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顶上月轮孤,照见晴空一物无,

可贵天然无价宝,埋在五阴溺身沤。

因众生不识本心,所以,世尊以无尽悲心示种种法门,欲令众生尽此一生即可圆转五浊,成就菩提道果。而在诸多法门之中,净土持名一法则如一枝芬陀利横处五浊,不仅契理契机、三根普被,且因其词约义赅、谛理精微而为诸佛所叹、九界同遵。

一、序引无量

在《无量寿经》序分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净土法门对于地狱道的众生,一直到等觉菩萨都同样摄受,所以叫“无尽大悲”。可是,因三界中的众生都各具无尽的烦恼和无尽的痛苦,求离无期、求出无门,此更是佛陀所当矜哀的对象,于是,便有了一个无问自说引众导归的“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的究竟宝所。从理上说,大悲是无尽的,矜哀的是九界。可是,因为三界众生的痛苦太炽,特别是现值此世的众生,因为欲利所迷,现代网络更是无穷无尽无限制的复制种种惑业,使众生不知不觉中令轮回变本加厉的更续,永无止息,所以,佛陀悲愍,将矜哀的重心放在三界。

二、释迦劝信

于是,为渡三界苦顽众生令其一期成就,也就有了无问自说的《阿弥陀经》。此经中分四次叙说“彼佛国土”所“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此后,又悲愍的示劝 “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因为现世众生慧根浅薄,或因业种子所障本具之善根福德,而不能即刻信受无疑,于是,经中佛复更举六方诸佛之所护念和劝信,来证成佛言真实不虚。诸佛均说:“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此处的重重叠劝,只是为了令众生速入极乐宝所。此是释迦牟尼佛劝信劝愿之处,也是十方诸佛出广长舌赞是实言,可令众生一期快速成就之无上妙法。

然,总有众生不信不解,存疑存虑,且总是执世间多变之物为永恒。如认为世间法律是信誉的保障,父母是子女的依赖,名利是生活的所极,快乐是幸福的表相。然而,殊不知,种种我们所认知的依赖实际上皆是不可信,不可爱,不光泽,不永恒的。唯有此一句佛名最胜方便、快捷,可以摄尽九界众生。九界即含括了二乘声闻菩萨等圣者,诸圣尚摄,何况是如我等这般生死凡夫呢?可是,仍有众生因根机不同而有疑虑,佛于经末便直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佛知信此实则为难,有此叹语。却正是这样的无智悲苦众生,让佛不能弃舍,于是,一愿一愿的摄尽,一愿一愿的引导,令九界众生皆在阿弥陀佛的无尽愿海之中。

三、弥陀悲愿

多染的世界和多幻的生活,让我们不知生死该所归何处所向何门,终日摸索推求,令心不得安宁。殊不知,寻寻觅觅修炼中,唯有此净土法门可以以一句佛名,令我们此生心有所指,毕生心有所归,令生死当生成办,永不退转。持此念佛法门不需要光灿的文凭,不需要会各种华表的语言,更不需要写诸多的论文凭参影吊,并非它的无级,而是此法如此的简便易行,当下信愿持名,即可直入佛界,令修德圆满,性德展现,这也正是唯一佛乘的真实之利。正如经中所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四、祖师证成

蕅益大师言:“一句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师在《弥陀要解》中也清楚的示显净土所具的诸不思议,深显净土一法圆收圆超一切法门的殊胜微妙。令众生“难信能信,易行当行”:

一、不俟断惑,横超三界。因为是仗佛力故可以带业往生,横超三界故当信佛力之真实不虚及无上功德。

二、圆净四土,圆证三身。西方极乐横具四土,一得往生,便可无诸恶苦,成满一切诸乐。

三、信愿持名,不假余行。此法只需持得一佛名,不须诸多方便观法等,易行易得,稳当无虞。

四、十念一念,皆得往生。至诚十念,乃至一念,信愿坚固,即可往生。

五、十方诸佛,同时护念。持此‘南无阿弥陀佛’一句佛名,即蒙十方诸佛之所护念,无忧无虑。

略说有此,若广说其无上功德,则昼夜不能穷尽,且此生即可成就,何乐不为,何苦弃信呢?于是,蕅益大师复叮嘱:“净土迢迢不涉程,阎浮礼诵已功成”。以显此妙法所妙之处。

五、一期成办

此《弥陀要解》的详学释解,不仅可令欲一生成办生死事业的行人更通详此至圆至顿的成佛法门,且在一步步的实践过程中,对于法门殊特悬妙之疑惑,也在慢慢释解而至日益诚挚。让行人找到了一条捷径,可以唱首小调(念佛),以快乐无忧的姿态(是心作佛),安稳的乘搭在佛愿大船(他力成就)中快速成佛(是心即佛)。

水清澄澄莹,彻底自然见,心中无一事,万境不能转。

心既不妄起,永劫无改变,若能如是知,是知无背面。

《华严经》上说“方便即是究竟”。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参了种种法门之后,最后要导归极乐,一切方便的最后是以极乐为究竟彻底的方便。是故行人只需念得一句佛号,即可当下成就,归于圆乘,不劳寻觅。正所谓:

灵台之上示光寿,一句弥陀作翰舟。

乘此即可心寂寂,独居天地自悠悠。

〔出处《古今观音感应录选》惭愧居士敬辑〕
●天灾、人祸,相继而至。当令家人,同念观音,以为预防也。(文钞续编·复宁德晋居士书)
  ●普令一切老幼男女,日常在家念观世音,管保不遭灾祸,多获祯祥。(文钞三编卷一·复宁德晋居士书六)
  ●念观音名号,大则大应,小则小应,绝无不应之理。只管放开大胆对人说,彼不见感应者,亦未尝无感应也。(文钞三编卷一·复蔡锡鼎居士书二)
  ●问:如遇危急时,势不能一时兼诵各咒,应以何者应用之?答:遇极危急之灾难,但念观世音圣号,为最省心力,最有感应。(文钞续编·答曲天翔居士问二十七则)
  ●现在大家通在患难中,当为一切人说解除患难之法,唯有改过迁善,敦笃(音顿堵,敦厚笃实)伦常,至诚恳切,称念观音名号,为唯一无二之妙法。无论水火、刀兵等危险,及怨业病,医不能疗者,倘肯依上所说,决定会逢凶化吉,在危而安,及怨业消灭,不药而愈矣。(文钞续编卷上·复念佛居士书)
  ●天灾、人祸,不时降作。祸患之来,莫能预料。避无可避,防不胜防。若能依《文钞》、《嘉言录》所说,至诚念佛及观世音,必能于冥冥之中,得蒙加被。或转有为无,或转重为轻,决不至与不念佛人同一受殃也。(文钞三编·复朱仲华居士书一)
  ●祈遍令乡人同戒杀生,念观世音圣号,以期疫疠消灭。果能恳切志诚,决定有大效验。即汝之眼疾,亦当由宣布此语,而得痊愈。茫茫大苦海,观音为救苦之人。倘人各志诚持诵,若或疫死,天地亦当易位,日月亦当倒行。若泛泛默念一句二句,即欲得起死回生之效,虽菩萨大慈,非不肯救济,但以彼心不真切,决难感通。祈与乡人详说之,则幸甚。(文钞三编卷二·复周伯遒书十四)
  ●念观音,不独邀净友念,当于村中及近村宣告,无论老幼男女,通皆吃素,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大家各人在各人家里,一路做事一路念。于行住坐卧中常念,决定可以不遭瘟疫。前年各处虎疫甚剧,陕西澄城县寺前镇附近,死数百人。一弟子村中有五、六十家,人皆令念,只死两个坏人,余均无恙。甘肃甘谷何鸿吉居士提倡念佛,凡念佛处,疫不入境。汝邀净友念,是小办法。教全村中老幼男女念,是大办法。顶好吃净素,如其不能,亦须少吃。即未吃素,亦要念。当此凶险之时,唯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为能救护。(文钞三编·复穆宗净居士书二)
  ●十余年前川中一居士,提倡持楞严咒救国息灾,以不能念者印咒作一小卷,俾带之身上,悬之门首,供之家中,其费亦颇有可观。而不知教一切人念观世音,则不需费。而一切老幼男女,同种莫大之善根。……念观音除不发心者外,虽三岁孩子,也能念。念楞严则万中一二人耳。(文钞三编卷二·复谢慧霖居士书二十二)
  ●十余年来,天灾、人祸,相继降作,总由不知三世因果,唯欲自利,不顾杀生害命,以及害人之所致也。欲挽劫运,非提倡三世因果、生死轮回,与戒杀护生、吃素念佛不可。现今之世,常在患难中,唯有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可以倚靠,当常持圣号,冥冥中自有不可思议转移。又祈与诸眷属,及亲友、乡党,皆以是为倡导,则其利大矣。(增广文钞·复马舜卿居士书)
  ●又菩萨现身,不专现有情身。即山河树木,桥梁船筏(fá伐),楼台房舍,墙壁村落,亦随机现。必使到绝地者,复登通衢(音渠,大路),无躲避处,得大遮蔽。种种救护,难尽宣说。当看观音本迹颂,观音灵感录,观音慈林集,可以知其大略。当此天灾人祸,相继降作之时,若不以改恶修善,常念观音圣号,以为恃怙(音是护,依靠),则欲得安乐,难之难矣。(文钞续编卷下·历朝名画观音圣像珂罗版印流通序民27年)
  ●一心念佛,无事不办。而观音慈悲寻声救苦,当此极苦之时,令念观音,校(比较)彼令念佛,尤易生信。以佛之威神,人多不知。经中于救苦救难之事,绝少发挥。观音救苦救难之事,则大乘经中屡屡发挥。如法华经普门品,楞严经第二十五观音耳根圆通章,华严经善财参观音章(第二十八参),大悲经,则专说大悲咒,及观音救苦之事,悲华经,说观音因地发愿救苦之事,其他经中说者甚多。因此因缘,世无不知观音救苦救难者。当此大劫,令上等人(乃上等智识)念佛则易。下等人(乃下等智识)以经中未曾说及,或不生信,故令念观音也。(文钞三编卷一·复宁德晋居士书十八)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号正法明。但以悲心无尽,慈誓莫穷。故复于十方世界,现菩萨及人天凡圣等身,以施无畏,而垂济度。普门品所谓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不但现有情身,即山河,船筏,桥梁,道路,药草,树木,楼台,殿阁,亦随机现。总以离苦得乐,转危为安为事。凡遇刀兵,水火,恶病,恶兽,怨家对头,恶鬼,毒蛇,种种危险者。果能至诚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即可蒙菩萨加被,转危为安。现在杀劫弥漫,全球皆无安乐之处,亦无安乐之人。
  愿中外同胞,同念观音圣号。同以观音救苦救难之心为心。同以观音利人利物之事为事。则人我念空,斗争事息。自可同享太平,共乐天常。纵令定业难转,丧身失命,亦可仗菩萨力,往生西方。则是因宿业而殒(音允,死亡)身命,蒙佛力而出苦海也。凡我中外同胞,祈共鉴此愚诚。(民国26年)(文钞三编卷四《普劝全球同胞同念观音圣号启事》)


【一日禅】曹洞宗 下

续上:

接引三路:禅宗历来重视师承关系,唐末五代以来,禅系五家更是机锋棒喝,电光石火,接化学人花样迭出。曹洞一脉,家风绵密,在随机利物、就语接人方面,尤为周到细密。《景德传灯录》卷十五载有洞山良价与学人的一段话:云岩圆寂后,良价年年于忌日设斋上供。僧问 :“你从云岩处得到什么开示?”良价答:“虽在彼中,不蒙指示。”僧说:“既然未蒙指示,又为什么要设斋供奉?”良价说:“因为他是恩师。”僧又问:“你是在南泉普愿座下悟道的,为什么称云岩是恩师并为他设供?”良价说:“因为云岩不为我说破。”僧说:“那么,你是肯定云岩禅师要人自悟禅的风了。”良价说:“半肯定,半不肯定。”僧问:“为什么不全肯定?”良价说:“若全部肯定,那就太辜负先师了。”于中反映了曹洞之家风,以及接化学人时所遵循的原则。洞山接引“三路”,即是良价为接引学人而设的三种手段。

据《人天眼目》卷三载:僧到夹山,山问:“近离甚处?”僧云:“洞山”。夹山云:“洞山有何言句?”僧云:“和尚道:‘我有三路接人’。”夹山云:“有何三路?”僧云:“鸟道、玄路、展手。”山云:“实有此三路耶?”僧云:“是”。山云:“鬼持千里钞,林下道人悲。”后浮山圆鉴云:“不因黄叶满,争知是一秋。”

所谓“鸟道”,是指鸟飞空中,不其迹,取无踪迹、断消息、往来空寂处之意。所表达的是自性自悟的解脱之道。《景德传灯录》卷15载:僧问:“师寻常教学人行鸟道,未审如何是鸟道?”师曰:“不逢一人。”曰:“如何行?”师曰:“直须足下无丝去。”曰:“只如行鸟道,莫便是本来面目否?”师曰:“阇梨因什么颠倒?”曰:“什么处是学人颠倒?”师曰:“若不颠倒,因什么认奴作郎。”曰:“如何是本来面目?”师曰:“不行鸟道。”

良价的回答,意思是令学道者明白,自古求道者都是孤峰顶上人,须耐寂寞孤单,因为无人能传达于你,冷暖已心知,方可悟得“不与万法为侣”的独特境界。所以良价说:“不逢一人。”佛性圆成妙明,人人具足。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学道人只应“直须足下无丝去”,莫生分别,勿取执著。自可体悟。故而良价告诉学人需行鸟道,而又不取鸟道,方是本来面目。在《五家宗旨纂要》中,对“鸟道”的诠释为:“不开中处玄关转,未措言时鸟道玄,此是不落语言,声前一句。”

至于“玄路”,即指玄妙之路,取离语言文字之意。它的设立,重点用以对治“三种渗漏”中的“语渗漏”。《人天眼目》卷三有大阳警玄于“语渗漏”作案语云:体妙失宗者,滞在语路,句失宗旨。机昧终始者,谓当机暗昧,只在语中,宗旨不圆。句句中须是有语中无语,无语中有语,始得妙旨密圆也。

这里表述的是有关言语的要点问题,与临济禅的“三玄三要”说有异曲同工之处。它要求禅师们要注意在日常言语间解悟佛法。师家应以玄妙语言去引导学人悟解禅的宗旨,而学人也应从玄言中去体会禅的意义。曹山本寂视“金锁玄路”为“洞宗三纲要”之一。《人生眼目》卷三载其颂为:“交互明中暗,功齐能觉难;力穷忘进步,金锁网鞔鞔。”根据这一偈颂考察,则“玄路”的施设并未混同于“三玄三要”,而是坚持了曹洞宗的立场和特色,其立足点乃在偏正回互上。

《五家宗旨纂要》上对“金锁玄路”的表述更为直截明白:金锁者,钩锁加环,血脉不断,事中隐理,理中隐事,偏中有正,正中有偏,理事圆融,正偏不二,交罗无碍,妙应不穷,故曰玄路。其颂为:“金锁玄关达者稀,如环妙用有临机,往来不断偏回互,一句无私绝妙奇。”玄路的根本意旨在于要求禅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语言的运用中始终贯曹洞宗偏正回互的根本原则。《五家宗旨纂要》对“玄路”的解释为:“写成玉缘非干笔,刻出金章不是刀,此是玄音妙旨,谈而不谈。”

