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初:演技堪比国际章,却惨遭京圈太太抵制,她为何沦落至此?
前脚与陶虹一起宣传吃素,后脚就被曝出曾与朋友涮羊肉,双标使的炉火纯青,遇事不慌不忙,即便遭到全网群嘲,她的身后也有舒淇等娱乐圈老油条撑腰。
她到底是如何从县城美女逆袭成上流社会的出名交际花?要想成功就必须付出一些东西,在娱乐圈这个大染缸里谁都无法幸免。
相比较后来的花边新闻,其实还是她在尔冬升导演的电影《门徒》中,与十几个老鼠同流合污,很长一段互动的交流画面,一般人都难以接受。
但张静初不一样,没有替身,老鼠也是导演组刚从下水道寻找的最新鲜品种,她从始至终就没想过自身,而是敬业地躺在那里与老鼠亲密互动。
也正是贡献如此大的牺牲,张静初获得27届香港金像奖,逆天的演技,不俗的容貌,让无数媒体认为她是可以比肩国际章的顶级巨星。
谁成想两人如今天翻地覆,章子怡早早翻身成为资本,而张静初容貌已去,只能靠着曾经名气与文艺女神的称号在娱乐圈躺平。
如果说她有一半的成功是来自拼命,那另一半则来自于对于娱圈法则的精通,15岁时,张静初离开小县城,哄骗父母自己要上艺术学院。
可在社会上受到磨炼与加热,让她喘不上气,之后通过自学,张静初还是考上了导演系,为了承担自己在北京的花销,她开始接触演戏,戏越拍越多,人也越来越红。
辛苦考上的艺术学校也成为她攀登上流社会的垫脚石,物欲横流的社会在张静初眼里就只剩下成功,才能让自己过得好一些,因此攻略导演成了她人生必修课。
2003年的一天,准备在大荧幕上崭露头角的顾长卫,为了自己的心血力作《孔雀》发愁,23岁的张静初就带着一个大包赶到片场,里面装的是五颜六色的内裤。
当着顾长卫的面,她将包里的所有东西都倒出来,顾长卫皱着眉头,手上却没停止挑选,原来电影中有非常重要的全裸戏份。
因为怜惜,顾长卫最后为张静初保留最后的底裤,为艺术献了身,张静初获得回报也是相当惊人,两年后直接凭借该片一炮而红,成了炙手可热的文艺女神。
这也让初出茅庐的张静初尝到了成名的滋味,起点就是与姜文、冯小刚等人比肩的导演顾长卫,关于他的花花新闻不绝于耳。
但他老婆蒋雯丽却不动声色,因为顾长卫在大众心中最成功的代表作就是将北影校花、大众情人蒋雯丽搞到手。
与张静初合作,起初口碑都挺好,但搞着搞着不入流的谣言越来越多,作为背后的女人,蒋雯丽彻底被惹毛,直接带着孩子赶到片场探班宣示主权。
眼看年纪相差一轮,应该只是玩玩,但好事媒体却扒拉出蒋雯丽有危机感的原因,知道内情的张静初设有透露。
张静初在中戏时,顾长卫时常光顾,毕业之后,顾长卫专门为张静初掌镜拍摄作品,如果不是蒋雯丽出现,将一切扼杀在摇篮里,可能故事的走向就会愈加极端。
虽然后来的张静初很少与顾长卫再有交集,但是她在短时间里获得好处简直不可想象,刚毕业就被京圈大姐李少红签进自家公司。
之后又被引荐给尔冬升参演了《门徒》,设想这其中如果没有顾长卫的帮忙,张静初又如何能够快速在圈中闯出名堂?
尽管后来蒋雯丽步步紧逼丈夫顾长卫,但他仍旧坚持与张静初合作电影《立春》,坊间更是曝出妻子蒋雯丽为了能够时刻监工,直接大闹片场。
消息真假无从知晓,但关于张静初的镜头确实是删了不少,经过这一事情,张静初低调了不少,因为她已经上了蒋雯丽的黑名单。
黑名单更是意味着张静初已经失去了在京圈混的机会,彻底被封杀,一般女性遇到这样的事情都会选择销声匿迹,但她却不一样,竟然迎难而上,不顾流言蜚语。
顾长卫与张静初也会私下聚会,但随后坊间流传的故事越来越奇怪,最终成了导演收割机,多年前,有不愿透露名字的富商私下给刚出名的张静初发出了共度良宵邀请,同时也备上了三千万报酬,听闻此事的张静初也十分惊讶,具体是真是假我们无从得知。
但是她对导演的钟情大家有目共睹,才华也是相当了得,偶然的一次机会,张静初认识了导演章家瑞,两人一起合作电影《花腰新娘》。
之后的2008年,张家瑞带着精挑细选的剧本《红河》找到张静初,两人一拍即合,但拍摄过程中却出现了意外,现场情况异常紧张。
当时正好在拍张家辉骑着摩托带着张静初,结果没控制好速度,车不仅是翻了,人更是被甩到悬崖边上。
