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辆出租车“逆行”冲向火场…

人民日报
来源:匠心之城(ID:jxzc681)
https://t.cn/ESYecs4
灾难无情
人有情

最暖“的哥”

浓烟滚滚,白天瞬间变得阴暗。
夜幕降临,借着风力,
大火迅速由南窜往北。漫天的火势,逃命的人在其映衬下,如蚂蚁一般弱小。

这是4月17日,
发生在沈阳棋盘山的一场大火。

无情的大火正吞噬着,
这个离市区32公里远的地方,
而这里平时来往的公共交通屈指可数。

不远处的学校里,

6000多名师生正等着逃离,

学校却仅有10台通勤大巴车。

10辆车对数千名学生而言,

显得捉襟见肘。

眼看天色越来越黑,

手机没网没信号,

急急忙忙跑出来的人,

不知该如何逃离。

负责疏散的老师,

一边撤离学生一边着急,

却突然看见一辆辆打着双闪的出租车

井然有序往学校驶来。

所有“的哥”都说

“我们担心学校运力有限,

一听到消息就赶过来了,

一直在校门口等着。”

以往车辆稀少的校门口的森林路,

瞬间从一条景观路变成了爱心路。

  “孩子们,听我说,我们是沈阳市出租车爱心车队的,大家四个人组成一个大概方向,去任何地方都可以,今天免费搭乘,出租车都在等大家,不着急啊。”

从下午6点到晚上近11点,

近5个小时,300多辆出租车,

只要是沈阳市内,一律免费送达,

最忙碌的“的哥”跑了四五趟。

不为人知的是,

这场爱心车救援,

是“的哥”们自发组织的。

发起者之一杜江本是身体不好在家休息,

听到这消息后立刻在群里发消息,

本以为不会有太大反响,

却看到手机里不断地“收到”。

有的学生出来得急

没带现金,

他便把自己身上仅有的150元,

全给了学生。

这300多位师傅里,

有的本来在家照顾80多岁的老父亲,

有的刚跑了一天的夜班。

但他们每一个听到消息后,

第一时间就朝集合地去了。

送孩子们回家的路上,

他们连自己家人都来不及告知一声,

却一遍遍地叮嘱他们,

“到家给父母报声平安”。

有的学生拿出手机想给他们转账,

他们一个个拒绝了,

只说了一句,

“你们没事就好”。

就这短短4个小时的时间里,

整个校园6000多名师生,

全部安全撤离。

这个夜晚,他们不知道说了多少话。

从到达校门口,

到看着最后一拨学生被运走,

有的师傅嗓子早就哑了,

但看到每一个人安全离开,

他们笑得比谁都开心。

“手机没电了,没网没信号,

兜里还没有现金,特别担忧。”

一名女生说,

“结果出了校门看到有很多出租车在附近等着,

免费送我们,太暖心了。”

还有学生说,

听到司机师傅那句“孩子们,听我说”

一下子就红了眼眶。

而另一边,

很快火势蔓延到离医院只有一条马路。

而此时,院内有225名患者,

五分之一的病人年老体弱,

根本无法自己行动。

要转移这些病人,

只能让人背着、抱着或者抬担架,

好一些的也需要有人搀扶着。

最近的公交车看到后,

马上组织了一支应急车队去往医院,

在过去的路上,

师傅们从自己微薄的薪资中,

凑了2000余元物资一并带去。

为了帮这些病人赶紧撤离,

他们不仅当司机,

更当拐杖,当轮椅。

从下午五点一直到晚上八点,

所有的病人全部从楼下撤离。

而就在这三个小时里,

他们的背几乎都没有挺直过。

当把所有病人送达指定医院,

已是凌晨。

没有一个师傅说一声累,

安顿好病人后,

他们又纷纷消失在夜色里。

在这里,无数人伸出援手

在这里,无数的爱心凝聚

抚顺一旅游客运公司,

急调几十辆通勤班车,

帮助辽宁何氏医学院师生撤离;

