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丨在“中国”发现中国】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受访专家指出,无论是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还是所处时代,无不凸显“河洛古国”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至少是黄河流域政治文明核心

2018年5月末的暮霭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匆匆踏上前往北京的火车,马不停蹄地约见了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将一沓研究材料激动又郑重地递到王巍手中。

那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发布前夜,考古学界内部对于即将披露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已有诸多讨论。浙江良渚、东北地区西辽河流域的红山、山西陶寺、安徽凌家滩……实证着5000多年前中华文明初始时期的“满天星斗”。
  
可这一片璀璨星光中,却唯独不见河南的身影。所谓“中原地区文明洼地现象”的说法似乎再度被坐实。

探寻中华文明起源,这片被以“宅兹中国”四字铭刻在何尊之上的土地,不应该也不可能缺席。

“那份当时未公开发布的材料,正是河南郑州双槐树遗址的初步研究成果。”顾万发说,“王巍老师看后也认为非常重要,尽管仍需进一步论证,但我们都知道,属于河南的那抹隐秘而伟大的文明起源之星光,马上将不再黯淡……”

一场雨“冲出”的文明

在伊洛汇流入黄河处的河南巩义河洛镇,有个名为“双槐树”的小村庄。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它并不起眼,只是静默地居于黄河南岸高台地上,等待与世人相视的一刻。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易经》中“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记载,更是广为流传。

诸多历史文献,都将最早的“中国”指向黄河流域的河洛地区。中华文明起源的“中原中心说”,也一度是学界的主流观点。但考古工作者们,迟迟未能找到过硬的实证材料。

王巍也一直有个“心结”。“在距今3700多年前,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中原地区在各个时期都有很重大的发现,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关键时期,怎么会没有文明起源迹象呢?”

1984年,河洛镇滩小关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命名为“滩小关遗址”,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那是河南考古人与“河洛古国”的第一次擦肩而过。

20世纪90年代初,为配合基建,考古工作者对滩小关遗址进行了小规模发掘。“回过头看,那次的发掘点其实距离双槐树遗址内环壕及一号宫殿都非常近,不过几米。”顾万发回想起来仍颇感遗憾,“要是当时再多布几个探方就好了。”

那是河南考古人与“河洛古国”的第二次擦肩而过。

倏忽,又是10年。2003年,顾万发在花地嘴遗址主持考古发掘工作,一个雨天,无法开工,便和一同避雨的老乡闲聊起来。

“你们不就是在整天找瓦片吗?我们村多得是!”

“您是哪个村的?”

“双槐树。”

这个村庄离滩小关村并不远。顾万发一下提起兴趣,那里会不会真“有点好东西”?

又一个雨天,顾万发动身了。在双槐树村一个原本为引黄河水灌溉而挖,但并未启用的大型蓄水池,数日的雨水已将池壁冲塌,剖面上,不仅各式各样的陶片堆叠在一起,还暴露出房基、动物骨骼、石斧、石刀等遗迹遗物。

很快,随身携带的两个编织袋就装满了。顾万发和民工师傅一人扛起一袋,冒雨返程。

“我们俩,肩上是文物,脸上是雨水,身上全是泥。”顾万发说,走到一半,他的一只鞋底掉了,只能打赤脚,回到工作站才发现,脚上全是口子。“当时什么都顾不上了,只想着赶紧把捡回来的陶片洗干净。”

通过综合判断,双槐树村发现的陶片明显属于仰韶文化风格,并且器物的等级较高。顾万发立刻意识到重要性。“那感觉简直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像农民看到了丰收的麦浪。”

此后的钻探发现,滩小关遗址仅是双槐树遗址东北部的一角。双槐树遗址被确认并命名。

但考古发掘工作的具体开展还需多方商榷。惊鸿一瞥后,双槐树重归静默,俯瞰大河滔滔。而顾万发也在密切注视着双槐树,静待最佳契机。

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2013年起,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寻找中国丝绸之源——郑州地区仰韶时代中晚期考古学文化面貌与文明起源问题研究”课题启动,对双槐树遗址及其周边区域进行规模化的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

