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宫“尚食”的几个事 #尚食# #尚食[超话]#

本文首发于《扬子晚报》,作者胡丹(皇帝不称朕)

尚者,上也(如尚方宝剑又名上方宝剑),尚又有掌管之义(如尚书),则“尚食”既指上方之食、御食,也可以是掌领上食之机构。总归“尚食”不是民间能用的词,它是皇家的专属;说白了,尚食就是管皇帝一家子吃饭的。

一、明宫确曾有过“尚食”

“尚食”是明代内廷机构,这在《明太祖实录》里有明确记载:1365年七月,当时还是吴王的朱元璋宫里,“置尚食、尚醴二局,设大使、副使各一人”。顾名思义,尚食管饭,尚醴管酒,有酒有饭,就可以饱醉了,看起来吴王的日子很有些好过了!

开设专门的“尚食局”埋锅造饭,这是朱家王朝兴旺发达的一个微小信息;不到三年,朱元璋果然登基坐殿,当上了大明皇帝。而这个开国前设立的尚食局,很可能是明宫最早的宦官衙门。

明朝首次“定内侍诸司官制”,是在洪武二年(1369),这时尚食局不见了,而在近侍内臣60人中,有“执膳”4人,专管皇上吃饭——《皇明祖训录》记:“执膳奉御,掌监造御膳供进。”

老朱家的生活越过越好,尤其是建国后,添丁加口的速度加快,朱元璋大小老婆四十多位,皇子公主合起来也有四十多,一旦开起家宴来,坐满十桌不止,光靠4个内臣执膳,肯定兜不住。不知后宫是搭伙吃饭,一齐吃集体食堂,还是各宫自开小灶,各顾各的?

洪武五年(1372),内廷始设“六局一司”,尚食局又来了!但它作为“六尚女官”之一,由宦官衙门变成了“女官之职”。朱元璋对设立女官这事儿很重视,专门派了两名宦官前往苏、杭二州,在民间选择能写会算、愿意入宫的妇女,一共44位,送到南京,其中14人授职任事,其他人因未满二十,赐银遣送回家。尚食局既然由妇女管理,理应专门照顾妃嫔和幼年皇子女的饮食。

皇明的后宫,规模不断扩大,尚食局也随之扩编,到洪武末年,尚食局的女官首领“尚食”增为二人,正五品,下设司膳司,“掌割烹煎和之事”,而且,“凡进食先尝之”——由这个情节来看,司膳司也供办御膳。但尚食局管的事,已不止主家的饮食,它下面还设司酝、司乐、司饎三司,分掌舆辇伞扇、园苑蔬果和灯烛膏火之事,相当于宫廷的总务科,而不止“膳食科”了。同时内官衙门里增设了四品尚膳监,掌管御膳与宫中筵宴及食用之物。

明朝的内廷,从主上到大小宫奴,总在两万人上下,一到饭点儿,这么多人一起突突地开火造饭,顿时炊烟四起,可不称盛景乎?大概京人都会指皇城说,万岁爷开饭了!

皇家的后厨,如上所言,包括尚食局与尚膳监两大系统,各自服务于不同的对象。吃饭的人太多,对宫廷后勤,是很大的考验。

在这些人中,自然皇帝的吃饭问题,最为重要。而皇帝对“饭口”的重视,不妨从朱元璋对厨子的特别态度说起——

二、朱元璋父子与厨子

洪武十一年,诸皇子中,前面几个儿郎已长成大小伙子,朱元璋迫不及待地打发他们到各自的封国去,好亲自掌领他老朱家的军马。几个王子上路了,忽一日,朱元璋接到密报,说第二子秦王朱樉,在到西安就藩的路上,因为一点小不如意,鞭打了厨子。而另一路到山西太原就藩的三王子晋王朱棡,也因小事笞辱了膳夫。

厨子、膳夫,打不得!

