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的刚骨——要门与弘愿

  善导所说弘愿,总指四十八愿,当然涵盖摄生三愿,别指第十八愿,意在将释尊一代所说的五时八教皆纳入定散二门,化前序之文可见;并引导所有修学定散八万四千法之要门行者,归入本愿念佛之一门,《观经》流通文废立之释,甚为明白。

  善导废立之释,最後唯有弘愿念佛之一门。法然上人《选择本愿念佛集》的解释即已显明。法然上人《选择本愿念佛集》第十二章,後面解释说:

  凡散善十一,人皆虽贵,而於其中,此「四个行」,当世之人殊所欲之行也,以此等行,殆抑念佛。

  倩寻经意者,不以此诸行付嘱流通,唯以念佛一行即使付嘱流通後世。应知释尊所以不付嘱诸行者,即是非弥陀本愿之故也。亦所以付嘱念佛者,即是弥陀本愿之故也。今又善导和尚所以废诸行、归念佛者,非啻为弥陀本愿之行,亦是释尊付嘱之行也。

  故知诸行非机失时,念佛往生当机得时,感应岂唐捐哉!

  当知随他之前,虽暂开定散门,随自之後,还闭定散门;一开以後永不闭者,唯是念佛一门。弥陀本愿,释尊付嘱,意在此矣,行者应知。

  法然上人也说(法然上人全集288页):

  上人常向人云:「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并云:闻名不信如不闻,虽信不称如不信,唯应常称弥陀名。

  又云:《玄义分》所言「要门」者,定散二善也;定者息虑凝心,散者废恶修善。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

  此善导和尚之释也,如予者,不堪前之要门,故唯全凭弘愿也。

  又说(法然上人全集612页):

若有人问「定散诸行皆乘弘愿」者,可答然也,皆乘弘愿。

若有人问「定散诸行皆是弘愿」者,可答不然,唯念佛行。

  又说(法然上人全集302页):

  四十八愿一一皆有念佛往生义,故善导和尚释为「一一愿言」也。如「无三恶道愿」,恐惧三恶重苦之众生闻之,生欣慕心,而以念佛为正因也;自余诸愿准之。故四十七愿为欣慕愿,第十八愿为生因愿也。

  第十九愿者,为引导诸行之人,归入念佛之愿也。

  弘愿即是弘誓,亦即是本愿,本愿念佛门之摄机,弘广广大,故以弘愿或弘誓名之。净土三经唯标本愿门之念佛一行,唯念佛一行是本愿门,此本愿门之念佛,非定非散,超定超散。

  故《大经》说: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易行品》说: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往生论》说: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又说:

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往生论注》说: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

  《往生论注》後面结论引用三愿,其根本是第十八愿,以第十八愿为四十八愿之根本与代表。《观经》《小经》也都由第十八愿所开展。所以要门最後导归弘愿念佛一门。善导大师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显示要门乃所废,弘愿乃所立,废立之意显然。这是本宗的宗骨,虽然国情民情有所不同,宗骨不可模糊或模棱两可,要旗帜鲜明,否则失去方针。

  善导大师《观经疏》说:

  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定散六度万行)得为比类。

  善导大师《般舟赞》说:

种种思量巧方便,选得弥陀弘誓门;

一切善业回生利,不如专念弥陀号。

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

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万行具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为尊,

门门不同八万四,为灭无明果业因,

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普劝有缘常念佛,观音大势为同学。

若能念佛人中上,愿得同生诸佛家。下品下生深义——净土宗之精华
  下品下生显示净土宗之精华。

  《观经》在说三种法门:定善,散善,念佛。

  故善导大师《观经疏》「要弘二门判」说:「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下辈三品曾无一善,乃是恶机,非定善之机,亦非散善之机,既不属定善摄,亦不属散善摄。是三福无份,无善可回向,唯依靠念佛而得往生弥陀净土。