既为“寻丝绸”,也为“找源头”。随着工作不断深入,双槐树遗址的一系列重要遗迹现象被持续揭露出来。

2020年春夏之交,这座由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迎来揭开神秘面纱的时刻,穿越5300年时光,铺陈在世人眼前。

——这是一处经过精心选址和科学规划的都邑性聚落遗址,周边的青台、汪沟和洛阳的苏羊、土门等多个遗址,特别是西山、点军台、大河村仰韶文化城址组成的城址群,对双槐树都邑形成拱卫之势。

——这里现存面积高达117万平方米。遗址被内壕、中壕、外壕三重宽大的环壕围绕,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三重环壕曲度一致,工程量巨大,显然具有规划的同时性。而这种形制的规划可能蕴含有一定的高等级礼制概念。”顾万发说。

——这里有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宫殿”,多处院落建立在大型版筑夯土地基之上,门塾台阶、一门三道。“这种大型院落的空间组织形式连同大型居址构成的‘前朝后寝’式的宫城布局,开创了中国宫室制度的先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努说。

——这里有封闭式排状布局的大型中心居址区,目前发掘的4排大型房址,其间有巷道相通,其中最大的房子面积达220平方米,即使放到今天看也属于“豪宅”,可见居住者身份非同一般。在居址区的南部,两道370多米长的围墙与北部内壕合围形成了一个18000多平方米的半月形结构,其南段两端围墙组成的造型被专家视为中国最早瓮城的雏形。

——这里有4处共1700余座经过严格规划的大型公共墓地,所有墓葬均呈排状分布,墓葬区内的夯土祭坛遗迹,是仰韶文化遗址中首次发现。

——这里出土了许多含外来文化因素的器物,如具备大汶口文化特征的折腹鼎、属于屈家岭文化因素的陶器组合双腹豆和双腹碗等,说明河洛地区在距今5000年前后已存在文化的汇聚和辐射,体现出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

——这里还发现了用9个陶罐摆放成“北斗九星”遗迹、与丝绸起源关联的最早家蚕牙雕……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王巍表示,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堪称“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我国考古界泰斗、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高度评价双槐树遗址,亲笔写下《双槐城礼赞》一诗,其中提到:“是始建朝廷,诸侯来朝奉”“春蚕勤吐丝,丝绸惠万方。中华创文明,神州大风光!”

一只蚕、九颗星,

文明根脉瓜瓞绵绵

作为双槐树遗址发掘项目的总负责人和“双槐树遗址考古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顾万发对“河洛古国”的“宝贝们”如数家珍,但他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家蚕牙雕”和“北斗九星”。

这两处颇具神秘色彩、打破常规认知的遗迹现象,甫一公布,就引发不少公众好奇的审视和热烈的讨论。

一只蚕,能有多重要?

这只用野猪獠牙制作的雕刻,长6.4厘米、宽不足1厘米、厚0.1厘米,造型和现代家蚕极为相似。背部凸起,头昂尾翘,仿佛即将吐丝或正在吐丝,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蚕雕艺术品。它的发现,被顾万发戏称为“神来之笔”。

“在‘寻找丝绸之源’过程中,我们在周边遗址发现了仰韶文化中晚期的丝绸实物,但仍有一关键问题悬而未决,吐出这丝的蚕是野生的还是驯化的?”顾万发说,“双槐树遗址的牙雕家蚕让一切不言自明。”

中华文明的一个典型特征即是农桑文明、丝帛文明。20世纪20年代,“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在山西西阴村遗址就发掘出半个蚕茧,引发考古学界对中国蚕桑和丝织起源及发展历程的追寻。

如今,双槐树遗址发现大量的农作物和正在吐丝状态的牙雕家蚕,连同附近青台、汪沟等遗址发现的农业和丝绸实物等,证明距今5300年左右的中原地区已开始驯化家蚕,形成较为完备的农桑文明形态。

李伯谦直言,以双槐树遗址为首的黄河流域中心聚落群,是目前发现中国农桑文明发展史上的时代最早的代表。

九颗星,能有何奥妙?

