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妖股#
九安医疗会议交流纪要
1、产能主要看人工,有提升空间
2、关于 ihealth 品牌:下一步会利用该品牌拓宽更多销售。
3、官网价格:原 17.98 美元(不含运费)提价到 19.9(含运费),依然是美国最便宜的,且价 格不会变力。这个不是谁想做就 短时间可以做的。
4、体外检测门槛不高,但是每家的品质和灵敏度特异性不同。
1、关于家庭自测:对于该方式的使用与否,刘总说还是看疫情的控制情况和控制程度。 2、中国市场是否比较难接受这种方式:刘总说这个不是诊断工具,是一个公共卫生防疫筛 查工具,是做 自我筛查,核酸仍是主要的诊断工具。刘总向政府提的是比如在封闭小区提供抗原筛查这种 方案。
1、零售和政府采购的比例:没有完全统计。政府是大头。短时间需求巨大,会尽快提升产 能以满足需求。 2、关于产能的问题:刘总说上游合作不会有问题,主要是找工人。一月份对外公开的产能 是 2 亿。
1、毛利率和净利率的问题:没有正面回答。
1、站在公司角度怎么看待美国市场的可持续性:以额温计为例,当时从爆发增长变成正常 销售,然后至今销量仍是第一。可以同理推导到试剂盒。
1、关于产能代工的情况:没有正面回答。
2、其他竞争对手申请 eua 的难度情况:刘总说看到批了有 12 家,差不多一个月批了一家, 仍坚持很严格的审批,难度很高,审批难度没有降低。能拿到是基于对 FDA 的了解,如果 通过一家中介结构去申请难度和周期很难说。 3、后续会不会申请比如欧洲的准入资格:刘总意思不会去。先集中精力做好美国市场。
1、工厂如何保证不被疫情影响:1、工厂不在疫区。2、核酸已经测了两轮,测核酸时有一 定影响,但是另外一面,天津封了,这样工人回去过年的情况会变少。 2、国内有没有可能不需要许可从而卖试剂盒:刘总回答不可能。
1、美国新增的订单是一个什么节奏:刘总说没看到具体方案,只知道有新增 5 亿份的需求。 现有的中标金额会 2 个月交齐。刘总估算美国需求是 12 亿份/月,没有中国工厂能满足这么 大的需求。如果疫情高峰过去,市场会变,总的说跟着市场环境走。
2、后续的 5 亿份订单,产能还能跟得上吗?刘总回答我们是一家品牌公司,可以找代工厂, 把中国的人力用足

1、原料如果外采,涉及哪些上市公司? 问题敏感,不能随便回答。
1、美国客户的复购率怎么样? 情况不一样,复购率有多又少。 2、如果变成大号流感,检测盒的需求是否存在?仍然存在,需要筛查判断是流感还是新冠。 3、如果毒株再变异,是否需要再申请认证? 刘总回答这个由 FDA 的专家去判断。
1、上游原材料,有没有出现紧张的情况? 目前没有出现。 2、如果现有产能不能满足美国需求,美国会怎么办?刘总回答这个问题要问 FDA,提到尽 管供应缺口很大,FDA 仍没有降低审批难度。肯定会批新增,但审批难度不会降低。 3、九安什么时候开始申请 EUA?一年前开始审批
1、美国招标主要考察什么?是不是和产能有关? 刘总回答这个问题请去问美国政府。肯定 和产能有关。 2、代工的质量如何保证?刘总回答已经派出一支队伍来把控,完全有有信心和经验来控制 好。
1、美国的公司可否在中国找代工厂?刘总回答理论上可以。但是核心测量的东西不能随便 变。
1、在国内是否有试剂盒的销售计划?没有许可就不会有计划。 1、上市公司与子公司在分红上,能把钱从美国转回来吗?刘总回答钱回来应该不会有问题。
1、关于找代工厂,核心是什么?包装没啥复杂的,但是核心测量的东西不能变。 2、关于自动化的上线:需要时间。尽量自动化,前期先用人工。
1、关于检测变异病毒准确度下降的情况,有没有必要升级产品?刘总回答各个厂家都在想 能不能解决,但是会有个时间过程,周期很难说。
1、每月 2 亿的产能是否包含合肥代工厂的?刘总说现在对外公开的产能当然包含各种产能。
1、关于向天津提交建议的进度?刘总回答正在等。 2、如果天津同意了,这个是否是免费提供?刘总回答是针对天津双控区,不是针对天津全 体市民。
1、居家检测未来会不会成为一个消费品?刘总说在欧美一定是这样了。 2、在国内会不会演变成这样?刘总回答取决于疫情。抛开疫情,最大的挑战取决于临床。
1、检测盒对于包装有特殊要求吗?刘总说正常存放,没有特殊要求。
1、订单的确认周期有多长?一季报可以体现吗?刘总回答交了就可以确认。 2、产品有遇到严重的投诉吗?目前没有。
3、美国子公司 30%的少数股东权益请介绍下。刘总说主要是小米和员工权益。 4、NC 膜的保障有没有问题?供应没问题。

