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论》
——世亲菩萨著
妙果寺则金法师讲解(节选66)
这里世亲菩萨又介绍了一下,他说“十六句及一句,次第说应知”,是什么意思呢?前面十六种功德及最后第十七种功德,“次第”,有次第关系的:前面十六种是分别详细介绍极乐世界国土庄严,最后一句是总括性地作一个说明,是这样的一种情况。

这个“第一义谛妙境界”是什么意思?第一义谛,简单讲就是至高真理,终极真理,或者说究竟彻底的真理。证到这个真理了以后,展现出来的境界叫第一义谛妙境界,也叫第一义谛妙境界相,加个“相”字也可以的。它是有境界的,不是啥都没有空荡荡。这个第一义谛,这个至高真理,究竟彻底的真理,怎么理解呢?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就是佛经常用的方法,叫“遮诠”。就是说第一义谛至高真理不是什么,没有什么,这叫遮诠实相。遮诠怎么遮诠呢?叫实相无相。就是“第一义谛”至高真理就是没有凡夫感知到的这一切五蕴境界相,这叫遮诠的第一义谛。还有一个——直接指示,“第一义谛”至高真理里面有什么,直接正面说这个实相是什么。那就是我之前反复跟大家介绍的“一真法界,唯心实相”。整个法界就是心,没有别的东西,这叫表诠实相。就是直截了当地说实相是什么。

但是佛教我们的时候,用的最多的是遮诠实相,说实相不是什么——不是凡夫五蕴境界。为什么要这样讲?因为凡夫生命经验当中只能体会到五蕴境界,而五蕴境界之外圣者见到的唯心实相,我们凡夫从来没见过,所以跟我们讲,讲不清楚。

所以修行的时候,你看《般若经》,佛讲了22年,讲了600多卷《大般若经》,全是在教我们怎么去实证到这个“实相无相”,也就是教我们怎么证到五蕴皆空的这个真理。一旦证到了,同时表诠的第一义谛——唯心实相,就在当下开显出来了,就亲自证到了。但是为什么这个表诠的唯心实相不轻易讲呢?一方面是实相讲不出来;还有一方面原因是我们在没有理解五蕴皆空,实相无相遮诠的第一义谛的时候,我们会抓住那个“唯心实相”,以为是凡夫五蕴境界里面的东西,那这样就麻烦了,五蕴就空不掉了!

现在据我们观察,现实当中也确实就是有这个问题,到处都有这样的情况。在凡夫我法二执无明邪见压根丝毫都没动的情况下,他沉浸在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玄妙的境界当中,说那个就是真实境界,说自己就已经开悟了,证得第一义谛了。哇,这个不得了的,这个耽误自己还是小事情呐,你耽误人家这个果报是无间地狱啊,很严重的,这是大问题,大妄语啊!

你看,所以证到“第一义谛妙境界相”的时候,你对比一下西方极乐世界,你有没有阿弥陀佛的功德展现出来啊?有没有成就你的唯心净土啊?人家阿弥陀佛证到了第一义谛,他就可以开显出极乐世界自利利他的殊胜不可思议的净土。你看整个极乐世界五尘环境,全是跟心相通的,对吧?这个我们一直在讲的。想那个水升高就升高,想那个房子升到虚空就升到虚空,全是无障碍的,全智能化的。不像我们这里还搞个借助一些电气设备、人工智能来智能化,那里不需要。那里直接是心意相通的智能化,全是阿弥陀佛的功德展现出来的。

证到第一义谛妙境界,就是成佛的另外一种说法。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才能够成就我们前面观察的那种种的功德出来。就是因为它是基于阿弥陀佛证到法界实相以后开显出来的功德,没证到实相开显不出这些功德来的。

