸蟹的故乡。如今,丰南沿海星罗棋布的养蟹池,还有那里的沟沟汊汊,依旧是河蟹的王国。野径荒浦,沟沼苇塘,河蟹依旧张牙舞爪,耀武扬威地横行。秋风徐来,大大小小的“毛爪”,依旧奔着塘边水畔的灯火,义无反顾地往前爬……

【一生粉丝无数,却在93岁拍了一部最“心碎”的片子[心]】他出生在另一个时代。在跨越近一个世纪的人生之旅中,他历经传奇,目睹过自然世界中最壮丽的奇景和最扣人心弦的戏剧性时刻。

2019年,93岁的他拍了一部纪录片,时隔一年,又写了一本书,它们有同一个名字——《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

这段旅程,记录了这个时代的悲剧——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螺旋式下滑。因为遥远,绝大多数人并不能真切地感知到自然世界的衰退,唯有他积累了厚厚的“证据”,因为这一切就发生在他的一生当中。

“若是我明明看到了危险却一声不响,我会非常内疚。”有生之年,他剩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向世人发出一份自救倡议书。

这位现年95岁高龄的老人就是大卫·爱登堡,这颗星球上的生物最年长的挚友。

因为看见 所以悲伤

爱登堡的一生,都行走在荒野中,他几乎踏遍了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除了出于从小的爱好,他还把这一切归功于自己的好运气。

26岁那年,他给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广播节目投去简历,被拒绝了。不过,有人看到他那份落选的申请信,邀他到BBC电视台工作,他选择了尝试。

那是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他幸运地搭上了全球航空业起飞的顺风车,才可能去到那些隐世之地,从此享受来自大自然生命的馈赠,60年不曾间断。

很多人知晓爱登堡的名字,是因为他拍摄了许许多多享誉世界的自然纪录片。

《生命的进化》《活力星球》《生命之源》《植物的私生活》《蓝色星球》《冰冻星球》《地球脉动》……通过这些纪录片,很多人才真正认识了大自然。

在他非同寻常的职业生涯里,他始终保持着幽默,充满活力,从未有隐退之意。

可就在《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的镜头面前,那张熟悉的脸因为衰老而“下沉”,他的眼睛不时时地离开镜头,不发一言,他陷入了一种深深的悲伤之中。

这部纪录片和同名著作与他此前所有的作品都不同,这是他经过深刻地审视,把那些“最美纪录片”背后,来自自然的哀吟,以及他所亲眼目睹的拍摄对象发生的命运变迁,说给人们听。

“现在回看我早年拍摄的影片时,我认识到,虽然当时我自觉身处荒野之中,徜徉于一个原始的自然世界,但那其实是我的幻觉。即使在那时,很多大型动物就已经非常稀少。”爱登堡在书中写道。

上世纪70年代后期,爱登堡都在环游世界,拍摄一部梦想已久的纪录片《生命的进化》。摄制组前往39个国家,拍摄了650个物种,走过了约250万公里。而他们明显地意识到,有些动物变得越来越难找了。

1978年,他去拍摄山地大猩猩,在非洲中部森林深处,这种动物只剩下300只。当时,小猩猩的市场需求量高,非法捕猎者为了捕捉一只小猩猩,会不惜杀死数十只成年大猩猩。

爱登堡第一次见识到生态灭迹的情景是在东南亚。1950年代,婆罗洲有3/4的土地是雨林,能看到很多红毛猩猩。但到了20世纪末,婆罗州雨林面积已经少了一半,另一半变成了单种栽培的油棕园地,那是个已死的生态系统。

他从60年前第一次见到红毛猩猩起,婆罗州的砍伐作业已将他们的数量缩减了2/3。

1990年代后期,爱登堡制作纪录片《蓝色星球》,海洋生态是它的主题。可自1950年代,大型商业渔船开始进入国际水域,捕捞世界各地的海产,到了20世纪末,渔船已捞走了大海中90%的大型鱼类。海洋生物多样性热点开始消失,浅水区的海洋生态也渐渐消失。

1998年,摄制组无意间发现了一件鲜为人知的事——珊瑚礁白化现象。“期初我们觉得漂亮,后来才猛然惊觉,此景是个悲剧,因为眼前所见其实是一副副白骨。”珊瑚白化的原因是个谜,后来科学家发现,在多数发生珊瑚白化事件的地点中,都是海洋迅速变暖的地方。

2011年,爱登堡制作《冰冻星球》,那一年的全球平均气温比他出生那年高出了0.8摄氏度,这一变化速度超过了地球过去1万年中任何时候的气温变化速度。

过去30年,北极夏季的海冰减少了30%,地球上的冰盖越来越少。

也是在那时候,爱登堡在沿俄罗斯的北冰洋海岸目睹了令他心碎的一幕:

