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积功累德第八(3)
  积功累德第八(3)
  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劝谕策进。恭敬三宝,奉事师长。无有虚伪谄曲之心。
  上云‘惠利群生’,慈也。‘忍力成就’,忍也。是故‘于诸有情’,常以慈忍为怀。‘和颜’,柔和之颜容。《会疏》曰:‘内离妄染,故外常温和。故云“和颜”。’《胜天王般若经》曰:‘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如是随顺佛清净教。视诸众生,面门先笑,曾无嚬蹙。所以然者,心离秽浊,诸根清净。不染离垢,心不嗔恚。内无恨结。’‘爱语’者,四摄法之一。四摄法者,布施、爱语、利行、同事。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生亲爱之心,依附我受道。谓之爱语摄。故《胜天王般若经》言:‘下声细语软美之言,顺彼意语故。’‘勤喻’者,欢导慰喻也,为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也。‘策进’者,勉之使进,即常云之促进,今众生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也。
  ‘恭敬三宝,奉事师长’。自谦曰恭,尊人之德,曰敬。《法华经嘉祥疏二》云:‘谦逊畏难为恭,推其智德为敬。’‘三宝’者,一切之佛陀,佛宝也。佛陀所说之教法,法宝也。随其教法而修业者,僧宝也。至于佛灭度后,住于世间者,称为住持三宝。木佛画像,佛宝也。三藏之文句,法宝也。剃发染衣者,僧宝也。所以名‘宝’者,据《宝性论》,共有六义:(一)世间希有、(二)离垢、(三)势力、(四)能庄严世间、(五)最上、(六)不变。又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恭敬三宝’,钦仰其德也。‘奉’者,尊崇奉养。‘事’者,承待。‘奉事’者,敬养服待也。‘师’者,教我以道者。‘长’者,德行,或辈分,或年龄高于我者。省庵师《劝发菩提心文》曰:‘若无世间师长,则不知礼义。若无出世师长,则不解佛法。不知礼义,则同于异类。不解佛法,则何异俗人。师长恩重,故应奉事。又密宗以恭敬上师为根本戒。又谓‘一切供养功德中,供养上师最为胜’。可见‘奉事师长’,实为修行要务。又《会疏》云:‘此(奉事师长)中,含摄孝养父母之句。师者,出世本;父母,世间福田,菩萨必须恭敬奉侍故。’此说亦有所据。如《观经》云:‘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无有虚伪谄曲之心’。‘虚’者,虚妄不实。‘伪’者,诈现假相。‘谄’者,佞也。逢迎人意而吐其言,即常云之阿谀奉承也。‘曲’者,不直也,枉也,邪也。无有虚伪、谄伪、谄曲,则心端直无过。如《净影疏》云:‘无有虚伪谄曲之心,明离心过。’《维摩经佛国品》云:‘直心是菩萨净土。’肇公注曰:‘直心者,谓质直无谄。此心乃是万行之本也。’肇公以质直无谄之心,为万行之本。语至切要,未可忽之。
  庄严众行,轨范具足。观法如化,三昧常寂。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
