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乡愁 小汲村民自建民俗展室乡味浓】分离麦糠麦粒的扇车、抗战时期的三面秤、西瓜保墒用的瓜叉、刮榆树皮的特制镰刀、 柏木做的水筲……68岁的董振林家里6代木匠,希望通过民俗展室,让后人“不忘来路,忆苦思甜”,一个人收藏了2000多件民俗老物件。

遇见乡愁,小汲村民自建民俗展室乡味浓

摇煤球用的笸箩。

“知道这个是干什么的不?”12月22日上午,在位于西二环生态园对面的小汲村,68岁的董振林拿着一把比割麦子的镰刀明显大得多的镰刀,刚见面就一脸笑容地“考”起了记者。

看到记者一脸茫然,董振林开心地笑起来:“就知道你们不知道。这个是刮榆树皮的特制镰刀。”

在老董的讲述中,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就用这样的大镰刀,刮下榆树皮,把靠近树心的白色部分晒干粉碎成榆皮面,利用它的粘性让玉米面、棱子面等粗杂粮变成美味, “掺了榆皮面,压饸饹、蒸扒糕,这杂粮又筋道又可口。”

让麦粒与麦糠分离的扇车,抗战时期的三面秤,西瓜保墒用的瓜叉,摇煤球用的笸箩,用柏木做的水桶(柏木筲)……在老董名为“小激印象”的民俗展室内,民俗老物件有2000多件。

祖辈六代木匠从祖辈的刨子开始收藏,各类木匠用品上百件

在老董的民俗展室,一进门最显眼的便是挂在墙上的木匠用品。

“我们家六代木匠,我从小学毕业后就跟着家里人干。像这把刨(音bào)子,就是我太爷爷的,距今也有100多年了。还有这把,是专门刮檩用的,叫做刮刨。”老董说到木匠行里的器物,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在他的民俗展室里,各种用途的刨子就有几十把。

各类农具。

在民俗展室墙上,几面钢锯很吸引人。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这个歌谣里说的‘大锯’,就是这种双开刃的大锯,这才能来回拉起来。”在老董的指引下,记者看到这把大锯的锯齿方向,从中间位置开始是相反的,“双开刃才能来回拉起来,否则很难拉回去。”除了各类刨子、大锯、墨斗、木锤,老董的展室里还有丈尺、皮尺、米尺等各种尺子。

靠着祖传的木匠手艺,老董在改革开放后,以做各类书画画轴以及镜框为主。正是这个原因,老董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文化人,受其影响,慢慢走上了收藏之路。

“比如这把金属尺子,跟咱们用的就大不相同。这是当年我姥爷和我父亲被小鬼子抓了壮丁,给他们修炮楼时用的日本尺子。”老董告诉记者,当时日本人不信中国木匠的木尺子,要求必须用他们自己尺寸的弯尺,“这是专门从南关大街大丰五金商行买的,距今也有80多年了。”

一把钢尺背后见证着日军侵华的历史,老董的这些民俗老物件,故事不少。

让麦糠与麦粒分离的扇车。

老物件里藏着历史和文化收集2000多件民俗老物件,专门腾出150平方米的展室

在老董的展室里,除了木匠用品,各种杆秤也不少。

“掀起了你的盖头来,让我来看看你的脸……这首歌儿火吧,旧时候拿什么掀盖头,就用这种秤杆。”老董从一张桌子上,拿着一杆比较纤细的秤跟记者解释到。

相比寓意“称心如意”的这杆细秤,另外一根大秤,更加显眼。

“这杆秤可有故事,这是一杆收棉花用的三面秤。”老董告诉记者,在抗日战争时期,这杆秤的上面,是日本人认可的计量单位,“在秤的里怀,也就是靠近胸膛的这一侧,是古时候的十六两一斤的计量。秤的外怀是十两一斤的现代计量。至于为什么是这样,我也不清楚。”

