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后为什么医生建议你根管治疗而不是补牙

很多人明明知道牙齿蛀牙了
 却一直拖着不补牙
等到有一天感受到真·牙疼要人命去到医院

医生说得做根管治疗
然后你可能会蒙圈了

啥是根管治疗?根管治疗管用吗

1:什么是根管治疗?

A:这是目前最有效、最常见的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方式,可以消除牙齿内部炎症及其病变源,预防炎症加重扩散,从根本治愈。

一般来说,当你的牙齿遇到下面这些情况:

蛀牙坏到牙齿内部,牙髓或细菌感染引起了急/慢性牙髓炎;

牙髓由于长期刺激或其它原因造成的死髓牙;

意外磕碰、外伤,导致牙根尖血管断裂引起牙神经暴露;

你就需要做根管治疗了。

其过程就是先将牙齿内部坏死的牙髓清理干净,再放入永久性消炎杀菌的药物,最后进行冠修复来拯救这颗牙齿。就2

A:准确地说“杀神经”只是根管治疗流程的其中一步。

要知道,牙齿龋坏最终会导致疼痛难忍,其实就是伤到牙神经了。当牙齿龋坏到一定程度需要做根管治疗了,那么杀神经是根管治疗必经的一步。

杀神经指的是让病变坏死牙神经失活,这样在做根管治疗的过程中以及治疗后的疼痛感会降低。

3根管治疗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吗?

A:相对于补牙来讲,根管治疗是需要好几个步骤和过程的,一般需要2-3次的治疗才能完成。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就在想,根管治疗怎么这么复杂,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治疗方式呢,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下根管治疗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开髓

先在牙齿上开一个直通内里、 方便操作的大门。

第二步:杀神经

出了问题的牙神经会在牙齿内部腐坏、发酵,造成严重的感染和疼痛。

所以,我们需要将牙神经杀死,然后和坏死的组织一起清理出来,来消除炎症。

第三步:填充

放入永久性消炎杀菌的药物,对根管进行严密填充,保证根管之后不会再出现炎症。

最后给牙齿做一个全瓷/烤瓷牙冠,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也解决了牙齿颜色灰暗的问题,更加美观。

4:根管治疗疼不疼?
跟牙齿有关的一切治疗都会让人觉得痛,其实根管治疗过程并不会比补牙更难受。牙科局部麻醉的应用可以使治疗过程几乎无痛。

治疗后放入牙齿内部的药物可能会导致轻微肿胀,不会有明显疼痛感,即使出现轻微疼痛,也是正常现象,之后会慢慢消失。

即使有一些疼痛和不适通常也可能通过服用常规止痛药物来控制。如果出现不能缓解的疼痛或肿胀应及时复诊,让医生再作处理。

2:根管治疗后非要做牙冠吗?
根管治疗后的牙齿,失去了来自牙髓的营养供应,就像失去树根的树木一样,慢慢枯萎变得脆弱、颜色灰暗,也更容易发生劈裂。

因此,为了保护脆弱的牙齿,牙医们就会在做完根管治疗后,通常会需要再给牙齿做一个牙冠,扛起咀嚼的重担。

3:根管治疗后牙齿能用多久?

正常的牙齿,需要每日两次认真刷牙、使用牙线、定期洗牙检查牙齿才能保证其健康。

根管治疗和正常牙齿一样,仍需要你日常清洁呵护。只要维护得好,就算经过根管治疗的牙齿也能一直陪你到老哦。

牙病到了根管治疗这一步

费时费力又费钱

简单的补牙一次就能搞定,但根管治疗的不同步骤需要分开进行,常规情况下就需要2~3次就诊。遇到比较复杂的病例,可能需要更多的复诊时间。而且,根管治疗的费用通常也比较高。

前牙根管需要治疗的牙根数量少,价格也就相对便宜;反之,后牙相较于前牙的价格会贵,双尖牙的根管治疗是最难的,因此,根管治疗的价格也是最贵的。

另外,除了根管治疗本身的费用外,还需要加上手术后保护牙齿的牙冠费用,而牙冠的价格,主要与材料有关。

怎样才能逃过根管治疗这一劫

前面就讲过了,当蛀牙才刚刚萌发的时候进行治疗,只需要简单补牙就可以解决了;但当蛀牙侵害到牙髓和神经,就不得不根管治疗了。

所以,如果蛀牙刚刚开始就被发现,就可以及时治疗,简单修复便无大碍了。

但是蛀牙初期发生的时候往往不会有任何感觉,如果你已经感觉到酸楚或者疼痛了,可能已经晚了,这个时候就不得不进行根管治疗,耗时耗力又费钱了。

我们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呢?很简单,定期的口腔检查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建议,至少6个月或者1年到专业的口腔诊所做一次系统的口腔检查。

