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2月21日-28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两国领导人实现了“跨越太平洋的握手”。这次访问标志着中美关系在长达22年的“冰封”期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周也被世人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中美两国政府于2月27日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并于28日发表。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50年过去,中美关系来到了新的十字路口,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从过去50年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今天让我们重温下《上海公报》原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上海公报”)(1972年2月28日)】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中国总理周恩来的邀请访华。中美两国政府于2月27日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并于28日发表。《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两国政府经过20多年的对抗,开始向关系正常化方向发展,为两国建交奠定了基础。《联合公报》的全文如下: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的邀请,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自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一日至二月二十八日访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陪同总统的有尼克松夫人、美国国务卿威廉·罗杰斯、总统助理亨利·基辛格博士和其他美国官员。

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会见来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

尼克松总统于二月二十一日会见了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两位领导人就中美关系和国际事务认真、坦率地交换了意见。

访问中,尼克松总统和周恩来总理就美利坚合众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正常化以及双方关心的其他问题进行了广泛、认真和坦率的讨论。此外,国务卿威廉·罗杰斯和外交部长姬鹏飞也以同样精神进行了会谈。

尼克松总统及其一行访问了北京,参观了文化、工业和农业项目,还访问了杭州和上海,在那里继续同中国领导人进行讨论,并参观了类似的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领导人经过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接触之后,现在有机会坦率地互相介绍彼此对各种问题的观点,对此,双方认为是有益的。他们回顾了经历着重大变化和巨大动荡的国际形势,阐明了各自的立场和态度。

中国方面声明: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国家不分大小,应该一律平等,大国不应欺负小国,强国不应欺负弱国。中国决不做超级大国,并且反对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方面表示:坚决支持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各国人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本国的社会制度,有权维护本国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外来侵略、干涉、控制和颠覆。一切外国军队都应撤回本国去。中国方面表示:坚决支持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人民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所作的努力,坚决支持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的七点建议以及在今年二月对其中两个关键问题的说明和印度支那人民最高级会议联合声明;坚决支持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一九七一年四月十二日提出的朝鲜和平统一的八点方案和取消“联合国韩国统一复兴委员会”的主张;坚决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和对外扩张,坚决支持日本人民要求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平和中立的日本的愿望;坚决主张印度和巴基斯坦按照联合国关系印巴问题的决议,立即把自己的军队全部撤回到本国境内以及查谟和克什米尔停火线的各自一方,坚决支持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维护独立、主权的斗争以及查谟和克什米尔人民争取自决权的斗争。

美国方面声明:为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需要对缓和当前的紧张局势和消除冲突的基本原因作出努力。美国将致力于建立公正而稳定的和平。这种和平是公正的,因为它满足各国人民和各国争取自由和进步的愿望。这种和平是稳定的,因为它消除外来侵略的危险。美国支持全世界各国人民在没有外来压力和干预的情况下取得个人自由和社会进步。美国相信,改善具有不同意识形态的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以便减少由于事故、错误估计或误会而引起的对峙的危险,有助于缓和紧张局势的努力。各国应该互相尊重并愿进行和平竞赛,让行动作出最后判断。任何国家都不应自称一贯正确,各国都要准备为了共同的利益重新检查自己的态度。美国强调:应该允许印度支那各国人民在不受外来干涉的情况下决定自己的命运;美国一贯的首要目标是谈判解决;越南共和国和美国在一九七二年一月二十七日提出的八点建议提供了实现这个目标的基础;在谈判得不到解决时,美国预计在符合印度支那每个国家自决这一目标的情况下从这个地区最终撤出所有美国军队。美国将保持其与大韩民国的密切联系和对它的支持;美国将支持大韩民国为谋求在朝鲜半岛缓和紧张局势和增加联系的努力。美国最高度地珍视同日本的友好关系,并将继续发展现存的紧密纽带。按照一九七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决议,美国赞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停火继续下去,并把全部军事力量撤至本国境内以及查谟和克什米尔停火线的各自一方;美国支持南亚各国人民和平地、不受军事威胁地建设自己的未来的权利,而不使这个地区成为大国竞争的目标。

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际争端应在此基础上予以解决,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准备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中实行这些原则。

考虑到国际关系的上述这些原则,双方声明:

──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的;

──双方都希望减少国际军事冲突的危险;

──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任何一方都不准备代表任何第三方进行谈判,也不准备同对方达成针对其他国家的协议或谅解。

