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云蜂播报#

春节前夕,工信部对15家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的发展成效评估结果通报显示,海尔卡奥斯物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卡奥斯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位居首位。这是“双跨”平台评选以来,卡奥斯连续第三年位居榜首。  新年开工第一天,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提出“加力突破工业互联网”。在工业互联网“从0到1”上,山东已经取得了先发优势,但如何实现“从1到100”,大范围复制推广,是当前面临的急迫问题。连日来,记者赴青岛、潍坊、淄博等地,聚焦“头部平台”海尔卡奥斯,探寻问题答案。中小企业为何“爱上”工业互联网?  2月11日,在青州德威动力有限公司机加工车间,工作人员通过海云智造的终端扫描发动机缸体上的二维码,生产信息、异常信息、过程质检……信息一览无余。  “现在这个海云智造的质量追溯模块特别厉害,以前一天的活儿,现在一个小时就完成了。”德威动力工作人员说,“这个追溯系统可以显示有几件产品在哪一道工序上,还有质量的控制,都能在海云智造软件上完成。”  德威动力是潍柴动力、卡特彼勒等国内外头部企业的主力供应商,不仅引进了多种世界先进的机加工设备,其自主研发的机加工装备也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该公司总经理顾志政说,以往发现质量问题,企业的溯源方式就是拍缸体照片,再回来人工查找纸质工单,但纸质工单文件传输效率低、容易损坏,很难立即拿到溯源信息并解决问题。  “在解决溯源问题上,海尔有经验,这也是德威动力选择卡奥斯的原因之一。”卡奥斯海云智造产品经理巩建港说,从解决产品溯源问题开始,卡奥斯逐步帮助德威动力规划了智能制造改造方案,助力德威动力实现智能制造升级。  以发动机缸体加工车间的刀具配送、产品送检两个生产环节为例。“产品送检需要行吊,而生产过程也需要行吊,有时候就要‘排队’,一次送检就要半个小时。”巩建港说。最终,卡奥斯在德威动力部署了自动化生产及天眼集群调度整体解决方案,对生产过程可能涉及的8个场景进行数据建模,形成天眼系统的生产指令,后由系统指挥AGV(自动导引运输车)和机械臂协同生产。  该解决方案部署后,这两大环节的人工投入降低了45%,刀具配送换刀效率提升50%,产品送检效率提升45%,实现了从生产、送检到仓储的全流程自动配送。  德威动力生产总经理潘洪军说,目前,公司80%的高精尖机床已通过卡奥斯物联集成技术实现互联,每个工序的实时作业参数均可从物联设备中抓取。每名操作工可同时操控4-6台机床,发动机缸体产品的良品率整体提升了20%。  与此同时,德威动力与卡奥斯发现,现在AGV生产厂家很多,但标准车型无法满足客户对产品的差异化需求。于是,两家合作设计、研发了自己的AGV。“经过一年使用、迭代,我们研发的AGV不仅德威动力自己使用,也在为青州其他企业提供服务。”顾志政说。  近日,巩建港将再赴青州。“在德威动力之后,又有六七家企业表达了合作需求,我们将一家一家地去调研、商谈。”他说。  青州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刘军说,他们计划依托德威动力等企业,按照智能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路径,积极培育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带动上下游企业智能化改造。  从合作模式上来看,海云智造与卡奥斯其他板块不同,其目标客户群侧重中小企业。“怎么让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小企业?海云智造就是突破的一个‘点’。”巩建港说,从去年6月到现在,海云智造已经服务70多家企业,集中在青岛、潍坊、淄博、东营以及省外的芜湖、德阳等地。  巩建港说,他们会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逐步进行数字化改造,伴随中小企业一步步成长,而不是“一锤子买卖”。如何应对物联网的时代挑战?  物联网时代,产品会被场景替代,行业会被生态覆盖。  去年3月,卡奥斯分公司海智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在淄博落地。这座老工业城市,41个工业门类占了39个,特别在工业装备领域,元器件厂家众多。  