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普知识】# “说好的暴雨为何迟迟不来?”天气预报背后的误读

我国24小时暴雨预警准确率可达89%,但预报仍是世界级难题

天气预报背后的误读

有人说,没有比夏天更让人关注天气预报的季节,雷电、暴雨、高温、台风,以及相应的城市高温、内涝,山区泥石流、洪涝等灾害,都曾无数次地在这个季节一一上演。

来自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的统计显示,夏季是一年中自然灾害较多的季节,过去4年,全国夏季预警占全年预警46%,预警最为频发,进入6-8月,最常见的就是雷电、暴雨、高温预警。这些预警信息是否准确,又能否抵达每位公众,是人们对于气象部门的追问和期待。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每逢暴雨或高温预报之后,似乎总有不同的声音出现,有的说“天气预报越来越准,说下雨就真的下雨了”,有的却说,“又被忽悠了,说好的暴雨为何迟迟不来”“说好的暴雨为何变成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这些争议的背后,是否有人们认知上的差异以及主观感受的不同,客观上的天气预报准确率究竟能达到何种程度,我国天气预报的水平又如何?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客观预报不准还是主观感受差异

8月12日,全北京都在等一场大雨的到来。此前一天,中央气象台预报,京津冀地区将于次日迎来入汛以来最强降雨。

不过,直到8月12日中午前后,北京部分区域才出现一阵分散性降雨。网上很快热议起来,有的调侃“龙王进京需要核酸检测,大雨还在路上”,有的则抱怨“被天气预报忽悠了,真不该为大雨取消事先定好的约会”。

在气象专家看来,这场热议背后存在一个误读,即气象部门在预报这场暴雨时,就已明确主要降雨时段为中午到夜间,但有些人可能并未注意这一点。

当天一早,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也对此进行回应:大雨正在路上——从雷达图上可以看到,大雨正逐渐北上影响北京。

中央气象台和北京市气象局也分别给出进一步的天气预报:此轮降雨在18时至22时最为猛烈,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将于明早结束。

事实上,对于天气,人们在主观感受上的确存在一定差异。胡啸以暴雨为例,一般来说,气象上所说的大雨、暴雨量级,指的是累计降雨量,即一天24小时的降雨量。24小时降水量大于25毫米的降水称为大雨;24小时降水量大于等于50毫米的降水称为暴雨。

“达到这个量了,都叫暴雨,但大家感受上会有不同,因为短时强降水和累计达到暴雨量级之间本身存在差别。”胡啸说,发生短时强降水时,可能几分钟内雨很大,但累计降雨量不一定达到很大量级,甚至都达不到大雨量级,也就称不上是暴雨。

相应地,有时候大雨或暴雨,雨下得比较平缓,累计雨量大,但公众感受不深,甚至有人会认为自己遇到了“假的暴雨”。

不只是暴雨,对于高温,有时候人们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解”。

每到夏天,有时就会听到类似的疑问:大热天,感觉地表温度都能摊鸡蛋了,为啥天气预报才报30℃?走在大街上,为啥身上感到的温度,明显比气象部门公布的实况温度要高?

要回答这些问题,还要从体感温度和预报温度这对“双胞胎”说起。预报温度是指1.5米高处百叶箱中空气的温度,而研究表明,夏季中午至午后,地面与两米高处,温度差可超10℃,这就造成了体感温度和预报温度之间的差异。

更为重要的是,体感温度除了受预报温度的影响,还受到湿度、风速和辐射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气象局专家以风速为例,一定的风速会让人感到空气流动,身体散发出的热量被吹离体表,即使温度较高,也会感觉比较干爽。

从这个角度来说,“预报温度”,只是影响体感温度4项因素之一。公众单凭预报温度来判断个人感受,就会因此产生“科学的误会”。

为何极端降水预报是全球科学难题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位气象专家反复提到,尽管公众对天气预报有一定的误读,但必须承认的是,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这其中,暴雨预报更是世界级难题。

有人说,下一场雨,就好像从天上往地上泼一盆水。预报员可以预测大致的水量,也能预测大概哪些地面会被水打湿,但水不会均匀地落在地面上,有些地方打湿的面积大,有些地方水落下的比较少,要预知地面上每个点被打湿的程度,难度很大。

中央气象台强天气预报中心副主任蓝渝说,就暴雨而言,它是不同时间尺度、不同空间尺度影响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对与暴雨有关的各方面条件和资料进行全面和综合分析,很难得出正确的预报结论。