双方都认为,任何大国与另一大国进行勾结反对其他国家,或者大国在世界上划分利益范围,那都是违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

双方回顾了中美两国之间长期存在的严重争端。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已归还祖国;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双方同意,扩大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是可取的。为此目的,他们就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新闻等方面的具体领域进行了讨论,在这些领域中进行人民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将会是互相有利的。双方各自承诺对进一步发展这种联系和交流提供便利。

双方把双边贸易看作是另一个可以带来互利的领域,并一致认为平等互利的经济关系是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的。他们同意为逐步发展两国间的贸易提供便利。

双方同意,他们将通过不同渠道保持接触,包括不定期地派遣美国高级代表前来北京,就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进行具体磋商并继续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双方希望,这次访问的成果将为两国关系开辟新的前景。双方相信,两国关系正常化不仅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利益,而且会对缓和亚洲及世界紧张局势作出贡献。

尼克松总统、尼克松夫人及美方一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人民给予他们有礼貌的款待,表示感谢。(来源:https://t.cn/RxuE8zz)

【“十大战略”的省会实践 抢占人才聚集高地 澎湃科技创新动力】

核心提示

团结一致向未来,奋斗实干启新程。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省委实施“十大战略”开局之年,作为正在全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更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的郑州,肩负着重大责任和使命担当。日前召开的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作出部署,以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为统揽,锚定“两个确保”,全面开展“三标”活动,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这是新一年和今后一个时期郑州工作的总体要求,也是面向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发出的总动员令。

为宣传贯彻好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本报推出“躬身入局·高台起势”【“十大战略”的省会实践】系列报道,全面深入展现“十大战略”所涉领域的推进举措和进展成效,凝聚起全市上下全力开局破题、奋力高台起势的磅礴动能。

“躬身入局•高台起势”
【“十大战略”的省会实践】

之 “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篇(下)

抢占人才聚集高地 澎湃科技创新动力

本报记者 石大东 裴蕾 李娜 覃岩峰

有着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科研背景的程伯群,是地道的安徽人。他曾经在北京工作多年,和郑州的“结缘”,源于2018年来郑州参加“数字峰会”。当时,他被郑州人才政策吸引,双方一拍即合,当年年底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大数据研究院在郑州揭牌,他成了主导日常工作的副院长。

像程伯群这样的人才,近年来,郑州“张开双臂”欢迎,并且连续打出人才政策的“组合拳”,为人才创业就业提供优质环境、解决后顾之忧。

腾飞中的郑州需要更多优秀人才勇立潮头。

而郑州则诚意满满,仅2021年一年,新引进高端人才450人,其中“两院”院士12人;吸引超过3.16万名优秀青年人才(包括博士1578人)来郑留郑,发放青年人才生活补贴和首次购房补贴10.75亿元……

已然来临的2022年,我市将紧扣“十大战略”,认真落实“六个一流”要求,聚焦提升创新能力,努力造就适应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主力军,争创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示范区。

守正创新

人才工作实现新跃升

二月的郑州,乍暖还寒。

在郑东新区智慧岛的各个商务楼宇里,已经一片热闹繁忙开工景象。“60多名员工基本都已到岗,今年情况特殊,像我这样的外地人都提倡在郑过年,为此,公司挨个进行慰问还发了补助。”在永和龙子湖广场6楼,河南云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张智群正在安排各项工作。

张智群是黑龙江人,来郑州已有十个年头,从中钢网到云拓智能,如今已经在郑州安家立业的他早已把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家。云拓智能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创新型科技企业,在展厅,记者看到公司荣誉和专利挂满了一整面墙。张智群说,郑州发展越来越好,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才,这些人才的加入让公司步入了发展快车道,今年将更加注重市场驱动,大力拓展市场渠道,将业务从省内做到全国。

像张智群这样来自他乡,却将郑州作为创业所在地的人,越来越多了。

2021年,郑州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十一次和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抢抓全省上下锚定“两个确保”、全面实施“十大战略”有利契机,着眼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高地、开放高地、人才高地,坚持把人才作为战略性工程来抓,聚焦“一城、一策、一事”,建机制、抓平台、出政策、优生态,举全市之力高举高打、重抓重推,人才工作实现新跃升,为整个城市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数据显示,去年,我市全年新引进高端人才450人,其中“两院”院士12人、杰青优青5人;新认定支持高层次人才137名、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653名,启动培育首批3万名数字人才;支持创新创业项目87个,引进培育创新创业人才197名;吸引超过3.16万名优秀青年人才(包括博士1578人)来郑留郑,发放青年人才生活补贴和首次购房补贴10.75亿元;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367家,同比增长213.76%;推动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提高到33.3%……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市十二次党代会指出,要“以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高地、开放高地、人才高地为着力点,加快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对此,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德耀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市人社部门要贯彻落实市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扎实推进“郑州人才计划”,为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开拓创新