更确切地说,这是一处用九个陶罐摆放成天上“北斗九星”形状的遗迹,主体被掩埋在双槐树遗址中心居址区最大房子的门廊处。在“北斗九星”遗迹上端,即古人言中“天的中心”北极附近,还有一头首向南并朝着门道的完整麋鹿骨架。

陶罐半截在土中,只露出一小部分,乍一看平平无奇,很难直观意识到其在摆放位置上的巧思。

结合此前在青台遗址发现的用陶罐摆放而成的‘北斗九星’图案和圜丘形天坛遗迹,顾万发说,这一发现表明5000多年前的“北斗”崇拜是当时仰韶先民的最高信仰之一。

有专家认为,“北斗九星”遗迹一方面具有科学和天文价值,表明当时人们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观象授时观”,用以观察节气、指导农时,还具有特殊的人文内涵与政治礼仪功能,其主人借此表达自己是呼应天上中心的地下王者,实现身份的“神化”。这是中国古代文明高度重视承天之命特征的早期代表,更是中华民族高度重视中心思维的重要考古学证据。

“家蚕牙雕”和“北斗九星”,一个是“脚踏实地”的农桑文明,一个是“仰望星空”的天文礼制。物质与精神,两大文明切面在双槐树遗址一体呈现。

受访专家指出,无论是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还是所处时代,无不凸显“河洛古国”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至少是黄河流域政治文明核心。而其天地之中的宇宙观、合天命而治的礼仪思维、崇尚中心的文化心理、具有引领性的社会发展模式,被后世所承袭和发扬,表明五千年中华文明主根脉可追溯于此,延续不断、瓜瓞绵绵。

五千多年时光流转。沐浴在文明曙光中的中原先民,其生活图景正经由考古研究被不断还原,在“河洛古国”,与你我相视一笑。(来源:《瞭望》 图源:双槐树遗址 2019年8月27日摄 李安摄)

【瞭望丨在“中国”发现中国】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受访专家指出,无论是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还是所处时代,无不凸显“河洛古国”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至少是黄河流域政治文明核心

2018年5月末的暮霭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匆匆踏上前往北京的火车,马不停蹄地约见了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将一沓研究材料激动又郑重地递到王巍手中。

那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发布前夜,考古学界内部对于即将披露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已有诸多讨论。浙江良渚、东北地区西辽河流域的红山、山西陶寺、安徽凌家滩……实证着5000多年前中华文明初始时期的“满天星斗”。
  
可这一片璀璨星光中,却唯独不见河南的身影。所谓“中原地区文明洼地现象”的说法似乎再度被坐实。

探寻中华文明起源,这片被以“宅兹中国”四字铭刻在何尊之上的土地,不应该也不可能缺席。

“那份当时未公开发布的材料,正是河南郑州双槐树遗址的初步研究成果。”顾万发说,“王巍老师看后也认为非常重要,尽管仍需进一步论证,但我们都知道,属于河南的那抹隐秘而伟大的文明起源之星光,马上将不再黯淡……”

一场雨“冲出”的文明

在伊洛汇流入黄河处的河南巩义河洛镇,有个名为“双槐树”的小村庄。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它并不起眼,只是静默地居于黄河南岸高台地上,等待与世人相视的一刻。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易经》中“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记载,更是广为流传。

诸多历史文献,都将最早的“中国”指向黄河流域的河洛地区。中华文明起源的“中原中心说”,也一度是学界的主流观点。但考古工作者们,迟迟未能找到过硬的实证材料。

王巍也一直有个“心结”。“在距今3700多年前,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中原地区在各个时期都有很重大的发现,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关键时期,怎么会没有文明起源迹象呢?”