朱元璋竟然大起惶恐,立马点灯铺纸,亲笔写了一份敕谕,令人急送至儿前,谆谆告诫小子们,侮辱“造膳者”,有多危险!

他说:“膳,立命也,非操膳其事者不得其精”。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朱元璋却上升到“立命”的高度。他告诫秦王:你的吃食,掌于厨子之手,你不把厨子当人,“将操膳者视以寻常,是不可也”。为何不可?不是怕他勺子一颠,饭菜分量不够,而是“(你)若频加棰楚,不测之祸,恐生于此”!直白说,就是你把他打狠了,他在你食物中下毒,你小命不保!

在给晋王的教训里,朱元璋还拿自己现身说法,他说:

“你老父我率领群雄平定祸乱,对人从未姑息过。唯独厨子徐兴祖,事我二十三年,我从未折辱过他。”

这位以屠戮功臣著名的开国皇帝,一生杀人无数,独独对一介“膳夫”坚持“群众路线”,紧密团结,不愿结怨。“怨不在大,小子识之!”他是这么总结的。

朱元璋对这些“小人”可真是好,不单常赐以白金、宝钞,还送大官给他们做。朱元璋的厨子徐兴祖、井泉,都做到光禄寺卿;剃头匠杜安道、洪尚观,做到太常寺卿,都是从三品的皇皇京卿(参见拙著《大明王朝家里事儿》)。

明初时,宫廷制度初建,宫里有一些外臣服务皇帝的饮食,是特例。后来内外隔绝,规矩大发了,就不大有外人能入宫操膳,皇家的炊事员,都是内臣。

三、大太监魏忠贤靠“办膳”起家

在《尚食》这部戏,似乎宫廷女子包揽了后宫美食。其实,做饭辛苦,对体力是不小的考验,在家里,多是妈妈下厨,女主人管起一家子吃喝。但是在以做饭为工作的岗位上,还是男子才能胜任,所以历代名厨,多为须眉。

在我所能记忆的明代史料里,反映宫女与宫廷饮食关系的材料极少,很难展开了讲,或许只有这样,才给艺术创作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吧。看美女颠勺,总强似看那太监!然而,事实上,在明宫把勺的,却都是阉宦。

宫闱深远讳密,是外人难以知悉宫廷生活的主要原因。明末太监刘若愚写了一部《酌中志》,专记宫廷之事,提供了不少珍稀材料。他在记载“圣驾御前”近侍机构时,记有御药房、御茶房,还有尚冠、尚衣、尚履、管净(出恭之事)等诸色内臣,却偏偏没有一个管皇帝吃饭的“御膳房”;倒是有一个“大庖厨”,虽然也名列“近侍”(即亲近内臣),却怎么听也像一个大厨房,可能管着皇上身边近侍的饮食,而非万岁爷的御膳。

关于御膳的情况,刘若愚也有宝贵的记载,他说:

“天启以前,凡圣驾每日所进之膳,俱司礼监掌印、秉笔、掌东厂者二、三人轮流办之。”

就是说,在熹宗天启年以前,万岁爷用膳,都是由名位最为尊显的几个大太监,即司礼监的掌印、秉笔太监和掌东厂太监轮流操办。

为万岁爷办膳,是身份的象征,虽说皇帝就一张嘴,他能吃多少?可到底是准备“天馔御食”,场面不得不大。刘若愚记道,天启年间,司礼太监王体乾、魏忠贤、李永贞连同皇帝乳母客氏四家轮流办膳,每家管事官数十员、造办酒醋酱料厨役数百人,这还是紫禁城之外的;皇上吃饭了,在乾清宫里领膳、请膳和管果酒的近侍,每家也在四、五十员以上。
皇上一顿饭,宫里宫外大几百人忙活,可见这一口饭的排场和铺张。