2月12日,在淄博纽氏达特机器人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一条10多米长的行动轴上,一名工人正在测试机器人性能,还有两名工人在调试软件,组成了一条焊接工序的集成系统。  “这是我们研发的新品,为其他企业提供焊接工序的集成产品。”该公司执行总经理李汝科说,“过去,我们聚焦于一款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这种系统集成能力是不足的。”  这家以生产工业机器人行动轴著称的企业展现的场景创新能力,离不开与卡奥斯合作。在调研中,纽氏达特发现市场存在“智慧打包、装车”的需求。与此同时,卡奥斯在深入众多企业车间的数字化改造中,也同样关注到了这一需求。双方共建机器人新场景,并共同开发了智慧装车装备云平台场景解决方案。  泰安一家化肥企业成为“智慧装车”的第一家客户。海智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蔡卓宇说,一条化肥装卸线原来需要13名工人,现在只需要2个人,一年节省人工成本六七十万元,还不用担心粉尘污染的工作环境。  庞大的内需市场,能让这种场景创新迅速市场化。纽氏达特与卡奥斯合作研发,从卖行动轴这样的中间件,到卖场景解决方案,整体利润率也从20%提高到40%。  在2016年,纽氏达特年产值只有几百万元,到2021年已经接近1亿元,已经将行动轴做到国内行业领先的地位。随着应用集成系统的研发,企业2022年年产值目标定在了“保1.2亿元争1.5亿元”,2023年预计突破2亿元。  “卡奥斯可以为我们分享很多行业头部客户的信息资源,助推我们项目集成产品的新品转化率的提升,加快集成产品的落地,进而为企业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卡奥斯的供应链平台,实现与上游供应链资源的有机结合,从而降低BOM成本。”李汝科说。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纽氏达特跟卡奥斯形成了一种产业“生态”。  李汝科说,公司最近几年快速发展,而信息化建设的速度相对偏慢。企业购买了自动化设备,上了ERP、MES等软件系统,但是各个系统“各自为政”,制约着公司管理职能的发挥。目前,纽氏达特正与卡奥斯洽谈“软服务”业务。李汝科认为,卡奥斯提供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可以有效解决他们面临的信息化能力不足的问题。如何让更多企业加入进来?  一位业内专家认为,卡奥斯的优势在于整合包括用户在内的上下游产业链资源,这更适合中小企业的需求,大企业在这方面已然完备。  对此,海尔卡奥斯物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忠毅并不认同。他表示,卡奥斯的目标是成为“与大企业共建、小企业共享”的赋能者,“头部企业”可以上平台共建行业子平台,中小企业可以上平台、用平台。  去年8月,由卡奥斯与相关部门共同打造的“山东省智慧化工综合管理平台”上线,服务全省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这也是全国首个工业互联网+化工园区综合服务平台。  在跟客户交流时,林忠毅往往会被问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会从家电做到化工?这是跨距非常大的一个行业。”  他回答说,一方面,山东是化工大省,国家重点统计的化工产品均有分布,化工经济总量连续28年位居全国榜首;另一方面,化工又是“基础工业”,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对整个经济社会意义重大,这是时代给予的机遇。  为此,他们还吸引了一批化工行业的人才加入,这个团队已经有将近100人。林忠毅说:“除了这些专家外,行业知识也很重要,我们怎么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是通过化工行业的‘链主’级企业,探索了一条‘共建’的路径。”  天原集团是我国西南最大的氯碱化工企业,在智能制造、工业集成方面起步较早,但缺乏一个统一的技术平台,项目辐射范围和影响力有限。  去年4月,卡奥斯联手天原共建了中国第一个氯碱化工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把机器和人在平台上链接起来,赋予一些关键的设备以控制、判断、交互的能力。目前,氯碱化工领域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希望加入进来,带动了整个行业转型升级。  从天原试点的子公司海丰和锐工厂的数据看,工厂检修率降低了40%,排产效率提升了13%,数据分析效率提升了83%。这家有着78年历史的氯碱化工“头部企业”,也为卡奥斯贡献了众多应用场景。