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要闻# 【“东数西算”这盘大棋背后,哪些“故事”值得下注,哪些“坑”不能跳?】

“东数西算”为今年遇冷的股市添了一把火,这一被投资者类比“南水北调”的国家重要战略工程带来众多想象供市场炒作,国内公司都会积极参与到东数西算工程里面去,其中肯定不乏翻倍机会,也有尽管与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相关,但可能并非政策热点,在涨幅上就会有所落后。

2月21日,盘面上算力概念、数据中心、云计算等相关板块涨幅居前。

2月17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8地启动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

IDC(互联网数据中心)为互联网企业、电商、媒体等客户提供专业化机架(服务器和存储器)的租赁、托管等服务。目前,我国重点发展的各大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均需要以数据中心作为产业支撑。IDC产业链主要由上游基础设施、中游IDC专业服务及相关解决方案提供商(云服务商为主)和下游最终用户构成。

根据智研咨询的数据,2019年,我国IDC市场规模已达1562.5亿元,预测2022年将达到3145.3亿元,2019-2022年市场规模CAGR将达到26.26%。

数据中心是数字经济的基础底座

随着行业不断推进,人工智能向更大模型发展,几乎每3、4个月所需要的计算机算力就需要扩大一倍。元宇宙搭建在一个多维的虚拟现实场景,也需要强大的算力作支撑。除此之外,算力也成为数据中心关键评价依据之一,没有算力,一切数字技术无从谈起。数据中心自带算力,相关产业链将充分受益。

目前我国数据中心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但东部地区的土地和能源等资源相对缺乏。目前需要面对的是双碳目标以及不太均衡的能源需求。

西部地区的资源充足,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承接东部算力需求、发展数据中心的能力。日后数据中心的发展将往西部转移,启动“东数西算”工程。

原本预计IDC每年20%-30%增长,数据存储计算是制约数字化的因素,东数西算实现了成本端的降低,带来了大的增量。有便宜的算力,存储的能力带来数据爆发。

在当前起步阶段,8个算力枢纽内规划设立了10个数据中心集群,划定了物理边界,并明确了绿色节能、上架率等发展目标。比如,集群内数据中心的平均上架率至少要达到65%以上,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要显著提升。

“东数西算”的本质是围绕数据中心重构网络格局,促进东西部优势资源互补,特别是西部地区资源充裕,可再生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但缺点也很明显,网络带宽小、跨省数据传输费用高,无法有效承接东部需求。

因此,短期内数据中心的主要聚集地仍是一二级城市,带宽能力不足的欠发达地区可以建设存储类数据中心。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在回答媒体提问时也表示,对于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对网络要求不高的业务,可率先向西转移。

西部互联网接入和设备这几年得到极大改善,东数西算政府部门会对西部IDC的I部分(互联网接入和传输)加大投入。网络传输一定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不缺机柜,缺传输

数据中心经过十几年发展,建设成本计算非常精确,土建成本可能有差异,占总成本比例不大。

西部丰富电力资源,火煤、光伏风电,发电成本比较低,电价较东部有优势,国家政策是西部瓦特变比特,电力变数据存储计算传输,效率高很多,不用几千公里传到东部,节省电费成本。

未来,将加快打通东西部间数据直连通道;优化通信网络结构,提升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的网络节点等级,提高网络传输质量。

相比较传统的服务器等硬件设施,显然网络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光猫、光纤等更加受益。

目前,乌兰察布和北京就做了网络直连,“东数西算”需要做网络直连、光纤直连、利用高效的路由器、交换机、光模块来改善互联互通。光纤投入可能是百亿计,加上配套ICT设备可能未来五年大几百亿建设投入。

光纤光缆有望迎来供需格局边际改善,此前价格下降导致部分光棒产能收缩退出,而需求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有望迎来一波新的周期。