他以常规高空观测系统为例,目前该系统所提供的有关暴雨的观测资料和信息主要是针对天气尺度的,而对直接造成暴雨的中小尺度观测并不充分,甚至十分缺乏。

“这就好比用网捕鱼,网眼太大,小尺度的天气系统难免会成为漏网之鱼。”蓝渝说,所以暴雨预报中,常会出现“局地”这一名词,正是因为以目前的预报能力,往往只能提前预报局地强天气可能出现的范围,还不能提前预知其发生的准确位置。

蓝渝说,从整个世界来看,暴雨预测的准确率也一直不高,属于世界性难题。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也表示,天有不测风云,各类天气有不同的“可预报性”。极端降水预报是全球共同面对的科学难题,我国的暴雨预报准确率目前与世界强国处于同一水平。气象部门会根据天气变化趋势,持续滚动更新,及时发布预报预警。

他所提及的滚动预报,顾名思义,就是不断更新的天气预报。中央气象台正研级高工符娇兰说,天气预报员以数值预报为基础,再综合运用各种信息分析,最后得出预报结论。

这并不意味着,预报员可以在一两天前“随便报一下”,然后全凭灾害天气来临前再进行更新。滚动预报的关注重点包括那些中小尺度的灾害天气,这些天气系统“船小好调头”,“变脸系数”高,发展趋势难以提前准确把握。

符娇兰因此提醒,公众应多关注滚动预报,即不断更新的天气预报。因为大气环流形势每天都在调整,天气系统时刻发生着变化,所以,预报员就需要用最新观测资料和数值模式结论制作出预报产品,再进行订正,最终给出“在此刻更新的天气预报”。

距离“十报十准”还有多远

那么,我国天气预报现有的水平究竟如何?符娇兰说,随着预报技术的不断进步,预报准确率和时效上均在不断提升。基本上,提前3天左右可以较准确地预报出强降水落区和强度,目前我国24小时暴雨预警准确率可达89%。

据她介绍,目前我国使用的数值模式时空分辨率越来越高,对强降雨的时间和空间精细分布特点预报越来越准确。同时,中央台研发的精细化智能网格降水预报的精度空间分辨率可以达到5公里分辨率、时间间隔为逐小时,同时还能根据实况进行滚动更新,不断提高降水预报准确率。

数值模式,一个让人既陌生又熟悉的名词。今年年初,85岁高龄的曾庆存获得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位大家的一个重要贡献,就在数值天气预报领域。他首创了“半隐式差分法”,成功实现原始方程数值天气预报,这一工作成为数值天气预报发展的里程碑。

数值天气预报还被世界气象组织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技和社会进步之一,《自然》杂志盛赞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全球天气预报可与模拟人类大脑和早期宇宙的演变相媲美”。

曾庆存曾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如今的气象监测,已从单纯的“站点监测”变为包含气象卫星遥感的全球监测,气象预测,也已从经验预报发展到数值天气预报。

据他透露,国际上天气预报的有效性已从早期的1-3天,提高到5-7天。目前的3天预报,在全球范围可以达到70%至80%的准确度,如果是一定区域,比如我国华南地区的3天预报,准确度能高于80%。

这其中,台风预报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

据中央气象台专家介绍,近年来,多个台风的24小时预报登陆点和实际登陆点相差50公里左右,台风半径是1000公里,看相对值的话,50公里已经是很小的误差范围。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说,数值天气预报是“国之重器”,我国近年来大力研发的GRAPES全球数值预报体系,在同台竞技中表现越来越出色。2017年,中国气象局被世界气象组织正式认定为世界气象中心,成为全球9个世界气象中心之一,拥有自主研发的GRAPES数值预报体系是最重要因素。

据他介绍,现在和1998年相比,我国综合气象观测、数值预报、预报平台的科技支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数值天气预报的基础上,预报员再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判断,加以订正,就形成了公众获得的预报预警信息。

曾庆存面对这些进步依然十分冷静,他说,天气预报达到“十报九准”甚至“十报十准”,目前来说不大可能,“天气有偶然性,它不在人工实验室里,也不被人为控制,是预报总会有偏差。”

这是人类必须要面对的现实:敬畏自然的力量,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对“不测风云”。

(来源:中国青年报)

