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能源的短刀片电芯生产和发展路线

#微博新知博主##车圈新星驾到#

蜂巢能源近日举办了一次小规模的金坛工厂参观活动,主要介绍短刀电池的智能制造过程,我整理分享一下我看到的内容。

蜂巢能源的短刀电芯产品,首次出现是在2019年4月上海汽车展上,然后在2021年底蜂巢能源发布“领蜂600”全域短刀化后占据了产品序列的C位,这次在蜂巢能源二期短刀电池工厂,“短刀”电池量产线落地,年产能为2.5GWh。

▲图1.短刀磷酸铁锂的生产落地

Part 1

短刀的生产过程

在二期工厂的8GWh产能里,铁锂和三元(含无钴)大概占了一半。预计2022年,在各个电池企业里面铁锂估计占比都在50%以上。

现场可以看到,锂电池的第一道生产工序匀浆也是按这个比例安排的,单个2300L大容量双行星搅拌设备,每罐浆料对应600KWh(纯电动车10辆左右)——这部分其实和电池的最终形态没直接的关系。

▲图2.现场看到的化学体系的比例

比较明显的是第二道的涂布工艺,短刀电池的长度(近600mm)比普通电芯(148mm或者220mm)更长,涂布的宽幅、速度、精度决定了电池极片生产的效率和品质。在现场能看到1400mm超宽幅涂布机,一次出两列,涂布速度也非常高(80m/min)。幅度宽了,为了保证涂布精度,需要在涂布设备上设置三套β射线在线面密度检测系统和两套CCD实时涂宽检测系统,来实现数据实时检测和控制,保证涂布的自动闭环管控(面密度控制在±1.5%以内,正反面错位≤0.5mm)。

▲图3.短刀相比之前的宽幅涂布有很大的变化

在辊压工序中,整体工艺没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幅度比较宽,通过正极热辊压,负极双辊连续滚轧,在辊压机上进行电磁加热、红外线在线烘烤、在线激光测厚、废料边去除等技术集成,效率还是有很大的提升。

在模切工序,蜂巢能源应用了激光模切,节省模具投入和设备维护的费用,模切效率也得到40%的提升(30m/min提升至40-50m/min)。

在这里的最大挑战是激光过程产生的毛刺,需要检测层面非常精细化的算法。下一步产线的提升,主要依靠卷对卷模切+切叠一体设备,在工艺层面进行集成。

对于刀片系列的电池而言,某种意义上是从软包进化过来的(叠片工艺的电池生产),叠片速度一直是行业痛点,在这里看到的是双工位叠片效率高达0.4s/片,已研发完成的下一代超高速刀片式电芯极组成型设备,叠片效率可以做到0.125s/片,配合电芯的设计可以在电芯封装层面,对于卷绕极组成形效率形成实质性的挑战。

▲图4.高速叠片机

软包的电芯厚度瓶颈,在刀片设计的理念下,其实突破了。所以这颗磷酸铁锂的电芯,在21mm的厚度下达到了184Ah,还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

▲图5.双卷芯的设计9mm合成21mm的厚度电芯

从生产的过程来看,二期工厂相比于之前看到的一期,在细节上有很多的改进,主要是兼容性方面:二期兼容了VDA、短刀两种不同的设备,在细节方面诸如传输设备方面作了改进,特别是导入了卷芯磁悬浮的物流体系,加上改进的AGV运输物流,极大的提高了节拍和效率。在参观过程中,工厂配置的人员又少了很多,而加入了更多的检测手段,通过强大的软件系统和数据分析来提高工艺直通率,变得更加智能化了。

走低成本,高体积利用率的路线,从VDA电芯一路演化到刀片,整体的卷芯到Pack效率还是非常靠前的。从目前来看,围绕电芯层面的革新,比围绕Pack结构的设计,能够使得电芯在制造层面的成本的降低,在Pack层面也会提高成组效率,降低电池系统的重量(能量密度提高),而且Pack内部的零部件数量减少,特别是相关结构件的减少,有效实现电池系统的成本目标。最终,电池安全性能也会进一步提升——对于方壳而言,薄的电池相对更安全。如果不往宽度方向做文章,往厚度扩展,对于电池安全的影响是很大的(散热面小,热导不出来,内外部的温差大)。

