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超话]# 相学广义上包括相人术,相地术,相兽术。地师学相地,伯乐学相兽,民间广为流传的为相人术。相人术里包含面相、体相、骨相……

框架核心:
观人先统观。统观五行,次观六征,再观八相,分九宫,定五官十二宫,意统流年,继而察神,察骨,察肉,察皮,再察纹、色、声、香、痣。总体著手,入局部,再收统。相神、相气为先。相占结合。此为上等心诀。——《北纬神相》

知识点:
阴阳
三质(西洋面型学)
三停
四渎(耳、眼、鼻、口)
五官(耳、眉、眼、鼻、口)
五岳(额、鼻、下巴、两颧)
六府(天仓、命门、奴仆宫)
六曜(两眉、两眼、命宫、山根)
八卦
九宫
九州
面型(中国十大面型:由、甲、申、田、同、王、圆、目、用、风)
十二宫
十三部位
纹、痕、痣、斑
内相(包括肩膊、腰、背、胸、腹、脐、臂、四肢、颈、乳房(女性为主)、下阴、肛门、肌肉、皮毛发肤、牙、舌)
骨相(包括十四骨法及头骨)。
动相(包括行相、坐立相、食相、卧相、哭相、笑相等)
声相
气色
型局(包括五行、飞禽走兽(50种)、清奇古怪幼异嫩重等。

五行

从体、形、气、色、性、声把人归入相应的五行。
木形——青而瘦长木形人清高,尚仁
金形——白而方正金形人严肃,尚义
水形——黑而肥圆水形人圆通,尚智
火形——赤而尖露火形人急躁,尚礼
土形——黄而敦厚土形人敦厚,尚信

六征

一曰观诚。“观诚者,观验其诚也。”孔子曰:“诚于此者形于彼”,诚是可以观察到的。《中庸》说:要想获得上面的信任,有一定的方法――如果不能获得朋友的信任,就不能获得上面的信任;要想获得朋友的信任,有一定的方法――如果不能孝顺父母,就不能获得朋友的信任;孝顺父母也有一定的方法――如果不能够做到诚实地反省自身,就不会做到孝敬父母。因此,忠、孝、义、信,是一脉相承的,古代用人讲究仁、义、礼、智、信,考察官员,不仅考绩考能,而且考德考廉。推行“举孝廉”制度,看来是很有道理的。

二曰考志。“考志者,考度其志也。”“考志以观言为主”。外貌直率而不轻慢,说话公正而不偏私,不夸大自己的优点或长处,也不隐瞒自己的缺点或短处,不掩过饰非,这是一种质朴实在的人。用物质来激发他,而他却面不改色、毫不动心;以声色来刺激他,而他却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故意扰乱他、麻烦他,而他却不受迷惑;用丰厚的财力引诱他,而他却心志不移;用强大的威势恫吓他,而他却正气不屈,这是一种平心固守的人。

三曰视中。“视中者,占视其内心也。”“内心所示,声气为先。听声处气,观察莫尚焉。”“诚在其中,毕现于外。”“以其见占其隐;以其细占其大;以其前占其后;以其声处其气。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此之谓视中。

四曰观色。“观色者,观其外色也。内心所畜,每现于面,虽欲掩之,中志不从。”就是说,具备某种品格的人,自然会有其相应的表征。一个人的内心所积聚的东西,往往表现在面部表情上,即使想要掩盖,其内心也不顺从,表现出来也就不自然。因此,通过观察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就可对其作出基本的判断和大致的了解。

五曰观隐。“观隐者,观其隐托也。”人碍于面子,或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隐瞒自己的本来面目,使人难于窥其真相。有人隐托于仁爱质朴;有人隐托于聪明豁达;有人隐托于能说会道;有人隐托于勇敢果断;有人隐托于忠诚和顺;有人隐托于乐善好施。对这些情况,不能不进行认真仔细地审察。

六曰揆德。“揆德者,揆度于德也。德之内充,必符于外。”审察一个人的德行与考察他的办事能力是分不开的。仅仅看一个人的容貌服饰,听他的言谈说教,是不能真正认识这个人的。微信关注中国风水研究会。如果结合著让其处理一些事情,看看他的能力;尝试著让他担任一定的职务,考察他的政绩,就可以更有效地辨别其德、能之优劣。我们常常说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听其言,观其行”等,就是这个道理。