1984年,河洛镇滩小关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命名为“滩小关遗址”,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那是河南考古人与“河洛古国”的第一次擦肩而过。

20世纪90年代初,为配合基建,考古工作者对滩小关遗址进行了小规模发掘。“回过头看,那次的发掘点其实距离双槐树遗址内环壕及一号宫殿都非常近,不过几米。”顾万发回想起来仍颇感遗憾,“要是当时再多布几个探方就好了。”

那是河南考古人与“河洛古国”的第二次擦肩而过。

倏忽,又是10年。2003年,顾万发在花地嘴遗址主持考古发掘工作,一个雨天,无法开工,便和一同避雨的老乡闲聊起来。

“你们不就是在整天找瓦片吗?我们村多得是!”

“您是哪个村的?”

“双槐树。”

这个村庄离滩小关村并不远。顾万发一下提起兴趣,那里会不会真“有点好东西”?

又一个雨天,顾万发动身了。在双槐树村一个原本为引黄河水灌溉而挖,但并未启用的大型蓄水池,数日的雨水已将池壁冲塌,剖面上,不仅各式各样的陶片堆叠在一起,还暴露出房基、动物骨骼、石斧、石刀等遗迹遗物。

很快,随身携带的两个编织袋就装满了。顾万发和民工师傅一人扛起一袋,冒雨返程。

“我们俩,肩上是文物,脸上是雨水,身上全是泥。”顾万发说,走到一半,他的一只鞋底掉了,只能打赤脚,回到工作站才发现,脚上全是口子。“当时什么都顾不上了,只想着赶紧把捡回来的陶片洗干净。”

通过综合判断,双槐树村发现的陶片明显属于仰韶文化风格,并且器物的等级较高。顾万发立刻意识到重要性。“那感觉简直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像农民看到了丰收的麦浪。”

此后的钻探发现,滩小关遗址仅是双槐树遗址东北部的一角。双槐树遗址被确认并命名。

但考古发掘工作的具体开展还需多方商榷。惊鸿一瞥后,双槐树重归静默,俯瞰大河滔滔。而顾万发也在密切注视着双槐树,静待最佳契机。

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2013年起,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寻找中国丝绸之源——郑州地区仰韶时代中晚期考古学文化面貌与文明起源问题研究”课题启动,对双槐树遗址及其周边区域进行规模化的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

既为“寻丝绸”,也为“找源头”。随着工作不断深入,双槐树遗址的一系列重要遗迹现象被持续揭露出来。

2020年春夏之交,这座由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迎来揭开神秘面纱的时刻,穿越5300年时光,铺陈在世人眼前。

——这是一处经过精心选址和科学规划的都邑性聚落遗址,周边的青台、汪沟和洛阳的苏羊、土门等多个遗址,特别是西山、点军台、大河村仰韶文化城址组成的城址群,对双槐树都邑形成拱卫之势。

——这里现存面积高达117万平方米。遗址被内壕、中壕、外壕三重宽大的环壕围绕,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三重环壕曲度一致,工程量巨大,显然具有规划的同时性。而这种形制的规划可能蕴含有一定的高等级礼制概念。”顾万发说。

——这里有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宫殿”,多处院落建立在大型版筑夯土地基之上,门塾台阶、一门三道。“这种大型院落的空间组织形式连同大型居址构成的‘前朝后寝’式的宫城布局,开创了中国宫室制度的先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努说。

——这里有封闭式排状布局的大型中心居址区,目前发掘的4排大型房址,其间有巷道相通,其中最大的房子面积达220平方米,即使放到今天看也属于“豪宅”,可见居住者身份非同一般。在居址区的南部,两道370多米长的围墙与北部内壕合围形成了一个18000多平方米的半月形结构,其南段两端围墙组成的造型被专家视为中国最早瓮城的雏形。

——这里有4处共1700余座经过严格规划的大型公共墓地,所有墓葬均呈排状分布,墓葬区内的夯土祭坛遗迹,是仰韶文化遗址中首次发现。

——这里出土了许多含外来文化因素的器物,如具备大汶口文化特征的折腹鼎、属于屈家岭文化因素的陶器组合双腹豆和双腹碗等,说明河洛地区在距今5000年前后已存在文化的汇聚和辐射,体现出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

——这里还发现了用9个陶罐摆放成“北斗九星”遗迹、与丝绸起源关联的最早家蚕牙雕……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王巍表示,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堪称“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我国考古界泰斗、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高度评价双槐树遗址,亲笔写下《双槐城礼赞》一诗,其中提到:“是始建朝廷,诸侯来朝奉”“春蚕勤吐丝,丝绸惠万方。中华创文明,神州大风光!”