如何达到碳中和:多种路径尚不确定

数据中心作为高耗能行业,中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已占社会总用电量的4%,降低能耗、提升绿电使用率是重要环节,数据中心温控环节有望受益。

此前,海兰信(300065)的海底数据中心就被大肆宣传,据公司介绍,海底数据中心的高功率密度、绿色节能等技术优势有望引领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变革,使整个IDC行业的能源消耗水平直接跨越至“碳中和”时代。

而提到绿电,可能很多人就觉得利用风能、光能就可以实现大规模减碳,但事实上目前还不够经济,特别是西部水电发达的省份,其成本还是具有很大优势。

由于国家电网电价相对便宜,且供电足够稳定,数据中心企业可能不急于向可再生能源电力转型。“因为短时间内改变的话,看起来投资回报率没那么明显。”

而在此次“东数西算”工程中,国家发改委方面表示,未来将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向数据中心供电,并支持数据中心集群配套可再生能源电站。

不过,我国的“绿电”占全国发电总量的比例还不算高。数据中心企业除了与政府协调新能源电力分配外,还可以主动回收数据中心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并向周边的工厂、商业楼宇和居民小区配套供给,这样不仅能赚钱,还能抵消大量用电量,“把数据中心变成能源站”。

目前,余热回收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其中,风冷型数据中心只能抓取一部分的热量,而液冷型数据中心可以抓取回收七八成热量。这样一进一出,数据中心只耗费了原来二三成的电量,如果剩余的这些电又全是绿电的话,就能达到碳中和。

实际上,国外已经普遍推行数据中心余热回收,而国内项目还不算多。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数据中心余热利用项目仅有腾讯天津数据中心、万国数据北京三号数据中心,阿里巴巴千岛湖数据中心等几家,而经济性不明显是阻碍余热利用市场发展的原因之一。

政策明确绿色节能、上架率等发展目标,实现算力统筹有序、健康发展。“东数西算”目的为引导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向枢纽内集聚,指引数据中心行业规范发展。

在起步阶段,为坚决避免数据中心盲目发展,"东数西算"工程先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的8个算力枢纽内规划设立了10个数据中心集群,划定了物理边界,并明确要求PUE至少小于1.25,上架率高于65%,可再生能源使用率显著提升的发展目标。

华创证券认为主要受益产业环节有:

1)数据中心供应商:已在西部地区有IDC机房储备的运营商:中国移动(600941)、中国电信(601728)、

中国联通;具备集群化数据中心运维经验,且后期扩张能力充足的第三方数据中心厂商:万国数据、数据港(603881)、奥飞数据(300738)、光环新网(300383)、宝信软件(600845)等;数据中心精密温控厂商:英维克(002837)、佳力图(603912)等。

2)光通信产业链:光网络建设将提升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的网络节点等级,提高网络传输质量。建议关注:高速光模块或GPON 相关标的:中际旭创(300308)、新易盛(300502)、光迅科技(002281)、华工科技(000988)等;光纤光缆相关标的:长飞光纤(601869)、中天科技(600522)、亨通光电(600487)等。

3)数据中心电力设备商:目的为提升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使用率。建议关注:UPS设备商:科华数据(002335)等。

4)服务器等硬件设备厂商:实现异构算力融合、云网融合、数据安全流通等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建议关注:中兴通讯、紫光股份(000938)、星网锐捷(002396)、烽火通信(600498)等。

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丨大众日报十篇评论谈创新1#聚焦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
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上,省委着眼发展全局,从科技研发、人才引育、营商环境、数字变革、产业生态、要素保障、民生改善、风险防控、文化宣传、推进落实等十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增强创新力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这十个方面的创新,涵盖科技、制度、管理、文化等领域,抓住了事关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要害,体现了对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

2

2月8日-17日,大众日报连续推出十篇评论员文章,对“十大创新”作出解读阐释。现将评论合集整理如下:

做优科技创新全周期生态链

新春开年大会上,省委聚焦“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提出“十大创新”,并将加强科技研发创新摆在首位。这不仅体现了对科技创新核心地位的高度重视,更是对全省上下加强科技创新的一次有力动员。

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核心。当前,全省新旧动能转换正在全面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成绩的得来,无不得益于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撑。但也要看到,我省全社会研发投入仍然不足,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动能转换还需加力。只有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我们才能进一步推动发展动力转换,实现发展优势重塑,才能为数字变革、产业生态等其他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今天的科技创新,不仅是关键技术的比拼,更是创新体系的较量。只有创新链上各个环节、要素共同作用,创新生态繁荣发展,才能实现科技创新的全面突破。省委着眼研发投入、科技载体、创新主体、成果转化,将科技研发的每一个环节统筹起来考虑,贯通起来推进,抓住了事关科技创新的关键和要害。按照省委安排部署狠抓落实,推动整个创新链条的升级再造,我们就能实现科技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科技创新活力的激发,离不开改革动力的释放。从过去的跟跑型转向引领型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制度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遵循原始创新的内在规律,从教育、科研、人才管理体制等进行系统改革。省委围绕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从制定科技创新平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扩大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试点范围等方面,作出一系列安排部署。尊重创新规律,加大改革力度,我们必将为科技创新铺就更为坚实的发展轨道,营造更为完善的制度生态。

强省之道,首在得人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省委将人才引育创新作为“十大创新”之一,对引进、培养、用好人才作出全方位部署,彰显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气魄胆识,指明了加快人才强省建设的方向路径。

强省之道,首在得人。区域发展的竞争,综合实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我省正处在转型升级的紧要关口,新旧动能转换正在全面突破。加强科技创新,加快数字变革,推动产业转型,方方面面都离不开高质量人才的支撑。山东是人口大省,但战略引领型人才缺乏、对高质量人才吸引力不强等问题仍然存在。只有加快人才引育创新,造就一流人才队伍,才能塑强筑牢人才优势,在发展竞争中赢得主动。

人才重在“引”,也贵在“育”。近年来,我省招才引智工作成效显著,“双一流”高校优选生来鲁就业人员大幅增加。但同时也要看到,一些地方只顾招才引智,忽视了本土人才培养,造成本土人才不足、流失严重。集聚人才力量,引进和培养不可偏废。必须既着眼吸引外来人才,突出招引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引才大使,又用好高校和职教“两个阵地”,抓好本土人才培育。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如此才能固本开源,汇聚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和力量。

引人育人,目的在用人。会不会用人,里头大有学问。要看有没有机会和舞台,也要看有没有信任和激励。省委提出要赋予科学家更大权力、打造“揭榜挂帅”升级版等,目的就是要真正为人才“松绑”“减负”“护航”“鼓劲”,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下、用得好。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程度激发人才动力活力,就一定能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推动山东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向营商环境要动力活力

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离不开良好环境的支撑。抓好营商环境创新,开展“创新提升行动”,就是要以流程机制的系统优化、治理效能的全面提升,为各类市场主体的蓬勃发展厚植土壤,为创新创业活力的充分释放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创新力。哪里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走、资金就往哪流、项目就往哪落。近年来,我省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高,创新动力显著增强,动能转换提速增效,对资本、人才、项目等创新要素吸引力日益增强,与我们加快制度创新、流程再造,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营商环境跻身全国第一方阵,有着直接关系。立足新发展阶段,新一轮区域竞争,更是发展环境和营商成本的竞争,谁能持续在营商环境创新上进位争先,谁就能率先重塑发展优势,赢得发展主动。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是一项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和谐稳定的人文环境、公开透明的法治环境、优质温馨的服务环境,等等,每一项都必不可少。为构建这样一个生态系统,省委聚焦企业痛点难点堵点,从办事方便、降低成本、公平竞争、法治环境等方面入手,拿出一系列新招实招硬招,用改革破除体制机制积弊,用法治固化好的经验做法,对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把这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举措落实好、执行好,必将为各类企业打开更高层次、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营商环境的优化,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我们牢牢抓住制度创新这个根本,不断创造新的制度优势,不断提升全链条服务质量,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就一定能激发出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助力山东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