“基于这些经验,我们去年打造了山东省智慧化工综合管理平台。”林忠毅说。  目前,这个平台已经在全省实现全覆盖,链接了84个化工园区和125个重点监控点,打通了多个部门的信息数据。  面对企业对信息安全方面的顾虑,林忠毅说,“在跟链主企业共建时,我们会给对方做本地化部署,数据主要是储存在本地。”  目前,通过对山东省化工产业链的梳理,卡奥斯已输出全省84个化工园区的产业图谱,下一步将逐步赋能园区内的化工企业。“过去可能更多是通过经验来判断,现在有数据的支持。”林忠毅举例说,他们与青岛当地一家化工企业合作,分析企业发展缺少乙烯这种高端精细化工,正在帮他们招商引资。  在汽车行业,卡奥斯与奇瑞联合打造大规模定制工业互联网平台“海行云”,上线仅3个月就成功链接行业上下游企业375家,探索出覆盖汽车产品研发设计等领域的13个典型解决方案,并助力奇瑞实现整车定制比例翻倍增长。  此外,卡奥斯的合作伙伴中还有诸多行业龙头,比如青岛啤酒、双星……而与一个行业龙头合作,就意味着开拓一片新领域。千企千面如何“千企千策”?  作为工业互联网领域首个“独角兽”企业,卡奥斯现已链接企业80万家,服务企业7万余家,孕育出化工、模具等15个行业生态。  目前,除了卡奥斯这个“双跨”平台之外,一批专注细分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也不断涌现。“跟西门子MindSphere等资产优化平台不同,卡奥斯要解决的是产业链之间资源配置跟重组问题,实现制造企业与外部用户需求、创新资源以及生产能力的对接。”林忠毅说。  工业有着千行千面的特点,甚至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在生产线、业务流程上都是五花八门,每个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都需要“量身定制”方案,实现“千企千策”。  “做工业互联网需要去深挖,而不是‘蜻蜓点水’。”林忠毅说:“目前,我们已经开始聚焦智能装备、化工、汽车等7个重点行业。”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认为,工业互联网不等于“工业版电商”,如果说消费互联网是“一百米宽度,一米深度”就够,对于工业互联网来讲,哪怕是一米的宽度,也需要一百米的深度来支持它。  “目前,工业互联网缺乏复合型人才,尤其是既懂硬件、软件,也懂行业知识的人少。”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业互联网处周林说,为此,2020年底,青岛市出台了打造工业互联网人才聚集高地的“行动方案”,除了人才培养、扩容等计划外,其中一条是“紧缺人才猎聘计划”,支持社会力量引进工业互联网高层次人才(团队),对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50万元(团队100万元)奖励。  “不会转、不敢转、不能转,这是当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难点、痛点。”青岛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乔熹说,“不会转”,即转型基础薄弱、人才欠缺;“不敢转”,即企业信心不足,投资意愿下降;“不能转”,即企业转型成本高,短期看不到效果,难以持续投入。  2021年,为了让工业互联网“走深走实”,青岛在定期发布“工业赋能”场景清单的基础上,启动工业互联网服务专员培训班,并开展了首轮工业互联网“入企诊断深度行”,为企业进行更好的“触网”指导,让场景对接和开放更有成效。  发展已至“深水区”,工业互联网需要找到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最佳范式。  “‘工赋青岛’专项行动有成效。”周林说,挖掘卡奥斯平台产业资源汇聚能力,政府和企业联合打造、具有市场化运作能力的工业互联网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已开发推出1428项线上服务和15665个赋能应用;打造了橡胶轮胎、智慧港口及智慧城轨等26个产业链垂直平台,为企业提供产业链与数字化融合、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动态本体库、产业链全景图谱等服务。  目前,我省即将深入实施“云行齐鲁 工赋山东”专项行动,聚焦高端化工、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优势产业领域,深挖工业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赋能潜力,新打造一批“工赋山东”典型应用场景。  (□记者 肖芳 参与采写)