海象的主要食物是生长在北冰洋海底几个特定地点的蛤蜊。在潜水觅食的间隙中,海象会爬到海冰上休息。

可是,现在供它们休息的海冰都融化了,结果它们只得游往远处的海滩。合适的休息地点寥寥可数。

于是,占太平洋海象总数2/3的数万头海象只能挤在同一片海滩上。密密麻麻的海象挤得喘不过气来,有些海象只得顺着岩坡爬到悬崖顶上。

离开海水的海象视力很弱,但悬崖下方大海的气味是清楚无误的,所以它们就试图抄近路进入大海。一头3吨重的海象从悬崖上翻滚下来摔死的景象令人难以忘怀……

从爱登堡1950年代拍摄纪录片至今,世界上野生动物数量平均减少了一半,这个世界已经失去了当初的野性。

“这就是我的证词,这是我这一生经历过的地球退化的过程,但故事还没有结束,要是我们再不停下来,下一个时代出现的环境毁坏,将比我这一生所经历的更加严重。”

如何感知人类以外的生命

虽然爱登堡在全世界有无数的粉丝,很多人甚至是看着他的纪录片长大的,但也许鲜有人能真正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爱登堡的独特,是来自他孤独和心碎的一面。”资深纪录片爱好者、青年作家邓安庆告诉《中国科学报》,“因为他比我们地球上绝大多数人都活得更久,经历得更多。”

“爱登堡开始认知的世界还没有这么大规模的生态破坏,他最初选择从事自然纪录片工作,是出于对自然界的好奇,想要去探索。然后通过镜头告诉人们,这个星球是多么的多元,多么的壮美。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亲眼见证了曾经的伊甸园一点一点崩塌,他视为珍宝的东西一点一点破碎,那种心痛是我们无法感同身受的。”

在观看、阅读爱登堡的作品过程中,邓安庆意识到他的生命已经和自然融为了一体,“他对自然理解和思考的深刻性,远非我们这些后来者能够触达的,这是有很高门槛的。”

爱登堡在他自传的结语中写道:“我之所以用这样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且不愿停下制作节目的脚步,最根本的原因只是,我不知道这世上还有比凝望自然世界并尝试去理解它,更为深刻的快乐。”

“与此同时,他发自内心地觉得,如果人类再不努力,地球真的要走向危险了。而他自己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更想争分夺秒地去工作。”邓安庆说道。

难就难在,荒野对大众来说,太遥远了。爱登堡曾在《关于自然历史电影如何激励人们》中说过:“人们不愿意去拯救他们一无所知的东西。”

所以他一辈子的事业,就是用纪录片的方式进行科普教育。把科学家研究成果中的客观数字可视化,并最大程度地去激起人们情感的波澜。

可即便如此,也未必人人都能感受得到。邓安庆的体会是,要真正与人类以外的生命产生心灵上的连接,最终要靠人们走进自然界,拉近物理距离,产生直接的接触。

不必是遥远的荒野,城郊的一片田、一座山、一条河足矣,前提是要学着观察、了解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的动物如何觅食,如何迁徙……当人们在现实世界产生了疑问,反过来再从更多的纪录片、书本中去寻找答案,这样不断循环往复,与自然的连接才会变得牢固,并且无论走到哪里,这个世界都是不枯燥的。

给全人类的自救倡议

2018年联合国气候变化研讨会、201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春季会议、2019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近年来,年过九旬的爱登堡带着他的纪录片出现在各种国际会议上,他发表演讲,参与电视访谈,为人类挽救自己的最后机会奔走呼告。

爱登堡说,他用一辈子探索生物世界,终于确定了一件事,“重点不是拯救地球,而是拯救我们自己。”

当他站在30年前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的废墟上时,他惊奇地看到森林取代了城市,野生动植物接管了那里的一切。

“这是一个有力的证明,无论人类有过多大的失误,大自然最终都能克服一切,生物世界会顽强地活下去,人类却不能。”

那么,人类究竟应当如何自救?希望并非渺茫。爱登堡在纪录片和书的最后提出了重新野化世界、保持万物可持续性的观点,并针对国家和个人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他引用了研究地球系统的顶级科学家约翰·罗克斯特伦和威尔·斯特芬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他们探索出了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内部运作和固有弱点,发现了9条“星球界限”,包括了生物多样性损失、空气污染、臭氧层浩劫、气候变化、海洋酸化、化学污染、化肥使用、淡水取水量、土地流转。如果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不超过这些界限,生存就是可持续的。

如果人类欲壑难填,突破其中任何一条界限,就可能动摇生命支持系统,给大自然造成永久性的损害。

针对这些生态界限,爱登堡提出要转向清洁能源,科学地管理渔业、设立海洋保护区网,退耕还林,发展垂直农业,倡导更节制、更平衡的生活方式等等,而能真正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人类要超越自身对“增长”的执念。

不过,爱登堡勾勒的并非是一个“生态乌托邦”世界。因为他清楚地知晓,人类社会内部,依然是一个发展极不平衡的世界。

他特别提到,最近的一次研究估计,人类对生命世界的冲击几乎有一半是由最富有的16%的人造成的。最富有的人在地球上惯常的生活方式是完全不可持续的。

“我们必须不仅学会在地球有限资源的范围内生活,还要学会如何更均衡地分享这些资源。”