  若论下品下生之机,有三缺一得。

  一、缺时:时已不及。二、缺法:定散二善修不起。三、缺力:即使能修定散二善,其善力亦不能灭其重罪。一得:唯有念佛,来得及,修得来,功德能够消灭生死重罪,更能往生弥陀净土。故善导大师说:「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故知念佛非定善非散善,而其功德超越定善超越散善,非定善散善功德所能相比,故其往生亦超越品位阶级。

  故下辈三品唯有依靠念佛往生,念佛非定善非散善,非要门摄,是弘愿行,超定善超散善。故念佛谓之「非定非散之念佛」,亦谓之「超定超散之念佛」。

  问:念佛既属弘愿摄,功德超绝,超定超散,非定善非散善可以比类,何在下品?往生得益最差?

  答:念佛乃是极善最上之法,其得益最胜,非得益最差。为了显示弘愿念佛得益最胜,功德超越散善三福,并以之劝导散善众生,由三福而归入弘愿念佛,故念佛特别在下品宣说,特以下机显现念佛之最胜,所谓「以极恶最下之机,显极善最上之法」。何以故?上辈三品修散善行福,中辈的中上与中中修散善戒福,中下修散善世福,而下辈三品是三福无份的造罪凡夫,其余要门定散二善都无力救彼,唯弥陀弘愿念佛法门,令三福无份的罪恶众生,消除生死重罪,脱离地狱苦海,得生弥陀净土。由此显示弘愿念佛,功胜散善三福,从而劝导散善众生,由三福而归入弘愿念佛。故佛赞说:「若念佛者,则是人中芬陀利华。」意指但能念佛,即是人中未来之佛,故善导大师说:「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又说:「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因此,释尊虽广说定善十三观与净业三福的要门,但最後舍要门而不付嘱,唯劝众生「持无量寿佛名」,亦即唯流通弘愿门之本愿称名念佛。故善导大师解释说:「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此即舍要入弘,劝导众生舍定散要门,归入弘愿专称。亦显本愿念佛,非定非散,超定超散。

  佛以下品下生之机,突显本愿称名,方法至简至易,功德最胜最上;虽行者三业无功,然弥陀法体独显,且功超定散,不藉机作,是为本愿称名之弘愿念佛。

  故知:念佛功德超越定善超越散善,念佛往生超越品位阶级,故《小经》唯说「执持名号」,不论辈品;其往生「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世人皆求上品上生,岂不知上品上生犹属散善所摄。

  又,下品下生之念佛往生,虽说十二大劫莲花方开,此乃抑止之意,警惕不可犯五逆谤法之重罪。若原非下品下生造恶之机,则其念佛往生,固然不在下品下生的阶位,亦不在上辈与中辈的阶位,因其非修三福之故。故知念佛超越品位阶级,得益最胜。

  又,辈品乃为说明阎浮提众生的机类。故善导大师说:「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若原为要门之机,而不依靠自己之要门功德之回向,完全以念佛依靠弥陀功德,则不在辈品之中,即是超越辈品,即是无千差万别之辈品,万机万品通通成为「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法界皆兄弟」之念佛一机,以弥陀功德,超胜超绝自己任何修行之功德之故。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故昙鸾大师说:「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

  故下品下生即是以事相,解释第十八愿之道理,事理双彰,以显净土宗之精华。

《贤愚因缘经 卷一》(北魏沙门慧觉译、新译圆照法师)