#【气象科普知识】# “说好的暴雨为何迟迟不来?”天气预报背后的误读

我国24小时暴雨预警准确率可达89%,但预报仍是世界级难题

天气预报背后的误读

有人说,没有比夏天更让人关注天气预报的季节,雷电、暴雨、高温、台风,以及相应的城市高温、内涝,山区泥石流、洪涝等灾害,都曾无数次地在这个季节一一上演。

来自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的统计显示,夏季是一年中自然灾害较多的季节,过去4年,全国夏季预警占全年预警46%,预警最为频发,进入6-8月,最常见的就是雷电、暴雨、高温预警。这些预警信息是否准确,又能否抵达每位公众,是人们对于气象部门的追问和期待。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每逢暴雨或高温预报之后,似乎总有不同的声音出现,有的说“天气预报越来越准,说下雨就真的下雨了”,有的却说,“又被忽悠了,说好的暴雨为何迟迟不来”“说好的暴雨为何变成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这些争议的背后,是否有人们认知上的差异以及主观感受的不同,客观上的天气预报准确率究竟能达到何种程度,我国天气预报的水平又如何?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客观预报不准还是主观感受差异

8月12日,全北京都在等一场大雨的到来。此前一天,中央气象台预报,京津冀地区将于次日迎来入汛以来最强降雨。

不过,直到8月12日中午前后,北京部分区域才出现一阵分散性降雨。网上很快热议起来,有的调侃“龙王进京需要核酸检测,大雨还在路上”,有的则抱怨“被天气预报忽悠了,真不该为大雨取消事先定好的约会”。

在气象专家看来,这场热议背后存在一个误读,即气象部门在预报这场暴雨时,就已明确主要降雨时段为中午到夜间,但有些人可能并未注意这一点。

当天一早,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也对此进行回应:大雨正在路上——从雷达图上可以看到,大雨正逐渐北上影响北京。

中央气象台和北京市气象局也分别给出进一步的天气预报:此轮降雨在18时至22时最为猛烈,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将于明早结束。

事实上,对于天气,人们在主观感受上的确存在一定差异。胡啸以暴雨为例,一般来说,气象上所说的大雨、暴雨量级,指的是累计降雨量,即一天24小时的降雨量。24小时降水量大于25毫米的降水称为大雨;24小时降水量大于等于50毫米的降水称为暴雨。

“达到这个量了,都叫暴雨,但大家感受上会有不同,因为短时强降水和累计达到暴雨量级之间本身存在差别。”胡啸说,发生短时强降水时,可能几分钟内雨很大,但累计降雨量不一定达到很大量级,甚至都达不到大雨量级,也就称不上是暴雨。

相应地,有时候大雨或暴雨,雨下得比较平缓,累计雨量大,但公众感受不深,甚至有人会认为自己遇到了“假的暴雨”。

不只是暴雨,对于高温,有时候人们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解”。

每到夏天,有时就会听到类似的疑问:大热天,感觉地表温度都能摊鸡蛋了,为啥天气预报才报30℃?走在大街上,为啥身上感到的温度,明显比气象部门公布的实况温度要高?

要回答这些问题,还要从体感温度和预报温度这对“双胞胎”说起。预报温度是指1.5米高处百叶箱中空气的温度,而研究表明,夏季中午至午后,地面与两米高处,温度差可超10℃,这就造成了体感温度和预报温度之间的差异。

更为重要的是,体感温度除了受预报温度的影响,还受到湿度、风速和辐射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气象局专家以风速为例,一定的风速会让人感到空气流动,身体散发出的热量被吹离体表,即使温度较高,也会感觉比较干爽。

从这个角度来说,“预报温度”,只是影响体感温度4项因素之一。公众单凭预报温度来判断个人感受,就会因此产生“科学的误会”。

为何极端降水预报是全球科学难题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位气象专家反复提到,尽管公众对天气预报有一定的误读,但必须承认的是,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这其中,暴雨预报更是世界级难题。

有人说,下一场雨,就好像从天上往地上泼一盆水。预报员可以预测大致的水量,也能预测大概哪些地面会被水打湿,但水不会均匀地落在地面上,有些地方打湿的面积大,有些地方水落下的比较少,要预知地面上每个点被打湿的程度,难度很大。

中央气象台强天气预报中心副主任蓝渝说,就暴雨而言,它是不同时间尺度、不同空间尺度影响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对与暴雨有关的各方面条件和资料进行全面和综合分析,很难得出正确的预报结论。

