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师禅如何能够开启灵性智慧的五大法则

  顿悟法,就是“祖师禅”。

  从“祖师禅”这个角度,我想我们今天作一个说明,我想说以“开启灵性智慧的五大法则”作为一个基础。当然,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五大法则是什么呢?就是六祖大师见性的时候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其实这五句是对自性的赞叹,就是我们开启灵性智慧的五大法则。

  第一句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佛性本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所以说自性本自清净。

  我们修禅首先就一定要有一个绝对的自信,要完整地接纳自己。只要我们认为自己不够完美,自己不够好,自己有好的部分有不好的部分,那个时候你就活在大脑思惟里面。我们的教育把我们由一个自然人变成了一个社会人,所以像古人所说的“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为什么说“圣人不仁”呢?因为他教化人,他另外有一个什么?他会建立这个世间的秩序,他一定会告诉你“这个是好的,那个是不好的”,而你一旦接受教育以后,你一定会展现你好的一面,隐藏你不好的一面,而一旦你一直隐藏你不好的一面的时候,你的能量一直在流失,去维持那个二元分裂的状态,这就是我们凡夫不能觉悟的根源。因为我们的能量水平一直很低,一直在流失。所以,首先一定要有绝对的自信,深信自己本自完美。从灵性生命来说,一切都是灵性生命的游戏,从这个角度来呈现。

  我们看看六祖大师见五祖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明白,五祖问他:你来干什么?他说,弟子来,“唯求作佛,不求余物”。你看看,这个是何等的胸襟和气度,就求作佛。我们如果见师父的话,一定是说:“哎呀,我求我身体好,我事业遇到困境。”有没有谁敢说“唯求作佛,不求余物”啊?有没有这样的担当?当然你现在鹦鹉学舌,那么说就已经不是了,那已经是知识的碎片,而不是当下的智慧了。所以一定要有这个样的顶天立地的心胸,这个是我们禅修的基础。

  第二句是何期自性,本不生灭。这个我们很容易理解,这是“八不中道”,科学进步了,我们更容易理解了,实质上也就是指物质和能量互相转化,尤其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出现以后,我们都知道了。微小微小的物质如果把它彻底转化为能量的时候,核能是非常巨大的。那么无形的能量转化为有形的物质的时候,我们认为这个物质生起来了,实际上它并没有新生;当有形的物质转变成无形的能量的时候,我们认为灭了,灭实不曾灭。

  这个“本不生灭”,我们其实可以借助一些简易的禅法来修,比如说,我们可以修一个“幻变三摩地”。她的修法就是三句窍诀:昼修幻身,夜修梦幻,后修光明。“昼修幻身”就是你要自己独处一个静室,沐浴焚香以后,对着一面大镜子来坐好;第二步就是你仔细地观察,不停地赞美这个镜子里面的自己每一处的优点,一直到你能够假戏真做,你真正地喜欢自己,而一旦你生起这个喜欢的心就马上要停止。又开始批评自己,挑这个镜子里面的这个影像自己的每一处的毛病,一直到真的讨厌这个我。那么在这个赞叹与批评之间,你一直这样去修的时候,你就会醒悟:实际上镜中的我只是一个影像。同样的,我们这个身体也只是一个影像,只是我们的灵性生命所幻现出来的、自显现出来的一个影像而已。这个时候可以契入到“身如幻”,一切外境皆如幻。

  实际上她的修行可以包含现分、明分、空分这三部分。我们是讲前面的现分这么一点点。打个比方,像我们在看电视,电视里面种种人物,我们看到他是幻,是虚幻的,对不对?种种人物都是虚幻的。如果我们融入到,我们以为自己就是镜中的人物的时候,我们会起实执心,会有种种的忧悲喜乐。我们在外面的时候,我们就知道那些都是如幻的,更进一步知道电视机外面的自己也是如幻的,更进一步,知道实际上内外都是没有差异的,都是如幻显现的。如果深入地说的话,就是大圆满“三自解脱法”里面的“心性自解脱、法性自解脱和平等性自解脱”。

  第三句就是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佛性中本自具足无量的光明,无量的福德。我们这个法界和宇宙是本自具足的,匮乏只是一个幻相。当我们切断跟灵性生命的联系的时候,跟我们存在的本源的联系被切断的时候,我们总会觉得不足,我们会觉得匮乏。所以,大脑思惟就会使我们跟本自具足的灵性能量切断了。因此我们开始担忧自己的生存,因此成为掠夺者。