▲图6.刀片电芯的成组率,真的是非常高效的

Part 2

技术发展方向

●围绕全域短刀电芯的迭代

在技术交流环节,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围绕短刀电池的进化。

由于目前磷酸铁锂材料技术的进展,可以在工艺环节和材料环节做进一步迭代。对于电池企业来说,最喜欢的进化方向就是这样:在电池生产线,电芯尺寸、电池系统和整车接口,什么都不需要变,直接能通过多迭代实现能量密度上5%、10%的升级。

蜂巢能源在短刀电池升级的路径上,不管是磷酸铁锂混磷酸锰铁锂,还是磷酸锰铁锂混三元,都在同时进行开发。今年底到明年还会陆续推出第二代和第三代,能量密度也将进一步提升。

从研发逻辑上来看,原材料的来源非常广泛,是更好的解决方案,为整个行业的进步和电动汽车的竞争力的增强,提供非常大的贡献和价值。磷酸铁锂和铁锰锂的下一步,是开发快充能力,目前的高性价比产品是配置1.6C快充能力,下一步开发2C-2.2C的铁锂,然后往4C方向上开发磷酸铁锂。

●高镍电芯开发

围绕低成本磷酸铁锂技术路线的出现,会逼着三元进一步向上,也会逼着无钴进一步向上,通过提高高镍的克容量和提中镍的电压,2022年上半年量产4.4V高电压产品和2022年年底(或者2023年初)无钴4.4的产品也会推出。这个技术方向上面,首先可以配合快充的设计,实现高性能电池的路线。

▲图7.围绕短刀的设计,主要迭代的是性能

做电池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产品一直在进化:产线通过不断的升级,改进效率和良品率。平台化可以适应多数客户的Pack设计,这是产品灵活性所带来的。

随着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狂飙突进,2022年电池成本受到上游原材料上涨不断提升,这需要电池厂家和车企一起来承担,而2022年能看到新能源汽车的产品结构可能会有所调整。

目前每个电池公司面临的成本压力都是非常大的,但是这种压力是阶段性的压力,随着天气变暖,上游供给包括盐湖生产供给和矿山的锂的供给会增加,在国内外的共同努力下会得到逐渐的缓解。

在从材料端来看,蜂巢能源从2021年年中开始做了大量的行动,包括上游的一些原材料的锁定(锁量、包销、预付),有铺垫以后,整体材料供应能满足2022年全年的需求量。在成本的控制上要多重并举:除了提早地锁定一些原材料买进之外,还要做技术创新来降低成本——国产原材料的替代,新化学体系的使用,通过调整结构吸收一些成本的上涨。

预计在2022年,相比去年,蜂巢能源的磷酸铁锂比重会增加(超过50%),短刀电芯的比例也会增加。现在全球规模(300GWh)不是很大的情况下,供应链都已经出现了比较大的供应风险和挑战,未来成几倍,十倍的增长,到TWh时代电池材料的供应挑战会更大。从长远来看,蜂巢能源会自制一部分核心的原材料,并对上游原材料端进行一些投资,会对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原材料进行一些投资。

从设备端来看,电池公司80%的投资是设备,需要以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智能化的,少人化的产线的设计,来规避未来人工成本上涨,来规避制造成本高的问题,同时做了柔性化的高效产线设计,短刀产线兼容300-500多毫米。电池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如何利用起来,对提升产品质量,缩短制成周期都有非常大的好处。蜂巢能源专门做AI智能制造的落地,在电芯制造精益上做文章。

另外,蜂巢能源很有意思的是人才战略,随着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和规模扩大,本身公司开放,具有新势力思维的企业文化,在人才招引说是比较成功的。对于员工的激励,不只是围绕薪水,包括合伙人制度的推进、员工持股等措施其实都能让企业的发展更稳定。

小结:电池做到现在,对一个企业从技术、设备、上游材料和人才全方面提出了要求,随着车企的入局,整个电池产业会呈现出我们之前看不到的多元化色彩。

【#济南# 开工近一年,济南地铁4号线一期建得咋样了?现场探访】
穿越经十路的济南地铁4号线一期作为济南地铁二期建设规划中的明星路线,备受关注。据济南轨道交通集团的消息,自去年3月至今开工近一年,4号线一期33座车站已有31座进场施工。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对沿线施工难度大、围挡变化多的主要站点进行了独家探访。

20多个车站已展开土建施工

车站主体建成后再挖隧道

“经十路有多堵,就有多盼望”“每次一堵车,就特别盼着它早点修好”“上班堵车让人抓狂,地铁赶紧建起来吧”……在济南,大众对地铁4号线的盼望与对经十路拥堵的无奈往往成正比。

