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科学流言榜发布#】冬奥会是冰雪运动的竞技,所以天气越冷越好?服用黑芝麻丸能够预防脱发?餐前用开水烫一下碗筷就能消毒杀菌?2月28日发布的2022年2月“科学”流言榜告诉你,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

1. 冬奥会是冰雪运动的竞技,所以天气越冷越好
流言:
冬奥会是运动员在冰雪赛场上的比拼,为了保证赛场上冰雪的质量,让比赛顺利进行,冬奥会期间天气越冷越好。

真相:
低温不仅会带来体感上的寒冷,还会对比赛的成绩和安全性、运动员比赛器械及赛场设施等带来实际影响。
比如在雪橇、雪车、钢架雪车项目中,最理想的天气是0℃或低于0℃的晴天。雪橇、雪车和钢架雪车赛道上的“雪”其实是人造冰,厚度要达到5厘米以上,温度需要保持在-2℃至-3℃。
跳台滑雪是公认的成绩最易受天气影响的比赛之一,气温低于-20℃或高于0℃都不适宜比赛。如果气温较低,会让运动员肢体出现僵硬,当气温在-20℃以下或持续极寒天气时,雪质过硬,甚至出现比较厚的冰晶层,运动员落地时很容易摔伤。自由式滑雪也有类似情况,过低的气温对于运动员的体能和技术动作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增加运动员受伤的风险。
气温太高也不行,可能导致赛场出现无雪情况,温度过高也无法造雪。另外,高温还会给比赛带来一定风险,比如跳台滑雪项目在气温较高时,比赛场地积雪的湿度增大,变得松软,容易导致运动员受伤。因此,为了达到相关比赛的条件,国际奥委会在主办城市的选择上,2月份平均气温低于0℃就是其中一项核心指标。

2. 灵长类动物是最合适的异种器官供体
流言:
在异种器官移植领域,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灵长类动物是最合适的器官供体。

真相:
实际上,灵长类的“近亲”们,并不是人类理想的器官移植供体。
将灵长类列为器官供体面临着包括技术、伦理在内的诸多问题。例如,灵长类中大多数物种体型较小,其器官性能和尺寸无法承担人类代谢的需要;灵长类繁殖率较低(平均十年一代),而体型较大的猩猩和狒狒,本身就处于濒危状态,也难以满足人类对器官移植数量的需求。它们还可能带有一些人类易感染的病毒,如猴免疫缺陷病毒和埃博拉病毒等,一旦这些器官移植到人体上,发生重组后可能产生更有害的病毒。
与灵长类不同的是,猪的器官大小与人类相仿,传染疾病风险较低,数量相对更为充足等优势。从性能参数来看,猪与人的体温均为 36℃~ 37℃,心脏大小、管道分布和动力输出,甚至心率(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钟,猪为55~60次/分钟)都相类似。可预见的器官移植范围包括角膜、皮肤、胰岛、关节、肌腱、韧带、肾脏、心脏、肝脏等多方面。目前在医学界,植入人体细胞的猪的心脏瓣膜已经用于患者治疗,猪的韧带肌腱移植也已经成熟,因此它们被认为是现阶段异种器官移植的最佳选择对象。

3. 干眼症就是眼睛缺水
流言:
顾名思义,干眼症就是“眼睛缺水”,所以勤滴眼药水就行了。

真相:
出现干眼症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随便用眼药水“补水”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失明。
干眼症,是由泪膜稳态失衡引发的眼表损害及不适症状,常表现为眼睛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眼红眼痒、视力模糊、疼痛、畏光流泪,严重的还会导致角膜损伤甚至视力损害。
角膜的保湿靠泪膜,而泪膜的最外层覆盖有一层睑板腺分泌的“油”,以防止水分过快蒸发,这层油就是睑脂。如果腺体分泌不出油脂了,就会造成睑板腺功能障碍型干眼。80%以上的干眼患者伴有睑板腺功能障碍。
对于“缺油”型的干眼症,一味用眼药水进行“补水”不仅成效甚微,还可能因破坏脂质层而加重病情。同时,眼药水中的防腐剂及其他化学物质,也会对眼表角膜、结膜细胞产生损害。目前正规医院的传统治疗方法是通过热敷熏蒸、睑板腺按摩、睑缘清洁,再配合人工泪液,来缓解干眼症的不适症状。