数字变革重在赋能

加快数字化变革,是催生新动能、增创新优势的关键之举。谁能在数字化转型这条新赛道上,率先实现技术变革,拓展应用空间,谁就能率先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占据未来发展制高点。

推动数字化转型,山东有基础、有条件。我省制造业基础雄厚,传统产业改造空间大,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极为丰富。尤其是近年我省加快数字化布局,累计开通5G基站超10万个,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入选国家“双跨”平台,“上云用云”企业超35万家等等,数字经济规模、数字政府建设指数、智能制造指数均跻身全国前列。激发潜能,发挥优势,我们完全有能力走出一条具有山东特点的数字化变革之路。

加快数字化变革,重在融合和赋能。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自身就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能够赋能千行百业,带动各个领域实现数字化升级。省委从打造“数字机关”、突破“工业互联网”、推进“数字治理”等方面入手,作出系统安排部署,出台务实政策举措,为推动数字化变革明确了主攻方向。以此为抓手,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就能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俗话讲,要想富,先修路。数字化时代,数字基建就是数字变革之“路”。要想数字“跑”得快,就得抢抓“新基建”加速布局的窗口期,夯实数字底座。一方面“建”要提速,加快实施好5G基站、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能快则快、能早则早;另一方面“用”要集成,注重“新旧融合”,让传统基建焕发新活力、形成新优势。如此,抢抓机遇,夯基垒台,就一定能为数字化变革铺就更为宽广坚实的跑道,实现从“数字山东”到“数字强省”的蜕变。

抓产业要有“生态”思维

良好的产业生态,是集聚产业、催生创新的土壤。哪里生态好、环境优,资源就流向哪里,产业就集聚到哪里,发展制高点就转移到哪里。

审视当下产业发展逻辑,“生态”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不仅产业的竞争靠“生态”,产业自身的做大做强同样需要“生态”。看一看华为、小米,一个个头部企业不断培植拓宽产品生态圈,渗入用户穿、戴、住、行等方方面面;再看那些有竞争力、话语权的地方产业,往往就是由一个个体系完整的产业生态圈构成,在这些生态圈里,企业甚至“足不出户”即可满足配套需求。事实证明,有没有领先的“生态”思维,能不能持续优化产业生态,是培育和维护产业幼苗、产业大树和产业森林的关键所在。

产业生态好不好,主要看产业链的完整性、产业集群的协同性。产业链越长,集聚效应就越强;产业越协同,“化学反应”就越好。作为经济大省,山东产业门类齐全,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和197个工业中类。尤其近年随着“链长制”的建立推行,我省聚焦9大产业领域,确定42条重点产业链。可以说,加强产业生态创新,山东有基础、有条件。按照省委部署,立足资源禀赋,统筹抓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强化“龙头”引领、园区聚合、平台互联,就能为优良产业生态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在发展竞争中赢得主动。

优化产业生态,供应链稳定性至关重要。当前,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巨大,供应链的安全稳定问题更为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只有积极打造完全自主可控的供应链,确保关键时刻不“掉链子”,才能营造安全稳定的产业生态,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我们既要加强政策、资金支持,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又要加强自主创新,掌握关键基础技术,努力实现自主可控,如此方可确保产业更优、生态更好、核心竞争力更强。

用创新手段打破要素“天花板”

增强要素保障能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要素保障能否及时、能否到位,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的激发与释放,事关高质量发展成效。

