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或可引玉!太阳能技术在刚刚出现时,相关材料污染重,造价高,遭受很多诟病。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太阳能技术已到得以大规模的应用,不但材料污染已微乎其微,且经济性越来越好,在世界能源体系中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未来船用替代燃料的应用,也将取决于技术的进展以及经济性的提升,以目前的进展预测的图景,可能被某种技术颠覆。 https://t.cn/A6hBahr2

航运需要选择低碳甚至零碳替代燃料。对于需要大量密集型能源的长距离航行船舶来说,选择是替代燃料一项艰巨的任务,不过,航运业或许在日益提升的相关技术下拥有更多选择!在进入业界视野的主要替代燃料中,当前受青睐度最高的是液化天然气(LNG)。

自2018年IMO明确碳减排的目标后,达飞轮船订造9艘23000TEU级和5艘15000TEU级LNG双动力船,中远海能将其在大连船舶重工(集团)订造的4艘超大型油轮升级为LNG双动力船,壳牌石油通过多家船东订造LNG双动力油轮,多家企业成为把LNG作为替代燃料应用在主流船型上的引领者。

由于在LNG船上的应用,LNG作为船用燃料的应用历史已超过10年,技术上已经较为成熟。2021年,越来越多的新造船选择应用LNG双动力系统。在集装箱船领域,这一年有73艘新造船确定选择应用这一系统,占比13%;在油轮领域,45艘新造船确定选择应用这一系统,占比17%;在散货船领域,36艘新造船确定选择应用这一系统,占比8%。克拉克森统计数据显示,在2021年新订单中,有315艘船舶确定选择LNG作为替代燃料,占比16%。

当然,也有很多船东仍旧谨慎确定替代燃料,选择“骑墙”。2021年,有71艘新造船采用一种便于在未来改装成可增加LNG驱动(LNG-ready)的设计。除了加装费用高、设计建造难度大等原因,当前LNG双动力系统甲烷(CH4)逃逸现象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据了解,CH4排放是全球变暖的第二大原因。虽然CH4比CO2受到的关注少,但甲烷减排对于避免气候变暖的也至关重要。与CO2相比,CH4在大气中的寿命较短,但吸收红外线能量的能力约是CO2的26倍。

此外,甲醇、二甲醚、乙醇以及液化石油气(LPG)等也进入航运业减少温室气体的候选名单之中。在这些燃料中,甲醇是一种可以与LNG相媲美的船用燃料。较之LNG的优势是,甲醇在常压常温下是液态,不需要降温加压液化,与传统燃料在船上的储存类似,但是甲醇的单位体积能量密度较低(见表),因此相对于传统燃料,需要较大舱容来储存。在港口加注可获得性方面则几乎与LNG相当,据了解,全球已有超过100个港口可以获取甲醇。

来源:《多措并举,航运业绿色化未来可期》,中国船级社《航运低碳发展展望2021》编写组,2021

2021年,马士基在韩国现代重工订造的(8+4)艘16000TEU级船选用甲醇双动力主机引发广泛关注。此外,这一年马士基在韩国现代尾浦订造的1艘2100TEU级船也使用这一动力系统。

从趋势上看,清洁能源混合动力新造船正呈逐步增加之势。船用主机巨头MAN认为:“双燃料主机订单规模正在扩大,当前其约占总体订单的1/3,传统主机占2/3。我们预计到2025年两种主机的订单比例将达到1∶1。”

不过,目前LNG或甲醇作为船用燃料均有一定比例的CO2排放,无法实现零排放。更为理想的生物燃料在生产和运输中也会产生CO2,而且作为其主要原材料之一的废弃食用油的供应量对于替代每年3亿吨油基燃料更是杯水车薪。

实际上,目前备受关注的替代燃料是可能支持船舶实现CO2零排放的。生物LNG可以达到更好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由“灰色”甲醇(将甲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O2排向大气)向“蓝色”甲醇(将甲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O2捕捉)的转变将进一步减少排放,再向“绿色”甲醇(甲醇由生物质原料直接获得,或使用捕捉封存的CO2与“绿”氢反应获得)转变便可实现最终理想。马士基在订造甲醇双动力集装箱船时也意在使用“绿色”甲醇,以便未来实现零排放。