而皇帝是不出伙食钱的,所需费用全由办膳的大太监承担,说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也算是荣宠之累吧!崇祯帝即位后,革除前朝弊政,改由尚膳监负责御前饮食——“亦节省意”。替谁节省呢?其实受益的是那几个大老太监,他们开脱了。但据刘若愚说,崇祯十四年后,复令司礼监掌印、掌厂、秉笔太监“照先年例挨月轮流办膳,仍遵祖制也”。为什么突然又要“遵祖制”了呢?这时候明朝不行了,尤其是经费左支右绌,皇帝也穷啊!崇祯帝也在想辙开源节流,于是下令将老规矩恢复起来,让那几个大太监挨着月份,轮流办膳,管皇上吃喝,实际上是借着“遵祖制”,把饭钱甩锅给了太监,他自己倒省下啦!崇祯帝也够鸡贼的。但皇上把腰包捂紧了,可办膳太监不会自己白白往外掏钱,皇上的饭钱,归了拢齐还是要从公家抠出来。

大家都知道,厨房管事是个肥差,因为做饭先得买菜,菜钱就是出油水的地方。刘若愚就记说,魏忠贤在给熹宗的妈王才人“办膳时,便渐充裕”。熹宗的爹,当了二十多年太子,不遭待见,自然“青宫凉薄”。熹宗他妈,又不遭太子爷待见,更是阔绰不起来,直到生下熹宗,才有专人办膳,魏忠贤就是抓住机会,夤缘入宫,为王才人母子办膳,以后才靠着这层关系发达起来。想当初,主子不富裕,魏忠贤都能“充裕”起来,说明宫廷菜钱里,油水还真是不少。据说崇祯帝一次想吃城里某家糕点铺的点心,派太监去买,普通人一两银子能吃饱,太监一经手,一百两银子不止,油水全被太监揩了。太监们还常以办膳为名,宫里宫外勒索食材,也是一宗发财之路。

从《酌中志》所记几个太监的“办膳处”来看,都比较分散。这就让我想到,今天我们去紫禁城参观,见明朝皇帝住的乾清宫,四下里似乎没一个厨房,宫里全是木头宫殿,防火关节重大,也不可随便搭灶开火。为皇上办膳的太监们各自找地方为皇上做饭,饭做得了,不可能打电话请皇上移驾过来吃,还得用笼屉装好了送去,路上一经风,菜凉了,还能好吃?说实话,我感觉皇帝在吃这一口上,未必是满意的,最大的不足,应该是没法像普通人那样,家里吃腻歪了,可以随时下馆子。

皇上家有庞大的班子造办御膳,想来真是人间珍馐,可是这就跟吃食堂一样,纵然花样很多,久之必然生厌。皇上念的不是龙肉凤胆,而是变个口味,吃点花样。我曾见一本明代笔记上说,成化年间,一个很有才名的翰林老先生,不仅一手文章铺排得好,还调得一手好羹肴,他有一道菜,皇帝特别喜欢吃,太监想学了来,方便做给皇帝吃,可是向翰林老先生讨教,他却死活不肯教。原来老先生是拿这道菜当作“勾引”皇帝的饵呢!皇帝想他的菜,必然想他这个做菜之人。这个事例说明,皇帝想尝鲜儿的欲望是很强烈的。主要还是宫里规矩太大,御厨做饭有板有眼,不容许自由创新,所以菜色虽然十分丰富,可皇帝每天吃着吃着,就把胃口吃败伤了。

年少不懂孔乙己,读懂竟是中年的自己

《孔乙己》这本小说,我每隔十年都会读一次,那个可笑、可怜又可悲的人,我总是无法完全厌恶。

因为他的身上没有大奸大恶的影子,只有偏执、倔强、清高、懒惰、小偷小摸,印着太多寻常人的印记。

而那些细微的毛病通通加在一起,其实就是在生活和理想边缘挣扎的芸芸众生。

鲁迅先生写孔乙己,本意是写一种人间悲苦,一种讽刺的存在与环境,一种凉薄无人问的生死。

多数人看过孔乙己的故事也不过是跟着笑笑,转眼便忘了。

直到“酒馆”中发生的一幕幕,如出一辙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上演时,那些不伦不类、固执己见、讪然嘲讽、冷漠凉薄与自己周围的一切一一重合。