要素趋紧是一个长期现象、共性难题。当前,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关键期。我们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显著成效,但也面临一系列瓶颈,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要素资源制约。一些地方项目落地慢、动能转换慢、创新力不强,都与要素配置通道不畅、机制不优、保障不力,有着直接关系。加强要素保障,出路在哪里?必须强化政策协同性,以新思路新举措,打破要素“天花板”,换来发展“一片天”。

加强要素保障,市场要有效,政府要有为。要看到,能源、资本、土地、数据、生态环境等各种传统与新兴要素,调控机制不同,侧重点也各异。比如,排污权、用水权、碳排放权等指标的配置,要打破市场分割、区域壁垒,让多的可卖、少的可买,必须通过市场化交易来推动。而要让好马吃上好料,优先保障潜力大、效益好的项目,则需要加强政府引导,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创新“要素引着项目来”机制,通过差异化资源配置来实现。总之,既坚持市场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创新要素保障手段、破解要素趋紧难题的根本之道。

要素的保障,挖潜与优化也是一种提升。现实中经常看到,一边是用地紧张,导致项目难落地,一边则是大量闲置,低效用地得不到盘活利用。优化资源配置,就要加大“出清”力度,全面完成落后产能整合退出任务,为新动能腾出更多空间。要加大“盘活”力度,强化“增存挂钩”,让“闲”土地活起来。要加大“提效”力度,强化“亩产效益”,让优势资源流向效益高地。加强要素保障创新,让一切创新要素充分涌流,我们必将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聚焦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 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丨面对要素趋紧共性难题,山东如何突破
“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素保障是关键。近年来,山东强化要素保障,最大限度挖潜拓展空间,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月7日,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在济南举行。与以往的“开年大会”比较,这次大会强调,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重点抓好“十大创新”:科技研发创新、人才引育创新、营商环境创新、数字变革创新、产业生态创新、要素保障创新、民生改善创新、风险防控创新、文化宣传创新、推进落实创新。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十大创新”,大众日报将连续推出十组报道。今天,刊发第六组报道,聚焦山东“加强要素保障创新”,以新思路新举措,在市场化交易上、差异化配置上、内生性挖潜上发力,打破要素“天花板”,换来发展“一片天”。

打破要素“天花板” 换来发展“一片天”

——聚焦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⑥

“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素保障是关键。近年来,山东强化要素保障,最大限度挖潜拓展空间,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我省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的决战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重大。面对要素趋紧的共性难题,如何更大力度强化要素保障,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提出“加强要素保障创新”,强调必须强化政策协同性,以新思路新举措,在市场化交易上、差异化配置上、内生性挖潜上发力,打破要素“天花板”,换来发展“一片天”。

在市场化交易上发力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要素自主有序流动,能有效提高配置效率,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2021年初,山东聚焦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大要素,提出5个方面的20条政策措施,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全年,全省1076宗3.1万亩土地成功入市,新增上市公司37家。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山东社科院国际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李广杰认为,与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当前山东各要素领域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要素流动不畅、配置效率不高、制度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聚焦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问题,山东要加快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体系建设,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完善要素市场化交易平台,健全要素市场化运行和监管机制。”

打破区域壁垒,实现要素资源跨区域流动,平台作用显而易见。潍坊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主任韩俊清介绍,去年潍坊在全省率先出台水权交易管理办法后,诸城两家水务公司在中国水权交易所顺利完成潍坊首笔水权交易。

“首笔交易成功示范带动作用明显。中心按条件筛选出100余家企业为潜在交易主体,主动对接了解用水需求,已达成30余笔交易意向,有望通过市场化手段解决企业用水瓶颈制约。”韩俊清说。

为更好推动各类要素自由流动和市场化配置,去年,山东组建成立山东产权交易集团,同时与沿黄省(区)要素交易机构共同发起成立黄河流域要素市场联盟,我省要素交易市场步入跨区域合作新时代。目前,山东产权交易集团已涵盖16大要素板块、36个要素交易品种,交易额累计突破1万亿元,为市场主体融资2500亿元。