在中国,“绿色”甲醇的示范生产已经实现,并有望取得进一步发展。2020年,由中国化学成达公司与海洋石油富岛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共同研发设计建设的全球首套5000吨/年CO2加氢制甲醇工业试验装置在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已实现稳定运行。目前,宁夏宝丰能源集团正在扩大其30 兆瓦的电解项目,到2021 年底将达到100 兆瓦,氢气将用于生产甲醇(BloombergNEF, 2021)。

与“绿色“甲醇的理念类似,航运业也在研究通过“绿”氨(NH3)等燃料实现零排放。

一直以来,氨主要运用于化肥工业。氨作为燃料的主机技术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燃料匮乏的比利时成功地在1941—1942年冬季的100辆汽车和从1943年起的8辆公交车上应用了氨和压缩的混合煤气(主要是氢气和一氧化碳)。随着航运业面临脱碳和摆脱对化石燃料依赖的压力,氨看起来是一种有强吸引力的替代燃料。

2019年12月,在“2019年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上,中国船舶集团发布氨燃料双动力概念超大型集装箱船,引发更多关注。

2021年,一些新造船订单采纳一种便于在今后改装成可增加氨驱动(Ammonia-ready)的设计。在这一年的新订单中,有34艘船舶选用这种设计。但是,氨燃料双动力主机现在仍在研发阶段,还没有成型的产品推出。根据主机厂商的信息,首台可燃烧氨的主机要到2023或2024年才会正式面世。

尽管氨作为燃料在船上的实际应用尚未真正开始,却是航运业实现零排放最具潜力的燃料。首先,氨是氮与氢的化合物,由于不含碳,因此在用作船用燃料时不会排放任何CO2,这创造了零碳推进的可能性。其次,从能量密度来看,氨的体积能量密度与甲醇相似,约为传统化石燃料的1/3,从而使得氨燃料在船上存储具有相对经济可行性。第三,氨的液化需要较少的冷却,在常压下-33°C左右,或者常温在1MPa左右即可成为液态,便于存储和运输(见表)。

但不可忽视的是,氨是一种有毒物质,并且对某些金属材料存在腐蚀性,这较传统船用燃料而言更加危险。此外,氨燃烧时会排出具有刺鼻恶臭的一氧化二氮,该物质也是较强的温室气体,这也是在技术上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与甲醇当前的生产状况类似,氨绝大部分是通过工业生产合成的,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要产生CO2,这种氨只能称为‘灰’氨。如果在源头生产过程中捕捉CO2,将可获得‘蓝’氨。生产‘绿’氨则需要利用绿色电能电解水等方式获取氢,再将氢与空气中的氮气合成。

既然“绿”氨需要氢来合成,那何不直接利用氢作为船用清洁燃料呢?实际上,氨是利用氢特性作为燃料,也被称为“氢基”燃料。尽管氢也是一种很好的燃料,但其要求的储存条件比较严苛,易燃易爆的特性导致其危险性较高,近海短程运输船舶会选择氢燃料电池驱动。

无论是”绿“色甲醇、“绿“氨、还是氢,在未来作为船用绿色燃料方面的应用,都离不开一个“电”的概念,这一切还要从“绿”电开始。

2021年,中远海运集团表示:“大力推进船舶受电和港口岸电设施升级改造,分步推动五星旗沿海航行船舶岸电改造,重点推进在建码头岸电配套设施建设;重点打造绿色航运样板工程和绿色航线,推进船舶岸电使用,实现自有船舶靠泊自有港口岸电使用,形成绿色航运建设和推广机制,完善相关标准规范……”岸电正成为其绿色转型的能源来源之一。

在当前全球主要依赖化石能源发电的背景下,岸电来源“绿色化”才能真正促进CO2的减排。近年来,全球有多个港口正通过将风电、光伏电等引入岸电系统实现真正的绿色岸电供应。例如,天津港从山西省河曲飞龙泉风电场、交口祝源光伏电站等50家风电及光伏发电企业采购的电能已输送至天津北疆港区智能化集装箱码头的岸电设施上。