八相

一曰威,尊严可畏谓之威,主权势也,如豪鹰搏兔而百鸟自惊,如怒虎出林而群兽自战,盖神色一严肃而人所自畏也。

二曰厚,体貌敦重谓之厚,主福禄也,其量如沧海之广,其器如万斛之舟,引之不来,摇之不动也。

三曰清,精神翘秀谓之清,如桂林一枝,昆仑片玉,洒然高秀,而一尘不染,或清而不厚,则近乎薄也。

四曰古,古者,骨气岩稜谓之古,古而不清,则近乎俗也。

五曰孤,孤者,形骨孤寒,而项长肩缩,脚斜而脑偏,其坐如摇,其行如攫,又如水边独鹤,雨中鹭鸶,生成孤独也。

六曰薄,薄者,体貌薄弱,形轻气怯,色昏而暗,神露不藏,如一叶扁舟而泛重波之上,见之皆知其薄弱也,主贫贱,纵有财必夭。

七曰恶,恶者,体貌凶顽如蛇鼠之形,豺狼之状,或性暴神惊,骨伤节破,皆主凶暴,不足以为美也。

八曰俗,俗者,形貌昏浊如尘中之物,而浅俗纵有衣食,亦迍邅也。

五官

耳为采听官;眉为保寿官;眼为监察官;鼻为审辨官;口为出纳官。

#八字命理占卜算命##预测#

[奥特曼]【太上老君内观经】经名:太上老君内观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末或隋唐之际。一卷。
老君曰:天地媾精,阴阳布化,万物以生。承其宿业,分灵道一。父母和合,人受其生。始一月为胞,精血凝也;二月成胎,形兆胚也;三月阳神为三魂动而生也;四月阴灵为七魄静镇形也;五月五行分藏,以安神也;六月六律定腑,用滋灵也;七月七精开窍,通光明也;八月八景神具,降真灵也;九月宫室罗布,以定精也;十月炁足,万象成也。元和哺食,时不停也。太一帝君在头曰泥丸君,总众神也。照生识神,人之魂也。司命处心,纳生元也。无英居左,制三魂也。白元居右,拘七魄也。桃孩住脐,深精根也。照诸百节,生百神也。所以周身,神不空也。元炁入鼻,灌泥丸也。所以神明,形固安也。运动住止,关其心也。所以谓生,有由然也。予内观之,历历分也。心者,禁也,一身之主。心能禁制,使形神不邪也。心则神也,变化不测,故无定形。所以五藏藏五神:魂在肝,魄在肺,精在肾,志在脾,神在心。所以字殊,随处名也。心者,火也。南方太阳之精主火,上为荧惑,下应心也。色赤,三叶如莲花,神明依泊,从所名也。其神也,非青非黄,非大非小,非短非长,非曲非直,非柔非刚,非厚非薄,非圆非方,变化莫测,混合阴阳;大包天地,细入毫芒;制之则正,放之则狂;清净则生,浊躁则亡,明照八表,暗迷一方。但能虚寂,生道自常;永保无为,其身则昌也。以其无形,莫之能名,祸福吉凶,悉由之矣。所以圣人立君臣,明赏罚,置官僚,制法度,正以教人,人以难伏,唯在於心。心若清浄,则万祸不生。所以流浪生死,沉沦恶道,皆由心也。妄想憎爱,取舍去来,染著聚结,渐自缠绕,转转系缚,不能解脱,便至灭亡。由如牛马引重趋泥,转增陷没,不能自出,遂至於死。人亦如是,始生之时,神元清静,湛然无杂。既受纳有形,形染六情,眼则贪色,耳则殢声,口则耽味,鼻则受馨,意随健羡,身欲肥轻。从此流浪,莫能自悟。圣人慈念,设法教化,使内观己身,澄其心也。

老君曰:谛观此身从虚无中来,因缘运会,积精聚炁,乘业降神,和合受生;法天像地,舍阴吐阳;分错五行,以应四时。眼为日月,发为星辰,眉为华盖,头为昆仑,布列宫阙,安置精神。万物之中,人最为灵。性命合道,人当爱之。内观其身,惟人尊焉。而不自贵,妄染诸尘,不净臭秽,浊乱形神。熟观物我,何疏何亲。守道长生,为善保真。世愚役役,徒自苦辛也。