他山之石,或可引玉!太阳能技术在刚刚出现时,相关材料污染重,造价高,遭受很多诟病。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太阳能技术已到得以大规模的应用,不但材料污染已微乎其微,且经济性越来越好,在世界能源体系中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未来船用替代燃料的应用,也将取决于技术的进展以及经济性的提升,以目前的进展预测的图景,可能被某种技术颠覆。 https://t.cn/A6hBahr2

航运需要选择低碳甚至零碳替代燃料。对于需要大量密集型能源的长距离航行船舶来说,选择是替代燃料一项艰巨的任务,不过,航运业或许在日益提升的相关技术下拥有更多选择!在进入业界视野的主要替代燃料中,当前受青睐度最高的是液化天然气(LNG)。

自2018年IMO明确碳减排的目标后,达飞轮船订造9艘23000TEU级和5艘15000TEU级LNG双动力船,中远海能将其在大连船舶重工(集团)订造的4艘超大型油轮升级为LNG双动力船,壳牌石油通过多家船东订造LNG双动力油轮,多家企业成为把LNG作为替代燃料应用在主流船型上的引领者。

由于在LNG船上的应用,LNG作为船用燃料的应用历史已超过10年,技术上已经较为成熟。2021年,越来越多的新造船选择应用LNG双动力系统。在集装箱船领域,这一年有73艘新造船确定选择应用这一系统,占比13%;在油轮领域,45艘新造船确定选择应用这一系统,占比17%;在散货船领域,36艘新造船确定选择应用这一系统,占比8%。克拉克森统计数据显示,在2021年新订单中,有315艘船舶确定选择LNG作为替代燃料,占比16%。

当然,也有很多船东仍旧谨慎确定替代燃料,选择“骑墙”。2021年,有71艘新造船采用一种便于在未来改装成可增加LNG驱动(LNG-ready)的设计。除了加装费用高、设计建造难度大等原因,当前LNG双动力系统甲烷(CH4)逃逸现象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据了解,CH4排放是全球变暖的第二大原因。虽然CH4比CO2受到的关注少,但甲烷减排对于避免气候变暖的也至关重要。与CO2相比,CH4在大气中的寿命较短,但吸收红外线能量的能力约是CO2的26倍。

此外,甲醇、二甲醚、乙醇以及液化石油气(LPG)等也进入航运业减少温室气体的候选名单之中。在这些燃料中,甲醇是一种可以与LNG相媲美的船用燃料。较之LNG的优势是,甲醇在常压常温下是液态,不需要降温加压液化,与传统燃料在船上的储存类似,但是甲醇的单位体积能量密度较低(见表),因此相对于传统燃料,需要较大舱容来储存。在港口加注可获得性方面则几乎与LNG相当,据了解,全球已有超过100个港口可以获取甲醇。

来源:《多措并举,航运业绿色化未来可期》,中国船级社《航运低碳发展展望2021》编写组,2021

2021年,马士基在韩国现代重工订造的(8+4)艘16000TEU级船选用甲醇双动力主机引发广泛关注。此外,这一年马士基在韩国现代尾浦订造的1艘2100TEU级船也使用这一动力系统。

从趋势上看,清洁能源混合动力新造船正呈逐步增加之势。船用主机巨头MAN认为:“双燃料主机订单规模正在扩大,当前其约占总体订单的1/3,传统主机占2/3。我们预计到2025年两种主机的订单比例将达到1∶1。”

不过,目前LNG或甲醇作为船用燃料均有一定比例的CO2排放,无法实现零排放。更为理想的生物燃料在生产和运输中也会产生CO2,而且作为其主要原材料之一的废弃食用油的供应量对于替代每年3亿吨油基燃料更是杯水车薪。

实际上,目前备受关注的替代燃料是可能支持船舶实现CO2零排放的。生物LNG可以达到更好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由“灰色”甲醇(将甲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O2排向大气)向“蓝色”甲醇(将甲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O2捕捉)的转变将进一步减少排放,再向“绿色”甲醇(甲醇由生物质原料直接获得,或使用捕捉封存的CO2与“绿”氢反应获得)转变便可实现最终理想。马士基在订造甲醇双动力集装箱船时也意在使用“绿色”甲醇,以便未来实现零排放。

在中国,“绿色”甲醇的示范生产已经实现,并有望取得进一步发展。2020年,由中国化学成达公司与海洋石油富岛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共同研发设计建设的全球首套5000吨/年CO2加氢制甲醇工业试验装置在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已实现稳定运行。目前,宁夏宝丰能源集团正在扩大其30 兆瓦的电解项目,到2021 年底将达到100 兆瓦,氢气将用于生产甲醇(BloombergNEF, 2021)。

与“绿色“甲醇的理念类似,航运业也在研究通过“绿”氨(NH3)等燃料实现零排放。

一直以来,氨主要运用于化肥工业。氨作为燃料的主机技术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燃料匮乏的比利时成功地在1941—1942年冬季的100辆汽车和从1943年起的8辆公交车上应用了氨和压缩的混合煤气(主要是氢气和一氧化碳)。随着航运业面临脱碳和摆脱对化石燃料依赖的压力,氨看起来是一种有强吸引力的替代燃料。

2019年12月,在“2019年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上,中国船舶集团发布氨燃料双动力概念超大型集装箱船,引发更多关注。

2021年,一些新造船订单采纳一种便于在今后改装成可增加氨驱动(Ammonia-ready)的设计。在这一年的新订单中,有34艘船舶选用这种设计。但是,氨燃料双动力主机现在仍在研发阶段,还没有成型的产品推出。根据主机厂商的信息,首台可燃烧氨的主机要到2023或2024年才会正式面世。

