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2022贵阳市两会#【人才兴市,着力汇聚“强省会”的智力支撑!写在2022年市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四)】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贵阳贵安实施“强省会”行动的起步之年。在奋进“十四五”、推动“强省会”的新征程上,贵阳贵安对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迫切。

这一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人才兴市战略,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动力,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人才总量有提升、高端人才有突破、平台建设有进展、服务保障有创新、作用发挥有成效,全市人才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强省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人才入筑,人才兴筑。如今,随着各类创新人才“落地生根”,贵阳贵安已成为聚才的“洼地”、用才的“高地”、留才的“福地”,已成为无数人才就业创业的热土。在推进“强省会”新的征途上,大家尽展才华、各显神通、展现抱负,与贵阳贵安携手共进、共同成长、共创未来。

完善人才政策体系 打造聚才的“洼地

上个月,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才招引行动在贵州大学举行,1091家在筑央企制造业企业、省属国企和贵阳贵安重点产业企业线上线下参与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3878个,为在黔高校毕业生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

“我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看到这家公司还不错,想抓住这个好机会尝试一下。”贵州大学2022届毕业生周小朝说,为了这次招聘会,他提前准备好了简历,应聘了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的技术岗位。

2021年,为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留筑就业创业、推动人才“强省会”,贵阳贵安相关部门以省内高校的27.58万名2022届毕业生为重点对象,启动实施在黔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并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

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对所有到贵阳贵安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行“零门槛”落户;来筑求职的毕业生可免费7天入住“筑梦驿站”;对申请人才保障性租赁住房入住的,给予最高30%的租金补贴。

搭建系列“产学研用”战略合作平台,进一步为创新创业政策咨询、项目落地、成果转化等提供“直通车”服务,积极打造全方位的资金扶持体系,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可在创业地按规定申请最高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优厚的人才政策是贵阳贵安引才的诚意,也让毕业生对贵阳贵安的发展充满信心。“尤其了解到宣传视频里提到的“筑梦驿站”、租房相关政策,看到整洁干净安全的居住环境,更是给足了我们女孩子安全感。我以后想留在贵阳,从事大数据相关的行业。”贵州工商职业学院2022届毕业生刘玲燕说。

吸引高校毕业生留筑就业创业,只是贵阳贵安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打造聚才“洼地”的一个缩影。2021年,贵阳贵安深入实施人才兴市战略,锚定工作目标,做好系统谋划,健全完善人才政策体系,积极创新人才引进制度,加强工作保障,着力凝聚人才工作强大合力,奋力推进人才大汇聚——

强化顶层设计。编制《贵阳市“十四五”人才发展专项规划》,明确2025年人才总量达到160万人以上,研发人员突破20万人,提高人才增量在城区新增人口中的占比,以创新人才集聚推动“强省会”目标实现。

优化人才政策。以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企业为支持对象,出台实施33个“强省会”系列人才政策及细则,降低企业的引才用才成本。鼓励在筑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到贵阳贵安兼职创新、在职领办创办企业,实施编制外引进高层次人才独立薪酬制度,推动产学研深度对接。2021年累计兑现资金5088万元,拨付研究经费3000万元,投入应用研发资金6178万元。

加强工作保障。及时调整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将原来28个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扩充到32个。成立“强省会”人口人才指挥部,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制和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压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

回顾一项项政策、一个个方案、一条条措施,无不体现了贵阳贵安抓好人才工作的用心细心精心以及对人才的重视、爱惜。

加大人才招引力度 打造用才的“高地”

张小平是贵安新区湖潮乡的村民,去年春节后,他放弃了在东莞的工作机会,应聘了恒力(贵阳)产业园的生产操作工。“看到企业发布万余个岗位招聘信息,有行政、土建工程、操作工、水电工等岗位,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一应聘就成功了。”张小平说。“现在下班就可以回家,收入也不错,感到很安稳。”

如今,许多像张小平一样的人才,乘着贵阳大力发展中高端制造业的东风,在家门口就实现“人尽其才”。人才兴,产业兴。贵阳贵安深知,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是“强省会”的制胜法宝。