  其实宇宙之中从来不缺乏能量,缺乏的只是有效的关注和运用。我们如果开启灵性智慧的时候,我们当然知道整个法界的能量不可以被灭,也不可以被创造,本自具足。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其实本质上都是能量。能量是不灭的,不过是形式在转化而已,既不能被创造也无法被销毁。这个我们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等,就已经是经过印证的事实了。但是同时,能量是可以转换的。我们的修行从法相上来说,就是从振动频率低的,密度大的能量,能够升华到振动频率高的,密度小的能量,这样就能够超越凡夫身和心的束缚,一直到彻见本来面目,亲见本来面目。

  所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是我们跟灵性智慧、跟灵性生命重新连接以后,我们就知道,匮乏只是一个幻相,只是大脑思惟所产生的幻相。由于这种幻相我们信以为真,就产生了恐惧,因此成为一个掠夺者,成为一个永不满足者,就不能够知道“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而觉醒的标志之一,就是心彻底满足了,不再去追寻了,不再去向外追寻,这个时候,我们能够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解脱。

  第四句就是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八不中道”里面说“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龙树菩萨的《中观六论》对我们树立见地是非常好的,但是其实除了《中观宝鬘论》比较容易入之外,其他都不是容易的。尤其是在《七十空性论》里面,她怎么样来透过缘起来层层显空,是有完整的修证次第在其中的。有完整的显空,空不可以被证,而只是显出来。所以,我们可以有一个入手的方便,就是像提婆菩萨的《中观四百论》,像月称菩萨的《入中论》都是我们能够入中观的方便。

  我们说“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其实就是指自性的“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本无动摇”其实就是指这一些。我们且说一个“不常不断”好了,现在其实也很容易理解,但是我们领悟了,不代表我们证得了。我们领悟了,我们听明白了,这个只是一种知识而已,是大脑的识性运作。那么,什么是“不常不断”呢?比方说,我们过去做了一件事,无论是善事还是恶事,这个事情的现象都消失了,对不对?为什么到后面,我们还会招感恶果呢?为什么?因为虽然现象消失了,但是它的作用力还在,它的作用力还会留下来。现行熏种子,熏在阿赖耶识里面,熏在含藏识里面。所以的话,从现象消失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说是“不常”;从它的作用力留下来这个角度,我们说它“不断”。所以其实觉醒的人就是洞见了诸法实相,这个时候他的心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能够深刻地洞见到:灵性生命是永恒的,没有出生没有死亡,不经创造而存在,不受小我的身体的束缚,也不受小我的人格结构的束缚。

  第五句就是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其实我们修行是要怎么样?是要证得我们佛性的“体、相、用”。实际上“体”是空,“相”是明,“用”就是觉,空、觉、明。所以不要错误地认为,听到空性智慧就总是偏到“空”的这一边,那么你在禅修实修的时候一定会产生障碍的,“空、觉、明”都应该要去修持。从“觉”这个角度来说,在佛就称之为大悲德、悲德,其实就是指万事万物的生机,万事万物的生命力。当我们超越了我们的大脑思惟模式的局限、行为模式的局限的时候,我们其实就开始契入到心性自解脱的阶段。

  所以说,如何去展现我们的勃勃生机,展现像万事万物一样的勃勃生机,这个实际上就是开启我们内在不断涌现的鲜活智慧,那当然就是灵性的智慧。所以说,心性自解脱契入法性,法性自解脱契入平等性,平等性自解脱成佛。这样的修持,她的次第先是从心性的解脱开始,不被我们自身的人格结构、人格的局限性、大脑思惟方式的局限性所限制,能够契入万事万物的法性。

  像禅宗里面的青原惟信禅师上堂的时候所说的:老僧三十年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得个入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今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前面的第一个阶段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他是被他的思惟方式所局限,只看到万事万物的相,看不到法性;后来能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时候,是看万事万物都是看到法性,但是还有一个法性在,所以会被这个法性束缚住,所以要超越这个;更进一步是契入到平等性,契入平等性的时候就是真正的清净,不是那个清净和染污相对的清净,而是绝待圆融的清净,这个时候也就是禅宗所说的“平常心是道”。在教理上面来说的话就是清净地菩萨,八、九、十地菩萨,但是仍然还是要修持平等性自解脱。

  这是我们略说祖师禅如何能够开启灵性智慧的五大法则。

~大愿法师《亲见本来面目》

《心动的信号3》实操教学,教你如何在初次见面成为人气王?