尽管氨作为燃料在船上的实际应用尚未真正开始,却是航运业实现零排放最具潜力的燃料。首先,氨是氮与氢的化合物,由于不含碳,因此在用作船用燃料时不会排放任何CO2,这创造了零碳推进的可能性。其次,从能量密度来看,氨的体积能量密度与甲醇相似,约为传统化石燃料的1/3,从而使得氨燃料在船上存储具有相对经济可行性。第三,氨的液化需要较少的冷却,在常压下-33°C左右,或者常温在1MPa左右即可成为液态,便于存储和运输(见表)。

但不可忽视的是,氨是一种有毒物质,并且对某些金属材料存在腐蚀性,这较传统船用燃料而言更加危险。此外,氨燃烧时会排出具有刺鼻恶臭的一氧化二氮,该物质也是较强的温室气体,这也是在技术上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与甲醇当前的生产状况类似,氨绝大部分是通过工业生产合成的,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要产生CO2,这种氨只能称为‘灰’氨。如果在源头生产过程中捕捉CO2,将可获得‘蓝’氨。生产‘绿’氨则需要利用绿色电能电解水等方式获取氢,再将氢与空气中的氮气合成。

既然“绿”氨需要氢来合成,那何不直接利用氢作为船用清洁燃料呢?实际上,氨是利用氢特性作为燃料,也被称为“氢基”燃料。尽管氢也是一种很好的燃料,但其要求的储存条件比较严苛,易燃易爆的特性导致其危险性较高,近海短程运输船舶会选择氢燃料电池驱动。

无论是”绿“色甲醇、“绿“氨、还是氢,在未来作为船用绿色燃料方面的应用,都离不开一个“电”的概念,这一切还要从“绿”电开始。

2021年,中远海运集团表示:“大力推进船舶受电和港口岸电设施升级改造,分步推动五星旗沿海航行船舶岸电改造,重点推进在建码头岸电配套设施建设;重点打造绿色航运样板工程和绿色航线,推进船舶岸电使用,实现自有船舶靠泊自有港口岸电使用,形成绿色航运建设和推广机制,完善相关标准规范……”岸电正成为其绿色转型的能源来源之一。

在当前全球主要依赖化石能源发电的背景下,岸电来源“绿色化”才能真正促进CO2的减排。近年来,全球有多个港口正通过将风电、光伏电等引入岸电系统实现真正的绿色岸电供应。例如,天津港从山西省河曲飞龙泉风电场、交口祝源光伏电站等50家风电及光伏发电企业采购的电能已输送至天津北疆港区智能化集装箱码头的岸电设施上。

除了岸电之外,电池动力船舶的订造也在增加。在2021年,有83艘船舶选择电池动力或电池混合动力系统,占比4.2%。这些新造船以沿海近洋运营为主。由于电池能源密度的瓶颈仍旧难以突破,以电池驱动的船舶更适宜承担短途运输任务。国际航运商会的研究也表明,要满足一艘全球航行的大型集装箱船的能耗需求,需要至少1万个动力电池,目前的电池技术尚不足以应用于远洋船舶。

然而,电能对于航运业走向“碳中和”仍然意义重大,前文所提及的“绿色”甲醇、“绿”氨以及“绿”氢无一例外需要电解水获取氢基。也就是说,电能的供应、尤其是绿色电能的充足供应是航运业实现碳减排的必由之路。

应该说,随着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获取技术的不断进步,清洁电能不断增多,将为绿色船用燃料的生产提供支撑。不过,一旦与一年超过3亿吨船用燃油当量进行换算,当前的清洁电能供应远远不足。有机构按当前航运业使用的能源量计算,如果完全转换为使用“绿”氨,需要消耗的电能约7万亿千瓦时,几乎与目前中国一年的总发电量相当。

低碳或零碳替代燃料在特性、经济性、可获得性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决定了其最佳应用场景将有较大不同,不存在赢者通吃的单一解决方案。对于远洋和近海航运而言,燃料的可获得性、体积能量密度和燃料储存条件将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目前来看可选方案主要有LNG、甲醇、氨等燃料,在氢的高能量密度储存问题解决后,中远期氢燃料将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方案之一。对于近岸和内河航运而言,燃料的储存和补给等相对容易实现,因此基于零碳燃料的动力方案选项会更加易于实施。相比较而言,现阶段的电池动力,尤其是可换电的电池动力方案,以及近中期可能形成技术突破的燃料电池方案,将会是比较有竞争力的零碳航运方案选项之一。《“脱碳”航程前的准备与思考————访中国船级社总裁莫鉴辉》,李英,2021)