为此,贵阳贵安以“强省会”行动目标为导向,聚焦重点项目、产业聚才、重点群体、优势资源,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打造用才的“高地”,以创新人才集聚推动“强省会”目标实现——
在聚焦重点项目上,围绕重点产业实施重点产业人才和重大产业项目互动招引“123”计划,大力引进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推动高层次人才赋能“强省会”。2021年,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2700余人,直接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戴金星、中国工程院院士宫声凯2个院士团队和30支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华为云全球数据基地投入运营,带动2万名创新人才到贵阳贵安工作。

在聚焦产业聚才上,坚持产业和人才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编制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11个人才发展专项规划,制定发布重点产业目录和人才需求目录,高标准谋划推动重点人才五年倍增行动计划,2025年引培各类产业重点人才7400人以上,2021年已引培1890余人。

在聚焦重点群体上,持续推进黔籍人才、青年人才引进计划,实施系列人才培养工程。2021年,遴选培养700余名青年人才,分级分类培训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等6.7万余人次。

在聚焦优势资源上,依托开发区及各类园区,打造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以优质平台集聚创新人才。2021年,新增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工作站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重点工程研究中心2个,新增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3家、重点实验室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建设首批专家工作站15个。

如今,在贵阳贵安,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形成了“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打造留才的“福地”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栖。贵阳贵安深知,人才引进来,还要留得住。在人才快速流动的巨大洪流中,“留住人”一定程度上比“引来人”更难。

2021年,贵阳贵安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着力点,强化人才服务,建立健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打造聚才、用才的产业环境、创新环境和安居环境,形成重视人才、尊崇人才、关爱人才、成就人才的浓厚氛围,奋力打造留才的“福地”。

建立“人才日”工作机制。举办贵阳贵安“人才日”主题活动暨区域人才发展研讨会,共计开展系列主题活动114场,开展贵阳贵安“筑人才·强省会”2022届在黔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筑人才·强省会”的品牌效应初显。

建立服务专员工作机制。在市县乡三级选派人才服务专员3503人,点对点服务1780家重点企业,为重点企业和人才提供“主动联系、靠前帮扶、精准施策、方便快捷”的联络服务,累计帮助企业引进人才231名、搭建平台40个、解决困难问题172个、协调申报项目58个。

健全人才服务保障机制。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慰问各类专家198名,组织245名专家和654名“贵阳的人才服务绿卡”持有人进行免费体检。开通贵阳贵安“96567”人才服务热线,在贵阳国际人才城挂牌运营贵阳贵安“人才之家”,2021年以来共受理人才服务咨询8100余人次,办理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服务事项764件。以贵阳人才大厦为产业园核心园区,成功申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健全配套保障机制,建立多元化住房供应体系,提供更多优质学位,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以安心发展、舒心生活的环境引人才、聚人才。

贵阳还探索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改革,着力破除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政策和机制环境。“贵阳市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改革试点”被列为2021年唯一一个人才领域的省级改革试点。

良好的环境是吸引人才的“强磁场”、汇聚人才的“聚宝盆”。肥沃的创新创业土壤、多元化的优惠和帮扶政策、舒适的人才环境,让贵阳贵安吸引更多人在此筑梦,让各类人才创业安心、工作顺心、生活舒心。

“我和同学分别从深圳、山东、河北来贵阳创业。吸引我们的首先是政策,贵阳市把大数据发展作为战略目标,让我们看到了市场前景。”贵州智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志勇说,贵阳的人才环境很好,创业还享受到了人才绿卡优惠和人才公寓,自己也从“贵漂”慢慢变成了“贵定”。

广邀四海精英“筑人才”,汇聚八方智慧“强省会”。在推进“强省会”新的征途上,贵阳贵安将大力实施人才引、育、用、留“四大工程”,不断提高人才引进“精度”、拓宽人才工作“广度”、彰显人才服务“温度”,奋力推动人才大汇聚,努力成为“全省人才蓄水池”。