除了岸电之外,电池动力船舶的订造也在增加。在2021年,有83艘船舶选择电池动力或电池混合动力系统,占比4.2%。这些新造船以沿海近洋运营为主。由于电池能源密度的瓶颈仍旧难以突破,以电池驱动的船舶更适宜承担短途运输任务。国际航运商会的研究也表明,要满足一艘全球航行的大型集装箱船的能耗需求,需要至少1万个动力电池,目前的电池技术尚不足以应用于远洋船舶。

然而,电能对于航运业走向“碳中和”仍然意义重大,前文所提及的“绿色”甲醇、“绿”氨以及“绿”氢无一例外需要电解水获取氢基。也就是说,电能的供应、尤其是绿色电能的充足供应是航运业实现碳减排的必由之路。

应该说,随着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获取技术的不断进步,清洁电能不断增多,将为绿色船用燃料的生产提供支撑。不过,一旦与一年超过3亿吨船用燃油当量进行换算,当前的清洁电能供应远远不足。有机构按当前航运业使用的能源量计算,如果完全转换为使用“绿”氨,需要消耗的电能约7万亿千瓦时,几乎与目前中国一年的总发电量相当。

低碳或零碳替代燃料在特性、经济性、可获得性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决定了其最佳应用场景将有较大不同,不存在赢者通吃的单一解决方案。对于远洋和近海航运而言,燃料的可获得性、体积能量密度和燃料储存条件将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目前来看可选方案主要有LNG、甲醇、氨等燃料,在氢的高能量密度储存问题解决后,中远期氢燃料将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方案之一。对于近岸和内河航运而言,燃料的储存和补给等相对容易实现,因此基于零碳燃料的动力方案选项会更加易于实施。相比较而言,现阶段的电池动力,尤其是可换电的电池动力方案,以及近中期可能形成技术突破的燃料电池方案,将会是比较有竞争力的零碳航运方案选项之一。《“脱碳”航程前的准备与思考————访中国船级社总裁莫鉴辉》,李英,2021)

在实现远期目标上,CO2捕捉或将成为一种替代方案,那么作为石化燃料的LNG甚至油基燃料或将更长久的作为船用燃料的组成部分。当前,已有相关项目取得进展。2021年初,挪威石油和能源部已批准由挪威石油(Equinor)、壳牌和道达尔联合开发的150万吨/年的“北极光”CO2运输和储存项目的开发计划,并已与两家公司签署了最终的国家支持协议。(《中国能源体系碳中和路线图》,国际能源署,2021)

#聚焦菏泽党代会# 【菏评】五年奋进一路歌 砥砺前行求突破——写在菏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之际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过去的五年,是菏泽励精图治、负重前行的五年,也是菏泽奋力赶超、发展最快的五年。五年来,在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勤劳、纯朴、智慧的菏泽人民干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难事,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多年梦想,创造了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特别是近三年来,我市抢抓“突破菏泽、鲁西崛起”重大机遇,全力推进重点产业、乡村振兴、城市功能、营商环境“四个突破”,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在“突破菏泽、后来居上”征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组组数字展示出巨变

五年长风破浪立潮头,五年沧桑巨变谱新篇。一组组数字,犹如一串串音符,奏响了菏泽快速发展的华丽乐章。

经济总量数字铺垫“实力”篇章。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77亿元,在全省排名提升5个位次、跃居第8位,实现了由“全省垫底”到“跻身中游”的历史性跨越。

财政收入数字谱写“质量”篇章。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2016年提升5个位次,达到284亿元,总量跃居全省第9位。高质量发展带来高质量的财政增长,鼓足了菏泽干事创业的底气。

城市财富数字开启“幸福”篇章。2021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854元,增速连续五年居全省首位。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5620亿元。居民收入的快速提升,资本的加速聚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人口红利数字交织“朝气”篇章。全市小学生在校人数由81万人增加至102万人,增长25.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彰显了菏泽城市发展的蓬勃朝气,预示着未来一个时期人口红利将持续释放。