“推动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等要素市场化交易,能促进资源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用好用活。”山东产权交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苗伟说,今年将进一步推动搭建全省统一的交易平台,牵头与沿黄省(区)要素交易机构协同开展新要素交易,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

在差异化配置上发力

要素总量一定,寻求配置最优解,怎么办?必须在差异化配置上发力,加强供需衔接,推动精准供给。

“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供需衔接,推动精准供给。”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省将继续从土地、能耗、资金等方面加强要素保障,对纳入省“十四五”规划、国家相关部委规划、省级以上立项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实行规划用地规模省级全额配给。

要素趋紧背景下,优质要素聚集对项目吸引力正在放大。“在省级以上开发区开展‘标准地’改革,集聚投放资源要素,‘拿地即开工’会形成巨大的磁场效应,吸引优质项目主动抛来橄榄枝。”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处副处长吉学文说。

2021年起,我省将省级以上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等重点区域内,新增工业用地不低于30%按照“标准地”制度供地,调整为全面实行“标准地”出让,全省“标准地”出让土地面积由2020年的4.4万亩增长到13万亩。今年1月,已出让1.09万亩。吉学文说,提了“门槛”,项目不减反增,证明改革是双赢。今后将继续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引导地方加强要素集聚,更好达到政策效果。

青岛西海岸新区沿海一线。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重要的生产经营要素。企业融资难,渠道不畅是重要原因,加强数据赋能很关键。2021年年底,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同时还将作为省级地方征信平台进行建设。

“我省专门组建山东省征信有限公司运营平台,在政府监管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通过‘专业化公司+商业化机制’的模式,将大数据技术和征信专业能力结合起来,对标金融机构最需要的信息,深入挖掘各类数据,帮助金融机构真正看清企业,推动金融机构敢于投放资金,从而提高企业资金的可得性。”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葛志强说。

目前,平台已梳理汇聚10个部门的29类数据服务,进驻26家金融机构,发布123款金融产品。

葛志强表示,平台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还要进一步攻关,攻克技术关、数据整合关,特别是观念关,真正打通堵点,把数字山东、数字政府建设的要求落地落实,运用数据助推资金要素注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2020年以来,济南市不断完善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培育机制,近两年,新增16家上市公司。“我们将抢抓资本市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机遇,启动实施‘荷尖计划’,分阶段、分梯次、分领域培育一批优质后备企业,力争全年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10家以上。”济南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冯毅表示。

在内生性挖潜上发力

当前,靠增量扩张支撑发展的用地方式已难以为继,要素紧缺与资源闲置并存,必须将土地要素保障、拓展用地空间的着力点,转移到推进集约节约、存量挖潜上来。

我省提出,“出清”“盘活”“提效”并举,在内生性挖潜上发力。

“出清,为产业结构调整和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坚定不移推进“三个坚决”,聚焦8个重点行业,严守标准,加快推动低效落后动能淘汰出清。2021年,累计压减焦化产能180万吨,整合转移炼油产能780万吨。

闲置的土地如何活起来?胶州市里岔镇精准识别、回收、利用“三步走”,对纳入闲置资源库的地块,二次招商、产业链招商,实现高效利用。2021年盘活闲置土地861亩、闲置厂房12万平方米,招引项目8个。“只有盘活闲置资源,才能拓空间、添动力。”里岔镇党委书记时海涛说。

用好存量,衔接好供需两头,威海研发“威海市项目用地合规性智能辅助查询平台”,加速项目落地。乳山市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项目,前期通过平台查询,有导向性地选择了五大片区布局规划。威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用地紧张趋势不会发生大变化,必须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更好发挥平台作用,保障好项目落地。

面对日益趋紧的资源环境制约,如何以最少的资源要素消耗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19年我省启动“亩产效益”评价改革,一年试点示范、两年全面推开,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实施了差别化的价格、用地等方面政策措施,目前已初见成效。