1、美国少数党领袖用九安产品做宣讲,感觉在高层做了很多工作。 刘总回答主要看产品, 其他不是关键。
1、美国分公司有没有上市计划?暂时没有考虑。 2、天津工厂春节会不会影响产能? 刘总说尽量留住工人。#投资##价值投资日志[超话]# https://t.cn/RMJIEJs

九安医疗会议交流纪要
1、产能主要看人工,有提升空间
2、关于 ihealth 品牌:下一步会利用该品牌拓宽更多销售。
3、官网价格:原 17.98 美元(不含运费)提价到 19.9(含运费),依然是美国最便宜的,且价 格不会变。
1、核心原材料是自产还是外采:核心原材料都是外采。 2、零售渠道:包括官网和亚马逊。线下渠道也有,比如药店和沃尔玛。
EUA 这张证要看是谁的,决定了谁可以做。 3、九安在美国经营这么多年,亏了这么多钱,才建立起今天的竞争力。这个不是谁想做就 短时间可以做的。
4、体外检测门槛不高,但是每家的品质和灵敏度特异性不同。
1、关于家庭自测:对于该方式的使用与否,刘总说还是看疫情的控制情况和控制程度。 2、中国市场是否比较难接受这种方式:刘总说这个不是诊断工具,是一个公共卫生防疫筛 查工具,是做 自我筛查,核酸仍是主要的诊断工具。刘总向政府提的是比如在封闭小区提供抗原筛查这种 方案。
1、零售和政府采购的比例:没有完全统计。政府是大头。短时间需求巨大,会尽快提升产 能以满足需求。 2、关于产能的问题:刘总说上游合作不会有问题,主要是找工人。一月份对外公开的产能 是 2 亿。
1、毛利率和净利率的问题:没有正面回答。
1、站在公司角度怎么看待美国市场的可持续性:以额温计为例,当时从爆发增长变成正常 销售,然后至今销量仍是第一。可以同理推导到试剂盒。
1、关于产能代工的情况:没有正面回答。
2、其他竞争对手申请 eua 的难度情况:刘总说看到批了有 12 家,差不多一个月批了一家, 仍坚持很严格的审批,难度很高,审批难度没有降低。能拿到是基于对 FDA 的了解,如果 通过一家中介结构去申请难度和周期很难说。 3、后续会不会申请比如欧洲的准入资格:刘总意思不会去。先集中精力做好美国市场。
1、工厂如何保证不被疫情影响:1、工厂不在疫区。2、核酸已经测了两轮,测核酸时有一 定影响,但是另外一面,天津封了,这样工人回去过年的情况会变少。 2、国内有没有可能不需要许可从而卖试剂盒:刘总回答不可能。
1、美国新增的订单是一个什么节奏:刘总说没看到具体方案,只知道有新增 5 亿份的需求。 现有的中标金额会 2 个月交齐。刘总估算美国需求是 12 亿份/月,没有中国工厂能满足这么 大的需求。如果疫情高峰过去,市场会变,总的说跟着市场环境走。
2、后续的 5 亿份订单,产能还能跟得上吗?刘总回答我们是一家品牌公司,可以找代工厂, 把中国的人力用足