千余名民警到达预定的岗位,

挨家挨户通知紧急疏散附近村民;

火灾附近的危险区域有两所养老院,

一共300多名老人需要迅速转移。

“就是背着、抬着,

也得赶紧将老人们安置在安全地带。”

民警们用了不到20分钟,

将老人们全部转移到安全区域。

其中近百名老人,

是民警们一个个背出现场的。

因为他们,山脚下16690人安全撤离。

这个夜晚,

爱的光亮比火光更旺。

这个夜晚,

一群人,温暖了一座城。

大多数的他们,

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

也没人知道他们有多辛苦,

但他们在危难面前,

全都出去帮人一把。

灾难无情人有情,

也许这就是我们对这个世界,

依然爱着的理由。

然而,救援并没有就此停止。

还有数千名救火队员,

前仆后继地往火场奔去。

他们有的不过20出头,

有的初为人父。

一晚上过去了,火势仍在继续,

仍有不断的消防车前往灾区。

饭店老板娘只说了一句,

“赶紧做饭,有多少做多少”。

一整晚,一千多份盒饭,

一百多箱水。

每小时派发一次的面包,

更有不知名的群众不停地,

往餐厅送食材。

你们在前方保我们平安,

那我们就在后面管你们温饱。

让所有人欣慰的是,

这次火灾,

包括消防官兵在内的所有人,

无一伤亡。

每一次灾难,

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场无情考验,

人类的本能让我们害怕恐惧,

但每一次面对灾难,

总会有人逆向而行。

苗木人必须掌握的技术之苗木造型技法

造型苗属于精品苗木的一种,在当前绿化应用中比较广泛,而且前景也非常不错。
造型苗对造型方法和技巧的要求很高,如果没有一点本领是做不好造型苗的。
衡量景观造型树的标准主要是树种、树龄和树相,其中,树种的选择是景观造型树的基础。
景观树最后能不能成景,首先要看树种选的对不对。用来做造型的苗子,一般都是生长缓慢,耐修剪,寿命长,叶片细密翠绿的树种,选好树种之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做造型。
给树种做造型是有方法和技巧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在景观树造型方面比较常用的几种方法。

修剪法
修剪法是给苗木做造型中最为常见的方法,也是所有苗木造型中不可缺少的操作。这种操作通常要配合其他造型方法加以运用。
修剪主要是按照设计好的造型,对植物进行轮廓构造,通过疏枝、剪除病虫枝等步骤来改变树势,让苗木按照目标去生长。
这种方法可以运用于大叶黄杨球、小叶女贞球、金叶女贞球、小叶白蜡球等球形造型,龙爪槐伞形造型及一些动物造型等。

缠绕法
缠绕法主要适用于丛生苗做造型。这种方法是指随着丛生小苗枝条的生长,将其编织成花柱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较为简单,成景效果快,而且成景之后的花柱非常壮观,其可适用于三角梅、冬青、枸杞、金银花等多种藤本或小灌木苗木的柱形造型。

弯干法
弯干法主要是为了改变树干的生长,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树干弯曲,达到独特的造型效果。使用这种方法时,需要用干钳对主干进行弯曲,具体做法是:先在弯曲弧面的外缘衬上一条麻筋,然后用麻皮将树干弯曲的部分紧紧缠绕起来,以增强树干的韧度,防止树干因为弯曲而劈裂折断。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利用主干做造型的造型景观。

模具法
在公园小区等场所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动物或生活器具类的造型植物,这种造型就是用模具法做出来的。
模具法主要是利用棕绳和金属丝蟠扎、钢筋做成形体框架,然后在框架下栽植、捆绑、布设苗木,从而形成独特有趣的造型植物,像龙柏、三角梅都可以培育成动物形、仿建筑形、花瓶形等造型。
绑扎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绑扎让一些乔灌木按照塔形、云片形等造型生长。一般当造型完成之后,要把绑扎用的金属丝拆除,之后定期修剪保持造型。
单干圆头法
单干圆头法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好树干,当树干长到一定的高度和粗度之后,进行修剪,修剪一般在初春发芽后,留下长势均匀、角度适宜的主枝3-5个,然后将下部无用枝剪掉,第二年冬剪时,将主枝在25-35厘米处短截,促使苗木二次分枝,这样既能培养出单干圆头造型树了。

