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廊坊##高质量发展看河北# 【廊坊:借力京津打造高质量产业集群】342项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85.6亿元,投资完成率141.6%,居全省首位,101项计划开工项目全部开工,开工率100%……2021年,廊坊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深入实施产业项目倍增行动,坚持力量向项目集中、资源向项目集聚、政策向项目倾斜,以项目建设的大突破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蓄势增能。
2022年,廊坊市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安排省市重点建设项目370项,其中,结转续建128项,新开工172项,投产70项,年内完成投资450亿元以上。
项目建设“协同发展”特点鲜明
2月25日,位于廊坊开发区内的廊坊精雕数控机床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十几名工人在操作台前忙碌,一台台定制化的高精密数控机床正在加紧排单生产。
“在北京、廊坊两地完备的研发、制造体系支持下,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廊坊精雕数控机床制造有限公司市场应用部经理宋涛介绍,廊坊精雕由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投资设立,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代表性项目,自2010年入驻廊坊开发区以来,有效地整合了来自北京的优质创新资源,生产的高精密数控机床产品,以精密、高速加工为特色,广泛应用于精密超精密加工、精密模具加工、精密磨削加工、金属零件批量加工等领域。
在公司展厅,一款精雕机床正演示在一枚鸡蛋上作画。透过精雕机密闭工作台上的玻璃门,由电脑全自动控制的刀具,利用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在机测量和智能修正”技术,在鸡蛋上快速雕刻,不一会儿工夫,一个栩栩如生的卡通人物形象就出现在鸡蛋上。
“在机测量和智能修正技术填补了行业空白,被广泛应用于3C行业、精密加工和特种材料加工等领域,是国内高端精密雕刻机床行业引领者。”宋涛说,廊坊精雕项目总投资17.5亿元,占地403亩,分为四期建设,前三期已于2021年3月建成投产,待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高端精雕数控机床1.5万台,将进一步推动京津冀产业融合和科技协同创新不断深入,同时也将提升我国大型精密数控机床的制造能力和智能化程度。
地处京津之间的廊坊市,在协同发展大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廊坊举全市之力加快建设临空经济区,将其打造成为协同发展的突出典型和示范样板。
在廊坊临空经济区新奥研究总院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紧张忙碌的景象。规划总建筑面积14.46万平方米的新奥研究总院外表灵动大气,集科研创新、技术转化、总部经济、数字办公、企业文化交流等于一体,可实现高品质、智慧化、低碳绿色、全方位服务的科创总部办公模式。
新奥研究总院项目副经理后东亮介绍,新奥研究总院基于中国(河北)自贸试验区大兴机场片区廊坊区域“临空高端服务”产业集群构建,围绕“新奥集团科研中心及总部基地门户”定位,总投资15亿元,计划于2023年建成,未来将打造成为一座科技生态、绿色节能的智慧园区。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不断向纵深推进,廊坊临空经济区坚持服务国际枢纽、聚焦临空产业、推动协同发展,重点发展航空科创服务和生命健康两大全产业链,加快形成产研融合型特色创新链,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和用地空间布局,打造高质量产业集群。
廊坊市重点项目服务中心综合科副科长刘旸介绍,2021年,廊坊市在谈项目920项、签约593项、新开工项目326项、省市重点项目342项,提前1个月超额完成年度倍增任务,在谈、签约、新开工、省市重点项目数量较2020年实现四个“翻番”。2021年累计引进京津项目208个。2022年全市在谈和签约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不少于750个和400个,实现项目签约落地率提高一倍。
营造良好承接疏解环境
2月25日,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来自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消费者、进货商穿梭其间,热闹非凡。
2021年,北京大红门服装商贸城关停。毗邻北京的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成为承接北京服装产业转移入驻的一个重要承载地,这里正努力打造服务京津冀的数字化商贸物流基地。
“目前,已承接了来自大红门服装商贸城、天雅、福海、新世纪等市场的广大商户整体入驻,满足消费者全品类一站式采购需求。”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相关负责人王硕介绍,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物流配送中心已开始运营,首批入驻53家物流企业,经营直达物流专线220余条,中转线路500余条,可实现“一点发全国”全覆盖。
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项目是有效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转移的重点项目。为更好地营造良好承接疏解环境,固安县从优惠政策、配套设施、公共交通、教育医疗保障等各方面对商户进行全要素保障。
在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内,设立固安县人民政府商贸城服务中心,同时加挂“固安县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对接联络办公室”的牌子。服务中心下设“一办十窗口”,避免了以往去多个部门跑办手续的繁琐工作,为商户落户建立了“绿色通道”。商户可更加直接、集中地到现场咨询和办理行政审批、税务、教育、交通、医疗、人才等多项业务,大大缩短了行政审批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近年来,廊坊市紧紧扭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以“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为导向,精准承接北京“容不下、离不开、走不远”的高端项目,加快北三县与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步伐,持续优化环境、精准有序承接,一大批北京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项目加速向北三县延伸。
春寒料峭,走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北医院项目现场,项目一期工程的放疗中心正在加快建设。作为项目承载地,廊坊开发区在为项目做好服务的同时,还超前谋划项目周边配套,力促项目在廊坊做大做强。
2021年,廊坊开发区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为契机,引进中科聚信京津冀总部、东方瑞丰航空公司大飞机模拟机、北京医疗器械及装备产业园等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70项,总投资25.5亿元。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廊坊,近几年来,政府持续抓好承接平台和承接环境建设,不断提高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能力和水平。围绕项目快引、快建、快投产等重要节点,当好项目和企业发展的“店小二”,全力以赴抓好项目洽谈引进、审批服务、落地推进、投产运营各项工作落实。探索实施了一批突破性、引领性的改革举措,力求在商事制度、投资审批、政务服务、新型监管、法治保障等领域取得更大突破,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如今在廊坊,全面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一枚印章管审批”全面推开;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7个小时以内,在全省率先进入“小时”时代;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减至58个工作日以内,被列为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样本城市。大力推进北三县与通州区政务服务一体化发展,453项高频便民事项和70项涉企服务事项实现“跨区通办”,两地群众和企业实现了家门口就近办事。

