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

善人说:人都有道,不必外求,先要求己,不要管人,管人是假,管己是真,自己不真,众人不服。人人都说敬天地,孝父母,岂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敬天,先要清性,性不清不能孝父,要想敬地,先要净心,心不净不能孝母,心性不清楚,说是孝敬二字,等于骂人,那是万万做不到的事。

二、大同

见龙于清光绪三十三年时同善人出游,于路上而问曰,将来世界如何,善人曰大同 ,那时女子皆读书,人皆自立,人皆立业,女子并且可以考试,可以做官,男女一体,人民不准私放账,不许私借款,人无争贪,也无倚赖,我因此故,才创办女学 ,做个大同先导。

三、谈天

善人说:人得天道,才能享天福,虽然天道太远,知天很难,若能缩回来,知性最近,性中有天,命即是人,知人知性即知天。不可往远求。人为什么不研究天,因为近世人道与天道不合,才把天离了。不是任性,即是怨命。所以生灾长病,人能 得着天道,就算与天搭茬。知进知退,无挂无碍。这才无入而不自得,与天同体。

四、忘天

善人说:道是天道,人人都有,并未离开人,因人是天生的,什么时候求,什么时候应。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有。天道未把人忘了,像当老人的,每天要问老人怎么当,问过百天便可得着命。有不会的道你若是存真了,自然有明白那一天,可是人做事不寻天理,或是不孝老人,或是违天而行,也是把天忘了。

五、言道

见龙曰:道无形象,知之不难,得之不易。此中消息,纸不能书,手不能授,口不能传,反求吾心,必有所得。得之则乐不可止,富贵不足以易之。贫贱不足以困之。究竟道是何物,闻道如何光景,得道如何快乐。其中美富,还须自己开门去看, 那时才能信得真,行得去。

六、虑道

见龙问于善人曰,你以往之事何以不忘。善人说:凡作过的事,闲时要虑。虑明白 谓之觉,作过不知谓之迷,迷者即是众生。你学道先得考查,身界行的什么,心界存的什么,性界明的什么,得暇格物自己,以往行的对不对,现下行的何如,将 来要怎样做,人是知多大管多远,我早先不知,才生气长病,以后虑明白了,乃登觉路。见龙退而自虑,于是得道。

七、得道

见龙说,人欲得道,都往外求,其实不是,学道如掘井,得道如汲泉,是自内而生 的,非由外而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用若无,不取若空,才算得道。苟专靠见闻以为得,乃系由外而入,是为记闻之学,谓之取法,不可以言得道。所以学道 ,要从心性上用功夫,久之豁然贯通,自然左右逢源。

八、讲道

善人说:志是佛道,意是神道,心是人道,脾气是鬼道,闹脾气神即散,立志佛就来,但鬼道不明不识人,人道不会不识神,神道不通不识佛,人能把天性收回,万事皆知。灾殃全消。把意诚住万事皆灵,苦恼全无,把心定住万事皆会,困难全了,把身子练好,到处有缘,即是佛国现前。

九、道困

朱允恭问善人说,我怎有时不乐,善人说,你还在好歹之中,被好一拨弄,心就乐 ;被歹一拨弄,意就沉了。见好就乐是意界,歹也乐才是志界。人如不被阴阳所弄,才算有道。好是阳,歹是阴,松柏不被阴阳所困,冬夏常青,鲜花被阴阳所弄, 荣枯有定。有道之人,能会拨阴取阳,不为阴阳所困,才算出数。

十、论教

善人说:这回换世界,风俗得改。譬如去年种高粮,把楂子刨去,才能再种。现下人说佛教好。岂知老佛已回西天,因为人不信他,又另换新佛来了,我昔年劝世,不敢带书,怕人问我是哪教。遇什么教,我就是什么教,现下万教齐发,不合万教的,就是未得教的真义,将教分别为万。即是万教的罪人,那年我在朝阳基督会,问我是什么教,我说没有教,他把我好损,你没有教,还没有你父教母教吗?其实道是一个,教是一理,人要不真,也难得道

《金刚经》中三心不可得的境界是什么

《金刚经》讲,一个修行的人要达到三心不可得的境界。三心者,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

这三种心都是人们妄想中的影子。我们坐在禅堂里可以观察一下,一支香下来,我们内心活动的内容是什么?无非是昨天的事、前一念的事,都属于过去心;或是明天的事、下一念的事,这就是未来心;有时肚子饿了、口渴了,想要吃饭喝水,这就是现在心。

所谓心有所住,不是住在过去,就是住在未来,或住在现在。心有所住,就有障碍,就跳不出妄想杂念的圈子。当年六祖大师听人诵《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突然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多么微妙的说法!

