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之中,对于“朴”的描述共有6章,分别是15、19、28、32、37、57章。

《说文解字》认为朴是木之皮;《楚辞•九章•怀沙》有“材朴委积兮”,可作质朴解;

《荀子﹒性恶》有“生而离其朴”,作质朴解;又古“樸”(朴)字通“素”,有物不假修饰之意由此可见,“朴”当做质朴、简洁、朴素解。

在《道德经》的这些章句中,“朴”的意蕴大致相同,是指人的一种纯洁状态,这种人的心灵没有受到外物的污染,他简单而不杂乱,朴素而不假修饰,其人格具有纯粹的真实。

第15章的原句是“敦兮其若朴”,这句话接前面几句“长古之善为士者……故强为之容”,用来形容善于为士的人,这种人的生存状态蒙昧纯朴,他的举止在一般人眼中深奥莫测,俗人的眼光无法辨识他。老子对这种状态洋溢着热切的赞美。

第19章的原句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句话上文接“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之有所属”,意指人们除了不要做某些有为的事情之外,他们的行为还要有所归依,归依于“朴”,

老子告诫说,机谋和智巧只会导致社会动荡、灾难频发,人不要为情欲所迷、利禄所陷,应该把这些外染都去除,保持人纯真的本色,即无色。

第28章见“复归于朴”,归于本色、本真,与上文同义。

第32章见“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简本作“道恒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与通行本同义。”

此文意指“朴”是道所运行的一种状态,因为“道”在老子的语境中是模糊、混沌、不可认识的,无限的道没有形态、不可知、不可解,所以不能把“朴”理解为道的状态,而是道运行之时呈现的状态。

“朴”是一个概念,“天下”也是一个概念,在同等的层面上它们才可以对应。

第37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此句原意是指统治者侯王若能守“道”以治天下,万物将自化,矛盾自行化解,如春天冰雪消融。

万物自化之后,就依靠这个“朴”来镇治万物,使矛盾不能够再次复苏。

在这句话里面,“朴”是某种形态,这种形态可以镇治万物,除了形而上无限之“道”以外,形而下的东西没有这样的能力。

而“朴”,恰是道的呈现,是道在运行,所以“朴”才有这么大的力量。

第57章“我无欲而民自朴”。此处应作朴素解。

从上述章句里面可知,在老子的语境里“朴”有两重含义,一种是简单的朴,即民众的朴,在被统治中懵懵懂懂;一种是有“道”的朴,这种“朴”使天下莫敢臣。

老子主要讲的、希望自己达到的状态,正是有“道”的朴。这种意态非同一般,他与道同在,他的意象是存在于无限之中的。

老子认为一旦这个人得道了,得到了这个无限的、不可知、不可见的道,他就获得了自主的权力,这个权力是真正的自主,是世间最大的权力,这种权力“天下莫敢臣”、“万物自将宾”。

从这种自主中,老子认为他将得到心灵的自由,“朴”就是这种状态。

二、老子之“朴”与心灵的自由

这种属于“朴”的,老子所追求的自由,具有以下几种特征:

1、之于自我而言

他解体了自己,他心中没有“我”,他的“我”和道在一起,他像一个婴儿,所以固有的凡尘俗见在他那里并不存在,他是最纯真的人。

这种纯真在社会生活意义上,就是说这个人他不虚伪、不做作、不贪心、不执迷,名利对他如浮云。他把这些外染放下了、忘记了,达到了这样一种境界。

在这种境界中,他得到了自由,这是一种从内向外,源自内在发现的自由,这种意态首先从他的内心出发,然后改造他的人格,既而改变他的行为。

这种自由在庄子那里被称作“逍遥”,他不是我要得到什么,不是焦灼于什么东西我得不到,而是舍弃和放下,舍弃无用的负担,放下多余的包袱。

2、之于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而言

由于“我”已经解体了,这个人的自我和他人之间不会发生矛盾(在心灵的层面上)。

这个人不会介意:他开的工资比我的多、他吃的水果比我吃的多、他干的活比我干的少,这些芸芸众生最关心的问题,这些问题确实很无聊。

也是一种自由,在获得这种自由之前的状态是一种被绑架的状态,被谁绑架呢?被人自己的种种念想、心思绑架了。所以在这一刻,这个得道之“朴”的人解脱了,他不在痛苦中挣扎了。

3、之于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而言

“朴”的到来和“我”的解体带来了一个变化,意味着这个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脱出了社会,他身上具有非社会属性的特征。