1、原料如果外采,涉及哪些上市公司? 问题敏感,不能随便回答。
1、美国客户的复购率怎么样? 情况不一样,复购率有多又少。 2、如果变成大号流感,检测盒的需求是否存在?仍然存在,需要筛查判断是流感还是新冠。 3、如果毒株再变异,是否需要再申请认证? 刘总回答这个由 FDA 的专家去判断。
1、上游原材料,有没有出现紧张的情况? 目前没有出现。 2、如果现有产能不能满足美国需求,美国会怎么办?刘总回答这个问题要问 FDA,提到尽 管供应缺口很大,FDA 仍没有降低审批难度。肯定会批新增,但审批难度不会降低。 3、九安什么时候开始申请 EUA?一年前开始审批
1、美国招标主要考察什么?是不是和产能有关? 刘总回答这个问题请去问美国政府。肯定 和产能有关。 2、代工的质量如何保证?刘总回答已经派出一支队伍来把控,完全有有信心和经验来控制 好。
1、美国的公司可否在中国找代工厂?刘总回答理论上可以。但是核心测量的东西不能随便 变。
1、在国内是否有试剂盒的销售计划?没有许可就不会有计划。 1、上市公司与子公司在分红上,能把钱从美国转回来吗?刘总回答钱回来应该不会有问题。
1、关于找代工厂,核心是什么?包装没啥复杂的,但是核心测量的东西不能变。 2、关于自动化的上线:需要时间。尽量自动化,前期先用人工。
1、关于检测变异病毒准确度下降的情况,有没有必要升级产品?刘总回答各个厂家都在想 能不能解决,但是会有个时间过程,周期很难说。
1、每月 2 亿的产能是否包含合肥代工厂的?刘总说现在对外公开的产能当然包含各种产能。
1、关于向天津提交建议的进度?刘总回答正在等。 2、如果天津同意了,这个是否是免费提供?刘总回答是针对天津双控区,不是针对天津全 体市民。
1、居家检测未来会不会成为一个消费品?刘总说在欧美一定是这样了。 2、在国内会不会演变成这样?刘总回答取决于疫情。抛开疫情,最大的挑战取决于临床。
1、检测盒对于包装有特殊要求吗?刘总说正常存放,没有特殊要求。
1、订单的确认周期有多长?一季报可以体现吗?刘总回答交了就可以确认。 2、产品有遇到严重的投诉吗?目前没有。
3、美国子公司 30%的少数股东权益请介绍下。刘总说主要是小米和员工权益。 4、NC 膜的保障有没有问题?供应没问题。

1、美国少数党领袖用九安产品做宣讲,感觉在高层做了很多工作。 刘总回答主要看产品, 其他不是关键。
1、美国分公司有没有上市计划?暂时没有考虑。 2、天津工厂春节会不会影响产能? 刘总说尽量留住工人。#投资##价值投资日志[超话]#

【“十八连丰”背后的科技底气】

13657亿斤!刚刚过去的2021年,中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产量比上年增加267亿斤,至此,我国粮食生产已连续7年保持总量在1.3万亿斤以上,喜获十八连丰。

大国粮仓稳,开局仓廪足。这一切,离不开好种子、好植保、好农机、好耕地,更离不开其背后高水平农业科技的自立自强。

农业生物技术育种与作物基因组学研究迈入国际前列,农业领域科学家发表的国外期刊论文量跃居世界第一,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回首“十三五”,农业高新技术加快发展,农业科技成果加速产出,创新体系效能在改革中稳步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杨雄年将这一切形容为“华丽转身”—“农业科技的支撑引领从‘一农’向‘三农’转变,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资源消耗型’向‘内涵式’转变。”

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科技是支撑,更是底气。

把一株野生稻“驯化”为农民手中的粮食,需要多久?答案是约7000到10000年。如何在短时间内培养良种?