而我们凡夫在这个世界,一餐不吃都饿得慌,是吧?不要说其他的了,这个身体就是不听自己的使唤呐,就没办法主宰。死亡的时候更是痛苦不堪,四大分散。哪怕有些人嘴上说“东家做牛,西家做马”,好像很自在很洒脱,那都是没保障的,说说而已,时间到了就知道了。如果有那个本事的话,你晚上做梦就应该明明了了的,完全是自在的。今天晚上睡觉,你去体会一下,你对你的梦境能够主宰吗?主宰不了就不要说大话。所以学佛要搞清楚什么是真实境界,什么是凡夫意识营造出来的意境。凡夫意识营造出来的意境,没用,全是幻相。

说明:1、为适应微博尽量压缩,原是口语略有删改;2、因互动对象为初识佛法的博友,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选;3、所选段落尽可能独立,也可上下联系着看;4、法义以经文为准;5、《往生论》是净土宗重要的经典;7、则金法师的讲述完全是现代口语,这在弘法法师中最为难得可贵。

今日份小说推荐:《渡佛》
作者:大白牙牙牙
简评:美艳洒脱妖女vs温柔纯情佛子,双向奔赴,仙侠修真文

文案:无定宗佛子了悟清高出尘,佛法精湛,向佛之心不可动摇。

某日,佛祖降下考验,佛子了悟世应情结。

这场情劫应在了合欢宗妖女洛衡玉身上

身为合欢宗妖女,她应该做的是令佛子动情,破他佛法金身。

但凝视着那人俊秀温和的眉微微泛红的眼尾,洛衡玉突然就有些舍不得了。

若连他都堕于情爱耽了佛道,那着时间是何等无趣。

— — 情劫难渡,她要渡他成佛。

《心经》的“心”字如何理解?

“心”字有多种理解方式,常见有以下五种:1、草木心。2、肉团心。3、精要心。4、缘虑心。5、真如心。

草木心:比如我们说的草心、花心、树心等,属于无情之物,只有生长,毫无作用。

肉团心:属生理物质,比如属于五脏六腑的心脏,只有形质,没有知觉。

精要心:是一种取喻,如中心、心要等,取其含义,没有实质。

缘虑心:也就是我们现前见、闻、觉、知、对境攀缘,生起分别思虑的妄心。这种妄心,终日昏昏扰扰,随尘逐境,境现则有,境灭则无,起灭无常,离开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此心本无,虚妄不实。正如大海水上的波浪,遇风则起,风静则灭,随风起灭,本无自体,不过大海水上偶然幻起的一种聚沫现象而已,我们说的妄心也是这样。

以上所说四种心,除借喻精要心的意义之外,其他都不是《心经》里心所包含的意义。《心经》中的心主要是指真如心,在各部佛经里面差不多都有说明它的所在,立名却不一样。名字虽然不一样,但是意义却是一样的。《涅槃经》谓之“常住佛性”,《楞严经》谓之“妙真如性”,《华严经》谓之“一真法界”,《心经》谓之“实相”,禅宗则呼之为“主人翁”或“正法眼藏”,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现在单就真如心来讲:无妄曰真,不变名如。此真实常住不变之心,即吾人现前一念灵知之性体,圆明寂照,不生不灭,究竟清净,平等周遍,俱足一切功德智慧,没有什么生死烦恼,离诸迷情妄相,无诸尘劳垢染。非一切法,而能现一切法,非一切相,而不离一切相,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无不依之而建立。

然而,它究竟在哪里?像个什么?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无来无去,无方无所,没有踪迹可寻,不是言语可指。净裸裸,赤洒洒,无形无相,无声无臭,非青黄赤白,非长短方圆,不可以大小名,也不可以有无称。若言其大,微尘不能入,若言其小,虚空不能容。若言其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若言其无,灵灵觉觉,应用周全。

所谓“内外中间一总无,境上施为浑大有”。见色闻声大用现前,穿衣吃饭承渠恩力。古人说“要见本来人,直下须亲荐,日用寻常中,不隔一条线”(本来人是谁?就是现在所讲的常住真心,它每日与我们相亲相近,须臾不离,可惜大家当面错过)。