在蛀牙的初期就把问题修复,就不会发展到需要感染神经的地步,这样既不用吃苦也不用花更多钱。​​​

【京津冀协同发展8周年 | 国之方略 厚泽津沽】PM2.5年均浓度 降至39微克/立方米 断流26年的永定河干流实现全线通水

  2021年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9.6% 占全市规上工业 比重达到72.7%

  相邻城市间基本实现 铁路1.5小时通达 京雄津保“1小时交通圈”已经形成

  天津市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 已注册用户4836家 发布京冀企业成果8487项 会集京冀地区专家3836人

  天津市382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全部开通 异地就医结算

  天津市向承德市累计投入市、区、乡镇 三级财政援助资金16.52亿元 实施帮扶项目415个

  环保协同 绘就生态最美画卷

  京津冀山水相连、自然相近,因此生态环保成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是提升京津冀三地民生福祉的最直接体现。

  8年来,京津冀三地不断打破行政区划界线壁垒,加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联合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后不久,环保部在2014年7月份就发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限期治理方案》,同年8月,北京与天津、河北及时跟进,分别签署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合作的协议》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将生态环境保护提上了协同发展的日程。

  在此期间,京津冀生态环境部门不断健全协同机制,深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推进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推动危险废物联防联控联治,强化环境执法联动,推进法规标准协同。京津冀三地PM2.5年均浓度降至30—40微克/立方米范围内,其中,我市PM2.5年均浓度由“十二五”末70微克/立方米下降到去年39微克/立方米,协同治霾成效显著。断流26年的永定河干流实现全线通水。

  为推动林地、湿地、海岸线系统保护,加快构筑京津冀东部绿色生态屏障,天津大力实施“871”生态工程,包括875平方公里湿地升级保护、736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建设、153公里海岸线严格保护。绿色生态屏障一级管控区内林地面积达到18.6万亩,林木绿化覆盖率接近25%,蓝绿空间占比提升到65%。随着工程推进,在“津城”“滨城”之间成长出一片城市绿洲。

  天津社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生态研究所副所长王会芝对记者表示:“‘871’重大生态工程让天津北部同北京通州生态公园和湿地公园相接,南部与雄安新区生态公园和湿地公园相连,全面融入京津冀生态环境体系,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产业协同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产业协同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棋局上的关键一招,既是“当头炮”,也是“晴雨表”。

  8年来,天津深入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除了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吸纳创新资源和优质产业,还主动向河北延伸产业链条,服务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同时推进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

  距离地面400公里的天宫空间站,被国人称为天空中最亮的“星”,其核心舱就是京津两地产业协同创新的成果。北京为核心舱提供研发设计等技术支撑,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津基地负责制造和总装,这样的协同成果“圈粉”无数。

  与此同时,京津冀三地在大数据产业链上也在深度合作。作为国内核心信息基础设施领军企业的中科曙光,是国内服务器、存储、大数据一体机等计算设备的重要生产者,其大多数产品均由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基地制造。曙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研发中心在北京,生产制造、物流在天津,在河北落地多个项目,我们是京津冀产业协同的受益者。”

  近年来,天津立足自身优势,抓住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契机,充分释放企业发展潜力。统计显示,天津在2021年集中攻坚信创、高端装备等12条重点产业链,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9.6%,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达到72.7%。其中,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绿色石化、航空航天、轻工、信创、集成电路等8条产业链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

  面对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取得的累累硕果,未来京津冀产业协同如何实现新突破?

  据了解,《京津冀产业协同规划(建议稿)》已经编制完成,天津将在探索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新模式、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新业态上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围绕北京创新链布局天津产业链,携手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汽车等重点产业链布局优化和上下游协同。

  引进来,落地生金;走出去,开花结果。随着产业协同不断深入,京津冀三地产业正在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交通协同 “轨道上的京津冀”跑出新速度

  初春,潮白河上的冰刚刚开化,北京通州和河北三河市燕郊隔河相望。多年来,住在燕郊的数十万北京上班族,每天都要“跋山涉水”。一条因行政区划藩篱,曾被期盼多年而无法对接的“断头路”,伴随着2019年跨越潮白河的燕潮大桥通车,终于被打通。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率先突破领域之一,交通一体化是协同发展的“骨骼系统”,是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8年来,一条又一条这样的路被打通,京津冀居民共同的感受是──路好走了、通道多了、出行效率提高了。