他以常规高空观测系统为例,目前该系统所提供的有关暴雨的观测资料和信息主要是针对天气尺度的,而对直接造成暴雨的中小尺度观测并不充分,甚至十分缺乏。

“这就好比用网捕鱼,网眼太大,小尺度的天气系统难免会成为漏网之鱼。”蓝渝说,所以暴雨预报中,常会出现“局地”这一名词,正是因为以目前的预报能力,往往只能提前预报局地强天气可能出现的范围,还不能提前预知其发生的准确位置。

蓝渝说,从整个世界来看,暴雨预测的准确率也一直不高,属于世界性难题。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也表示,天有不测风云,各类天气有不同的“可预报性”。极端降水预报是全球共同面对的科学难题,我国的暴雨预报准确率目前与世界强国处于同一水平。气象部门会根据天气变化趋势,持续滚动更新,及时发布预报预警。

他所提及的滚动预报,顾名思义,就是不断更新的天气预报。中央气象台正研级高工符娇兰说,天气预报员以数值预报为基础,再综合运用各种信息分析,最后得出预报结论。

这并不意味着,预报员可以在一两天前“随便报一下”,然后全凭灾害天气来临前再进行更新。滚动预报的关注重点包括那些中小尺度的灾害天气,这些天气系统“船小好调头”,“变脸系数”高,发展趋势难以提前准确把握。

符娇兰因此提醒,公众应多关注滚动预报,即不断更新的天气预报。因为大气环流形势每天都在调整,天气系统时刻发生着变化,所以,预报员就需要用最新观测资料和数值模式结论制作出预报产品,再进行订正,最终给出“在此刻更新的天气预报”。

距离“十报十准”还有多远

那么,我国天气预报现有的水平究竟如何?符娇兰说,随着预报技术的不断进步,预报准确率和时效上均在不断提升。基本上,提前3天左右可以较准确地预报出强降水落区和强度,目前我国24小时暴雨预警准确率可达89%。

据她介绍,目前我国使用的数值模式时空分辨率越来越高,对强降雨的时间和空间精细分布特点预报越来越准确。同时,中央台研发的精细化智能网格降水预报的精度空间分辨率可以达到5公里分辨率、时间间隔为逐小时,同时还能根据实况进行滚动更新,不断提高降水预报准确率。

数值模式,一个让人既陌生又熟悉的名词。今年年初,85岁高龄的曾庆存获得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位大家的一个重要贡献,就在数值天气预报领域。他首创了“半隐式差分法”,成功实现原始方程数值天气预报,这一工作成为数值天气预报发展的里程碑。

数值天气预报还被世界气象组织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技和社会进步之一,《自然》杂志盛赞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全球天气预报可与模拟人类大脑和早期宇宙的演变相媲美”。

曾庆存曾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如今的气象监测,已从单纯的“站点监测”变为包含气象卫星遥感的全球监测,气象预测,也已从经验预报发展到数值天气预报。

据他透露,国际上天气预报的有效性已从早期的1-3天,提高到5-7天。目前的3天预报,在全球范围可以达到70%至80%的准确度,如果是一定区域,比如我国华南地区的3天预报,准确度能高于80%。

这其中,台风预报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

据中央气象台专家介绍,近年来,多个台风的24小时预报登陆点和实际登陆点相差50公里左右,台风半径是1000公里,看相对值的话,50公里已经是很小的误差范围。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说,数值天气预报是“国之重器”,我国近年来大力研发的GRAPES全球数值预报体系,在同台竞技中表现越来越出色。2017年,中国气象局被世界气象组织正式认定为世界气象中心,成为全球9个世界气象中心之一,拥有自主研发的GRAPES数值预报体系是最重要因素。

据他介绍,现在和1998年相比,我国综合气象观测、数值预报、预报平台的科技支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数值天气预报的基础上,预报员再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判断,加以订正,就形成了公众获得的预报预警信息。

曾庆存面对这些进步依然十分冷静,他说,天气预报达到“十报九准”甚至“十报十准”,目前来说不大可能,“天气有偶然性,它不在人工实验室里,也不被人为控制,是预报总会有偏差。”

这是人类必须要面对的现实:敬畏自然的力量,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对“不测风云”。

(来源:中国青年报)

“鲲龙”AG600海上首飞成功!总师南航造

2020-07-26 18:56:42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金凤 通讯员 柯龙 婕旻