一只蚕、九颗星,

文明根脉瓜瓞绵绵

作为双槐树遗址发掘项目的总负责人和“双槐树遗址考古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顾万发对“河洛古国”的“宝贝们”如数家珍,但他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家蚕牙雕”和“北斗九星”。

这两处颇具神秘色彩、打破常规认知的遗迹现象,甫一公布,就引发不少公众好奇的审视和热烈的讨论。

一只蚕,能有多重要?

这只用野猪獠牙制作的雕刻,长6.4厘米、宽不足1厘米、厚0.1厘米,造型和现代家蚕极为相似。背部凸起,头昂尾翘,仿佛即将吐丝或正在吐丝,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蚕雕艺术品。它的发现,被顾万发戏称为“神来之笔”。

“在‘寻找丝绸之源’过程中,我们在周边遗址发现了仰韶文化中晚期的丝绸实物,但仍有一关键问题悬而未决,吐出这丝的蚕是野生的还是驯化的?”顾万发说,“双槐树遗址的牙雕家蚕让一切不言自明。”

中华文明的一个典型特征即是农桑文明、丝帛文明。20世纪20年代,“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在山西西阴村遗址就发掘出半个蚕茧,引发考古学界对中国蚕桑和丝织起源及发展历程的追寻。

如今,双槐树遗址发现大量的农作物和正在吐丝状态的牙雕家蚕,连同附近青台、汪沟等遗址发现的农业和丝绸实物等,证明距今5300年左右的中原地区已开始驯化家蚕,形成较为完备的农桑文明形态。

李伯谦直言,以双槐树遗址为首的黄河流域中心聚落群,是目前发现中国农桑文明发展史上的时代最早的代表。

九颗星,能有何奥妙?

更确切地说,这是一处用九个陶罐摆放成天上“北斗九星”形状的遗迹,主体被掩埋在双槐树遗址中心居址区最大房子的门廊处。在“北斗九星”遗迹上端,即古人言中“天的中心”北极附近,还有一头首向南并朝着门道的完整麋鹿骨架。

陶罐半截在土中,只露出一小部分,乍一看平平无奇,很难直观意识到其在摆放位置上的巧思。

结合此前在青台遗址发现的用陶罐摆放而成的‘北斗九星’图案和圜丘形天坛遗迹,顾万发说,这一发现表明5000多年前的“北斗”崇拜是当时仰韶先民的最高信仰之一。

有专家认为,“北斗九星”遗迹一方面具有科学和天文价值,表明当时人们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观象授时观”,用以观察节气、指导农时,还具有特殊的人文内涵与政治礼仪功能,其主人借此表达自己是呼应天上中心的地下王者,实现身份的“神化”。这是中国古代文明高度重视承天之命特征的早期代表,更是中华民族高度重视中心思维的重要考古学证据。

“家蚕牙雕”和“北斗九星”,一个是“脚踏实地”的农桑文明,一个是“仰望星空”的天文礼制。物质与精神,两大文明切面在双槐树遗址一体呈现。

受访专家指出,无论是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还是所处时代,无不凸显“河洛古国”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至少是黄河流域政治文明核心。而其天地之中的宇宙观、合天命而治的礼仪思维、崇尚中心的文化心理、具有引领性的社会发展模式,被后世所承袭和发扬,表明五千年中华文明主根脉可追溯于此,延续不断、瓜瓞绵绵。

五千多年时光流转。沐浴在文明曙光中的中原先民,其生活图景正经由考古研究被不断还原,在“河洛古国”,与你我相视一笑。(来源:《瞭望》 图源:双槐树遗址 2019年8月27日摄 李安摄)