我们才蓦然发现即便百年过去,时代日新月异,我们也并不比他好太多。

图片

01

在夹缝中挣扎

孔乙己是酒馆里唯一穿着长衫且站着喝酒的人。

他既不愿放下读书人的面子,执拗地穿着破烂长衫被长衫客视为乞丐,也没能挣来清高的本钱,在短衣帮里找到优越感和尊重。

他是生活在两种阶级的夹缝和断层里的异类,被人当做取乐对象,可笑又违和。

但现在的人又能比他好上多少呢?

年轻人没有挣来丰厚的钱财,却靠着各种借贷方式,过着貌似逍遥的小资生活,吃穿用度无一不精致,与人炫耀奢侈品,仿佛自己生活在富贵阶层。

只有一人独坐在夜深人静时,才会翻看自己的信用卡额度还有多少,花呗、白条有多少待还,一个月的工资发下来还能剩下几个零星数字,内心被焦虑和空虚笼罩。

白天来临时,他们依旧穿着体面,走进星巴克,悠悠点上一杯咖啡,就像孔乙己穿着长衫走进酒馆,就着“茴香豆”喝一碗体面的酒。

其实只有自己知道,兜里一清二白,明天的酒钱还不知道在哪里。

生活就像那张照片,上半身理想,下半身现实,心在天上,脚在泥中。

图片

02

钱财与志气

读书人的事儿,能算偷么?

孔乙己因为偷书被酒馆里的人嘲笑时如此狡辩,脸上却不自觉涨红了,然后喃喃之乎者也,试图维持早已荡然无存的读书人的尊严。

孔乙己偷的不是金银财宝之类名贵物品,而是读书人最重视的书。

他虽穷,却还留了一点志气,并不贪钱财,只求个温饱酒钱。

穷却不贪钱财,现在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毕竟,富贵的人希望更富贵,清贫的人希望翻身富贵。

为了利益打破原则与底线的人不在少数,只是不再以“偷”这样低级的方式,而以骗、以威逼、以利诱。

待人真的翻过道德和良心的藩篱时,怎么可能只拿书呢?

当然是什么贵重取什么,什么值钱拿什么,能拿多少拿多少,旁人的生死不问。

一边挣钱一边失去底线的人,未必比偷书的孔乙己高尚。

钱财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奴隶与主人,有志气的人不做钱财的奴隶,没志气的人跪倒在金钱脚下。

图片

03

理想与能力

孔乙己也曾专注读书,一心想考个功名,但因为能力不足,他没能走上仕途。

好在写字好,却又好吃懒做,不能安稳抄书,没有收入,有一天混一天。

读书人的清高与基础的温饱绞杀在一起,温饱完胜,最后可怜的读书人抱着自己最后一点执拗死去。

如今的时代,在工作里浑浑噩噩又心怀不满的人何其多。

他们往往有高远的梦想,却偏偏能力有限,凭着不算突出的本事维生,但懒于下大功夫,一边维持着过日子,一边向往自己不可及的好生活。

无聊时想想自己大抵如此的一生,很不甘心,但这种不甘心片刻便被安逸懒散驱散,日子还是那么过。

实现不了的幻想没有价值和意义,沉迷于幻想是一种自毁。

图片

04

良心与存在感

孔乙己被没文化的短工打趣嘲笑,却依旧想寻个读过书的知己。

年少的伙计会写茴字便足以让他欣然,一板一眼地教起来。

孩子们围着他,他便将自己仅有的一点茴香豆分给他们。

他虽被所有人看不起,但依旧保持着善良的本性,依旧想证明自己的价值。

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层次不同、频率不同的各色人等,时而遭受冷言冷语,时而被人无情嘲笑。