  “从天津到北京30分钟,从天津到保定1小时,从北京到天津滨海新区1小时以内,从前开着车在三地跑,现在我更喜欢在轨道上坐车飞驰的感觉。”常年因工作奔走在京津冀三地的王明哲,拿出手机展示着自己的购票记录。

  8年来,在京津冀版图上,轨道网、公路网建设如火如荼,从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区域国家干线铁路建设持续完善,城际铁路建设加快推进,相邻城市间基本实现铁路1.5小时通达,京雄津保“1小时交通圈”已经形成,津石高速通车,天津和石家庄之间结束“折线跑”历史,在张家口,京张高铁将冬奥小城崇礼拉入首都1小时通勤圈,“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型;京津冀综合运输服务示范成果突出,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快速提升,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大幅提高,通达能力和便捷程度显著增强,区域交通基本实现“人畅其行、物畅其流”,交通一体化服务质量全面提高;京津冀作为全国区域协同发展改革引领示范区,通过改革创新不断健全和完善协同发展机制,基本实现了“规划同图、建设同步、运输一体、管理协同”,为交通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实现从“走得了”到“走得好”,必须着力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骨干路网,打通交通经络,得益于京津冀三地的统筹协调、通力合作。京津冀协同发展从“开路先锋”率先突破,三地“手牵手”驶上新的“快车道”,跑出新速度。

  创新协同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在天津清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清科环保”)的展览大厅,一瓶不起眼的“小氯瓶”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说起这款自主研发生产的“二氧化氯空气净化凝胶”,清科环保副总经理任立表示,这瓶小小“凝胶”背后串联起了京津冀三地一整套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2015年成立的清科环保几乎是伴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这8年一路走来的。“我们按照‘北京原始创新、天津研发转化、河北推广应用’的顶层设计,让市场需求和高校科研在这里‘握手’。”任立说,目前,位于天津市东丽区的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有30多家研究所、10多个产业化公司。“企业出题、研究所接单、高校支撑”,以市场驱动创新的“反向模式”形成了产学研链条的“双向促进闭环”,也促进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在天津诞生。

  京津冀协同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资源的协同。8年来,天津不断加大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建设力度,创新协同发展不断向深度广度拓展。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中心等创新平台陆续建成,聚集了一批国家创新人才、创新团队和高成长性企业。

  截至目前,天津市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已注册用户4836家,其中京冀地区注册用户407家,发布京冀企业成果8487项,会集京冀地区专家3836人。与此同时,三地创新创业资源也在进一步互通共享。天津市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平台开通了“京津冀协同”专栏,与“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和“河北省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资源开放共享服务平台”建立链接,逐步实现三地网内资源同步。

  随着科技企业纷纷落户、高校院所联手创新、科技平台相继搭建,愈加完善的科技金融也在加速成果转化。据天津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副主任吕云飞介绍,“国投京津冀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目前已完成23个投资项目,投资额9.43亿元,撬动投融资7.2亿元。与此同时,注册资本11亿元的“京津冀(天津)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也已完成设立。一个创新的京津冀,正加速成型。

  共建共享 打通公共服务壁垒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后是人与生活的“一体化”。无论是政务服务、教育、医疗、人才还是养老,这些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步伐加快,也让三地群众感受到“一体化”的便利。

  在滨海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的“京津通办”自助服务厅,4台看似普通却“内心”强大的机器摆在了显眼的位置。尽管去年5月才投入使用,但自助终端能办理的事项可不少。其中,临时身份证明开具、驾驶证查询、不动产登记查询、社保查询打印、智能报税成为群众查询办理的热门服务。

  “随着北京、河北在天津落户的企业逐渐增加,跨省办事的问题愈发凸显。为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我们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政务信息联通共用,让群众办事少跑腿、便利化。”滨海新区政务服务办工作人员说,首个“京津通办”自助服务厅投用后,179项北京政务服务事项和200项天津政务服务事项实现24小时自助办理。同时,在滨海新区各街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开设“跨省通办”专窗,300个政务事项实现京津冀“跨省通办”。