2017年以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持续位居全省前列,特别是2019年“四经普”后,总量由全省第13位上升到第8位,其中2019年、2020年、2021年连续三年保持全省第8位,实现了由“全省垫底”到“跻身中游”的历史性跨越。

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上升到全省第9位,较2020年上升2个位次,较2017年上升4个位次,跻身全省中游。

2017年以来,全市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全省排名均保持“4年第1、1年第2”。

一个个亮点标明了前进的里程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市坚持以“重点突破”打破低层次平衡,通过打造局部高峰带动全面发展,干成了一批夯基垒台、蓄势聚能的大事要事,破解了一批长期存在、影响全局的瓶颈制约,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后来居上征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重点产业”突破成为最强引擎。“231”特色产业增量提质、全面发力,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快速膨胀,“一港四园”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规上企业产值三年实现翻番、达到605亿元,千亿级规模产业集群呼之欲出。高端化工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8.5%,一批强链补链项目建成投产,产业链条实现整体跃升。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机电设备制造、商贸物流“三个优势产业”提档升级,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蓬勃发展,奠定了转型升级的坚实基础。

“乡村振兴”突破推动农村换新颜。170万群众稳定脱贫,855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出列,历史性高质量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投资150多亿元,集结8万建设者,历时五年日夜奋战,完成了黄河滩区居民迁建重大民生工程、德政工程,14.6万滩区群众彻底摆脱黄患之苦,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城市功能”突破取得重大进展。城镇化率提高3.6个百分点,达到5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高速公路里程翻番、实现“县县通”,洙水河、新万福河航道顺利通航,牡丹机场、鲁南高铁建成投运,菏泽相继迈入“航空时代”“高铁时代”,千万人民实现了在家门口乘飞机、坐高铁的梦想,打破了数百年来制约发展的交通瓶颈,菏泽日益成为“水陆空”全方位立体交通新枢纽。

生物医药是菏泽重点打造的首选核心产业,已经形成了以现代医药港为引领,以菏泽高新区、定陶区、鄄城县、郓城县为支撑的“一港四园”集群发展格局,2021年规上企业产值达到605亿元。现代医药港于2020年8月启动建设,目前已签约40个优质项目,总投资130亿元。

菏泽举全市之力投入150多亿元,历经5年鏖战黄河滩、推进大迁建,于去年5月底28个村台社区和6个外迁社区全部分房到户,圆了14.6万滩区群众千百年来的“安居梦”。

菏泽是农业大市,拥有高标准农田600万亩,粮食总产连年稳定在140亿斤以上,占山东的1/7全国的1.2%,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9年以来,连续举办3届世界牡丹大会,以花为媒、广交宾朋。去年“两会一节”期间,累计举办各类活动134项,吸引200余万游客来菏观赏牡丹,旅游收入近70亿元,空前放大了节会效应,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大幅提升。

一串串成绩的背后是心血和汗水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团结一心、顽强拼搏的结果。在经济社会发展战场上,广大党员干部不惧艰险,舍小家为大家,夜以继日、连续作战,砥砺前行、真抓实干,战胜了一个个挑战,攻克了一道道难关,打赢了一场场硬仗。

纵观五年发展历程,之所以保持高速增长、实现加速崛起,不是一人一时之功,而是历届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一届接着一届,打基础、利长远,稳扎稳打干出来的;是广大党员干部不耻落后、谋事力做,带领全市人民以“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干劲、“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韧劲,少说官话、苦干实干拼出来的;是千万菏泽人民开拓创新、奋力拼搏,一点一滴积攒、一分一厘耕耘,用智慧和汗水奋斗出来的。

奋斗是最鲜明的底色,实干是最嘹亮的号角。五年来,菏泽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转变作风,人心思齐的风气正在形成,菏泽人工作态度明显转变,城市营商环境、文明程度显著提升,经济新环境高效便捷、规范透明。菏泽人的干事热情正如鲜明的朝阳一样喷薄欲出,用青春和汗水筑就菏泽新城,必将书写无愧于新时代的壮丽菏泽新篇章。