4. 服用黑芝麻丸能够预防脱发
流言:
网红黑芝麻丸能够“以黑养黑”,拯救发际线。

真相:
黑芝麻的黑来自一种黄酮类物质,但人体内黑色素细胞组成的氨基酸衍生物,跟黑芝麻中的色素不是一种物质,因此就算吃黑芝麻,并不能帮助体内黑色素的生成,减少白头发。
理论上,黑芝麻里的维生素B2可以预防脂溢性皮炎,但是要满足成年女性每天1.2毫克的维生素B2需求,得吃 500克以上,男性则要更多。绝不是商家、网红推荐的那样,随便吃一点就能达到期望中的效果。
此外,黑芝麻是一种油料种子的作物,它的含油脂量通常可以达到重量的一半以上。而如今的脱发者以“脂溢性脱发”为主,其皮肤油脂分泌多,真菌容易繁殖,引起毛囊损伤。如果进食过多的黑芝麻丸,还可能会加重油脂分泌,引起头皮的瘙痒、红斑等,并会造成体重和血脂的负担。

5. 花滑运动员天生转圈不晕
流言:
花滑运动员平均每场比赛要旋转近百圈,他们那么“能转”是一种天赋,普通人转两圈就晕了。

真相:
花滑运动员之所以转不晕,是因为他们在不停地训练,并非天生不会晕。
人们耳朵里的前庭系统是负责人体自身平衡感和空间感的感知系统,也是保证人在复杂运动中维持协调与平衡能力的重要结构基础。
人在原地转圈时,前庭系统半规管中的内淋巴液会按同样的速度转动,此时人体内一个特殊的感受器“壶腹帽”接收到这个信息,并反映给脑部,大脑就知道人在转圈。当身体突然停止旋转后,内淋巴液的移位一般持续3秒就会停止,但壶腹帽却需要经过25-30秒钟回到原有状态。因此,当人停止转圈后,会有一种朝相反方向旋转的感觉。
花滑运动员通过长期的训练,让前庭系统逐渐习惯了头部的空间变化刺激,对这些刺激变得“迟钝”,进而战胜了人体的自然反应,身体变得适应旋转,从而可以顺利实现高水平的姿势和平衡控制。

6.自酿酒、纯粮酿造的酒更健康
流言:
纯粮酿造的酒才是粮食精华,自酿酒、纯粮酿造的酒更健康。

真相:
酒对健康的影响来自于其中的酒精以及其他杂醇。实际上,不管是“纯粮酿造”还是“食用酒精勾兑”,其中的酒精都是通过粮食发酵而来的。只要是酒精,对于健康都有同样的危害。
另外,很多人推崇的“自酿酒”“土法酿酒”,其发酵工艺过程缺乏很好的掌控,后续往往没有规范的蒸馏操作,所以所含杂醇通常更高。一些杂醇对健康的影响比酒精还要大,这也是有时喝“自酿酒”“土酒”更加“上头”的原因。所以,从健康角度考虑,建议不要饮酒。对于那些自酿酒,则更要小心。

7. 磁暴对卫星杀伤力巨大
流言:
一次磁暴导致40颗“星链”卫星出现问题,说明磁暴对卫星的杀伤力非常大。

真相:
磁暴对卫星的影响,主要与卫星的设计思路和轨道位置两方面有关,并不能一概而论。
太阳耀斑爆发时,可能出现较强的太阳风,除了可能直接损坏卫星外,也会造成地球附近磁场产生大范围的扰动,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磁暴”。自18世纪以来,太阳黑子活动基本上都是以11年为一个周期,在每个周期中都会产生几千几万次磁暴。大部分情况下,在轨卫星最多就是通信暂时受到影响,并不会因此坠毁,我们用不着谈磁暴色变。
那为什么“星链”卫星在磁暴中损失惨重呢?因为“星链”项目属于商业卫星,为了节约成本,会使用一些并不十分成熟的新技术,在恶劣的太空环境中,这些卫星的可靠性不像传统卫星那么高,一旦出现磁暴,往往更容易出故障。
另一方面,磁暴爆发时,常会导致大量带电粒子注入大气层,加热大气——高层大气原本很稀薄,可磁暴使其受热、密度增加后,空气阻力也随之猛地变大。这时如果卫星不能及时打开发动机升高轨道,就会像陷入“泥沼”一样,轨道越来越低,结局可想而知。而星链卫星恰恰就是在低轨道释放的,这些卫星因磁暴进入安全模式后,没能及时退出并打开发动机调整轨道,这是其批量受损的主要原因,而其他更高轨道上的卫星则不会受到这样的影响。