原来,中国自周代开始有重量单位:斤、两、钱、分。计量的工具叫做司马秤,这一标准也叫司马秤制标识。

从有“斤”这个概念开始,一直到民国结束,历朝历代的“斤”统统是十六两,一司马斤等于十六司马两,半斤八两就是这么来的。

听老董讲老物件,不仅能更直观地感受历史,更能了解到文化渊源。

老董称,如今他已经有各类民俗老物件2000多件,大部分放在仓库里。目前的展室约150平方米,只能展出一小部分老物件。

老董收藏的织布机。

希望后人“忆苦思甜”投入10多万元收藏,涉及三农民俗物品最多,展室准备扩大到350平方米

收藏是件让人上瘾的事儿,68岁的老董也不例外。前前后后花了多少钱,他也不是特别清楚。

“怎么也得10多万吧,我老伴就觉得我是乱花钱,有一段时间都不给我做饭了。”说到这里,老董不好意思地笑了。

在老董的收藏里,涉及三农的老物件很多。特别是那些几乎贯穿了从播种到收获各道工序的家伙什儿,种类繁多,作用各异,既透着旧时农民们精心侍弄田地的智慧,又让人不由感慨,在全部手工劳作情况下,“粒粒皆辛苦”的农耕生活着实不易。

大件的,有让麦粒与麦糠分离的木制扇车,通过人力摇动摇杆吹风;有老董也不会用的老式织布机、纺车;有几十年前用的木质大马车,连轮子都是木头的;还有各种木独轮车,当年农民就用这些车支持国家建设。

小件的民俗物件,更是多得讲不过来。

老董收藏的瓦罐和升。

有各式各样的坛子罐子,根治海河会战时吃饭的大钵碗,挑水用的扁担,柏木制成的水筲,辘轳的摇把,有专门用来从水井里捞水桶的“一窝蜂”,还有专门把麦秸捆、谷子个儿往车上扔的二股禾叉……

“就拿这二股叉来说,除了叉麦子捆的,还有专门叉砖坯的叉,这就是为什么红砖都有俩眼的原因。”老董告诉记者,还有一种四股叉,是瓜农专用的。

原来,小汲村曾是远近有名的西瓜村,苇毛西瓜有上百年栽培历史。在没有大棚的年代,村民们就用火坑和泥瓦盆育苗,用玉米秸秆挡风保温,晚上加盖芦苇花,瓜把式用四股瓜叉保墒……

“鲁迅先生的名篇《故乡》里,在月色下的瓜田里,闰土用钢叉刺猹(chá),用的钢叉,是不是就是瓜叉?”面对记者的问题,老董摸了摸脑袋,“这个我还真不清楚。”

老董的小激印象民俗展馆。

在老董不停的讲述中,半天采访不知不觉过去。

“其实,我就是想让现在的年轻人们知道过去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更体会到过去日子的不容易。”老董希望通过这些民俗老物件,让人们在体会现代化品质生活时,能常过来看看,“不忘来路,忆苦思甜!”

为了这个目的,老董准备把展室扩大到350平方米, 把那些挤在厂房里还没整理出来的各种民俗老物件都拾掇出来,“过段时间再来,我还能给你讲半天。”

来源: 保定晚报 易网保定

【遇见乡愁,小汲村民自建民俗展室乡味浓】“知道这个是干什么的不?”12月22日上午,在位于西二环生态园对面的小汲村,68岁的董振林拿着一把比割麦子的镰刀明显大得多的镰刀,刚见面就一脸笑容地“考”起了记者。

看到记者一脸茫然,董振林开心地笑起来:“就知道你们不知道。这个是刮榆树皮的特制镰刀。”

在老董的讲述中,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就用这样的大镰刀,刮下榆树皮,把靠近树心的白色部分晒干粉碎成榆皮面,利用它的粘性让玉米面、棱子面等粗杂粮变成美味, “掺了榆皮面,压饸饹、蒸扒糕,这杂粮又筋道又可口。”