我们常常看到寺院的方丈室里挂着“应无所住”的条幅,作家们也以此为题来写文章,修行人也以此为要求。达到“应无所住”,我们的心就有大智慧,我们的心就能够超越一切障碍,广大无边,所以这三心就是妄想心,就是修行的大障碍。

过去心就是我们曾经历过的种种事情。当我们坐下来的时候,风花雪月,一切好的和坏的境界都出现在脑海中,就像波涛一样滚滚不息,使我们的心平静不下来。

有时会留恋过去,恐惧过去,诅咒过去,好的就会留恋,坏的就恐惧,对我有损害的就诅咒。有时在想明天,想未来,会有美好的前途,做生意的想发大财,做官的想升大官,做学问的想著书立说,各色人等,都有对未来的安排,这些都是属于未来的心。我们随时都会有饥渴冷暖的情况,饥要吃饭,冷要添衣,渴要喝水,热要荫凉,这都是现在心。

我们的心总要有个依托,不能住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那到底要住在哪里呢?有依托就有所住,可《金刚经》明明告诉我们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又要生其心,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正因为有这样的矛盾,所以我们就要研究这颗心是不是应该无所住,才能有大智慧,才能超越一切障碍,突破一切局限。为什么心要无所住?

因为客观世界瞬息万变,特别是在今天这个科技文明时代,在科技文明的带动下,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都在瞬息万变。就拿军事来说,在科技文明的推动下,各个国家的军事技术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变化,有些非常落后的国家居然也能够发射卫星,这就是变化。

世间的事变化的速度如闪电雷鸣,快得不得了。如果我们的思想不能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老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那你就永远也跟不上这个不断发展的形势,你所掌握的知识情报永远是昨日的黄花。事物在变化中前进,我们认识事物的智慧不能停留,停留就落后了,停留了就被局限了,停留了就受欺骗了。

境是无住的,心也要无住。一切境无住,就是世间万法无常,万法皆空,万法时时都在变化。

昨天有一万元钱,那就是万元户,如果老停留在这个水平,总觉得万元户不错,老是抱着那一万元钱,不图进步,那你就会变成一个穷人了。按照现在的经济水平来讲,你说自己是个万元户,肯定会遭到别人的嘈笑,现在有些人月薪几十万元,一万元算得了什么呢?

情况在变,你老停留在原来的地方,原来的水平,那就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这些虽然都是世间法,但要以世间法来认识出世间法。

出世间法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就是要破除一切执著,断除一切烦恼,超越一切障碍。站在一个无人超越的高度来观察人生所有的问题,来观察世间所有的问题,你就不会被眼前的事物所迷惑,你就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你就能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我们往往会迷失在财、色、名、食、睡五欲当中,其实五欲也靠不住,都在瞬息万变。

一切事物都是缘起性空,都了不可得。你若执以为真,执以为实,执以为常,你就上当了。根据《金刚经》的意思接着讲: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不要住色生心,不要住声、香、味、触、法生心,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要生“无所住心”。

住色生心就会被色欺骗,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就会被声、香、味、触、法欺骗,六尘把你绑架了,让你不得自由,不得自在。我们要超脱六尘,超脱五欲,就要用大智慧来观察心灵的出路,人生的解脱,智慧的圆满。

那么在具体操作上,无所住心应从何处下手呢?历代祖师告诉我们:就安住在当下这一念上。当下这一念也是无住的,说是当下,已经不是当下了,只要你的觉照力和当下的心念紧密结合起来,连成一体,这就是无住生心的境界,就是在向无住的智慧靠扰。

佛法的各种法门都强调要把握好当下这一念,当下这一念肯定也是在瞬息万变,不管这一念怎样变,只要你的觉照力盯住它,不要让它转移了目标,你的心就有一个安顿的地方。

比如你在看一个话头,你就死死地咬住这个话头不松口;你在念一句佛号,你就一心不乱地念这句佛号。念头在念念迁流变化,参话头的心,念佛号的心,也在向前推移,也是无住的。

随着无住的心态所产生的觉照的力量也是无住的。所谓以无住的智慧,觉照无住的心境,这样你就心与境融为一体,就不是“心是心,境是境”,而是“心境一如”,不可分离。

这个时候,你的妄想就会逐步减少,当你真正达到物我皆如的程度,并且能够保持这种心态的连续性与稳定性,那么就离功夫成熟,打开智慧的时候不远了。

这样就能以无住的心,照无住的境,最后达到境智一如,物我一如的境界。物我一如的究极处,就是物我皆忘,身心世界都没有了,只有一念灵知的觉性。到这万念俱空的时候,你要不惊不怖,这就是你即将开悟的消息。

