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真正走进经典?】近日,暨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张丽军教授推出两本新书《对话的文学经典教育》和《现实主义与当代文学前沿》,记录了他大学教学15年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进行经典阅读和对话的内容。在日前举办的新书分享会上,如何在大学课堂里阅读文学经典的话题被再次提及。
  在互联网时代,阅读面临冲击,经典面临挑战的情况下,应如何对待和阅读经典?几位专家、学者给出了自己关于经典文本阅读方式和价值的思考。

培育一颗诗意的“文人之心”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对经典有过十四种定义,其中一种是“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自己以遗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
  实际上,由于时代的变换,每个人对经典的理解、甚至是审美趣味都会产生变化,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罗岗就曾在公开场合举过例子,一般“文学作品选”选作品的尺度是来源于文学史和文学价值的取向,前者是文学史上特别重要的作品,后者注重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二者之间不一定能够直接画上等号。“例如胡适的《尝试集》,首次采用白话文写新诗,是文学史上绕不过的作品,但其中的诗歌不能代表中国白话新诗的较高水准。”
  张丽军提供了另一个维度的思考方向,在他看来,大学文学教育就是经典教育。“大学课堂讲述的文学作品,都是人类千百年不断淘洗过、不断筛选之后所保留的公认的经典。”他说,像鲁迅的作品所呈现的语言、文本的魅力,蕴含的艺术趣味,思想的丰富性,每次捧读都会有新的体验,像这样在今天经得起重读的作品,就可以称之为经典。
  对大学的专业学生来说,需要建立起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阐释和评价的能力。所以,张丽军认为,这些都需要对古今中外的文学有一个起码的、基本的知识体系,要从阅读经典文学名著、了解作家及其艺术风格入手。
  从这个角度出发,阅读文学经典像是一个切口,除了培养个体典雅高贵的审美趣味、审美品格和审美感知力之外,张丽军表示:“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一个人对文学的理解能力,一种对世界万物、社会人生、日常生活的诗意的美的理解。”这颗诗意的、温柔的“文人之心”的培育,是大学中分数和成绩衡量不出来的,正是文学教育成功的深层次体现。

经典阅读,挑战多多

  “每个人都有一种固定的接受模式,而经典意味着对这种模式的挑战,是一种带有冒犯性的突破,所以很多人不容易接受经典。相比之下,读网络小说、玩游戏,可能更符合大多数人的兴趣,也更易让人感到快乐。”作家魏新说。
  经典不好读,不易读。经典阅读也并非一件纯粹享乐的事。通俗的意味着熟悉,由熟悉带来的愉悦,而经典的则意味着陌生、不确定、未知,以及由此而来的冒犯和疏离。这是经典自身竖起的一层屏障。“面对经典,不能光凭兴趣阅读。”魏新说。
  张丽军证实了这一点:在大学课堂上,学生带着规定任务必须接近这些令他们陌生的文本,就会在走近和进入之间,仍有一段距离。张丽军谈起自己这些年教学授课中的强烈感觉,“很多学生文学史读得很多,概念了解得很好,但是经典文本却读得很少,说明他们是出于完成课业的目的,并没有真正进入经典。”
  山东大学教授丛新强,在文学院开设了一门《莫言导读》课程,除了日常课程之外,还有课下组织的读书会。他发现即便是中文系的学生,在阅读上也存在一些问题。除了阅读量比较欠缺之外,大多数学生阅读的深度也不够,往往停留在文学史中一些既有的价值判断上,被已有的框架约束,很难读出自己的东西。
  而现下,在互联网的冲击下,经典阅读受到更多的挑战。图片、视频、声音,抢占了感官的注意,各式各样的内容越来越讲究短时间内的频繁刺激,在此情形下,单是阅读这一行为就成了一道门槛。“看不了长篇大论的东西”,成了许多人后天形成的阅读障碍。
  注意力日渐稀缺的当下,人们更加乐意接受别人的直接“投喂”。此前就有学者注意到,为了吸引受众眼球,一些浓缩式解读相当流行,例如三分钟看一部电影、五分钟读一部名著……遍观互联网渠道,所谓的名家赏析、解读,遍地皆是,无需思考就能得到一个“标准答案”。
  当获取信息成了首要目的,对于经典阅读来说,则是隐患重重。“现在各种信息碎片化地涌来,即便没有读过经典文本,也能说出一个大概来,但是这种碎片化的阅读注定了对经典文本的理解也是碎片化的。”丛新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种碎片化阅读导致的结果是,看上去,一个人的阅读面似乎很广,知识面似乎很广,但其实是很多无效信息的堆积,仅仅停留在了解的层面,不能深入到意义层面,更感受不到文学带给人灵魂上的触动。