轨道交通时代的“经十路”,连接起“东强”与“西兴”,途径省会政治、经济中心地带……让济南地铁4号线在项目公布之初便“自带流量”,一举一动备受市民关注。

根据规划:济南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沿经十路走行,整条线路是东西向骨干线,线路西起小高庄站,东至彭家庄站,沿青岛路—顺安路—经十路—唐冶中路敷设,全长约40.3公里,设站33座,均采用地下线敷设。

“经十路两旁的施工围挡都在干啥工程?”“地下隧道有没有开挖?”“沿线车站建设进展情况如何?”……自去年3月开工至今近一年,经十路道路两旁的施工围挡越立越多,市民们对于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倍感好奇又充满期待。

“4号线施工目前处在地铁施工中的前期的车站建设阶段,接下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济南地铁4号线项目管理部赵海山介绍,地铁施工分为地铁车站施工与地铁区间施工两大阶段。

“在露天开挖的明挖段这两个阶段可以同步进行,在暗挖的区间,主要是用‘钢铁蚯蚓’盾构机在地下施工,大个头的盾构机需要从地铁车站的地下出发和到达,所以在暗挖区间地铁车站施工是区间隧道施工的先行条件,待车站主体建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进行隧道施工。”赵海山说,盾构机在地下掘进时可以直接建成地下隧道,之后,还需要铺设混凝土道床、再在上面安装铺设钢轨,实现“轨通”,为后续“电通”、“网通”等做好土建准备,再通过全线的“联调联试”后才算建设完成。

“目前,4号线一期按照施工进度有序开工,33座车站已有31座车站进场施工。”23日,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工作人员介绍了4号线一期的最新进展:31处施工车站中有20余处车站正在开展围护结构、土方开挖及主体结构等土建施工。其中,进度较快的小高庄与历下广场2个车站实现土建主体结构封顶。此外,山师东路站、八一立交桥站等少量站点正在开展绿化迁移、交通导改、管线迁改等前期施工。

奥体中心

全线唯一“暗挖”车站

“土拔鼠”掏洞超800根钢管支撑防塌

经十路与奥体西路交叉口南北两侧各有一幢“灰色建筑”让人倍感神秘。十几米高,盒状外观设计,通身商务灰。要不是“建筑”上的轨道交通工程和施工单位名称提示,可能真有人会以为这里是购物中心或办公场所。

“这两处都是4号线一期奥体中心站的竖井工程。”济南地铁4号线项目管理部赵海山介绍,地铁施工分为地铁车站施工与地铁区间施工两大阶段。

“两栋建筑物其实是全封闭绿色防尘罩棚,它可以将噪声和扬尘与外界隔离,经十路沿线部分工地将会采用类似设备。”赵海山介绍。

走进经十路北的2号竖井施工现场,灰色建筑的“高冷外表”里是火热的“内核”——在宽六七米、深十多米的井道内,工人们有的在用电钻凿洞,有的在焊接钢架构,干劲十足。

之所以打竖井,原因在于该站点的特殊施工工艺。“这是整条线路中最有特点的一个车站。”赵海山说,区别于其他车站的“明挖法”施工,奥体中心站采用了“暗挖法”。奥体中心站是一个地下二层暗挖岛式车站,也是全线唯一的暗挖车站。这是4号线与3号线的换乘站,目前已经在用的3号线奥体中心站在奥体西路上,而在建的4号线奥体中心站则沿经十路东西向布置,未来两条线路之间将进行“L”形换乘。

“明挖法”施工的地铁车站从地面自上而下开挖,开挖前往往需要足够的场地。“暗挖法”施工则先建几个或多个施工竖井,施工人员从竖井下去,像“土拔鼠”一小块一小块地挖,慢慢地挖出一个地下空间,然后在地下建造车站或隧道。

“暗挖施工优点明显,但也有缺点。”赵海山说,明挖法建车站,土建施工一般需要2—3年时间,而用暗挖法建,时间需要加倍。

据悉,为了防止地下开挖可能引起地面塌陷,车站暗挖前在主体上方安装了800多根管幕支撑路面,确保施工万无一失。

山师东路站

减少交通影响设围挡要大变6次

地下管线复杂迁改就得用半年多

“每天从山师东路路口经过,看着地铁施工的围挡变来变去,就是不见大设备来开挖,里面到底在做啥?”家住附近的刘先生说,从去年7月左右开始设围挡到现在,每天看到地铁施工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在长大一样,很希望它能快点长,也很想知道它在做什么。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相关负责人说,建地铁会应对很多挑战。除了创新施工技术,集团在设置施工方案时,反复研究怎么做更合理,在细节上下功夫。“少围一米是一米,少挡一天是一天,尽可能让路于民。”