  ‘庄严众行’者,《净影疏》曰:‘彰(表也)行成就。’‘庄严’者,福智二严。‘众行’者,‘檀(布施也)等一切行也。’意谓:以福与智,庄严布施等度及万行。《唯识述记七》曰:‘善资粮者,福智二严。’《涅槃记廿七》曰:‘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则知佛性。’又《探玄记三》曰:‘庄严有二义:一是具德义,二交饰义。’故知‘庄严众行’者,表一一行中悉是从性起修、全修在性也。故《净影疏》谓‘庄严众行’,是彰明所行成就也。‘轨范’者,轨则与模范也。又‘轨’者,法则也;‘范’者,法也,常也。由于所行皆具福智,故所说所教,皆成轨则。所行所示,为众模范,故云‘轨范’。悉是常法,无可变易,无所欠少。故曰:‘轨范具足。’
  ‘观法如化’者,观一切皆如幻化也。‘观’者,智之别名。《大乘义章二》曰:‘粗思名觉,细思名观。’又《游心法界记》曰:‘言观者,观智。是法离诸情计,故名为观也。’又《会疏》曰:‘观之字,即三观也。盖夫三谛三观者,万行之要枢,菩萨之肝胆也。’又‘法之一字,即指一切有情非情,生死涅槃诸法。’‘如化’者,《会疏》曰:‘非空非假、而空而假之譬。则是中谛也。’意谓:既言如化,则非绝对空无,故言非空。若言是有,则只如幻化而已,并非实有。又既云如化,乃非有而现假有。既是幻化,则所现举体是空。故《会疏》谓为‘非空非假,而空而假’,是显中道之义。‘观法如化’者,即观一切法,皆是中道。
  ‘三昧常寂’。‘三昧’者,正定也。‘常寂’者,真体离生灭之相,谓之常。绝烦恼之相,谓之寂。《唯识述记》曰:‘不生不灭,绝名相于常寂之津。’是故《净影疏》曰:‘三昧常寂,止行深也。(’止行‘者,修止之行也。止心一处曰止,乃禅定之异名也)。’绝名相,离烦恼,不生不灭,住于常寂。如是三昧,故云深也。由于常行中道,住一切如化之妙观,自然入于不生不灭甚深常寂之正定。又《遗教经》曰:‘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此表定慧等持之因行。本经《大教缘起品》曰‘如来定慧究畅无极’是其果德。
  ‘善护口业’下六句,表菩萨身口意三业清净。三业之中,则以‘善护意业’为首要。是即菩萨‘善护己念’之正行。由于深契中道,正定常寂,了达真源,远离生灭。自然远离一切烦恼之垢,是以意业,‘清净无染’。意业清净,身口随之。于口业云‘不讥他过’。‘讥’者,谴也,诽也,指责人之过失也。口业不讥他过者,实由于意业之不见他过也。‘他’者,一切有情也。进言之,则包括有情无情,万事万物之一切法。一切无过,本自无染。清净本然,本自圆成。如‘首楞严’义为‘一切事究竟坚固’。又如《圆觉》,‘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又‘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是故一切平等,无有可讥者。
  ‘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律’者,戒律。‘仪’者,仪则。《大乘义章十》云:‘言律仪者,制恶之法,说名为律。行依律戒,故号律仪。’其意谓:所谓为律仪者,防恶止非之法,称为戒律。行为依止于戒律,称为律仪。又《行持钞资持记》云:‘通禁制止为律,造作有相名仪。’综上之意,依止戒律,体现于行仪,名为律仪。又律仪戒者,乃三聚净戒之一。三聚戒者:(一)摄律仪戒。受持五、八、十、具足等一切之戒律。(二)摄善法戒。以修一切善法为戒。(三)摄众生戒,又云饶益有情戒,以饶益一切有情为戒。上三为大乘菩萨通受之戒,于(一)摄律仪戒中,在家菩萨受五戒与八戒。出家菩萨须受(一)中之十戒与具足戒。《涅槃经卅一》云:‘戒亦一切善法梯橙。’(‘橙’同‘凳’,见《中华大字典》。)又《璎珞本业经下》云:‘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五灯会元》云:‘法要有三,曰戒定慧。’以上经论,广显戒德。《普超三昧经一》曰:‘被戒德铠,化度众生。’此正为‘善护身业,不失律仪’之真意。戒铠于此有二义:一者,护持义。以戒德为铠甲,如消防队员衣石棉衣。入三界火宅,冒三毒烈焰,拯济群生,无所畏惧。二者,庄严义。以持戒德,而自庄严。不失律仪,轨范人天,令众钦仰归止,来受教化。慕我戒德,学我戒行。进修定慧,而度彼岸。