【厉害了我的城!今天《人民日报》为重庆旅游打call 快来顶起! 】
#重庆旅游#
立体的环绕阶梯,溢彩的镜面屋顶,强烈的视觉冲击感扑面而来。

这是今年1月落地重庆的钟书阁书店。因设计仿照山城地势,书店开业仅半月,客流量便突破20万人次,一到周末往往就排长队。

像钟书阁这样的走红景点,正在重庆旅游市场绽放异彩:洪崖洞,依山而建的川渝民居,夜晚在灯光的映照下如梦如幻;李子坝,轻轨从大楼底部穿过,如同科幻电影中的奇妙穿越;长江索道,连接渝中半岛与“重庆外滩”南滨路,演绎江上“凌波微步”……

山水之城独特的地形地貌,加之麻辣鲜香的美食诱惑,在网络人气助推下,诸多景点带动重庆旅游热。2019年春节黄金周,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4700多万人次。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但重庆人除了满心欢喜,更有冷思考:如何避免昙花一现,让热门景点可持续?

“打卡”之地

客流猛涨,自媒体刷屏,“有些线路不包含这些景点,游客就会问,怎么不带我们去看洪崖洞、轻轨穿楼?”

重庆眼下哪些景点最火?“洪崖洞、李子坝轻轨穿楼。”已有4年带团经验的导游赵维立快言快语,“有些线路不包含这些景点,游客就会问,怎么不带我们去看洪崖洞、轻轨穿楼?”

“2016年接待游客1万多人次,2018年达到4万人次,确实沾了网络效应的光。”重庆如臆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地联部经理彭兴敏介绍,旺季一天要接待10多个旅行团,甚至凌晨1点还有游客电话咨询“网红”旅游线路。

一手打造洪崖洞景点的何永智,被网友称为“洞主”,回想洪崖洞的爆红,她至今都有些惊讶。

自2006年开放,洪崖洞前10年基本处于亏本状态,为了维持运转,何永智甚至不得不卖掉近四成商铺的产权。从2017年开始,洪崖洞突然火了!何永智回忆,上万游客涌入拍照、拍视频,一旁的千厮门大桥被迫限流,景区门口的沧白路、滨江路都被人流堵塞,“这种情况以前从未有过。”

从“黯然消退”到“再立潮头”,重庆市索道客运有限公司总经理孔德兰见证了13年来长江索道的转变。始建于1987年的长江索道,曾是重庆沿江两岸居民出行的重要工具,有着“万里长江第一条空中走廊”和“山城空中公共汽车”之称。

随着城市交通发展,长江索道逐渐退出舞台,年均客流量只有60万人次,年亏损1000多万元。转型旅游之后,2015年长江索道观光客达224万人次。目前,长江索道每年接待游客达400万人次,客流量在全市收费景点中排名第一,单日最高峰逾2万人次。

轨道交通李子坝站站长朱然调入站点没几天,就见识了一场客流大高峰。2018年10月3日,李子坝站单日游客量达到5万多人次,创下该站最高纪录。尽管曾在轨道中心枢纽站工作过,朱然还是被吓了一跳。2018年,李子坝站日均客流量逾1.9万人次。“对于一个并非中转站和交通枢纽的常规站点,这样的客流量非常大。”

鹅岭二厂文创公园,是由闲置的重庆印制二厂老厂房改造而来,因为多部电影在此取景,已然成为新晋“网红”。“开园一年,日均人流量1.2万人次,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厂长”周迓昕告诉记者,打造鹅岭二厂文创公园的初衷,是在城区为文艺青年找一片独特的体验之地,不承想成了游客的“打卡”胜地。

魁星楼天桥、磁器口古镇、枇杷园火锅、黄桷湾立交……这些以前并不算火爆的地方,也在网络人气助推下迅速走红,成为众多网友来重庆必到的“打卡”之地。

激活之因

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别的游览体验,不断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叠加催生“化学效应”,爆红并非偶然

重庆的这些景点怎么就爆红了呢?