7月2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山东青岛附近海域,成功实现海上首飞。这是AG600飞机继2017年陆上首飞、2018年水上首飞之后实现的第三次首飞,为下一步飞机进行海上试飞科目训练及验证飞机相关性能奠定了基础。

AG600的海上首飞也牵动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南航”)师生的心,南航84级校友黄领才担任AG600总设计师,从立项、研制、总装下线到成功首飞,AG600仅用了几年,如今已成为国之重器。成功首飞的背后,还凝聚着众多南航科研人员的汗水,很多像黄领才一样的南航师生、校友也参与了研制工作,为AG600飞机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研制数年间,总师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是常事

9时28分,AG600飞机从山东日照山字河机场滑行起飞。经过约28分钟飞行,抵达青岛附近海域上空。AG600逐步降低高度,平稳入海。10时14分入水,10时18分海上起飞。

在完成了回转、调整方向、加速、机头昂起等一系列动作后,AG600又如一条东方巨龙,再次迎浪腾空,直插云霄,圆满完成海上起飞。

在完成既定试飞科目后,AG600飞机顺利降落在日照山字河机场,成功完成首次海上飞行试验任务,型号研制取得重大进展。

作为我国“大飞机家族”之一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是为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民用飞机,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急需的重大航空装备。AG600与运-20、C919合称为中国大飞机“三剑客”,AG600的研制对我国民机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这是一艘能飞起来的船,也是一架能游泳的飞机。”中国航空工业通用飞机华南公司总工程师、AG600总设计师黄领才经常这样形象地向别人介绍他的“宝贝”。

在AG600研制的数年间,黄领才每周工作七天是常态,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是常事,晚上都是10点后才回家,他几乎把自己扎根在了工厂。经过无数个“5+2”、“白加黑”,他们用实际行动兑现了承诺:从立项、研制、总装下线到成功首飞,AG600仅用了几年,如今已成为国之重器。

曾带领团队,填补多项国内空白

黄领才在事业中义无反顾和坚韧不拔的品质早在他读书时就已显现出来。1984年,黄领才考入南京航空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身)飞机系直升机专业。虽然毕业已近30年,但黄领才在南航期间的辅导员、航空学院夏品奇教授对他在校期间的表现仍是赞不绝口。

在整个大学期间,黄领才每个周末都去爬紫金山,风雨无阻,除了放假回家,几乎从未中断过,他不光是为了锻炼身体,更是为了培养自己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在夏品奇看来,“他做事充满了激情,遇到了困难总是会以积极的态度去克服它,我经常用他的故事来教育我后来的学生们。”

大学毕业后,黄领才历经多个飞机型号设计技术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的飞机系统设计技术和经验,在飞机结构设计、复合材料应用方面成为了国内知名专家。他主持设计研制某型机挂架,填补国内空白;主持设计研制某型运输机挂架,极大提高了使用维护性和出勤效率;主持研制某型中高空无人机平台、某型动力三角翼、Y12F等多种型号的新机研制,其中大展弦比全复合材料整体共固化机翼研制成功,属国内首创。黄领才从2009年开始担任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常务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带领设计团队攻克多项关键技术难关,为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的研制做出了重大贡献。

参与多项技术攻关,南航科研团队助力AG600首飞

2017年12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广东珠海首飞成功。AG600成功首飞的背后,还凝聚着南航科研人员的汗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轻型通用航空飞行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中航通飞为总设计师单位,联合协同单位组成攻关小组,攻克了气动布局、复合材料结构布局设计、材料许用值等关键问题,并共同开展了飞机水动力载荷计算、机腹部断阶设计和起落架机构优化设计等,为AG600飞机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航空学院张大林教授带领团队与中航通飞团队协作,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成功完成了AG600发动机滑油散热系统和发动机短舱通风冷却系统的设计、研制工作。此外,南航还有众多校友和科研人员参与了AG600的研制工作。

南航与AG600责任主体的中航通飞有着密切合作,2016年9月11日,中航通飞与南航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打造通航人才培养基地,培养通用航空飞行、机务、运管、服务等中高层次人才,满足我国高速发展的通航产业人才需求。2017年,南航设立的中航通飞博士班开班,首期招收22名学员,均为公司科研骨干。