“无住生心”的功夫,“无住生心”的理论,一定要反复地阅读《金刚经》,并在功夫中坚持运用,自然就有水到渠成之日。

今天讲的题目就是“亡三心”,要把过去心、现在心和未来心都亡掉。

“三心不可得”,历来都是禅门考验功夫和见地的话题。唐朝著名的德山宣鉴禅师没有开悟前发生一件令他十分尴尬的事。德山禅师原来是教下的法师,博览经律,对《金刚经》尤为精通,并对《金刚经》的《青龙疏》作注解,书名叫作《青龙疏钞》。

他背着这部《青龙疏钞》行脚来到湖南,想要参拜禅师。正当他饥肠辘辘的时候,看见路旁有一座茶棚,一位老婆婆在那里卖烧饼,德山禅师想买个烧饼充充饥。婆婆看见德山仪表不凡,文质彬彬,就问:“请问法师,你担的是什么书?”

德山和尚答到:“是一部注解《金刚经》的《青龙疏钞》。”老婆婆又问:“《金刚经》里面讲的是什么内容?”

德山和尚答:“就是过去心、现在心和未来心都不可得。”

老婆婆就问:“既然是三心不可得,和尚买点心,不知要点哪个心?是过去心、现在心还是未来心?你要是回答得出来,我免费供养点心,若回答不出来,那就对不起。”

德山禅师虽然能写出一部《青龙疏钞》,却被老太婆问得哑口无言,感到非常惭愧,一言不发地离开了。

我今天晚上也讲了许多话,究竟是用“过去心”在讲,是用“现在心”在讲,还是用“未来心”在讲呢?各位在听,是用“过去心”在听,是用“现在心”在听,还是用“未来心”在听呢?我们从说与听的角度,就此三心下得一转语,我们今晚这一堂课就没有白讲了。

《金刚经》中三心不可得的境界是什么

《金刚经》讲,一个修行的人要达到三心不可得的境界。三心者,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

这三种心都是人们妄想中的影子。我们坐在禅堂里可以观察一下,一支香下来,我们内心活动的内容是什么?无非是昨天的事、前一念的事,都属于过去心;或是明天的事、下一念的事,这就是未来心;有时肚子饿了、口渴了,想要吃饭喝水,这就是现在心。

所谓心有所住,不是住在过去,就是住在未来,或住在现在。心有所住,就有障碍,就跳不出妄想杂念的圈子。当年六祖大师听人诵《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突然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多么微妙的说法!

我们常常看到寺院的方丈室里挂着“应无所住”的条幅,作家们也以此为题来写文章,修行人也以此为要求。达到“应无所住”,我们的心就有大智慧,我们的心就能够超越一切障碍,广大无边,所以这三心就是妄想心,就是修行的大障碍。

过去心就是我们曾经历过的种种事情。当我们坐下来的时候,风花雪月,一切好的和坏的境界都出现在脑海中,就像波涛一样滚滚不息,使我们的心平静不下来。

有时会留恋过去,恐惧过去,诅咒过去,好的就会留恋,坏的就恐惧,对我有损害的就诅咒。有时在想明天,想未来,会有美好的前途,做生意的想发大财,做官的想升大官,做学问的想著书立说,各色人等,都有对未来的安排,这些都是属于未来的心。我们随时都会有饥渴冷暖的情况,饥要吃饭,冷要添衣,渴要喝水,热要荫凉,这都是现在心。

我们的心总要有个依托,不能住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那到底要住在哪里呢?有依托就有所住,可《金刚经》明明告诉我们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又要生其心,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正因为有这样的矛盾,所以我们就要研究这颗心是不是应该无所住,才能有大智慧,才能超越一切障碍,突破一切局限。为什么心要无所住?

因为客观世界瞬息万变,特别是在今天这个科技文明时代,在科技文明的带动下,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都在瞬息万变。就拿军事来说,在科技文明的推动下,各个国家的军事技术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变化,有些非常落后的国家居然也能够发射卫星,这就是变化。

世间的事变化的速度如闪电雷鸣,快得不得了。如果我们的思想不能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老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那你就永远也跟不上这个不断发展的形势,你所掌握的知识情报永远是昨日的黄花。事物在变化中前进,我们认识事物的智慧不能停留,停留就落后了,停留了就被局限了,停留了就受欺骗了。

境是无住的,心也要无住。一切境无住,就是世间万法无常,万法皆空,万法时时都在变化。

昨天有一万元钱,那就是万元户,如果老停留在这个水平,总觉得万元户不错,老是抱着那一万元钱,不图进步,那你就会变成一个穷人了。按照现在的经济水平来讲,你说自己是个万元户,肯定会遭到别人的嘈笑,现在有些人月薪几十万元,一万元算得了什么呢?