虽寂然不动,却感而遂通,应物随缘,自在无碍,竖则从古至今,以及将来,横则四方四隅,以及上下,无时不遍,无处不普,乃诸佛所同证,众生之本具,诸佛悟之而成三德,众生迷之而成三道。但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终日迷而终日不离乎此,当日悟而当日亦无所得。生不同生,死不同死。能为迷悟所依,不为迷悟所转(如水随寒气之缘,则结为冰,随暖气之缘,复溶为水,即未溶时,何尝非水,冰水虽是异名,其湿性原是一体,虽有迷悟之殊,真心总是不变)。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这就是真心的一种奥妙的动态!

大家现在有没有认识到它呢?古人说:“我有一个主人翁,从来不与我见面,问它毕竟是谁,不施一言回答。大家要知道他像个什么?不长不短,非青非白,大家若要见他,开目也是,闭目也是!乃至语默动静无不皆是!”

古德云:“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物主,不逐四时凋”。《华严经》云:“三界诸法,唯有心故”,又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楞严经》云:“万法所生,唯心所现”。此心乃生佛之本体,万法之根源,所谓实相般若即此,观照般若由此,文字般若更不离此;修因修此,证果证此,念佛念此,参禅参此,听经听此,乃至行住坐卧何尝非此。

可惜众生被无明烦恼所蔽不自觉知,妄执六尘缘影以为心,起惑造业,枉受生死,要是我们不被所迷,能够认识这个——真心,则与佛无二无别。所以《心经》处处显示,层层阐发,无非要我们亲证此心。

天台宗用六即来判释此心,六即:一、理即心,二、名字即心,三、观行即心,四、相似即心,五、分证即心,六、究竟即心。

理即心:人人本有,个个不无,唯被三惑烦恼所蔽,以致埋没不见,只是理具而已,不见不闻。

名字即心:闻经听法,或蒙知识开示,骤然知有此心,为一切众生之本具,与十方诸佛无二无别,然而只是知名而已,未曾实证。

观行即心:由闻名后,即起观照修行,时时参究这个,所行与所证(真心),默然相应。

相似即心:精进不已,观行工夫得力,渐与实相相近,本地风光依稀仿佛。

分证即心:由观照力,工夫成熟,能够分破无明,去一分烦恼,证一分实相,虽属证悟,尚未彻本穷源。

究竟即心:烦恼毕竟断尽,圆证实相般若,此即究竟即心。《心经》的目标就是要我们证此究竟即心。

此外,还可用比喻解释,“心”,有中心,心要的含义。“中心”,如一个国际的中心,一座城市的中心,乃至任何一事一物都各有中心。“心要”,就是精要,是一切事理之纲领宗要,能得此心要,则一切皆可贯通。

《心经》是全部般若经的中心,认识此经,便可认识全部般若圣典,虽寥寥二百余字,却能总持一切,于大部精要奥旨都收摄无遗,为六百卷大般若的中心,因此以《心经》命名。换言之:般若心经是六百卷的“大般若经”中所不摄的经,是集合诸部般若的精要心髓而成,所以叫做《心经》。