都市恋爱社交真人秀《心动的信号》,作为一个“恋爱相亲”类综艺,从节目最初,三对男女亮相开始,里里外外就充满了戏。

据我所知,现在大批80,90后,适婚青年,依然还是单身,甚至有的还是母胎单身,所以在和异性相处的方面,很多时候会显得手足无措略显生疏。

尤其是在和异性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很多人会担心冷场、没话聊,把气氛弄得十分尴尬。

那该如何迅速拉近跟彼此的距离呢?《心动的信号3》第一期,几位嘉宾做了很好的示范。所以,今天我就来结合节目中几位男女嘉宾的表现,给大家来进行实操教学!

01
关于如何破冰

刚开始进入小屋之后,大家都显得比较拘谨,因为彼此不熟悉,所以气氛略显尴尬,彼此在自我介绍之后,就不知道说什么了,陷入冷场。

可是女二的做法就可圈可点了,直到她出场后,整个小屋的气氛才一改尴尬变得轻松了起来。那么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第一点:暴露需求。

当她在跟前面先到的女一,男一,男二,互相自我介绍之后,察觉到气氛有些冷场,就赶紧向大家提出了这样的一个要求:你们能带我看看这吗?(实际上,除了女一最先来,其他两个男生也没看过。)

然后大家才从沙发上纷纷起身,一起环顾四周,参观起小屋的环境。因为小屋的各种陈设,还有布置,大家自然而然就多了很多话题,不再像之前那样没话找话的尴尬。

不仅如此,除了打破僵局之外,女二还很自然的让大家进一步的熟络起来。

这就不得不提到她的第二个技巧:

增加互动。

当几个人参观完小屋之后,又坐回到客厅的沙发,本来眼看着就又要陷入尴尬的沉默,可是没想到她却拿过来小屋里的积木(叠叠高),然后对大家说:“有积木诶,我们可以一起玩”。

有了游戏的互动,大家瞬间就拉近了距离。

如果你在生活中,对于初次见面的这种场景,不是很会把控,也可以采取这种“桌游模式”。

这样既可以让大家专注在游戏上,有事可做,不至于冷场。也能够让大家快速拥有讨论的话题,并且通过搭档和切磋的模式让大家很快就熟悉起来。

02
关于聊天话题

初步的破冰,只是第一步,想要进一步互相了解,增加好感,还得靠后续的话题推动。

这一点上,有两位嘉宾做的很好。

一位就是之前说到的女二,在第三个男嘉宾也到场之后,从大家的自我介绍中得知了男二是藏族人,立马就很自然的问到:“藏语你好怎么说?”给男二一个被请教和表现的机会。

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真的是一个特别好用的技巧,尤其是对男生来说,在被女生请教问题的时候,例如“这个(男擅长的领域)怎么做?”,“你家乡有什么值得一去的地方?”等等,会更有被关注,被重视的感觉,并且也更有表达自己的欲望,也会更享受这段聊天。

除此之外,之后出场的男三,在这方面也做的不错。当大家自我介绍的话题聊得差不多了,他使用了一个特别讨巧的技巧——“自我暴露”。

在环顾四周之后,说了一句“我在想,这周围有没有篮球场”通过对自己信息的暴露,来引出其他人的讨论。

果不其然,立马就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首先是男一反问:“你也喜欢打篮球吗?”之后是另外一个男嘉宾也表示说自己很喜欢打篮球,之后大家可以组个队。再接着是女二说自己可以给他们当啦啦队,一瞬间,大家就因为这个话题打开了话匣子,气氛活跃了许多。

这个做法就十分聪明,要知道,很多时候,想要更多的了解对方,知道对方更多的信息,直接问出来会比较有攻击性,相反,通过暴露自己的方法,不仅仅会提供话题感,更加会激起别人的倾诉意愿。

但是要注意哦,自我暴露,虽然对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很重要,但是如果你暴露的深度和广度出现了问题,也会给关系的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