23日,记者在山师东路与经十路交叉口的4号线山师东路站施工现场看到,绿色围挡设在经十路两侧的辅道位置,围挡没有简单地全部围起,而是分成了不同的小段,在附近医院、学校和店铺门口处留出通道,供市民、车辆进出经十路。

根据施工方案,4号线山师东路站共设计有6期围挡施工,每一期设围挡的位置都有变化,是4号线项目中围挡施工最多、最频繁的车站。

根据此前公布的规划,山师东路站位于经十路与山师东路交叉路口东侧,沿经十路东西向布置,是一个地下半盖挖二层岛式车站。这个车站施工需要先在地面开挖,建好盖板恢复路面后,再在盖板下开挖。而目前这一站正在做开挖前的施工准备。

“4号线除奥体中路站之外的其他站多是明挖,需要先开挖再施工。开挖前一般需要经过绿化迁移、交通疏解、房屋征收拆迁、管线迁改等多个环节。”赵海山介绍,明挖法虽然技术难度低于暗挖法,但开挖前往往需要足够的场地。“为此,我们在经十路沿线制订了科学的围挡方案,山师东路站预计会设6期围挡。”

浆水泉路站

“4号线地质博物馆”

吃下这块“蛋糕”不容易

33个站点中,以浆水泉路附近的浆水泉路站,地质条件最为复杂,地下结构基本汇聚了4号线建设过程中会遇到的所有地质类型,堪称“4号线地质博物馆”。

“站东处于断层破碎带,车站地下由浅及深有杂填土、中风化石灰岩、破碎的中风化石灰岩、碎裂岩、断层角砾、断层泥夹角砾、角砾岩等20多种不同地层。同时,地下还伴有较多溶洞。”赵海山翻看的浆水泉路车站地质分析图,剖面五颜六色,乍看犹如一块“彩虹蛋糕”。

浆水泉路站旋挖钻孔机已经开始下地转孔,当施工突然遇到硬岩时,极易发出噪音。“受限于地质条件,请周边市民多体谅。”赵海山说。

泉城公园站

为保泉抬高地下位置

全线唯一济南首个半地下车站

济南地铁4号线工程临近泉水敏感区,如何保护泉脉,是施工的重中之重。

“保泉优先”成为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在4号线地铁施工的原则,全线施工强化“保泉”意识,严守“保泉”底线,采取绕、避、抬、升等措施。

位于舜耕路与经十路交会处的泉城公园站,沿经十路东西向布置。靠近泉水敏感区,为保护泉水该站采用抬高车站地下深度的施工手法,将是一座半地下明挖二层岛式车站。车站建成后,站厅层将位于地上,站台层则位于其他车站负一层的位置,这座车站也将成为4号线唯一一个半地下车站

【音图文新“CP”让#冬奥#报道“耳目”一新 #新华社#推出音图文融合报道ALOG专栏《冬奥“捷”报》,开创新闻报道新形态】

大家好,欢迎收看《冬奥“捷”报》文字版,我叫殷家捷,是一名新华社视频记者,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冬奥“捷”报》这个融媒体作品。

《冬奥“捷”报》是一个以音频为主打的融媒形态专栏,从记者进入闭环的第一天,到冬奥会结束,每天更新一集,共27集。每一集中,我们首先为你带来冬奥新闻播报和记者的所见所感,然后邀请一位专项体育记者嘉宾,对各项热门赛事进行点评和解读。还有一些番外篇,是娱乐和盘点类型的新闻节目。

节目有新闻性也有知识性,有热点舆论跟踪也有深度思辨盘点,可谓亮点频出。打包一体的27集系列音频作品,是国社音视频部一个新类型的产品,除了新华社客户端,音频头部平台“喜马拉雅”也在同步更新,这个栏目不仅给了记者多元化的展示空间,也能多方位地跟大家见面。