后来心系张静初的他直接公开表示自己愿意养对方一辈子,幸好身体上是皮外伤,可幸福是真实的,那时媒体经常拍到张静初与章家瑞出双入对,绯闻都传得满天飞,也不曾出来否认。
不过,这段感情很快无疾而终,章家瑞也认清圈内演员的浮躁,相反,张静初的知名度与曝光量又再升一个档次,她之后直接与成龙一起挺进好莱坞,就连冯小刚拍摄电影《唐山大地震》也要邀请张静初参演。
无一例外,二人还是发生了绯闻,后来听说也遭到了徐帆联合其他的京圈太太对张静初进行抵制,不过对于傍导演的传闻,张静初也曾澄清,但却没有人关注,因为喧闹的过程往往会引起大众关注,而背后真相却只能趋于平淡。
现在的她虽然已经神隐江湖,但媒体却发出基于一名富商已经结婚,不管过往孰是孰非,但张静初确实曾尝过红的滋味。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炒股中有稳赚的方法吗#
昨天休息了一天,感觉好爽。
原计划今天是要搞个宏大战争历史题材写一写的,因为时间充裕了,但出了意外。
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我打开股票账户看了一眼,满屏大红,账户里突然又多了好多好多钱。
不由自主的,我就被吸引到了股市软件里,下午1点开盘一直看到3点。
耽误了2个小时,而且一直没法拉回到正常的工作心态,严重影响今天的写作。
我也不想这样分心的,但今天账户上赚的钱实在是太多了。
一天时间赚的钱,和存款一年的收益都差不多了,一点不带夸张的。
而且,我是常年满仓那种,持仓我都是公开的,甚至连大概比例粉丝们都很清楚。
我今天赚了多少钱,你们猜的出来。。。
有人说让我今天写写对股市的评价,我想了想,那就写这个吧。
还有很多人问,今天到底出了什么利好消息,为什么涨这么多,而且是普涨,到处都涨。
今天没有任何利好消息,连轻量级的好消息都没有,整个市场就莫名其妙的涨了。
不服?
不服你卖啊,看看是你卖出的筹码重,还是买入的资金强。
这就是趋势的力量。
不要和趋势做对,经验越丰富的人越能体会到这句话的力量。
不信的人,被股市毒打一顿后,也会服气的。
被毒打了还不服怎么办?
那就继续毒打,打到服为止。
但趋势并不是一个定数,而是在不断变动的,甚至可能是180度的变动。
如果趋势变动的时候你不顺应趋势,跟着改变自己。
那解决的办法也只有一个,毒打,打到服为止。
这两年蓝筹白马股狂涨,中小盘个股狂跌。
代表大盘指数的白线涨1%,代表个股均价的黄线跌4%的股市行情,前几天刚出现过,而且隔三差五的就出现。
很多人在蓝筹白马里赚钱了,也有很多人固守原有思维,陷在中小盘个股里疯狂亏钱。
个股均价跌4%,那几乎就是一场小型股灾了,而这样的日子还经常出现。
但这并不影响蓝筹白马的股价节节创出新高。
很多人已经被打服了,顺应了趋势。
不服的人,还在继续被毒打,趋势想看看这些嘴硬的人得打到什么份上才会服。
顺应趋势的人,特别爽,莫名其妙的就赚钱。
比如今天。
比如上周。
比如上个月。
比如去年一整年以及前年。
最好的买入时机是昨天,其次,是今天。
这句话只针对顺趋势的人,逆趋势的人简直是在地狱。
蓝筹白马为什么能在这几年成为趋势?
答案很简单,因为很长的时间里,蓝筹白马都不是趋势。
最近十年开户的股民,都会被周围的人谆谆告诫。
买啥都不要买蓝筹白马,一定要买妖股和小票。
蓝筹白马一涨,那就是对整个股市的吸血,是利空。
蓝筹白马一跌,那才是真正赚钱的时候。
是这些人脑抽么?为什么会说出这种反智的话?
不,他们的智商没有问题。
相反,只有相当精明的人才会总结出这种经验。
如果是糊里糊涂的新散户,只会随机乱买,绝对不会如此刻意歧视蓝筹白马。
当然,这些看起来“精明”的人,这两三年被爆锤了,亏的凄惨无比。
相反那些啥都不知道的新散户,如果误买了蓝筹白马,反而赚的喜滋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因为这些“老股民”炒股时间太短了,才仅仅十年而已,而且不知道总结历史。