学会正确的自我暴露,才能够散发吸引力,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自我暴露的话题和方法,可以后台发送“自我暴露”,获得相关内容。

03
关于拉近距离

想要和一个并不相熟的人,迅速拉近距离,寻找共同点,是一个特别不错的技巧。这一点好几个嘉宾都有用到。

比如说女一在说到自己是美术生的时候,男三表示说自己也是。于是一下子就让女二有了共鸣,感觉他们是一类人,距离在无形中拉近了。

再比如,当男二提到自己的家乡甘孜时,男三会说自己“经常去”。也分享了自己的驾车路线“白玉-理塘-马尼干戈,再往下走就是德格”,一下子让男二很有亲切感。

还有,后面在做饭环节的时候,女一和男二搭档。

当女一说到自己在上学的时候经常自己做饭,男二就立马表示自己也是,并且聊着聊着,还惊喜的发现,两个人居然在同一个国家留学,并且所在的地方还很近。还因为都觉饭菜难吃,所以“生活所迫”不得不学会了做饭。

因为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共同点,有了越来越多的共鸣,他们越聊越开心,气氛也越来越甜。

瞧这就是共鸣的魔力。

但我们也不要强行找共同点,因为这样不仅不能够起到跟对方拉近距离的效果,反而还会让气氛尴尬。

例如在女一说自己是美术生,喜欢画画的时候男生表示自己也是,聊个人就很开心的聊起来。这个时候,男一看他们聊的很开心,就坐不住了,于是也强行插话,说:“我表妹也是美术生,所以她去学服装设计了。”

结果,弄得女一一脸懵,只能勉强接了一句“不错”。当即那尴尬的氛围,隔着屏幕都觉得结了一层冰。

04
关于气场

不得不承认,人与人的交往,天生就自带一种气场,有的人一出场就让人觉得耀眼,有吸引力,而有的人即使做再多也容易被忽略。

就像是女二一样,一出场,就有种自信阳光,能hold住全场的感觉。无论是在谈吐上,还是在控场能力上,都显得特别的从容有自信。

所以能够给人一种特别舒服感觉,所以无论男生女生都会比较喜欢和她相处。

而女一文文静静,柔柔弱弱的性格,则就看起来,更让男生具有保护欲望,更让男生想要多去了解看看。

但是男一的气场,就明显较弱了,当其他同性一出场,他的气势就明显的被压过了一头。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看他和大家相处的各种环节,能够发现,他应该属于“服务型”人格。

每次一有人到达小屋,无论男女,他总是会自然的接过大家的行李箱。

只要大家一坐下,他就会自觉的站起来去帮大家倒水。

并且在水壶没有水之后,也是他主动跑去厨房接,并且递到男三手上。而反观别的男生呢?

他们不会争着抢着去做这些,反而是忙着大方从容的跟女生问好,坐在沙发上气定神闲接过男一递来的水壶,帮女生倒进水杯。

是的,虽然男一人真的很好,但是这种处处周到的性格,未免有些太过,要知道,在感情中看,像这种好好先生型的人格,通常只会被发好人卡,却得不到女生真正的喜欢的。

所以,有些事情,不是你做的越极致,越周到越好,重要的是保留自己的鲜明特色,让别人能够一下子记住你。

当然,气场这种东西除了天生自带之外,也离不开生活细节的各种沉淀。

如果你希望能够被人所记住,让人眼前一亮,那么必定少不了生活细节的积累。如果你希望大家觉得你是一个具有文艺气息,安静的女生,那么你平时生活中,就应当多做一些文艺的事,画画,看书,听音乐,旅行······如果你想让自己看起来从容自信,那么就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多磨砺自己的社交能力。

总之,一个人的气质,是由生活中的一点一点慢慢所积累的,你想成为什么样气场的人,平常就要多做什么样的事。这样时间久了,就会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气场。

气场是一个人的标识,是一种能够快速吸引别人,让人记住你的强大魔力。

祖师禅——开启灵性智慧的五大法则

  从“祖师禅”这个角度,我想我们今天作一个说明,我想说以“开启灵性智慧的五大法则”作为一个基础。当然,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五大法则是什么呢?就是六祖大师见性的时候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其实这五句是对自性的赞叹,就是我们开启灵性智慧的五大法则。