“改革有效引导了企业持续提升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得到基层和企业认可。”省工信厅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魏斌说,深化“亩产效益”评价改革,探索开展分区域、分行业、分专项评价工作,在价格、用地、信贷等差别化政策制定和应用方面争取实现新突破,更有力提升企业和地区转型升级的积极性,推动要素向高产区域、高端产业、优质企业加速聚集。

(□参与采写 付玉婷 王健)

用创新手段打破要素“天花板”

增强要素保障能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要素保障能否及时、能否到位,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的激发与释放,事关高质量发展成效。

要素趋紧是一个长期现象、共性难题。当前,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关键期。我们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显著成效,但也面临一系列瓶颈,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要素资源制约。一些地方项目落地慢、动能转换慢、创新力不强,都与要素配置通道不畅、机制不优、保障不力,有着直接关系。加强要素保障,出路在哪里?必须强化政策协同性,以新思路新举措,打破要素“天花板”,换来发展“一片天”。

加强要素保障,市场要有效,政府要有为。要看到,能源、资本、土地、数据、生态环境等各种传统与新兴要素,调控机制不同,侧重点也各异。比如,排污权、用水权、碳排放权等指标的配置,要打破市场分割、区域壁垒,让多的可卖、少的可买,必须通过市场化交易来推动。而要让好马吃上好料,优先保障潜力大、效益好的项目,则需要加强政府引导,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创新“要素引着项目来”机制,通过差异化资源配置来实现。总之,既坚持市场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创新要素保障手段、破解要素趋紧难题的根本之道。

要素的保障,挖潜与优化也是一种提升。现实中经常看到,一边是用地紧张,导致项目难落地,一边则是大量闲置,低效用地得不到盘活利用。优化资源配置,就要加大“出清”力度,全面完成落后产能整合退出任务,为新动能腾出更多空间。要加大“盘活”力度,强化“增存挂钩”,让“闲”土地活起来。要加大“提效”力度,强化“亩产效益”,让优势资源流向效益高地。加强要素保障创新,让一切创新要素充分涌流,我们必将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排污权交易推动企业主动治污

东营开展试点,优化环境资源要素保障

项目上马首先要过“环境门槛”——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替代是审批上马的前提,不得突破“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

项目易寻,指标难找,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替代指标从哪来?“目前东营正在制定排污权交易细则、排污权政府出让基准价确定机制、排污权出让收入管理等规定,建立健康有序、运行有效的排污权交易市场,力争今年四季度进场交易。”东营市生态环境局高级工程师冯春燕告诉记者。

环境资源要素与建设项目能否尽快落地息息相关。“为解决环境容量资源有限和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之间的矛盾,我省探索借助市场手段对稀缺的环境资源要素进行优化配置,试点开展市域内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力争为全省开展排污权交易蹚出一条路径。”省生态环境厅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处副处长苏波介绍,东营市正是试点之一。

在青岛宝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一个个造型迥异的智能工业机器人挥舞着手臂,操作比人工更精确。这样一家高技术含量的企业,起初做的却是饲料贸易。之所以能实现“跨界”并在2020年被认定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在公司董事长高明作看来,围绕市场需求谋划创新是关键一步。

“正是经历过饲料行业的用工荒,我们意识到智能工业机器人必定存在广阔市场,于是下决心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宝佳和日本企业合资成立研究院,引进吸收工业机器人技术再创新,现在已成为国内饲料行业智能装备的龙头企业,占有70%以上的份额。