摩诃萨埵以身施虎缘品第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乞食时到。着衣持钵。独将阿难。入城乞食。时有一老母。唯有二男。偷盗无度。财主捕得。便将诣王。平事案律。其罪应死。即付旃陀罗。将至杀处。
遥见世尊。母子三人。俱共向佛。叩头求哀。唯愿天尊。垂济苦厄。救我子命。诚心款笃。甚可怜愍。如来慈矜。即遣阿难。诣王请命。王闻佛教。即便放之。得脱此厄。感戴佛恩。欣踊无量。
寻诣佛所。头面礼足。合掌白言。蒙佛慈恩。得济余命。唯愿天尊。慈愍我等。听在道次。佛即可之。告曰。善来比丘。须发自堕。身所著衣。变成袈裟。敬心内发。志信益固。佛为说法。诸垢永尽。得阿罗汉道。其母闻法。得阿那含。
尔时阿难。目见此事。叹未曾有。赞说如来若干德行。又复呰嗟。母子三人。宿有何庆。值遇世尊。得免重罪。获涅槃安。一身之中。特蒙利益。何其快哉。佛告阿难。此三人者。非但今日蒙我得活。乃往过去。亦蒙我恩。而得济活。阿难白佛。不审世尊。过去世中。济活三人。其事云何。
佛告阿难。乃往久远阿僧祇劫。此阎浮提。有大国王。名曰摩诃罗檀囊。秦言大宝。典领小国。凡有五千。王有三子。其第一者。名摩诃富那宁。次名摩诃提婆。秦言大天。次名摩诃萨埵。此小子者。少小行慈。矜愍一切。犹如赤子。
尔时大王。与诸群臣夫人太子。出外游观。时王疲懈。小住休息。其王三子。共游林间。见有一虎适乳二子。饥饿逼切。欲还食之。
其王小子。语二兄曰。今此虎者。酸苦极理。羸瘦垂死。加复初乳。我观其志。欲自啖子。二兄答言。如汝所云。弟复问兄。此虎今者。当复何食。二兄报曰。若得新杀热血肉者。乃可其意。又复问曰。今颇有人。能办斯事救此生命。令得存不。二兄答言。是为难事。
时王小子。内自思惟。我于久远生死之中。捐身无数。唐舍躯命。或为贪欲。或为嗔恚。或为愚痴。未曾为法。今遭福田。此身何在。
设计已定。复共前行。前行未远。白二兄言。兄等且去。我有私缘。比尔随后。作是语已。疾从本径。至于虎所。投身虎前。饿虎口噤。不能得食。尔时太子。自取利木。刺身出血。虎得舐之。其口乃开。即啖身肉。
二兄待之经久不还。寻迹推觅。忆其先心。必能至彼。餧于饿虎。追到岸边。见摩诃萨埵死在虎前。虎已食之。血肉涂漫。自扑堕地。气绝而死。经于久时。乃还稣活。啼哭宛转。迷愦闷绝。而复还稣。
夫人眠睡梦有三鸽。共戏林野。鹰卒捉得其小者食。觉已惊怖。向王说之。我闻谚言。鸽子孙者也。今亡小鸽。我所爱儿。必有不祥。即时遣人。四出求觅。
未久之间。二儿已到。父母问言。我所爱子。今为所在。二儿哽噎。隔塞断绝。不能出声。经于久时。乃复出言。虎已食之。
父母闻此。躃地闷绝而无所觉。良久乃稣。即与二儿夫人婇女。驰奔至彼死尸之处。尔时饿虎。食肉已尽。唯有骸骨。狼藉在地。母扶其头。父捉其手。哀号闷绝。绝而复稣。如是经久时。
摩诃萨埵。命终之后。生兜率天。即自生念。我因何行。来受此报。天眼彻视。遍观五趣。见前死尸。故在山间。父母悲悼。缠绵痛毒。怜其愚惑。啼泣过甚。或能于此丧失身命。我今当往谏喻彼意。
即从天下。住于空中。种种言辞。解谏父母。父母仰问。汝是何神。愿见告示。天寻报曰。我是王子摩诃萨埵。我由舍身济虎饿乏。生兜率天。