#2022全国两会聚焦# 【2022年两会看点前瞻】全国两会即将开幕。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如何走好新的“赶考路”举世瞩目。今年,本届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履职跨入第五个年头,他们将关注哪些议题,会议将释放哪些中国发展信号,诸多看点值得期待。

看点一:稳定经济大盘怎样发力?

当前,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与此同时,也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面对世纪疫情、百年变局交织影响,中国经济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住经济大盘,就能克服疫情影响,稳住民生底线,在新一轮增长中取得先机。

两会上将如何设定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备受关注。张立群说,综合考虑过去两年经济增长率,以及内外环境、经济增长潜力等条件,积极、稳妥设定今年经济增速、就业、物价等目标,有利于引导社会各界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

近期,从需求到供给,外贸、工业经济、服务业等方面一系列稳定经济的政策密集推出;投资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各地“新基建”、民生、环保等领域重大项目加快落地。今年两会,稳定经济大盘还将出台哪些政策举措,值得期待。

如何支持重点领域扩大有效投资、合理安排地方债、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稳定房地产市场、加大能源保供力度,以及加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等,都将受到代表委员热议。

在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看来,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是稳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选择“对”的投资项目至关重要。科技创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转型等相关领域的投资,既能创造短期需求,也能为中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看点二:重要领域怎样稳中求进?

稳中求进,方能行稳致远。在诸多重要领域,今年工作如何谋划部署,改革怎样持续推进,是代表委员的重要关注点。

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2月22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明确了两条底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三项重点——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程国强表示,除了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外,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还要重视提高农民积极性。针对一些地方经济发展基础仍然薄弱,部分脱贫群众收入不高的问题,加强动态精准监测、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加大金融保障服务。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今年1月,国家出台促进绿色消费的相关政策,呼吁扩大绿色和低碳产品的供应和消费。在此前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双碳”、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多地政府的工作重头戏,新能源布局更是纷纷入列目标清单。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强认为,控制化石能源消费,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低碳产业深入融合,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源“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进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如何有效规划并探索路径,将成为代表委员重要关注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研究室主任刘学良说,促进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是前提基础和必要条件。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问题为主攻方向,着力抓好一系列创新性、突破性的重大举措。

看点三:民生保障如何持续加力?