让麦粒与麦糠分离的扇车,抗战时期的三面秤,西瓜保墒用的瓜叉,摇煤球用的笸箩,用柏木做的水桶(柏木筲)……在老董名为“小激印象”的民俗展室内,民俗老物件有2000多件。

祖辈六代木匠

从祖辈的刨子开始收藏,各类木匠用品上百件

在老董的民俗展室,一进门最显眼的便是挂在墙上的木匠用品。

“我们家六代木匠,我从小学毕业后就跟着家里人干。像这把刨(音bào)子,就是我太爷爷的,距今也有100多年了。还有这把,是专门刮檩用的,叫做刮刨。”老董说到木匠行里的器物,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在他的民俗展室里,各种用途的刨子就有几十把。

在民俗展室墙上,几面钢锯很吸引人。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这个歌谣里说的‘大锯’,就是这种双开刃的大锯,这才能来回拉起来。”在老董的指引下,记者看到这把大锯的锯齿方向,从中间位置开始是相反的,“双开刃才能来回拉起来,否则很难拉回去。”

除了各类刨子、大锯、墨斗、木锤,老董的展室里还有丈尺、皮尺、米尺等各种尺子。

靠着祖传的木匠手艺,老董在改革开放后,以做各类书画画轴以及镜框为主。正是这个原因,老董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文化人,受其影响,慢慢走上了收藏之路。

“比如这把金属尺子,跟咱们用的就大不相同。这是当年我姥爷和我父亲被小鬼子抓了壮丁,给他们修炮楼时用的日本尺子。”老董告诉记者,当时日本人不信中国木匠的木尺子,要求必须用他们自己尺寸的弯尺,“这是专门从南关大街大丰五金商行买的,距今也有80多年了。”

一把钢尺背后见证着日军侵华的历史,老董的这些民俗老物件,故事不少。

老物件里藏着历史和文化

收集2000多件民俗老物件,

专门腾出150平方米的展室

在老董的展室里,除了木匠用品,各种杆秤也不少。

“掀起了你的盖头来,让我来看看你的脸……这首歌儿火吧,旧时候拿什么掀盖头,就用这种秤杆。”老董从一张桌子上,拿着一杆比较纤细的秤跟记者解释到。

相比寓意“称心如意”的这杆细秤,另外一根大秤,更加显眼。

“这杆秤可有故事,这是一杆收棉花用的三面秤。”老董告诉记者,在抗日战争时期,这杆秤的上面,是日本人认可的计量单位,“在秤的里怀,也就是靠近胸膛的这一侧,是古时候的十六两一斤的计量。秤的外怀是十两一斤的现代计量。至于为什么是这样,我也不清楚。”

原来,中国自周代开始有重量单位:斤、两、钱、分。计量的工具叫做司马秤,这一标准也叫司马秤制标识。

从有“斤”这个概念开始,一直到民国结束,历朝历代的“斤”统统是十六两,一司马斤等于十六司马两,半斤八两就是这么来的。

听老董讲老物件,不仅能更直观地感受历史,更能了解到文化渊源。

老董称,如今他已经有各类民俗老物件2000多件,大部分放在仓库里。目前的展室约150平方米,只能展出一小部分老物件。

希望后人“忆苦思甜”

投入10多万元收藏,涉及三农民俗物品最多,

展室准备扩大到350平方米

收藏是件让人上瘾的事儿,68岁的老董也不例外。前前后后花了多少钱,他也不是特别清楚。

“怎么也得10多万吧,我老伴就觉得我是乱花钱,有一段时间都不给我做饭了。”说到这里,老董不好意思地笑了。

在老董的收藏里,涉及三农的老物件很多。特别是那些几乎贯穿了从播种到收获各道工序的家伙什儿,种类繁多,作用各异,既透着旧时农民们精心侍弄田地的智慧,又让人不由感慨,在全部手工劳作情况下,“粒粒皆辛苦”的农耕生活着实不易。