大王当知。有法归无。生必有终。恶堕地狱。为善生天。生死常涂。今者何独没于忧愁烦恼之海。不自觉悟勤修众善。父母报言。汝行大慈。矜及一切。舍我取终。吾心念汝。荒塞寸绝。我苦难计。汝修大慈。那得如是。
于时天人。复以种种妙善偈句。报谢父母。父母于是小得惺悟。作七宝函盛骨着中。葬埋毕讫。于上起塔。天即化去王及大众。还自归宫。
佛告阿难。尔时大王。摩诃罗檀那者。岂异人乎。今我父王阅头檀是。时王夫人。我母摩诃摩耶是。尔时摩诃富那宁者。今弥勒是第二太子摩诃提婆者。今婆修蜜多罗是。尔时太子摩诃萨埵。岂异人乎。我身是也。
尔时虎母今此老母是。尔时二子。今二人是。我于久远。济其急厄危顿之命。令得安全。吾今成佛。亦济彼厄。令其永离生死大苦。尔时阿难一切众会。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白话文】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那时到了乞食的时候,世尊披上袈裟托起钵盂,只带着阿难进城乞食。当时有一个老母只有两个儿子,他们肆意偷盗,结果被物主抓住,于是将其扭送到国王那里。依据法律审定,他们被判处死罪,随即交付给旃陀罗,带到刑场。
远远望见世尊,母子三人一齐向佛磕头哀求,老母说道:“恳请天尊度济苦难,救救我儿子的性命。”诚心恳切,极为可怜。如来慈悯,立即派阿难到国王那里请求饶其性命。国王听从佛的指示立即放了他们。他们脱离这次危难后,对佛感恩戴德,无比欢喜激动。
随即来到佛前,以头礼佛足,合掌说道:“承蒙佛的慈恩,才得以保全我们的性命。恳请天尊慈悯我们,允许进入修道的行列。”佛立即答应,说道:“善来比丘!”于是须发自落,身上所穿的衣服变成袈裟。他们生起了由衷的恭敬心,志向和信心更加坚固。接着佛又宣说佛法,使他们的障垢彻底消除,证得阿罗汉果。母亲听法后证得阿那含果。
当时阿难亲眼目睹此事,感叹前所未有,称赞如来种种德行。又感慨地询问道:“他们母子三人往昔有什么善根,能够值遇世尊,免除重罪,获得涅槃的安乐呢?一生之中蒙受如此不寻常的利益,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啊!”佛告诉阿难:“这三个人不但今天靠我得以活命,在过去世中也曾蒙受我的恩惠而保全性命。”阿难对佛说:“不知世尊在过去世中救活他们三人的事情是怎样的呢?”
佛告诉阿难:“久远阿僧祇劫以前,此阎浮提有一位名叫摩诃罗檀那(汉语“大宝”)的大国王,统领五千小国。国王有三个儿子,长子名叫摩诃富那宁,次子名叫摩诃提婆(汉语“大天”),小儿子名叫摩诃萨埵。这个小儿子从小行为慈善,犹如赤子一般怜爱一切生命。
有一次大王和大臣们、夫人、太子出外游玩,国王有些疲倦,就停下来稍做休息。三个王子一起到林间玩耍。他们看见一只母虎正在给两只虎仔喂乳,母虎因饥饿逼迫,又打算吃掉两只虎仔。
小王子对两位兄长说:‘现在这只母老虎极为悲苦,瘦弱得快要死去,再加上刚给新生的虎仔喂过奶,我观察它的意思是想吃掉自己的孩子。’两位兄长答道:‘正如你说的那样。’小弟又问兄长:‘这只老虎现在还可以吃什么呢?’两兄长回答说:‘倘若能得到刚杀的温热血肉,才能合它的意。’小弟又问道:‘现在是否有人能做这件事,拯救它们的生命令存活下去呢?’两兄长答道:‘这是件很难办的事。’
