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节日# 慈航真人,道、佛共尊的神仙

道教很多宫观中都供奉有慈航道人,其慈心普度的形象深得广大信众的尊崇。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人分不清楚慈航道人和观音菩萨的区别,甚至对这位祖师究竟是男身还是女身的争议也很大。那么,真实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道教、佛教在中国都有悠久的历史,二教长期共存、互相影响又互相渗透,这是中国宗教的特色,在这种包容性很大的宗教文化氛围中,出现了道、佛共尊的双栖神仙,我们熟悉的观世音就是其中的这样一位神灵,她在道、佛二教中香火鼎盛,信众朝夕朝拜。道教尊称为:慈航真人观世音;佛教尊称为:观世音菩萨。

据《太上碧落洞天慈航灵感度世宝忏》说:

心印菩提,玄释本皆无异;真空妙有,佛仙实亦同源。悬牟尼之宝珠,凝从神气;炼金丹而证果,得自虚无。体不外乎身心,理同归于性命。然而一人兼备,千古为难,故由佛而玄,则推斗帝,由玄而佛,端重慈航。缅惟,圆通自在天尊,救苦观音大士。《心经》一卷,开万年观法之宗;法界三千,辉七宝莲台之座。神通莫测,功德难名。

以上为道经对慈航信仰的记载,称其“一人兼备,千古为难”。同时也可以看出,慈航道人在玄门弟子中有着巨大的号召力,而且在普通信众的心目中亦有着深刻的影响。在《楞严经·耳根圆通章》谓“菩萨自述”,说:往昔恒河沙劫前,师事观世音如来,以闻思修,入于正定,观世音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

玄、释本皆无异”,即观世音为道、佛二教共尊之神灵,不分彼此。但道教对慈航的信仰由来已久,和佛教对观音的崇拜并非继承关系。慈航道人在道门中是道祖元始天尊的十二大弟子之一,而据《楞严经》得知,她在佛教中亦是佛陀如来的衣钵继承者。由此,才形成了道教与佛教共同尊奉的现状。

慈航真人观世音之圣纪源流,也是众说纷纭。中国最早的慈航形象为端重慈航,英俊潇洒,是个男子形象。隋唐初期,演变为眉目清秀,樱桃小口,成为一个天衣斜披、慈祥典雅的女儿相貌。据《历代神仙通鉴》记载:普陀落伽岩潮音洞中有一女真,相传商王时修道于此,已得神通三昧,发愿要度世间男子女人。常以丹药及甘露水济人,南海人称之曰慈航真人。

道教最早信仰的慈航形象是男身,究其源者,为太上弟子也!号慈航真人观世音。为何《通鉴》记载是女真?诗曰:黄河恶阵按三才,此劫神仙尽受灾。九九曲中藏造化,三三湾内隐风雷。漫言阆苑修真客,谁道灵台结圣胎。遇此总教重换骨,方知左道不堪媒(见《封神》)。慈航真人等十二门人都被困黄河阵,闭了天门,失了道果,道行退了几劫,从此慈航真人脱胎换骨,化为女儿相貌。这首诗给我们解释了为何是女真的回答,因此她在普陀落伽岩潮音洞,又以女子之身证道。从这段记述中,也足以见得文学作品与宗教信仰之间相互渗透的关系。

慈航道人来源于道教有两种说法:

其一即前文所言,据《历代神仙通鉴》卷记载:普陀落伽岩潮音洞中有一女真,相传商王时修道于此,已得神通三昧,发愿欲普度世间男女。尝以丹药及甘露水济人,南海人称之曰慈航大士。

其二据李善注引《灵宝经》曰:禅黎世界庄王有女,字姓音,生仍不言。年至四岁,王怪之,乃弃于南浮桑之阿空山之中。女无粮,常日咽气,引月服精,自然充饱。忽与神人会于丹陵之舍,柏林之下。姓音右手题赤石之上。语姓音:汝虽不能言,可忆此文也。遣朱宫灵童,下教姓音治病之术,授其采书入字之音。于是能言。后从山出,还在国中。国中大枯旱,地下生火,人民焦燎,死者过半。穿地取水,百丈无泉。王郄惧。女显其真,为王仰啸,天降洪水,至十丈。于是化形隐景而去。

依照道教的说法,慈航道人乃是原原本本的女身,依照《历代神仙通鉴》来说慈航道人商朝得道;而根据佛教的典籍记载,观世音则是从一开始就是男人身修行的,传入中国后观世音才逐渐变成女身。