  前引《圆觉》:‘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与今‘不失律仪’,互相照映,正显中道,理事无碍,圆解圆修之妙行。了知戒定慧与淫怒痴平等平等,仍严持净戒,不失律仪。虽严持律仪,轨范具足,但自心常寂,一切平等,悉无取舍,更无爱憎。不见己是,不道人非。如是持戒,是真持戒。如是修行,是普贤行。如是知见,方契中道。若人稍闻平等之意,便谬斥持戒为著相,诽谤戒律。或稍能持戒,便增我慢,自赞毁他,侈谈他人过失。是皆以病为药者也。
  上三段为法藏大士严净自心之德行。下为成就众生之德行。 https://t.cn/RTv4Kyo

  08积功累德第八(3)
  积功累德第八(3)
  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劝谕策进。恭敬三宝,奉事师长。无有虚伪谄曲之心。
  上云‘惠利群生’,慈也。‘忍力成就’,忍也。是故‘于诸有情’,常以慈忍为怀。‘和颜’,柔和之颜容。《会疏》曰:‘内离妄染,故外常温和。故云“和颜”。’《胜天王般若经》曰:‘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如是随顺佛清净教。视诸众生,面门先笑,曾无嚬蹙。所以然者,心离秽浊,诸根清净。不染离垢,心不嗔恚。内无恨结。’‘爱语’者,四摄法之一。四摄法者,布施、爱语、利行、同事。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生亲爱之心,依附我受道。谓之爱语摄。故《胜天王般若经》言:‘下声细语软美之言,顺彼意语故。’‘勤喻’者,欢导慰喻也,为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也。‘策进’者,勉之使进,即常云之促进,今众生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也。
  ‘恭敬三宝,奉事师长’。自谦曰恭,尊人之德,曰敬。《法华经嘉祥疏二》云:‘谦逊畏难为恭,推其智德为敬。’‘三宝’者,一切之佛陀,佛宝也。佛陀所说之教法,法宝也。随其教法而修业者,僧宝也。至于佛灭度后,住于世间者,称为住持三宝。木佛画像,佛宝也。三藏之文句,法宝也。剃发染衣者,僧宝也。所以名‘宝’者,据《宝性论》,共有六义:(一)世间希有、(二)离垢、(三)势力、(四)能庄严世间、(五)最上、(六)不变。又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恭敬三宝’,钦仰其德也。‘奉’者,尊崇奉养。‘事’者,承待。‘奉事’者,敬养服待也。‘师’者,教我以道者。‘长’者,德行,或辈分,或年龄高于我者。省庵师《劝发菩提心文》曰:‘若无世间师长,则不知礼义。若无出世师长,则不解佛法。不知礼义,则同于异类。不解佛法,则何异俗人。师长恩重,故应奉事。又密宗以恭敬上师为根本戒。又谓‘一切供养功德中,供养上师最为胜’。可见‘奉事师长’,实为修行要务。又《会疏》云:‘此(奉事师长)中,含摄孝养父母之句。师者,出世本;父母,世间福田,菩萨必须恭敬奉侍故。’此说亦有所据。如《观经》云:‘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无有虚伪谄曲之心’。‘虚’者,虚妄不实。‘伪’者,诈现假相。‘谄’者,佞也。逢迎人意而吐其言,即常云之阿谀奉承也。‘曲’者,不直也,枉也,邪也。无有虚伪、谄伪、谄曲,则心端直无过。如《净影疏》云:‘无有虚伪谄曲之心,明离心过。’《维摩经佛国品》云:‘直心是菩萨净土。’肇公注曰:‘直心者,谓质直无谄。此心乃是万行之本也。’肇公以质直无谄之心,为万行之本。语至切要,未可忽之。