在融媒时代,各种各样的新闻载体应运而生,包括各类VLOG、短视频、快闪、图文互动、动画动图等等,而《冬奥“捷”报》属于ALOG!它指的是audio log,即“声音的记录”:声音不仅仅是用来听的,也可以不“随风飘散”,它能够被精心记录,连缀成“成长日记”。在视频版权受到限制的情况下,ALOG融媒体产品的独特优势就突显出来。

新闻的基本要素是新闻作品的核心灵魂,在新闻播报的基础上,《冬奥“捷”报》增加了独家访谈和解读,充实着音频内容,同时配发文字报道和冬奥赛场上的精彩图片,“音+图+文”这一报道形式新配对,拓展了阅读的深度和丰富度。27期的节目里,《冬奥“捷”报》采用了新华社摄影部的通稿照片108张,让受众边听、边看、边感受赛场的激情,给受众带来“耳”与“目”的最直观体验。

媒体融合不断创新和发展,让新闻形态更加不拘一格。在这次冬奥报道中,由于版权限制,视频记者的传统采访方式几乎不可能实现。如何打破常规,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实现“破壁”,是我们每个视频记者重点考虑的问题。在跟新华社音视频部编辑们的沟通和探讨中,我们逐渐确定下来以ALOG唱主角的报道思路,同时搭载文字、图片等形式,可观、可听,打造鲜明的融媒体特征。内容方面,不仅要深入浅出地做相关运动项目的解读和科普,还分享记者的个人感受,给受众矩阵式、全方位的信息传递。

思路体现在《冬奥“捷”报》的内容架构上,就形成了三个板块。第一板块是新闻播报,体现新闻的“快”,播报当日最新的冬奥新闻和赛事结果。第二板块是记者本人的感受和ALOG日志,体现栏目的“个性”,以个人化的视角品评体坛时事。第三板块是连线新华社专项体育记者,体现国社的“专”,由专项记者做专业点评,并在和主持人的互动中回应网友普遍关心的问题。三个板块的设置,避免了口播新闻的枯燥,也防止了由于采访时间过长,受众短时间内听不到干货的困扰。

而音频、图片、文字三种形式的组合,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在全网平台上几乎没有先例,也成为栏目的出新出彩之处。从超过预期的传播效果来看,音图文的新“CP”(配对)更能满足受众的胃口,颇受欢迎。

每期《冬奥“捷”报》,在新华社客户端上点击量达50万左右,在“喜马拉雅”平台上收听量平均达3.4万,最高一期达15万,平均完播率高达71.75%。这样的成绩单,对于一档新节目已属亮眼,并且27期节目的专辑版还在持续吸引着流量。

《中国军团斩获第八金 新华社有个滑雪记者“天团”》《四战奥运今朝圆梦 来听听照片背后的故事》《“葱桶”大器终成 花滑再续华章》《你了解短道和大道的区别吗?听听专项记者怎么说》《放手一搏“雪游龙”里龙飞翔》《创造历史——中国滑雪天才女将谷爱凌》……这27集的节目中,有传统新闻性的,有知识科普性的,有热点追踪性的,有综合盘点性的,也有娱乐番外篇的。

你可以听到专项记者介绍雪车、钢架雪车、雪橇的基本知识,短道和大道的核心区别,越野滑雪为什么被称为“雪上马拉松”,北欧两项和冬季两项的规则科普等等,迅速补齐对冬季项目不熟悉的短板;也可以听到火炬的传递进程,开幕式记者的观察,崇礼这几年的巨变,花滑偶像热门现象的解读。中国队获得的9枚金牌,无疑是我们着力报道的,除了口播新闻,你还能听到连线前方专项记者还原比赛现场,并做出专业的解读和点评。

在综合盘点性节目里,两位参加过多届奥运报道的新华社资深体育记者,做了历届冬奥会开幕式亮点解读,和北京冬奥会结束后的成果大盘点。这两期内容扎实,观点犀利,将《冬奥“捷”报》栏目的深度推上新台阶。

可以说,在各个领域深耕多年的体育记者们倾囊所授的干货,是这个栏目“最硬的核”。来栏目做客的23位新华社专业体育记者妙语连珠,塑造了这个节目的内涵和气质。

4期娱乐番外篇的设计也大获成功。从媒体包的开箱,到探访张家口山地新闻中心,从摄影记者谈照片背后的故事,再到三位美女记者讨论谁是冬奥会的颜值担当……从点击率和转载量来看,这4期节目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

从记者进入闭环的第一天起,到冬奥会结束为止,一天一期节目,风吹雪打从不停更。《冬奥“捷”报》由新华FM工作室精心制作,参与创作者来自新华社多个部门和分社,是一款多部门协同创作的新型融媒产品。没有大家的协作和全力保障,就不可能有这个节目的精彩呈现!