另据《曲洧旧闻》、《观音得道》、《观世音菩萨传略》等记载,观音是兴林国妙庄王的女儿三公主——妙善仙姑。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说:(妙)善,坐普陀岩,九载功成,割手目以救父病,持壶甘露,以生万民。左善才为之普照,右龙女为之广德。感一家骨肉为之修行,普升天界。玉帝见其福力遍大千,神应通三界,遂从老君妙乐之奏,封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南无灵感,观世音菩萨,赐莲花宝座,为南海普陀岩之主。

老君保举,玉帝敕封,妙善仙姑才为南海普陀岩之主。通过上文看,我国慈航信仰的历史演变曾受到三教合一思想的渲染,这种宗教义理融合的思想,全部集结在慈航信仰上,并发展到了淋漓尽致的境界。

我们用今天的眼光看,如果再说慈航是佛教的又或观音是道教的,都不科学,更不尊重历史发展规律,慈航是道、佛共同崇拜的中国神明。供奉慈航的道场福地很多,有道教的仙山宫观,亦有佛教的佛寺古刹,不能说供奉慈航或观音的庙宇就归某教所有。在道教科仪“观音正朝”的请圣部分,将道家的三清玉皇、儒家的至圣先师、释家的世尊菩萨,一同请来,爇香供养。统观全篇内容,三教合一的思想,仍为主旨,这也是最符合百姓信仰需求的现实结果。 https://t.cn/RZO5hNq

口臭口热口疮,一张方子横扫!治小毛病,也需大智慧,请体会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口臭三联征。

啥叫口臭三联征啊?这是我自己起的名字,主要症状就包括三个:口臭,口里冒热气,口腔溃疡此起彼伏。

这三件事儿,同时发生在一个人身上,我跟你讲,那叫一个难受!

我给你说个真人真事儿吧。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年27岁,医案记载姓颜。

这个人,反反复复发作口腔溃疡,已经两年之久。各种方法都有尝试,效果不好。

最近这两天,刚刚愈合不久的口疮再次发作,而且疼痛异常。吃饭或者说话的时候,都感觉到很疼。另外,口中干渴,感觉从嘴巴里往外呼呼冒热气,而且口臭异常。他尝试过,朝手心呼一口气,再贴近鼻子一闻,好家伙,臭秽难忍。

这怎么办呢?既然毛病都两年未愈了,患者决定看中医,彻底把它根除了。

找谁呢?是我国首届国医大师称号获得者,马惠卿、章次公的高足,中医临床家朱良春。

当然了,就诊的当时,朱师在杏林的声望,还远不及后来的高。因为此案的初诊时间很早,是1977年的4月14日。

刻诊,见患者脉象弦滑、舌质红,舌苔薄黄,嘴巴里头有口腔溃疡4块。

在了解到患者的情况以后,朱师很快就开出一张方子。但见——

生石膏24克,生地15克,决明子12克,知母9克,怀牛膝9克,淡竹叶20片,大黄6克,甘草4克,一共是5剂,水煎服。

与此同时,朱师还嘱咐患者用一个外治法。这就是,用吴茱萸20克,研成细末,每次取4克,调成糊状,晚上的时候用纱布涂贴在两侧足心的涌泉穴上。到二天早晨摘下去,入睡时再贴上。这方法,要连用3天。

结果如何?患者用药以后,口疮很快就愈合了,而且口臭口热之感大大缓解。他自我感觉,嘴里头不那么“呼呼冒火”了。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我挑选其中主要的细节,为你解读如许。

其实,这个患者的问题,在于胃阴亏耗,胃火上熏。

什么意思啊?明摆着——我们的嘴巴,连着脾胃。胃里有火,会很自然地反应到我们的嘴巴里来。这就好比自然界的火,总是往上窜一样。胃火一窜,就烧到嘴巴里。

胃火一烧,就会伤及我们的胃阴。胃阴虚,患者就会口干欲饮。胃火熏灼,我们嘴巴里就容易冒热气。胃热熏腐之下,我们就有口臭。口腔黏膜为热邪灼伤,所以总是出现口腔溃疡,怎么弄也弄不好。

另外,你再看患者的舌脉,舌红,苔薄黄,脉象弦滑,这些也都在提示我们,患者阴虚有热。

既然是胃阴亏耗,胃火上熏,那要想治疗,就直接清胃热、养胃阴呗!