在实现远期目标上,CO2捕捉或将成为一种替代方案,那么作为石化燃料的LNG甚至油基燃料或将更长久的作为船用燃料的组成部分。当前,已有相关项目取得进展。2021年初,挪威石油和能源部已批准由挪威石油(Equinor)、壳牌和道达尔联合开发的150万吨/年的“北极光”CO2运输和储存项目的开发计划,并已与两家公司签署了最终的国家支持协议。(《中国能源体系碳中和路线图》,国际能源署,2021)

【以科技创新最强音奏响郑州发展主旋律】【“十大战略”的省会实践】之“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篇(上)

以科技创新最强音奏响郑州发展主旋律

本报记者 石大东 裴蕾 李娜 覃岩峰

开栏的话

团结一致向未来,奋斗实干启新程。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节点、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动员全市上下以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为统揽,锚定“两个确保”,全面开展“三标”活动,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这是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对郑州的期待要求的准确定位,是新一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抓落实、促发展、见成效的工作方法、思路和目标,也是面向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发出的总动员。

2022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作为正在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和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郑州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担当。2022年也是省委实施“十大战略”的开局之年。深入推进“十大战略”,既是全省的任务,更是郑州的主要任务,是贯穿郑州经济工作的主抓手、主任务、主路径。郑州肩上的使命之重,是河南之重,中部崛起之重。

为宣传贯彻好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今日起本报推出“躬身入局·高台起势”【“十大战略”的省会实践】系列重磅报道,全面、深入、扎实展现“十大战略”所涉领域取得的成绩、主要做法和目标方向,切实把每一个战略、每一项举措宣传好报道好,凝聚起全市上下全力开局破题、奋力高台起势的磅礴伟力。

初春的郑东新区郑州之林公园内,柳枝遥看已有新绿。

徜徉于这里的郑州市民发现,陪伴他们散步的多了几台机器人——它们的外观像是一辆无人驾驶的小车,前端伸出来“象鼻子”一样的吸口,遇到垃圾,能“聪明”地“吸食入腹”并进行分类;遇到障碍,能灵巧地“闪身而过”;“看到”行人没戴口罩,还会礼貌地提醒……这几台集保洁与巡视功能于一体的机器人,2021年12月刚刚走出郑东新区中原科技城的实验室,正式开始“服役”。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机器人是郑州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

这样的“郑州制造”到“郑州智造”,在郑州,并不罕见。放眼郑州75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科技创新已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核心,成为第一动力。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源,正为郑州这片热土注入磅礴的发展动能,铺陈着叠彩的崭新画卷。

纲举目张 科技创新恰逢其时

人勤春来早。

早春的郑东新区中原科技城内,常见人们步履匆匆,无人驾驶的公交车忙碌着,湖畔柳丝映水、秀美静谧。这里作为中部首个全国“双创”活动周的举办地,吸引了大量的科创企业和青年人才,在全国形成了“北有中关村、南有深圳湾、东有长阳谷、西有菁蓉汇、中有龙子湖”的双创版图。

科技创新俨然成为城市的新风尚,而这一切,得益于郑州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引擎的系列措施。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郑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2021年9月7日,河南省委工作会议召开,把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首,对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作出系统部署。

2022年2月15日,壬寅年元宵节当天,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再次“扣题”,提出郑州要深入推进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行动,加快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

急迫感和使命感跃然纸上:郑州要牢固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的发展理念,以创新为驱动、以人才为支撑,以非常之策、非常之力推进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人才聚集、主体培育、研发投入大幅度提升,创新活力充分进发。

“今后的五年,郑州将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来打造,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科技兴市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构建‘一带引领、两翼驱动、四区支撑、多点联动’的城市科技创新格局。”《中共郑州市委关于制定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为郑州科技发展擘画了新蓝图。