8. 孩子床头放柠檬,能帮助长高
流言:
柠檬会产生一种特殊香气,让孩子更好地进入睡眠。深度睡眠更多的孩子,身高是长得非常快的。

真相:
柠檬帮孩子长高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孩子能不能长高,除了受到遗传的影响,还和三个因素有关:睡眠、营养和运动。
睡眠对长高和智力发育确实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绝大部分孩子并不存在入睡困难的问题,如果存在,想通过闻柠檬味来实现加速睡眠也不现实,因为柠檬并没有助眠功效,而且也不是人人都喜欢柠檬的气味。
孩子的身高除了受遗传因素影响外,与外部环境也有一定关系,主要包括睡眠、运动、饮食、情绪等四方面。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保持充足并规律的睡眠,坚持运动,保证充足营养,以及保持良好情绪等,为孩子的身高助力。总之,一定要用科学的方式帮助孩子长高,必要时可向正规医院咨询。

9. 餐具用开水烫烫就能消毒
流言:
在外应酬聚餐前,记得先用开水烫烫碗筷,这样就能消毒杀菌,放心使用了。

真相:
吃饭前用开水烫碗,由于加热的温度和时间不足,不能保证杀死多数致病性微生物,其作用顶多就是冲下浮尘,图个心理安慰。
高温消毒要真正达到预期效果,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温度,另一个是时间。举例来说,可引起腹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等普通细菌繁殖体,80℃热水需要5-10分钟、沸水需要2-5分钟才能杀灭;婴儿腹泻病毒需要100℃处理5分钟才可灭活;甲肝病毒在56℃可存活30分钟,乙肝病毒60℃能存活4小时,连续煮沸1分钟才能破坏它们的传染性;而要杀灭其他耐热能力更强的微生物,所需要的温度更高、时间更长。
但一般餐厅提供的热水热茶,为了避免烫伤,多在70℃-80℃左右。这些水倒在凉的餐具里,温度还会降至更低。另外,不少人烫餐具的时候,最多烫个十几秒,这在作用时间上也是远远不够的。
聚餐时,比起开水烫碗,人们更需要做的是使用公筷公勺、分餐,或者使用包装好的消毒餐具。餐具只要经过严格的消毒杀菌流程,就可以放心使用。(北京晚报 记者刘苏雅)

【“最快的冰”,名不虚传】

2月5日,北京冬奥会赛事全面展开,首日进行的速度滑冰比赛女子3000米决赛,荷兰选手斯豪滕打破了尘封20年的奥运会纪录。

2月6日,速度滑冰男子5000米决赛,瑞典名将范德普尔以6分08秒84的成绩夺金,并创造了新的奥运会纪录;获得银牌的荷兰名将鲁斯特同样打破了队友克拉默在平昌冬奥会上创造的奥运会纪录。

2月7日,速度滑冰女子1500米比赛,又一项新的纪录产生,荷兰队35岁老将维斯特以1分53秒28的成绩创造了新的奥运会纪录。

2月8日,速度滑冰男子1500米决赛中,先是荷兰选手克罗尔以1分43秒55创造了新的奥运会纪录,接着荷兰名将、平昌冬奥会冠军内斯又滑出了1分43秒21,再次打破纪录并夺冠。

当比赛结束后,内斯掩饰不住对“冰丝带”的喜爱之情:“这块冰面太让人惊喜了,我非常非常喜欢。我们所有人都能在这里做到最好!”