这种对社会的超脱或者说超越,减轻了社会内部的矛盾,他没有输出负面的能量给社会,所剩下的仅仅是对社会的贡献,这种贡献是透过他向别人进行给予来实现的,是付出而不求回报。至于别人是否给予回报,那不是他所真正关心的事情。

“朴”在老子的语境中代表简洁、没有负担,老子直接把这个观点指向了人类的心灵。

从心灵的状态上来说,是一种自由,这种自由或者说解放,具有彻底的意义,这是一般人类或者说社会从来没有实现过的完美状态。

三、西行出关,老子的逍遥

老子通过“朴”而得道,因此得到了心灵的自由,精神上的洒脱必然体现在了行为上。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他“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这一段话是说老子舍弃了他那个史官的职位。首先他并不在乎史官在当时所拥有的一定的荣誉,其次我们从孔子问礼这件事可以知道,老子在当时应该有一定的名望,尽管司马迁说他是隐君子。

老子的这种舍弃是对名望的舍弃,对一个著名的思想家、学者而言,在我们今天的环境中是不可想象的,在我们这里名望就是知识分子的生命。

然而老子,他把这么重要的东西放下了,以一种道家独有的优雅姿态,实践了“朴”的真意,彻底的自由。

他终于走出了函谷关,使世人有幸旁观什么是彻底的自,心灵的解放。

老子面向的是苍茫的秦岭和广袤的群山,在更远的西边,那里有传说中这个民族的起源:昆仑山。

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之中,对于“朴”的描述共有6章,分别是15、19、28、32、37、57章。

《说文解字》认为朴是木之皮;《楚辞•九章•怀沙》有“材朴委积兮”,可作质朴解;

《荀子﹒性恶》有“生而离其朴”,作质朴解;又古“樸”(朴)字通“素”,有物不假修饰之意由此可见,“朴”当做质朴、简洁、朴素解。

在《道德经》的这些章句中,“朴”的意蕴大致相同,是指人的一种纯洁状态,这种人的心灵没有受到外物的污染,他简单而不杂乱,朴素而不假修饰,其人格具有纯粹的真实。

第15章的原句是“敦兮其若朴”,这句话接前面几句“长古之善为士者……故强为之容”,用来形容善于为士的人,这种人的生存状态蒙昧纯朴,他的举止在一般人眼中深奥莫测,俗人的眼光无法辨识他。老子对这种状态洋溢着热切的赞美。

第19章的原句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句话上文接“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之有所属”,意指人们除了不要做某些有为的事情之外,他们的行为还要有所归依,归依于“朴”,

老子告诫说,机谋和智巧只会导致社会动荡、灾难频发,人不要为情欲所迷、利禄所陷,应该把这些外染都去除,保持人纯真的本色,即无色。

第28章见“复归于朴”,归于本色、本真,与上文同义。

第32章见“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简本作“道恒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与通行本同义。”

此文意指“朴”是道所运行的一种状态,因为“道”在老子的语境中是模糊、混沌、不可认识的,无限的道没有形态、不可知、不可解,所以不能把“朴”理解为道的状态,而是道运行之时呈现的状态。

“朴”是一个概念,“天下”也是一个概念,在同等的层面上它们才可以对应。

第37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此句原意是指统治者侯王若能守“道”以治天下,万物将自化,矛盾自行化解,如春天冰雪消融。

万物自化之后,就依靠这个“朴”来镇治万物,使矛盾不能够再次复苏。

在这句话里面,“朴”是某种形态,这种形态可以镇治万物,除了形而上无限之“道”以外,形而下的东西没有这样的能力。

而“朴”,恰是道的呈现,是道在运行,所以“朴”才有这么大的力量。

第57章“我无欲而民自朴”。此处应作朴素解。

从上述章句里面可知,在老子的语境里“朴”有两重含义,一种是简单的朴,即民众的朴,在被统治中懵懵懂懂;一种是有“道”的朴,这种“朴”使天下莫敢臣。

老子主要讲的、希望自己达到的状态,正是有“道”的朴。这种意态非同一般,他与道同在,他的意象是存在于无限之中的。

老子认为一旦这个人得道了,得到了这个无限的、不可知、不可见的道,他就获得了自主的权力,这个权力是真正的自主,是世间最大的权力,这种权力“天下莫敢臣”、“万物自将宾”。

从这种自主中,老子认为他将得到心灵的自由,“朴”就是这种状态。

二、老子之“朴”与心灵的自由

这种属于“朴”的,老子所追求的自由,具有以下几种特征:

1、之于自我而言

他解体了自己,他心中没有“我”,他的“我”和道在一起,他像一个婴儿,所以固有的凡尘俗见在他那里并不存在,他是最纯真的人。

这种纯真在社会生活意义上,就是说这个人他不虚伪、不做作、不贪心、不执迷,名利对他如浮云。他把这些外染放下了、忘记了,达到了这样一种境界。

在这种境界中,他得到了自由,这是一种从内向外,源自内在发现的自由,这种意态首先从他的内心出发,然后改造他的人格,既而改变他的行为。

这种自由在庄子那里被称作“逍遥”,他不是我要得到什么,不是焦灼于什么东西我得不到,而是舍弃和放下,舍弃无用的负担,放下多余的包袱。

2、之于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而言

由于“我”已经解体了,这个人的自我和他人之间不会发生矛盾(在心灵的层面上)。

这个人不会介意:他开的工资比我的多、他吃的水果比我吃的多、他干的活比我干的少,这些芸芸众生最关心的问题,这些问题确实很无聊。

也是一种自由,在获得这种自由之前的状态是一种被绑架的状态,被谁绑架呢?被人自己的种种念想、心思绑架了。所以在这一刻,这个得道之“朴”的人解脱了,他不在痛苦中挣扎了。

3、之于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而言

“朴”的到来和“我”的解体带来了一个变化,意味着这个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脱出了社会,他身上具有非社会属性的特征。

这种对社会的超脱或者说超越,减轻了社会内部的矛盾,他没有输出负面的能量给社会,所剩下的仅仅是对社会的贡献,这种贡献是透过他向别人进行给予来实现的,是付出而不求回报。至于别人是否给予回报,那不是他所真正关心的事情。

“朴”在老子的语境中代表简洁、没有负担,老子直接把这个观点指向了人类的心灵。

从心灵的状态上来说,是一种自由,这种自由或者说解放,具有彻底的意义,这是一般人类或者说社会从来没有实现过的完美状态。

三、西行出关,老子的逍遥

老子通过“朴”而得道,因此得到了心灵的自由,精神上的洒脱必然体现在了行为上。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他“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这一段话是说老子舍弃了他那个史官的职位。首先他并不在乎史官在当时所拥有的一定的荣誉,其次我们从孔子问礼这件事可以知道,老子在当时应该有一定的名望,尽管司马迁说他是隐君子。

老子的这种舍弃是对名望的舍弃,对一个著名的思想家、学者而言,在我们今天的环境中是不可想象的,在我们这里名望就是知识分子的生命。

然而老子,他把这么重要的东西放下了,以一种道家独有的优雅姿态,实践了“朴”的真意,彻底的自由。

他终于走出了函谷关,使世人有幸旁观什么是彻底的自,心灵的解放。

老子面向的是苍茫的秦岭和广袤的群山,在更远的西边,那里有传说中这个民族的起源:昆仑山。

中国人养生治病的最高境界

“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医不可无易,易不可无医”。

《易》是中医学的源头,其分支《黄帝内经》把《易》的精髓运用到养生和诊疗的实践
中达到尽享天年、悬壶济世。

《内经》吸取了《易》的思维:由天地阴阳五行来推演人的阴阳五行,强调人体与外界自然环境的统一与和谐;通过模拟、比类来阐述人体的脏腑和生命现象。

《内经》从《易》中吸收了许多精华:阴阳五行学说、气化学说、经络学说、藏象学说、药的升降沉浮、四气五味、五运六气学说、子午流注学说等。

人的生老病死如同自然界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以《易》倡导“天人合一”的养生观。

《素问 ·金匮真言论》中指出“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和于阴阳,调于四时”,这说明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体的五脏功能活动、气血运行都与季节的变化息息相关。因此,古往今来,中医养生学家们都将“气候→物候→病候”作为养生的重要课题来研究。

昼夜晨昏也会影响人类的生活,所以人们要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否则人体会产生诸多疾病。因此,养生贵在天人合一:

一,顺应天地自然。
二,顺应人体生物钟。
人体的血液中含有60多种化学元素,它们和地壳中的元素含量的分布规律完全一致。这也就可以解释,人体的生物钟与大自然的变化也是一致的。