#无锡新闻#【相貌平平身价不菲 一盆能卖上万元】长得平淡无奇的一盆绿植,长了三五年身价上千,更“资深”一些售价数万。什么绿植如此金贵?它叫玉狮子,是中华万年青的变异品种,也是稀缺品种,最近在园艺界掀起一股“收藏热”。在无锡,就有一位玉狮子“狂热粉”,多年来不遗余力搜集,也在挖掘背后的历史。据其讲述,这一稀缺品种和无锡还有一段深厚的渊源。

  寻访

  4年收藏无锡一半的玉狮子

  从湖滨路附近的一处小游园进入,沿着一条石板小道一直往里走,曲径通幽处,一座独门独院赫然眼前。如果不是提前打探或是有人引导,很难寻觅到这样一处闹中取静的院落。走进院子里,各种各样的盆景映入眼帘,门头的两边各有一个亭子,中间的露天空间错落有致地摆放着罗汉松、海棠、杜鹃、月季等数十个品种,一直通到里面的亭子。

  院子的主人叫罗军,是一个梳着大背头、年近50岁的盆景玩家。罗军是上海人,在无锡定居已有10年,4年前从企业辞去工作,跨界转型成“花匠”。这个院子是他租来的,原本只是一片空地,经过精心的装修和布置,如今七八百平方米的院子成为盆景的“宝藏地”。

  在数百个盆景中,“镇院之宝”要数几盆并不起眼的绿植——玉狮子。只见黑色盆器中长出茂密的条状叶,叶镶银边,呈波形扭曲下垂,绿叶中开出若干黄色的花苞。“你看它的叶就像雄狮卷曲的毛发,‘玉狮子’就是由此得名。”罗军说,玉狮子5月开花、6月结果,秋季结红色浆果,红果会一直持续至第二年2月。有趣的是,它根基部的叶子会脱落,上面的新叶又会萌发出来,就像一个家族不停繁衍、传承一样。由于生长速度慢,通常三年的叶子会出现在一个根茎上,所以还有“三代同堂”的称号。

  穿过院子来到亭子,这里才是玉狮子的“大本营”,近400盆玉狮子铺排开来。“目前无锡一半的玉狮子在这里了。”罗军告诉记者,搜集这些玉狮子的花费能在无锡买一套房子,其中一盆2年生以上的就要上千元,20年以上的身价两三万,还未必能买到。不过,它们看上去一点也不金贵,罗军身边的亲友第一次见到它的时候,称其为“烂菜叶子”,很多人更是不理解他为何如此着迷于这些“烂菜叶子”。罗军说,他的着迷源于玉狮子和无锡的故事。

  轨迹

  源自中国,和“江南兰王”有关

  罗军和玉狮子的缘分要从4年前说起。那年,罗军在上海一个山野草展接触到日本万年青,其中的玉狮子引起他的注意,但这不是他第一次见到玉狮子。早在多年前,罗军的师傅家中也养了几盆,因为外观太不起眼,即使见到多次也没当回事。“那次的山野草展后,我开始关注这一品种,深挖下去才发现,玉狮子的背后竟有一段回旋曲折的历史。”罗军说,万年青源自于中国,被日本人引进发扬光大,再辗转回到无锡。如今玉狮子在日本也不多见,经过多年的寻访和调查,他发现数量最大的玉狮子种群竟然在无锡。

  万年青源自中华,自古以来就是婚嫁、贺寿、乔迁等喜事用的吉物。大约四五百年前,日本从中国引进万年青,潜心研究后培养出了1000多个品种的万年青,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盆栽类别——日本万年青。“玉狮子自江户时代就被选育出来,是中叶万年青‘狮子系’的元种”,罗军说,在日本万年青里,玉狮子是最特殊的一个品种,也是“老祖宗”。后期,日本人在其基础上选育出很多绚丽的、更具观赏价值的万年青,而相貌平平的“老祖宗”反倒渐渐被冷落。

  上世纪30年代,一个名叫小原荣次郎的日本人要编一本介绍兰花品种的书籍,为了搜寻一些名贵兰花品种,专程来无锡拜访江南艺兰名家、人称“江南兰王”的沈渊如先生。当时,小原荣次郎带给沈渊如的见面礼之一就是一盆玉狮子。沈渊如看到后觉得很新奇,将其作为私家珍玩。后来,玉狮子慢慢地在无锡兰友间流传,在无锡有近百年种养历史。