一项项新的奥运会纪录在“冰丝带”诞生,除了参赛选手们的出色发挥外,也再一次验证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所追求的“最快的冰”名不虚传。

国家速滑馆,人们亲切地将其称为“冰丝带”,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唯一新建的大型永久性室内场馆,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项目所设14个小项的全部比赛都在这里进行。

致力于打造“最快的冰”,为各国选手提供更好展现自己的舞台,是国家速滑馆所有设计者、施工者和场馆运行团队的追求目标,其背后更是技术的支持和无数人的努力。

“冰丝带”里冰面面积近1.2万平方米。每天下午记者走进国家速滑馆,总有一种在艺术宫殿里观看体育赛事的感觉。

国家速滑馆负责人武晓南常用“精耕细作、拔地而起、编织天幕、丝带飞舞,最快的冰和智慧的馆”来形容“冰丝带”。他向记者介绍:“当初我们经过连续48小时的不间断施工,终于制作出一块厚17厘米的完整混凝土地面,这一工程的亮点在于,我们将整块地面水平高差控制在4毫米左右,意味着放一个小钢球在地面上,它基本不会滚动。”

“冰丝带”的冰面采用了先进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这项技术不仅环保,还能让整个冰面温差控制在0.5摄氏度。在速度滑冰场地,温差越小,冰面的硬度就越均匀,冰面就越平整,通俗来说就越“丝滑”。这样的冰面更利于选手滑行,对不同区域的软硬度感受保持一致,速度不会受到冰面的影响。

仅有平整的场地和先进的技术当然还不够,制冰的过程也是关键环节。“冰丝带”的制冰过程经历了底板清洁、底冰浇筑、喷漆画线、分层多次浇冰、冰眼敷设等多道工序。

建设过程中,还应用了激光测量技术,使冰面的平整度偏差尽量缩小。如此一来,一块光滑平整的冰场得以出现在大家的眼前。

如何维护好这块“最快的冰”,更是一门学问。自北京冬奥会开赛以来,在训练休息或者比赛间隙期间,工作人员会按赛程规则维护冰面,制冰师还需要不停地检测冰的厚度,对应地去修复冰场的平整度,受损严重的,可能需要化了重新冻。这样的程序保证了选手们能够在冰况良好的场地滑行。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比赛过程中,每当比赛间隙,3辆浇冰车便驶上冰面,细致地对冰面进行修复,以保证后面出场的运动员能在同样优质的冰面上进行比赛。

考虑到赛后场馆利用,满足群众参与不同冰上运动的需求,“冰丝带”1.2万平方米的冰面采用分区制冷方式,做到对每一块冰面实现单独控温,使整个场馆实现“同时运行、不同使用”。同时,馆内还通过对气流组织进行精心排布,让观众席和冰面的温度、湿度分区,使观众可以在舒适环境中享受比赛。这一点,在记者近日的采访中也得到验证。

记者还亲身体验到,“冰丝带”更是一座“智慧的馆”,其中当然少不了大量高科技元素。在大数据和物联网的支持下,“冰丝带”引入了BIM运维系统和一体化定位导航系统。拥有了“智慧大脑”的场馆,无论是运动员,还是媒体、观众,进入场馆后,都可以通过手机提供定位导航服务,匹配出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此外,机器人问路、无人售卖车以及虚拟冰雪运动等多种新科技成果都完美地呈现给每一个人,为来宾提供更方便快捷的观赛体验。

“冰丝带”的美妙还不止于此,它的外方总设计师和联席项目总监安德鲁·詹姆斯无比自豪地说:“能担任奥运场馆的总设计师是莫大的荣誉!”他说:“这座‘冰丝带’将是中国记忆与场馆设计的有机结合。它的设计灵感大部分源自老北京的传统冰上项目——快速旋转的‘冰陀螺’。而‘丝带’这一灵感,则是来自一位建筑设计师致力于研究和保护的敦煌石窟。‘冰陀螺’和‘丝带’旋转、舞动的概念,构成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设计方案的最终形式,也呈现出速滑比赛进行时的速度感和炫动感。”