稳就业是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全国就业人群总量大、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尤其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群体就业面临较大压力。针对如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最大限度实现人岗相适、落实2亿灵活就业群体的劳动保障等等,公众期待代表委员带来更多、更具体的意见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许光建说,要警惕输入型通胀压力,要继续保持居民消费价格平稳,保护好老百姓“菜篮子”“米袋子”,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体的保障力度。

住房关乎千家万户,“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任务艰巨。在坚持“房住不炒”原则下,如何满足合理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

此外,三孩生育政策落地、教育“双减”政策、养老保障、老旧小区改造、智慧医疗等民生关切,也将受到广泛关注。

看点四:疫情防控怎样更精准?

近期,全球疫情起伏反复。我国十几个省份报告了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国内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变异株叠加流行的特点。如何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是社会关注焦点。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日前指出,要抓住聚集性疫情处置早期关键“窗口期”,坚决果断采取各项防控措施,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

截至3月1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13559.8万剂次。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表示,疫苗接种仍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手段。

“精准”成为疫情防控关键词。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认为,在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的前提下,各地更要精准防控、精准救治、精准保障。

下一步,如何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提高筛查效率、精准防控,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推动医疗救治资源和公共卫生体系更有弹性和韧性,均有待代表委员提出真知灼见。

看点五:地方组织法怎么修?

今年全国人代会的一项重要议程,是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

地方组织法是关于地方人大、地方政府的组织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于1979年通过,历经五次修改。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决定,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修改地方组织法是继修改全国人大组织法之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又一重要举措。

修正草案的一大亮点,是回应了当前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完善了相关组织和工作制度。比如,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予以细化,进一步规范省、设区的市两级人大专门委员会的设置和名称,明确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廉洁政府等基本原则,适应监察体制改革需要增加相关内容等。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基层人大和基层政府的职权较为单一、基层人大常委会的作用不清晰等问题,需要法律予以规范明确。”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孙宪忠表示。

此外,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还增加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关规定。

看点六:外部环境如何应对?

全球疫情创伤尚未治愈,国际经济亟待复苏,气候变化挑战严峻,然而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逆流横行,乌克兰局势复杂多变,世界形势激烈动荡。中国如何处理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坚持对外开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备受瞩目。

2022年,中国将继续在全球治理的多边议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包括主办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以及上合组织等相关会议。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中国外交将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为国内经济发展营造良好、安全、稳定的外部环境。

今年还是中国同多个国家建交的“逢十”周年,是中国深入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的重要节点。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表示,以元首外交为引领,中国将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不断扩大“朋友圈”,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

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在中国等10国正式生效,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落地。阮宗泽表示,积极服务国内开放发展,将是今年中国外交工作的重点之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实施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进中日韩自贸谈判,推动实现更深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等都将成为代表委员讨论的话题。

此外,如何加强国际抗疫合作、共筑全球免疫防线,也需要代表委员群策群力。

来源 | 新华社

#2022全国两会聚焦# 【2022年两会看点前瞻:新征程传递哪些发展新信号?】全国两会即将开幕。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如何走好新的“赶考路”举世瞩目。今年,本届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履职跨入第五个年头,他们将关注哪些议题,会议将释放哪些中国发展信号,诸多看点值得期待。#2022新格局#

看点一:稳定经济大盘怎样发力?

当前,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与此同时,也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面对世纪疫情、百年变局交织影响,中国经济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住经济大盘,就能克服疫情影响,稳住民生底线,在新一轮增长中取得先机。

两会上将如何设定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备受关注。张立群说,综合考虑过去两年经济增长率,以及内外环境、经济增长潜力等条件,积极、稳妥设定今年经济增速、就业、物价等目标,有利于引导社会各界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

近期,从需求到供给,外贸、工业经济、服务业等方面一系列稳定经济的政策密集推出;投资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各地“新基建”、民生、环保等领域重大项目加快落地。今年两会,稳定经济大盘还将出台哪些政策举措,值得期待。

如何支持重点领域扩大有效投资、合理安排地方债、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稳定房地产市场、加大能源保供力度,以及加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等,都将受到代表委员热议。

在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看来,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是稳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选择“对”的投资项目至关重要。科技创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转型等相关领域的投资,既能创造短期需求,也能为中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看点二:重要领域怎样稳中求进?