  玩家

  学日语查阅资料,四处寻访遇知音

  “如果没来无锡,或许我和玉狮子就失之交臂了。”罗军说,玉狮子的前世今生让他觉得有意思,于是他决定打入圈子。这些年来,罗军跑遍全国各地,甚至到日本寻访。得益于现在信息和物流的便利,他有更多的途径了解玉狮子,也收集了一定数量的玉狮子。在多年的寻访中,罗军发现玉狮子比想象中还要稀缺,现有资料基本是日文,为此他还学起了日语。

  作为玉狮子的“发烧友”,如今罗军在圈内享有一定知名度。“根据调查,目前无锡拥有玉狮子的群体基本是一帮70岁以上的兰友,大多是出于对沈先生的景仰和追崇,玉狮子几乎没有外传。”记者在网上搜索玉狮子,相关资料十分有限,线上线下平台也难觅该品种踪影。经过多年的搜寻,罗军已有200多盆玉狮子。在养殖过程中,一些有年头的玉狮子长出新芽,罗军尝试着分苗繁育,如今“玉狮子家族”成员中,有一半是他新培育的。

  在400多盆的玉狮子中,其中的“十三罗汉”来头不小。一次偶然机会,罗军从圈中友人处得知,一位缪姓老人家中养植了十多盆玉狮子,而且都有一定年头了。几经辗转,罗军联系上年近八旬的缪老,并登门拜访。在老人家的阳台,罗军看到了13盆大大小小的玉狮子。根据缪老的讲述,他和沈渊如的儿子沈荫春是发小,40多年前,沈荫春分了他一株玉狮子,缪老回家后种在盆里,从一棵小苗一直养到了如今的13盆。当时,罗军试探性地询问缪老能不能割爱,不料老爷子爽快答应了。缪老告诉他,一方面,自己年纪大了养不动,更意外的是,年轻人中竟有玉狮子的知音,于是将13盆玉狮子转让给他。那一刻,罗军突然觉得肩上的担子重了。

  传承

  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艺术登堂入室

  每天早晨,罗军会来到院子里打理盆景,浇花、除草、换土、造型。在他看来,养护植物是不能偷懒的,“如果三天不浇水,它立马给你颜色看”。对于玉狮子,罗军也是照料有加,最近他刚完成了一项“大工程”——为400盆玉狮子换土、施肥剪枝,接下来的养护重点就是遮阴和浇水。“每一个步骤都有讲究,好比浇水,每个月的量也不同,上个月可以淋漓尽致地浇,这个月就要减量,因为现在玉狮子开出花苞,如果浇水过猛或过量,会冲刷掉花苞上的花粉,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尽管玉狮子的知晓度不高,但它在园艺圈已掀起收藏热,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发烧友”找到罗军购买。对于买家,罗军不仅要考察一番,而且只选择性地转让一些繁育出的小苗,大多则作为母本珍藏,多少价钱都不卖。“院子里有几百个盆景,从玩赏的角度有很多选择,但玉狮子很特殊,它的‘祖宗’就是中华万年青,是我国的一种传统观叶植物,有着民俗和文化意义。”罗军说,如今玉狮子很稀缺,他想进一步传承和推广,让更多人知道万年青中还有这样一个品种。

  除了尝试着繁殖培育更多的玉狮子,罗军还希望玉狮子本土化,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登堂入室”,比如换上中国的紫砂盆器,盆器刻上些精妙刻绘,搭配一个中式的架子,旁边摆放一块太湖石,背景再来一幅古画,呈现出新的风貌和特色。“盆景艺术是值得国人自豪的传统文化,在现代更应该发扬光大。”目前,罗军正在尝试和艺术家合力创作,他希望,未来在书房的案头或者办公室的一角,这样一盆玉狮子盆景能变得更常见。