经历了太多类似孔乙己在咸亨酒店的遭遇,我们学会了沉默,不肯多说半句。

有人需要帮助时,虽然自己能力有限,但还是舍出时间和精力尽量去做,换来的可能就是理所应当的“嗯”、“啊”,或者轻描淡写的感谢,下一次不肯再伸援手,得到的却是埋怨和奚落。

那时的我们,与教“茴”字、分茴香豆的孔乙己如出一辙。

善良被无视,热诚被辜负,是这社会最广袤的冷漠。

图片

05

嘲讽与旁观

孔乙己是店里的“吉祥物”,永远好脾气地任人调侃,只要有他在,店里的气氛永远轻松愉快。

从掌柜到酒客到孩童,没有人不笑他,笑他潦倒又虚势、混沌又装模作样。

没人关心他如何走进困境,没人帮他找找出路,所有人都围观他,嘲笑他。

现在这个社会,成功时献花掌声蜂拥而至,失败时嘲讽指责此起彼伏。

隔岸观火人人在行,雪中送炭无人想做。

只有自己被围观、被挤兑、被嘲笑时,才冷不防想起酒馆里的孔乙己,才发现时代虽然变了,但社会没变,人心也没变。

今天你我都是旁观者,明天你我皆是戏中人。

06

价值与人

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

不管是久未现身,还是被打折了腿,或者死了,他欠的十九个钱比他本人更重要。

日常工作中的一个错误足以遮住所有的贡献,生活里的一点不如意能掩盖过往的一切付出。

一个人做的好事、帮的忙不一定有人记着,但犯下的错、未还的亏欠一定被人记得一清二楚,被人碎念或记恨良久。

孔乙己式的“十九钱”将人压缩成待价而沽的商品,只要有一点欠缺,就难在别人的天平上过关。

人的价值是有现实标尺的,多十分不多,少一分不行。



孔乙己如同一面镜子,一半是荒唐,一半是存在,一面照着他自己,一面照着你我。

他的悲剧分成无数个小剧目,在每个人的小剧场中上演。

时代流转不息,但人性亘古不变。

我们嘲笑谁、怜悯谁、哀叹谁、铭记谁,即与谁相似,与谁共鸣,在成为谁的路上。

点个在看,愿你我看懂人性,过好自己。

END

读书学典:《论语.雍也》6.30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现代翻译:子贡说:“如果一个人能广泛地给民众以好处,而且能够帮助众人生活得很好,这人怎么样?可以说他有仁德了吗?”孔子说:“哪里仅仅是仁德呢,那一定是圣德了!尧和舜大概都难以做到!一个有仁德的人,自己想树立的,同时也帮助别人树立;自己要事事通达顺畅,同时也使别人事事通达顺畅。凡事能够推己及人,可以说是实行仁道的方法了。”

三国魏何晏等《论语集解》:孔曰:君能广施恩惠,济民於患难,尧、舜至圣,犹病其难。更为子贡说仁者之行。方,道也。但能近取譬於已,皆如己所欲而施之於人。

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子贡问言:若有人所能广施恩惠于民,又能救济众民之患难,能如此者何如?可得谓为仁人否乎?孔子答。曰若能如此者,何事是仁乎?尧舜古圣天子也。病,犹患也。诸,之也。又言。前所能之事,乃是圣人之行,而圣人犹病患其事之难行也。
既云前事不啻是仁,为圣所难。故此更答为仁之道也,言己若欲自立自达,则必先立达他人,则是有仁之者也。能近取譬于诸身,远取诸物,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能如此者可谓为仁之方也。方犹道也。