这时小王子心中暗想:‘我在漫长的生死轮回中无数次抛弃身体,但都是白白地丧失身命。有的是因为贪欲,有的是因为嗔恚,有的是因为愚痴,没有一次是为了正法。今天有幸碰到福田,这个身体为何不能舍弃呢?’
打定主意,又同两兄长向前走,没走多远,对他们说:‘两位兄长且先走一步,我有点个人的事要办,随后就来。’说完这话,他赶紧从原路跑回老虎所在的地点,把自己的身体卧放到饿虎面前。而饿虎却虚弱得不能张嘴进食。这时太子便取来锋利的树枝刺破身体流出鲜血,饿虎舔了以后,口才能张开,随即吃太子身上的肉。
两位兄长等了好久也不见他回来,便根据他刚才的迹象进行推测,再想到他平日的善心,断定一定是跑回去以身喂饿虎了。二人追到岸边,只见摩诃萨埵死在老虎面前,虎已经将他吃掉,血肉满地。二人见此情景扑倒在地,气绝而昏了过去,经过很久才苏醒过来。醒后又哭泣不止,悲痛气绝,死去活来。
王后在睡梦中见到三只鸽子一起在林野间戏耍,突然最小的鸽子被老鹰捉住了。醒来后非常害怕,向国王说道:‘我听谚语说:鸽子象征子孙。现在梦见失去小鸽子,我最疼爱的孩子一定有不祥之事!’立即派人四处寻觅。
过了不久,两个儿子已经回来。父母问道:‘我们最疼爱的幼子现在哪里?’两个孩子哽噎着说不出话。过了好久才出声道:‘他被老虎吃掉了。’
父母听到这个噩耗,顿时仆倒在地,昏死过去,失去知觉。很久才苏醒过来。大王马上和二儿、夫人、宫女等奔至小儿死难的地方。这时饿虎已将身肉吃光,只剩下骸骨散乱于地。母亲捧着他的头,父亲抓着他的手,哀号昏厥,死去活来……如是经过了很长时间。
摩诃萨埵命终后转生在兜率天,他暗自想到:‘我因什么善行感受这种报应呢?’于是用天眼洞察世间,周遍观察五趣,看见自己前世尸骸仍在山间,父母悲伤怀念,痛苦不已。他担心父母因迷惑无知而过度哀哭,可能会丧失生命,自忖我现在应当前去开劝他们。’
于是就从天而降,停在半空中,以种种话语劝解父母。父母仰头问道:‘希望告诉我们你是哪位天神?’天人随即答道:‘我就是摩诃萨埵王子。我因为舍身救饿虎,已转生兜率天了。
王应当知晓:存在的法归于空无,生必有死,做恶堕入地狱,行善生于天界,生与死都是自然规律。如今何必沉溺在忧愁烦恼海中而不觉悟勤修众善呢?’父母答道:‘你修大慈心怜爱一切生命,舍弃我们而选择牺牲。可我们却因想念你而昏绝心碎,痛苦无比。你怎么能这样来修大慈大悲呢?’
此时天人又用种种善妙辞句答谢父母。父母于是略微有些醒悟,便做成七宝盒子,将骨骸装到里面,埋葬后在上面建塔。天人这才离去,国王和眷属们也返回王宫。”
佛告诉阿难:“当时的摩诃罗檀那大王,并非别人,正是我现在的父王阅头檀;当时的王后,就是我现在的母亲摩诃摩耶;当时的大太子摩诃富那宁,就是现在的弥勒菩萨;第二太子摩诃提婆,就是现在的婆修蜜多罗;当时的小太子摩诃萨埵,也不是别人,就是我自身啊!
当时的母虎,就是现在这个老母亲;当时的两个虎仔,就是如今她这两个儿子。我在很久以前,就曾救济他们处于危急难困的生命,使其得到安全。现在我成就佛果,同样解救他们的危难,并使其永远摆脱生死大苦。”当时阿难和在场大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素书 (全文)