培养阅读感受力是第一步

  今天我们怎样才有可能走进经典?
  在丛新强看来,阅读文学经典“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定要从原典本身出发,不要受太多文学史既成观念、既有研究的影响。读一遍之后,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可以参考相关的研究,寻找二者之间的距离,然后再进一步阅读,这样才能得出自己的判断。”
  此外,“经典只读一遍是不够的。现在很多学生所谓的阅读,就是只读一遍。但读过,不等于读懂。有效地阅读,至少要经过三五遍。”丛新强说。他以小说为例,读第一遍可能就是了解故事情节,第二遍才能更清楚地梳理人物关系,了解人物的遭遇和命运,经过反复阅读后,对小说背后所蕴含的普遍性的人生遭遇和人类命运以及更深层次的关于文化和文明的整体性关怀才能有所体会。
  对文学的认知,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张丽军倡导一种从个体的独特生命体验出发的,以文本细读为基础的感性阅读与理性思考相结合的对话方式,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学文本的阐述。他认为这样的对话才是真实的、诚挚的、有生命温度的。“培养阅读感受力是很重要的,可以说是进入文学文本的第一步。”张丽军说。
  出于这种考虑,在课堂上,他用对话的方式开启经典阅读。因为对话是互相启发的,只有在对话中才容易发现问题。对于文学,答案从来不只有一个,面对同样的文本,不同的思考正显示出文学经典的魅力。
  比方说,在带读、分析《骆驼祥子》一书时,就有同学不认同于祥子的悲剧命运是奋斗模式的失败这一为人普遍接受的说法,而是从物质的打击这一更现实的角度出发,认为“物质是与自己未来的美好生活挂钩的,是带给祥子踏实感与成就感的东西……物质的打击将祥子带入了迷茫、虚无和对生活理想的不信任中……从物质上的满心欢喜积累到不知所因地被洗劫一空所产生的生活幻灭感才是祥子丧失人生理想的开始……”张丽军认为,如果能听到这些不同的声音,那么阅读经典的意义或许就部分达到了。(大众日报)

【创作谈|161.6米的黄河长卷如何绘就】黄河自古以来便是文学艺术创作的绝佳对象。以黄河为主题的美术创作,持续诞生了大量经典之作,展示了大河的壮阔、文化的深厚。近年来,这类创作更是掀起了新的高潮。日前,“黄河——王克举”美术展在山东美术馆举办,一幅161.6米恢弘油画长卷,全景式、多角度地展示了黄河或质朴,或厚重,或瑰丽的多个侧面。这幅作品广受关注,得到业内高度评价的同时,还成为了新的网红打卡地。

“一笔笔从黄河的源头画到黄河入海口,我将心中的黄河镌刻在画布上,每一笔都充满憧憬,就像藏民匍匐在长满草丛的路上……那是一种朝圣的感觉。”长卷作者、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王克举说。

“游观”引领“沉浸”

160多米长卷如何绘就?王克举告诉记者,他构思10年,用了4年时间,驾车超过4万公里,跨越沿黄九省(区),36个景别共101单幅画面都是现场完成的即兴创作。年过六旬的他,就这样自黄河发源地一路画到入海口。“黄河流域的地理风貌粗犷、苍茫,特别适合用油画来展现。而在西方油画的基础上,融入中国文化的写意特征,更能展示一条中国人心目中的黄河。”王克举说。