争创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示范区

在郑东新区,距离智慧岛不远的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APUS郑州总部政府事务总监谢前进也和同事们加速开启了今年的工作行程。

郑州阿帕斯数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河南省、郑州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也是APUS在郑州设立的总部,定位为APUS全球第二总部及移动互联网全球孵化基地、APUS生态平台的重要节点和互联网“一带一路”桥头堡。

“落地郑州两年多以来,我们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累计实现营业收入超过5亿元、利润近2000万元。”谢前进说,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公司的人员规模从最初的5人发展到当前的78人,并有1人入选郑州市高层次人才,8人入选中原科技城高层次人才。申请或取得各类知识产权91项,其中发明专利57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30项,在全省互联网行业、软件行业已经形成显著的影响力和示范带动效应。

对于郑州来说,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又用好人才?这是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的话题。

而行动,则是承诺最好的证明——

给人才满当当的诚意:青年是城市的未来,是城市中最具有活力的元素,抓好青年人才的引进和激励有利于城市长远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今年,郑州将把青年人才作为重点,实施青年创业行动,包括“百名部长(局长)进百校”、“千名领航计划企业家引才”、百万工作岗位开发、百万套(间)人才住房保障、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帮扶等20项计划,提出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集聚100万名青年人才,提升城市活力。

留住人才:郑州在校大学生数量近120万人,在全国排第三位,每年有30万大学生毕业,但是,一半以上都流向了市外,咋办?对此,郑州将采取建设青年人才驿站,也就是说,采取购买服务、政府自持等多种模式,于2022年3月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一批青年人才驿站,提供不少于5000个床位,为郑州市以外高校来郑创新创业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毕业前1年至毕业后2年期间),提供最长14天的短期免费住宿。此外,优化人才工作“一件事”、强化人才技能培训、发放青年人才服务礼包等举措,努力降低他们的生活、创业成本,最大限度把这些年轻人引过来留下来用起来。

大刀阔斧

加快打造国家人才示范区

去年10月,在2021年全国双创活动周中国科学院创客之夜(郑州)活动中,中科大数据研究院院长王元卓隆重推出“产业大脑”,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作为郑州市政府、郑东新区管委会共同打造的“产、学、研”结合的新型研发机构,中科大数据研究院之所以成为河南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展示中原科技城科技力量的重要窗口,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便是人才。

针对高层次人才,郑州从来都是不惜付出最多的诚意。今年,郑州将按照国家“3+N”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建设模式,在郑州市构建“一区域、一平台”,也就是以中原科技城建设为核心,整合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功能区,形成政策叠加区;发挥各功能区在产业、人才资源、科技平台方面的比较优势,持续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打造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载体,形成吸引科技创新人才的大平台,在人才投入、环境营造、政策创新等方面采取有力举措,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

同时,我市将开展豫籍人才郑州行和人才集聚区域城市行、高校行等引才活动,“按图索骥”、照单对接,推动豫籍高层次人才、项目、资本回归。

围绕培育壮大产业人才大军,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为载体,推广“十万码农计划”培训模式,让高素质劳动力优势成为郑州发展的“王牌”。针对海外高层次人才,依托欧美同学会郑州海创中心,搭建全球人才创新资源和人才引进平台,建设内陆城市海外人才集聚地。

我市还将积极打造最优人才生态。深化人才工作“一件事”改革,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大力实施“揭榜挂帅”“赛马”制度,持续为人才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服务,营造宜居宜业的“小气候”,不断涵养吸引留住人才的“大生态”,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郑州日报)