我们看看当时朱良春前辈是怎么拟方的——

生石膏24克,生地15克,决明子12克,知母9克,怀牛膝9克,淡竹叶20片,大黄6克,甘草4克。

其中的生石膏,清胃热。决明子,清肝热。大黄,泄阳明大肠之热。竹叶利尿,令热邪从小便而出。总而言之,四味药,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帮助患者去火。当然,其中以生石膏最为主要。

此外,还要滋阴。怎么滋阴呢?生地、知母,这两味药可以滋阴,兼具清热之能。其中生地主滋养肾阴和心阴。知母主滋养肺胃之阴。

牛膝一味,可以引热下行,辅助降火。

如此一来,患者的主要问题,就都得到解决了。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吴茱萸研成细粉,外敷涌泉穴的做法。这个目的在于引火归元。

我把这个小医案给你说说,目的是让你明白,中医高手是怎么应对口热、口臭、口腔溃疡这个事儿的。

其实,类似这样的毛病,我们生活中是十分多见的。比如说文老师我本人,在青春年少的时候,就常常有此类困扰。还有的人,喜欢辛辣饮食,餐餐不离肉,烧烤不离手,时间长了,也会有此类毛病。当然,这里头,也和天生体质有关系。总而言之,胃阴不足、胃热蕴积,这是当代人在饮食失衡状态下,容易出现的问题。体现出来,就是口热、口臭、口疮。

对此,上文中朱师的配伍,可以说为我们树立了不错的样板。专业读者,不妨临摹研究。非专业读者,您也可以抄录下来,将来有机会,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我觉得,它是很有实用价值的。

当然了,我们自己在平时,务必科学对待饮食。我个人的看法是,千万别吃得太香、太辣。肥甘厚味,适可而止。清淡饮食,才是根本。我们中国人讲究中庸。同样的,我们的身体,也要讲究平和、中庸、不寒不热。既然如此,你为啥非得把自己吃出火来呢?那不是违背规律的事儿吗?

凡夫入道之方便,诸宗究竟之归宿-广赞净土法门-印祖文钞菁华录白话译注

凡夫入道之方便,诸宗究竟之归宿

字号 


原文:

14.迨至众生机[1]尽,如来应息,而大悲利生,终无有尽。由是诸大弟子,分布舍利,结集经藏,俾遍界以流通,冀普沾乎法润。及至东汉,大教始来,但由风气未开,故唯在北方流通。至孙吴[2]赤乌四年,康僧会[3]尊者,特开化建业,蒙如来舍利降临,致孙权极生信仰,遂修寺建塔,以宏法化;此法被南方之始也。至晋而遍布高丽、日本、缅甸、安南、西藏、蒙古诸国。自兹以后,蒸蒸日上。至唐而诸宗悉备,可谓极盛。天台、贤首、慈恩,以宏教;临济、曹洞、沩仰、云门、法眼,以宏宗;南山,则严净毗尼[4];莲宗,则专修净土。如各部之分司其职,犹六根之互相为用。良以教为佛语,宗为佛心,律为佛行。心语行三,决难分属;约其专主,且立此名。唯净土一法,始则为凡夫入道之方便,实则是诸宗究竟之归宿。以故将堕阿鼻者,得预末品;证齐诸佛者,尚期往生。如来在世,千机并育,万派朝宗;佛灭度后,宏法大士,各宏一法,以期一门深入,诸法咸通耳。譬如帝网千珠[5],珠珠各不相混。而一珠遍入千珠,千珠悉摄一珠。参而不杂,离而不分。泥迹者,谓一切法,法法各别。善会者,则一切法,法法圆通。如城四门,随近者入;门虽不同,入则无异。若知此意,岂但诸佛诸祖所说甚深谛理,为归真达本、明心见性之法。即尽世间所有一切阴入处界大等,一一皆是归真达本、明心见性之法。又复一一皆即是真、是本,是心、是性也。以故《楞严》以五阴[6]、六入[7]、十二处[8]、十八界[9]、七大[10],皆为如来藏妙真如性也。〖如来藏妙真如性,含育生佛,包括空有;世出世间,无有一法能出其外,不在其中。见正编复海曙师书。〗 由是言之,无一法非佛法,亦无一人非佛也。无奈众生,珠在衣里,了不觉知;怀宝循乞,枉受穷困。以如来心,作众生业;以解脱法,受轮回苦,可不哀哉?(文钞正编)上海佛学编辑社缘起

白话译文:

