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的是万物圆融的理想境界!
一.从人类开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大自然开始,便产生了对自身从生到死的命运的探索。在此基础上,古人提出了“天命论”,认为生死祸福都是由某种看不见的力量掌控着。从最早的天,到人格化的天帝,再到主宰阴司的阎君,随着历史 演变,人类命运的主宰者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这种具有浓重宗教思想的神学观点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相当普遍的,但惟独具有现世实践精神的道教却提出了一个完全相反的观点,即“我命在我不在天”。

我命在我不在天,这句话最早出于东晋著名道士兼炼丹家葛洪所着《抱朴子内篇》,原文为“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葛洪在炼丹实践中发现,通过技法、配伍与火候的调制,可以完全改变某些物质的基本属性。那么把同样的道理运用到道家修炼上,通过对自我生命的炼养,则有可能改变一个人现有的生命状态。所以葛洪提出了这句惊世骇俗的“我命在我不在天”,意指人们寿命的长短、生命质量的高低其实完全取决于自身,并不是由上天来做决定的,通过修炼身形、调和心性等一些具体的方法,或许可以实现得道成仙的终极追求。

其实在此之前,儒家早已经提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说法,认为人的生死祸福都是命中注定且无法更改的,而葛洪提出“我命在我”的观点则第一次开始重视人自我的价值,抛却了对虚空神明的过分依赖。道教亦有“夺天地之造化,与天地同寿”的说法,鲜明地表达出了道教独具有的实践与探索的精神。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道教的修炼术具有了从外丹向内丹转变的理论背景,同时还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以人为基本前提和中心的基础上的。并且这一过程背后,还有一个强大的理论依据作为支撑,即老子提出的“道法自然”。

二.《道德经》二十五章写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在道祖的观念中,人是可以与天地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去认知的,并且宇宙中的一切又都是可以放在道的层面去统一考虑的。所以一句“道法自然”,指出万事万物都是在按照自我的规律运作,人若能够找到生存中的自我本然之道,就可以实现与天地同久的宏大愿想。只不过这里提到的“久”,并非是指时间上的同一性,而是从道的层面来看,天地万物也不过是在遵循着东出西落、秋收夏长的自我规律,人若能够认识到生老病死、旦夕祸福都是一种生命规律而淡然处之,由此也就体会到了独属于人的“道”,这与天地之道乃是同一概念,故可以实现与天地同日而语的“长且久者”。
那么,紧接着提出来的问题是,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生变化,我们究竟怎么做才能够实现对尘俗的超越,达到把平凡人生进行哲学化抽离的境界呢?答案的重点依旧是这句“我命在我不在天”。

《真气还元铭》中提到“天法象我,我法象天。我命在我,不在于天”,意即说明天地与人皆法于道,而人之道是在自我人身,无须向外去所求,为“死生在手,变化由心”。《谷神赋》进一步点明“养神在心,不死由我”,是说若想要实现“不死”,则要从心上入手。万物皆有形,有形之物便有生灭。想要实现身形上的不死是虚妄,从心念上实现对俗世生命的超越,以此推进对肉体生理的炼养以及对尘世功行的实践,进而实现虽身死而名垂万久的长寿。所以丘祖在面对成吉思汗的长生之问时回答说:“世上没有长生之人,但有长寿之人,如能静心修持,皆可寿逾百岁。”

三. “我命在我不在天”这句话的要义在于,人的生命之存亡,年寿之长短,决定于自身,并非决定于天命,唯有通过修炼才能达到调和自身阴阳的目的,实现内心与外界相通,把生命的消逝上升为另一种形态的升华、蜕变。而只有真清静之人,才能实现此等超越。道教认为,只有清静才是进入“真道”境界的唯一途径。
《清静经》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强调要知足、寡欲。《西升经》云:“圣人者去欲而入无,以辅其身也”。从有返归于无,从无臻达于无无,在得重玄之奥妙的同时,才更能体会到万物浮华的本真,从而促进自我修真之性的萌发。悟大道之理,是一个澄心涤虑的过程,是把尘世的浮华慢慢沉淀下去,用一颗明澈的心去观照到自身之道,从我们每个不同的人身上参悟到不同的“自然”。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中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认为宇宙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人应当顺其本来的自我,不可有意作为。孙思邈真人在作《福寿论》时提到“福者,造善之积也;祸者,造不善之积也”,指出世人所有的因缘果报都是自我功过的累积造成的,人们妄心不断,总是在奢求超出自我能力之外的事情,从而使得心神不宁,长久以往的结果便是“反误了卿卿性命”。如此,又何求于长生呢?