在这幅长卷中,王克举借用了移动视线的方式,将中国绘画的意象性和油画写生的焦点透视进行了有机结合——每个场景的视角都在跟随景别需要而上下左右变换,时而仰视,时而俯视,这种“游观”的空间观念,对于观众而言,会不自觉地产生“沉浸式”的绝妙欣赏体验——由《星宿海》开始,画家用苍莽而舒缓的节奏拉开帷幕,呈现了黄河深沉神秘的源头;紧接着,《扎陵湖》《鄂陵湖》《果洛草原》《阿尼玛卿雪山》徐徐展开,王克举以线条驰骋表现水流的轻重缓急,以色彩明暗冷暖丰富画面节奏,从涓涓细流汇为银海微澜,再到水银泻地般地穿越峡谷,构成飞流夹巘之壮景;从《贵德丹霞》《冰凌丹霞》开始,画面色调逐渐由冷变暖,深沉的蓝黑色与朱红色、深红、赭石,构成了自由而跳跃的节奏,与静静的长河相望;继续向前,《壶口》《三门峡—小浪底》陡然出现,黄河以撞击天地之势发出巨龙般的吼声,恍然间如临“黄河之水天上来”之境界;转而入《豫鲁大地》《泰山·黄河玉带》《鹊华春色》《齐鲁大地》,黄河又尽显母亲般的慈爱祥和,稻谷肥硕、草木幽香、晴空浩然,终而入海;在《黄河》的终章,色彩的运用被发挥到了极致,玫瑰色、橘黄色交织而成的绯红色巨流,缓缓涌入湛蓝澄明的大海,满目光华,预示着母亲河更加美好时代的到来……长卷带来的丰富画面与情绪的跌宕,超出了“图像”营造的艺术范畴,俨然是一部交响诗,以丰富的音色和节奏的起落,糅合景色的绝美与人文的感怀,吟唱出激昂的诗篇。

“我从黄河的源头画到入海口,越发觉得黄河的伟大与不朽。虽然我画的是一条自然的黄河,但在我的内心里,它始终是汹涌澎湃的,所以我要把整条黄河画得波涛汹涌、气势磅礴。不过,画到家乡山东段的时候,广袤的大平原上,黄河已经没有了大江大河的波澜壮阔,我便在画那些庄稼的时候,也让它们像黄河水一样,呈现汹涌澎湃的状态。”谈起创作心得,王克举说,“黄河从上游到下游,河道基本上是被镶嵌在峡谷之间,中上游除壶口外,基本上没有河水奔腾的展现,小浪底是我后期有意增加的一段,放大了翻滚汹涌的河水,用以增加汹涌澎湃的气势。壶口是我画黄河的开端,为的是给整条黄河的创作定下一个气势磅礴、波涛汹涌的基调。小浪底是整幅作品的收笔之作,画到这里的时候,我异常地兴奋,画得特别快,也特别爽。笔法来自于我被小浪底放水冲沙的那种气势震撼后的抒发,当然画的时候也需要同样的激越,这种激烈的感觉非常贴切地表达了当时汹涌澎湃的心情。”

为母亲河做整体性造像

其实,在中国美术史上,虽然有很多画家画过黄河,知名的作品有吴作人的油画《三门峡工地》、李仲耘的中国画《向黄河进军》、傅抱石的中国画《黄河清》、艾中信的油画《夜渡黄河》、尚扬的油画《爷爷的河》、周韶华的中国画《黄河魂》、蒋志鑫的中国画《母亲的咆哮》等等,但此前没有艺术家画出黄河五千公里的路线、尽展黄河全貌。而且,受题材、尺幅的局限,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几乎成为黄河在视觉形态上的唯一符号。王克举的创作,无疑是开创性的。