情况在变,你老停留在原来的地方,原来的水平,那就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这些虽然都是世间法,但要以世间法来认识出世间法。

出世间法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就是要破除一切执著,断除一切烦恼,超越一切障碍。站在一个无人超越的高度来观察人生所有的问题,来观察世间所有的问题,你就不会被眼前的事物所迷惑,你就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你就能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我们往往会迷失在财、色、名、食、睡五欲当中,其实五欲也靠不住,都在瞬息万变。

一切事物都是缘起性空,都了不可得。你若执以为真,执以为实,执以为常,你就上当了。根据《金刚经》的意思接着讲: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不要住色生心,不要住声、香、味、触、法生心,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要生“无所住心”。

住色生心就会被色欺骗,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就会被声、香、味、触、法欺骗,六尘把你绑架了,让你不得自由,不得自在。我们要超脱六尘,超脱五欲,就要用大智慧来观察心灵的出路,人生的解脱,智慧的圆满。

那么在具体操作上,无所住心应从何处下手呢?历代祖师告诉我们:就安住在当下这一念上。当下这一念也是无住的,说是当下,已经不是当下了,只要你的觉照力和当下的心念紧密结合起来,连成一体,这就是无住生心的境界,就是在向无住的智慧靠扰。

佛法的各种法门都强调要把握好当下这一念,当下这一念肯定也是在瞬息万变,不管这一念怎样变,只要你的觉照力盯住它,不要让它转移了目标,你的心就有一个安顿的地方。

比如你在看一个话头,你就死死地咬住这个话头不松口;你在念一句佛号,你就一心不乱地念这句佛号。念头在念念迁流变化,参话头的心,念佛号的心,也在向前推移,也是无住的。

随着无住的心态所产生的觉照的力量也是无住的。所谓以无住的智慧,觉照无住的心境,这样你就心与境融为一体,就不是“心是心,境是境”,而是“心境一如”,不可分离。

这个时候,你的妄想就会逐步减少,当你真正达到物我皆如的程度,并且能够保持这种心态的连续性与稳定性,那么就离功夫成熟,打开智慧的时候不远了。

这样就能以无住的心,照无住的境,最后达到境智一如,物我一如的境界。物我一如的究极处,就是物我皆忘,身心世界都没有了,只有一念灵知的觉性。到这万念俱空的时候,你要不惊不怖,这就是你即将开悟的消息。

“无住生心”的功夫,“无住生心”的理论,一定要反复地阅读《金刚经》,并在功夫中坚持运用,自然就有水到渠成之日。

今天讲的题目就是“亡三心”,要把过去心、现在心和未来心都亡掉。

“三心不可得”,历来都是禅门考验功夫和见地的话题。唐朝著名的德山宣鉴禅师没有开悟前发生一件令他十分尴尬的事。德山禅师原来是教下的法师,博览经律,对《金刚经》尤为精通,并对《金刚经》的《青龙疏》作注解,书名叫作《青龙疏钞》。

他背着这部《青龙疏钞》行脚来到湖南,想要参拜禅师。正当他饥肠辘辘的时候,看见路旁有一座茶棚,一位老婆婆在那里卖烧饼,德山禅师想买个烧饼充充饥。婆婆看见德山仪表不凡,文质彬彬,就问:“请问法师,你担的是什么书?”

德山和尚答到:“是一部注解《金刚经》的《青龙疏钞》。”老婆婆又问:“《金刚经》里面讲的是什么内容?”