所谓“展手”,意即展开双手,接引来学,使其直入甘露门。佛法一义,并不止向上一路,亦为度生之他化门。《五家宗旨纂要》解释“展手”为:“晱眼牙口叮咛嘱,竖拂拈槌仔细传,此是面觌提持,随机拈出。”三山来对“三路”接人评为 “美则美矣,犹是一人,大不肯在。”并颂云:“空里往来绝朕踪,玄中妙义韵难穷。打开八字无遮障,会取机关处处通。”

从上可见,曹洞禅是把“鸟道”、“玄路”、“展手”三种方法作为接引学人、使其获悟的重要途径。洞山良价在其所作的《玄中铭》中说:“举足下足,鸟道无殊。坐卧经行,莫非玄路。向道莫去,归来背父。夜半正明,天晓不露。”其序又说:“寄鸟道而寥空,以玄路而该括。然虽体寂然,不乖群动;于句中无句,妙在体前;以无语中有语,回途更妙。”这种接引学人的风格,既有曹溪一脉随缘修行、任运自在的禅修原则,所谓”举足下足”,“鸟道无殊”“坐卧经行”俱是修道。又体现了“有句中无句”无语中有语”的曹洞禅法特色。

三种渗漏:曹洞宗的家风,依《五家参禅要纂要》说,是“究心地”,即叮咛绵密。《十规论》说是“敲唱为用”,即师徒常相交接,在坐禅办道间勤开向上一路,以探究学者心地为接机之法,使弟子悟本性真面目。丛林中向有“临济将军,曹洞士民”的说法,意谓曹洞宗接引学人,好比精耕田地的农夫,绵密回互,妙用亲切。曹洞宗这一极其亲切的接引手段,在洞山良价所立的“三种渗漏”、曹山本寂所立“三种堕”、以及后来大阳警玄所立“三句”中有具体的体现。

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十分注重对学人的接引、勘验,在他的语录开示中,处处体现出他殷勤接化的婆心一片。他所创立的“三种渗漏”就是将修行者容易陷入的三种错误知见给予归纳,提示学人及师家注意。《人天眼目》卷三记载:师谓曹山曰:“吾在云岩先师处,亲印宝镜三昧,事最的要。今以授汝,汝善护持,无令断绝,遇真法器,方可传授,直须秘密,不可彰露,恐属流布,丧灭吾宗。末法时代人多乾慧,若要辩验向上人之真伪,有三种渗漏,直须具眼。”