聚焦提升菏泽影响力,大力实施营商环境创新突破行动,政务环境持续优化。我市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三年突破计划,持续深化“一次办好”“一业一证”“市县同权”等改革,审批时限较法定时限压缩83%,累计颁发行业综合许可证数量居全省第2位。围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创新实施“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市县联动”服务机制,大力推行行政审批“2号公章”,投资环境持续优化,受理“吹哨”事项按时办结率100%。注重用改革思维、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破圈断链”,一批骨干企业涅槃重生。持续创新办好节会,“两会一节”大放异彩,“花开盛世”系列评选彰显“中国牡丹之都”品牌影响力。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尽管目前菏泽发展仍面临不少问题和不足,特别是经济基础还不雄厚、脱贫攻坚任务繁重、民生领域短板较多等,但我们坚信,困难动摇不了菏泽人民决胜全面小康的决心,也阻挡不住菏泽实现“后来居上”的脚步。只要持续保持这股奋进的劲头,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满弓劲发的奋斗姿态,深入研究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举措办法,充分挖掘增长潜力,不断厚植发展优势,奋力拓展发展空间,就一定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早日实现“后来居上”的宏伟目标!

作者:孙克勤
(信息来源:网信菏泽)

#菏泽##菏报时政##菏泽日报# #聚焦菏泽党代会# 【五年奋进一路歌,砥砺前行求突破——写在菏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之际】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过去的五年,是菏泽励精图治、负重前行的五年,也是菏泽奋力赶超、发展最快的五年。五年来,在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勤劳、纯朴、智慧的菏泽人民干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难事,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多年梦想,创造了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特别是近三年来,我市抢抓“突破菏泽、鲁西崛起”重大机遇,全力推进重点产业、乡村振兴、城市功能、营商环境“四个突破”,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在“突破菏泽、后来居上”征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组组数字展示出巨变

五年长风破浪立潮头,五年沧桑巨变谱新篇。一组组数字,犹如一串串音符,奏响了菏泽快速发展的华丽乐章。

经济总量数字铺垫“实力”篇章。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77亿元,在全省排名提升5个位次、跃居第8位,实现了由“全省垫底”到“跻身中游”的历史性跨越。

财政收入数字谱写“质量”篇章。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2016年提升5个位次,达到284亿元,总量跃居全省第9位。高质量发展带来高质量的财政增长,鼓足了菏泽干事创业的底气。

城市财富数字开启“幸福”篇章。2021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854元,增速连续五年居全省首位。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5620亿元。居民收入的快速提升,资本的加速聚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人口红利数字交织“朝气”篇章。全市小学生在校人数由81万人增加至102万人,增长25.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彰显了菏泽城市发展的蓬勃朝气,预示着未来一个时期人口红利将持续释放。

2017年以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持续位居全省前列,特别是2019年“四经普”后,总量由全省第13位上升到第8位,其中2019年、2020年、2021年连续三年保持全省第8位,实现了由“全省垫底”到“跻身中游”的历史性跨越。

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上升到全省第9位,较2020年上升2个位次,较2017年上升4个位次,跻身全省中游。

2017年以来,全市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全省排名均保持“4年第1、1年第2”。

一个个亮点标明了前进的里程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市坚持以“重点突破”打破低层次平衡,通过打造局部高峰带动全面发展,干成了一批夯基垒台、蓄势聚能的大事要事,破解了一批长期存在、影响全局的瓶颈制约,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后来居上征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重点产业”突破成为最强引擎。“231”特色产业增量提质、全面发力,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快速膨胀,“一港四园”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规上企业产值三年实现翻番、达到605亿元,千亿级规模产业集群呼之欲出。高端化工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8.5%,一批强链补链项目建成投产,产业链条实现整体跃升。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机电设备制造、商贸物流“三个优势产业”提档升级,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蓬勃发展,奠定了转型升级的坚实基础。

“乡村振兴”突破推动农村换新颜。170万群众稳定脱贫,855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出列,历史性高质量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投资150多亿元,集结8万建设者,历时五年日夜奋战,完成了黄河滩区居民迁建重大民生工程、德政工程,14.6万滩区群众彻底摆脱黄患之苦,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城市功能”突破取得重大进展。城镇化率提高3.6个百分点,达到5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高速公路里程翻番、实现“县县通”,洙水河、新万福河航道顺利通航,牡丹机场、鲁南高铁建成投运,菏泽相继迈入“航空时代”“高铁时代”,千万人民实现了在家门口乘飞机、坐高铁的梦想,打破了数百年来制约发展的交通瓶颈,菏泽日益成为“水陆空”全方位立体交通新枢纽。