为创新选好“赛道”,紧盯政策方向布局创新,更易占据市场先机。近年来,生产农用机械的五征集团进军环卫设备领域。“2012年,我们看准国家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的政策方向,切入城乡环卫设备领域,并根据农村道路状况等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现在已经在省内做到了市场占有率最高。”五征集团总经理姜文娟介绍说,五征积极围绕重大战略布局转型,聚焦细分市场实现了产品引领,也使公司营业额不断增长,未来将打造为从土地到餐桌,再从餐桌回归到土地的绿色、科技、服务型企业。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自从我第一次走进伯纳乌,我就意识到皇马有多强大。我感到了球迷的爱戴,我想通过在球场上的表现继续给他们我所有的爱。
  • 以前做的,本钱出!可以摆在书桌,或者家里的任何一处,绝对应景。
  • ”不管怎么样,如果过于专注,大脑特别容易昏沉,不知道上师在讲什么,听着听着就睡着了。听课过于认真,执着于每个字,会让内心失去欢喜心,这也是不对的。
  • 常言道:一命二运三风水都是息息相关的,以上所讲的命理以及风水对婚姻带来的影响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的,造成一对夫妻的离异原因因素,远远不止以上所讲的两个,其余的比如
  • 真的觉得BibleBuild和VegasPete是演员与角色互相成就的绝佳典范了我是被柏老师的绝世好腰一脚踹进坑的 后来就发现bb真的很喜欢Vegas这个角色并
  • 真爱是两棵树的独立,相互注视和映衬,却能各成风景;真爱是两簇花的爱慕,欣赏对方的美丽,无妨自由的呼吸;真爱是两颗星的遥望,千万年的等待,但从未感到分离;真爱是两
  •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 我花了五年的时间把自己从120斤养到了200多斤。这么坑自己何必呢[捂脸],现在还在减肥与长胖的道路上纠纠结结。
  • 俄乌冲突进行到今天,耳濡目染的都是欧美国家支援乌克兰武器的新闻,如今第一次终于有人公开支援俄罗斯武器了,那就是伊朗!这表明美国同俄罗斯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的信
  • 尽人事,听天命,我能做的已经做尽了,我已经很努力做到最好了!我跟妈妈说,你说得对,我觉得就算是你来处理这件事也不会比我沟通得更好了!
  • 项目地处南山山脉铜锣山下、巴南第一商圈龙洲湾商圈核心地段,项目占地面积约275亩,是整个南重庆,也是整个重庆龙湖在售项目中,极为稀有的集成熟大城配套和极致自然.
  • 信乎孔子之言,“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信乎孔子之言,“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 LV是做旅行箱起家的,他们的鞋包服饰其实大都和旅行元素相关,家具也是同理,有一部分家具是可以折叠移动的。LV的设计理念比较前沿,可能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至于
  • 我试了,特别重,两个孩子不让我提,图中那个影子就是拍照的我。​而此时的我,正躺在床上看书……图一场景:妹妹拿着小被子当跳绳,跟哥哥说:“哥哥我在跳绳”;哥哥说:
  • [虎爪比心]肖战我喜欢你[虎爪比心]像雨洒落在极地不远万里[虎爪比心]肖战我喜欢你[虎爪比心]像层云凝成片雨点点滴滴[虎爪比心]肖战我喜欢你[虎爪比心]像日光洒
  • 除了金额大,三亚的“诚意”还体现在,消费券适用范围从离岛免税、旅游景区、酒店住宿到商超零售、美食餐饮,支持“食、住、行、游、购、娱”多元消费场景;从信息定位在三
  • #西山宏太朗##zool# 宏酱转发万理的twi后在板板发了动态(他rt完我正好打开板板一直看着他正在输入中)板板动态【ŹOOĻ「No Sacrifice」第1
  • 而一个人在别人把他带到一个新的世界给了他一个新的平台他便抛弃了她的引路人投入他人的怀中像蛇一样将她的恩人咬伤这种人即使他今后发达了也无法逃脱良心的谴责!而一个人
  • 镇党委副书记冯中杰解释,作为矿业大镇,白土岗镇党委在对矿山开展“大清查、大整治、严打击”的同时,加快推进矿业绿色转型升级,一座座矿山公园雏形已现。坚持以培训促全
  • 6、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9、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