原始章第一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慧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

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

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

正道章第二

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

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此人之豪也;

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茍免,见利而不茍得,此人之杰也。

求人之志章第三

绝嗜禁欲,所以除累。抑非损恶,所以让过。贬酒阙色,所以无污。避嫌远疑,所以不误。博学切问,所以广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恭俭谦约,所以自守。深计远虑,所以不穷。亲仁友直,所以扶颠。近恕笃行,所以接人。任材使能,所以济物。殚恶斥谗,所以止乱。推古验今,所以不惑。先揆后度,所以应卒。设变致权,所以解结。括囊顺会,所以无咎。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终。

本德宗道章第四

夫志,心笃行之术。长莫长于博谋,安莫安于忍辱,先莫先于修德,乐莫乐于好善,神莫神于至诚,明莫明于体物,吉莫吉于知足,苦莫苦于多愿,悲莫悲于精散,病莫病于无常,短莫短于苟得,幽莫幽于贪鄙,孤莫孤于自恃,危莫危于任疑,败莫败于多私。

道义章第五

以明示下者暗,有过不知者蔽,迷而不返者惑,以言取怨者祸,令与心乖者废,后令缪前者毁,怒而无威者犯,好众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凶,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近色远贤者昏,女谒公行者乱,私人以官者浮,凌下取胜者侵,名不胜实者耗。

略己而责人者不治,自厚而薄人者弃废。以过弃功者损,群下外异者沦,既用不任者疏,行赏吝色者沮,多许少与者怨,既迎而拒者乖。

薄施厚望者不报,贵而忘贱者不久。念旧而弃新功者凶,用人不得正者殆,强用人者不畜,为人择官者乱,失其所强者弱,决策于不仁者险,阴计外泄者败,厚敛薄施者凋。战士贫游士富者衰;货赂公行者昧。

闻善忽略,记过不忘者暴;所任不可信,所信不可任者浊。牧人以德者集,绳人以刑者散。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赏不服人,罚不甘心者叛。赏及无功,罚及无罪者酷。听谗而美,闻谏而仇者亡。能有其有者安,贪人之有者残。

安礼章第六

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预定谋。福在积善,祸在积恶。饥在贱农,寒在堕织。安在得人,危在失事。富在迎来,贫在弃时。

上无常操,下多疑心。轻上生罪,侮下无亲。近臣不重,远臣轻之。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枉士无正友,曲上无直下。危国无贤人,乱政无善人。

爱人深者求贤急,乐得贤者养人厚。国将霸者士皆归,邦将亡者贤先避。地薄者大物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树秃者大禽不栖,林疏者大兽不居。山峭者崩,泽满者溢。弃玉取石者盲,羊质虎皮者柔。衣不举领者倒,走不视地者颠。柱弱者屋坏,辅弱者国倾。足寒伤心,人怨伤国。山将崩者下先隳,国将衰者人先弊。根枯枝朽,人困国残。与覆车同轨者倾,与亡国同事者灭。见已生者慎将生,恶其迹者须避之。

畏危者安,畏亡者存。夫人之所行,有道则吉,无道则凶。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非其神圣,自然所钟。

务善策者无恶事,无远虑者有近忧。

同志相得,同仁相忧,同恶相党,同爱相求,同美相妒,同智相谋,同贵相害,同利相忌,同声相应,同气相感,同类相依,同义相亲,同难相济,同道相成,同艺相规,同巧相胜:此乃数之所得,不可与理违。