生物医药是菏泽重点打造的首选核心产业,已经形成了以现代医药港为引领,以菏泽高新区、定陶区、鄄城县、郓城县为支撑的“一港四园”集群发展格局,2021年规上企业产值达到605亿元。现代医药港于2020年8月启动建设,目前已签约40个优质项目,总投资130亿元。

我市举全市之力投入150多亿元,历经5年鏖战黄河滩、推进大迁建,于去年5月底28个村台社区和6个外迁社区全部分房到户,圆了14.6万滩区群众千百年来的“安居梦”。

菏泽是农业大市,拥有高标准农田600万亩,粮食总产连年稳定在140亿斤以上,占山东的1/7全国的1.2%,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9年以来,连续举办3届世界牡丹大会,以花为媒、广交宾朋。去年“两会一节”期间,累计举办各类活动134项,吸引200余万游客来菏观赏牡丹,旅游收入近70亿元,空前放大了节会效应,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大幅提升。

一串串成绩的背后是心血和汗水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团结一心、顽强拼搏的结果。在经济社会发展战场上,广大党员干部不惧艰险,舍小家为大家,夜以继日、连续作战,砥砺前行、真抓实干,战胜了一个个挑战,攻克了一道道难关,打赢了一场场硬仗。

纵观五年发展历程,之所以保持高速增长、实现加速崛起,不是一人一时之功,而是历届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一届接着一届,打基础、利长远,稳扎稳打干出来的;是广大党员干部不耻落后、谋事力做,带领全市人民以“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干劲、“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韧劲,少说官话、苦干实干拼出来的;是千万菏泽人民开拓创新、奋力拼搏,一点一滴积攒、一分一厘耕耘,用智慧和汗水奋斗出来的。

奋斗是最鲜明的底色,实干是最嘹亮的号角。五年来,菏泽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转变作风,人心思齐的风气正在形成,菏泽人工作态度明显转变,城市营商环境、文明程度显著提升,经济新环境高效便捷、规范透明。菏泽人的干事热情正如鲜明的朝阳一样喷薄欲出,用青春和汗水筑就菏泽新城,必将书写无愧于新时代的壮丽菏泽新篇章。