“我觉得只有大尺幅才能表现出黄河的气魄,要连贯成卷,才能完整展现出黄河万古奔流、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意象。”王克举告诉记者,这个想法的萌发已有十年。2009年,他带领学生前往山西碛口写生时,画了《天下黄河》和《溪镇》,再想到张大千画的《长江万里图》、王希孟画的《千里江山图》后,他就决心要为黄河绘就一幅“全身像”。自此,他开始反复写生、锤炼语言,研究前人的长卷巨制经验,制订环环相扣的创作计划和路线。直至2016年,《黄河》长卷创作正式启程,王克举以自驾的形式,身临其境、深度对话,熟悉黄河历史、了解黄河文化,沿河作画,为母亲河做整体性造像。

翻开王克举创作时用的笔记本,有几页写满了黄河沿线的地名。海拔3000米以上的,就有玛多的星宿海、鄂陵湖、扎陵湖、阿尼玛卿雪山、同德县、龙羊峡水电站等等,在乾坤湾、炳灵寺、果洛草原、泰山黄河玉带、泰山等,也都留下了他和团队的足迹。创作条件的艰苦也显而易见:黄河源头位于青藏高原,高原作画,就要克服当地低温、道路不便、饮食不便与高原反应等一系列困难;大河流经山区,路窄难行,各式画具、实木画框画架等装备,货车载不进去,就人背肩扛……

不过,王克举和他的团队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其中,反而甘之如饴。“从一开始的把握不好到后来的驾轻就熟;从开始的被动描写到主动的绘画语言转换;从对画面的理性把握到情绪的注入,由此逐渐到达自己的内心并从中发现一片更为宽阔的天地。这个天地不管怎样,它是自己走过来的,是承载个人理想的天地,是内心世界最真实的表白。”

这表白中,还传递了艺术家独特的艺术思想与审美意志。特别是在绘图的色彩运用上,画家大量运用互补色释放了画作的空间张力,视觉上增强了作品的视觉感受,给予其画作在视觉上强烈的“在场性”。“在场性有着现实的意境和强烈的象征性。比如说有些水的地方画成黄色、橙黄色,这就是作者强烈的人文精神驱动所使,传达了一种个性化的精神诉求,暗含着非常浪漫的想象力。浪漫的情怀有两个,一是构图的浪漫,二是色彩的浪漫。他在色彩方面突破了以往中国人看山水的意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顾黎明评价。

“追寻黄河魂”

“现在回想起来,如何画黄河对我来说难度并不是最大的,因为毕竟对景写生、画大画创作20年了,好像前20年的探索、积累就是为了画黄河,所以在技术上或者是在艺术处理上都不是最大的困难,最大的难度是如何能靠近黄河,黄河在哪里?黄河魂在何处?”王克举坦言。

“追寻黄河魂”,或许也是黄河主题创作中,每一位文艺工作者都在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当下,如何避免“蹭热点”式的“营销创作”,能将展现母亲河的历史脉络、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展望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相结合,这些问题都考验着艺术家们的创作力和创新力。总体来看,这一题材的经典之作还不够多。

王克举的《黄河》为这一题材的创新作了良好的示范。画家努力通过对黄河沿岸自然风貌的描绘和再现,概括几千年来中国人对黄河的认知、记忆和想象,把自然的黄河、人文的黄河和精神的黄河融合起来,凸显黄河不屈不挠、排除千难万险、奋勇向前的顽强精神,表达对黄河母亲及对民族的崇高敬意。“他表现黄河的节奏呼应生命之流从缘起到百转千回汇入大海的自然节奏,而且铺陈刻画着黄河所饱含的历史气息、生活脉络和民族精神,作品细节带有微妙而又充满力度的韧性。油画长卷表现的不仅是黄河的景观、黄河的文化,更是黄河的精神和境界,那是‘忽听浪声浩长空,唯见黄河天上来’人与自然的碰撞,是小我与天地的交融;那是‘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历史沧桑、人生浮沉的雍容豁达和坚韧顽强;那是先民历经自然洗礼、顽强生活、创造辉煌文明的智慧和生命力,是我们透过长卷感受到的震撼和感动。”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高度评价。