意思是,洞山良价对其门下高足曹山本寂说,他先前在希迁再传弟子云岩昙晟处,亲受“宝镜三昧”法门。也就是人观万象,应该和面临宝镜一般,镜内事相上能显现。所谓“影即是形”,从而明了“由事相上能显示出理体”的境界。如今将此心法授与本寂,令其精心护持,勿令断绝,遇到真正的法器,方可传授。此心不可随意泄露,以免广传流布,“丧灭吾宗”。在此修道者如牛毛,而得道者如麟角的末法时代,如要勘验学人慧根之浅深,见解是否纯正,“三种渗漏”即是最好的辩别工具。可见“三种渗漏”说在接化学人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所谓“三种渗漏”,“一见渗漏,机不离位,堕在毒海,妙在转位也。”是指犹有我见之念,执着闻见思惑,陷进身、口、意魔障,而不能见真实。后来明安禅师(即警玄)总结为:“谓见滞在所知,若不转位,即在一色,所言渗漏者,只是可中未尽善,须辩来踪,始得相续玄机妙用。”所言未能尽善,是因为有所知障,造成执著。在《五家宗旨纂要》中三山来颂为“山重重复水重重,万水千山一目中。若道水山常在目,行人依旧路蒙蒙。”“二情渗漏,智常向背,见处偏枯。”指犹存情识之意,取此舍彼,仍含有彼此对立的思维格式。明安禅师结为:“谓情境不圆,滞在取舍。前后偏枯,鉴觉不全。是识浪流转,途中边岸事。直须句句中离二边,不滞情境。”妄执分别情识,故取舍不能融通,须句句离却二边,直取中道,方有出身之路。三山来颂曰:“担板从来见一边,何如到处眼双圆。满腔系恋不须吐,一落思量便不堪。”“三语渗漏,体妙失宗,机昧终始。”指滞碍于语句,不识文字语言仅为悟道之工具,徒然妄执文字语言去解明佛理。明安禅师解释说:“体妙失宗者,滞在语路,句失宗旨。机昧终始者,谓当机暗昧,只在语中,宗旨不圆。句句中须是有语中无语,无语中有语,始得妙旨密圆也。”佛法禅意不可说,所谓开口即错,拟议即乖,然强以言说,亦只是指月之指,捕鱼之筌,若学人不识,滞在语言,名失宗旨,不能于言诠三昧下转身,所以当机暗昧,宗旨不圆。三山来颂云:“有言须是悟无言,开口成双落二三,况复游扬迷妙义,堪悲堪笑口头禅。”良价“三种渗漏”说,就是从见解、情识、语言文字等三个方面来说明,人们之所以对世界产生错误认识,是由于把客观外物和主见知识,视为实有,造成执著,而不能得佛法妙旨。禅林中流传的“洞山无寸草”、“洞山过水悟道”、“洞山说心说性”等公案,所显示的即是摆脱僵死教条而复归鲜活自在、生生不息的生命本心。
  
曹山本寂,继良价思想,提出了“三种堕”学,据《人天眼目》卷三载:曹山云:“凡情圣见是金锁玄路,直须回互。夫取正命食者,须具三种堕:一者披毛戴角。二者不断声色。三者不受食。”所谓“三种堕”,是开示学人的三种方法。堕,有随落、堕除二义。如滞于三种执著中,即是堕落;如能向三者中,寻出身之处,便为堕除。一披毛戴角堕,又称类堕,意思是不拘圣教位,投身于迷界来救度众生, 不受沙门外在形式的束缚,而随顺境遇。二不断声色堕,又称随堕,指不执六尘又求不避知觉生活之外的任何绝对性事物,明了知觉,超越知觉,而得自由无碍境界。三不受食堕, 又称尊贵堕。食,乃为本分之事,也就是本来面目、成佛之当体。知有此本分事而不取不求,忘却此尊贵事,便可得自由无所牵挂的境界。本寂指出,面对“六尘”应无所执著,所谓“迷循六根,号为六师;心外求佛,名为外道。有物可施,不名福田”。觉范慧洪颂云:“有闻皆无离,有见原无物;若断声色求,木偶当成佛。”

大阳警玄(明安)所立三句,意旨基本相同。《人天眼目》卷三载:“安一日示众。吾有三句:平常无生句,妙玄无私句,体明无尽句。”时有僧问三句意旨。明安解释第一句为:“白云覆青山,青山不露顶。”第二句为:“宝殿无人空侍立,不种梧桐免凤来。”第三句:“手指空时天地转,回途石马出纱笼。”明安“三句”的根本意旨,仍然在于使学道者不住空有,明了世间一切生灭变化的本质。尽管禅林中有“临天下,曹一角”之说,但宋代以后,禅宗五家中,毕竟只有曹洞宗与临济宗流传,而其余三家均失传。后来,曹洞宗又传入日本,分宗立派。近代以来,又远播欧美,影响深远