未来,随着合作的深入,双方还将在合作模式、合作机构、合作平台方面加快创新,在通用航空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低成本复合材料的研发方面加大合作力度,实现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共同为中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黄领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供图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所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洗发水非常重要,蒙霸的草本植物洗发水中干性和油性针对性的解决头皮各类问题,独特的使用方法,让你从头皮根部改善头发问题,其成分采用是纯植物萃取
  • 高清视频大涨,领益智造,四川长虹,飞乐音响,高升控股,东方网络,创维数字等大涨;证券集体暴动,大盘继续上涨;涨停:中国人保,华菱星马,东信和平,大智慧,同益股份
  • 昨天和我们说是中午10:30左右,然后改到了12点,于是我们饭后就在等,没想到等到了1点多还没来,就睡了会午觉,然后一直等等到2点多也没来,最后等到3:30的
  • 4、选错后改正错误,换股,又换错!【剖析】在牛市里被冲昏了头脑,忙着数钱,不知自己姓甚名谁?只有买和卖,我们花了太多时间研究买哪只股票,而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去建立
  • 4、恒瑞一步步从当年的小药厂变成如今的国内药企龙头,其成长是有目共睹的;而现在,要一步步转向创新,一步步走向世界,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作为投资者,我愿意给恒瑞时
  • 我本来对自己有个虚妄的认识,我就是带着这种虚妄认知的人;等到明天假设我有真正自我认识的时候,我就已经变了一个人,变成有真正自我认识的人。理解力这个词还在很大程度
  • · 射手座 · 11.23 - 12.21射手座爱老婆胜过爱自己,虽然年轻时候很浪,但年纪大了就浪不动了,对于婚姻那是用生命守护,毕竟是自己的避风港啊。 ·
  • 49岁走庚戌大运,此十年就过的一般了,卯戌相合感情失意,一个自己看不上的男人,还背叛或让你难堪,过的会有些委屈的。幸福的婚姻不是很多,大概五五开吧,有些人生来就
  • 8、我是纯属个人的理解了,合不合理都想写出来,吕钦扬最后那一颗泪,虽然是在车里他的脸上还有有雪霜,但泪是临死前被冻住了,那颗泪是他心里最温暖的存在所以有了温度之
  • 突然想到了你,每次我们去看电影,都会牵着手,还记得不[哈哈]好久没有一起到电影院看过电影了呢~还有还有,我想学潜水啊,其实我好喜欢好喜欢大海,感觉自己上辈子肯定
  • ”“我认为,脉搏的存在将直接影响到赛车运动的未来。 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在公路汽油动力汽车中使用它。
  • 因此,有些话留给懂你的人,有些花送给爱你的人,在认知不同的基础上,只要做好自己,问心无愧就好。因此,有些话留给懂你的人,有些花送给爱你的人,在认知不同的基础上,
  • 总的来说,如果你能接受私模出二手价格跳水,同时比较喜欢水银公模声音的话,那私模是完全可以盲狙的,声音确实要比公模要好很多很多。[感冒]不加理会或者盲目扣上“肠癌
  • 这可爱的天地!到处阳光明媚,这哪里是冬天,打死我也不会相信,冬天有这么温暖怡人?此刻,我只想把你拥在怀里,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静静地享受蓝天白云清风高楼,还
  • 热度下去之后,深夜的我还是很意难平虽然18年我没有看过平昌冬奥会 可在那一年向往的生活里 我记住了“武大靖 韩天宇”这两个运动员 无论什么时候回想 我都记得当初
  • 他叫朱志鑫 ,有低血糖 ,天蝎座 ,喜欢蜡笔小新 ,准高中生 ,素人上楼 ,舞担门面,不喜欢水煮蛋芹菜和番茄 ,喜欢吃面和火锅 ,喜欢喝牛奶,喜欢体育和数学,锅
  • 无中介费,押一付一,民用水电.整租带卫, 介绍一下房子具体细节减少找房时间和误区1. 位置在6号线洲海路地铁口,5分钟就到了生活消费不高,档次不底,符合租客大多
  • 人生而不等,有人才貌过人,也有人普通平庸;有人四肢健全,也有人生来折翼。13.所有人都在催你长大,我只愿你活在当下,不受人间疾苦。
  • 我看到的是三个人高考2个人得到外务的锻炼,我看到的是3个人高考考上的他被考同校没考上队友粉丝无止境的谩骂,我看到的是大二的张真源到现在都没有公司撕来的个人外务…
  • #财经#【韩媒:#尹锡悦首次就梨泰院踩踏事故公开道歉#】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总统尹锡悦4日在首尔钟路区的曹溪寺出席“梨泰院惨剧遇难者追悼慰灵法会”并致追悼词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