抓住种子这个“要害”

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占世界近20%的人口,如何多产粮,出路在科技,种子是核心。

把一株野生稻“驯化”为农民手中的粮食,需要多久?答案是可能约7000到10000年。

2021年3月,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团队,首次提出了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的新策略,为大大缩短这一进程提供了可能。这项发表于国际期刊《细胞》上的成果,被视为水稻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性进展,有望给世界粮食生产带来颠覆性革命。

一粒种子可改变世界,这只是一个缩影。

相关报告统计,“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业领域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159项,颁发神农奖540项、丰收奖1631项。其中,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获得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获得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创新团队、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分别获得2016年和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一等奖,“这充分展示出我国水稻、小麦科技创新的强大实力和国际先进水平。”杨雄年说。

不久前发布的《2021全球农业研究热点前沿分析解读》显示,中国在作物、畜牧兽医、农产品质量与加工、农业信息和农业工程学科领域中,领先优势始终明显,热点前沿总体表现力得分均排名第一。2021年9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生物育种产业专利导航研究成果》也指出,全球生物育种产业近十年来专利数量快速增长,我国生物育种专利申请量排名第一。

每年冬天,地跨海南省三亚、陵水等地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里都是一片繁忙。多年来,一代代来自全国各地的育种科学家纷纷在此时“南迁”投身农业育种工作,全国近70%的农作物新品种都曾在这里“成长”,如今,这里堪称“南繁硅谷”,成为中国种业科技的硬核支撑。

中国粮用中国种。截至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95%以上,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自给率达100%。“这些年,我们粮食单产有较大幅度提升,50%以上归功于品种改良。”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这样评价。

传统农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业机械的使用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如果再给农机加上“智能”呢?

农机插上“智慧”翅膀

2021年10月,在“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340马力智能无级变速拖拉机前人头攒动。这台墨绿色的“钢铁巨人”光轮胎就有两米高。它引入北斗导航系统,可实现无人驾驶作业,还能根据地势的情况,进行智能无级变速,科幻感十足。此外,这台大马力拖拉机通过配置8条轮胎的驱动方式,增加了地面附着面积,增大牵引力,同时还减少了对土壤的破坏,可实现复杂土壤中的高效率作业。

以上种种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打破了国外高端农业装备的长期技术垄断,代表着中国农机装备水平的新高度。

事实上,过去几年,大江南北田间地头的“科技味儿”越来越浓,农业生产由此插上了“智慧”的翅膀。

在新疆,推广应用的北斗导航自动驾驶技术实现了棉花生产的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发展,示范推广的国产高性能大马力拖拉机配套犁、国产六行打包采棉机等高端装备更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河南,玉米种植大户可将机收的玉米从田间地头直接送到玉米烘干基地,经过先进农机的玉米棒烘干、脱粒、籽粒烘干“一条龙”作业,实现粮食即收即存储;在江西,从打田到收割,水稻种植可全程机械化,在先进水稻收割机的帮助下,曾经最苦最累的“双抢”不再难熬。在5G技术+北斗高精定位技术支撑下,农机的定位甚至可以精确至厘米级别,有效提升农业资源利用率,节本增效。

统计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1%,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53提高到0.57,我国科学家在研究热点“无人机农业信息获取技术及应用”中同样表现出色,全球排名第一。

不久前,在中国农学会发布的《2021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中,一款航空精准施药雾滴沉积检测系统夺人眼球。这款装备通过智能无人机和传感器的支持,能够实现对农药药滴的精准喷洒监测,可谓“滴滴可控,算无遗漏”,彰显出农用无人机的“中国智慧”。

据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市场监测,农业无人机年度销量从2017年的不足千架发展到2020年的1.53万架,四年时间增长了17倍。2020年,我国拥有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70779架,较上年大幅增长77.52%。

“我国精准农业航空植保技术与农业智能装备引领了世界农业信息技术发展方向,植保无人飞机的保有量、作业面积处于世界首位。”杨雄年说。

绿色是农业的底色,但化肥和农药的过多施用,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也产生了环境污染。高效、绿色与可持续农业如何发展?