大件的,有让麦粒与麦糠分离的木制扇车,通过人力摇动摇杆吹风;有老董也不会用的老式织布机、纺车;有几十年前用的木质大马车,连轮子都是木头的;还有各种木独轮车,当年农民就用这些车支持国家建设。

小件的民俗物件,更是多得讲不过来。

有各式各样的坛子罐子,根治海河会战时吃饭的大钵碗,挑水用的扁担,柏木制成的水筲,辘轳的摇把,有专门用来从水井里捞水桶的“一窝蜂”,还有专门把麦秸捆、谷子个儿往车上扔的二股禾叉……

“就拿这二股叉来说,除了叉麦子捆的,还有专门叉砖坯的叉,这就是为什么红砖都有俩眼的原因。”老董告诉记者,还有一种四股叉,是瓜农专用的。

原来,小汲村曾是远近有名的西瓜村,苇毛西瓜有上百年栽培历史。在没有大棚的年代,村民们就用火坑和泥瓦盆育苗,用玉米秸秆挡风保温,晚上加盖芦苇花,瓜把式用四股瓜叉保墒……

“鲁迅先生的名篇《故乡》里,在月色下的瓜田里,闰土用钢叉刺猹(chá),用的钢叉,是不是就是瓜叉?”面对记者的问题,老董摸了摸脑袋,“这个我还真不清楚。”

在老董不停的讲述中,半天采访不知不觉过去。

“其实,我就是想让现在的年轻人们知道过去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更体会到过去日子的不容易。”老董希望通过这些民俗老物件,让人们在体会现代化品质生活时,能常过来看看,“不忘来路,忆苦思甜!”

为了这个目的,老董准备把展室扩大到350平方米, 把那些挤在厂房里还没整理出来的各种民俗老物件都拾掇出来,“过段时间再来,我还能给你讲半天。”

本版图片 邸志永 摄

【康熙年间,一行人毅然北游,路上所见所闻,犹如一部《山海经》】古人喜好书写游记,在这些游记当中,不乏荒诞离奇,乃至于怪力乱神的描写。比如以下这段“清人北游奇遇记”,便足以令今人感到啧啧称奇。#历史冷知识#

湖南学子吴子春,落榜之后,在京为商,他酷爱地理,曾对友人说:“愿效法徐霞客,游历名山大泽,不枉此生也!”

康熙三十六年,吴子春终于打定主意,他不惜重金买下“路引”,约上志同道合者九人,雇佣脚夫十人,携带刀剑弓弩,备齐干粮淡水,以骆驼五匹、骡马十匹,驮着辎重,于康熙三十六年三月正式启程。

一行人等,先到珲春,休整几天之后,正式向北进发,一路上风餐露宿, 披星戴月,受尽颠簸之苦,终于到达戈壁。

此地好个荒凉,但见飞沙浩渺,遮天蔽日;数步之外,不能见人。骡马受惊,四散而逃,费尽千般辛苦,总算找回几匹。赶紧清点辎重,所带干粮,尚够充饥十日,无奈淡水已所剩无几,照此下去,不出三五日,便纷纷都要渴死啰。

众人一面顶着风沙前行,一面试图找寻水源。烈日当头,酷热难耐;飞沙如刀,割伤脸面,令人无不叫苦。这般苦楚之下,有人打起退堂鼓,想要掉头往回走。吴子春好言相劝,讲出天降大任于斯人的道理,只有吃得苦中苦,方能成为人上人。倘若半途而废,只怕这辈子都会深感遗憾。

他的话掷地有声,句句打动人心,于是大家相互勉励,你拽着我,我拉着你,重又顶着烈日飞沙踏上征程。

同行人中,有一人略懂找寻水脉的本领,就在大家已经干渴的唇干舌裂之时,这人终于找到一处水脉。掘地数丈,终于见到水源,大家拼命用手捧水来喝,顿感神清气爽,无不大呼痛快。