“在别的地方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景观,很神奇。”“感觉就是不一样,很奇特。”这样的评价,在一些自媒体上持续刷屏。

“洪崖洞的白天和夜晚,景色完全不同。”见到刘洪时,他正在跟同事“讲解”。来自贵州的他,已经是第四次到重庆了,每次都要来洪崖洞看看。

“独特”“不可复制”,采访中这两个词屡被提及。

在土生土长的重庆人何永智眼里,重庆山多水多,洪崖洞一面靠山,一面临江,巴渝特色的吊脚楼随坡就势而建,对面江北嘴高楼林立,旁边千厮门大桥横跨两岸,“吊脚楼、大江、大桥、灯光,这些要素组成的构图,不可复制。”

何永智强调的不可复制性,在赵维立口中变成了“独树一帜”:很多游客以前印象中的重庆,就是山城、火锅、“棒棒军”(街头临时搬运工),但在一些社交媒体上看重庆,却是传统与现代齐头并进,加上独特的地形地貌、山水景观,显得很新奇,不止在全国,在全世界也不多见。

李子坝轻轨站的走红,更让人意想不到。北京游客卢艳认为,轻轨穿楼,从字面上来看就很特别,不仅反映出重庆独特的地形地貌,也折射出重庆人的敢想敢做。

在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罗兹柏看来,作为一座江山之城,重庆具有“网红”的因子,以前它的特殊性未被外界充分认知,只是现在被激活了。

而将这些因子激活的正是社交媒体。“这些走红景点并不是传统的景点,它们更多的是一些生活场景,比如索道和轻轨。在社交媒体上,它们恰好实现了生活性和体验性的结合,这容易在年轻人中形成自传播。”罗兹柏的观点与一组数据吻合:根据一家机构对来渝游客的大数据“画像”,“80后”“90后”成为来渝“打卡”主力,占到来渝游客总数的65.69%。

快速走红的背后,也有一些景点的自身努力——一项项革新措施,慢慢“煲”出了重庆味道。孔德兰认为,走红景点很多是“现象级”。经历过转型阵痛的长江索道,能产生如今的“化学效应”,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并不仅仅是“发几个网络小视频”那么简单。

“景点爆红并不是偶然。”渝中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李霞认为,这主要得益于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别的游览体验,不断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

成名之困

游客爆棚,让人有点措手不及,旅游业问题随之出现

2018年5月1日,何永智一早准备到洪崖洞的办公室上班,但她很快发现自己根本到达不了。从工作人员发来的照片里,她看到人流挤满了消防通道,景区电梯被挤得丧失了运载能力,游客只能步行爬楼。这个见惯了商场大风大浪的女强人,突然感到紧张:万一发生踩踏怎么办?

同样紧张的还有政府部门。2018年“十一”黄金周,洪崖洞游客暴增,交通成了最大的问题。交通管理部门人手不够,渝中区政府便抽调其他部门的人上街增援,疏导交通。时任区文化旅游委副主任郭玉林回忆起当时的情况,仍心有余悸,“10月3日那天,景区爆满,数以万计的游客挤在洪崖洞旁的千厮门大桥和沧白路上,不仅造成交通瘫痪,而且潜藏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一些市民的正常通勤也受到影响。居住在洪崖洞附近的韩佳乐,过千厮门大桥到江北嘴上班,正常情况下仅需15分钟车程,遇到游客上桥引发堵车,一个多小时也到不了单位。