宋朱熹《论语集注》:博,广也。仁以理言,通乎上下。圣以地言,则造其极之名也。乎者,疑而未定之辞。病,心有所不足也。言此何止于仁,必也圣人能之乎!则虽尧舜之圣,其心犹有所不足于此也。以是求仁,愈难而愈远矣。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于此观之,可以见天理之周流而无闲矣。状仁之体,莫切于此。譬,喻也。方,术也。近取诸身,以己所欲譬之他人,知其所欲亦犹是也。然后推其所欲以及于人,则恕之事而仁之术也。于此勉焉,则有以胜其人欲之私,而全其天理之公矣。程子曰:“医书以手足痿痹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属己,自与己不相干。如手足之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故博施济众,乃圣人之功用。仁至难言,故止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欲令如是观仁,可以得仁之体。”又曰“论语言‘尧舜其犹病诸’者二。夫博施者,岂非圣人之所欲?然必五十乃衣帛,七十乃食肉。圣人之心,非不欲少者亦衣帛食肉也,顾其养有所不赡尔,此病其施之不博也。济众者,岂非圣人之所欲?然治不过九州。圣人非不欲四海之外亦兼济也,顾其治有所不及尔,此病其济之不众也。推此以求,修己以安百姓,则为病可知。苟以吾治已足,则便不是圣人。”吕氏曰:“子贡有志于仁,徒事高远,未知其方。孔子教以于己取之,庶近而可入。是乃为仁之方,虽博施济众,亦由此进。”

宋刑昺《论语注疏》:此章明仁道也。子贡问夫子曰:“设如人君能广施恩惠於民而能振济众民於患难者,此德行何如?可以谓之仁人之君乎?”孔子答子贡言:“君能博施济众,何止事於仁!谓不啻於仁,必也为圣人乎!然行此事甚难,尧、舜至圣,犹病之以为难也。”孔子更为子贡说仁者之行也。方,犹道也。言夫仁者,己欲立身进达而先立达他人,又能近取譬於已,皆恕已所欲而施之於人,已所不欲,弗施於人,可谓仁道也。