  第一句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佛性本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所以说自性本自清净。

  我们修禅首先就一定要有一个绝对的自信,要完整地接纳自己。只要我们认为自己不够完美,自己不够好,自己有好的部分有不好的部分,那个时候你就活在大脑思惟里面。我们的教育把我们由一个自然人变成了一个社会人,所以像古人所说的“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为什么说“圣人不仁”呢?因为他教化人,他另外有一个什么?他会建立这个世间的秩序,他一定会告诉你“这个是好的,那个是不好的”,而你一旦接受教育以后,你一定会展现你好的一面,隐藏你不好的一面,而一旦你一直隐藏你不好的一面的时候,你的能量一直在流失,去维持那个二元分裂的状态,这就是我们凡夫不能觉悟的根源。因为我们的能量水平一直很低,一直在流失。所以,首先一定要有绝对的自信,深信自己本自完美。从灵性生命来说,一切都是灵性生命的游戏,从这个角度来呈现。

  我们看看六祖大师见五祖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明白,五祖问他:你来干什么?他说,弟子来,“唯求作佛,不求余物”。你看看,这个是何等的胸襟和气度,就求作佛。我们如果见师父的话,一定是说:“哎呀,我求我身体好,我事业遇到困境。”有没有谁敢说“唯求作佛,不求余物”啊?有没有这样的担当?当然你现在鹦鹉学舌,那么说就已经不是了,那已经是知识的碎片,而不是当下的智慧了。所以一定要有这个样的顶天立地的心胸,这个是我们禅修的基础。

  第二句是何期自性,本不生灭。这个我们很容易理解,这是“八不中道”,科学进步了,我们更容易理解了,实质上也就是指物质和能量互相转化,尤其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出现以后,我们都知道了。微小微小的物质如果把它彻底转化为能量的时候,核能是非常巨大的。那么无形的能量转化为有形的物质的时候,我们认为这个物质生起来了,实际上它并没有新生;当有形的物质转变成无形的能量的时候,我们认为灭了,灭实不曾灭。

  这个“本不生灭”,我们其实可以借助一些简易的禅法来修,比如说,我们可以修一个“幻变三摩地”。她的修法就是三句窍诀:昼修幻身,夜修梦幻,后修光明。“昼修幻身”就是你要自己独处一个静室,沐浴焚香以后,对着一面大镜子来坐好;第二步就是你仔细地观察,不停地赞美这个镜子里面的自己每一处的优点,一直到你能够假戏真做,你真正地喜欢自己,而一旦你生起这个喜欢的心就马上要停止。又开始批评自己,挑这个镜子里面的这个影像自己的每一处的毛病,一直到真的讨厌这个我。那么在这个赞叹与批评之间,你一直这样去修的时候,你就会醒悟:实际上镜中的我只是一个影像。同样的,我们这个身体也只是一个影像,只是我们的灵性生命所幻现出来的、自显现出来的一个影像而已。这个时候可以契入到“身如幻”,一切外境皆如幻。

  实际上她的修行可以包含现分、明分、空分这三部分。我们是讲前面的现分这么一点点。打个比方,像我们在看电视,电视里面种种人物,我们看到他是幻,是虚幻的,对不对?种种人物都是虚幻的。如果我们融入到,我们以为自己就是镜中的人物的时候,我们会起实执心,会有种种的忧悲喜乐。我们在外面的时候,我们就知道那些都是如幻的,更进一步知道电视机外面的自己也是如幻的,更进一步,知道实际上内外都是没有差异的,都是如幻显现的。

  第三句就是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佛性中本自具足无量的光明,无量的福德。我们这个法界和宇宙是本自具足的,匮乏只是一个幻相。当我们切断跟灵性生命的联系的时候,跟我们存在的本源的联系被切断的时候,我们总会觉得不足,我们会觉得匮乏。所以,大脑思惟就会使我们跟本自具足的灵性能量切断了。因此我们开始担忧自己的生存,因此成为掠夺者。