他解释,具体而言,在筹划通往可持续未来的路径时,必须要考虑人类福祉的最起码要求,包括体面住房、医疗服务、清洁饮水、安全食品、能源使用、良好教育、足够收入、政治声音和公平正义。

在他看来,这些社会条件和之前的9条生态界限一样重要,只有同时满足了,人类才能真正维持一个稳定安全的地球。只讲生态界限,是没有意义的。

这是一位悲天悯人的老人给予这个时代最深切的叮嘱,让人无法不动容。#读书# https://t.cn/A6M2udpA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名高级美工在简历中提到他和创意总监联合设计了功能,核心玩法要素以及联合创建了这个新项目。大赛面向全社会征集创意作品,您的作品可以是实物类,也可以是包装设计创意
  • 哈哈哈,我这个人不经夸,一夸我就飘,有的姐妹找我了解,韩嘉毅、徐晓斐、卢建、邱文苑,白志鹏,曲妙轩,李荣喆,有的也是失败多 ​​​/技术好不好?哈哈哈,我这个人
  • 11月21日年年有,哪一年的今天对你有特殊意义?11月21日年年有,哪一年的今天对你有特殊意义?
  • 按医学院的水平来排,华西可能连全国前五都很难(北医、上医、上二医、协和、浙医)医院的临床实力再高也不至于在国内就是无冕之王了。这一点从前几年的排名也能看出,很多
  • 29.当你不确定Ta爱不爱你的时候,那么能确定的是,Ta已经不爱你了。25.一个人不主动联系你就是不想你,也可能就是不喜欢你;对话时总是三言两语就是对你没兴趣;
  • 儿童和年轻人正在为关系到他们这一代人的问题发声,呼吁成人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儿童和年轻人正在为关系到他们这一代人的问题发声,呼吁成人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 可其实她真的很难过[捂脸]虽然想想有点悲哀,但我觉得那样的长相就属于很有“观众缘”微笑唇只要不演戏,平时也是很讨喜的,所谓“爱笑的女孩子运气不会太差”谁不喜欢笑
  • 而如果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质,最后吃高血糖反应的碳水化合物,不仅有利于控血糖,对减肥也是很有帮助的。h【一个#有助减肥控糖的吃饭顺序#:先吃素再吃荤,最后吃主食】
  • 烈士陵园管理处工作人员李慧说,革命烈士纪念塔区域的日常环境维护和值守工作,是陵园工作的重中之重。 问老人在这里怕不怕,他笃定地说:“虽然烈士陵园是墓园,却是集结
  • ”曹翰非常讶异于禅师胆量,同时也被禅师如此的定力折服,问道:“这么大的一座寺庙只剩下你一个人,其它人呢?”曹翰非常讶异于禅师胆量,同时也被禅师如此的定力折服,问
  • 适合发朋友圈的干净短句▪️我试过销声匿迹 最终无人问津▪️人间处处是繁华 你要全赴努力开花▪️开始考虑值不值得的时候就是不值得▪️爱是形容词 但与我无关 所以不
  • 传统双眼皮是因为手术中眼部组织去的太多,形成了凹陷,虽然睁眼是双眼皮,但闭眼有明显疤痕。随着审美的提升,很多双眼皮的求美者想要修复“双眼皮疤痕”达到闭眼隐痕的效
  • V:a1396320240a#天气即天意# 由于工作原因,转租钱江世纪城地铁站附近1单间,距离地铁站500米以内,小区门口有公交站,交通便利,楼下也有美食城,超
  • 他能呈现出我们看到的成果,说明他的表演课真的没白上,当然,也要感谢包贝尔导演对他的帮助。不得不说包贝尔导演对于镜头强调点的把握上是有欠缺的,但是我认为造成这一切
  • 当时只是觉得现哥很有趣很憨憨,而且那时除了电视没其他设备,也还小,就没有太多过多的了解,觉得是个遗憾吧。也是今年刚高中毕业,高中也没太多时间错过了很多动态,现在
  • 【曹家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湖州身边事#为保证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普及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今天上午,长兴县画溪街道曹家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通过宣传
  • 第二类就是我们创新性或是技术领先性的产品,主要代表是我们的康美材料和水泥材料,有的重点工程理念已经开始逐步应用,取得很好的效果。A:我们从产品技术的角度把我们功
  • 某个末世? 小孩子翻阅一本残破的书的时候看到了“月亮”“雪”“星星”“春天”这些词 于是问大人这些词是什么意思 于是这个大人可能想起了自己的大人讲的一些东西 “
  • 成龙发文悼念陈木胜,此生无缘再合作是最大遗憾!8月26日晚,成龙在微博中发文缅怀追悼导演陈木胜,成龙说听到导演病逝消息后整个人有点反应不过来,心情很沉重。这些年
  • 所以当你认出,问题是问题,我是我,我愿意去解决问题的时候,你就会逐渐成长出自己的勇气和力量,来超越和治愈那些痛苦,来创造你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和爱情。 所以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