山城地形地貌复杂,缺乏必要的路标指引,让很多游客的“打卡”之旅变得困难重重。来自上海的“80后”游客小静和同伴就曾为找一个轨道出入口在原地兜转:“导航明明显示只有50米,可就是找不到,后来才知道,要先上台阶再左转。加上轨道标识并不显眼,不是本地人很难找到。”

在赵维立看来,尽管“网红”效应带火了旅游市场,但随着问题相继涌现,作为本地人的他有时也会感到有些丢人。“比如索道门口的票贩子,明明购票很方便,但他们在门口误导游客甚至宰客,影响了重庆的形象。”

“网红”效应催生的城市民宿业态,也时常令当地居民和管理部门措手不及。曾有媒体报道,重庆某小区内冒出300多家非法民宿,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最终被全面关停整治。

“因为喜欢在重庆拍摄的一部电影,这里有我想找的那种感觉,所以就来了。”海南游客曾静这样描述鹅岭二厂文创公园带给自己的感受。可这种感觉正被喧嚣慢慢吞噬。打造二厂文创公园时,为体现先锋潮流,大到园区规划,小到一根钢结构柱子,专业设计团队都绞尽脑汁。“每处细节都集合了功能、审美等因素。”然而让周迓昕沮丧的是,这些饱含设计师心血的设计,在很多游客眼中,只不过是为显示自己“到此一游”的拍照道具。

还有一些商家,为避免被游客过多打扰,正制造出一些“阻隔感”。“园区有一家不错的器物店,为了防止游客涌入造成器物破碎损失,店主索性长期挂着门帘。”周迓昕说。

行走在园区内,记者也发现,一些特色餐饮和茶品店在门口挂出了“谢绝拍照”的提示,一家茶室门口摆放的“请品茶再参观”的提示牌十分醒目。

管理之变

怎样给游客留下好的体验?从打造观景平台到上线智能分流系统,政府、景点管理者用力答好考题

“洪崖洞仅仅是晚上的洪崖洞”“拍照的多过看书的”“排队两小时,体验5分钟”……自媒体刷屏在带来游客大军的同时,也在网上留下了毁誉参半的评价。

游客来了,怎样给他们留下好的体验?摆在政府、景点管理者面前的,是一道亟待回答的考题。

“来了来了!”一列轻轨开过,观景平台上的游客发出一阵欢呼。随即,一排排手机或相机迅速被举起,游客拍下姿态各异的靓照。“这里拍照角度好,还能看到美丽的江景,很值!”在李子坝观景平台,来自安徽的“90后”游客舒豆一连拍了好几张轻轨穿楼照片。

这个去年8月亮相的观景平台,正是由“网红”景点催生而来。“以前马路边站满了拍照的游客,车辆鸣笛声不断,还有一些游客到马路中间‘闪拍’,很不安全。”渝中区文旅委相关人员多次到站点调研,决定做一个专门的平台给游客观景拍照。

2018年5月启动设计,3个月后占地1500平方米的观景平台投入使用,有旅游大巴落客区、拍摄广场平台区、玻璃栈桥观景区和步行通道,其中拍摄停留区域达840平方米。大气实用之外,还依据“黄金三角”摄影构图原则标注了最佳的拍摄地点——拍摄位置与轨道入口形成33度夹角。

“我们还完善了周边配套设施,对站楼前的岩之魂雕塑进行清洗上色,在周边山体裸露处种植三角梅等植物,让游客能同时看到山、花、江三景交融,感受红岩精神传承。”李霞说。

在节假日,渝中区在智慧旅游后台管理系统开启“人流分布及热力图”。以洪崖洞为例,在这张图上,核心地区、外围地区、周边地区分别以不同字母标注,通过24小时不间断高清监控摄像头,各个地区的人流分布会显示成不同颜色。人流密度大的区域会呈现出红色,工作人员将根据实际情况启动应急预案。