春季的骚动,粮票的大幕
今天,多数人已经接受大宗商品牛市的观点,而高盛甚至认为包括油气在内的大宗商品未来会出现超级周期。

去年的天然气和煤炭危机,只是能源危机的序幕,这从国际煤炭价格指数走势上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来(见下图)。虽然煤价在去年十月受到最大的原煤生产国——中国 行 政力量的打压而迅速回调,但仅仅两个月之后就已经再创新高,目前已经处于创历史记录的高位261美元/吨,这说明支撑煤价上涨的是供需关系使然,而不是什么游资炒作。美国主要煤企已经将今年的产量销售一空,印尼在今年1月限制煤炭出口,这都显示煤炭处于紧缺状态。据媒体报道,欧洲为应对天然气危机正拟重启部分燃煤电厂,这会进一步加大煤炭需求。因此个人认为,或许在今年会出现再一轮更强烈的电荒,进而导致全球产业链再次大规模断裂,但这是后话。这场能源危机将以什么作为高潮的标志?也只能是石油危机。只有石油、天然气、煤炭价格共同上涨、开始明显抑制需求的时候(即“需求破坏”),才会意味着本轮能源危机的结束。

但今天要探讨不再是化石能源问题,而是化石能源问题逐渐深入时会出现的重大衍生问题,它就是粮食危机!

第一,能源危机本质就是粮食危机。

无论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一旦燃油短缺,整个社会都会停摆,这是一个常识性的定论。这一点在北美尤其严重,当燃油短缺时不仅运输活动停顿(汽车运输是北美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家庭也无法上班和购物,社会将立即陷入瘫痪。因此美国被誉为是汽车轮子上的国家,也就是一个浮在燃油之上的国家。

所以,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力保燃油的供给,这是最核心的社会问题!

从原油提炼燃油自然是燃油的主要供给方式,但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石油危机带来的教训,各国都已经深刻体会到仅仅将燃油供给寄托在石油上是不够的、也是十分危险的,还必须多渠道保证燃油供给,避免社会陷入停摆的困境。

通过谷物和植物油脂提炼燃油就是多渠道稳定燃油供给的方式。

在有数据可查的2006年,美国就投入了4200万吨玉米生产乙醇,这其中的大部分是用于制造燃油。而2019年全年美国的玉米出口量才是4130万吨,这个数字与2006年制造乙醇所消耗的玉米差不多。目前全球玉米出口总量不足1.5亿吨,美国的出口占出口总量的27.5%,由此可见美国在乙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玉米数量对全球粮食贸易的重要性。按照全球平均食品消费水平来计算,将4130万吨玉米折成食品足以满足1.3亿人口整整一年的食品消耗。换句话说,如果美国在生产乙醇过程中多消耗这么多的玉米,就断掉了世界上1.3亿人的食品供给。
利用大豆生产油脂,然后再制成生物柴油,是稳定柴油供给的主要手段,而柴油支撑着世界尤其是北美的运输活动。美国是全球大豆的主产地之一(另一个是巴西),2020年美国作为生物柴油原料而消耗的豆油占豆油总产量的33%。
南美的巴西、阿根廷的生物燃油工业也十分发达,源于它们都是玉米、大豆的主产国,与美国的情形类似。

欧洲为了稳定自己的燃油供给体系,使用菜籽油生产生物柴油。
亚洲的印尼和马来西亚使用棕榈油生产生物柴油,稳定自己的燃油供给。
这里还要注意的是,生物燃料(生物汽油、生物柴油)属于新能源,是各国政策鼓励的范畴。因此,全球生物柴油的产量在近年来不断增长(下图,单位是千桶/天)。

一旦石油价格不断上涨甚至爆发石油危机(即石油短缺),基于稳定燃油供给是每个社会的核心任务,农产品出口国就必然会加速消耗玉米、大豆、菜籽油、棕榈油等农产品,而在很多场合玉米和小麦又具有可替代性,当玉米被加速消耗时小麦的需求就会放大,所以石油危机就会引爆粮食市场。

由此也就看到,随着去年以来油气价格的快速上涨,让油脂价格的涨幅明显高于其他食品(下图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图),源于油脂是最先受到油气价格上涨而牵动的品种。

结论是,石油危机意味着农产品尤其是玉米(小麦)、油脂的需求放大。

第二,化石能源供给不足会导致农业产量下降。

本质上来说,谷物与化石能源一样都属于人类所需的基础能源,过去很多年全球农业产量的增长,其核心推动力之一就是化石能源的充足供给加大了对农业活动中的化肥、电力、农资、农药等方面的投入,进而推高了农业产量,这本质是化石能源(通过农业活动)转化为谷物能源的过程。