14.等到众生机缘已尽,释迦如来应化世间的使命就完成了,可佛陀大慈大悲利益众生之心,始终是没有尽头的。因此各大弟子,分布舍利,集结经藏,目的是要普及佛教,希望把佛法甘露遍洒一切众生。直到东汉时期,大教才开始来到中国,但由于学佛的风气还没有形成,所以当时只在北方流通。到了孙吴赤乌四年,康僧会尊者,特地去建业教化众生,得到如来舍利降临的感应,引起孙权虔诚信仰佛教,于是就修寺建塔,以弘法利生。这是佛法传播南方的开始。至晋朝时佛法已经遍布高丽、日本、缅甸、安南等各国和地区了。自此以后,蒸蒸日上。至唐朝时佛教各大宗派在中国都已经齐备了,可以说到了极盛时代。天台、贤首、慈恩,以弘教;临济、曹洞、沩仰、云门、法眼,以弘宗;南山、则严净毗尼;莲宗,则专修净土。各宗各司其职,如六根各有所用,又不能分割。因为以教为佛语,宗为佛心,律为佛行。心、语、行三个,是绝对难以分割的;主要是因为他们修学的重点不一样,故暂且立这样一个名。只有净土这个法门,一开始就是为了凡夫入道的方便而设立的,但它实际上也是诸宗最后的归宿。因此将要堕落阿鼻地狱的人,还能够证得末品;而证到与诸佛平等的圣者,也还要求往生。如来在世的时候,千机并育,万派归宗。佛灭度以后,弘法大士,各弘一法,希望一门深入,诸法相通。譬如帝网千珠,珠珠各不相混,而一珠遍入千珠,千珠又能并入一珠,参差却不杂乱,分离却又圆融。拘于表象的人,看待一切法,法法各不相同;善于体会本质的人,看一切法,法法都是融通。如城有四门,不管远近都可以进入,门虽不同,入了城就没有差别了。如果懂得了这个道理,则不但诸佛诸祖所说很深的真谛和道理,是归真达本、明心见性的法,就是尽世间所有一切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等,也无一不是归真达本、明心见性的法。一一都是真,是本,是心,是性。因此《楞严》将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都视为如来藏妙真如性(如来藏妙真如性,含育生佛,包括空有,世出世间,无有一法能出其外,不在其中。见文钞正编复海曙师书)。如此说来,无一法不是佛法,也无一人不是佛。无奈众生,犹如宝珠就缝藏在自己的衣服里,却一点也不知道;身上藏着宝贝却还在四处乞讨,冤枉遭受穷困的命运。用如来的心,造作众生的业,对世出世间一切原本就清静寂灭的万法妄加分别,枉受轮回之苦,难道不悲哀吗?

注释:

1、机:根机。众生之根机具有接受佛菩萨等教化之因缘,称为机缘;凡说法教化皆以根机之纯熟为缘而起。

2、孙吴:即三国时期孙权统治下的吴国。

3、唐僧会:(?-280)三国时代译经僧。祖籍康居,世居天竺,后因其父行商而移居交趾(越南北部)。后出家,精进修学,对三藏、六典、天文、图纬诸学无不精通。公元247年,开始在江南建寺弘法。

4、毗尼:律藏的梵名。《楞严经》曰:“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即严持戒律。

5、帝网千珠:帝释悬宝珠网以装饰宫殿,这些宝珠的光明互相辉映,一珠现一切珠影,一切珠尽现一珠之中,各各如是,重重影现。

6、五阴:即五蕴,蕴是积集之意,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一、色,是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它包括了五根、五境,及法外所摄色;二、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根境相触,而生起苦、乐、舍(非苦非乐)等感受的心理作用;三、想,就是想像,依受而生起对事物的想像,或作取舍迎拒的抉择;四、行,就是意志和行为,依想像取舍而生起善恶行为的心理;五、识,就是了别与认识,由心识了别所缘所对的境界。此五蕴中,前一种属于物质,后四种属于精神,乃是构成人身的五大要素。

7、六入:六根入六尘,叫做“六入”,即: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六入是六根的别名,入是涉入之义,谓根境互相涉入。

8、十二处:六根加六尘,合称为十二处。处是出生之义,由六根六尘出生六识。则六根、六尘、六识便合成十八界。

9、十八界:合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六识,名为“十八界”。此中因根对尘,中间发识以了别境界,如眼根为能发,眼识为所发,色尘为助发。眼根如是,余根可类推。每一根的根境识,必须同时具备,才会发生作用。