  庄严众行,轨范具足。观法如化,三昧常寂。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
  ‘庄严众行’者,《净影疏》曰:‘彰(表也)行成就。’‘庄严’者,福智二严。‘众行’者,‘檀(布施也)等一切行也。’意谓:以福与智,庄严布施等度及万行。《唯识述记七》曰:‘善资粮者,福智二严。’《涅槃记廿七》曰:‘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则知佛性。’又《探玄记三》曰:‘庄严有二义:一是具德义,二交饰义。’故知‘庄严众行’者,表一一行中悉是从性起修、全修在性也。故《净影疏》谓‘庄严众行’,是彰明所行成就也。‘轨范’者,轨则与模范也。又‘轨’者,法则也;‘范’者,法也,常也。由于所行皆具福智,故所说所教,皆成轨则。所行所示,为众模范,故云‘轨范’。悉是常法,无可变易,无所欠少。故曰:‘轨范具足。’
  ‘观法如化’者,观一切皆如幻化也。‘观’者,智之别名。《大乘义章二》曰:‘粗思名觉,细思名观。’又《游心法界记》曰:‘言观者,观智。是法离诸情计,故名为观也。’又《会疏》曰:‘观之字,即三观也。盖夫三谛三观者,万行之要枢,菩萨之肝胆也。’又‘法之一字,即指一切有情非情,生死涅槃诸法。’‘如化’者,《会疏》曰:‘非空非假、而空而假之譬。则是中谛也。’意谓:既言如化,则非绝对空无,故言非空。若言是有,则只如幻化而已,并非实有。又既云如化,乃非有而现假有。既是幻化,则所现举体是空。故《会疏》谓为‘非空非假,而空而假’,是显中道之义。‘观法如化’者,即观一切法,皆是中道。
  ‘三昧常寂’。‘三昧’者,正定也。‘常寂’者,真体离生灭之相,谓之常。绝烦恼之相,谓之寂。《唯识述记》曰:‘不生不灭,绝名相于常寂之津。’是故《净影疏》曰:‘三昧常寂,止行深也。(’止行‘者,修止之行也。止心一处曰止,乃禅定之异名也)。’绝名相,离烦恼,不生不灭,住于常寂。如是三昧,故云深也。由于常行中道,住一切如化之妙观,自然入于不生不灭甚深常寂之正定。又《遗教经》曰:‘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此表定慧等持之因行。本经《大教缘起品》曰‘如来定慧究畅无极’是其果德。
  ‘善护口业’下六句,表菩萨身口意三业清净。三业之中,则以‘善护意业’为首要。是即菩萨‘善护己念’之正行。由于深契中道,正定常寂,了达真源,远离生灭。自然远离一切烦恼之垢,是以意业,‘清净无染’。意业清净,身口随之。于口业云‘不讥他过’。‘讥’者,谴也,诽也,指责人之过失也。口业不讥他过者,实由于意业之不见他过也。‘他’者,一切有情也。进言之,则包括有情无情,万事万物之一切法。一切无过,本自无染。清净本然,本自圆成。如‘首楞严’义为‘一切事究竟坚固’。又如《圆觉》,‘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又‘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是故一切平等,无有可讥者。