吴子春笑称此乃地宫清泉,无异于天宫瑶池中的金津玉露。众人大笑,笑罢,重又哀叹,水源稀少,只管人喝,不够喂马,若渴死了骡马,那些辎重就要全凭人力驮着哩。

那个能识别水脉的人,只好另行寻找其他水源。找了一块高地,手搭凉棚,朝四外远眺,陡然手舞足蹈,他见到西南方向有个沙丘,认定沙丘之下,必有伏泉。众人冲过去,合力挖掘,一个时辰之后,清水终于咕嘟咕嘟冒了出来。涓涓清水,清甜爽口,人与牲口,一并牛饮,一个个喝得肚子滚圆,才终于不再喝了。

喝饱之后,吴子春带头跪拜这一眼清泉,感谢上苍怜悯,赐给他们“广利刺泉”。

注:“广利刺泉”源自唐朝诗人顾云的《天威行》中——“耿恭拜出井底水,广利刺开山上泉。”

参拜完毕之后,将水囊水瓶灌满,一行人再次上路。又走十余日,终于见到人烟,询问之后,知道立足之地属于准什噶尔的管辖范围。在此地休养了几天,补充了给养,再次准备向北行。

部落中人好言相劝:“出了准什噶尔的势力范围,属于蛮荒地带,常有蛮族出没,那里的人彪悍骁勇,对外人并不友好。”

吴子春谢过部落中人,毅然而然继续上路。走了一月有余,再次见到一个大型部落,这里的人披头散发,面如油栗,几乎所有的成年男女,脸上都刺有图腾。吴子春试图与他们沟通,发现他们根本听不懂中原的语言,而吴子春一众人等,也对他们使用的语言一窍不通。

就在双方咿咿呀呀,比比划划之时,从人群中挤进一个身穿皮裘的土著男子,他居然能讲一口流利的锡伯语,队伍之中恰好有人懂得锡伯语,于是双方展开交流。

土著男子听说他们来自中原,兴奋至极,立即翻译给族长。族长随即高呼一声,部落中人纷纷手舞足蹈,以舞蹈的形式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吴子春一伙被请到大帐之中,经过与那个会说锡伯语的男子一通交流,得知这里就是准什噶尔部众所说的蛮荒部落。这里的人不会耕种,恶劣的天气也不适宜耕种,因此这里的人以狩猎和蓄养牛羊来维持生存。这里没有文字,也不懂贸易,对于中原人士尊奉的礼法,这里的人更是一概不晓。

另外,会说锡伯语的男子还刻意对吴子春一众说道,原本他们居住的区域也属于大清国的管辖范围,自从大清与罗刹国(古代对俄罗斯的称呼)签订条约(尼布楚条约)之后,天山以北划归给了罗刹人,随后他们就遭到了罗刹人的裹挟,部分族人顺从了罗刹人,不顺从的就与罗刹人展开厮杀,幸存下来的少数人辗转来到了这个地方,自此过起了与世无争的桃源生活。时间久了,人们开始惧怕外面的世界,既不愿意接触外界的人,也不愿意外界的人踏足这里。因此一旦有外人进入他们的领地,他们就会群起出动,将外人吓跑。这一来,他们就成了外人眼里的蛮族野人。

吴子春等人听罢之后,深深为这些人的遭遇感到同情。在这里住了几天之后,吴子春等人又要上路了。蛮族中人送给他们牛脯和足够的淡水,并给他们指了一条安全好走的路线。

走了三天之后,再一次人烟断绝。朔风凛凛,放眼望去,一片荒凉,大风吹得人眼睛睁不开,根本不能借天上的日头来识别道路,只能凭借指南针以定方位。又走了五六天,干粮和淡水所剩无几,众人再次发愁起来。吴子春登上高地,意图找到水源,居然发现山峦之中,炊烟直上,似有人家居住。于是赶紧招呼大家朝着冒烟的方向赶奔过去。