蓝筹白马的大牛市,不是这两年才开始的,也不是2015年才开始的。
上一轮蓝筹牛,是15年前,2005年开始的。
价值投资的兴起
经历过2005年大牛市的骨灰级股民,都曾经知晓一个道理。
买股,一定要买大盘蓝筹股。
那个阶段,言必称价值投资,一家公司必须要有非常好的营收和非常好的利润才可以。
只有概念和PPT,但营收和利润一塌糊涂的题材股和妖股,在那个年代是不受待见的。
买了中石油,一辈子不用愁,买了中石化,一辈子不用怕!
那个年代的股民每个人对此都深信不疑。
因为在2005~2008年,凡是买蓝筹白马的都赚了,赚肿了,赚发了。
不服的人,都被打服了。
在三年时间里,上证指数从1000点,涨到了6100点,翻了6倍。
今天的大盘才涨多少,上证指数都翻一倍都没有,你买蓝筹白马都已经爽成了这样,你想想15年前的老股民买蓝筹白马会有多爽。
今天不小心跌了3个点,明天就反手涨5个点给你看,隔三差五就暴涨。
没人知道为啥会涨,反正就是涨,莫名其妙的涨。
最终,所有的人都形成了一致共识,蓝筹白马就是牛,越大盘子的股票越牛。
所以中石油和中石化才会被编成顺口溜,因为石油领域这俩公司是绝对的最大蓝筹。
那个年代的股民真的信这个,不信的人会被视为傻X。
市盈率破百,甚至几百的蓝筹白马,在那个年代很常见。
反正是价值投资,公司是好公司,只要长期持有,未来必然可以回本。
中石油,是一只可以留给孙子的好股票。
这是一种信仰,对价值投资的信仰,那个年代所有的股民都信这个。
价值投资的破灭
在2008年,大破灭发生了。
上证指数从6100点,一路跌到1600点,中间政府动用了能用的所有救市手段,甚至印花税都一降再降,都没能阻挡大破灭的行情。
股价跌的那个惨哦。
腰斩,再腰斩的股票。
不是几个,是几乎所有股票,甚至还有跌90%以上的股票。
连贵州茅台这样的股票,在08年的时候,也跌的只有峰值股价的36%了。
惨,惨惨惨惨惨。
最终在美国金融危机后的大放水背景下,中国出台了4万亿政策,整个A股才算稳住了。
然后发动了一场大反弹,A股直接翻倍了,从1600点涨到了3400点。
这是蓝筹白马股的最后一次辉煌了,回光返照。
后来的A股陷入了泥潭,在2000~3000点一线不断震荡,再也没能爬出坑。
能持续十几年优良业绩不变的股票很少,很多公司的业绩又在之前被过度透支了。
所以买入蓝筹白马的股民,各种亏损,花样亏损。
号称能留给孙子的中石油,真的只能留给孙子了,其业绩始终没有支撑起自己的股价。
最终,中石油的传说成了一个笑话,被股民们口口相传,告诫后来之人。
价值投资的信仰破灭了,股民们再也不相信什么业绩和长期持有一说了。
都是骗人的!
哪怕是少有的几个业绩年年增长的,真正的好蓝筹,比如白马之王贵州茅台,那个年代也不受人待见。
茅台的业绩确实好,股价也确实在涨,但股价的涨幅真的对不住茅台给股民提供的分红。
茅台在2008年的巅峰市盈率,达到101,到了2014年,市盈率只剩8.83了。
假如2008年茅台每年的利润和2014年每年的利润等同,公司不兴不衰,那茅台的股价应该已经跌了90%了。
幸好那6年茅台的业绩涨幅都很惊人,才支撑起了自己的股价没有跌太惨。
看到分红分成茅台这样,也没能获得市场认可,很多差公司干脆就不分红了,因为看不到任何好处。
那几年铁公鸡横行,是有原因的。
如果都不分红,那好公司和坏公司如何区分呢?
你业绩很好,和散户股东有何关系,大家投资你的公司要的是分红。
没有真金白银的分红,我们就没办法区分好公司和坏公司,因为看起来好像大家都是一样的。
你是有今天的业绩,但我概念好啊,我搞了XX项目,收购了XX行业的XX公司,我以后的业绩肯定会爆发的。
我现在确实没有钱分红,但你不也没分红么,五十步就不要笑百步了。
于是在2012年左右,概念股兴起了。
有题材,有概念,能画饼,能讲故事证明自己的公司未来会有多辉煌,那你的股价就可以飞。
很多人看大盘指数,觉得2012年到2014年的A股好惨,在2000~2400点窄幅震荡,没有任何赚钱效应。
但你错了,实际上那几年可赚钱了,炒妖股壳股概念股的人都发财了,而且是发大财。