感谢大家的收看,我们下次捷报,再会! (殷家捷)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 性能方面iPhoneXR搭载A12处理器,相比较iPhoneX的A11要高一个等级,所以iPhoneXR在软件启动话说系统流畅性方面还是要比iPhone
  • #每日一文物##国际博物馆日#【#快报再访车让人# 将近三年 电视塔盘道交通文明变化巨大】(记者:赵祎伟 杨语霖)2017年,《陕西都市快报》发起“车让人”号
  • 他表示,接到省委巡视组的意见反馈后,睢宁县委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第一时间成立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全市率先设立县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办公室,将反馈的党的领导
  • #每日一文物##国际博物馆日#【#快报再访车让人# 将近三年 电视塔盘道交通文明变化巨大】(记者:赵祎伟 杨语霖)2017年,《陕西都市快报》发起“车让人”号
  • 但有两次是看生气了,一次是2017年秋季赛季后赛和RNG.M的对决,一次是昨天晚上[悲伤]唉,毒奶的我配一张dgc过去生涯的履历~真心希望够毒!为英雄打call
  • 2017年,个旧市疾控中心采购到了首批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并对市民接种,但当时这种疫苗可以说是一针难求,市民需要预约排队。日前,记者从疾控部门了解到,个旧
  • 深圳应该是全球历史上GDP增长最快的城市,没有之一。#中国经济#【深圳20年,究竟完成了多么了不起的成就?
  • 但有两次是看生气了,一次是2017年秋季赛季后赛和RNG.M的对决,一次是昨天晚上[悲伤]唉,毒奶的我配一张dgc过去生涯的履历~真心希望够毒!为英雄打call
  • 深圳应该是全球历史上GDP增长最快的城市,没有之一。#中国经济#【深圳20年,究竟完成了多么了不起的成就?
  • 深圳应该是全球历史上GDP增长最快的城市,没有之一。#中国经济#【深圳20年,究竟完成了多么了不起的成就?
  • 岗位职责:1、负责社群维护;2、完成官方代理招募;3、专业回复顾客咨询、快速处理客户各方面的咨询;4、商城宝贝信息的处理及售后订单的修改;5、顾客、合作商户的资
  • 不花冤枉钱,也别漏掉了需要的证书啦!今天卓越君就来给大家挨个解读一下,哪些企业应该做什么样的体系认证最合适。
  • 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因为别人的同情而苟且做着一份工作,这对双方都是不公平的。是的,在这个竞争激烈,就业困难的时代,她能遇到这么温柔善良的一个领导实在是她的幸运。
  • 强求一个早已不爱你的人在身边,就像给自己挖了个坑,然后跳进去...全文: #刘宇宁鲜厨100# [心]#刘宇宁要替我幸福# [心]#摩登兄弟[超话]#[心] ᭄
  • ᵂᵉ ʷⁱˡˡ ᵍᵒ ᵃˢʰᵒʳᵉ ᵃᵗ ˡᵃˢᵗ, ⁱⁿ ᵗʰᵉ ˢᵘⁿˢʰⁱⁿᵉ.我们终将上岸 阳光万里ᵀʰᵉ ᵖᵉʳˢᵒⁿ ᴵ ˡᵒᵛᵉ ⁱˢ ᵍᵉⁿᵗˡ
  • !!
  • #刘宇宁鲜厨100# [给你小心心]#刘宇宁要替我幸福# [给你小心心]#刘宇宁[超话]# 在我们向着光的路上,温暖如他 在他向着梦想的路上,陪伴如我 追
  • #明媚果汁##好物分享[超话]##健康睡睡念# 「闭目养神」和「躺床睡觉」有区别吗❓睡眠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优质睡眠可以补充能量、增强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让
  • 整座山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初步发现植物种类近3000种,野生中草药700多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包括广东罕有的丁公藤,坐莲厥等10多种,被誉为广东的“香格里拉”
  • 他回答我Joi,因为我的脸配得上这个名字,所以我也给他这个名字,“就像Jeif 我不认识你”M:Joi和我一起工作了很多次,这让我知道他是一个很搞笑的人。 [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