聚焦提升菏泽影响力,大力实施营商环境创新突破行动,政务环境持续优化。我市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三年突破计划,持续深化“一次办好”“一业一证”“市县同权”等改革,审批时限较法定时限压缩83%,累计颁发行业综合许可证数量居全省第2位。围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创新实施“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市县联动”服务机制,大力推行行政审批“2号公章”,投资环境持续优化,受理“吹哨”事项按时办结率100%。注重用改革思维、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破圈断链”,一批骨干企业涅槃重生。持续创新办好节会,“两会一节”大放异彩,“花开盛世”系列评选彰显“中国牡丹之都”品牌影响力。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尽管目前菏泽发展仍面临不少问题和不足,特别是经济基础还不雄厚、脱贫攻坚任务繁重、民生领域短板较多等,但我们坚信,困难动摇不了菏泽人民决胜全面小康的决心,也阻挡不住菏泽实现“后来居上”的脚步。只要持续保持这股奋进的劲头,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满弓劲发的奋斗姿态,深入研究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举措办法,充分挖掘增长潜力,不断厚植发展优势,奋力拓展发展空间,就一定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早日实现“后来居上”的宏伟目标!(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孙克勤)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不想做你生命中的插曲,只想做你生命中最完美的结局活着吧: 长得比我丑多少倍的女人还活着,我这种无人喜欢的女人也不为此伤感。不管是否有乌云遮蔽,星星依旧闪烁,
  • 追根溯源的话,美国登月阴谋论其实是美国人自己搞出来的,后来的辟谣和解释也是由NASA自己来完成的,不过由于这个阴谋论受众太多,NASA后来就疲于应付了,最后干脆
  • 邮票设计采用先天八卦图版式,底图表现二十八星宿图和河图洛书,展示邵雍的学术源流和成就;邮票边饰选取了康节村、安乐窝、天津桥、邵雍墓四处地点作为设计素材,体现邵雍
  • 男子公开组虽然专业水平上不及男子高水平组,但赛事同样进行的激烈刺激,队员们的争胜欲望同样强烈,尤其是进入决赛的两只队伍,在晋级之路上也不断完成着自我提升。——苏
  • #姚琛[超话]##姚琛我愿用最初的心陪你走最远的路# 【蒙哥的每周福利放送开始啦】周五到了,周末还会远吗?蓝天白云,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不说了,我闻到了烤羊排的
  • 我喜欢通过用自己的努力和实力让别人闭嘴的人!然而粉圈自有说法,后来还听他粉丝尬吹普通市民饭桌上收录ft,也许流量就是能玩着赚钱吧,我不接受而已#韩旭谈喜欢肖战是
  • 首先,平台以“一旦售出、概不退票”的格式条款,减轻自身的责任,加重消费者义务,本身就不合情理。这就决定了所具有的双刃剑的特点,我们在操作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清醒,
  • 喜欢你是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事,因为想起你,觉得整个世界都变美好了。肖战平安喜乐@X玖少年团肖战DAYTOY 爱生活,爱肖战[心]#韩旭谈喜欢肖战是因为他不忘初心
  • 线上的买家也可以到我们基地里来全程体验蜂蜜的产出过程,这种可视化、体验式的经营模式是为了增加客户的信任感和放心度。“其实直播带货跟传统购物、电商购物在本质上是相
  • 博览群书是害人的学者做学问,大忌就是博览东一点,西一点,法国一句话古希腊两句话,就弄成“学木地沟油”了先贤有言,“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这是古人的文化语境,
  • 最近发现了一件事:知道你能够成为独当一面的大人,却仍然愿意把你当小朋友看待的人一定是很爱你的。能够包容你偶尔不理智不成熟的一面的朋友一定是你最宝贵的朋友,愿意陪
  • 100%纯羊奶,️No1益生元羊奶品牌长期喝可以降低心脏病 糖尿病的发病率~羊奶粉营养是牛奶粉的2倍尤其适合牛奶过敏人群~并且羊奶是最适合人体的营养品!100%
  • 其实,不管这篇文章是不是曹云金写的,既然曹云金否认了,那就说明他不想与郭德纲为敌了,否则他完全可以不予理睬。何云伟是郭德纲的大徒弟,但曹云金才是郭德纲最器重的人
  • #福建选调生考试[超话]##经管资讯# 【闽江学院2022届毕业生经济、旅游与外语行业专场招聘会成功举办】 11月3日,由新华都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外国语
  •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主管道格·菲爾德,還有3位蘋果汽車頂級經理在今年上半年離職,他們分別是蘋果自動駕駛汽車項目創始人之一本傑明·里昂、蘋果自動駕駛汽車安全與監
  • 3⃣️今天收到了我的前段时间买送的家书和票根啥的 家书大户了属于是4⃣️上周买的专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而当被问到他一共起诉了多少商家时,得到的回答是“
  • 不是很喜欢热闹 我是一个比较喜欢寂寞的人 大多时候并不觉得事物有什么好笑 我也并不渴望幽默风趣 我想比起开心快乐无忧无虑 我更希望我是沉默不语寂静无声可惜没有人
  • 为推进贺兰县全民健身事业进一步发展,决定举办2021年贺兰县《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测试时间、地点1.时间:2021年12月4-5
  • 再來就是點歌的前置,這場演唱會把點歌放在了唱歌前,也算是彩排,但這段talking可以說是整場演唱會最長的一段了,後面的火力全開歌單讓我瞠目結舌,且當中沒有休息
  • 网友看到几人的合影,纷纷留言他们的角色名字,有人直呼老段看上去年轻了,宝强的笑容还是那么单纯。王宝强的事业发展得很顺利,因为《士兵突击》让更多人看到了他的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