如果还不能完全领会,则请向《心经》这部圣典里极力参寻,于一念未起,一物未对,正恁么时,湛湛寂寂,历历明明处,讨个消息!#佛法看世间##修行##佛学大智慧##佛教##文物代言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52岁付笛生老婆老到认不出,儿子成总裁,全家住着上亿四合院提起付笛生与任静在娱乐圈内是标准的模范夫妻,两个人结婚之后几乎是零绯闻。两个人结婚至今,感情依然保持的
  • [心][作揖][加油]在#股市# 和#投资# 市场,对于太多的选择和诱惑,不坚定者往往左右摇摆,一无所成。成功的投资者从不猜测走势或预测宏观经济,而只专注于公司
  • 原耽小说|强推文|推文1026|谢绝快转———————————————————书名:你不.爱.他了他最.爱.你作者:一.节.藕标签:破镜重圆、相爱相杀、追妻葬场
  • 斯特拉斯堡近期状态不错,过去5场联赛赢了4场,根据本场进球相关数据,倾向进球数比较多的方向,可考虑双选3球和4球。3:捉对厮杀型(日澳阿中)这2-5名的四支球队
  • 【KERASTASE卡诗】鱼子酱护发精油黑钻凝时香氛修护油120ml折后➡️398¥️包税包国际!这款KéRASTASE 卡诗 黑钻凝时 鱼子酱护发精油是卡诗旗
  • 可是他的收入跟你毫无关系,又酗酒,关系又复杂,那你要这个男的干什么呢? 不贪心,就不会被人骗,不贪心,也不会觉得痛苦,放手吧。老公在挽留我,承诺会好好奋斗,长辈
  • 座谈会上,黄蒲传达了市政公用集团、赣昌砂石公司相关文件精神,并强调,作为一个市政公用人,我们应该牢牢树立市政公用人自信、团结、奋进的精神,为公司发展大计贡献自己
  • #工藤遥[超话]#考古12.11.17☆Nakano☆ 工藤遥2012-11-17 21:29:38テーマ:工藤遥こんばんはるか(((o(*゚▽゚*)o)))な
  • ”爱抱怨的人,眼里看到的全部是别人的问题,从不会在自身找原因,也就缺乏自省能力和进步的机会。”曾国藩的人生修养和事业都达到了绝顶的高度,跟他一生的不断自省改过是
  • 时光赐予我盗不走的你们有时候觉得见一面困难的让人想哭有时候又觉得见了一面又分别还是想哭但见面这件事恍如时空穿梭,把我们拉回9年前的每个夜晚,我们依旧夜谈到后半夜
  • 一个人最美好的状态,那一定是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全力以赴。努力也许不等于成功,可是那段追逐梦想的努力,会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努力充实安静的自己#网拍
  • @体育达人小吴 北京时间1月20日,女足亚洲杯将正式打响,中国队首个对手是中国台北队,比赛将于18:00正式打响!这是两队时隔16年再次在亚洲杯上相遇,在历史上
  • 虽然算不上过目不忘,可是只要看过的内容,还是会有印象的,尤其是这些档案上还配有每个人的照片,个人经历,社会关系,虽然只是简单的书面介绍,并不能完全的反应一个人的
  • 于是在我难过时仰望天空,尽管那时的天空很灰,我也会找到一种浩瀚的感觉,于是难过能够变得渺小;于是在我想念我以前的那些朋友时,仰望天空,尽管那时他们不必须也在仰望
  • 皓史成双爱情六部曲里面最喜欢这三部,看《浪漫泄漏》的时候十分轻松,看《志胜一击》的时候忍不住emo,看《披星戴月的想你》的时候直接眼泪如洪水[苦涩]… get到
  • 半城书店早早描绘了新年的样子,我很喜欢今天看的这本书里对所见所闻细节的描写,那个画面跃然眼前,从视觉到听觉甚至嗅觉都沉浸其中。荒原书店高冷空旷,阳光都很吝啬的角
  • 出典于《孟子·尽心下》: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史记·货殖列传》译文:(人生一世,无非是在追求名利)天下熙熙,都是为利而来;
  • ”我是一只小舟为自己画出紫红船帆,鼓满了风在他们入睡前扬帆出海我本应为你将卷发染红,但我却爱它石头蓝:啊,城市的眼睛,我跌入你我拖着脚步向南!我,我,我笑了,心
  • #丁程鑫纠正刘耀文比心动作#是新年时抹蛋糕的第一人选 是告白气球“献给丁哥” 是学了几个小时的yes or yes只为跳给你看 是陪你打篮球“想多久就多久” 是
  • 这一个月以来有很多人对我说他们是假的,也有很多人告诉我他们必须是爱情,更有人跟我说必须是博君一肖而非战山为王。”#t算命事业财运##博君一肖[超话]#我只愿我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