  ‘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律’者,戒律。‘仪’者,仪则。《大乘义章十》云:‘言律仪者,制恶之法,说名为律。行依律戒,故号律仪。’其意谓:所谓为律仪者,防恶止非之法,称为戒律。行为依止于戒律,称为律仪。又《行持钞资持记》云:‘通禁制止为律,造作有相名仪。’综上之意,依止戒律,体现于行仪,名为律仪。又律仪戒者,乃三聚净戒之一。三聚戒者:(一)摄律仪戒。受持五、八、十、具足等一切之戒律。(二)摄善法戒。以修一切善法为戒。(三)摄众生戒,又云饶益有情戒,以饶益一切有情为戒。上三为大乘菩萨通受之戒,于(一)摄律仪戒中,在家菩萨受五戒与八戒。出家菩萨须受(一)中之十戒与具足戒。《涅槃经卅一》云:‘戒亦一切善法梯橙。’(‘橙’同‘凳’,见《中华大字典》。)又《璎珞本业经下》云:‘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五灯会元》云:‘法要有三,曰戒定慧。’以上经论,广显戒德。《普超三昧经一》曰:‘被戒德铠,化度众生。’此正为‘善护身业,不失律仪’之真意。戒铠于此有二义:一者,护持义。以戒德为铠甲,如消防队员衣石棉衣。入三界火宅,冒三毒烈焰,拯济群生,无所畏惧。二者,庄严义。以持戒德,而自庄严。不失律仪,轨范人天,令众钦仰归止,来受教化。慕我戒德,学我戒行。进修定慧,而度彼岸。
  前引《圆觉》:‘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与今‘不失律仪’,互相照映,正显中道,理事无碍,圆解圆修之妙行。了知戒定慧与淫怒痴平等平等,仍严持净戒,不失律仪。虽严持律仪,轨范具足,但自心常寂,一切平等,悉无取舍,更无爱憎。不见己是,不道人非。如是持戒,是真持戒。如是修行,是普贤行。如是知见,方契中道。若人稍闻平等之意,便谬斥持戒为著相,诽谤戒律。或稍能持戒,便增我慢,自赞毁他,侈谈他人过失。是皆以病为药者也。
  上三段为法藏大士严净自心之德行。下为成就众生之德行。 https://t.cn/RTv4Kyo

〖结合大运流年看婚姻〗
1,在15岁以后,逢大运干或支是财星的,就是恋爱婚姻之时。逢流年干或支冲克财星的(命局或大运的财星),此年必然会有感情烦恼,失恋、感情失和、破裂或一方有灾。这期间见财星的流年,未结婚前,会有谈恋爱、介绍对象经历。若财星与日干或支相合,男女感情走得比较近,会有暧昧行为,易有夫妻之实。
2、男命偏财在前,正财在后,是婚前与别的女人同居或与别的女人有夫妻之事。女命官杀同透,定有二婚之事。男命正、偏财两现,正财被其它干支合,主女友、妻子有被夺之象;如偏财被合,表示情人被别人争去。
3、男命正财被合,尤其被比劫争合,女友或妻子有被夺之象。男命妻星与日干合,如中间有比劫阻隔,定有争婚或争异性朋友之事。女命官星与日干合,同理。
4、女命正官与其它干支合,主男友或丈夫有被夺之象。女命日坐伤官,不论喜忌必克夫,婚姻不顺。女命日坐七杀,又有正官混杂者,主女子不贞。
5、男命身弱财旺,妻掌家权,命主怕妻。女命身弱官杀旺,夫掌家权,命主怕夫。男命无论身旺身弱,财能生到官,日主怕妻。日主身旺财弱,财不能生官,又无食伤通关,命主常打娇妻。
6、女命伤官旺,财与印无或无力,命主好骂夫,瞧不起丈夫,二婚之命。女命月干伤官,支七杀,三婚之命。女命官、伤两透,无财,无印,定有婚灾。
7、女命七杀在前,正官在后(干支都算),婚前定失贞,是先种田,后围园之命。男命偏财在前,正财在后,也属于婚前有夫妻之事。
8、男命正财被冲克在先,日干支合正财在后,娶的是失贞之女或二婚之女。
9、日干支相生,主夫妻感情好,干生支说明自己爱配偶,支生干说明配偶对自己好,如干支相克,夫妻矛盾多,如果日支为喜用神,关系要好些,为忌神关系不好。
10、若夫妻星与日干距离远或无,说明一生不是与配偶分离时间长,就是夫妻感情淡化,相互影响不大。日支与其它五行的关系也影响夫妻感情,尤其是合、冲,一般日支逢冲,主有婚灾或有灾、伤之事。
绝算姻缘