来源:光明日报

#brainnews[超话]#
PNAS:清华王小勤/洪波团队揭示人声处理的Voice Patch大脑网络
来源:brainnews

2021年12月28日,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和生物医学工程系的王小勤教授和洪波教授团队在PNAS上发表了题为“Hierarchical cortical networks of “voice patches” for processing voices in human brain”的文章,通过颅内脑电揭示了人声处理的神经机制。已毕业博士生张杨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张杨、洪波教授和王小勤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所以这么多年送了很多作品,高级点有贴书房、茶室、客厅的,接地气的贴农家乐、麻将馆、客栈,好的作品就是要在创造作品时产生,好多年了笔墨纸砚的也花了不少钱都是自己承
  • 其实事情到此也算不错,而发生上面的事情,以及后续彭宠造刘秀的反,这都和彭宠自身的期望管理有极大的关系。”但换个角度,彭宠有这三次失落,或多或少是刘秀造成的,但彭
  • #南昌##暑假工# 6.14日的早上七点到晚上七点,一直在找,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去工厂拧螺丝吧(因为太难找了)进几家都是中介的那种坑人的,而且还好多学生在那等,我
  •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刘宇宁说英雄谁是英雄 刘宇宁白愁飞 ​​​#凝聚v力量# [心]#给刘宇宁的春日明信片# ❥刘宇宁★lyn❦ 摩登兄弟刘宇宁有些人累积金钱
  • “堡垒-P”导弹系统的构成较为简单,每套标准系统仅由四部K-340P SPU自行发射装置(每个配备两具TPS发射筒)、一至两辆K-380P型MBU作战指挥/控制
  • 虽然警方没有通报涉案7人,对受害女子具体实施过哪些违法犯罪行为,但从警方通报的内容和现场视频来判断,涉案人员的行为,已经涉嫌犯罪,具体处罚有几种意见:1、本案中
  • 别了你那口声音,午夜烟火已没有了诗意。耳边响起了逃跑计划的歌“阳光照进回忆里”只是这座城市的夜空里没有我在他处曾看见过的耀眼的流星,这雨里更不会有星星。
  • 破百纪念[抱一抱]第一次一起听是3月21号 听的第一首歌是《乍见之欢》我们都觉得这歌里的歌词很戳人 那段时间心情很不好 但是那天晚上很兴奋 一起听了好多好多首
  • 不知道为什么 今天真的很想你 明明也不闲 走到熟悉的地方都会想起以前和你分享过的事 说过的话 每每翻看抖音的喜欢 看到以前点赞的情头 说好做给你的美食 说好一周
  • 明尼苏达州的都市风情和乡间野趣 大多数人都知道明尼苏达州位于美国中西部地区,拥有一万多个湖泊,景色十分秀丽。明尼苏达州的都市风情和乡间野趣 大多数人都知道明尼苏
  • 在我们聊天时我身旁的“希望之火”在这个平静的能量场中燃出了一条美丽的直线,普罗米修斯受尽各种磨难也要为人间取得的希望的火种,此刻存在的意义自然而然地显现了出来,
  • 至此,人工合成淀粉正式迈出了“从0到1”的一步,人类对于生命科学的认知边界又拓宽了一点。“最让我感动的是,为了让我们专心试验,他会铺好所有的路,大到试验设计、与
  • 现在特别怀念远在他方的人,你们都还好吗?愿你们有一个美美的中秋节,和喜欢的人,和爱的人,依偎在一起看同一轮月光,中秋快乐,而我只能漫步在校园的小路上,瑟瑟发抖,
  • 吃到半饱是最舒服的状态,既不让胃饿着,也能保持对美食的胃口,还能达到减肥的效果。洗完脸10多分钟不上水都不干不紧绷的洗面奶,泡沫丰富细腻,绵软润泽有质感。
  • 今天早上我在擦脸,丁丁一边吃饭一边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 :“妈妈,昨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听见蚊子在我耳边嗡嗡嗡。[赞]”宝贝,妈妈折服于你的想象力,更让妈妈欣喜的
  • 而白玦的爱是隐忍的,是静悄悄的,是偷偷付出但我不敢让你知道的。白玦大概是我见过的,这世上最好的神仙了(影视作品里,我怎么可能会看过神仙呢哈哈哈哈)他的每一个抬眸
  • #路况直播间# 【路况】玄武湖隧道双向、通济门隧道北向南、龙蟠中路高架南北双向、双桥门立交南向北及南向西、卡子门立交南北双向、应天大街高架东延-中华门东向西、赛
  • (从情感上来说,“我”成为了这样一个刀枪不入、百毒不侵之人的软肋,这种对比也是这份爱令人动容之处) 他同时也会一个实干家:想挣太平,那便入公门,做捕头;想求公道
  • 在这个过程中,妈妈也变得刚起来,大概是和长辈们育儿理念的火花碰撞,听的最多的就是"我们那时候都是这么带过来的,不也没啥事嘛",我承认,每每听
  • 出道几十年,劳模,谦虚,提携新人尊重前辈,人品早就被认可了,从早年被质疑的花瓶流量(是的,他刚出道的时候,就和现在的顶流鲜肉一样,被质疑,被骂花瓶,被骂演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