  京津冀协同发展8年来,教育、医疗、人才、社保、养老等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成效显著,一批重点公共服务工程项目陆续落地──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天津师范大学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实训基地”近日正式启动,总建筑面积9.59万平方米,预计明年3月投入使用;三地合作成立智慧教育示范区北方联盟,天津师范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签约共建2个协同创新中心;天津9家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与河北省40多家医院和北京市5家医院分别建立医学合作联盟;京津冀异地就医医保门诊联网直接结算覆盖天津市各级各类医院1013家,全市有住院结算的382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开通了异地就医结算。同时,在人才、养老领域,全面落实京津冀三地人力资源服务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实现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资格互认,高端外国人才办理来华就业手续和审查结果互认;探索跨区域养老新模式,开展跨区域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

  8年来,三地公共服务合作像涟漪一样,在协同发展的洪流中泛开波纹,把成千上万的个体纳入同心圆,互融、互通、普惠民生。

  对口帮扶 探索职教扶贫多元模式

  2021年6月,井月终于回到天津,这时距离他援派承德已近两年。赴承德前,井月担任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生处宿管科科长。之后,他成为天津帮扶承德工作队的一员。结束对口帮扶工作时,井月已获得“河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扶贫先扶教,扶教先扶师。就在井月前往承德的2019年,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承德项目师资班也在继续开班。2017年至2019年,这所大学为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的216名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进行了专业化、系统化培训。

  近些年,在支援建设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过程中,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探索出“理念输出、标准建设、分段培养、就业脱贫”的职教扶贫多元模式。这当中,以“1+1+9+N”为核心的“职教智志双扶”新理论则进一步丰富了脱贫攻坚的内涵。

  职教援建只是天津市对口帮扶河北省承德市的一个缩影。自2016年以来,天津市全面落实“1+4”框架协议,不仅创造出“智志双扶”“鱼渔兼授”等具有天津特色的帮扶模式,还走出了一条“广泛发动、整合资源、内增动力、外输外联、产业牵引、多层覆盖”的特色帮扶之路,为助力承德市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出了贡献。从天津市合作交流办获悉,天津市向承德市累计投入市、区、乡镇三级财政援助资金16.52亿元,实施帮扶项目415个;选派帮扶干部人才382人次;引进产业合作企业41家,帮助17.1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打造出“生态小滦河”“百万只肉羊基地”“水培蔬菜”“幽谷稻米”“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等一批品牌项目,助推天津市对口帮扶承德贫困县(市)全部提前摘帽。

【国家队的“冰上精英”从天津这里出征冬奥!】  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就在不久前,多支冰上项目的中国国家队陆续从天津北部的一个基地启程,开赴冬奥赛场。此前,他们在这个基地里隔离、休整、备战,为冬奥会进行最后的系统准备。

  这个训练基地,就是天津蓟州国家冰上项目训练基地,由原来的国家综合体育训练基地改建、增建而成。基地由速度滑冰馆、冰球馆等一系列场馆和功能建筑组成,可以同时满足所有冰上项目队伍同时训练的需求,是国内最大的冰上项目训练基地之一,也是服务保障北京冬奥会的8个闭环管理的训练基地之一。

  从接到各支国家队进驻基地的任务开始,天津市冬季和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就开始进入冬奥工作周期,一直持续到春节前几天,他们欢送最后一支队伍出征奥运赛场。“太棒了!”国家队队员和管理人员,对天津的保障工作纷纷竖起大拇指。

  “专人定制”式的后勤保障

  过去的这几个月,天津市冬季和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张仲权几乎一直扎在蓟州基地。冬奥会来了,各支冰上项目国家队陆续到来,服务保障好这些国字号队伍的训练备战,成了工作的重中之重。冬水中心成立了服务国家队保障领导小组,由张仲权亲自挂帅。

  这些队伍,有速度滑冰国家队,短道速滑国家队,男子冰球国家队,女子冰球国家队……可以说是全中国的“冰上精英”。有的一支队伍就接近70人,服务保障任务重、责任大,从饮食、住宿、训练到防疫,都必须做到尽善尽美。

  冰上项目,首先得有冰。制冰是一项技术活,不同项目,要求冰层有不同的厚度,冰底和冰面的温度,以及场馆内室温,都要求精确控制。国家队到来的前一周,蓟州基地就完成了制冰工作,“确保各支国家队随时到,随时用。”张仲权说。

  为了全力服务好国家队的备战训练,他们把之前在此训练的其他队伍安排到其他地点,让各支国家队队员和管理人员,在这里得以充分地、毫无干扰地调整身心,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吃饭,是专业运动员的一项重点保障工作。为了让队员们吃好,基地甚至不是按照队伍定制菜单,而是具体到人来定制饮食。“有的教练员是外籍人士,有的队员是归化球员,有的想吃西餐,有的要求少糖,有的要求少盐,我们都会做到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进行特殊定制。”张仲权表示。