而要做出精品,还可以围绕IP进行立体化打造。在山东美术馆的此次展览中,可见这样的探索。一方面,是展览本身的丰富。现场特别陈设了艺术家写生过程中的装备,画材画具、泥沙石块,一辆SUV直接“开”入场地中,支起的帐篷下可以观看《黄河》创作诞生的纪录片,这无疑延展了创作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与展览内容相呼应,山东美术馆在161.6米的《黄河》巨制前,还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与朗诵会,《将进酒》《黄河序曲》《母亲河》,吉他弹唱《龙的传人》《你就是黄河,你就是泰山》……不同的艺术表演形式在同一空间里相见,共同为现场观众奏响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的乐章。此外,该馆近日还进一步梳理馆藏精品,挖掘出一批与黄河有关的美术作品,在不同时间节点陆续推出馆藏展,并同步在官网、官微进行推介,其中有毛岱宗的《黄河东去》,有王刚的《黄河三号》《老万》等系列作品,有张永见的雕塑作品《黄河四重奏》等等。山东美术馆特邀艺术家撰写创作思路、分享创作历程,详述作品诞生背后的故事,站在创作者或者评论家的专业视角,对馆藏作品进行解读,看见不同的艺术创作方式之下,隐含着共通的民族血脉和家国情怀。

“黄河主题创作,需要更多这样的整合、策划。”一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艺术创作伸出多个触角,吸纳融合更多的艺术形式进行联动,引领着观众不仅能“看到”黄河,还能“看懂”黄河,也就是在不断唤醒越来越多人骨子里的‘黄河文化基因’。这最终会带动观众体量的扩大、创作质量的双丰,“那时,艺术歌咏生命之河、人文之河、发展之河的这曲大合唱将愈加雄壮。”

【武汉城市圈激荡二十年:九城同兴,既要共生共荣,也要各美其美】 中国的城市群犹如一片汪洋大河,落花如雨,静水微澜,一圈圈水纹,此起彼伏。最早波及的,总是最为临近的城市。这便是城市圈同频共振发展的“涟漪效应”。未来的城市竞争,将是城市圈的竞争。而这其中,武汉城市圈以战略要冲、雄踞天下的姿态引领风骚。

  2002年,武汉城市圈首次被提出。发展至今,武汉城市圈已到“弱冠之年”。二十年风云激荡,从起初大城市虹吸效应惹人争议,到如今,经历全面推进、提质增效、融合贯通的发展之后,九城抱团,硬核出圈,正在冲刺中国经济第四极。2022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武汉城市圈经济总量跨越3万亿,位居全国省域城市圈第一。”

  引领湖北、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武汉城市圈用实力和作为展示了新时代城市发展的应有特质:既要共生共荣,也要各美其美。

  合九为一:九城同兴 共生共荣

  《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这是楚人崇拜的图腾。勃勃翩然,生生不息,湖北人历来尊崇的九头鸟精神,成为疫后湖北经济提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更是武汉城市圈厚积勃发的生动诠释。

  武汉城市圈以武汉为中心,并由其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9市构成区域经济联合体,抱团发展书写了新时代“九头鸟精神”。这一区域是湖北产业和生产要素最为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区。它以占全省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二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全省近三分之二的地区生产总值。

  范围广、能级高、体量大,让武汉城市圈坐稳中部第一的宝座,完美印证了1+8等于1!武汉城市圈取得如此成绩的关键在于一个“同”字:规划同编、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

  交通发展,聚焦互联互通。去年5月,《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审议通过。这份文件一锤定音:要打造武汉城市圈内一小时通勤圈。目前,560公里的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武汉城市圈大通道建设加速。3座长江大桥建成通车,8个“断头路”“瓶颈路”项目建成,33条断头路瓶颈路相继开工建设,5条城际公交开通……