#关注2022贵阳市两会#【人才兴市,着力汇聚“强省会”的智力支撑!写在2022年市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四)】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贵阳贵安实施“强省会”行动的起步之年。在奋进“十四五”、推动“强省会”的新征程上,贵阳贵安对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迫切。

这一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人才兴市战略,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动力,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人才总量有提升、高端人才有突破、平台建设有进展、服务保障有创新、作用发挥有成效,全市人才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强省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人才入筑,人才兴筑。如今,随着各类创新人才“落地生根”,贵阳贵安已成为聚才的“洼地”、用才的“高地”、留才的“福地”,已成为无数人才就业创业的热土。在推进“强省会”新的征途上,大家尽展才华、各显神通、展现抱负,与贵阳贵安携手共进、共同成长、共创未来。

完善人才政策体系 打造聚才的“洼地

上个月,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才招引行动在贵州大学举行,1091家在筑央企制造业企业、省属国企和贵阳贵安重点产业企业线上线下参与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3878个,为在黔高校毕业生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

“我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看到这家公司还不错,想抓住这个好机会尝试一下。”贵州大学2022届毕业生周小朝说,为了这次招聘会,他提前准备好了简历,应聘了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的技术岗位。

2021年,为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留筑就业创业、推动人才“强省会”,贵阳贵安相关部门以省内高校的27.58万名2022届毕业生为重点对象,启动实施在黔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并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

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对所有到贵阳贵安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行“零门槛”落户;来筑求职的毕业生可免费7天入住“筑梦驿站”;对申请人才保障性租赁住房入住的,给予最高30%的租金补贴。

搭建系列“产学研用”战略合作平台,进一步为创新创业政策咨询、项目落地、成果转化等提供“直通车”服务,积极打造全方位的资金扶持体系,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可在创业地按规定申请最高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优厚的人才政策是贵阳贵安引才的诚意,也让毕业生对贵阳贵安的发展充满信心。“尤其了解到宣传视频里提到的“筑梦驿站”、租房相关政策,看到整洁干净安全的居住环境,更是给足了我们女孩子安全感。我以后想留在贵阳,从事大数据相关的行业。”贵州工商职业学院2022届毕业生刘玲燕说。

吸引高校毕业生留筑就业创业,只是贵阳贵安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打造聚才“洼地”的一个缩影。2021年,贵阳贵安深入实施人才兴市战略,锚定工作目标,做好系统谋划,健全完善人才政策体系,积极创新人才引进制度,加强工作保障,着力凝聚人才工作强大合力,奋力推进人才大汇聚——

强化顶层设计。编制《贵阳市“十四五”人才发展专项规划》,明确2025年人才总量达到160万人以上,研发人员突破20万人,提高人才增量在城区新增人口中的占比,以创新人才集聚推动“强省会”目标实现。

优化人才政策。以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企业为支持对象,出台实施33个“强省会”系列人才政策及细则,降低企业的引才用才成本。鼓励在筑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到贵阳贵安兼职创新、在职领办创办企业,实施编制外引进高层次人才独立薪酬制度,推动产学研深度对接。2021年累计兑现资金5088万元,拨付研究经费3000万元,投入应用研发资金6178万元。

加强工作保障。及时调整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将原来28个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扩充到32个。成立“强省会”人口人才指挥部,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制和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压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

回顾一项项政策、一个个方案、一条条措施,无不体现了贵阳贵安抓好人才工作的用心细心精心以及对人才的重视、爱惜。

加大人才招引力度 打造用才的“高地”

张小平是贵安新区湖潮乡的村民,去年春节后,他放弃了在东莞的工作机会,应聘了恒力(贵阳)产业园的生产操作工。“看到企业发布万余个岗位招聘信息,有行政、土建工程、操作工、水电工等岗位,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一应聘就成功了。”张小平说。“现在下班就可以回家,收入也不错,感到很安稳。”

如今,许多像张小平一样的人才,乘着贵阳大力发展中高端制造业的东风,在家门口就实现“人尽其才”。人才兴,产业兴。贵阳贵安深知,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是“强省会”的制胜法宝。