煤炭是中国生产尿素的主要原料,而中国的尿素产能大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强。由于煤炭供给紧张的因素,网传已经收缩了尿素出口。前期欧美一些尿素生产企业因天然气价格高涨和供给不足,也已经暂停了部分尿素产能。这就让韩国、印度、德国都不同程度上遭遇了尿素短缺。春季即将到来,以尿素为核心的肥料价格上涨甚至短缺将严重冲击今年的农业活动。

只有能源供给充足,才能保证电力供给,才能保证农田的灌溉;只有石油的稳定供给才能保证地膜等农资的稳定供给;只有石油的稳定供给才能保证农药的供给,等等。
所以,化石能源的稳定供给是保证农业产量的基石。传统农业是太阳光能转变为谷物能源的过程,产量很低而且很不稳定,所以传统农业活动的单产很低,很多时候在五百斤以内,而且气候变化严重影响产量,让人类只能看天吃饭,这就让人口增长缓慢。但在现代农业中,农业活动不仅是太阳光转变为谷物能源的过程,还是化石能源转变为谷物能源的过程,这带来了两点巨大的优势:第一,产量大幅提升,相对传统农业来说预计的增产幅度很可能超过50%甚至100%。对这一点农民朋友会有深刻的体会,今天如果没有比较充足的肥料、农药、灌溉水供给农业产量必然会惨不忍睹;第二,现代农业可以实现稳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看天吃饭。这很可能才是最近五十多年全球人口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下图上为1800年以后世界人口总数走势图,2018年之后的红、桔、绿色线为不同机构的预计走势;下图下为1961年之后世界人口曲线与全球谷物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图。二战之后化石能源以化肥、农药、农资、电力、农机用燃油等方式大量投入到农业活动中,推动了全球谷物产量的快速增长,这是这一时期全球人口总量加速增长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现代农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化石能源供给体系之上的,当能源危机爆发时投入到农业活动的化石能源就会停滞甚至减少,农业产量就会停滞甚至减产,这已经被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所证实,更重要的是化石能源的投入减少之后农业产量将不再稳定,这对全球的食品供给意味着巨大的危机。

结论是,石油危机意味着谷物和食品的供给端将受到严重的冲击。

第3, 气候越来越恶化。
相信人们还对去年的恶劣气候记忆犹新,6月28日,美西波特兰的气温攀升到约46.7摄氏度并连续三天打破历史最高纪录,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利顿市的气温升至约47.9摄氏度,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内难耐的热浪袭击了整个北美中西部。此后热浪和洪水又开始袭击亚洲和欧洲,中国的河南等地、欧洲的希腊周边地区、德国周边等地都受到了高温或洪水的冲击。而南美的巴西、非洲的南非却受到罕见的冰雪袭击,这在往年是难以想象的。
第4, 去年的极端气候已经给全球的农业生产活动带来了明显的破坏。
以小麦市场来说,俄罗斯、欧盟、美国、加拿大、乌克兰是全球最主要的小麦出口国(或地区),近5年年均出口量占全球总出口量的71%,它们各自所占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8.6%、16.9%、13.4%、12.1%、10%。去年的热浪导致北美小麦严重减产,加拿大的减产幅度居然高达40%,严重削弱了北美的库存水平和出口能力。近5年,世界小麦平均产量约7.75亿吨左右,而消耗量高于产量(2021年的小麦消耗量约7.867亿吨)。诸多因素导致全球谷物库存连续下降(下图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目前的全球谷物人均库存已经处于低位,一旦恶劣气候持续下去导致库存加速下滑,粮食危机就会爆发。
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个冬季,1月原本是北半球最寒冷的季节,但加拿大中北部在1月的气温却已经长时间停留在零上,甚至有时高达8-10度,这在往年是根本无法想象的。汤加火山喷发高度达到25000-30000米,这必将对今年的气候带来明显影响。任何一次极端气候周期一旦开启就绝不会在短期内就结束,在开始阶段往往都会愈演愈烈,这意味着极端气候还会持续,这是今年和未来一些年农业活动将面对的最大威胁。

结论是:极端气候在威胁着全球谷物的供需关系而且已经明显发挥了作用。

综上所述,石油危机为代表的能源危机将快速放大农产品的需求端,加速消耗全球库存;能源危机又意味着化石能源供给不足,这会影响农业产量,抑制供给端,所以,能源危机就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紧缩全球的粮食供需平衡,它本质就是粮食危机。而极端气候不断持续将不断削弱全球库存,导致谷物供需市场走向进一步恶化。