  (晚报记者 蔡佳/文、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 宗镜录 》卷38 :“ 若诸门隐映 ,互相显发 ,重重复重重 ,成其无尽者 ,即是帝网门中摄。不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诸法都构成一大缘起,随举一法 ,此法即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还有还有,别忘了角膜切削的计算方式——图6了解这些后,再去见医生,你就不仅仅是听众啦!还有还有,别忘了角膜切削的计算方式——图6了解这些后,再去见医生,你就不仅
  • 6. **Mushroom Swiss Burger**:加入蘑菇和瑞士奶酪的漢堡。38. **Buffalo Chicken Burger**:水牛城辣雞排和
  • #蔡依林[超话]##蔡依林##蔡依林uglybeauty演唱会##蔡依林泉州演唱会# ​从来没想到一年能见到两次蔡依林,就像是做了一场美梦,至今仍不愿醒来……
  • 贾冰的表演让满天飞这个人物充满了矛盾与反差——既紧张害怕,又从容不迫;既躲避枪口,又神勇追凶;既精明分析,又胡言乱语。 贾冰的表演让满天飞这个人物充满了矛盾与
  • 我想:她,也许正是若干天来我在五千名科学家代表里,寻了千百回的描写对象。[允悲]PS:我都找不到乌尔波扎和米法的双人同框图[允悲],不过当初卓拉族说到她们怕电的
  • 我不为炫耀,妒忌精就别说话了免得被拉黑,我是觉得挺迷惑的,收拾下自己还不如邋遢点,我这莫名其妙魅力的点到底在哪里?在我身上有一个特别奇怪的异性吸引力,就是我
  • !!
  • 爱情,可以是一时兴起的冲动;但婚姻,却是一生悲喜的选择,它既需要钱的保驾护航,又需要感情的呵护滋养。世上没有完满的伴侣,只有坚定走下去的心,真爱,不是瞬间的感动
  • 心不欲杂,行善则真;心若欲杂,空行百善。4水仙花 其一 明末清初 • 彭孫貽七言律詩縹緲琳宮望欲斜,曉風吹夣冷千花。
  • 而且贷款几乎涉及国内所有金融贷款机构,并与两任妻子共同联名借下各银行贷款,都是不还上,有家族成员共同参与诈骗之嫌!《除了许家印之外,李河君也迎来了大结局,他也是
  • 一想到也没几天就要毕业了就立马能掉眼泪,真的好舍不得,看着红房子前面的草坪再一次茂盛起来,但和以往的旁观者身份不一样,这次送走的是我们[泪]今天看着别人已经穿上
  •    在2000年之前,由于全国的大部分居民都生活在农村,人们结婚并不要求对方在城中拥有住房。他还告诉记者,对于本地人来说,如果有外地朋友来吴忠,请吃早茶已成为
  • 人都有执念,但不能执迷不悟,成年人最好的自律就是及时止损,懂得放下才能更好的前行!13、真正厉害的人,他的人生清单里不会只有爱情,还包括事业,友情,亲情,兴趣,
  • 1、首先锁定:病毒进来的第一站应该是新发地;首先,所有的病例都与新发地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联,没有发现其他的早期或者独立传播链,提示新发地市场是此次疫情暴发的单一
  • 下半场直到红楼剧情结束时我都感觉良好,直到花葬来了…我这人最看不懂抽象艺术了,我看不明白或者是我懂主旨但我不明白为啥要这样搞。这时出现了我最看不明白的两场舞。
  • 再好的东西,你也不可能长久拥有,不必计一时得失,不如常怀怜悯之情,常施援助之爱,得到了人心,才是拥有的源泉。做一个特别简单的人,不期待突如其来的好运,经营好自己
  • 适合任何场合穿着尺码:29-42 1:1开摸大底,私模广州包顶级A货 女包a货天涯纪梵希??Ophidia系列超级双G中号托特包,Ophidia系列推出全新米色
  • 白天打卡赏美景,夜晚观灯品美食Youngster,跟着水街春季一日游打卡线路一步一景,穿越千年,邂逅一场“盐渎故梦”1、日游盐镇水街,带你感受古韵悠悠的魅力[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