10、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地水火风是四大,空即虚空的本性,见即眼根的见性,识即八识。因为以上七大周遍于法界,所以叫做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郑观中原# 【冬游月山寺 感受千年古刹的独特魅力】寻一处净土,收获片刻安宁,红墙灰瓦,皆是空山心意静古刹与松柏相依相伴,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这,便是千年古刹
  • 评选五月告别澳门和七月在家旅游为我去年最快乐的日子 想选两张配图结果在澳门的照片看起来也就快乐一般话 在家的快乐是实在的 好看的天好吃的饭和随意的出行 穿拖鞋
  • 对我来说真的很幸运 是个很特别的经历 哪怕不是去现场 对我来说也很开心 丰富了我的精神生活 今年冥冥中 突然对世界杯很感兴趣 很想了解 也就这么冥冥之中的看了
  • 我不想说很大很大的道理,但是我讨厌在我评论区底下胡说八道的人……做核酸是国家的政策,我跟着国家的政策并没有什么问题,我做志愿者,我问心无愧……你要说我是假核酸的
  • 那时候我还是个贫穷的胖女孩,每天被工作挤压,头发也不梳,长了一脸痘,还爆肥(那时候属于嘴巴一天到晚停不下来,谁让我减肥我都会翻脸,但是看见自己胖又会很难过)现在
  • 太刺激了…至今也会心跳加速的程度[泪]其实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啊,可能我太渴望看到向上的感情了,我太想要换一种完全没有体验过的生活状态…可以说是在拿半条命去赌,毕竟
  • 人间一趟,看见太阳,遇见美好,要相信,所有的长途跋涉,都有时间佐证,那些热爱和坚持,都将开花结果。感恩遇见,让我们的人生,有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因为有一段一段的
  • 举目四望,原始一片:由于今年特大干旱,枯枝败叶几无生机,四面皆是高大树木和铁芦毛,不要说眺远山,即使十几米远以外也看不见,哎,白跑一蹚,自西而上,自东而下吧。这
  • 尽情装扮,尽情可爱55.月亮今晚不营业了,所以我来说晚安56.现实的社会,毁了我一个做好人的机会57.已经把 “每天睡个好觉” 列入人生计划58.经过周末两天的
  • 小子虽然从14年关系开始缓和,15年重新修复到互相依靠,但其实16、17年前半都算是暴风雨前的甜蜜,他们其实回避了很多东西才能够获得这段时间内的宁静,是没有解决
  • [老师好][老师好][老师好][收到]如果,您想变成神,您唯一要做的‭是就‬‬尊重规律、‭制控‬‬自已。因为难受的是你带走的很多人其实是与我们的生命曾发生过紧密
  • 当我老了,翻翻这些具像化的脑洞,应该会是有趣且温柔的回忆吧。留学以来的生活像一场梦一样,常常会想“我居然在这里诶”是多幸运才能有这样的经历。
  • 而中国2022年虽然发射次数少于美国,但是美国主要靠的是马斯克的星链在发垃圾一样,真正发射各种各样卫星,中国的种类和创新已经更是领先。2022中国航空也是精彩的
  • 到底是谁大过年登月搞事❓[黑线][黑线]陈晓团队我劝你们还是不要把心思放在让陈晓大粉到处引战➕炒作自己这种不道德的事上。就这样随意引战让自家爱豆挨骂的陈晓大粉,
  • 今天听 付吵儿晚上推的 谢谢 好听 今天听这个哦顺便说,今晚没有付思超卡,但是我超卡。然后这几天,她就老是说怕~我总是抱抱她说:不害怕呀,妈妈在呐~(这大概是童
  • 」窮人一聽,將剩餘的二升麥子悉和成團,全部供養道人,並在內心祈願:如果這確確實實是一位持戒清淨的得道聖人,請讓我現世作波羅奈國王,統領四小國,證得初果。邊打著妄
  • 易派汇款预计于12月19日上线8个收款(充值)币种,详情如下:[舔屏]支持币种:新元(SGD), 美金(USD),英镑(GBP), 韩元(KRW), 印尼盾(I
  • 【#五月天跨年线上演唱会# 】ottochen611 2023101 ins:《商品篇 上》既然要開一間五月天的商店,但又要讓人有感受到真實感該怎麼處理呢?可
  • ”我既做不上神灵,那当个野兽也好。”我既做不上神灵,那当个野兽也好。
  • 《孝庄秘史》 1.仲夏的大草原美丽辽阔,无垠(yin)的草浪中点缀着星星一样的野花。 2.羊群和马群在草原上悠然徜徉。(chang yang) 3.远处旌旗飘