月支空亡,离婚、同床异梦。月支被刑冲穿绝,离婚。月支或日支伏吟(配偶两重或家外有家)。命局见三甲、三子、三丑、三寅、三午、三未、三申、三酉、三亥。(三字条件:A必须有相通之字,B三垣中必须有该字,C三字中与其相通之字不可空亡、刑冲穿绝)。月支过寒或过热,皆属婚灾。婚灾日:癸亥、辛亥、丁巳、壬子、戊申、庚子,甲寅。
孤独命格:寅申巳亥时生于正月,子午卯酉时生于五月,辰戌丑未时生于九月。
上述婚灾标志之人,月支被刑冲穿绝几次,表示离几次婚。月支为日支之墓,主克配偶。伤旺,官弱克夫。年支与运支,飞桃花星时,主外遇、桃花。女性二、三步运临临官,婚姻与异性暧昧。
八字神断婚姻
1、夫妻宫伏吟,婚定离。争合妒合不做小妾即填房。
2、女犯伤官嫁老头,财官入库不开婚。女命无官要看财,财官入库被封存,须刑冲方可动婚。
3、女命财门一关婚要离:A财弱,行运流年财被冲穿。B食伤旺,财被穿倒必离。C财伤轻,财被冲穿闹离。
4、绊禄桃花女命淫贱。女命禄逢六合三合为绊禄桃花,禄在时向内合不淫;外合不淫定有偷情。命中无合运遇合,此运为犯桃花,禄不入主逢合不为桃花。
5、官杀混杂,重婚重配;几度伤官几度婚。轻者晚婚或经波折可避之。
6、看子女八字可观其父母外情:正偏财混杂,印星暗合他星,母有外情,正偏印混杂,财暗合他星,父有外情或多婚。
婚缘、难婚、晚婚
男命以正财为妻,以偏财为异性,若命中正财或偏财被合绊,逢岁运来冲开,皆出现婚缘。
坤造:庚寅 丁亥 丙子 乙未 原命杀星为寅所合,逢巳、申之流年冲开,婚缘。
不论男女,流年和日柱成一级相顺,主婚缘。
乾造:丁卯 甲辰 丙戌 甲午 乙酉年和日主丙戌成一级相顺,婚缘。
男命正偏财混杂,婚姻难保清纯。女命唯一官星入库,丈夫何能发扬。男命唯一财星入库,妻子蹇滞。不论男女,逢岁运日支强烈忌神,日主生存力败绝,而日支再被刑冲,夫妻反目。
不论男女,肾水过旺,败绝,皆主好色。女命夫宫忌神,自食其力。
男命,命中无正偏财,宜晚婚。女命,命中无官杀,宜晚婚。
不论男女,四柱、大运、流年,会齐辰巳戌亥天罗地网,难婚。
男命,身弱财旺,财为忌,宜晚婚。女命身弱,官杀为忌,宜晚婚。男女日支被刑冲者,宜晚婚。男女命,配偶星入库,而他柱皆不见,宜晚婚。
配偶宫有刑冲,又有寡宿,则聚少离多。日逢刃,时逢枭,妻妾产亡。
男命,流年比劫来,须注意妻之各方面(妻被人看上,或生病、出走、夫妻相骂等)。命中日主合妻财是恋爱结合的。妻宫被冲无早娶。
男命妻宫坐沐浴,妻不知廉耻,不惊见笑,人美丽、尤忌带桃花。
乾造:丁酉 癸酉 癸巳 癸丑 天干无土,金水相涵,人聪明,美丽,运走西北,富有千仓。妻宫巳火财地,妻有财,支三合妻外缘好,乙丑年合妻宫结婚。
年日同一位(干支同)主克夫、妻(娶同年妻方免)。妻宫有双合,则妻子较易有外情。
乾造:壬申 己酉 癸巳 辛酉 妻宫双合,且巳酉化金,妻子中年后,可能会跟人家跑。
财官遇在库中藏,不露光芒福不昌。若得库门开透露,定教官贵不寻常。
生于南部炎热地区者,婚期必较早,及虚火较旺,虚火生欲火之故,生于北方寒冷地区者,婚期必较晚,及虚火降低,欲火欲念减弱之故。
配偶宫受它支刑冲又无合来解救者,晚婚。配偶宫逢空亡,又无救应者,迟婚。配偶宫坐临比劫或女命又坐临伤官者,迟婚。
配偶宫与地支合化成比劫局(男命) 或伤官局(女命) 晚婚。配偶星出现在时柱,晚婚。
配偶星在原局不现时,多为晚婚之命。
配偶星虽出现在年月,但被刑冲克破或合化成他星及忌神时,晚婚。
配偶星临空亡或坐空亡又无解救者,晚婚。命中阴阳差错日或年、月、日、时中阴阳差错日较多时,晚婚。日支羊刃或日支空亡,配偶星空亡易晚婚。
魁罡临日或魁罡重重者晚婚。日、时带孤辰寡宿或为命局之忌神者,晚婚。四柱中华盖重重或日支临华盖星者晚婚。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贝门✨大冤种VV买了六包卡啥也没抽着,小狼的卡基本都是换的[流泪]还好小古拉着不然我可能还要当赌狗[苦涩]​✨线下气氛超级棒!