老君曰:从道受分谓之命,自一禀形谓之性,所以任物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出谓之志,事无不知谓之智,智周万物谓之慧,动而营身谓之魂,静而镇形谓之魄,流行骨肉谓之血,保神养炁谓之精,炁清而駃谓之荣,炁浊而迟谓之卫,总括百骸谓之身,万象备见谓之形,块然有阂谓之质,状貌可则谓之体,大小有分谓之躯,众思不测谓之神,邈然应化谓之灵,气来入身谓之生,神去於身谓之死,所以通生谓之道。道者,有而无形,无而有情,变化不测,通神群生,在人之身则为神明,所谓心也。所以教人修道,则修心也,教人修心,则修道也。道不可见,因生而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羽化神仙。人不能长保者,以其不能内观於心故也。内观不遗,生道长存。

老君曰:人所以流浪恶道,沉沦滓秽,缘六情起妄而生六识,六识分别,系缚憎爱,去来取舍,染著烦恼,与道长隔。所以内观六识因起六欲。识从何起?识自欲起。欲从何起?欲自识起。妄想颠倒,而生有识。亦曰自然,又名无为,本来虚静,元无有识。有识分别,起诸邪见。邪见既兴,尽是烦恼。展转缠缚,流浪生死,永失於道矣。

老君曰:道无生死,而形有生死。所以言生死者,属形不属道也。形所以生者,由得其道也;形所以死者,由失其道也。人能存生守道,则长存不亡也。

老君曰:人能常清静其心,则道自来居。道自来居则神明存身,神明存身则生不亡也。人常欲生,而不能虚心,人常恶死,而不能保神,亦由欲贵而不用道,欲富而不求宝,欲速而足不行,欲肥而食不饱也。

老君曰:道以心得,心以道明。心明则道降,道降则心通。神明之在身,由火之因巵也。明从火起,火自炷发,炷因油润,油藉巵停。四者若废,明何生焉?亦如明缘神照,神托心存,心由形有,形以道全,一物不足,明何依焉?所以谓之神明者,眼见、耳闻、意知、心觉,分别物理,细微悉知,由神以明,故曰神明也。

老君曰:虚心者遣其实也,无心者除其有也,定心者令不动也,安心者使不危也,静心者令不乱也,正心者使不邪也,清心者使不浊也,净心者使不秽也。此皆以有令使除也。四见者,心直者不反覆也,心平者无高低也,心明者无暗昧也,心通者无窒碍也。此皆本自然者也。粗言数者,余可思也。

老君曰:知道易,信道难;信道易,行道难;行道易,得道难;得道易,守道难。守而不失,乃常存也。

老君曰:道也者,不可言传,口受而得之,常虚心静神,道自来居。愚者不知,劳其形,苦其心,役其志,躁其神,而道愈远,而神愈悲。背道求道,当慎择焉。

老君曰:道贵长存,保神固根,精炁不散,纯白不分。形神合道,飞升昆仑。先天以生,后天以存,出入无间,不由其门。吹阴煦阳,制魄拘魂。亿岁眷属,千载子孙。黄尘四起,骑羊真人。金堂玉室,送故迎新。

老君曰:内观之道,静神定心,乱想不起,邪妄不侵,固身及物,闭目思寻,表里虚寂,神道微深。外观万境,内察一心。了然明静,静乱俱息。念念相系,深根宁极。湛然常住,杳冥难测。忧患永消,是非莫识。

老君曰:吾非圣人,学而得之。故我求道,无不受持,千经万术,惟在心也。

道教道法修炼的十大要旨
(一)修道养德,内功外行。

修道为内在修炼,即内功;养德为外在行持,即外行。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修炼的 深入,能够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高尚的德行,同样也会带来功修的精进。反之,若德行不 足,则与道无缘。昔秦皇、汉武贵为天子,毕生求仙终不可得;而陈泥丸真人成道之前,不 过是一个普通的箍桶匠。可知修炼之道,不在贫富贵贱,关键是看一个人有没有德行,所以 “道不妄传”,道谚有云:“万两黄金不卖道,十字街头传至人。” 对于修炼者来说,必须广立功行,做到“三子功满,八百行圆。 ”

(二)道无经不传,经无师不明。

玄门 以道、经、师为三宝,认为“道无经不传,经无师不明。”

道,即修 道,指以自身功修,参悟大道。

经,即读经,阅读古代修炼家的著作,印证己修 。

师,即师传,须要真师传授,指明道要。所谓真师,是指有真正实修功夫的老 师。“要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

以上三宝,乃是针对个人内修而 言,平时做功德,仍不可少。

(三)道法自然,静者得之。

修炼之道,师法自然。“自然”之含义有二:

其一,自然而然,不假人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强加个人意志,反 害功修。故须顺天行事,天人合一,“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方合道体。

其二,因人而异,效验不一。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悟性(即接受能力)各异, 即使师传相同,其内修之效验也不会完全一致。

如何才能合乎自然之道,要妙在 于道家最讲究的一个字——静,《阴符经》曰“自然之道静”,故静 者得之。

(四)自行修炼.无量度人。

道教修炼,主 张“自度度人”。首先要求个人潜修密炼,功成道备之后,还要显化于世,广度 有缘。一人行修,众人受益。否则徒作“自了汉”,带道飞升,于世无功,天界 不收。《道藏·元始天尊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曰:“仙道贵生无量度入” ,所谓“无量度人”就是最大程度、无私地去帮助具备条件的人修道。

昔钟离老祖度化吕祖之时,曾问:尔欲何日成道?吕祖答云:吾欲度尽众生,而后成道。 此等博大胸怀,方是道人家风。

(五)至道不繁,守中为要。

大道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老子》曰:“少则得,多则惑。 ”《黄庭经》云:“至造不繁。”繁杂无绪,皆为道末,令人不得其要,故 尔道家不取。内丹之学,是质而精的东西,直证大道,以少胜多。《老子》言:“道生 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盖愈趋简少,愈近大道。西汉司马谈论道家说: “指约而易操,事少功多。”颇合修炼要旨。

丹道变化 万干,如何执掌枢机?妙在“守中”,《老子》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庄子》云:“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太过不及,阴阳偏盛,水火不 凋,均易伤丹。故以守中为要,这就是真火候。

(六)仙道贵实,理法 合一。

道教修炼,贵在真修实证,行一步有一步之效验,而且时刻不 离人体本身。离开人身,所谈皆假。历代祖师留下的丹经著述,都是通过自己身心验证得出 的结论,是“理法合一”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字一句也改不得。如果仅 仅从字面上去认识这些东西,望文生义,就不会真正弄懂。必须以自己的实际功修与之对照 验证,才能明白其真实含义,故《老子》说:“以身观身。”

(七)和光同尘,借假修真。

道教之教义,本不局限于出世,亦不 局限于入世,而是以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和光同尘,随方设教。修炼丹道,亦讲“借 假修真”,须磨炼个人的性情,精修个人的品德,以培补个人的道基,增益个人的丹修 。道教祖师,提倡“大隐居尘”,要在尘世中陶冶自己,《悟真篇》云:“ 末炼还丹莫入山,山中内外尽非铅。” 待等功夫修到一定程度,根基牢固,需要大静 ,再入山林。

和光同尘与同流合污二者之不同,只在有道与无道之分别。

(八)性命双修,长生为基。

性者心也、神也、意也 、德也;命者息也、炁也、形也、功也。丹道注重性命双修,既要涵养个人的心性,使之光 明,又要坚固个人的形体,使之长存。并且以长生作为基础,长生之作用有二:

其一,倘道果未成,肉身先坏,则今生了道,毫无指望。故须坚固肉体,保住资本,而后方 有今世修成之希望。

其二,倘无一定命功,对付个人的肉体,则绝难克制自己的 心念,修功难臻大成。

所以,只有首先保住肉体,征得长生,才能充分保障个人 的丹修。

(九)男女平等,女丹为速。

大道面前 ,人人平等。修炼不分男女,皆可同证道果。而且女子用功,快于男子。因为从生理而言, 女子“性”(心宫)和“俞”(丹田)的距离较近;从生理而言,男 动女静。故丹书云:男子修行十年可成,女子修行三年可成。当然根据各人素质,并不准定 十年或三年,这只是相对而论。

男女丹功,下手命功女子较为便捷,命功完成之 后,男女功法基本一致,至于将来成就,自无高下之分。

(十)长生住 世,我命由我。

仙道认为,人之天年(正常寿命)为120岁,与现代科 学观点相符,60岁的人在这里不过是个小孩子。认为通过修炼,每个人都可以尽其天年,活 到100 多岁。而且如同薪尽添柴一样,还可以用添油接命之术,把寿命继续延长下去,长生 住世,肉体成仙,做一个不受命运支配的“活神仙”。等到在人间住腻了,再去 登临天上的仙境,即《庄子》所云:“千岁厌世,去而上仙。”
#道教符咒#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