稳中求进,方能行稳致远。在诸多重要领域,今年工作如何谋划部署,改革怎样持续推进,是代表委员的重要关注点。

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2月22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明确了两条底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三项重点——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程国强表示,除了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外,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还要重视提高农民积极性。针对一些地方经济发展基础仍然薄弱,部分脱贫群众收入不高的问题,加强动态精准监测、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加大金融保障服务。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今年1月,国家出台促进绿色消费的相关政策,呼吁扩大绿色和低碳产品的供应和消费。在此前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双碳”、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多地政府的工作重头戏,新能源布局更是纷纷入列目标清单。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强认为,控制化石能源消费,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低碳产业深入融合,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源“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进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如何有效规划并探索路径,将成为代表委员重要关注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研究室主任刘学良说,促进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是前提基础和必要条件。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问题为主攻方向,着力抓好一系列创新性、突破性的重大举措。

看点三:民生保障如何持续加力?

稳就业是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全国就业人群总量大、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尤其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群体就业面临较大压力。针对如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最大限度实现人岗相适、落实2亿灵活就业群体的劳动保障等等,公众期待代表委员带来更多、更具体的意见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许光建说,要警惕输入型通胀压力,要继续保持居民消费价格平稳,保护好老百姓“菜篮子”“米袋子”,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体的保障力度。

住房关乎千家万户,“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任务艰巨。在坚持“房住不炒”原则下,如何满足合理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

此外,三孩生育政策落地、教育“双减”政策、养老保障、老旧小区改造、智慧医疗等民生关切,也将受到广泛关注。

看点四:疫情防控怎样更精准?

近期,全球疫情起伏反复。我国十几个省份报告了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国内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变异株叠加流行的特点。如何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是社会关注焦点。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日前指出,要抓住聚集性疫情处置早期关键“窗口期”,坚决果断采取各项防控措施,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

截至3月1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13559.8万剂次。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表示,疫苗接种仍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手段。

“精准”成为疫情防控关键词。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认为,在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的前提下,各地更要精准防控、精准救治、精准保障。

下一步,如何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提高筛查效率、精准防控,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推动医疗救治资源和公共卫生体系更有弹性和韧性,均有待代表委员提出真知灼见。

看点五:地方组织法怎么修?

今年全国人代会的一项重要议程,是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

地方组织法是关于地方人大、地方政府的组织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于1979年通过,历经五次修改。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决定,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修改地方组织法是继修改全国人大组织法之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又一重要举措。

修正草案的一大亮点,是回应了当前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完善了相关组织和工作制度。比如,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予以细化,进一步规范省、设区的市两级人大专门委员会的设置和名称,明确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廉洁政府等基本原则,适应监察体制改革需要增加相关内容等。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基层人大和基层政府的职权较为单一、基层人大常委会的作用不清晰等问题,需要法律予以规范明确。”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孙宪忠表示。

此外,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还增加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关规定。

看点六:外部环境如何应对?

全球疫情创伤尚未治愈,国际经济亟待复苏,气候变化挑战严峻,然而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逆流横行,乌克兰局势复杂多变,世界形势激烈动荡。中国如何处理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坚持对外开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备受瞩目。

2022年,中国将继续在全球治理的多边议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包括主办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以及上合组织等相关会议。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中国外交将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为国内经济发展营造良好、安全、稳定的外部环境。

今年还是中国同多个国家建交的“逢十”周年,是中国深入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的重要节点。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表示,以元首外交为引领,中国将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不断扩大“朋友圈”,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

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在中国等10国正式生效,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落地。阮宗泽表示,积极服务国内开放发展,将是今年中国外交工作的重点之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实施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进中日韩自贸谈判,推动实现更深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等都将成为代表委员讨论的话题。