2012年,创业板指数是585点。
2014年,创业板指数是1500点。
整整翻了3倍的指数,可以告诉你们这些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新股民一些信息,让你知道那段时间买入妖股壳股概念股到底有多爽。
今天的大盘从3000点一路暴涨到9000点,买入蓝筹白马的人会有多爽,那个年代买垃圾股的人就有多爽。
你是没体验过,但可以想象一下。
在垃圾股巨大的赚钱效应下,价值投资理论遭遇了最后一击,被彻底埋入了历史的垃圾堆。
还坚守在蓝筹白马里,苦苦等待价值回归的老派股民们,被视作傻X。
历史的轮回
2014年中下旬,大牛市爆发了。
这是距离今天最近的一次大牛市,也是所有新股民有印象的一次大牛市。
但是在这次大牛市里,蓝筹白马基本都没怎么涨,涨幅远远落后于本行业的垃圾股。
卖茅台的,不如卖假酒的。
能代表这个时代的股票,是乐视网,是全通教育,是暴风科技,是那些拥有辉煌概念和“未来”的PPT公司,绝不是扎扎实实做业绩的茅台和银行。
在2012年到2015年这三年的大暴涨里,所有股民形成了共识。
题材股就是牛逼,要赚钱一定要买中小盘个股。
只要你肯讲故事,我就愿意买你家的股票。
至于未来能不能兑现,其实没人在意,反正现阶段大家都赚钱了就行。
2015年,题材股的大破灭出现了。
表面上看,这是一次杠杆股灾,本质上还是中小盘的PPT概念在三年之后再也没办法自圆其说了。
贾跃亭跑了,到今天都不敢回国。
在股灾救市中,国家队疯狂的购买各路蓝筹白马,天天买指数成分股,无视中小票股价的暴跌,被很多散户诟病,说他们救指数不救个股。
国家队拿着国家的钱,放着市盈率10以内的龙头白马不买,去买那些毫无任何价值可言的垃圾公司当接盘侠。
你是不是觉得国家队傻?
各行各业的龙头白马股,在那场股灾中,股价都没有太大下跌,因为他们本来就没怎么涨。
但各路散户还是坚持在中小盘个股里炒来炒去,因为这些年他们只在小票上赚到过钱。
按口口相传的股市秘籍,买蓝筹白马,信奉价值投资的人都是傻X。
2019年,白马行情彻底兴起,各路蓝筹白马涨疯了。
隔三差五就涨,莫名其妙的涨,涨到你怀疑人生。
我从2019年4月份就反复给大家推荐蓝筹白马股,推销价值投资理论,被很多信仰中小盘概念股的人在后台喷,一直到2020年才有很多粉丝在我的不懈教育下慢慢上车。
但即便你是2020年上车的新股民,赚50%以上的人也相当多,赚100%的都有不少。
这可不是我吹,我后台很多这样的留言,虽然你们看不到,但你可以去我微博自由留言,看看有多少普通粉丝赚了这么大比例的钱。
在蓝筹白马中赚到钱的新股民,当盈利比例超过50%的那一刻,就立刻变成了价值投资派的信徒,无比虔诚的信仰价值投资。
当然,也虔诚的信仰青木我,觉得我太神了。
其实,我只是顺应了趋势而已。
顺应趋势的人,都是股神。
而那些还坚守在中小盘个股,苦苦等待题材概念价值回归的“老派”股民们,被视作傻X。
和当年一样。
中石油成了2008年大破灭的代名词,乐视网成了2015年大破灭的代名词。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趋势。
趋势可能好几年不变,但总归会变。
跟着趋势改变自己,你就是神。
否则,你就只能像那些“老股民”一样被市场反复毒打,还会被后来人讥笑为傻X。
有些人嘲笑那些抱着中石油十年不卖出的人,觉得自己买小票追妖股才是赚钱的王道。
其实,你们都是一类人。
历史嘛,总是在不断轮回的,太阳底下从来就没有新鲜事。
黑格尔说,远方青木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最大教训,就是新股民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价值投资在未来也许会再度破灭,但肯定不是今天,利润还在继续奔跑。
而且,我一定会在破灭之前逃跑,因为我并不是价值投资的无脑虔诚信徒,我信奉的其实只有趋势。
跑的时候顺便通知一下大家,也是可以的。