离得近了,发现果然是一个村落。村落的规模不大,粗略一数,最多不过十五、六户人家。有人发现了吴子春一伙陌生人,于是打起呼哨,立即从每家每户之中冲出壮年,手持刀棒,准备御敌。吴子春慌忙摆手,高呼自己这边都是好人,绝无恶意。对方也不知道听没听懂他的话,见他们没有恶意,于是放下刀棒,一个黑面黑衣的高个子大汉走过来与吴子春一伙交涉。

吴子春仔细看了这里的人,发现他们的面容和衣着,似乎是蒙古人,但似乎又不是。那个黑面大汉所说的也不是蒙古语,而是罗刹语。队伍之中,那个会说锡伯语的人,也多少懂得一些罗刹语,交谈之后,对方十分高兴,赶紧将吴子春一伙请到一间很大的木屋之中,有人端来食物,请吴子春一伙充饥。

这里的人十分好客,虽然双方的语言不通,但通过手势,以及那个稍懂罗刹语的人做翻译,双方也多多少少能沟通一下。

吴子春看到这里的人虽然分开居住,但吃饭的时候,会聚在一起。他们用一个巨大的方炉烤制食物,烤出的食物外焦里嫩,十分可口。问了名字,得知这种东西叫作面包。

于是,吴子春用银饼(银子的一种)跟当地人交换面包,当地人又送了他们一些肉脯,给予他们充足的淡水,目送他们远去。

向北又走了五天,天气愈发寒冷了起来,寒风扑面,痛如刀割,明明是白昼,却瞬间变为黑夜,大家只能选择背风的地方,搭起帐篷,在地上挖坑,堆上木炭,点燃之后,一面烹煮肉脯,一面借热气取暖。

黑夜退去之后,吴子春一伙不敢贸然上路。说来也巧,居然有个土人路过,吴子春赶紧将土人拦住,给他食物,请他说明这里究竟是什么地方。

土人所用的也是罗刹语,通过翻译,得知这个地方名叫“夙木”,没有四季之分,多数时候寒风怒吼,酷似寒冬,白昼的时间很短,有时候眨眼即黑,伴随着寒风会落下巴掌大的雪片,在这里很难生存下去,所以要么快些赶路,走出这片严酷的地域,要么往回走,远离这里。

吴子春决议再往前走,于是请土人为向导,走了十天,终于另有一番景致。眼前一片荒山,山峰如琢玉,白茫茫一望无际。

充当向导的土人给他们指了方向后离去,一行人又走了十余天,在一陌生地域修整,这里的土人所使用的语言再也无法听懂,土人如鼹鼠一般,挖地生存。其面目黝黑粗糙,以鸵鸟毛皮御寒,茹毛饮血吃生肉、喝生水,与野人无异。这里的白天更短,黑夜更长,吴子春一伙认为此地不宜久留,于是备齐淡水食物,继续北上。

又走十余日,遇到一条冰河。河对岸是一座冰山,寒风从冰山中穿过,发出呜鸣之声,如同冤鬼哭泣,众人无不惊骇,不敢再往前走。众人看到在冰山脚下,有一些体型巨大的动物,模样像极了老鼠,却比老鼠大出数倍,浑身皮毛呈银色,用爪牙凿开冰面,到水中抓鱼。

吴子春捡起那些怪异鼠类丢下的鱼,发现这里的鱼居然长着短短的角,两腮各有十多条须子,脊背上长有如剑戟一样的鱼鳍,异常坚硬,十分锋利。炖来尝试味道,其味苦涩,并不好吃。

夜里观望星辰,天上星寥寥数颗,北斗星已过南数度,用指南针辨别方位,发现指南针居然不能转动。

这并非好兆头,众人商议之后,认为不宜再往前行,前面冰雪皑皑,不知凶险,执意前行,恐怕难以生还。吴子春接受建议,改辙向南,走了一年多,方才到达珲春。去时二十人,回来仅十个,不幸罹难之人,埋骨荒凉之地,再无法回归中原。