德山和尚答:“就是过去心、现在心和未来心都不可得。”

老婆婆就问:“既然是三心不可得,和尚买点心,不知要点哪个心?是过去心、现在心还是未来心?你要是回答得出来,我免费供养点心,若回答不出来,那就对不起。”

德山禅师虽然能写出一部《青龙疏钞》,却被老太婆问得哑口无言,感到非常惭愧,一言不发地离开了。

我今天晚上也讲了许多话,究竟是用“过去心”在讲,是用“现在心”在讲,还是用“未来心”在讲呢?各位在听,是用“过去心”在听,是用“现在心”在听,还是用“未来心”在听呢?我们从说与听的角度,就此三心下得一转语,我们今晚这一堂课就没有白讲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柳州螺蛳粉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配菜螺蛳肉,用田螺肉或江河中的小螺蛳肉均可,味道都差不多。柳州螺蛳粉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配菜螺蛳肉,用田螺肉或江河中的小螺蛳肉均可,味道都
  • 【活出新意】2. 有時一個,微不足道的細節,就能讓人瞥見,生活原本的真相。也許到最後,身邊的人,會越來越少。
  • 以上五点为接种疫苗的同学,以及未接种疫苗的同学进行一个防护指南的宣传,目的是为了让接种新冠疫苗的同学仍不可掉以轻心,继续做好个人防护,不要因为自身免疫屏障而忽视
  • ! 广告牌掉下来就离谱!
  • 可能大多数朋友都认为挽回一名执意要走的男生方法都是大同小异,但其实这种 观点是错误的,要想挽回这种男生,我们必须要了解他的人格类型,从这方面入 手来制定挽回的计
  • | 橘橘橘橘小八嘎橘橘橘橘 暗中观察橘:干嘛瞅我!手里拿着啥?嗯? 疯狂能吃橘:继续丢啊,别停。它?没事,它抢不过我。 药店看门橘:你是不是那个可以拯救我的大侠
  • 我有个微博小号 小小小号 就是发句话都只有十一二阅读那种小号 偶尔发发日常发发照片 也算是我的垃圾桶 结果今天发了一条微博突然有个xx大学的给我点赞有个我们学校
  • 若說生活是對時間綜合管理後的成果,可我們在時間中也會成為歲月的作品。#精神角落# 赫尔曼黑塞曾说“在这世间有一种使我们感到幸福的可能性。
  • 其中ptt协会、求三野教授的否认三连及和平主义水、卢泊安教授的红颜知己、隋教授描述清华(五道口男子体校)的梗也一次次引发全场爆笑。中途到访的清华大学隋教授提出“
  • 昨天有贩猪的人经过家门口,正好我丈夫不在家,我就把猪卖了。你们才是我的救命恩人哪!
  • ❗️禁娱时间: 管妹在此提醒各位粉丝一定要谨言慎行,减少搜索娱乐明星及话题,减少娱乐相关发帖和评论!❗️禁娱时间: 管妹在此提醒各位粉丝一定要谨言慎行,减少搜索
  • #百年追梦宁波印记# 【实施市管县制】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实行城市管理工业和地区管理农业两套并行的地级行政区管理体制。#追寻建党百年足迹网络名
  • 掩目而思,轻描淡写红尘深处,诗书婉约,为君临摹山水情,青鸟殷鸣柳依依,花蝶翩翩花间醉。仙袂飘飘翩翩舞,清笛流韵,醉落荒年,花间依旧而物是人非。
  • 五一期间刚好过去一半,喧嚣后静坐一下:#简书分享# 1.让我驻足欣赏的永远是待我的细节2.活的太清醒可不是件浪漫的事3.别拿你那一帆风顺的日子来评判那些活在阴沟
  • 抖音热文6.2w人气推荐为了追妻不得不用劲全力 《炽风》 宁眠谢应 ❤️宁眠,一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常年占据学校年级榜第一名,标标准准三好学生。直到某一天,她
  • MAC AIR:小姐姐抱怨,电脑越来越慢,叫人修理过,不理想。象医生看病望闻问切,了解症状:开机后,入桌面慢如蜗牛,输入法处有个游戏似的小图标无法关闭,自主跳出
  • 绯红长裙,妖艳明媚,一颦一笑,直狙心脏。 轻歌曼舞,举手投足皆是风情; 明眸善睐,低眉抬首尽显魅力。 张琼予是一名值得喜欢的偶像。 她说:“喜欢我对我感兴趣就来
  • 2009年,赵本山花了2亿买了一架私人飞机,命名“本山号”,王思聪知道后,嘲讽赵本山是彪悍的农民,买飞机是为了装 逼。然而几个月后,赵本山又直接拿出13亿,在海
  • #李一桐[超话]##李一桐快乐大本营# lyt#李一桐骊歌行# 【送你一朵小红花】 东风吹,战鼓擂,桐铃宝贝怕过谁!时间紧,任务重,桐铃们,撸起袖子就为一个目
  • ♻️ •PALACE CROCS •LAUNCHING FRIDAY MAY 7th •IN-STORE & ONLINE IN UK •& 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