  不久的将来,身处武汉城市圈的人们,将深切感受到交通同网所带来的“时空压缩”效应——即由于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完成或参与一件事情的时间、空间的代价,越来越缩小了。

  产业布局,实现共生共荣。依靠武汉城市圈内的产业发展,让参与其中的城市都能获益,“研发在武汉、转化在城市圈,主链在武汉、配套在城市圈,融资在武汉、投资在城市圈”格局初步形成。

  譬如,作为尖端智造业的“光芯屏端网”,以聚集了1000余家光电子信息企业的武汉光谷为“核”,辐射至鄂州、黄石、天门、潜江等圈内城市,合力托举成三大世界级万亿产业集群之一。

  民生认同,在于同圈同策。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中的“跨城通办”等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实现资源共享,譬如武汉的教育、医疗资源进入到城市圈兄弟城市;城市圈内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未来还将打破户籍地域档案限制,两地流动人才可选择任意一地申报职称,评审结果互认,携手留下高端人才及产业人口。

  通过武汉城市圈内各市交通、物流、信息、基础设施等网络的高度耦合,磨平城市边界,促进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同时让老百姓在城市圈同城化中享受到便利性,有更大获得感,形成相匹配的文化和价值认同感,“九城就是一城”深入人心,汇聚起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的巨大动能。

  异彩纷呈: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聚是一把火,散是满天星。武汉城市圈,也正在实现1+8大于9。

  去年底,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座谈会在黄冈召开,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强调:武汉城市圈各市要准确定位、主动争位,形成“强核、壮圈、带群”多点支撑格局。不断增强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的热度,各市要步调一致、优势互补、美美与共,统筹好竞争与合作、自转与公转、当前与长远的关系,齐心协力把武汉城市圈实力做强、品牌打响。

  错位发展是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有各自的发展优势与潜力,随着新旧动能转换要求和武汉的产业不断溢出,武汉城市圈其他城市的分工布局正在实现差异化发展。

  在官方表述中,武汉围绕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定位,做优主城,做强光谷、车谷、临空经济区和长江新区四个副城,提升城市功能,发挥好“群主”的辐射引领带动作用。

  黄石、鄂州、黄冈等鄂东三市,依托武汉这个“龙头”,主动融入、深度融合,同题共答发挥好航空客货运“双枢纽”优势、做好临空经济这篇大文章。

  孝感、咸宁作为武汉城市圈南北两大门户,要加快对接武汉,打造武汉的“新外延”“后花园”。而作为武汉城市圈西翼的仙桃、天门、潜江则坚定百强进位、县域标杆的发展目标,以小板块实现大发展。

  今年两会期间,有媒体发起《武汉城市圈书记市长访谈》,邀请武汉城市圈8市市委书记、市长,分享各市在同城化发展中的思考与实践。细读之下,足可见武汉城市圈各市发展思路清晰,干劲十足。