吴子春回到京师之后,将自己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编撰成册,刊印发行,取名《北游杂记》。可惜这本书未能全数留存下来,后世学子“泖滨野客”将残存的部分记载于笔记之中,这便有了笔者这篇拙作。至于吴子春所述是否真实,他到过的地方究竟又是何地,就不得而知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今晚0点开始付定金了,看看有没有漏掉的!还有没加车的吗?
  • 2005年发行《CINDER》(渣),之后各自发展,鼓手怀德长居美国参与众多歌手的唱片录制和演出,小提琴的埃利斯则继续参与Nick Cave & Bed
  • 纵然生命如尘,愿我们仍有耕耘的勇气,亦有静待花开的耐心。纵然生命如尘,愿我们仍有耕耘的勇气,亦有静待花开的耐心。
  • #偶像的力量应该来自于作品# 蔡徐坤一直以乐观的心态坚守自己的初心,用扎实的作品来传递身为一名青年榜样的引领作用,曾对粉丝说“你们可以把我当作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 女生要的爱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很多很多的疼爱和很多很多的安全感。女生要的爱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很多很多的疼爱和很多很多的安全感。
  • 省内重点推荐汕头大学和深圳技术大学。榜单聚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材料、装备制造、资源环境等五个“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园区)需求最为集中、最为迫切的领域,优选
  • 【#BLACKPINK#ROSé单曲专辑《R》歌单】YG娱乐表示“ROSÉ首张个人新专辑《R》将由两首歌组成,主打曲《On The Ground》和《Gone》
  • 楼下的花都开了 会有人时不时买杯奶茶 跟我说辛苦了会有学生悄悄来办公室 然后喂给我他最爱的小零食会有同事做了鸡汤 专门拿一个保温盒让我带回去喝会有人坐车来见你
  • 昨天去了猫咖,超爽喽[awsl]【店名:口袋猫地址: 汉口鄱阳街】感觉灵魂都得到了满足,35块钱即可享受群猫环绕店里应该有一二十只猫吧,布偶巨多,但是也有挺多金
  •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幽燕杂谈:话说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唐代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唐代由于多种原因文人杰出其中既有“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及三吏三别写实的诗圣杜甫,及浪漫的桀骜不
  • 中国青年网报道,10日,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监督处一名工作人员称,针对网络上反映的“神医宇宙”的情况,他们已经关注到了,目前正在联合国家市场监督
  • !gg发了一张双人合影,配文和dd一样,只是后面说的“我不爱你”!
  •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 #朱一龙2021朱事皆宜# [赞]#朱一龙2021爱你如一# 小程序15天解锁 — 目前数据: 寻2.8 权力榜2.4 贴22 送8(第3)
  • 过苏州怀唐寅 天涯浪子 遗卷尚留才子泪,秋香传说几成真。 风流客少风流事,市井徒多市井尘。 不信史书悲伯虎,却凭昆剧笑唐寅。 桃花庵后桃花落,许是情深念故人。
  • #通化生活广播[超话]# Gary Barlow盖瑞.巴洛佳节献礼声势回归 ! 英伦天王拿下UK英国销售冠军 ! 2020 岁末年初之际 , 接招合唱团主唱 G
  • 双十一将至,我却因为唯品会“二选一”裁了员 以下文章来源于锌财经 ,作者葛煜 双11临近,电商平台胁迫商家“二选一”的事态却愈演愈烈。而这次胁迫商家“二选一
  • #个性签名# 野心家。 人间至善。 与自己和解。 静躺入空山。 热爱漫无边际。 有个性没签名。 恭喜你发现我了。 祝我们好在春夏秋冬。 今夜群星坠楼而亡。 满
  • 漫漫人生长河宁愿拼搏累死也不能在家闲死奋斗就是每一天都很艰难可一年年却会越来越容易不拼搏就是每天都很容易可一年会比一年更加艰难宁愿在成功的路上累死成功的路上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