#过年如何机智应对催婚# 《在催婚这件事上,父母们还是躺平吧》 文 | 静思

不知道现在过年还流不流行父母催婚、安排子女相亲这些节目。前几年,这些剧情在节假日、春节轮番上演,搞得各种版本、门派的《反催婚指南》问世,年轻人回家过年像渡劫一样。

我想,也许现在的父母每天被结婚率、生育率创新低,育儿成本高昂,家长辅导作业心梗,工作不好找、离婚不易这些新闻冲刷着,可能会对儿女一定要结婚这件事看得淡然一些?

我认识很多当父母的80后,对儿女结婚、生育这件事想得比较开。每每大家闲谈,聊起孩子的未来,他们态度出奇一致:教育嘛,尽我所能,以后别落孩子“慈母败儿”的埋怨就行;工作嘛,20年后还有几份职业是我知道的?想管心有余力不足;结婚生娃嘛,随他们便,反正我不催、我也不想带娃,现在多赚点钱,以后用钱换人身自由。

80后也许是吃尽了婚姻的苦头、也许是被孩子的成绩折磨的痛苦不堪、也许是亲眼目睹了父母帮忙带娃的辛劳,总之面对将来孩子的婚育问题——虽然多数人的孩子还在读小学或初中——就像闯荡江湖一番归来的侠客一样,极其潇洒地不在乎。

谁都知道,那潇洒背后是用身心俱疲、伤痕累累铸就的。

没有正式数据统计过,通过父母催促成功结婚的人有多少,反而年轻人的埋怨是满网满屏在飞舞。我想,在催婚这件事上,也许父母们改变一下策略,结局可能会大不同。

我是25岁结婚的。这个年纪虽不算早婚,但对于在省会城市长大、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来说,略早了些。身边年龄相仿的人,当时要么单身、要么有了固定的男女朋友,还在过着周末睡到中午自然醒、半夜啤酒烧烤小龙虾的“浪荡”生活。而我,已经为国家的结婚率贡献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力量,日常过着单位——家庭两点一线的规律生活。

所以,当同事、朋友、同学听闻25岁的我已嫁为人妇时,无不惊讶。那惊讶中包含两层意思:1.你怎么这么早就结婚了!2.你有什么想不开的要这么早结婚?