为此,贵阳贵安以“强省会”行动目标为导向,聚焦重点项目、产业聚才、重点群体、优势资源,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打造用才的“高地”,以创新人才集聚推动“强省会”目标实现——
在聚焦重点项目上,围绕重点产业实施重点产业人才和重大产业项目互动招引“123”计划,大力引进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推动高层次人才赋能“强省会”。2021年,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2700余人,直接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戴金星、中国工程院院士宫声凯2个院士团队和30支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华为云全球数据基地投入运营,带动2万名创新人才到贵阳贵安工作。

在聚焦产业聚才上,坚持产业和人才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编制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11个人才发展专项规划,制定发布重点产业目录和人才需求目录,高标准谋划推动重点人才五年倍增行动计划,2025年引培各类产业重点人才7400人以上,2021年已引培1890余人。

在聚焦重点群体上,持续推进黔籍人才、青年人才引进计划,实施系列人才培养工程。2021年,遴选培养700余名青年人才,分级分类培训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等6.7万余人次。

在聚焦优势资源上,依托开发区及各类园区,打造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以优质平台集聚创新人才。2021年,新增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工作站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重点工程研究中心2个,新增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3家、重点实验室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建设首批专家工作站15个。

如今,在贵阳贵安,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形成了“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打造留才的“福地”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栖。贵阳贵安深知,人才引进来,还要留得住。在人才快速流动的巨大洪流中,“留住人”一定程度上比“引来人”更难。

2021年,贵阳贵安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着力点,强化人才服务,建立健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打造聚才、用才的产业环境、创新环境和安居环境,形成重视人才、尊崇人才、关爱人才、成就人才的浓厚氛围,奋力打造留才的“福地”。

建立“人才日”工作机制。举办贵阳贵安“人才日”主题活动暨区域人才发展研讨会,共计开展系列主题活动114场,开展贵阳贵安“筑人才·强省会”2022届在黔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筑人才·强省会”的品牌效应初显。

建立服务专员工作机制。在市县乡三级选派人才服务专员3503人,点对点服务1780家重点企业,为重点企业和人才提供“主动联系、靠前帮扶、精准施策、方便快捷”的联络服务,累计帮助企业引进人才231名、搭建平台40个、解决困难问题172个、协调申报项目58个。

健全人才服务保障机制。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慰问各类专家198名,组织245名专家和654名“贵阳的人才服务绿卡”持有人进行免费体检。开通贵阳贵安“96567”人才服务热线,在贵阳国际人才城挂牌运营贵阳贵安“人才之家”,2021年以来共受理人才服务咨询8100余人次,办理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服务事项764件。以贵阳人才大厦为产业园核心园区,成功申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健全配套保障机制,建立多元化住房供应体系,提供更多优质学位,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以安心发展、舒心生活的环境引人才、聚人才。

贵阳还探索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改革,着力破除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政策和机制环境。“贵阳市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改革试点”被列为2021年唯一一个人才领域的省级改革试点。

良好的环境是吸引人才的“强磁场”、汇聚人才的“聚宝盆”。肥沃的创新创业土壤、多元化的优惠和帮扶政策、舒适的人才环境,让贵阳贵安吸引更多人在此筑梦,让各类人才创业安心、工作顺心、生活舒心。

“我和同学分别从深圳、山东、河北来贵阳创业。吸引我们的首先是政策,贵阳市把大数据发展作为战略目标,让我们看到了市场前景。”贵州智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志勇说,贵阳的人才环境很好,创业还享受到了人才绿卡优惠和人才公寓,自己也从“贵漂”慢慢变成了“贵定”。

广邀四海精英“筑人才”,汇聚八方智慧“强省会”。在推进“强省会”新的征途上,贵阳贵安将大力实施人才引、育、用、留“四大工程”,不断提高人才引进“精度”、拓宽人才工作“广度”、彰显人才服务“温度”,奋力推动人才大汇聚,努力成为“全省人才蓄水池”。