  为了保障运动员饮食的安全和品质,特别是出于反兴奋剂工作的需要,对关键的肉蛋奶等重要食材,基地还专门从北京冬奥组委协调调拨。

  细节,体现在每一个地方。队员们刚进驻基地,就发现在房间里都布置好了鲜花和温馨的问候语,欢迎他们回家,并预祝他们在2022冬奥会上取得好成绩。

  “双闭环”管理 确保万无一失

  蓟州国家冰上项目训练基地是北京冬奥会8个闭环管理的训练基地之一。在做好日常训练、食宿保障之外,防疫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天津冬水中心制定了国家短道速滑队、速度滑冰队、女子冰球队和国家男子冰球队隔离式训练方案,为每个住房配备必要的防疫物资,配备专车闭环转运(训),实行人员分类分区闭环管理,严格执行环境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人员核酸检测每日一测,同时做好垃圾废物处理、物品交接环境管控等,全力实现“保安全、抠细节、防外溢”。

  为了减少基地内不必要的人员流动,基地在队员宿舍楼到训练场之间,专门设置了摆渡大巴车。

  鉴于有些队伍的特殊性,基地在封闭管理的基础上设置了闭环中的闭环,成为蓟州基地防疫工作的一大亮点。张仲权告诉记者,有的国家队像女子冰球队刚从境外参赛归来,入境后直接进驻蓟州基地,为了做好防疫,他们在基地闭环内又开辟了一个小的闭环,通过“双闭环”的方式来把疫情风险降到最低。

  闭环内,服务保障工作不能耽误。为此,他们专门组建了包括场地、制冰、防疫等各类人员在内的服务队伍,进行专业培训,从服务流程、服务路线等实施全方位严格管理。这支队伍也加入基地内的闭环,与运动队同隔离、同防疫,在运动队离开后,这些服务人员还要继续按照防疫要求进行隔离等特殊管理。

  “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保障备战和防疫工作的万无一失。”张仲权说。国家队在闭环内整训备战,作为服务团队的“一把手”,他和各支队伍保持密切沟通,从菜品口味、住宿、场地到器材和防疫,随时解决队伍面临的各方面问题。

  为北京冬奥贡献天津力量

  天津蓟州国家冰上项目训练基地,是在响应国家“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和普及冰雪运动的背景下改造提升而成的,是天津服务保障北京冬奥会、助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载体。同时,基地的投用,意味着天津市正式有了自己的冬季项目训练基地,可以为天津冬季项目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也能够为京津冀地区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提供高水平场地。

  蓟州基地有很多优越的条件,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地理距离优势,基地距首都北京较近,便于国家队的备战训练。其次是场馆设施完善,目前建成的场馆群,9块冰场可以满足所有国字号冰上项目队伍同时训练的需求,这在国内也是首屈一指的。最后,这里环境清净,商业开发度低,便于运动队的集训和管理,有助于队员专心训练,提升竞技状态。

  张仲权还向记者介绍了蓟州基地的一个亮点工程,就是刚刚揭牌不久的速度滑冰馆。速度滑冰是冰上项目中占地规模最大的,其冰道一圈周长为400米。为了合理利用空间,增加使用功能,在改造原有田径场时,将新场馆设计为上下两层结构,下层为塑胶跑道等设施,上层为速度滑冰场地,因此项目也被称为“空中速滑馆”。据了解,这种设计,在亚洲范围内是独一无二的。

  整个蓟州基地坐落在黄崖关群山环抱的一片平地中,体量庞大,设计美观,成为景区中的一个景观。有时候运动员爬山锻炼体能,从远处和高处俯视场馆群,洁白的色调,和谐的造型,“真是很美很美,很壮观的一个景观。”

  队伍一支支进来,又一批批从这里出发,奔赴冬奥赛场。在蓟州基地驻训多日,运动员都对基地的硬件设施和服务保障赞不绝口,“太棒了!太棒了!”