对英年“早婚”这件事还真不是我“想不开”,一方面,是缘分来了挡不住;另一方面,也得多谢我爹妈的不催之恩,让我对结婚这事更能抱着淡然处之而非逆反的态度。

我家从小家教很严,属于那种和同学出去玩半天,也要向父母报备清楚who、what、when、where几要素,而且中途还会穿插一两次来自爹妈关怀的电话。如果到家的时间晚回来几分钟,父母难堪的脸色和一顿臭骂是少不了的。

可就是对我如此呵护有加的爹妈,等我上了大学后,他们瞬间改头换面,从过去对我的“严加看管”转变为完全的“不闻不问”。

大二暑假那年,我从外地回家过假期,和几位高中同学约了晚上的局,本以为晚上11点就能结束,结果一直闹到凌晨两点多才散场。晚上10点时,我妈给我打了个电话,问我几点回?我说还得一会儿。她只是平静地说了一句:“好好玩,注意安全,我和你爸先睡了。”

凌晨两点多到了家门口,我用略颤抖的手打开大门,想象着第一次玩得这么迟,会不会被爹妈爆锤一顿?没想到,房里一片漆黑,在客厅里我听到从他们卧室传来如雷的鼾声,爹妈睡得极其安稳。

第二天,他们没提一句我晚归的事儿,就好像失忆了一样。那一瞬间我竟然没有为自己获得大尺度的自由感到雀跃,反而有点小失落:怎么回事,爹妈就这么不管我了?

他们的确不管我了,对所谓的一切“人生大事”都任由我来。毕业后,工作还是读研?随你。去哪个城市工作?随你。要不要找对象?随你。找什么样的人?随你?找到后要不要买房?随你。结婚后要不要生娃?随你。要不要追二胎?随你。

我25岁“早婚”,结婚后又和老公过了6年的二人世界后才要孩子,从恋爱到生娃,我从未听我爹妈催婚、催孕过一次。这两件对很多父母来说重如泰山的大事,在他们眼里轻若鸿毛。

去年看《脱口秀大会》时,童漠男讲过一个段子,说自己谈恋爱很难,因为他的母亲并不同意他谈恋爱,他说自己对婚姻最大的焦虑来源于他的妈妈。他妈妈对于生活就是非常消极,从来不催婚。在童妈妈眼中,只要不催婚,这个世界或许就少了一段蹩脚乏味的婚姻,多了一个幸福自由的母亲。

虽然是表演的段子,但背后的逻辑却也说得通,父母如果不催婚也许可以提高结婚率的,因为这是一种反向催婚,符合当代年轻人的逆反心理的,这反而激发了当代年轻人对婚姻的渴望。如果广大父母拿出阻挠早恋时的劲头来阻挠婚姻,到时候结婚就会变成一件很叛逆、很酷的东西,年轻人也许就有兴趣了。

我相信我的父母不是用“反向催婚”这个路数来对付我,他们要么是真看得开、要么就是过于信任我——知道我能安排好自己的事情。无论如何,爹妈无心造就的这种自由的婚育观,反而让我在面对对结婚生子这些事时不会用“如临大敌”的心态去看待。我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婚、育虽不易,但也不是人生中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人与人,合则来,不合则散,包括夫妻亦不过如此。

而且,我认为对儿女的婚育真能做到不催的父母是有大智慧的。老舍在小说《我这一辈子》里就借男主只口写过:“我早已有意无意的向老人们透了个口话:不娶倒没什么,要娶就得来个够样儿的。那时候,自然还不时兴自由婚,可是已有男女两造对相对看的办法。要结婚的话,我得自己去相看,不能马马虎虎就凭媒人的花言巧语。”要知道。那可是近百年前男人还在留辫子的年代啊,人家就争着要婚姻自主、自由了。