宛如春风迎面袭来——郑州,将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级,营造极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环境,全力打造国家创新高地,为郑州加快推动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奋力出重彩、成高峰提供创新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深植厚培 科技创新正得其势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始终坚持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位置,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要科技指标和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大幅提升。”郑州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处于关键之际,市科技部门迅速谋划实施了8项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安图生物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成为全省首款新冠病毒抗体检测产品,为全国疫情防控做出郑州贡献。郑州市科学技术局荣获科技部“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表彰。

以往,人们提及河南或是郑州,或许会想到“粮食大省”“商都文明”,而今,这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正在全力打造属于自己的科创新名片,仅去年一年,郑州科创工作就有了显著提升——

科技平台建设迈出新步伐。成功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省科学院重建重振正式揭牌,与中原科技城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嵩山实验室、黄河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相继挂牌运营。成功引进哈工大、机械研究总院等12家大院名所在郑设立新型研发机构,累计达到12家。

创新主体培育再上新台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优化高企申报认定流程,全年新增高企1212家,总量4130家,同比增长41.4%,全省占比49.22%。新增科技型企业2172家,总量达到10018家,同比增长27.7%。

研发投入工作打开新局面。通过政策引导、靠近服务、加强培训,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增长16.9%,总量276.7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由2018年1.74%增长至2020年2.31%,增长32%,增长幅度居国家中心城市首位。

科技服务能力取得新提升。全国双创活动周成功举办并取得良好效果。“郑创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参赛外地项目占比接近40%,UU跑腿、泛锐熠辉等优秀创业项目取得良好发展。2021年1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被科技部评价优秀,优秀数量居全国第七位。郑州技术交易市场正式揭牌运营,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306.5亿元,增长44%,全省占比50.3%。

科技人才工作步入新阶段。积极贯彻落实“郑州人才计划”,启动创新创业团队项目申报工作,评选资助创新创业团队项目37个。积极承接“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省级行政许可权限下放工作,引进外国高端人才42人、外国专业人才548人。在中原科技城设立全市第一家“郑州中原科技城外国人才服务站”。

关键核心技术获得新突破。一批关键“卡脖子”技术实现突破,郑煤机自主研发的10米超大采高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成为世界之最,综合性能国际领先。三磨所研制的超高导热和光学级CVD金刚石材料,实现热导率2000 (W/mK)金刚石材料制备技术突破,成为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十七所研制的激光雷达闪耀太空,作为交会对接的核心设备,精准引导神舟十三号飞船和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全市9项科技成果获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省获奖项目的53%;获得河南省科技学技术奖一等奖17项,占全省68%。

释能提级 科技创新风起帆张

如何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观大势、谋全局、干大事,首要的是战略,谋定而后动,才能决胜于千里。

那么,郑州科技创新的未来方向在哪里?道路在何方?

“我们将以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为目标,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制定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实施意见,坚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让科技创新成为郑州最强音!”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说。

已然开启的2022年,郑州将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聚焦“六个一流”,构建“三大体系”,实施“八类专项”,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级,营造极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环境,全力打造国家创新高地——

“六个一流”,是指:坚持把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作为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根本之策,聚焦建设一流创新平台、凝练一流创新课题,培育一流创新主体,集聚一流创新团队,创设一流创新制度,厚植一流创新文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共生耦合,着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增强科技硬实力。

“三大体系”,即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全力争取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在郑布局,支持推动已揭牌的嵩山、黄河等省实验室建设,积极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争取纳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同时,正在研究谋划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功能区,集中布局超短超强激光平台、新一代正负电子对撞机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打造我省科技创新的新地标和国家创新高地的重要支撑。

结合郑州优势资源,我市还将实施八类专项:

中原科技城与省科学院融合发展专项,把中原科技城建设与省科学院融合发展,作为郑州带头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推进科技创新重点突破的头号工程,引才育才的重要平台。

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专项,开展人工智能在物流、制造、农业、交通等重点领域创新应用,实施一批人工智能创新专项,提升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创业团队引进专项,着力打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引进培育创新创业团队项目。

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专项,力争再引进一批国内知名高校、国家级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团队等高端创新资源来郑设立新型研发机构。

全域创新能力提升专项,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需求,重点在装备制造、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新基建领域凝练实施一批一流课题和重大科技项目,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为郑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专项,构建技术转移一体化格局,依托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引进和培育技术转移机构,加快建设郑州技术交易市场,建立技术经纪人体系。提高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能力,组织“校企双进活动”,畅通高校科技创新资源利用通道。