进入2022年以来,石油与油脂(豆油、菜籽油、棕榈油)价格的不断上行,或许就是粮食危机的春季骚动。#股票##A股#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里的烘干太够劲,以至于都能把我oversize的衣服给我洗成合身的[怒骂]。娃:老板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钱,他是掉了很多颗牙齿吗?
  • 余振威向《汽配圈》透露,“意邦人成立之初,与经销商建立新的合作发展模式很难,因为这里涉及到各种感情、方式、理念、推动,这些都是需要时间去消化的,所以说它整合的难
  • 【看见多元,看见努力生活的每个人】#陪伴亦力量#这是一个小而美、和性少数个体交谈、共处的节目——《陪101个“0”去做》。康师傅饮品申请出战,隔空释放嗨皮因子,
  • 之所以这样交换,是因为济州联合主帅南基一一方面希望得到旧部支援,金东俊是他昔日在城南的弟子,而换来李志率,则是有助于他在三后卫和四后卫中间切换战术。#2022K
  • 人们长期所收到的偏见很多会转化为对他人的偏见所以这么多年也只有这么一个惊艳所有人的好看大宝贝 反而那种求着他留下的可能因为被感动也可能是有了感同身受而受到珍惜吧
  • ??
  • 《智胜一击》纯纯的be美学,“现在我就是别人”已经让我心碎凋落,这一次《披星戴月的想你》是他们之间,以及我于他们最好的句点了。世间所有美好,都恰逢其时又重温了一
  • 2021.12.16中午开了党员宣誓大会但是线上的会议的确比线下差了点儿意思但是总归是转正啦 接着就跟梦雨去老校区听商丘市委书记的报告会 会议真的好漫长后边的老
  •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山以石为骨,石作土之精。
  • 平淡的生活里 幸福大抵如此……我说好喜欢竖百叶窗帘没过几天就有师傅来家里安装化妆时候我说灯光好暗哦 隔天我就有了一个漂亮的镜前灯看见有小朋友吃可爱的软糖 我说看
  • 有被小董温暖到 温柔细致有担当 好细腻的演员 他的柔情都藏在细节里 他一定会成为非常棒非常棒的中国演员;有被小凯治愈到 有趣的灵魂 好听的嗓音 他一直在成长进
  • 有几次看着外面要下雨,但还是跑了出去,淋了点小雨,还是很舒服所以我更期待夏天了[纸飞机]如果把人生看成一场接力,作为场上唯一的参赛选手,零点的时候我还没睡,实现
  • 患者存在雷诺,毛细血管扩张,食道功能障碍,并有继发性干燥,考虑为系统性硬化症--全身性钙质沉着综合征(CREST)。经过再次仔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具有
  • 去了解那个很喜欢的人,或许发现很多你不知道的缺点,如果你能慢慢接受、慢慢让他为你做出一些改变,那么,这一段感情会更笃定。电影中,布莱斯的外公对朱丽说了一句话,道
  • 乾造:庚寅 辛巳 壬戌 庚戌 四柱阳多阴少,先克父信息;命局财星为父虽旺.但入于地支戌墓之中,也为财星人墓父先亡的信息。同时,须结合何种六亲入墓库,则易先亡;
  • 选择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的回答就是“那不就是养小号么”。我没有想到   谁又会想到19岁的我那么喜欢33岁的何九华 谁又会想到21岁的我还会继续喜欢35岁的何九华
  • 9月1日上午,“女儿游河湾”文化展演活动以“画卷广元”为主题,真实再现女儿节“正月二十三 妇女游河湾”的美好场景,展示广元女儿优雅、勤劳、善良、独立的时尚美。
  • 起名指希望、活力、开朗、温暖之义;“志”志向、意志、志气、志趣,寓指雄才大略、踌躇满志、宏图大志;起名指志向,有理想有目标,积极上进之义。男孩子好听的名字分享最
  • #MEKO2022早春选款# vince这件也看上了你们觉得咋样[坏笑]思来想去2022还是打算做私服模式可能很多从面料辅料开始定制那种不跟市场卷了默默做好自己
  • 然而,在近代以来,曾国藩等人仍主张对西方殖民主义国家采取“礼让为国”的原则,那就难免被指责为“**主义”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标题党,流量王、东林党的历史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