2021年越山向海人车接力赛“战马”三队,问鼎宝座,荣耀而归

隆冬已至,但海南却异常的“热”,此时的热不仅得益于它的地理位置,更多的是因为一场让跑者们跑得酣畅淋漓的人车接力赛——2021年BMW越山向海人车接力海南年终巅峰赛;还有一行15人,三支“战马”队伍的队友情谊,对跑步的热爱,对比赛的热情……15名队员中绝大多数队员早在9月的崇礼站就接受过人车接力赛的洗礼和配合度的磨炼,大家对海南站的预期本是一场“轻松愉快的佛系聚会”,但没人会想到,这条156.4公里的赛道,会把他们送往一个全新的能量状态。也许真的是“战马”二字的神奇力量,这支队伍还未出发,就已具备了共同奔腾、摘获桂冠的团队基因。

越山向海这个比赛,说直白,的确很直白,那就是一场比赛有山,一场比赛有海。但说到隐晦也很隐晦,越山的比赛肯定有坡度,向海的比赛就奔向大海、拼赛道之蜿蜒。这次海南站更是一口气贯穿了三座城市,从文昌市的铜鼓岭景区出发,途经琼海市,一直跑到万宁市的石梅湾九里文化海湾,全程156.4公里,15棒。沿途虽不能一直看到海,但路边随处可见掉落的椰子和南洋特有的植物种类,都在不断地提醒大家,此处富水,此处多晒,此处与众不同。战马队几乎所有成员赛前均表示,希望比赛当天是阴天,如果是正常的海南天气,“可能真的在第一棒就跑崩了”全马318的精英跑者王秀娟说。最终让所有跑者意外的是,比赛当天不仅是阴天,竟然半程暴雨随行。此次比赛战马的三支队伍:实力战队“铂金队”,每个人的履历看似简短,但随便挖一个数字就振聋发聩;巾帼不让须眉的女队“紫金队”,几乎每个人都曾被跑友称之过“一姐”;谦虚的黄金队,在谦虚说辞的背后,隐藏的是不可小觑的实力。

11号凌晨,按照越山向海的老规矩,各个队伍分批次出发。战马的三支队伍中最先出发的是黄金队,凌晨4点20,队员左志锐(左哥)、杨献忠(杨哥)、张平贵(张哥)、王庆振(熊哥)和赵云飞驶出起跑线,第一棒杨献忠打头阵;随后紫金队的张雅静、何莎、王秀娟、张艳艳和赵杰踏上征程,姐妹花张艳艳、张雅静先后开跑;而马炜杰(J)、赵国虎、陆超,崔家乐和赵伟(北方狼)组成的铂金队凌晨5点压轴出场,赵国虎是第一棒,崔家乐最后一棒收官。黑夜之中,未见星光。所有的闪亮,都是队员们团结一心的真诚和为团队而战的勇气。黄金也好,铂金也罢,最珍贵的并不是这些级别排名,配速快慢。“如果这是个人比赛,状态好就努力PB,状态不佳就轻松跑。但现在是团队赛,自己配速提高一秒,队友就可以轻松很多,为了大家,必须努力。”

北方狼赵伟是参加过八百流沙和300公里以上超长越野跑的资深跑者,算是应对复杂环境的专家,他表示,“这个比赛,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是最重要的。”擅长规划各个比赛参数的崔家乐是典型的严肃跑者,PB224,多场马拉松的冠军选手。赛前,他对自己的预测非常严苛,“我跑第二棒,用配速下限跑,控制在3分20秒到25秒之间,不跑太快,”但对于团队的表现,他又相当宽容,“衡量团队协作,不用数字,用默契度,只要大家配合好,就是团队的成功。”他说,“越山向海跟马拉松不一样,跑完马上就能发朋友圈,马上就可以跟战友们一起庆贺,你所有的情绪有人能读懂,能同频兴奋,这才是这种比赛的可贵之处。”