  其实宇宙之中从来不缺乏能量,缺乏的只是有效的关注和运用。我们如果开启灵性智慧的时候,我们当然知道整个法界的能量不可以被灭,也不可以被创造,本自具足。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其实本质上都是能量。能量是不灭的,不过是形式在转化而已,既不能被创造也无法被销毁。这个我们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等,就已经是经过印证的事实了。但是同时,能量是可以转换的。我们的修行从法相上来说,就是从振动频率低的,密度大的能量,能够升华到振动频率高的,密度小的能量,这样就能够超越凡夫身和心的束缚,一直到彻见本来面目,亲见本来面目。

所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是我们跟灵性智慧、跟灵性生命重新连接以后,我们就知道,匮乏只是一个幻相,只是大脑思惟所产生的幻相。由于这种幻相我们信以为真,就产生了恐惧,因此成为一个掠夺者,成为一个永不满足者,就不能够知道“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而觉醒的标志之一,就是心彻底满足了,不再去追寻了,不再去向外追寻,这个时候,我们能够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解脱。

  第四句就是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八不中道”里面说“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龙树菩萨的《中观六论》对我们树立见地是非常好的,但是其实除了《中观宝粑论》比较容易入之外,其他都不是容易的。尤其是在《七十空性论》里面,她怎么样来透过缘起来层层显空,是有完整的修证次第在其中的。有完整的显空,空不可以被证,而只是显出来。所以,我们可以有一个入手的方便,就是像提婆菩萨的《中观四百论》,像月称菩萨的《入中论》都是我们能够入中观的方便。

  我们说“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其实就是指自性的“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本无动摇”其实就是指这一些。我们且说一个“不常不断”好了,现在其实也很容易理解,但是我们领悟了,不代表我们证得了。我们领悟了,我们听明白了,这个只是一种知识而已,是大脑的识性运作。那么,什么是“不常不断”呢?比方说,我们过去做了一件事,无论是善事还是恶事,这个事情的现象都消失了,对不对?为什么到后面,我们还会招感恶果呢?为什么?因为虽然现象消失了,但是它的作用力还在,它的作用力还会留下来。现行熏种子,熏在阿赖耶识里面,熏在含藏识里面。所以的话,从现象消失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说是“不常”;从它的作用力留下来这个角度,我们说它“不断”。所以其实觉醒的人就是洞见了诸法实相,这个时候他的心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能够深刻地洞见到:灵性生命是永恒的,没有出生没有死亡,不经创造而存在,不受小我的身体的束缚,也不受小我的人格结构的束缚。

  第五句就是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其实我们修行是要怎么样?是要证得我们佛性的“体、相、用”。实际上“体”是空,“相”是明,“用”就是觉,空、觉、明。所以不要错误地认为,听到空性智慧就总是偏到“空”的这一边,那么你在禅修实修的时候一定会产生障碍的,“空、觉、明”都应该要去修持。从“觉”这个角度来说,在佛就称之为大悲德、悲德,其实就是指万事万物的生机,万事万物的生命力。当我们超越了我们的大脑思惟模式的局限、行为模式的局限的时候,我们其实就开始契入到心性自解脱的阶段。

所以说,如何去展现我们的勃勃生机,展现像万事万物一样的勃勃生机,这个实际上就是开启我们内在不断涌现的鲜活智慧,那当然就是灵性的智慧。所以说,心性自解脱契入法性,法性自解脱契入平等性,平等性自解脱成佛。这样的修持,她的次第先是从心性的解脱开始,不被我们自身的人格结构、人格的局限性、大脑思惟方式的局限性所限制,能够契入万事万物的法性。

  像禅宗里面的青原惟信禅师上堂的时候所说的:老僧三十年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得个入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今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前面的第一个阶段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他是被他的思惟方式所局限,只看到万事万物的相,看不到法性;后来能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时候,是看万事万物都是看到法性,但是还有一个法性在,所以会被这个法性束缚住,所以要超越这个;更进一步是契入到平等性,契入平等性的时候就是真正的清净,不是那个清净和染污相对的清净,而是绝待圆融的清净,这个时候也就是禅宗所说的“平常心是道”。在教理上面来说的话就是清净地菩萨,八、九、十地菩萨,但是仍然还是要修持平等性自解脱。