  九城同心,九城同兴。武汉城市圈地相近、人相亲、业相连。竞相发展,各美其美;优势互补、美美与共。如今,在国家共同富裕与双循环的发展新格局政策下,武汉城市圈聚力发展,正在挺起长江经济带的“中部脊梁”,中国经济第四极指日可待!(潘佳秀子 洪飞)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翔霖[超话]# 严浩翔在11岁的时候遇见了11岁的贺峻霖,遇见之后他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两个小朋友都成为了彼此的首选,两个小朋友都喜欢拜仁“啊 严~浩~翔~”
  • !乞丐滚啊!
  • 每一句台词都话里有话,每一个动作都能反复琢磨金生火 白小年 吴志国 顾晓梦 李宁玉 好爱密码船五人组的配合战,好希望他们能有更多配合的机会,如果把这么精彩的电视
  • (我们不妨作一极端假设:如果每个人的头上都有那么一盏摄像头的话,那么必定绝大多数的人都是谦谦君子了;如果每个人的脑门上都刻着他的名字和各种身份的话,那么他也一定
  • ”梅西继续说道,“我在巴萨取得的一切成绩都已经是过去时了,我在这里的确有过很多高光时刻。希望你们继续热爱足球支持巴萨,不管我去了哪里,我希望大家都不要放弃对足球
  • 哈喽无论你是在搜索张嘉元[心]还是zjy❤️ 还是腮子[心]还是老八[心] 你找的都会是无论走到哪都是【铁back】的张嘉元;那个高中【肄业】的张嘉元;那个【
  • ”好人一路做好事 从外地闻讯赶来的潘冬喜儿子潘良向记者介绍:“我爸爸特别善良,1990年他在江西养蜂的时候,就救过一名跳水轻生的人,这事是我后来才从爸爸的口中
  • 甲木以寅木为根,水气通过辰戌一冲就全无力量,就凭这一点,这个格局就不大高;再者,这个婚姻看出不好是小儿科,本身庚戌和甲辰组合就不利;八字火制服官杀太过,庚金无力
  • “东京奥运会”有每一场的数据,你们可以自己统计一下。请大家根据公示信息(详见附表)合理安排时间,前往相应的接种点尽早完成接种,早日建成人群免疫屏障,有效保护自己
  • 总有一些不喜欢狗狗的在评论区里愤愤不平,觉得这件事情是他们口中爱狗人士的小题大做。但我想表达的是 这件事情不是简单的狗死了,大家更痛恨的是这个行业背后的问题,欺
  • 少年,枕着书香入睡 十年寒窗,只为一朝上榜,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父母的期许,良师的鞭策,梦想的鼓舞,促使我们在书海中奋力一搏。 寒窗苦读时: 三更灯火
  • ​[思考]《武动乾坤》林动(杨洋)、《延禧攻略》乾隆(聂远)、傅恒(许凯)、《如懿传》乾隆(霍建华)、《香蜜沉沉烬如霜》旭凤(邓伦)、润玉(罗云熙)、《天盛长
  • JNBY 、LESS、CROQUIS(速写)品牌分别以“梦 8sences”、“自由异象”、“美丽新世界”为主题,灵动呈现江南布衣集团流动的自然、时髦、简约和先
  • 但据本村老人们介绍,孟氏家族的这一技艺形成影响,至少可以追溯到清朝末期或民国初期。孟各庄蒙鼓因其独特的制作工艺、优秀的产品质量受到使用者欢迎,历时百余年不衰,在
  • 网红郭老师现身南京旅游,人气太旺致交通瘫痪,不愧为内娱女顶流相信经常网上冲浪的小伙伴对网红迷人的郭老师并不陌生,郭老师凭借“郭言郭语”爆火于网络,还被网友赞为“
  • 用野草纪念我吧,玫瑰太贵了,野草遍地都是;我不推开别人被推开的那个就是我;教堂的白鸽不会亲吻乌鸦,吃我中线的厅野他没有亲妈;自己买花,自己看海;我手里拿着雪糕,
  • 医生联系上小刘的母亲,其母也不同意手术。医生联系上小刘的母亲,其母也不同意手术。
  • 这也被记录在长沙民谣中代代传唱:“火宫殿,样样有;有饭有菜有甜酒,还有白糖盐醋藕;油炸豆腐喷喷香,姊妹团子数二姜……”糖油粑粑湖南人对甜有种极致的追求,就像这糖
  • 几乎没有讨厌的人只要业务过得去被我发现了总会在意几分,有一颗想做营销号的心,但是不太跟得上潮流,会接一些无伤大雅的小广告,给家里五猫一狗赚点零花钱,对于我来说炙
  • 刘彰粉丝/刘彰反黑/刘彰后援会/刘彰壁纸@INTO1-刘彰 ​​​过好几回北京呢mnjknpppbjjm互联网的下半场,是产业数字化,传统行业会成为主角。预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