如果没有场景限制,所有的马都可以是马,但只有到了需要拼搏和战斗的地方,嘶鸣的战马才能脱颖而出。2021年的中国跑步赛事由于疫情和特殊事件影响,几乎夭折大半。跑者们每天收到的消息不再是中签成功,而是此起彼伏地延期、取消。对于不能上战场的“战马”来说,常规训练不断,却没有硬仗可打,这种难受劲儿,简直不可言说。赛事数量急剧减少的同时,仅存的赛事竞技性浓度迅速提高。但让大家没想到的是,这次越山向海海南站的大神总量还是有点超标了。铂金队的队长马炜杰赛前的预期是“保十争三”,也就是需要在将近310支队伍中抢占前3%的顶流位置。紫金战队的队长张雅静更是谦虚预测,“我们要健康跑步,不要有任务压力,对得起队员地付出就可以。”黄金战队的队员在行进中逐渐了解各个战队的战况,略有悲观地表示:“会不会进不了前100啊?”赛道漫长,赛情复杂,天气更是变幻复杂。15个人对成绩的预期从最初的佛系,逐渐认真。只要踏上战场,战马的本质无法遮挡,即便面对后半程连绵不断的暴雨。

11号比赛当天,上午10点左右开始下雨,一直持续到晚上7点左右。紫金队的两名女队员顶着对女性来说最难受的身体状况,坚持跑完全程。甚至“顺便”创造了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惊喜成绩。“跑完觉得肚子特别难受,可你身边有伙伴,这不是你一个人舒服不舒服的事情,而是必须拿下。”张雅静慢慢咽下一口热水,以缓解身体疲劳,间歇如是说。出发时,所有越山向海队伍都在毫无星光的黑夜中摸索前进,头灯的微弱灯光在天地相连的黑暗中显得弱小无力。即使是平素里严谨小心的家乐也在自己的第一棒中意外摔倒,受伤的肩膀处渗出的血迹让交接处等待的队员们心疼不已。但家乐没有顾忌自己的伤处,没有花时间处理,坚持跑完了自己的这一棒,还把配速稳稳地控制在4分以内,为下一棒的成绩做了充分的保证。

11日下午15点37分,铂金队抵达终点,净用时10小时37分24秒,官方净成绩排名位列男子组第八名,队长马炜杰预测的准确性丝毫不输“数学家跑者”崔家乐。声称自己比赛跑得已经太多了,不会轻易兴奋的崔家乐在庆功宴上,喝到多巴胺爆棚。佛系参赛的紫金队赛前一心只想努力一下,争取成绩,没想到一争竟是女子组第一,成绩为13小时01分23秒。一直担心无法挤进前100的黄金队,冲进了官方排名的第24名(男子组),净成绩是12小时46分19秒。队员赵云飞边开车边惊呼:“这真的是我们吗?我们这么厉害吗?!”

一个人的胜利,凭个人实力;一群人的胜利,凭团队配合。有人要出头,有人也要牺牲放手。团队召集人左志锐在调配每个人的出征赛段和前后顺序时,绞尽脑汁,争取发挥每个人最大的优势和能量。事实证明,安排合理对于团队表现至关重要。比赛过后,大家都对左哥这个主心骨竖起了大拇指。有些奉献,更需仔细观察才会看得见。紫金队的赵杰跟同队队员比起来,成绩不算突出,在临时调换中,主动让出一棒,“这个‘让’就是我能做的,只要我能让团队的成绩更好,让我做什么都可以,跑或不跑都不是最重要的。”而这个自认很弱的队员,却在唯一的一棒中跑出了三年中的最快速度。被大家一致称为不可小觑的精英跑者苗子,是真正的战马中的黑马。

作为跑者,看待跑步比赛无非就是两个纬度,个人能力的提升——有能量你就放马过来;团队协作的享受——跟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战”在一起。而越山向海的确就给了跑者这么一个机会。队长马炜杰说,“要来跑一次这样的比赛,你跑步的世界观会被大大提升”。