道教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太平经》中又说:“天地之性,万物各自有宜。”人类通过自我修炼来改变身心性命的行为,必须要建立在尊重他人、他物的前提下。成玄英在《南华真经注疏》说:“随造化之物性,顺自然之本性,无容私作法术,措意治之,放而任之,则物我全之矣。”道家修行的最高目标是“物我两全”,而非是对自我私人的成全,更不是对自然世界的强行改变。因此,“我命在我不在天”这句话就不单单是只用于对人类的修行法则,而是把一切有情有性之物都涵盖于其中的。唯有“天道无为,任物自然”,才是道的最高理想;唯有让宇宙万物任自我之性发展,使万物之命各在自我,方得各自圆融的理想境界。
作者:清虚道人 腾讯道学
#道教#

#洛阳24小时# 【成都万事好,心更思洛阳!诗圣杜甫与洛阳,究竟有怎样的渊源[围观]】在中国,杜甫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伟大诗人。他以笔写史,人称“诗圣”,西方学者将他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
  今年,是杜甫去世一千二百五十年。他对世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人们对他的身世却仍难下定论。其实,杜甫的根与魂就在洛阳城东的首阳山下,如果你想了解他的生前事与身后名,不妨到偃师杜楼看一看。

  
▶️浣花溪畔初建草堂

  48岁那年,杜甫辞去华州司功参军一职,流落到了陇右一带。短短数月,饥荒和战乱就把他逼到了绝境。

  他想带着妻儿回土娄旧庄,可洛阳被安史叛军占领了,他有家不能归。无奈之下,他决定南下到蜀地避乱,一家人在那里投亲靠友,说不定能找到一条生路。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冬,经过一个月的艰难跋涉,杜甫一家终于抵达成都,暂住在城西浣花溪畔的僧舍里。“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在安宁繁华的成都,他们总算过上了相对安稳的生活。

  次年春天,在众人的帮助下,杜甫在浣花溪畔建起草堂,在成都西郊安了家。

  在《卜居》一诗中,他说:“浣花溪(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这位帮他确定卜居之地的“主人”,一般被认为是时任成都尹的裴冕。

  裴冕是唐肃宗身边的重臣,曾官至宰相,与杜甫也是旧相识。在入蜀途中,杜甫就向他投诗求助。裴冕对故人的到来表示欢迎,还让各县的官员对杜甫多加关照。

  杜甫建草堂缺资金,很快,一个当司马的王姓表弟就“携钱过野桥”,给他送来了一笔。为美化环境,他还“以诗代札”,以戏谑的口吻向萧县令要桃树苗,向韦县尉要松树苗……就连家里雪白的大邑瓷碗,也是他从韦县尉那里要来的。

  草堂建成后,杜甫过了一段难得的闲适日子。偶尔也有客人到访,他有《客至》一诗,写得轻松愉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夏天到了,杜甫带着妻子泛舟溪中,看孩子们捕鱼、采藕,尽情玩耍。他的妻子姓杨,出自弘农杨氏,是司农少卿杨怡的女儿。两人生了三儿两女,幼子饿死在奉先县,如今跟在身边的是长子宗文、次子宗武及两个小女。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在《江村》一诗中,杜甫描绘了草堂生活的美好。然而,他对故乡洛阳的思念从未停止,内心也因此备受煎熬。

  “故乡有弟妹,流落随丘墟。成都万事好,岂若归吾庐。”可是,回家又谈何容易?

  
▶️故友情深高适救急

  上元元年(公元760年)秋,因裴冕被调离成都,杜甫一家的生活又难以为继了。

  他在《狂夫》一诗中写道:“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为了温饱,他只得向时任彭州刺史的故友高适求助:“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

  彭州距成都不到百里,杜甫一入蜀,就与高适有书信来往了。这年秋天,高适从彭州调任蜀州,杜甫又从成都赶去叙旧,称“行色秋将晚,交情老更亲。天涯喜相见,披豁对吾真”,两人相谈甚欢。

  见到高适,杜甫难免想到李白。想当年,三人同游梁、宋,一起饮酒赋诗,何等意气风发!然而,现在他们的命运已大不相同。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进入永王李璘幕府,想借机建功立业,高适则得到朝廷重用。不久,永王发动叛乱,高适奉命平叛,李白也被下狱。在浔阳狱中,李白曾托人带信给高适,后来他虽保住了性命,但晚景十分凄凉。

  如今,高适已年近六旬,且公务繁忙,但只要杜甫说有“急难”,他不会坐视不管。次年正月初七,他还题诗寄到成都草堂,称“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感慨岁月易逝,表达对故友的思念之情。

  有了高适的资助,杜甫暂时衣食无忧,有时也会外出访友。可好景不长,四月,蜀中大乱。先是段子璋造反,后是花敬定作乱,剑南节度使崔光远因此被治罪,高适替代了他,奉命镇蜀。