“有些环境细节不注意,再好的景色也会被毁。”2017年,李霞和同事来到洪崖洞,地面随处可见游客丢弃的快餐盒和矿泉水瓶,有时还会闻到下水道散发出来的臭味。随后,渝中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如今,洪崖洞保洁人员增加三成;定期清理下水道垃圾;景区瀑布的循环水定期更换……

长长的队伍,时常让孔德兰感到头疼。2018年中秋节期间,长江索道智能分流系统上线,游客实名购票及取号后,按号段分时段乘坐索道。“通过智能分流,游客可根据时间自主安排行程,减少原地等候时间。”孔德兰说,索道公司还联合交巡警及旅游执法部门,严厉打击周边票贩子。

虽然还未做好准备就成了“网红”,周迓昕对未来的规划却很清晰:显眼门店经营美食、手工文创,以满足“到此一游”游客的需求;一些安静的“惊喜”则被“藏匿”在高楼层门店,以满足特定人群的需求。

进退之思

让走红景点可持续,某种程度上是一场扩大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新战役

蜂拥而至的游客,并没有给所有旅游从业者带来期望之中的收益。

李子坝轻轨站楼下,随着游客增加,原来的汽车修理铺变成了便利店和火锅店。但便利店老板很快发现生意并不好做,“游客照完相就走了,没多少消费。”

对游客而言,景区商品较为单一是不愿消费的重要原因。“这里大部分商店都在卖火锅底料和麻花,比较单一,档次也不高。”在洪崖洞,江苏游客潘栋的购买意愿不强。

比商品单一更严重的是缺少文化内涵。潘栋看完磁器口景区之后,感觉“也就那么回事”,还好奇“这里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来”。

高人气并没有带来想象中的财气。一组数据显示,来渝游客量虽高,但人均消费低于济南、杭州、南京等地,与邻近的成都也有不小差距。游客人均消费不高,成为重庆旅游业的一块短板。

“眼球经济虽然拉动了餐饮和住宿产业,但如果缺乏更深入的内涵、文化的魅力,久而久之可能会产生审美疲劳。” 罗兹柏建议,梳理“网红”景点背后故事、挖掘城市文化内涵,由个别点达到一个系列、类别,实现全域旅游引导,增强旅游者的体验度和美誉度,方为长久之计。

在政府部门看来,让走红景点可持续,某种程度上是一场扩大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战役。

来源:人民网 https://t.cn/EaBTj3J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范丞丞表演失利落泪 范冰冰:菜被偷了还可以再种
  • 橘子皮秒开指纹锁,你的手机安全吗?
  • 韦德无限期离队,欠JR一个道歉,老詹暴砍四双!
  • 丈夫把妻落加油站,妻子上个厕所出来车就不见了,还不记得丈夫电话!
  • 中国速度!苏炳添6秒55柏林取开门红
  • 月全食将现身天宇
  • 细思极恐!橘子皮秒开指纹锁,支付宝支付都可以?
  • 韩国消防部门回应大火:已致41人死亡 人数可能继续上升|火场逃生有诀窍 铭记心中很重要
  • 火车站刷脸通道
  • 萨达姆曾写“霸道总裁”言情小说,被吐槽“完全是垃圾”
  • 新浪微博被约谈,热搜榜下线整改;微信团队今年阳光普照奖,每人一台顶配版iPhoneX | 早报
  • 做好准备!2018年一大波消费红利正向你涌来
  • 吓尿|高速路惊现幽灵车【今日热点】
  • “超级蓝色血月”将上演 NASA公布路径图及观测时间
  • 科学家发现长寿新规律:饭量减1/3,多活20年!
  • 一块橘子皮秒开指纹锁!还有多少功能只是“看似”安全?
  • 韩国大火为何伤亡惨重?消防部门回应:建筑易燃,出口过窄
  • 火车站启用刷脸通道
  • 飞机厕所抽烟被罚?具体是怎样的
  • 茅侃侃家中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