·随喜转发· https://t.cn/RyhHQ82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园领导小组成员立刻召开会议,将短短三天的准备工作及开学后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周密的部署,调整了了开学工作预案及错峰、错时段入园方案,之后对全体师生进行再次详细的风险
  • ”景深霆果断把他揽进怀里:“因为在工作啊,我还要养我可爱的小乐宝呢。”景深霆开门走进来,见他手里拿着个吹风筒正准备吃头发,走过来在他面前道:“我帮你吹头发吧。
  • #夙胤言生[超话]#【五一超话活动——夙胤言生周边大赏 中奖结果】据点赞评论➕主持人团队评选恭喜@是颜析啊 获得[彩虹屁]定制拼图一份➕自选官方海报明信片一套据
  • 493辆15、极星2,465辆16、大众ID.3,462辆17、雷诺TWINGO,460辆18、奥迪Q4 E-TRON,453辆19、现代IONIQ 5,439
  • 我们又封了 哈哈 快半年了 我和我们社区的狗都快混熟完了 有一条像长方体一样的金毛 可以两只手来回的撸他的毛他都不会动 还有一条年轻点的每天陪主人坐在店门口 有
  • 7.VOCs检测与应用技术议题1. 国内外VOCs监测标准及在线监测技术;2. VOCs检测的技术要点及常见问题;3. VOCs走航监测解决方案;4. 便携式V
  • 全世界都喧嚣,潮湿的空气被隔绝在冷气外,你和我只是简单的坐着聊天,好像还在扮演谁,又是谁在扮演你。小樱和明日很可爱,今天的早餐,不知道哪买的豆芽,和奶奶包的粽子
  • 国之将亡,贤人隐,乱人贵……"[拳头][拳头]高祖项羽:成败在人不在天[嘻嘻]•夫运筹策帷帐之中 决胜于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项判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此其所以为我
  • 对于这个星座的女孩子来说,择偶的标准相比起经济条件的考虑,她们更看重的是和对方的相处开不开心。婚姻问题上,她们认为门当户对就是最好的搭配,所以天秤女不会要求自己
  • 需要做到“与自己和解”或者是犯错误多了就,时间久了就不会像当初那么自责了。忽然觉得,经常emo ,可能也是因为我太闲了吧,如果有很多个人爱好,经常出门,追一追自
  • 哈哈……神兽看着喜滋滋的老母亲,道,你这样让我很愧疚啊,我把我仅剩的八块钱发红包给你吧。老母亲回,别别别,我害怕给我八块再坑我八十。
  • 第一种是向上走,如图二,那说明买对了,需要做的是持股待涨,只要不跌回原来的位置。第二种是向下走,如图三,那说明买错了,止损,不论什么原因,尽管它后面再涨回来,那
  • 之前学过这个世界以后是怎么毁坏的这个世界是靠不住的有靠得住的地方吗有 佛告诉我们是极乐世界我们念阿弥陀佛都是要去极乐世界的 床上睡眠无常故迷乱修为光明境因为床上
  • 因此今天,笔者就为大家介绍一款适合作为年轻人人生中的第一辆座驾,它就是好开好玩的新宝骏RS-3。当然,动力感受也是很重要的,新宝骏RS-3有1.5L以及1.5T
  • !!
  • [good][good][good]#每日一善[超话]#生命的思考和意义,并不是花光所有的时光而去和烦恼交换,不要挑剔生活会给人生多少难堪,所有的风雨跌宕,你若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 [暖一下]#阳光信用# “我希望未来的你知足上进 温柔坚定 在成长的路上可以走得慢一些 因为这一路上的风景真的很好”“去爱
  • 关于“妈妈你都不给我寄东西”这件事源于我次次视频都说 妈妈什么时候寄点东西给你的宝贝大女儿嘛(虽然我爸次次都“你就知道吃”)但最后还是主动给我寄了嘛 哼哼心口不
  • 5月1日起,青岛出租车驾驶员证考试降费优化】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便民利民,进一步减轻巡游、网约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费用负担,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决定自2022
  • 疫情反复.但哥哥赖赖唧唧的就要明天去玩赛车.傍晚一起去做了核酸.他在楼下玩完回来我说.爸爸今晚值班.我陪二宝睡觉你1手机游戏玩一会儿就去洗澡.头发好好洗两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