此外,如何加强国际抗疫合作、共筑全球免疫防线,也需要代表委员群策群力。

来源 | 新华视点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每天问自己3个问题,你会成长得更快
  • 这是我自己的一点思路,分享给双眼皮滴姐妹们,大家也可以一起讨论呀~中午和zr说,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不可以一起去海边,zr一口答应了,真好❤️我对着大海许愿,
  • ‮‬​‎  高端医疗解‮的决‬是我们的时‮成间‬本,小病迅速就‮,医‬体验好,大病‮分一‬钟不耽误对‮最接‬好的医疗资源。另外,参与此次集中带量采购的超声刀头,
  • 但我也因此变得更谨慎,我额头上的每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让我警铃大作,如临大敌,比如前段时间打了第三针疫苗以后我竟然出现了大概有三四天的脱发的反应,很明显,我当时差点
  • 卜择幽居地,天台更莫言。 猿啼谿雾冷,岳色草门连。 折叶覆松室,开池引涧泉。 已甘休万事,采蕨度残年。 ——寒山拾得诗 简释:要想选择幽辟的地方隐居,除了天台
  • 曾经有3年,其股价实现惊天大翻倍!曾经有3年,其股价实现惊天大翻倍!
  • #日本大学# #日本留学#快速适应日本留学生活五大助力[哈哈]助力一、最初的课程就算不能理解也不要旷课最初出席大学或专修学校的讲义时,首先感到惊讶的是和日本语学
  • 胡云英回忆起那段美好的时光——那时的人没有钱,大多数人不喝牌子酒,只要酒好,一天能卖掉1000多箱,甚至是2000箱,销量大得惊人。胡云英把自己的房子卖了,才三
  • 余生,你唱歌我听歌,你演戏我看剧,你在舞台上闪闪发光,我在屏幕前闪烁泪光!今天是我喜欢你的第七年,你说我们见面的日子不会太远,那我们说好了三巡一定见。
  • ☆转发此动态并关注,小诺将在4月1日抽20位奥奇赠送「柠檬小诺徽章」一个☆To亲爱的奥奇:你还记得孩童时期,我们一起放飞的纸飞机吗?#金牌二手鸭[超话]#清书柜
  • 宝子成长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如果没有疫情隔离,做饭炒菜这件事他绝对不会主动学的,疫情把很多人都练成大厨了,人的潜能无限,在关键时刻就被激发出来了。疫情封小区后,有
  • 【看过来 汉中“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又添新成员了】去年12月份,汉中市市场监管局会同市消费者协会在全省率先发布《汉中市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指引(试行)》《线下
  • #四川省图书馆志愿活动# [打call] 2021年4月10日上午九点,四川师范大学学生公寓分团委成龙校区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部的志愿者们又如期来到了四川省图书
  • 】 “本轮疫情形势比较复杂,为保障我县在上海、苏州等长三角地区务工经商人员的正常生产、生活和经营秩序,3月26日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玉昆
  • [心][心]#宋仲基宋慧乔要幸福哦##时尚芭莎# ——比喜欢更深的是爱,比爱更重要的,是你。命运会把最好的礼物留给等待最久的孩子,最好的爱情留给最相信她的姑娘和
  • 做人存善念,做事留真诚,生活之中,那些觉得別人对不起自己的,只是将放在別人身上的希望看得太重了而已,因此,做人,只要你不带目的性的去和別人相处,便会收获惊喜【国
  • 我还真差点给忘了[苦涩][苦涩][苦涩]一段时间以来,一是工作二是嫌麻烦一直没有搞类似的东西了主要还是知识储备跟不上了,精力也没那么多不过工作以来的几个月,发现
  • 我觉得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不仅限于喜欢或厌恶最寻常最冷静的状态是客气考虑的太周到所有爱都收着给毫无瑕疵的分寸感不在意不惦记不感兴趣不耿耿于怀我的付出视对方付出而定表
  • 《你好星期六》中老年模特这段真太好笑了,笑到捶地,笑出腹肌,笑掉大牙,掏空爸妈钱包的其实是一对90后哎,他们的拍照要点值得我们记到本本上——微笑要想不出错,舌头
  • 总想把温暖给你,你却打不开尘封的心,以一副无关风月的姿态,不温不凉地行走,其实,你应知道,远离了阳光太久,也是远离了快乐与幸福;总愿以淡雅对你,你却解不开情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