植保擦亮绿色底色

小麦赤霉病被称为小麦的“癌症”,是威胁粮食安全的重大国际性难题。我国每年小麦赤霉病受害面积6000多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元。2021年,山东农业大学孔令让团队首次从长穗偃麦草中克隆了主效抗小麦赤霉病基因Fhb7,揭示了其抗病分子机理和遗传机理,为从育种角度解决日益严重的小麦抗赤霉难题提供了宝贵的种质资源,也助力了绿色防控。这一重大植保突破入选2021中国农业科学十大重大进展。

绿色是农业的底色,从主要依靠拼资源、拼消耗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靠的是绿色兴农的科技支撑。几年来,我国农业科研机构通过加强农业污染防治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应用,组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等国家科技创新联盟,深化产学研企协作,合力突破农业污染防治技术瓶颈。

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中央财政共投入23.29亿元,启动实施“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有力支撑了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计划,三大粮食作物的化肥和农药利用率均超过4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7%,全面支撑了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绿色发展。

小小纳米技术听起来“高精尖”,却能在农业生产中派上大用场。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崔海信介绍,目前,纳米科技与新材料集成创新与应用,在农业领域正孕育着颠覆性技术突破,也为发展高效、绿色与可持续农业提供了前沿科技手段。尤其是利用纳米技术创制高效、安全、低残留“纳米农药”,已成为绿色农药创新发展的主流。

如今,我国科学家已将纳米材料应用于肥料、农药以及疫苗研制中,在纳米药物设计原理、增效机理、制备技术与工艺集成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同步于该领域国际前沿研究,为世界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技术选择方案,成为“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科技丰硕成果中的一大亮点。

土地是农业之根,土壤的质量决定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确保耕地面积的同时,我们更要思考,如何保证耕地质量?

向耕地难题进发

冬闲时节,中国农科院祁阳红壤站里的实验田依然一片绿意。60年多来,这个国家级重点野外观测实验站聚焦土壤这一长期、基础性问题,已拥有6个持续时间超过30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积累超过20000份土壤样品,超过5000份植株样品,160万个观测研究数据。这些数据已成为攻克南方红壤酸化难题、提高地力的金钥匙。

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强化耕地保护,是稳产丰产的关键所在。但据农业农村部“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显示,全国耕地一到三等耕地仅占31%,中低产田占比高达2/3以上,优质耕地资源十分紧缺。

有土斯有粮,瞄准耕地这个要害,中国科学家正信心满满,全力进发。2021年12月,国家耕地科学中心正式成立。依托在东北黑土地有机质提升、南方低产水稻土改良、南方红壤酸化防治、粮食作物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等领域的丰硕成果,科学中心将坚持团队作战,打破小而散的传统研发模式,以成建制的团队为任务攻关单元;坚持协同共享,构建纵向核心产业系统布局和横向关键共性技术集成支撑的创新联合体,服务“藏粮于地”战略,支撑解决“耕地要害问题”。

而于2020年底成立的国家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联盟,正围绕黑土地的保护与利用,凝聚院校、科研机构、市县农技农机推广部门、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单位的力量,带领农民切实把“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

点滴的科技进步背后是创新体系效能的提升。

杨雄年介绍,凝聚各方力量,共同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瓶颈问题,目前,这样的科技创新联盟我国已建成51个,其中,16个标杆联盟进入实体化运行。提升原始创新能力,42个综合性重点实验室、335个专业性重点实验室、269个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按规划实施,共同组成了农业学科群体系。江苏南京、山西太谷、四川成都、广东广州、湖北武汉等5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更成为“农业硅谷”和区域经济增长极。