爹妈的催促不是灭霸的无限手套,打个响指就能摆平一切。自己的人生大事,还是放着本尊自己处理为好。父母们无妨躺平,一家子过个安心、祥和的春节吧。

(本文系读者投稿,不代表本刊立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西方逻辑分析哲学的创始人罗素说过:人的情绪起落是与他对事实本质的感知和认知成反比的,你对事实本质了解的越少,就容易动感情和发动情绪。后来马克思对罗素的话经常更深
  • (via.每日家居新闻)54岁的黎明与56岁的陈慧娴,差距一目了然学会坚强,做一个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人,用左手和右手记住岁月,遇到你应该遇到的,拥有你可以拥有的,
  • 现在我在这边看店,这一条街的人都说我不像刚毕业的大学生,不信你问问他们怎么看我?日子久了就形成了“默契”!
  • 开门红幸运草药路翁​2021年(2564)龙婆垒​开门红幸运草药路翁为父母,孩子,爱人,自己请一颗,让幸运,健康平安长相伴​​1⃣️佩戴幸运路翁,幸运,好运事事
  • 【29.9】冰伊莱美白小苏打牙膏4支 明星自用同款,来源德国著名牙膏品牌[赞啊],专门针对各种口腔问题研制的一款牙膏,能健齿护龈,清洁牙渍,清新口气[思考],
  • 街舞王一豹队长已落幕~ 期待风起洛阳早日播出,期待王一博的百里弘》《风起洛阳终于动了,不容易啊,等了许久! 街舞王一豹队长已落幕~ 期待风起洛阳早日播
  • 一场来自罗森便利店的五味问候今天路过打卡个便利店,其实平日里在附近运动也会去买点吃的,但这回这家店有点不一样了。24小时营业,把便利的快捷超市变成体验-✳️酸~
  • 总之,五官有一官偏左的,不论男女都是先克父亲;如果有一官偏右边的,那么就先克母亲。 女命带孤寡什么意思: 其实也就是命中带有孤辰星和寡宿星的意思,如果命里带
  • 另外,与其说qiang jian,还不如说哪天曝光出来“是的,我有一个孩子”这种问题在他身上,以他的星盘来说,是很正常的。太阳也代表一个人的名誉,这个我也讲过很
  • 恰恰相反,伟大的《坦塔尼克号》混混Jack那种对自己的不踏实保护了Rose,护她周全,寿终正寝;《少年的你》原本岁月就不静好的小北,选择了一生颠沛流离,也要陈念
  • 他就是拿得出钱,也不会投资到你身上。而你,是专职讨债的,最不符合他的价值观。
  • 促进钙吸收草莓味 20ml , 推荐给所有母乳的妈妈和家里有12岁以下小朋友的! 母乳喂养过程中一定要给宝宝补的维生素D, 预防宝宝佝偻病!
  • 暗示想念一个人的温柔爱情文案1.有人问我思念到极致是什么样的感觉 我说每次手机一响 我都希望是他 每一次2.我频繁的发着朋友圈 你说我为了点什么3.偷偷许愿,我
  • 早前,一个朋友跟我说“你已经够幸运了,比你不幸福的人太多了,大家都要抑郁成疾、成天哭哭啼啼吗,振作起来吧” 是的,我一直都知道可知道又怎样,我的心依然是空缺的呀
  • P1p2芋泥流心蛋糕 ➕p3➡️芋泥自由p4-p9朋友家人分享给我的初雪p10-p11初雪的天空 还拍到了和p12-14给珂珂买的礼物终于到了 蹲着贴了好久 腿
  • 通过此次的培训讲解,队员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AED电除颤使用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详见:目前北京市政府已就部分市民被限制进京管控措施“误伤”一事深表歉意,承诺将
  • #唯纪念 又是一次带图回家的经历,感觉和今年五一没啥不同,都是白天外出晚上画图?第一次尝试快题,在模仿借鉴中度过,虽然不是特别好,但只为纪念。
  • 睡不着想写小文章就感慨一小下 uu们当没看到我就行[doge]追壶这件事我从来没想到会坚持到现在,一开始是和我一起追帝国的姐妹给我分享破晓海,我开始了解这个团,
  • 当互联网产生,迅猛发展,论坛、社交网络等形式出现,个人的表达、记录才开始广泛涌现,但要让几乎每个人都有表达、记录的机会,仍然有赖于技术升级。和《清明上河图》被动
  • 个别呆萌的,还会忘了自己刚刚为什么发火,而且就算ta真的生你气了,只要不是原则问题,那么是非常好哄的。#白羊座# #白羊座[超话]# #白羊#咱就是说,真的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