我们若想养生,必须做到“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唯有凡事都顺应生物钟,做到适应日节律、月节律、年节律的大环境,使日常生理活动、行动坐卧与节律合拍、和谐,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现在完全不用了,只要你感兴趣,我会带你见证石榴从开花到结果的全过程,让你清楚自己将要买到的产品到底是什么样的。 你还在为脚臭和脚气而困扰吗?
  • 但如果并非钢圈控,我觉得这价钱就不值得了,拆车的原厂17寸铝合金圈,许多也差不多这个价[拜拜][拜拜][拜拜]……#妇科聊汽车常识#今日份“PRND21的车”公
  • 奈何女主本来就是一时兴起,一次过后,就把男主扔到一边,他的消息都不带搭理的,男神遭遇人生第二次滑铁卢,简直气死了。”连日来的劳累,我瘦了,黑了,也无心修幅,他肯
  • (说的像我小时候在自己家饿着似的 明明我在谁家吃饭都不剩饭) 总之也因此长大后我一度觉得她时时刻刻的迷之优越感很讨厌。但是她就是这样嚣张了一辈子 也美了一辈子
  • 我说买了,大家吃完粽子后,妈妈突然说,我就是特意不吃饭留肚子来吃粽子的。听完觉得挺难过,因为我知道她要求不高就是想在端午节吃个粽子应景,心想幸好我买粽子了,不然
  • 近日,上音管弦系师生再聚云端,弦乐、大管、长号专业自发联动,携手德国六所音乐学院长号班,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上音大管人,云上接力奏响《我和我的祖国》。综合点赞现对
  • [亲亲]~#迪丽热巴0603生日快乐# ~#热巴与小小迪的超时空生日派对# [蛋糕]~.迪,生日快乐!(^O^)y 甜蜜的话不需要刻意去说,姐姐你是我第一个认真
  •   9. 因为心中有梦,所以暗里有光,遥遥无期,那又怎样,踮起脚尖,就更接近阳光。  6. 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來  7. 不管你去往何方,不管将来迎接你的是什
  • #健康# #血小板# #医学科普# #健康科普汇##血小板减少# #涨姿势#【患者留言】前几天被查出血小板减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咨询血小板减少相关信息,点击一
  • 至少价格是非常接地气……当然如果你也担心这种带毛外套穿上身后会变得臃肿,那你可以直接选择那种皮草围巾来做点缀哦,效果也很不错哒。国人MM尽量不要尝试长度到脚裸廓
  • 这也被记录在长沙民谣中代代传唱:“火宫殿,样样有;有饭有菜有甜酒,还有白糖盐醋藕;油炸豆腐喷喷香,姊妹团子数二姜……”糖油粑粑湖南人对甜有种极致的追求,就像这糖
  • 村上春树的这段话我一直存在备忘录里:“ 不必纠结当下也不必太纠结未来人生没有无用的经历所以我们一直走天一定会亮。既然有想要去做的事就应该被笃信尽管不知道为此还需
  • #小城巷寓# 党和国家都把“完善长租房政策” 写入“十四五”规划了,你还在考虑房屋租赁的安全?” 这也是首次将“房住不炒”写进文件,代表了调控的基本原则依然维持
  • #超级无敌可爱佛系少年肖战[超话]#笑过哭过甜过苦过痛也要放肆的活我一生都在试图自由觉得折翼的鸟儿不如归去最后发现如果我的思想与精神是翱翔的肉体并束缚不了我的向
  • 6.作为一枚处女座,在感情上最不能接受的点是什么?答:太做作。#张若昀[超话]# 《与张若昀聊三观》摘自2016.11女友家园#张若昀菲凡心选# (一)生活观1
  • 我对一些简易甲醛测试仪测试数据和同一环境下同时进行的标准测试结果的数据比对测不准的原因分几类,最便宜那些是传感器和宣称要测试的有害物之间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这个
  • ⛅️#天天正能量# ⛅️#阳光信用# 路再长也会有终点,夜再长也会有尽头,不管雨下得有多大,总会有停止的时候。#每日一善[超话]# ⛅️#天天正能量# ⛅️#阳
  • 这次她的妈妈和外婆又没有选择报警,还放任这个男人进出她家(这个畜牲有家庭)之后小女孩就精神分裂了把他当成自己的老公,我看完气的说不出话!猛然一抬头,自己已活成妈
  • 此外,投资者还要关注高换手率的持续时间,如果一只股票突然在底部放大只一天,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反而有可能是危险信号,相反在高位放大只一天,也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因
  • 所以这两个人回去不回去演出对自己的人气和收入影响不大,而且正如粉丝说的,因为疫情原因,回去可能要隔离,会影响自己其他的工作,所以权衡利弊后,就放弃了演出,专心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