2021年的最后一个月,中国海南岛的最美东海岸,曾见证这样一支战马团队,日夜兼程,无惧向前,携手创造巅峰辉煌。这一年,圆满了;这一路,值得。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里有很多20世纪前的建筑、现代酒吧、俱乐部和摩登商店。目前院内主要采用的是水动力吸脂,网络上的吸脂很填充的案例是比较多的。
  • 咱们元宇宙时代可真无聊,过去我爷爷那代人玩的桌面狼人杀,属这个[good](只见一只小胖爪竖起了大拇指)话音未落条子踩着小胖子的尾音说“哎呀!”只见小胖子丈二的
  • 同行人中,有一人略懂找寻水脉的本领,就在大家已经干渴的唇干舌裂之时,这人终于找到一处水脉。另外,会说锡伯语的男子还刻意对吴子春一众说道,原本他们居住的区域也属于
  • 寂寞风儿爱上落叶就像沙子从没有来到荒漠一个手忙脚乱的早晨起早的鸟儿唧唧叫虫儿慌乱藏进阳光里半城明媚不忧伤最是忧伤人不在家降生于世界早已是幸运星星的使命未达成一件
  • Q:2021 年的前三季度看到公司净利润接近 20%,跟之前的年份比达到了一个比较特别好的 一个水平,那咱们今年的这个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主要是什么原因?Q:
  • 你是我最简单的快乐、也让我最彻底的哭泣。你是我最简单的快乐、也让我最彻底的哭泣。
  • 每到春节,蓆市大街成为年画市场……猪市大街如今的蓆市大街菜市大街  冯立的记忆中还有杨柳青昔日的景象,小时候的他住在老宅中,走出院门,穿梭在胡同间,运河边的杨柳
  • 而八字中或者岁运中的夫妻宫在遇刑、冲、克、合,均表示会有来自外界的人或者事,阻扰或者破坏其本人的家庭的稳定,如果情形严重的,自然难有稳定的婚姻关系,两次以上的婚
  • 一一《 rainaftersummer 》[微风]成年人最体面的告别方式大概就是我的最后一条消息你没有回而我也默契的没有再发从此我们互为过客虽未扰世间一人,却也
  • 挽回是在增加砝码,去做赌注,所以说是各方面的提升,比如说自信,真诚,坚定的态度等,都是挽回的有利武器。所以说,如果可以用态度掌控情绪,不管是恋爱还是挽回,都可以
  • 最能撩到#射手座# 的三大星座,兴趣相投,吸引力十足双子座双子座的性格在某些方面和射手座非常相似,两个人都喜欢自由,对于未知的事情都抱有好奇心,也喜欢去挑战未知
  • 却又迅速失去了他,尼玛第一次听张智涵唱晓宇的歌我眼泪不值钱,狂飙 “从今以后每一天都要努力实现 ,人生不留遗憾”刘宝用生命写下的道理,简单温暖这个冬日。二刷我
  • (又能发库存,耶)#2021的最后一天# #晚安计划# 一直相信每年都有一个主旋律,而2021是不断打碎自己的一年 这两年很难,每一步都走得很缓慢,但私心很想这
  • 3⃣️好痒——说明你身体风邪重或血燥热!2⃣️好凉——说明你身体寒气好重!
  • 卧铺村大梦方醒,看到了纷繁的世界,顿悟到自己天然的美与价值,学着梳妆打扮……卧铺村的确美。想想这十年经历了爱恨情离,享受了纸醉金迷,度过了穷困潦倒。
  • 你看到这封血书,便会知道,从来你的心意我都明了,我对你的爱绝不会少于你半分,这就是我今生无法言说的秘密。漼时宜两度救你,眼下便是报答她的时候了。
  • 但跳开具体的标准和原因,对待任何外表特征,都要强行按头「这就是美」「你欣赏不来说明审美单一不多元」极端例子是外国明显已偏离健康标准的极端大码模特,让我说,这是偷
  • 顶礼释迦牟尼佛,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普愿尽法界。沉溺诸有情。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
  • 所以阿娇的感情之路一直都不是很顺利,从年少无知,到成熟稳重,她摆在明面上的爱情和婚姻都是以失败为结局,因为她就像是一只小刺猬,渴望被爱,又害怕被伤害2022年啦
  • #長井短[超话]#210624 Twitter更新長井短推文「嫌がってるキミが好き」を読んじゃった…どうしよう…これ以上読んだらダメって思ってるのに一気に最新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