  有国家队管理人员在离开基地、前往北京冬奥村时,专门向基地的服务保障表示感谢。

  “尽管每个项目国家队在基地的训练时间只有短短的21天,但我们的任务重、责任大,天津市冬水中心要为中国冰雪健儿在北京冬奥会上的精彩表现,为实现北京冬奥会‘办赛要精彩,参赛要出彩’的目标贡献天津力量。”张仲权说。

  (本文照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津云新闻记者 陈庆璞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老大是真的能把全家带沟里去柯特也还好,也就是有一点兄控,好像不算严重?只想过只要打钱了,就能够不用负责的状态其实要我说吧。
  • 指标信息:面积:60-75-85-100申报单位:平湖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商:华侨城 花伴里交楼时间:项目施工许可证36个月单价:2.X万 手续:村委确权,开发商签
  • [害羞] #云深萌娃窝[超话]##魏无羡1031生日快乐# [羞嗒嗒][羞嗒嗒]今晚阿钱继续羡羡生日美食内地站打卡,带奶呼呼去吃日料,太喜欢一口一寿司的满足感啊
  • 绝绝子[钱]最后我爱给我建议的朋友们特别是wuli妮妮我靠绝了老为我找想 爱我的小可爱的一枚~还有暗恋我的✌️子[太阳]最喜欢他说支持你宝子了[求饶]感觉一路没
  • 3、白酒:普通9~12℃,优质陈年14~17℃。5、大部分红酒:17~18℃,高级20℃,绝不超过21℃。
  • [2022]年秋×樱花国际日语×#日本留学巡回展#[冲刺]【展会时间】10月22日14:00-18:00【展会地点】浙江大酒店5楼腾龙阁【展会活动】❀1、参展可
  • 兄弟们,新年快乐[求饶]#一张照片告别2020#这些自拍以及少许的他拍,都足以让我好好地跟2020说再见啦2020或许真的有那样一份非凡的力量,这一年我们经历的
  • -菜包肉:这是我永远的爱,荤素搭配,五花三层的肉肉烤的皮焦柔嫩,有肉香还很多汁。-海鲜葱饼:表面一层铺着全是海鲜,厚厚的有质感,里面软软嫩嫩的,表皮焦脆,咸鲜口
  • 图2是刚刚看见一位网友发的,根本无解就是官方控制人数,诱导我们看广告他挣钱[怒]夏日生活消暑必备交通银行白金信用卡,多重福利为你带来清凉夏日品质生活!生日当天指
  • 根据《德州市首席技师选拔管理办法》规定,全市选拔市首席技师不超过20名,每个职业工种不超过4名。截至目前,德州累计评选市首席技师11批212人,市首席技师在管理
  • 从第一次见到就被惊艳到了的高雯,那时候的我根本不喜欢看电视剧也不追星甚至觉得追星是一件很傻的事情,但是我就是被可爱脆弱又坚强的稳雯吸引了,每天在b站上找高雯的片
  • 日前,美国哈佛大学与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联合发表一项研究结果:他们追踪1,701名社区中相对健康的受试者12年后发现,经常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或饱和脂肪的成年
  • 重心跑去レンマサ和嶺藍了,最近的发博应该也很明显有这个倾向(*´I`*)已经不是很严格的算紫红人的行列啦,但还是红红人最推し,就如置顶写的,现在是蓝蓝人和红红人
  • 麻烦你不要又穷又丑又自以为事的出现我不需要!垃圾别出现也别打扰我谢谢!
  • 晨光洒落,秋日明朗 藏在市井里的美好 朴素而平常 一直很喜欢秋天这个季节 不冷也不热 一切温柔得刚刚好 #今日穿搭(ootd)# ️:高特运动近视眼镜 :华
  • ——玛格丽特·杜拉斯记忆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你不会记得昨天发生了什么,但是你却可以清晰地回忆起童年的瞬间。——杉本博司经历过孤独的日子,我终于喜欢上自己的无知
  • 但是我们不虚此行,这一行,拍摄团队不仅找到了湘江源的真正源头,还记录下了护林队员的一个个动人瞬间,记录下了他们对这片森林、这湘江源头水的朴素感情,也更深刻地体会
  • ❷浆液型痰液主要表现为稀薄的痰液,同时会带有一定的气泡,一般这种痰液在颜色上会呈粉红色。#昆明# 痰的常见性状与种类,可针对性做出调理痰在性状上可分为黏液型、浆
  • 从知道高以翔先生过世,才知道原来演艺圈有这如此低调,温和与绅士的男人……而且颜值高,身材好,又无不良嗜好,平时喜欢篮球、音乐、美食和旅游。我喜欢唱歌,旅行和美食
  • 11月5日,@黄英Soprano 将再度登台东艺,以“爱”为主题,精心挑选近二十首东西方艺术歌曲以及歌剧经典选段,将“爱的喜悦”通过动人歌声传递给每一位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