宋陈祥道《论语全解》:非神而化之使民宜之,不足以博施济众;非以百姓之心为心,不足以安百姓。博施济众修已以安百姓者,天下之至难,尧舜者天下之至圣,以天下之至圣犹病天下之至难,则下于尧舜者其可易言哉?书曰:安民则惠,惟帝其难之。老子曰:多异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皆此意也。素问曰:神用无方,谓之圣惟无方故。所施者博而所济者众,若仁则有方矣。已盖立则不废,达则不穷,自立自达而忘乎人,则入乎杨(杨朱,主张“贵己” 、“重生”、 “人人不损一毫”的思想。杨朱认为:“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在战国时期,有“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的现象”),而非所谓兼爱立人;达人而忘乎已,则入乎墨(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立者,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而非所谓自爱。故欲立欲达者,仁之自爱也;立人达人者仁之兼爱也。传曰:独贵独富君子耻之,此之谓也。彼危人而自安,害人而自富者,岂知此哉!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行仁的方法,当你希望成功时,也帮助他人成功;当你希望发展时,也促进他人发展。同时,也包括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他人;也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即“忠恕”,忠恕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子贡把仁看得很神圣,很高大,很难做到。但是子贡对仁的认识显然有偏差,他过多地从效果来看问题,其实“仁”的本质更多地体现在动机上,所以孔子说“仁”没有那么难,只要能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样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就是行仁的方法。只要有爱人之心,平等待人之心,视人如己之心,就可以了。“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不同历史时期对“仁”赋予新的不同的涵义,但基本上是对这个观点的的延续与传承。 https://t.cn/RxRVHIh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简约小众跨年文案:1. 咔!这一年杀青了2. 尽可期待3. 新一年 新起点⌨️4. 365页里的第一页5. 辞暮尔尔 烟火年年6. 新的一年 也是全新的自己7.
  • #恋与制作人[超话]#买了个软木板照片墙,想要用来抄写一些百日寄情什么的,今天刚到先给他贴贴上。再说点什么好呢,时间过的好快呀,我算是比较佛系的社畜一枚,也很少
  • 坚持是你的信仰,坚定是你的脊梁,以坚毅之歌道出你心中所想,少年的梦想永在。 ​年轻时,我会向众人索要他们能力范围之外的:友谊长存,热情不灭。
  • 救命‼️‼️白敬亭同款云朵沙发,真的像云朵一样软,太舒服了 BAXTER Milano的沙发新作,舒适的坐感,超长的坐深,让您回家就能享受明星同款沙发 真的很好
  • 中途看哭了好几次,因为仁俊说jisung像宝物一样,因为仁俊说想让楷灿自己笑得更多,能更幸福,因为管弦乐版Hello Future(鸡皮疙瘩直接起来了)因为马克
  • 我已经长大了,而且睡著 是谁将我摇入更深沉的眠睡中?” 然後我梦见, 自己和爸爸变成两片拼图, 躺在扭曲变形的图框外, 没有人将我们, 放回“家”的缺块中。
  • 我对自己的产品有很高的要求,一直在寻找符合我要求的员工,但是一年了也没有找到,团队没有建立起来,只有消耗自己,让自己陷在后厨。天同坐辰戌,暗合紫贪,也象征了上梁
  • 感兴趣的宝子们,冲冲冲:《国十条》出来以后代表着以后防护全靠自己 ,2019.12.8-2022.12.7新冠三年结束了 ,会发现身边的人蛮多都了, 在这个节骨
  • 2022-12-09 00:43终究还是来到了方舱,我知道自己一直是运气不好的那个,我知道自己躲不过的,我知道的,夜里症状加重,前半夜冷的像是在冰窖,后半夜热的
  • 最难的还是2015年到2018年这几年,当时企业正在转型,企业本身就比较艰难,加上俱乐部又掉到了乙级,当时来自社会的不理解,来自俱乐部董事会的不理解,包括很多亲
  • [星星]认证条件:①近30天内发微博数量≥30条;②近30天内微博阅读量不低于5万、同时粉丝数不低于1000;③微博内容所属领域在认可的范围内(即点亮指定领域标
  • 我也一样,我也会感觉那么多的好电影、好电视、这么多的新闻,看着玩儿有意思,但是这个时候就非常需要我们的定力来抓回来。我也一样,我也会感觉那么多的好电影、好电视、
  • 然后有一个19年的网友说给我寄明信片,但后来没寄(俺已经忘啦)感觉很奇妙诶。炎家感觉也可以单独写一部书出来,写炎老头之前的炎家采宝人故事,或者炎红砂长大后的故事
  • Yi生他接待的宝宝也特别多,每次都是简单问一下奶量,[睡]还有最近宝宝会做哪些动作,然后告诉你宝宝是否达标,让你回去多按摩之类的。首先宝宝在术后直接被推进ICU
  • 闭塞成冬 (2000, 脇坂 克二)天空寒冷而清澄闪着湛蓝光辉星星于美丽的夜空中 一闪一闪更凸显了冰冷的感觉夜复一夜 于天幕中展开不同故事是冬季让人期待的地方—
  • 所以,一款看着舒心,用着舒服的搓澡刷,就是要伴随你每天的生活的,说句不好听的,你对象可能都没有它来得陪伴多呢。有了这两项功能,完全把我从手搓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了,
  • 欢迎投稿,有兴趣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橘子跑了’ 最近天冷了,有男朋友抱紧自己的男朋友,有女朋友的抱紧自己的女朋友,而我就厉害了,我不冷。 12月8日,张文宏
  • 他家这款活动占比在10%,90%的聚酯纤维,让其更加蓬松,还做到保暖轻盈舒适~A级母婴级别品质,不穿衣服睡觉都是没有问题的✅,大豆被本身是黄色的哈,姐妹们放心使
  • 把以色列的种族割离与其对巴勒斯坦的军事占领抛在一边,Yedioth Ahronot记者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作为开明的自由主义者,我们相信与阿拉伯世界的冲突是政府
  • ☆#大触觉醒# #百绘罗衣# 公益数字藏品最终阶段开启☆关注并转发此条微博,帐帐将抽3位大人送出 【阴阳师花札·亚克力挂件*1】~大触觉醒公益数字藏品最终收藏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