  • 克朗搭了回东京的火车,途中读了杂货店的最后一封信,言辞风格大不同,信中人请他坚持到生命最后一刻。在奶奶的守灵夜,克朗注意到父亲对已过世的爷爷忏悔,抱歉这鱼店貌
  • 仅供参考 #起名# #取名# #星座# 心机深特征一:三白眼有的人黑眼珠较小,活动起来不是靠近上边,就靠近下边,眼睛有3个处露出眼白,在面相中称为“三白眼”。
  • ”可能因为看了7遍,段奕宏的声音在我耳畔浮现的过于生动清晰,我仿佛又回到了看剧的时候,“张碧兰,张碧兰,张碧兰”他喊她名字时,声音里带着热切的希望,也带着寻而不
  • 我姐又开始惦记我待产包里缺啥,她儿子的东西估计恨不得全部打包给我,而且几乎承包了我孕晚期的所有吃的深海鱼,我妈最近又买了好多好多鹅蛋,真的能预防臭宝黄疸吗,哈哈
  • 还有大幅降价,年轻人才买的起,才会结婚生子,解决系列社会问题:你不让降价,是不是官员房子太多,或你就是套牢炒房团?你的关怀,不要站在开发商炒房团丶你自己的角度,
  • 那时,述说我们久违的传奇.生命中遇见懂你的人是一件幸运,幸福的事。跑去问老板,老板说,你买到的,可能是不要脸的那种…… 悄悄地我来过,正如静静地你在等待,静静地
  •   萧薰儿淡然道,“我想你应该很清楚,你太重视情爱了,你会沦陷的,那个人,自然不能是你。”  萧炎失落的放下盒子,他有些难过,千万年了,他陪了她千万年了,就真的
  • ‖ 夏天适合用鸽子、鸡、老鸭炖,一点也不腥羶,趁热咕噜咕噜的喝下去,我敢保证,妈妈们的会被你瞬间点燃起来呢!」‖ 我们都记得妈妈的汤,但是很少人会关心妈妈适合喝
  • #刘宇宁新歌一座岛# ‖#刘宇宁鲜厨100# ‖#摩登兄弟[超话]# 摩登兄弟mdxd♡刘宇宁lyn♡ 棚主♡ ━━✿刘宇宁要替我幸福|刘宇宁综艺|刘
  • 滨纯水家居,上海滨纯净化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主营商用开水机与家用净水器。进化者机器人成立于2015年,主营家用智能机器人和商用智能机器人,截至目前其已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我们青年一代要传播正能量,传播正能量是一份积极的心态,可以让不良情绪释放干净,使自己的内心充满自信、豁达、愉悦、进取;使
  • ”从云南回来,朱梅馥就觉得丈夫变了一个人,无心工作,若有所思,甚至有些茶饭不思,后来朱梅馥意识到,应该是丈夫对成家榴思念成疾,于是朱梅馥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1
  • #AqoursLOCKS# から2年半・・・⏳ 後輩である #Liella#先生が生放送教室初来校です #スクールオブロック##lovelive# #SO
  • ในโลกไพศาล ข้าโปรดเพียงสามอย่าง สุริยา จันทรา และออเจ้า สุริยายามเช้า จันทรายาม
  • #区块链[超话]#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发展势头迅猛,越来越多的区块链领域名词及项目不断“出圈”资产市场的模式和格局都在悄然转变,区块链技术更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现实
  • 惟帅者,自觉尚有不足,不忘初心,笔耕不辍,自觉欲超英赶美,必吸其精华,而后越之,遂重拾英吉利语,未几年,已俨然土著,贯通建筑之资。 当是时也,旧友衡于湘省学府
  • 想了解公司员工,朋友,亲朋的健康状态,身体素质,生命趋势,都可以用外星人科技。外星人科技,HD数字科技结合李时珍本草纲目的医学仁爱思想,将现代西方文明的科技思想
  • (哥儿嘞,妹娃儿是好乖,哎呀,啧啧;哎呀,啧啧)嫩得的很哟奴的恩爱呀嗬嗨……这首歌是非常诙谐和著名的情歌,唱完之后,大家都沉浸在对歌和唱山歌的快乐气氛中,突然,
  • 太乙金华宗旨——第十章性光识光 回光之法,原通行住坐卧,只要自得机窍。吾前开示云,“虚室生白”,光非白耶?但有一说,初未见光时,此为效验。若见为光,而有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