  这是我们略说祖师禅如何能够开启灵性智慧的五大法则。

---选自大愿法师《亲见本来面目》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任嘉伦[超话]# 5+=ᵕ̈ 任嘉伦 ♪♬++=#任嘉伦代言周大生# ++=#RogerVivier品牌代言人任嘉伦#┈━═┈━═┈━═┈━═┈━═☆、正在
  • #张极[超话]# 【唯一门面ACE】@TF家族-张极舞台上【Killing Part缔造者✌️】【♬英文歌绝对领域♬】⚜️【红酒音嗓】绝对舞感,框架之神【阳光爱
  • 4.月季花养殖的光照要求月季花为阳性植物,喜欢充足的阳光,每天光照不得少于5~6个小时,否则枝叶软弱,徒长,开花不良,花色不艳。(4)月季花上盆应在早春发芽前进
  • 岁月并非抚弄我们,而是展示我们的美丽。 他神色复杂,他稍稍拉开和我的距离,声音微冷,“既然如此,那就是一个误会,我,向程云曦道歉。
  • 这些都为IW326501腕表提供了绝佳的佩戴体验,但仅此而已定然不够,再有气质的外观,再强大的功能,依旧离不开那颗坚定的内芯,Cal.30110机芯由ETA最为
  • 总之并没有什么大众观影门槛,除非你特别恐水恐海[偷笑][偷笑] 昨天还以为自己会包场,结果同场还有另外4个人看,有2个嬢嬢说她们最近刚好在游运所以来看看~片中有
  • 2021年12月在老特拉福德,第三轮对阵斯肯索普的比赛中,我们原来的记者里奇-费伊观看了梅努的首秀,并记录下了“科比-梅努的精彩长传球”。”第二天早上,在塞维利
  • 强势股口诀:1.无量新低才是底,放量主升才开启2.大涨之前必有大跌,大跌不来我不理3.横着等竖着等,横来竖去才不等...为了方便理解,直接用图文的方式分享出来,
  • 莫言说:"当你特别爱一个人的时候,你就很难再从他身上得到快乐了。✌ 林徽因说:"下次再遇到喜欢的人,千万要记得只做朋友,不远不近的欣赏,淡淡
  •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 单看双方金钱的往来,也完全能坐实谭某在这段恋爱关系中索取过多金钱的事实(两年网恋+半年同城生活产生50余万的转账差额)并且有一点值得重视,整个事件发酵时很让人共
  •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刘宇宁南珩离十六##摩登兄弟[超话]#刘宇宁燕子京刘宇宁珠帘玉幕★・・・・★ 愿你一生被爱 ★・・・・★ 往后余生❤️唯爱摩登❤️一生所爱
  • 在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中,铅山,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成为了他心灵的归宿,承载了他最真挚的情感与最深沉的思考。《浣溪沙·瓢泉偶作》中,他描绘出瓢泉边的宁静与美好:“山
  • 谁造谣还是好好想想,回复的如此之慢还不是因为要绞尽脑汁挖奇奇怪怪的理由[微笑]不否认你们家有人在前排,南京但凡排队的人都知道什么情况,前面的一个人进去过了安检后
  • 鱼龙混杂的今天,我很幸运,能够遇见真正可以解决问题和改变命运、实现身心灵都健康的恩师、明师、导师,我真的太幸运了!4、如果生辰以金为喜用的,宜往出生地的西方求谋
  • 3月中旬,美国银行预测称,AI服务器行业的销售额“在2027年前都将以年均50%的速度增长”强调供应商也能获得巨大红利。捷迅-辉盛工作站对股票市值在500亿美元
  • 选购投影仪,在我看来,亮度、投射比、对比度和噪音大小,无疑是比较重要的四个指标❗️❗️它们不仅关乎投影仪的整体性能,更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观影体验。总的来说,岚图梦
  • 如果以后我们真的不再有任何的联系了,我希望你能够永远记得我的名字,记得我曾经来过你的世界,记得我们曾经深深的相爱过,离别本是人生常态,你我也没有例外,只是很遗憾
  • 财运方面,由‮受于‬到本‮月命‬的影响;这‮月个‬对市场‮判的‬断能‮自力‬然较差;因此,对‮标目‬的选择就‮比会‬较迷茫;如‮没果‬有获利把握,那‮不就‬要出
  • 也可以来一期偷奖专题,请棒地套过世碗次得各派一个人出来玩游戏,洞房神奇叔叔做评委,最后以李柱延在游戏中偷牢笼的东西收尾结束这场偷奖战役单独请白橙黄绿红蓝这些老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