科技体制改革攻坚专项,赋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活力。

科技创新政策支撑专项,重新梳理完善企业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重大创新专项、科技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政策,努力打造政策高地,着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意愿,撬动全社会资源进一步向创新集聚。

欲展鹏程十万里,且趁东风行大船。

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立足郑州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的责任与使命,围绕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大力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打造更高水平的国家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为中原更加出彩、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郑州,已然在行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MIT-SLOAN商学院的这个MSF,商科背景的学生占有37%, 数理背景的学生占有26%, 但是还有20%的学生来自人文,社科,和工程计算机等。全球每年招生大
  • 从周一到周五每天训练一个年级。从周一到周五每天训练一个年级。
  • 【伯乐聊股|龙虎榜专栏】#今日看盘# #股市# #股票# 水晶光电002273一季报业绩稳定增长,公司紧跟创新型大客户的需求开拓市场,在窄带滤光片、屏下指纹、I
  • 但同时,代理人制度的残酷现实,以及保险公司的“人海战术”、“员工就是客户”的策略,也给行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在代理人还未真正熟悉保险的情况下,完全靠过去的人
  • 追金牛座的男生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他们可不会因为你们一些小心思小浪漫就感动的,处女座我们知道处女座对于自己的感情可是非常挑剔的,他们是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在择偶
  • 然而,人们可能主张由于人们还是得继续其生活这份事业,相对于不受任何指导而言,如果人们受到某种善观念的指导,则人们更有可能过好生活。”《公共领域中的伦理学》#每日
  • ☁️ 听开云的材料专家分享时尚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人类与地球的共生,不同领域的KOL和艺术家一起讨论了时尚行业的可持续未来~ 我也作为小组长,带着一组参与者探
  • ①《本经》:"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5.《本经》: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
  • 爱的生日故事下集每个人的生日都是母亲的受难日,今天生日首先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有幸在30多年的生命历程里受到了许多许多的关爱、鼓励、帮助、支持,尤其是去年和今
  • !我喜欢打游戏【电视】【手柄】所以很快就记住了操作,但是我去找不到虚拟自己(大头)的位置【黑线】看到(录下来的)视频的时候,小南都要笑死了“就是在四处瞎溜达~”
  • 在论坛对话环节,常建伟表示:“三年前汾酒集团酒类营收60亿左右,预计2019年汾酒集团酒类营收有望达到120亿。山西汾酒澄清:120亿营收数据为汾酒集团2019
  • #酥皮泡芙[超话]# 来跟大家说一下(՞•Ꙫ•՞)ノ【此条发言一直生效】《一颗浅浅星》的特签目前魅丽tb店是木有啦,如果想买单特签大家可以看看别的店铺qwqpd
  • #日常记录# 给大老妹戒奶嘴堪比戒毒[跪了][跪了][跪了]早就应该戒掉,没忍心戒,今天跟大老妹说不吃奶嘴,嘴巴都香香的,爸爸妈妈也不吃,奶奶爷爷也不吃,阿姨妹
  • 情绪崩溃这玩意儿像萝卜蹲一样经过不断的看戏看闲书看赵晓苏这学期情绪已经好太多太多了然而身边的人开始新一轮崩溃在职读的羡慕全日制的 每天时间充裕可以坐在那一直搞研
  • 【评伦查】#Stay with me at Warwick# week4一转眼来英国一个月了 1.周二给张瑶瑶过了生日 下辈子也让我做个美女吧呜呜呜 不过和美女
  • (记者孙晓宇)【#黑龙江31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7例#】记者1日从黑龙江省卫健委获悉,10月31日0-24时,黑龙江省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27例(黑河市爱辉
  • 然而这部作品真的带给我很多的思考,包括其中的疑问都让我感觉自己在平等地与作者对话(我太胆大了)。最吸引我的还是咖啡的品质和味道!
  • 安置好了张逸后,便走进了小灶,从台上取了砂锅,放入未用完的草药,倒了水,放在一旁的小炉上煎,又从一旁取出个小布袋,袋子不重,显然里面的东西已经不多,果然在看到所
  • 腾讯上线微信信息加密小程序“mi信” 扫码可查看密信腾讯在微信端上线了一款名为“腾讯密信”小程序小程序介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敏感数据需要在开放网络
  • 生肉粉则是让我想起潮汕的“触肉”配合桔仔冰和凉粉是无敌了。生肉粉则是让我想起潮汕的“触肉”配合桔仔冰和凉粉是无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