释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逆者难从,顺者易行,难从则乱,易行则理。如此理身、理家、理国,可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意大利对中国旅客强制实行新冠快速检测# 其实这波我们放开外国变脸的情况,具体问题还是要具体分析一下比如法国,呼吁开放,然后我们真开放了,他说欢迎你来也许他是想
  • 所以没有绝对的小人,绝对的君子,你把这件事处理得合理,大家心悦诚服,那你就是大家心中的君子,你偏心,自私,强词夺理,肯定会给人不舒服的感觉。5、一个不孝顺的人,
  • 如果每一天你想将你的大我带进你的生活,而增加你对自己的爱,那么你不妨找一项灵魂的特质,当你有时间时,就让自己想这份特质。 另外一点,你对实相的信念,创造你的生
  • 而几年前,袁姗姗也是凭借“马甲线女王”这个称号爆火了一把,也让当时很多黑她的人感到惊讶,如今好几年过去了,她的马甲线依然坚挺,甚至更明显。[闭嘴]于是,是针
  • 2、比起远方,与‮秀优‬的人同行更重要‮敏俞‬洪曾说:‮朋交‬友的时候,‮实其‬应该‮为宁‬牛后,不为鸡头,交往‮大一‬堆人,结果发现,‮己自‬是最牛的,从任‮
  • 每一次神舟回家都降落在内蒙古,每一次航天员回归地球都投入到大草原的怀抱里。  多年来,一提起神舟载人航天飞船,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美丽的四子王旗。
  • 广州海南交友贴165cm/50kg,H,95后,在广州打工的海南人,性格随和,接受适应能力较强,任何新事物新观点都可以试着理解接受,so~我比较喜欢不拘谨开放式
  • 这种情况,如果怕冷比较严重,可以用桂枝汤,桂枝汤出自《伤寒论》能调和营卫,有治疗“自汗出”的功效,既能止汗,又能散寒。如果仅仅是出汗,恶寒症状不明显,可以吃点玉
  • -完-【阅读雨城|魏鑫:雨城印象】到雨城工作快三年了,孩子的牵绊和疫情的限制,禁锢了我的足迹,在这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我踏足在雨城的街道、小巷,行走于江边、山间
  • 放下过往,谁的人生都有光彩和隐晦的瞬间,不必将凡事都拧在手里。三十岁的人生不能再浑浑噩噩,事事拎不清楚,多想再做,才算“成人”。
  • 你要永远眉眼带笑,时光会给你最好的温柔 #刘宇宁官宣加盟江苏卫视跨年# 。#摩登兄弟[超话]# @摩登兄弟刘宇宁刘宇宁宁远舟[给力]刘宇宁一念关山刘宇宁紫川[
  • #张泽禹[超话]#“枫叶被风拂起又掉落,入眼的是眉眼带笑的她 秋冬的温柔与浪漫集齐一身” " , ." #贺峻霖[超话
  • 人一辈子能够轰轰烈烈的爱几次,若是无缘,多少人是近在咫尺也不会多看一眼,更不会相识相爱,只要跟自己认定的人在一起,哪怕只有几年的好日子,也值了,老天爷让我认识你
  • 完蛋了[委屈]看了PRxPrince彻底被小灰灰俘虏了[awsl][awsl][awsl]私は永久輝せあの捕虜です[偷乐]之前看的剧小灰灰全是给top出女役[允
  • 又到了英国警方沃尔沃警车合集时间1. V60 R-Design D4 FWD2. V60CC B4 AWD 快速响应3. V60CC B4 AWD 快速响应4.
  • 整治期间,全体参战民辅警密切配合、协同作战,规范执勤、文明执法,以商场、餐饮等场所周边道路为整治重点,同时突出农村地区及城乡结合部,合理设置执勤点位,科学部
  • ——汪国真12.我始终相信,走过平湖烟雨, 岁月山河,那些经历劫数, 尝遍百味的人,会更加生动而干净。——汪国真12.我始终相信,走过平湖烟雨, 岁月山河,那些
  • 奖品珍贵不容错过,心动就速速关注转发吧~[好喜欢]伊织萌×莱莎合作企画特别页面:#炼金画房2022# 绘画&Cosplay募集企画正在举办!即日起关注
  • 总之,A股市场只要是主力认准的方向,一直要挖到十八层还要干几脚,就相当于前期炒作新冠病毒一样,从医药一直抄到墓地,主力都给你安排好了!但是,正常的保养是达不到的
  • 终于明白她私教课的意义了,抠的无比细节,要求做到跟她类似[苦涩]关键还要到了合影!2022年末,真的圆满了,披星戴月的赶路,见到了喜欢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