粮食安全乃国之大者,曾衍德说:“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粮食安全总体有保障。也要看到,未来一个时期需求还将持续增长,抓粮食生产的劲头只能紧不能松。”因此,抓好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推动经营创新和机具创制创新,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确保粮食安全,将是这个五年我们的首要任务。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3.接2再举例,史湘云醉卧芍药裀那节极尽唯美浪漫,那份天真自由可不就是黛玉最推崇的魏晋风流;后面众人拈花名签,黛玉戏谑“不如把’夜深’(花睡去)改成’石凉’二字
  • 我的“人来消”长大了,那些你本来就拥有的很高级的风趣幽默,超高的情商以及真诚善良做什么都很认真负责的美好品质被越来越多的路人朋友看到认可,这是作为粉丝最幸福的事
  • ”“小声点儿,这孩子很多天没笑了,你别停啊”——刚睡醒的她闭眼含泪继续微笑:十八年了,我都忘了。AI线估计得调整了,咱们也不要偏科,热钱总要有个去处,其他咱们拿
  • 别再耽误时间啦,赶紧安排专业老师在线为你1对1辅导,助你轻松完成论文【会员活动】(ISC)² 北京分会线上活动欢迎您,还可获取CPE学分 #ISC2会员活动#
  • 我们弹十周年了 就是这么火!!
  • 现场看到实车给人的感觉没有粗放的感觉,昆仑巅峰版本并不只是加了一套外观套件,也有不少使用的配置,在车头就设计有两个拖车钩,既有实用性,也更具视觉冲击力。轮胎方面
  • 追星不是慕名而来,而是你在我低谷时拯救了我,成为我人生的一束光。我世界里的乌托邦▷♪♩♪遇见了一个遥不可及却很温柔的人,那我便只想靠近他。
  • 一直不知道发一点什么.这段时间有在间歇性的焦虑论文,也有在忙着处理毕业的团籍转接,还有处理很多很多自己的一些事情……▪️事情好像井然有序的进行,又杂乱无章的发生
  • 4. 我们充分理解每一位花生朋友都希望自己的爱与心意被看到、感受到,但接送机和递交信件并不是最好的途径。#天雁蜜语[超话]#和颂你什么时候安排二搭啊,实在不行
  • 我已经很用心的在过好自己的生活了,尽量充实自己,改变自己,但是我还是难过,只要我一想起来就如鲠在喉,原来释怀真的需要时间……… 1.2号在你家附近的那家咖啡厅
  • 瑞思迈家用呼吸机是目前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的高端家用呼吸机之一,具有如下优势:1. 高精度机身设计:瑞思迈家用呼吸机采用升级版医用电磁阀,呼吸平稳,减少气流噪音,在
  • #易烊千玺[超话]#虽然是学生党,但是周年不管能不能抢到票我都要弄到票去的,后续会追加以前我是一直没机会去周年举红,十周年终于有机会了 我不会错过而且会尽自己最
  • ‍ ᵕ̈ ᵕ̈ ᵕ̈ ᵕ̈ ᵕ̈ ᵕ̈ ᵕ̈明日五行属土①白色系..(吉色)+白色系..(吉色)②白色系..(吉色)+黃色系..(次吉)③白色系..
  • 潼南的这场趣味跑 好耍好看还“好吃”】高考结束的你,可以约上三五好友,来一场解压的放肆跑,告别过去也迎接未来;朝九晚五的你,可以带上小孩和父母,来场欢乐跑,跑完
  • 其实未必,这就要辩证的去思考了,我觉得当今捡漏儿,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想: 1-捡时间的“漏儿” 纵观所有顶级收藏家,它的系列都不是一代人所建立的,是个慢活儿,第
  • 而具体怎么做到呢,就是知觉,从后知后觉,到现知现觉,人的无名火起,大部分都是哪部分的自己没有被知觉到,人从没有自我,到确定自我,到发展自我,放弃自我,就是这样子
  • #小猪の碎碎念# 最近的一些碎片情绪稳定的时候感觉很幸福 幸福的时候感觉情绪比较稳定 总结:情绪稳定很重要明天开始上班 一直告诉自己 人不能什么都拥有 然后焦虑
  • 【手游碎碎念】考试递补失败,游戏竟然欧气爆棚[笑cry]这一期十连双黄蛋,上一期忘了几连也是双黄蛋(虽然角色重复了),但是接连几期都能抽到新角色超开心,是值得发
  • 与去年中国防长在“香会”发言一样,今年李尚福也就台湾、南海问题、中美关系等分别进行了阐述,不卑不亢,软中带硬,既有原则又态度真诚。对此,周波的感受非常强烈,他在
  • 布萊克校長真的非常布萊克,他還貢獻了全遊最幽默劇情,我複方湯劑他哈哈哈,還宣佈禮堂只能懸掛拉文克勞的旗幟。和尹姐逛了她们学校,去看了她的实验室和宿舍,走过了她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