  花敬定即花卿,本是崔光远的部将。他为人骄横,常僭(jiàn)用天子礼乐,杜甫曾在《赠花卿》一诗中讥刺此事:“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高适为平乱忙得焦头烂额,无暇顾及杜甫,杜甫也不忍再去打扰故友。这年八月,家中要断炊了,他一边为“痴儿未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而苦恼,一边怀念少年时在洛阳的美好时光。

  秋风怒号中,草堂的茅屋也被吹破了。杜甫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呐喊,即使身处困境,他仍心系苍生。

▶️严武镇蜀杜甫思归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严武镇蜀,担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

  对杜甫来说,这是个好消息,因为严武是名臣严挺之的儿子,严家久居洛阳,与杜家是世交。

  果然,严武对年长自己十几岁的杜甫非常照顾。在他的资助下,杜甫对草堂进行了扩建,生活有所好转。可是,当年四月,玄宗、肃宗父子先后去世,代宗继位,严武又被召回朝廷,主持修建皇陵事宜。

  杜甫一直将严武送到绵州,两人才分手。他没想到,严武一离开,剑南兵马使徐知道就在成都发动了叛乱。草堂回不去了,他只好在梓州、阆州(即阆中)一带漂泊,直到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春,严武再次镇蜀,他才又回到成都。

  在《草堂》一诗中,杜甫回顾了徐知道叛乱始末,希望严武能引以为戒。严武则聘他为节度参谋,并向朝廷奏请他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杜甫也被称为杜工部。

  只不过,此时的杜甫衰老多病,思归心切。去年听说官军已平定安史之乱,收复河南、河北,他就欣喜若狂,恨不得马上动身,“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并自注“余田园在东京”。当时因故未能成行,他惆怅不已,后又说“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因此,在严武幕府数月之后,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春,杜甫辞职。四月末,严武暴病身亡,年仅40岁。杜甫也携家人离开成都,欲从水路返回故乡。

  杜甫离开后,成都战乱频仍,到唐末时,这里已是一片荒芜。诗人韦庄访得旧址,在浣花溪畔“结茅为一室”,重建草堂,纪念杜甫。后来,杜甫草堂又经过多次重修,才成为今天人们见到的模样。

  在成都的草堂,杜甫住了近四年。他对这里虽有不舍,但难抵对故乡的刻骨思念。“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还故乡”,只是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生还洛阳?(洛阳晚报记者 张广英 文/图)

#老肖长谈#
老辈人常讲,动土切需注意,唯恐犯了土煞。这里的土煞,指的即是土部神煞。《玉枢经》中有云:“土皇九垒,其司千二百神,土侯土伯,土公土母,土子土孙,土家眷属。若太岁,若将军,若鹤神,若太白,若九良,若剑锋,若雌雄,若金神,若火血,若身黄,若撞命,若叁煞,若七煞,若黄旛豹尾,若飞廉刀谌,如是等土家神煞。若人兴修卜筑,一或犯之,即致病患,以迄丧亡。”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视频|清远一男子抡砖连砸3台银行ATM机?!结果……
  • 【小七点歌台】每个节日我都记得你
  • 安以轩,你一边咬碎牙往肚里咽,一边秀恩爱的样子真让人心疼
  • 发改委: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比试点版缩减54%
  • 玩娃娃机走火入魔:夫妻偷了88个被抓 只因屡次抓不中
  • 浓眉哥加盟湖人!球爹出来发飙了!公开反对!原来竟然是...
  • 列车上放火被刑拘
  • 陕西被困矿工遇难,最新消息:矿工无一生还 官方公布事故原因
  • 陶喆晒妻子孕肚照,两人低头微笑显温馨,网友强烈建议制作PPT
  • 戏精!四川男子让儿子编造“我的大学梦”行乞,结果...
  • 网友偶遇刘亦菲,岁月待美人一直很温柔
  • 央视元旦晚会彩排现场,杨颖身着仙气礼裙,关晓彤与金瀚合唱歌曲
  • 寒假爆款!东京亲子安全科技研学游,行走中的课堂
  • 红花会手撕摩登天空,这注定是一场没有输赢的战斗......
  • 电子科大致歉 出什么事了?
  • 转给失主三千元是什么操作?小偷为什么转3000元给失主
  • 吴敏霞晒全家福及宝宝脚印 公布宝宝小名为西西
  • 特朗普 孤苦伶仃,美政府混乱情况无减轻 将持续至明年
  • iPhone行货降价怎么回事?苹果手机国行版降价原因
  • 在英失联女生找到 已返回寄宿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